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Virtual生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ACP終於上線了。

我一看到它上線就試了試Butler Agent。

不過真到上手,我反倒一下子想不出來希望它能幫我什麼,於是問了它關於Base中AI + Crypto生態的一個問題。

它給我推薦的是Arbus,花費0.65個Virtual,耗時大概兩分鐘左右,給了我答案。它給的答案算不上驚豔,勉強可以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仔細地觀察了它後臺處理的整個交互流程。從交互信息看,確實是按ACP白皮書中所描述的那樣進行操作的。

對這個略顯粗糙的回答,我並不意外。畢竟這個階段的產品只是個雛形,僅僅只是在技術路徑上跑通了,未來它真正要能進入規模化實用階段一定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問題要解決。

不過,萬里長征總算邁出了第一步。

網上有很多用戶對ACP提出了各種建議甚至表達了各種失望,這都很正常。

有一個網友展示的結果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

這位網友花了一筆費用讓Butler Agent爲他製作了一個視頻,並配置了字幕和音樂。

對這個結果這位網友非常滿意。

我好奇的是,製作視頻和音樂這樣的活現在ChatGPT的產品線中就有類似的工具可用,網上免費的工具也有大把。

如果用戶自己用那些免費的工具能否也做出同樣的效果?

如果可以,爲什麼一定要付費用ACP?

因此,我的疑點在於現在付費使用ACP的用戶到底是出於好奇心還是出於真實需要?

如果是好奇心,必定無法長久持續,只有出於真實需要纔會引發這個生態的爆發。

如果說在上述場景中ACP相比免費工具有什麼優點,我能想到的就是Butler Agent能夠同時協調多個AI Agents爲同一個主題製作視頻、字母和音樂。這種協調效應恐怕是用戶單獨調用每個免費工具所無法辦到的。

但是現在傳統AI領域也有Manus這樣的AI工具協調多個AI Agents共同完成一項工作,不知道ACP和這類AI工具相比是否有獨特的優勢?

說回ACP。

ACP協議的落地實踐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技術上展現了AI + Crypto可能產生盈利的場景和模式-----千千萬萬的AI Agents在區塊鏈上進行加密資產的交易,並從這些交易中盈利。

技術上的成功落地只是AI + Crypto賽道爆發的必要條件,它還缺少一個充分條件:能真正解決用戶痛點、滿足剛需的應用場景或者說AI Agents的組合。

這就好比高速公路已經建好,接下來需要的是公路上跑滿汽車。

要能找到這樣的場景或者AI Agents,單靠當下的Genesis Launches肯定已經不行了,還需要更多、更優秀的開發AI Agents的團隊。

因此,下一步我期待的是Virtual團隊把重點放到ACP協議的優化、完善和推廣上。尤其是要讓儘可能多的AI Agents,無論其是否在Genesis Launches上發射都能輕易地接入ACP協議。

這不僅需要吸引Web 3生態中的開發團隊,更需要走向更廣闊的Web 2生態,吸引那裏面更多、更大量的團隊參與這個協議。

這個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也是我當下能看到可能成功的AI + Crypto模式。

7月12日週六晚上 七點半,我們進行一次線上交流,大家可以把問題跟帖在下面這個帖子下:

https://x.com/Dao_Views/status/1941136815173566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