原文標題:(獨家對話 Airwallex 創始人 Jack Zhang:死磕了歐美市場最頂層最難的東西)
原文作者:徐曇,騰訊財經
編者按:珠峯的最後一個營地是「四號營地」,海拔 7950 米,向上 8000 米就是極限地帶。這是當下很多企業極端狀態的隱喻。(海拔 7950)欄目聚焦那些帶領企業穿越極限頑強衝頂的人。他們的實踐可以解決許多人的困惑和糾結。
Airwallex(空中雲匯)的成長曲線,是不是一個重塑全球金融體系的宏大敘事,考驗着那些重倉下注的投資巨頭們的判斷。2015 年,Airwallex 創始人 Jack Zhang 在墨爾本開了一家咖啡館,卻因爲國際匯款發現了跨境支付的痛點——流程繁瑣,收費又高。Jack Zhang 的理念是「只要找到痛點,就能創造價值」。但是他當時沒有產品,只有一個願景。相當於拿着一個 PPT,在概念階段,就要讓投資人相信他描述的願景是未來的事實。
而他的願景是:要重構全球支付結算系統。這聽起來未免太過瘋狂。這意味着要打破國界壁壘,技術壁壘,行業壟斷。經緯中國合夥人邵亦波猶豫再三還是撤銷了投資承諾。確實,算法,還是牌照,哪一種纔是全球金融網絡的壁壘和護城河?超越一個存在了 50 多年的 SWIFT 全球結算系統,誰都沒有把握。
誕生於上個世紀 70 年代的 SWIFT 結算系統,國際匯款要經過 5~6 家銀行中轉,耗時數日手續費又高。Jack Zhang 顛覆這一系統的設想是「打造雲端原生的全球金融網絡」。最後通過技術突破、合規戰略等實現了逐步落地。Airwallex 憑藉與本地清算系統和銀行卡組網絡的直接集成,達到直連全球本地清算網絡,這樣就大幅縮短支付鏈條,提升了支付效率,讓企業資金順利抵達目的地。
關鍵的一點,金融牌照和合規能力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能夠全球化開展業務的通行證。Airwallex 拿下了 60 多個國家/地區的金融牌照,這讓全球金融網絡的構想成爲現實。在此基礎上,Airwallex 再拓展多幣種矩陣,嵌入式金融等全鏈路服務。2 分鐘就可以讓企業在 70 多個國家/地區開戶。這讓 SHEIN、TikTok、京東等 15 萬家全球化企業都成了 Airwallex 的客戶。
10 年來,Airwallex 和 Jack Zhang 都像高速運轉的戰車。爲了拓展業務,Jack Zhang 說,「曾在 21 天去了 14 個國家。」Airwallex 也迅猛成長爲年交易額達 1300 億美元,估值 62 億美元的金融科技獨角獸。投資人陣容堪稱豪華——騰訊、紅杉、高瓴、DST Global、Visa Ventures 等。
最近,投資界預測 Airwallex 是「下一個千億估值的公司」。近日,騰訊新聞和騰訊諮詢聯合出品的(海拔 7950)欄目,邀約 Airwallex 空中雲匯聯合創始人、CEO Jack Zhang,談了談他跌宕起伏的創業經歷,全球化的進擊之路等。
以下爲騰訊新聞與 Jack Zhang 的部分對話:
一、在澳洲的早期奮鬥
(海拔 7950):2001 年你 16 歲到澳洲墨爾本讀高中,還曾自己打工賺取學費,那是一段什麼樣的經歷?
Jack Zhang:那時候我記得很清楚,就連一塊 5 毛錢的巧克力都喫不起。我剛去澳洲的時候,家庭情況還可以。但在澳洲高中畢業之後,家裏出現了一些經濟問題,資金支持就沒有以前那麼好了。我當時已經考上了大學,但爲了生存而打工。當時每天早上 4:50 或 5 點起牀去趕最早的一班火車,坐一個半小時火車,7:30 轉乘巴士,乘車半個多小時後,再走差不多二三十分鐘的山路,到位於墨爾本一個叫 Lilydale 的郊區的一個檸檬工廠去搬檸檬,一箱一箱的搬,每天工作 10~12 個小時。溫度也比較高,基本上每天都是 38 度到 40 度的高溫。
(海拔 7950):怎麼這麼高的溫度?
Jack Zhang:因爲澳洲的暑假季節是 12 月到 3 月份,是澳洲一年最熱的時候,檸檬工廠又在山上。所以溫度一直比較高。
(海拔 7950):一天能掙多少錢?
Jack Zhang:算掙的比較多的,因爲你在餐館打工,可能一小時 10~12 塊錢。在檸檬工廠一小時 15 塊錢,而且是現金。但是也不可持久。上了大學之後,又去酒吧打工,從下午 4 點到晚上 11 點半,再在晚上凌晨 12 點到早上 8 點。或者在加油站,每天也差不多工作 16 個小時,比較艱苦。
(海拔 7950):你覺得這對你性格的塑造有什麼影響嗎?
Jack Zhang:這段經歷,可能對以後的創業,塑造了我性格上的一些韌性吧。反正生活總是有好有壞嘛。
(海拔 7950):你考上墨爾本大學,就讀計算機專業。你到澳大利亞國家銀行 NAB 擔任軟件工程師。這對日後創立 Airwallex 是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歷吧?
Jack Zhang:對。其實人生的第一個工作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剛畢業的時候,我在英國的一家保險公司的投資部門工作,當時我的團隊,每個人都有一些特別強的特長。我的老闆當時完全不是一個機械工程師出身,但他從 0 到 1,自己造了一艘 37 米長的帆船,造了 7 年,所有的東西都是他自己去學,後來他還在這個船上住了兩年,划船橫跨大洋從澳大利亞到印度尼西亞。
我另外的幾個同事,都是自行車發燒友,每天騎車上班,平均時速 50 公里每小時以上,都到了業餘競技水平。對我的這個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你可以不懂這個東西,可以從 0 到 1 去學習一個東西,造一個東西出來,這是非常有鼓勵性的。只要有熱情,就可以去做這個事情。但這只是一個萌芽,我後來做了很多不同的小生意,不管是做進出口,還是開房地產開發公司,包括開咖啡店,副業賺到的錢可能是本職工作的 10 倍 20 倍。但是我一直沒有離開我的本職工作——在銀行裏寫外匯交易軟件,以及風險管理的交易軟件。讓自己能夠保持跟最新技術的接觸。
(海拔 7950):你一直不停在做一些副業,或者說一直不停去尋找新的機會,好像你的骨子裏就不準備過優渥又平穩的生活?
Jack Zhang:對,我記得我當時跟我爸媽說我要從澳大利亞國家銀行辭職的時候,他們都覺得,我是瘋掉了。因爲他們覺得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很穩定,年薪也不錯。爲什麼要辭職。14 歲的時候,我看到我好朋友在身邊被車禍撞死了,我們倆騎着自行車,他就在旁邊被撞飛了,當時我還以爲腿撞斷了,第二天早上 7 點我到醫院想安慰他一下,結果人家說昨天晚上人都沒了。那種衝擊讓你覺得,生命其實就是分分鐘的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掛了,所以還是要活在當下,要最大限度拓寬自己的人生經歷。
第二個事情,我當時剛剛 30 歲,有了一個女兒,那時我看着她的出生,覺得生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是我好像也沒有做任何讓她覺得驕傲的事情。雖然賺了不少錢,但是我沒有改變任何事情,也沒有推動社會的進步,每天就是看着屏幕做交易。
所以在 30 歲的時候,還是不甘心,想繼續嘗試,正好我有兩個創始人也在做類似的事情,我的 CTO 合夥人,戴希晶創業失敗了 5 次,當時他差點就加入了餓了麼,做他們的 CTO,也差點做 Musical.ly 的前 5 號員工,最後都沒去,還是選擇自己創業,即使之前每次的創業都失敗,他還是想繼續創業。我另外一個做產品設計的合夥人 Max,他一直在跟我做各種不同的生意,我們一起做了房地產,一起做了咖啡店。他雖然本職是建築師,但是後來做的東西,跟他的建築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一直在去嘗試不同的東西。
(海拔 7950):我有一個好奇,聽起來你的 CTO 特別牛,尤其是在技術領域,都是非常有闖勁兒的年輕人,是什麼讓他們選擇跟你幹,爲什麼你是 CEO?
Jack Zhang:首先這個 idea 是我提出來的,他們可能覺得,我在商業上的敏銳度比較高。後來公司經歷了三四次瀕臨死亡的時刻,每次都奇蹟般地活過來了,可能他們覺得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最難的事情總是我來頂上吧。最難的事情都是我去搞定,他們的生活還是舒適度稍微高一點,哈哈。
二、只要找到痛點,就能創造價值
(海拔 7950):其實建立 Airwallex 最重要的是源於你做咖啡館時,發現了很多痛點?
Jack Zhang:對,因爲我的合夥人的英文名字 Max Li,與一個 OFACT Blacklist 上的名字相同,所以他每次個人匯款的時候,經常被中間行網絡攔下來,中間每一家銀行都會收一個手續費,同時也會讓匯款過程變得更慢,這是非常差的一個體驗。我當時就想,爲什麼在匯款的時候,要有中間銀行網絡,爲什麼不能去直連全球每個國家的本地的清算系統,把它做成一個像雲一樣的清算網絡,所有的東西都是點對點的一個清算。
我在銀行工作時認識到,過去幾十年他們已經欠的這些技術債,是很難創新的。第二個是,這個市場夠不夠大,這本來是一個萬萬億市場,足夠大。那我需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足夠強,要怎麼幹過他,在哪個市場幹過他,用什麼產品幹過他。
(海拔 7950):你們是怎麼設計產品,實現超越 SWIFT 系統的?
Jack Zhang:我們構建了一套全新的體系。首先,我們自建了面向全球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我們直接與本地支付系統集成,而不是依賴於緩慢昂貴的第三方網絡或其他合作伙伴,可以實現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費用以及對全球資金更有力的管控。目前我們的 API 平臺可以幫企業便捷完成全球付款、資金管理、換匯和多幣種賬戶運營,避免了傳統銀行的手動低效操作。另外在監管方面,我們對監管框架有很多積累,瞭解全球多個司法管轄區的入駐流程,確保企業在全球展業的過程中,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
(海拔 7950):你剛開始去找投資人的時候,應該有好多失敗經歷,你當時是怎麼去說服他們的?
Jack Zhang:我們剛創業去融資,跟澳洲、國內的一些 VC 都有聊,基本上澳洲所有的 VC 都拒絕了我,中國的 VC 是經緯,他們當時已經給了我 term sheet,都簽字了,然後邵亦波(經緯中國合夥人)突然說要給我打一個電話,打完電話之後就說不投了。
(海拔 7950):爲什麼?
Jack Zhang:我當時講了很多這種外匯交易的一些算法的東西,他就覺得這個算法本身並不是一個競爭的壁壘,確實也沒什麼錯。但是我覺得,我們當時其實作爲一個剛創業的,也沒有想的那麼清楚,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我也不相信一個創始人可以在那麼早期,還在 PPT 階段就把這些東西都想的那麼清楚。
(海拔 7950):你們沒有產品,只有一個願景。這個想說服投資人確實是個挑戰。
Jack Zhang: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去聊了紅杉中國和騰訊,以及萬事達卡。這中間有很多波折,然後我飛到深圳騰訊總部,和 James(騰訊首席戰略官)聊,James 覺得我們做的東西還是比較適合一個國外的創業者去做吧,然後說服了 Pony(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紅杉一直是說,只要騰訊投,我們就投。所以當時是 2017 年 9 月份開始融資,我們 close 的時候已經(次年)3 月份,那時候賬上只有兩個多星期的錢了,差點公司就瀕臨死亡。
(海拔 7950):說服一個頂尖的投資人的時候,你內心有障礙嗎?
Jack Zhang:並沒有什麼障礙,有時候覺得這個 moment 挺關鍵的,舉個例子,我們當時去見了 James(騰訊首席戰略官),我很清楚記得是 2017 年 1 月 5 號,就在騰訊總部大樓裏面,我都可以回憶起來那 30 分鐘他問我的每個問題。因爲人生中有一些時間點是非常重要的。總之通過這些溝通還是有機會的。每個投資人對於這個業務的敏感度也不一樣。那 Yuri Miller(DST 創始人)問的那些問題更神,都問我小時候是怎麼長大的,我爸媽是幹嘛的,他問的都是跟個人性格相關的東西,他沒問任何跟業務相關的東西。
(海拔 7950):你們現在競爭對手 Stripe,2018 年曾出 11.5 億美元想收購你們?那時 Airwallex 正是瀕臨死亡的時刻。
Jack Zhang:對,瀕臨死亡,那當時 Stripe 的創始人 Patrick 專門飛到了上海,跟我們去聊。我口頭上同意了,他們也發了 term sheet,還是很好的一個 offer。可以立刻能拿幾億美元的現金,以及 Stripe 1% 到 2% 的股票。我在舊金山待了兩週去思考這個事情,當時就覺得我剛剛纔創業三年多,還沒有真正體驗到創業的樂趣,我要作爲一個打工人的身份在 Stripe 工作五年。當時我是 33 歲,五年之後,我 38 歲,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再創立一家公司了,那就是說我這輩子的創業歷程基本上就結束了。
而且對我來說,我賺了幾億美元,或者虧了幾億美元,對於人類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它最後就是一個 P&L(盈虧),也就是一個零和遊戲。只能說我比其他人聰明,但不能說對整個社會做了任何的貢獻,這就是爲什麼我還想去創業。
(海拔 7950):所以創業不是金錢驅動的,是願景驅動的?
Jack Zhang:就是你這一輩子短短几十年對吧,還是要做讓自己滿足感更高的事情,讓自己在老了的時候不後悔吧。
(海拔 7950):你們第一筆天使投資是劉月婷(Lucy Liu)投資的,外界傳說她因此成了新西蘭女首富。能講講當時的故事嗎?
Jack Zhang:2015 年,我下班之後就去創業開的咖啡廳看看,這時候就碰到一個女生,她是 Max 的朋友 Lucy Liu。我們喫飯的時候,我跟她說這個咖啡廳不想做了,想辭職去做一個像 Airwallex 一樣的平臺,由於她自己有多年金融行業經驗和敏銳的投資嗅覺,說可以投資 200 萬美元,佔 40% 的股份。我挺驚訝的,因爲畢竟很少有人在第一次見面就給你這種 offer,當時她看起來是挺嚴肅的。第二天,我們 8 點鐘就去了墨爾本大學的法學院,因爲她也是墨爾本大學的,差不多聊到 11 點,基本上她就確定投 100 萬美元,佔公司 20% 的股份,那本來是她打算買房子的錢。
更誇張的是在週一的時候,我們什麼文件都沒有起草,我就收到一個短信說 100 萬美元打到了我的賬上。我就覺得這個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之一吧,作爲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女生有這個魄力是很不容易的。我問過她,你爲什麼會相信我們,她說我相信我自己。
三、全球化發展的經驗與教訓
(海拔 7950):現在很多中國創業者都在出海,有什麼能力是被自己低估了的?
Jack Zhang:中國人可能是全世界執行力最強的,以及這種喫苦耐勞的精神。沈南鵬曾說過,我投的不是中國的企業,我投的是中國的企業家,他說中國的企業家不是樹木,長到這兒就不動了,他說中國的企業家像「動物」,可以根據全世界不同的環境變化去遷徙。我覺得很多中國企業家,如果沒有語言障礙的話,其實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成功,很多美國的一些好的企業創始人也都是中國人。
(海拔 7950):對中國的出海企業來說,你們踩過的坑,對他們特別有借鑑意義,我記得你說過,每一次進入一個國家都像一次創業。這是否意味着要經歷多次失敗?
Jack Zhang:對,比如在英國市場,我們就遇到了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產品跟本地市場的結合過程中,我們沒有支持很多本地的用戶習慣。比如說英國會計系統,他們很多用 Xero、Sage 和 NetSuite,他們在本地清算的時候,不只用 BACS(英國銀行自動結算系統),他們還會用 CHAPS 以及 Fast Payment,你要滿足他所有的場景,等於說要全鏈路的去支持他們所有的本地清算系統才能夠滿足企業的交易場景。那這個東西都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的。
另外,做本地的市場拓展需要有非常嚴格的拓客程序。我們只 focus 在三個行業:電商,科技,以及旅遊。我們是通過 BD(商務拓展),先去拿到前 1000 個客戶,找一些這種比較有名的企業,他們在這個行業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先把這些客戶做出來之後,就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再開始做線上的投入,以及渠道的一些投入,是我們在失敗了很多次後,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教訓。在英國,我們是第一次第二次都失敗了,第三次才成功的。包括在澳大利亞也是第三次才成功的。
(海拔 7950):你總結早期在海外市場失敗的原因是哪幾個方面?
Jack Zhang:人,產品的 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匹配度),以及個 BD 拓展市場的一些方式方法不對。還是要聚焦,讓這些細分領域客戶非常喜歡你的產品,能夠願意去推薦你的產品。還有,我們的團隊一開始是招的人不太對,浪費了可能一年多的時間。
(海拔 7950):你做過哪些錯誤的決定?
Jack Zhang:還是蠻多的吧,就是很多在這個招人上面。我們踩過很多坑,特別是在早期的時候,我們就比較相信經驗,要求有金融經驗、銀行經驗,在銀行做過高管的這種人,我們基本上招的這種高管,全部都失敗了,所以要快速糾錯。
(海拔 7950):當你看到什麼信號的時候,你會告訴自己要快速糾錯?
Jack Zhang:比如說一個高管在講一些非常不符合你公司理念的東西。舉個例子,他會 focus 在他的 title 上,而不是說,他能爲公司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再一個就是,我們公司所有的高管首先要是一個 IC(獨立貢獻者),比如說我就是個產品經理,即使有一天這個公司不在了,我還是能夠做一個全世界最好的產品經理去應聘一份工作,這個就是你的 IC 能力。我要求每個高管都有很強的 IC 能力。因爲很多高管在管理崗很多年之後,就變成了一個管人的人,忘記了他的這個本職的專業能力到底是什麼。
(海拔 7950):官僚主義這樣就起來了。
Jack Zhang:官僚主義是非常容易傳播的,後來我們發現,成功的是那些完全沒有經驗的人。招聘上面我們只看三個東西。第一就是你爲什麼加入我們,你的原動力是什麼,只是換個工作,加薪升職嗎,還是真正的想加入我們,相信我們的願景。第二個就是,是否具備最基本的解決問題能力,這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不是說我有經驗就可以的,反而是有些時候你在一個陌生的領域沒有經驗,更能夠以一個工程師的思維角度去解決某個問題。第三個就是,我們看你的 raw intelligence(聰明才智),這也決定了,你是不是有 curiosity(好奇心),你是不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會去問正確的問題,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是不是進行了深度思考。
(海拔 7950):他還沒有入職你怎麼考察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Jack Zhang:問他過去的一些經歷,你覺得你解決的最難的問題是什麼。會現場問這樣一些問題。舉個例子,你知不知道這個 GPS 是怎麼工作的?那一般人基本上都不太知道 GPS 是怎麼工作的。但是通過這個提問看對方的反應,會讓你非常驚訝。看到很多應聘的人,他們在聽到這個沒有聽過的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是,你爲什麼要問我這個問題,我拒絕回答你,我有這麼好的經驗,我爲什麼要回答你這個問題,那這個就是非常差的一個特質,表明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很激動地去擁抱這個問題,去想解決辦法,而是說,這個東西跟我沒有關係,是一個非常拒絕的狀態。從一個人回答問題的方式,也能看到,他是不是適合一個創業公司和科技公司。
(海拔 7950):創業公司會遇到很多困難,其實需要的是一些擁抱困難的人。
Jack Zhang:我比較喜歡有深度思考的人,而且我比較喜歡以第一性原理思考的人。我覺得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比如我可以在字體是 12 號的長文章裏面,一秒鐘找到字體是 11 號的。我非常注重這些細節。而且我有一點強迫症,如果這個東西沒做完,我一定要做完,我家裏面是一塵不染,比如說我放牙刷的位置,別人移了一點,我立刻就能知道這個東西被移動了。所以有一次我在東西被偷的時候,立刻就知道了,因爲我看到我的錢包的位置不一樣了。這個性格好的地方就是,你想把東西做到完美。壞的地方就是,你可能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一些細節上。
四、歐美市場死磕那些最頂層最難的東西
(海拔 7950):美國和歐洲是你們比較重要的市場,但其實剛開始進入歐美市場的時候,你們是沒有品牌知名度的,而且還面臨着強大的競爭對手,你是怎麼把這個市場拿下來的,怎麼死磕的?
Jack Zhang:我們死磕了最頂層的最難的東西。第一還是我們的產品要有足夠的競爭性,讓我們的成本和效率,以及用戶體驗可以做到最好。第二個就是團隊完全本地化,完全本地招聘,用本地人做本地事情。第三個是儘量用我們的客戶去幫我們創造品牌,因爲我們本身是一個爲創業者在全球展業存在的一個平臺,還是希望利用我們更多的客戶、更多創業者的故事來去打動我們的更多用戶。
最後,你會發現用戶來去買一個產品的時候,在理性之外還有一個感性的東西,所以我們還是希望我們在做市場的時候,不止是考慮我們這些產品的功能以及效率和用戶體驗,還要考慮我們品牌對於用戶的感性的影響。
(海拔 7950):對於歐美市場,有什麼現成的規律,可供那些想全球化的中國企業借鑑?
Jack Zhang:歐美市場非常注重品牌。特別是涉及金融和 ToB,需要很高的信任度。我們是在 2023 年年底的時候,贊助了邁凱倫 F1 車隊,讓我們的品牌,認知度在六個月之內提高了接近 60%,所以還是比較有效率的一個方式,相當於我們把邁凱倫品牌和我們的品牌放在一起來增加品牌效應,很快提升認知度和信任度。
(海拔 7950):你們 2015 年在墨爾本開始創業,2023 年就徹底的全球化了。對中國想出海的企業來說,首先的選擇是要有限的全球化,還是徹底的全球化?
Jack Zhang:我覺得這要根據你公司的類別不一樣吧,比如說今日頭條,可能是中國全球化最好的企業。那因爲它是一個 ToC 的產品。所以說它可以依靠一個非常中央的,一個研發團隊,以及一個市場團隊,就能夠把全球化很快地做好。在全球化做到一定程度之後,纔開始招本地團隊。那 To B 的企業可能要在更早期就要徹底的全球化,因爲特別是在地緣政治比較複雜的情況下,要更早的進行規劃。
(海拔 7950):2018 年你的公司其實在亞洲已經其實領先了,爲什麼 2023 年要做這個決策?因爲徹底全球化,是一個更難的一個動作。
Jack Zhang: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決策,從 2018 年起,我們先做的市場,是澳大利亞、中國香港、中國大陸以及美國,之後我們做了英國,做了歐洲,又做了新加坡、加拿大、日本、韓國,後來又到了南美,又到了中東,基本上我們希望把業務按照全球 GDP 的排名來分佈。
(海拔 7950):你們最近完成了 3 億美元 F 輪融資,Airwallex 的估值達到了 62 億美元。過去這些年拿到了 10 億美元的融資,投資人看好你們的差異化壁壘和護城河是什麼呢?
Jack Zhang:公司確實燒很多錢,一年燒超過 1 億 5 千萬美元的一個資金,我們也沒有預料到的是我們不但在 2022 年、2023 年,能夠繼續保持超過 100% 的增長,很快業務還扭虧爲盈了。最近爲什麼還融資呢,就是我們看到了 AI 巨大的機會。AI 在全世界各地從最底層創造了很多的新業務、新邏輯和產品,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開發我們自己的金融大模型,希望我們公司在全球的財務管理能夠完全自動化。希望能有一個 Agentic AI 的產品,來做客戶的對賬,財務合規,財務分析等。
(海拔 7950):剛剛你聊到關稅,你看到的機會是什麼呢?
Jack Zhang:我們在這個事情上已經佈局了很久,我們在墨西哥,巴西,印尼,越南都收購了當地的支付牌照,早就有了自己的支付產品。我們可以兩分鐘就讓用戶在全球 70 個國家開銀行賬戶,同樣事情要在花旗匯豐,可能要幾個月對吧。所以說不管是在技術、用戶體驗,還是基礎設施,我們都遠遠領先於那些上一個時代的全球性銀行。AI 這種全球性的技術性革命,以及這種根本上的生產力的再創造,遠遠大於地緣政治能夠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即使「關稅」(爭端),它能夠對於社會的影響是有限的,那 AI 互聯網對人類的影響,都是幾十年上百年的影響,它是一個完全從人類最底層的經濟模型上去創造新的生產力,和根本上改變人類社會的經濟模型。
(海拔 7950):我好奇的地方是,你各種折騰哈,各種嘗試,是什麼給你帶來這種特質?
Jack Zhang:我是在縣城長大的,是在田野里長大的,比較 freestyle,沒事就捉捉魚什麼的。而且我是跟姥姥姥爺長大的,他們比較寵我吧,想幹嘛幹嘛,沒有什麼約束性。後來到了城市之後,就受到過一些不公平對待,覺得你這個鄉下口音有點怪等等。我去了很多不同的城市,每去一個地方,都有一些地域性歧視,這可能有點幫助吧。
(海拔 7950):不是傷害是幫助?
Jack Zhang:有了傷害之後,你就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那不就是幫助了嗎。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