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Nina
想象一下,你想用比特幣買杯咖啡,但發現比特幣價格一小時內暴漲/跌 10%,你還敢用嗎?這時,穩定幣就像超市的購物券,價值固定又好用,讓你在加密世界裏安心交易。
穩定幣是一種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的加密貨幣,價格幾乎不波動,堪稱區塊鏈世界的「避險港灣」。從跨境匯款到投資保值,穩定幣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2025 年更是因美國(GENIUS 法案)、特朗普家族的USD1等新聞頻頻登上熱搜。
穩定幣是真正的 Web3 殺手級應用嗎?其運作機制是怎樣的?不妨跟着這篇文章來一探究竟。
01 穩定幣的「前世今生」
穩定幣的誕生,離不開加密貨幣的「痛點」。2008 年金融危機後,比特幣橫空出世,但它的價格像過山車,2017 年飆到將近 2 萬美元,2018 年又跌到 3000 美元。這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想用加密貨幣買東西,卻怕價格一夜歸零。2014 年,USDT(泰達幣)橫空出世,成爲首個與美元 1:1 掛鉤的穩定幣,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
穩定幣的核心在於「穩定」。它通過與美元、黃金等資產掛鉤,確保 1 枚穩定幣≈1 美元,波動極小。你可以用它在加密交易所換比特幣,也可以跨境轉賬,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到賬,手續費不到傳統銀行的十分之一。在一些通脹嚴重國家,很多人用穩定幣「囤美元」,保住自己的財富。
穩定幣的魅力在於它結合了區塊鏈的優點(快速、低成本、去中心化)和傳統貨幣的穩定性。2025 年,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已達 2300 億美元,99%是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堪稱加密市場的「硬通貨」。
02 穩定幣的類型與運行機制
穩定幣種類繁多,但大致可以分爲四類,每類都有自己的「門道」。
1. 法定貨幣掛鉤型
這是最常見的穩定幣,比如 USDT、USDC,還有 2025 年新推出的 USD1。它們的原理很簡單:每發行 1 枚穩定幣,發行方必須存 1 美元(或美債等高流動性資產)作爲儲備。比如,你持有 100 枚 USDT,理論上可以隨時兌換 100 美元。爲了保證透明,發行方會定期接受審計,證明「錢夠用」。這種穩定幣最受歡迎,因爲風險低,適合交易、支付等場景。
2. 實物資產掛鉤型
有些穩定幣不掛鉤美元,而是黃金、白銀等實物資產,比如PAX Gold,1 枚等於 1 盎司黃金。這種穩定幣適合想投資黃金但又不想持有實物的投資者。不過,由於黃金市場流動性不如美元,這類穩定幣規模較小,更多用於特定投資場景。
3. 加密資產抵押型
像DAI這樣的穩定幣,用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作爲抵押生成。你得先鎖倉價值 150 美元的以太坊,才能生成 100 枚 DAI。好處是完全去中心化,缺點是如果以太坊價格暴跌,抵押品可能被清算,風險較高。
4. 算法穩定幣
算法穩定幣不靠抵押,而是通過算法調節供需來維持價格穩定,比如 2022 年崩盤的 TerraUSD(UST)。它曾被寄予厚望,但因設計缺陷和市場波動導致崩盤,損失數百億美元。現在,監管機構對算法穩定幣格外警惕,市場份額幾乎爲零。
03 穩定幣的實際應用場景
穩定幣不僅在加密圈火爆,還在現實生活中大顯身手。以下是幾個典型場景:
加密貨幣交易的「通行證」
在加密交易所,穩定幣是當之無愧的「計價王者」。打開幣安、Coinbase,你會發現 80%的交易對都用 USDT 或 USDC。2024 年 6 月,全球超過 90%的訂單簿交易和 70%的鏈上結算都採用穩定幣,堪稱市場命脈。
跨境支付的「省錢神器」
傳統銀行跨境轉賬慢且貴,全球平均回款成本高達 6.3%(世界銀行 2024 年數據)。用 USDT 呢?手續費低至 0.1%,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到賬。
目前行業內更普遍的預測:在高度採用的情況下,穩定幣有望在未來幾年佔據全球匯款市場 10%到 20%的份額。
DeFi 的「基石」
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加密熱門領域,穩定幣是它的核心。比如在 Uniswap 上,你可以用 USDC 兌換其他代幣;在 Aave 上,你可以存入 DAI 賺利息。
穩定幣在 DeFi 生態中扮演着基石角色,並且超過 75%的 DeFi 交易使用穩定幣,是名副其實的「幕後英雄」。
抗通脹的「避險港灣」
在高通脹國家,穩定幣是普通人的「救命稻草」。以阿根廷爲例,2024 年通脹率飆升至 117.8%,比索貶值嚴重,很多人用 USDT「囤美元」,既能保值,又能隨時轉賬。2025 年,穩定幣在拉美地區的用戶大幅增長。
現實世界的「新玩法」
2025 年 4 月,萬事達卡宣佈支持 USDC 支付,消費者可以在支持的商家直接用穩定幣買咖啡、付賬單。這種創新讓穩定幣從「加密玩具」變成了現實世界的支付工具。
04 2025 年穩定幣的全球熱潮
2025 年,穩定幣不再是小衆玩意,而是全球金融的焦點。美國、香港等地的新政策,特朗普家族的 USD1,都讓穩定幣站上了風口浪尖。
美國(GENIUS 法案):穩定幣的「護身符」
2025 年 6 月 18 日,美國參議院通過(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 Act),爲美元穩定幣量身定製了監管框架。
法案要求發行人 1:1 持有美元或美債,定期公開審計報告,還要遵守反洗錢規定。這讓 USDT、USDC 等更透明,也提振了投資者信心。據花旗集團預測,到 2030 年,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將達 1.6~3.7 萬億美元,美國還將通過穩定幣鞏固美元的全球霸權。
特朗普家族的 USD1:爭議與野心
2025 年 3 月 25 日,特朗普家族支持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推出美元穩定幣 USD1,100%由美元和美債支持,託管在 BitGo。USD1 主打機構投資者,計劃與 Sui、Chainlink 等 DeFi 項目合作,挑戰 USDT 的市場地位。
然而,特朗普推動加密政策的同時,其家族參與 USD1,引發強烈的利益衝突質疑,並有美國參議員等呼籲進行調查。儘管如此,USD1 的推出仍讓市場沸騰,6 月 29 日當天交易量即突破 10 億美元。
香港(穩定幣條例):亞洲的「領跑者」
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8 月 1 日正式生效,爲穩定幣發行方建立了許可制度。
條例要求發行人至少持有 2500 萬港幣實繳股本或等值的金融資源, 必須持有高質量、高流動性且投資風險極低的儲備資產,並與發行方的其他資產分離。
目前互聯網巨頭京東和螞蟻集團正在建議中國央行批准基於人民幣的穩定幣,並計劃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牌照,這反映了香港作爲離岸人民幣中心和數字資產監管樞紐的戰略優勢。
05 小結
穩定幣,未來的「金融橋樑」
穩定幣就像一座橋樑,連接了傳統金融的穩定和加密行業的創新。從加密交易到跨境支付,從 DeFi 到抗通脹,穩定幣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堪稱數字時代的「硬通貨」。2025 年,美國(GENIUS 法案)、香港(穩定幣條例)等新政,讓穩定幣從「野蠻生長」走向合規化,特朗普家族的 USD1 更是爲市場增添了話題性。未來,穩定幣可能成爲我們日常支付的一部分,就像用微信、支付寶一樣方便。
目前穩定幣成爲當紅炸子雞,各路大廠紛紛入局,穩定幣是真正的 Web3 殺手級應用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