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美這次日內瓦談判,我的看法就三句話:
美國扛不住先低頭,中國捏着籌碼等時機,雙方都在演戲給全世界看。別看現在兩邊坐一塊兒談得挺熱鬧,其實都是被現實逼得沒轍了——美國國債收益率都倒掛成麻花了,中國出口數據也玩起過山車,這戲再唱下去誰都收不了場。

先說美國那邊,145%的關稅聽着嚇人,實際就是搬石頭砸自己腳。美國一季度GDP都負增長了,沃爾瑪這些零售巨頭天天喊着要斷貨,洛杉磯港的貨船直接少了35%。更狠的是中國反手就把稀土管制升級,特斯拉上海工廠現在連電機原料都湊不齊。特朗普嘴上喊80%關稅合理,其實就是認慫前嘴硬——他自家後院都起火了,佛羅里達的柑橘農和硅谷科技佬天天堵白宮大門。
中國這邊其實也不好過,對美出口跌了17.6%,但轉頭就在東盟市場找補回來21%。這招乾坤大挪移玩得漂亮,手裏還攥着3萬億美債和稀土兩張王牌。何立峯帶着150頁的談判方案進場,擺明就是告訴美國人:要談可以,先把關稅降到50%以下,別整天拿芯片封鎖說事。聽說談判中途中方代表還離場過,估計是美方開價太離譜,直接掀桌子警告。
最逗的是瑞士這地方選得妙,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以前談核不擴散的,現在拿來談關稅戰,擺明提醒美國別玩過火。世貿組織總幹事都出來喊話,說這倆大佬再鬧下去全球貿易要縮水1.5%。不過看特朗普還在推特上嘴硬說"中國求着談",我就想笑——真當別人不知道美國國債六月份要發1.42萬億?華爾街那幫搞基差交易的對衝基金都快急瘋了。
說到底,這次談判就是各退半步的面子工程。美國可能會先給手機、電腦這些消費品降稅,中國估計會象徵性買點波音飛機。但核心的科技封鎖、臺灣問題這些大雷,兩邊誰都不會真讓步。等熬過六月美債發行高峯,指不定特朗普又要搞什麼幺蛾子。要我說啊,這貿易戰還得再打兩年,等美國通脹把中產徹底榨乾,中國芯片全產業鏈打通,那會兒纔是見真章的時候。
如果你想在幣圈深耕但是找不到頭緒,想快速入門瞭解信息差,點點頭像關注我,收穫一手資訊與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