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圍繞咱最多的、聊的最多的就是幣安的alpha,但是很多人刷着刷着就發覺發的獎勵還沒有自己刷的磨損的多,那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其中就是滑點在作怪,今天咱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下滑點這個概念。

這其中就是滑點在作怪,今天咱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下滑點這個概念。

上圖就是咱的親身經歷,咱目前也不知道爲什麼,就只知道咱付出了2400USDT想獲得1ETH,但是咱最終只收到了0.95ETH,中間跟咱的預期少了0.05ETH,那這就是咱常說的磨損,而這裏專業點的就是滑點了

1.滑點的定義

上面就是最直接的定義:鏈上交易中的滑點(Slippage)是指交易執行價格與用戶預期價格之間的差異,即用戶提交交易時的預期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不一致。

2.滑點計算公式、類別

滑點 = |(實際價格 - 預期價格) / 預期價格| × 100%

正滑點與負滑點:

負滑點:實際價格對用戶不利(如買入價格高於預期,賣出價格低於預期)。

正滑點:實際價格對用戶有利(較少見,通常在市場快速變動時發生)。

3.滑點產生的

下面咱就由淺入深慢慢的一起來學習

3.1 鏈上確認

咱都知道區塊鏈在產生一個區塊的時候是需要時間來打包區塊,比如現在在以太坊鏈上確認需要12s,那就可能說咱現在提交了交易(咱現在看到的ETH的價格是2400,但是市場是在實時波動的,當鏈上打包到咱購買的交易需要12s,那時候的價格可能到了2450,那就無法購買到1ETH,只能到手0.95ETH)。

3.2 礦工排序與搶跑


當咱提交大額買入ETH的交易,因爲提交交易到交易池,這裏面是大家都可見的,那礦工可以先看到這個交易,那就可以檢測後先執行買入操作,推高ETH價格。,用戶的交易隨後執行,價格高於預期,產生滑點,當然這個操作還有一個名詞叫做三明治攻擊

咱的交易就像被夾在三明治中的那個夾心,機器人或者礦工先於交易買入(推高價格),咱交易執行後,機器人再賣出(壓低價格),從中獲利,咱因價格波動承受額外滑點。

3.3 AMM的價格曲線(價格滑點)

大多數DEX使用自動做市商(AMM)模型,通過流動性池提供交易對(如ETH/USDT)。池內的資產遵循恆定乘積公式(如Uniswap的 x * y = k),其中 x 和 y 分別是兩種資產的數量,k 是常數。當咱進行大額交易時,會顯著改變池內資產的比例,導致價格偏離。例如:買入大量ETH會減少池內的USDT,增加ETH,推高ETH價格。交易規模越大,價格滑點越高,因爲交易會使池內資產比例偏離平衡點

3.4 流動性不足低流動性池:如果流動性池的資產總量較小,大額交易會顯著改變價格,導致高滑點。示例:一個小型池有10 ETH和20,000 USDT,買入5 ETH會大幅推高價格,滑點可能高達10%以上。相比之下,大型池(如Uniswap的主流交易對)流動性高,滑點較低。

所以你知道你爲啥會這麼多磨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