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比特幣利潤實現需要一種週期性和數據驅動的方法。隨着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投資者行爲也在變化,特別是在如何和何時實現利潤方面。評估這種行爲的最有洞察力的指標之一是淨實現利潤的90天簡單移動平均(SMA),按市場市值標準化。該指標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視角,展示了相對於市場規模的利潤獲取活動的強度。在連續的市場週期中,該指標揭示了一個一致的趨勢:利潤獲取變得越來越有節制,情緒也越來越低落。
歷史分析提供了這一轉變的有力證據。在2015–2018週期中,利潤實現大約持續了25個月,SMA峯值超過了總市值的0.4%。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強烈的波動性和投機熱潮,散戶投資者通常主導市場活動。快進到2020–2022週期,我們觀察到持續時間和峯值強度的減少——大約持續20個月,最大值接近0.15%。這一轉變表明,投資者基礎正在成熟,可能由更多具有風險管理策略的機構投資者組成。
在當前的市場週期中,該週期始於2023年11月,模式繼續演變。到目前爲止,該週期已經延續了大約18個月,並見證了兩個顯著的峯值,每個峯值都接近市場市值的0.1%。這代表了實現利潤高峯的進一步下降,並暗示市場參與者可能更傾向於長期資本輪換而非機會退出。利潤獲取活動的減緩突顯了比特幣從一種高波動、情緒驅動的資產逐漸轉變爲多元化投資組合中的一個更有結構的組成部分。
實現利潤的波動性減弱也與更廣泛的宏觀趨勢相一致。隨着2024年全球通脹的降溫和中央銀行發出更可預測的貨幣政策信號,投資者似乎更願意長時間持有數字資產。此外,比特幣日益融入傳統金融——如現貨ETF和機構保管解決方案——正在幫助穩定投資者情緒。
總之,利潤獲取事件的強度和頻率的下降,正如標準化實現利潤指標所表明的,突顯了比特幣市場的持續成熟。今天的市場參與者不再對炒作驅動的上漲作出反應,而是表現出向有紀律的資本管理轉變,標誌着加密貨幣作爲一個合法資產類別的演變進入了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