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網民999在2019年寫的文字。描述了財富自由的兩種境界:人的自由與錢的自由。
這段文字隨着他微博的被封已經消失在網絡中了。
今天我把它找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9-07-10
財富自由實際上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一種是我們常談論的"人的自由",另一種則是被許多人忽視的"錢的自由"。
人的財富自由
第一種財富自由是大衆普遍理解的概念:擁有足夠的財富,不再需要出賣自己的時間和勞動力,想買什麼可以毫不猶豫地購買。這本質上是"人的自由"—當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我們獲得了選擇權與自主權。
錢的財富自由
而第二種財富自由則更爲深刻,它指的是我們的財富本身具備了自由屬性:
不會被凍結
不會被掠奪
不會被稀釋
這實質上是"錢的自由"。爲了表述清晰,我們可以將前者稱爲"變得有錢",後者稱爲"讓錢自由"。
兩種自由的現實差異
有些人實現了第一種自由卻未能實現第二種。例如:
有人現金堆積如山,卻面臨着被沒收的風險
有人擁有鉅額存款,卻可能一夜之間被凍結
即使避開上述風險,這些財富依然會被通貨膨脹逐漸稀釋
總之,這些錢並不是真正自由的。
比特幣與錢的自由
中本聰創造比特幣的初衷,正是爲了實現這第二種財富自由。由於每個人都有讓自己的錢變得自由的潛在需求,比特幣供不應求,導致價格大幅上漲,使許多持幣者同時也實現了第一種財富自由。
然而,比特幣的根本目的並非讓人致富,而是讓人們手中的錢獲得自由。因此,我們持有比特幣的真正意義應該是追求資產的自由屬性,而非僅僅期待價格上漲帶來的財富增長,儘管這確實是一個可喜的附加效應。
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變富只是持有比特幣的副產品,我們的初衷是讓財富獲得真正的自由。唯有堅守這一理念,我們才能堅定持有比特幣的信念。
兩種財富自由的關係
探討這兩種財富自由之間的關係,有兩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財富與自由的正相關越是擁有財富的人,越渴望自己的錢獲得自由。這一點不言而喻—我們辛苦積累的財富,自然不希望被沒收、凍結或稀釋,財富越多,這種需求越強烈。
自由促進財富積累當我們的錢獲得自由後,我們反而更容易積累財富。這並非僅僅因爲比特幣可能升值,而是因爲心態的根本轉變。真正理解這一點的,往往是那些已經持有比特幣的人。
爲什麼會這樣?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財富不會被沒收、凍結或稀釋,我們自然會變得更加勤奮和節儉,因爲我們知道每一分積蓄都是真正的正向積累。一個更勤奮、更節儉的人,怎能不變得更富有?
通俗來說,過去我們彷彿在逆水行舟—賺錢的同時,財富不斷貶值;而現在我們順水而行—積累財富的同時,資產不僅保值,還可能增值。哪種方式更有利於財富積累,答案不言自明。
面對爭議
我理解有人會對比特幣的波動性提出質疑。但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同,有些人確實更看重穩定性,寧願忍受資產貶值、被凍結或被掠奪的風險,也要追求短期的穩定。對此我表示理解,並祝願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方式。
結語
持有比特幣的那一刻起,無論是否富有,我們都立即實現了第二種財富自由—我們的錢獲得了自由。與此同時,我們也爲實現第一種財富自由—變得富有—鋪平了道路。
囤比特,躺自由。
南宮點評:比特幣爲什麼會這麼值錢,因爲自由的錢更值錢。舉個例子,超市購物卡一般都要打折才能賣出去,因爲那不是自由的錢。與超市購物卡相比,法幣是自由的錢。但是和法幣相比,比特幣又是更自由的錢。比特幣是終極的自由的錢,比肩黃金,又比黃金更好存儲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