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密財庫戰略:BTC囤貨VS山寨幣炒作 投資者該信誰?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正進軍加密貨幣領域,這些公司的股價波動情況也是加密市場漲跌狀態的晴雨表。本文列舉了六家加密財庫公司,他們有些持有BTC、ETH等主流幣種,有些持有HYPE等山寨幣;有的公司股價持續上漲,有的股價漲勢僅曇花一現。本文關注加密財庫公司股價動態,加密金庫計劃與股價相關性如何,有哪些投資啓示?點擊閱讀

2.Grayscale:2025年Q3值得關注的Top 20加密資產

加密貨幣中的每項資產都與區塊鏈技術存在某種關聯,並共享相同的基本市場結構——但共同點也僅限於此。該資產類別涵蓋了種類繁多的軟件技術,應用於消費金融、人工智能 (AI)、媒體和娛樂等領域。爲了使數據條理清晰,Grayscale Research 使用與富時羅素 (FTSE/Russell) 合作開發的專有分類法和指數系列,稱爲“加密貨幣板塊”。截至最新一次調整,加密貨幣板塊框架現已涵蓋六個不同的細分市場,包括下文將要討論的人工智能加密貨幣板塊。它們共包含 261 種代幣,總市值達 3 萬億美元。點擊閱讀

3.Multicoin:加密資產發行與交易新模態

在傳統金融體系中,普通人幾乎不可能創建新的可交易資產。但加密技術讓這變得輕而易舉。如今,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幾秒鐘內以近乎零成本在Solana上創建新資產。因此,用戶生成資產(UGAs)迎來了爆發式增長。UGAs的概念在加密領域已存在一段時間,最初以社交代幣(如BitClout、FriendTech等)的形式出現,最近則表現爲模因幣(pump.fun)和內容代幣(Zora)。點擊閱讀

4.香港數字資產2.0時代 券商的春天?

6 月 26 日,香港發佈(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提出 “LEAP” 框架,致力於將香港建設成爲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中心。點擊閱讀

5.致中本聰的一封公開信

親愛的中本聰,自從您在15年前從數字世界中消失,留下了金融界最大的謎團:數十萬、或許超過百萬的比特幣,至今未被觸動、未被使用。這些比特幣價值連城,被許多人認爲是世界上最大的無人認領的數字遺產。我寫這封信,不是爲了詢問您是誰或去了哪裏。我寫信是因爲您的比特幣即將成爲數字“復活”的終極測試案例,而結局可能並非您所願。點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