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哥解讀漂亮國的電信事件
簡單來說:
1.這人幹了啥?
程序員艾森伯格發現了加密貨幣平臺的漏洞,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套”走了1.1億美元(相當於程序員的“代碼搶劫”)
2.法院咋判的
原本陪審團說他犯了三項罪:電信詐騙、商品詐騙、市場操縱。但法官最近砍掉了後兩項指控,理由是“證據不夠硬”,比如他利用漏洞賺錢的行爲,可能不算傳統意義上的“詐騙”或“操縱市場”。只剩電信詐騙成立(最高能判20年,但實際可能輕很多)
3.爲啥改判?
法律漏洞比平臺漏洞還大:法官覺得現有法律針對“用代碼搞錢”的規定太模糊,尤其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這類新事物,法律沒跟上技術。“薅羊毛”算不算犯罪? 比如平臺有漏洞,用戶鑽空子賺錢,到底是“合理套利”還是“詐騙”?法律還在撕逼
4.影響是啥?
韭菜們小心了:以後用技術手段“薅”DeFi平臺羊毛可能被盯上,但具體算不算違法,得看法院心情。平臺也別裝傻:Mango Markets這種項目如果代碼寫成一坨屎,被黑客搞了可能還要自己背鍋。法律要補課:估計美國會加緊出臺針對加密貨幣的新規,免得法官天天犯難
說白了:這次判決就是法官在喊——“這屆法律不行!你們搞技術的和立法的趕緊對個線,別讓我下次再當端水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