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7月將發行客家幣,這是什麼?
臺灣客語族羣面臨語言失傳的危機,像筆者這一代的客家人很多都是「只會聽不會講」,甚至外語能力都遠超客語表達能力。
為了鼓勵民眾走入客莊,認識客莊的空間環境及接觸客家話,客家委員會預計今年7月發行面額1,000元的「客家幣」,這是臺灣首創的數位客家文化推廣政策。
客委會表示,此項政策參酌歐洲國家青年體驗及消費補助政策,透過數位發展部「政府發放共用基礎平臺」設定比對領取資格,並於金融機構APP規劃發放禮金。
「客家幣」預計總共發行20萬份,總價值達2億元,結合全臺「亻厓講客」合作店家與TWQR電子支付,建構講客語、用客語的消費場域,讓語言傳承與在地經濟雙向並進。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客家幣並非只是政策,而是希望透過結合數位應用,讓客語從政策走入你我的生活。
圖源:客家委員會
客家幣領取資格為何?合作商家如何申請?
根據客委會公佈的申請辦法,客家幣發放對象包含三類人員:2025年通過客語認證者、客語家庭成員,以及年滿18至49歲的民眾。其中,年滿18至49歲民眾將透過抽籤方式決定中獎資格。
客委會也開放合作商家申請客家幣的服務,需要同時符合三項要件:
合法登記商家:包括具備登記或立案之法人或非法人團體、辦理商業登記之獨資及合夥事業,或無上述登記而有稅籍登記者。
客語友善地點:營業地點須位於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以「𠊎講客商店」為優先。
支援TWQR商家:必須成為TWQR(電子支付機構共用的QR code)使用店家,並設有行動裝置及網路訊號。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客委會表示,合作商家招募已自2月展開,預計招募3,000家,截至4月全國已有823家提出申請。其中高雄美濃區就有47家店家申請,佔當地客家文化發展區逾6成,是高雄申請最踴躍的區域。
美濃宜姐粄條店業者蘇秀宜表示,希望客家幣能像一劑強心針,讓大家願意再來逛美濃、喫粄條;美濃知名油蔥酥業者林享達也認為,客家幣不只可以促進地方觀光,也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
客委會推出AI黑客鬆,總獎金達10萬
除了客家幣政策外,客委會還推出AI黑客鬆活動,徵選主題分為智慧健康、智慧生活、智慧學習三大類,總獎金達10萬元,而冠軍可獲得5萬元獎金。客委會也提供三大超實用的客語API工具包供參賽者使用:
客語語音辨識API:支援四縣腔、海陸腔,能夠準確聽懂客語口說內容。
客語語音合成API:支援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可直接輸入客語漢字、客語拼音或繁體中文,立即產出自然流暢的客語語音檔。
客語翻譯API:支援四縣腔、海陸腔,可以在客語拼音、客語漢字與繁體中文之間轉換。
客委會指出,參賽者還可以選擇自行串接LangChain(專精於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免費開源應用程式框架),讓作品具備AI聊天、智慧問答、語意理解等功能。
圖源:客家委員會
客委會「客語輸入法」已突破3萬下載
此外,客委會也宣佈「Hakka客語輸入法」App已於去年9月正式上架App Store與Google Play,至今下載次數已突破3萬,結合今年與LINE合作開放「芫荽」客語字型,讓民眾在社羣平臺都能自在「講客」。
客語輸入法可以切換海陸腔、四縣腔,並支援語音輸入,但平常輸入時是使用羅馬拼音,所以要打出常用語還是得搭配客語辭典,知道怎麼發音與拼出。筆者也實測了一下,可以打出桃竹苗客家人很熟悉的罵人詞彙,還挺有趣的。
『空投2億元!客委會將發行客家幣、領取資格公開,再推AI黑客鬆』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