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家最怕你知道的韭菜自救指南》
你有沒有一買就跌,一賣就漲?這可能不是運氣差,而是大腦裏藏了個"價格陷阱"。這個被莊家玩爛的套路,叫"錨定效應"——我們總把第一次看到的價格當尺子,後面所有判斷都圍着這把尺子轉。
舉個血淋淋的例子:
老王在BTC 10萬進場,跌到8.5萬覺得"跌15%太便宜了"
小李在6.5萬抄底,漲到8.5萬卻覺得"漲30%太貴了"。
同一價位,不同人判斷天差地別,這就是錨定效應在作祟。
莊家收割三板斧:
畫餅錨:某山寨幣先拉到150美元,等韭菜們記住這個數字,再砸到100美元。看着"便宜了33%"衝進去的人,根本不知道項目方成本才3美元。
階梯錨:價格從100→80→50美元下跌時,莊家每波都製造"支撐位"幻覺。就像溫水煮青蛙,每次跌20%都覺得"該反彈了",結果在山腰上反覆被套。
對比錨:BTC從6萬漲到8萬時無人問津,等衝上10萬再跌回8萬,全網都在喊"抄底機會"。莊家靠製造價格落差,讓韭菜把次高點當"便宜價"。
破解祕籍就一句話:找到真正的價值座標軸。記住這4不要:
①別看現價(可能虛高10倍)
②別看歷史價(莊家畫出來的)
③別看成本價(你的買入價和幣值無關)
④別看漲跌幅(從1元漲到2元≠值得買)
真正值錢的幣都有"硬核指標":
- 公鏈看生態:就像看商場人氣,每天有多少真實交易?有多少開發商在裝修店鋪?
- 應用幣看剛需:這個幣是不是像水電費一樣非用不可?用戶月增長有沒有20%以上?
- 平臺幣看分紅:就像股票分紅,持有者每年能拿到交易所多少真金白銀?
高手都在偷偷用的防騙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