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儘管 ETF 基金、微策略公司(Strategy)及其他企業持續增持比特幣,但為何其價格未能飆至歷史新高?根據 CryptoQuant 分析,一個關鍵原因在於,這些機構的購買行為雖然數量可觀,卻僅佔整體現貨市場需求的一小部分。

舉例來說,就算在 2024 年 12 月比特幣處於需求增長的尖峯時期,但 ETF 和微策略的需求量只佔總需求增長的 33%(約 77.1 萬枚比特幣),這凸顯出市場上存在著其他更龐大、且無法被觀測到的大戶和散戶需求。

此外,近幾個月來廣泛的現貨需求正在持續減弱,比特幣的總體需求在過去三十天內大幅萎縮了 89.5 萬枚,這有效地抵銷了機構買盤所帶來的正面價格影響。因此,即便備受矚目的購買行為仍在繼續,比特幣的淨需求增長卻正在放緩,從而限制了價格的上漲動能,使到比特幣處於盤整階段,而非助其突破。

再者,與 2024 年 11 月至 12 月期間相比,美國現貨 ETF 和微策略今年以來的比特幣購買速度已有所放緩。 ETF 在三十天內的比特幣購買量已從 2024 年 12 月 7 日的 8.6 萬枚,下降至 2025 年 5 月 18 日的 7.1 萬枚,再到上週的 4 萬枚,此期間降幅達 53% 。與此同時,微策略的購買量在過去三十天內已降至 1.6 萬枚,相較於 2024 年 12 月曾達到的 17.1 萬枚高峯,下降幅度達 90% 。

總括來說,美國現貨 ETF 、微策略和其他機構的比特幣公開購買行為,雖然對比特幣價格上漲總體有利,但只佔總需求量的冰山一角,僅屬於消息層面的利好,但並不足以推動價格再創歷史新高。如果大戶和其他散戶的整體需求都在同時下降,那比特幣短期內很難單靠現貨市場購買力來突破新高。

"MICA Daily|CryptoQuant 報告:為甚麼機構一直買入,但比特幣還創不了新高?"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