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Kitty 後,Labubu 成爲下一個全球超級 IP?
追風交易臺 5 月 20 日消息,摩根大通的分析師 Kevin Yin 和 Yibo Wu 發佈的研報表示,Labubu 和 Hello Kitty 在角色風格和商業模式上非常像。現在 Labubu 正在快速崛起,甚至在搜索熱度上已經開始超過 Hello Kitty。
摩根大通預計,Labubu 所屬的 THE MONSTERS 系列銷售額有望從 2024 年的 30 億元人民幣,漲到 2027 年的 140 億元,說明它真的有機會成爲一個超級 IP。
Labubu VS Hello Kitty
報告中提到,泡泡瑪特的 Labubu 系列和三麗鷗的 Hello Kitty 系列,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
從受歡迎程度來看,Google Trends 的數據顯示,Labubu 的搜索熱度在過去一年裏呈現爆發式增長,到 2025 年 5 月已經超過了 Hello Kitty。這說明 Labubu 的全球品牌影響力正在迅速上升,尤其在東南亞(搜索熱度是 Hello Kitty 的 1 到 4 倍)、墨西哥(2 倍)和西班牙(1.4 倍)這些地區表現特別亮眼。
報告還特別提到,搜索熱度其實就是消費者興趣的直接體現,也常常是未來銷售趨勢的風向標。
從 IP 設計來看,Hello Kitty 走的是簡潔可愛路線,線條簡單、色彩柔和,很容易讓人產生情感共鳴;而 Labubu 完全不一樣,走的是調皮搞怪風格,像大眼睛、尖牙、蓬鬆尾巴這些設計,讓它在喜歡個性和獨特風格的收藏圈裏大受歡迎。
從商業化路徑上看,Hello Kitty 的路線很成熟了,主要靠授權,把形象授權給各種品牌來做不同產品,這樣不僅賺到了錢,也把品牌影響力推得很廣。
Labubu 則更偏向自己運營、不斷搞創新。泡泡瑪特用盲盒這種形式把它帶入市場,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粉絲。同時 Labubu 也推出了毛絨玩具、文具這些衍生品,還和很多大牌搞聯名,產品線擴得越來越多。這種模式讓泡泡瑪特能更好地掌控產品質量和品牌定位。
市場表現方面,Hello Kitty 自推出以來總銷售額已經達到了 84.5 億美元,而 Labubu 雖然是 2019 年才上線的,但到 2024 年就已經做到了 30 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更關鍵的是,Labubu 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 Hello Kitty 當年的增速,說明它的發展潛力非常大。
Labubu 爲啥會是下一個超級IP?
報告總結了Labubu爆紅的幾個關鍵原因:
產品有新意
Labubu用了特別的乙烯基毛絨材料,這種材質摸起來又軟又特別,跟市面上大多數IP形象一比就不一樣。
明星帶貨
不少明星都被Labubu圈粉,紛紛在社交平臺曬自己的Labubu毛絨玩具,影響力立馬拉滿。
營銷很會玩
去年7月,泡泡瑪特聯合泰國國家旅遊局搞了一波營銷,真人大小的Labubu在曼谷巡遊,吸引了大批打卡和轉發,社交媒體上熱度爆表。
泡泡瑪特大力支持
不光在北京的泡泡瑪特樂園裏安排Labubu現場演出,還在泰國開了第一家線下門店,全力推這個IP。
根據搜索數據、用戶訪談、社媒觀察和市場調研來看,報告預測,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年銷售額有可能衝到140億元。
要是市場發展順利,到2027年Labubu的熱度甚至有機會追上Hello Kitty(目前搜索熱度已經是Hello Kitty的70%,4月快100%,5月甚至逼近200%)。
未來增長引擎:新 IP 和 AI 玩具
摩根大通表示,除了現在已有的 IP,泡泡瑪特接下來 1 到 3 年內可能會出現新的增長點。
他們預測,到 2027 年,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會佔集團全年收入的 27%。Molly 和 Crybaby 也會緊跟其後,成爲第二、第三大 IP,單年銷售都能超過 50 億。
在產品方面,傳統盲盒還是主力,但銷售佔比會從 2024 年的 53% 降到 2027 年的 43%。其他品類的比重會上升,比如毛絨玩具從 22% 漲到 27%,MEGA 大型玩偶從 13% 漲到 14%,其他產品從 12% 漲到 16%。
另外,雖然泡泡瑪特還沒正式公佈 AI 戰略,但分析師認爲 AI 玩具會是中國玩具行業的新趨勢,而泡泡瑪特有機會成爲引領者。AI 能帶來更強互動和個性化體驗,比如語音識別、個性學習,還有增強現實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