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江蘇普通公務員,到管理百億基金的加密大佬,他只花了五年。
“二十年後,最多升到副局級,拿着一份看起來不錯的薪水,大概一個月15000元。”
2013年3月的一個深夜,江蘇常州某局一名普通職員,蜷縮在上海出租屋的電腦前,屏幕微光映着他疲憊的臉。
因爲不想過一眼到頭的生活,他剛辭掉公職,來上海做一名淘寶內衣運營。
此刻,微博上導演王小山關於比特幣的隻言片語,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他迷茫的生活。
這個曾因體制內空虛而辭職、靠賣保暖內衣勉強度日的青年,將僅有的6000元全部投入一個陌生領域,換來20枚當時單價300元的比特幣。
他的全名叫余文卓,但大家更記住的是他的幣圈名字——老貓 @Imlaomao 。
後來,老貓在(暗夜旅程)中寫道:“像一個被遙遠夢想吸引的孩子,循着一點星光,開始了暗夜旅程”。
誰也未曾料到,這個孤注一擲的決定,將徹底改寫中國區塊鏈行業的版圖。

逆襲:從前公務員到比特幣佈道者(2013-2014)
當老貓用Wordpress搭建國內首個比特幣購物網站“菠蘿集市”時,他或許並未意識到自己正站在時代風口。
2014年比特幣中國三週年拍賣會上,他手持麥克風,將一枚籤滿行業大咖名字的足球拍出**30個比特幣的天價**(時值約6萬元),福布斯記者的鏡頭隨即聚焦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身上。
這場拍賣不僅讓“老貓”之名在幣圈炸響,更引來了改變命運的契機——李笑來團隊向他拋出橄欖枝,邀請他參加其貔貅團隊。
加入後,老貓敏銳發現“貔貅”域名peatio.com晦澀難記。他果斷斥資20萬購入yunbi.com,推動平臺更名爲——雲幣網。
正是這次更名,讓雲幣網在2014年10月上線後勢如破竹。老貓作爲雲幣的首席運營,對市場敏銳靈活,運營得風生水起,後來,在他主導下,雲幣成爲中國首個上線ETH的交易所。
在雲幣網上線 ETH 之前,國內主要交易所基本上只有比特幣和萊特幣,有些嗅覺靈敏的人想買 ETH,只能去國外的交易所,非常不方便。
我也是 2015 年進入的幣圈,在 2016 年買入第一個 ETH(價格 30 元),就是在雲幣網完成的。

預判以太坊的男人(2015-2016)
2015年初,公衆號正是興起的時候,老貓也開通了公衆號宣傳加密貨幣。
一篇篇深入淺出的分析文章如投石入水,在當時沒有太多加密媒體的時代,確實成爲了幣圈韭菜們每期必看的讀物。(類似比較火的公衆號還有寒江雪的每日幣讀等,後面找時間再寫一篇)。
(爲什麼說買入比特幣就是做空全世界?)直指法幣體系的缺陷。
(瘋狂的以太坊背後是什麼?)更預言以太坊將迎爆發。
後來在2017年,以太坊從年初的幾十元人民幣漲至2800元,這篇文章被人挖墳出來瘋狂轉發,閱讀量破百萬,信徒們稱其爲“神預言”,老貓卻戲稱這是“跳大神”的運氣。

知識賦能迅速轉化爲社羣勢能。他創建的“貓友圈”吸納**8800+會員**,每週四晚的BCA俱樂部講座成爲圈內盛事。
爲吸引大家來,他每課發放5個ETH紅包,笑言:“可惜多數人早早賣掉”。
2016年12月,他在講座中悄然透露公信寶私募機會——250個名額各投2個BTC換4萬枚GXS(公信寶)。
半年後,公信寶開盤暴漲**100倍**,所有參與者晉級百萬富翁。至此,老貓的形象開始在韭菜中上升。
公信寶是最早提出鏈上身份概念和信用評級的產品,曾經我也有不少,多少老韭菜還記得在公信寶挖礦的往事

資本徵途:從雲幣隕落到百億基金(2016-2018)
2016年8月,老貓與李笑來、易理華聯手創立硬幣資本(INBlockchain)——日後區塊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投資機構之一。
2017 年,由於 ETH 帶來了資產發行的便利性,大量的新幣涌現出來,真正的 ICO 浪潮來了,私募、公募成爲幣圈韭菜當時最容易暴富的方式,我當年私募的幣沒有 100 個也有幾十個,多數歸零了,但也押中了後面火起來的 Link、Solana 這種千倍項目。
2017年4月, 老貓主導的ICOINFO平臺橫空出世,**百日登頂全球最大ICO平臺**,掀起全民私募狂潮。
在我印象裏,只要ICOINFO上新ICO項目,或者是雲幣網上新項目,服務器就會宕機,因爲大家都知道,搶到就是至少幾倍收益。
然而政策鐵拳驟至,2017年9月 4 日,國內幣圈最著名的事件——94 來了。
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七部委發佈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禁止了任何形式的ICO(首次代幣發行)活動,並將之定性爲非法公開融資行爲。隨後,國內的相關交易所也被要求關閉。
比特幣從最高點4900 美元跌倒 2900 美元,跌幅 40%。
運營1265天的雲幣網宣告關閉。見證從巔峯到謝幕的老貓,在告別信中未露頹唐:“區塊鏈的列車不會停站”。
轉身之間,他已在東京組建BigONE交易所團隊,並於2018年3月發表宣言(風雨飄搖之際,我選擇做個超級節點),宣佈以**公益模式競選EOS超級節點**:“所有收益按比例返還投票者”。一個月後,他現身杭州區塊鏈產業園,與李笑來共同執掌**百億規模雄岸基金**,政府出資30%站臺,徐小平任顧問。完成從交易所操盤手到百億基金管理人的轉變。

四、投資哲學:硬資產爲王與永不All-in
雖然老貓後面漸漸淡出幣圈人的視線,但其在早年對趨勢和項目的判斷,卻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鑑。
後來我也總結過老貓的投資哲學,以及在貓友圈裏反覆強調的觀點,凝結爲九條鐵律:
1️⃣50%以上倉位配置比特幣——區塊鏈世界的“硬資產”底線
2️⃣5-10%防守性配置第二市值幣種(如ETH)
3️⃣≤15%倉位給“喜好型項目”**(單個≤5%)
4️⃣5-10%專攻ICO(類比股市打新)
5️⃣永留現金倉位捕捉機會
6️⃣訓練獨立判斷能力:“跟風投資必敗!”
7️⃣關注長期價值:“買定離手,忽略短期波動”
8️⃣絕對禁忌:**永不All-in**——哪怕比特幣
9️⃣三年不看好的項目,我三分鐘都不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