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加密市場日漸成熟,以終端消費者為核心設計的加密應用與資產 (Consumer Crypto) 正快速成為散戶投資的新浪潮。其中,鏈上原生資產 (NNA) 不依賴傳統金融基礎,開創全新市場空間與資產形式,吸引用戶投身其中。本篇將深入解析 NNA 的概念、潛力與三款重塑散戶投資模式的代表性應用。

什麼是 NNA?定義與價值基礎解析

NNA (Net New Assets),也就是鏈上原生資產 (淨新資產),是指那些在區塊鏈技術出現前根本無法存在的全新資產類型。這些資產非但不仰賴傳統金融架構,反而完全建立於加密基礎設施之上,如 L1 與 L2、智能合約與流動性協議等。

NNA 的典型例子包括迷因幣、社交代幣 (Social Tokens) 、預測市場合約,以及諸如房地產衍生品等創新應用。它們不僅打破了傳統資產分類,更讓散戶得以低門檻、高效率地參與高風險、高報酬的資產投資。

為何 NNA 是下一個突破口?四大優勢揭示未來潛力

Blockworks Research 分析師 Ryan Connor 指出,NNA 擁有相較 RWA (實體資產) 更強勁的成長動能,其核心優勢包括:

  • 藍海市場潛力:目前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競爭較少、創新空間大。

  • 高利潤率模式:面向散戶市場的商業模型利潤空間大,週轉速度快。

  • 營收快速實現:不需依賴機構級銷售管道,即可直接觸及終端用戶。

  • 社交與網路效應加持:結合社羣動力與代幣經濟,快速形成忠誠用戶羣與堅實壁壘。

這些特性使 NNA 成為加密原生創業者的首選戰場,同時也為散戶市場帶來更靈活的投資選項。

三大 NNA 應用引領新加密商業模式

Ryan 也點名三個為人所知的 NNA 應用,以下將分別介紹這些領跑者。

Pump.fun:迷因幣宇宙的交易遊樂場

被譽為加密「競技場 (PvP)」的 Pump.fun,便是最符合 NNA 理念的應用之一 ,用戶可即時發行與交易迷因幣,並透過 Bonding Curve 機制實現價格波動與獲利機會:

我們認為,這種如同戰壕的市場是一種長期且漸趨常態化的現象,而 Pump 這類平臺,不僅降低了參與門檻、還增加了短時間實現收益的樂趣,可能代表了散戶投入的下一個前沿。

(Pump.fun 創作者收益分潤計畫引「助長詐騙」爭議:論價值回歸社羣的重要性)

Dune 數據顯示,自該平臺推出至今,已發行超過 1,066 萬枚代幣、累計交易量超過 600 億美元、累計收入超過 7.12 億美元、更連續 13 個月穩居鏈上收入榜首。

Ryan 預言,「我們認為它有潛力在營收規模上超越 Draftkings 等傳統賭博平臺。」

Believe:讓每位用戶都能參與天使輪

Believe 聚焦微型代幣發行,並基於「網路資本市場 (ICM)」概念 ,讓開發者能「發一篇貼文」就進行小額募資,用戶則可安全參與這些早期專案,享受類似 VC 投資的報酬機會。

鏈新聞此前曾介紹,ICM 是一個去中心化、無需許可、即時且全球化的融資市場,讓創作者、開發者與專案發起人,能夠直接透過社羣影響力發幣。有著低創業門檻、即時資金流動性、網路原生(internet-native) 等特點:

這種應用徹底降低了創業者的籌資門檻,也讓散戶能用極小的成本參與未來可能的獨角獸計畫。

(從 Believe 爆紅看網路資本市場的機會與風險: ICM 能引領下一波牛市嗎?)

Time.fun:社交代幣結合身份地位的新玩法

專注於探索社交代幣的 Time.fun、也是 NNA 的具體產品,聚焦於一個理念:「你的時間可以代幣化、你的市場價值可以被炫耀,甚至成為新一代『社交資本』。」

該平臺的運作方式為,創作者能將自己的時間轉化為代幣,而粉絲可購買這些代幣以獲得私訊、羣聊、語音或視訊通話等服務。此時,創作者投入粉絲的「時間」,就成了社交代幣的內在價值標準:

Time.fun 不只是一個應用,而是「身份經濟」在加密世界的具象化落地,未來或將成為加密社交的標配。

從泡沫走向進化:NNA 成加密下一步?

NNA 正在改變我們對資產的定義,也重構了散戶參與金融市場的方式。從 Pump.fun 的迷因幣遊戲化交易,到 Believe 的鏈上募資實驗,再到 Time.fun 的時間身份代幣化經濟,這一切顯示出:

消費者加密貨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準備脫離過去投機泡沫的引力場,邁向由「創意、社羣與原生經濟驅動」的下一個進化階段。NNA,或許正是這場進化的燃料。

這篇文章 NNA 為何比 RWA 更重要?「鏈上原生資產」才能讓加密具有價值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