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ON崛起之路
2024年是TON閃亮的一年,TON生態多個代幣(如NOT)接連上線主流交易所幣安,幣安作爲目前TOP1的中心化交易所,每次上線一個項目都會給這個項目和生態帶來大量新資金和大量的用戶,TON生態的代幣接連上線幣安,這不僅給TON生態和代幣都帶來更高的市場曝光度,同時也直接推動了TON的交易量的增長。
我們上面截取了TON在2024年的價格變化,在今年年初價格在2美金左右,隨着生態的崛起,價格在年中達到了8美金左右,同時市值也躋身了全球前十,目前穩定在5美金左右。
隨着TON的價格上漲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流入,爲該生態提供了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我們也看到了隨着NOT等項目上線幣安,該生態的項目如雨後春筍。 我們能看到2024年這一波漲幅,不僅給TON帶來了資金和用戶,同時也爲了其生態發展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二、Kaia的載體
我們上面簡短回顧了下TON的2024年,那我們在看下TON的載體是什麼呢?估計很多人都知道是Telegram,如NOT等都是藉助Telegram爲載體開發自己的項目,那Kaia呢?
不錯,就是LINE,我們先對LINE做一個簡短地介紹,LINE是一款跨平臺的即時通訊工具,由韓國公司NAVER旗下的子公司NHN Japan(現爲LINE Corporation)開發,LINE於2011年6月推出,最初是爲應對日本東部大地震後通信不暢的問題而開發的,憑藉簡單易用的界面和豐富的功能,LINE迅速在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走紅,後來擴展到全球市場。
上面我們列出了LINE和Telegram的對比,LINE的強項在於其“超級App”定位,通過集成支付、廣告、貼圖等方式形成豐富的盈利模式,但用戶主要集中在亞洲。
三、Kaia的投資機構
我們在rootdata上能夠看到投資機構比較豪華,可能有的小夥伴還不是很瞭解,我跟大家稍微介紹下吧。
Hashed 是韓國知名的區塊鏈投資機構,以支持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的早期項目著稱,Hashed 成立於 2017 年,總部位於韓國首爾,同時在舊金山設有分部,是韓國乃至整個亞洲最知名的區塊鏈投資機構之一,在韓國區塊鏈行業具有強大話語權。
IDG Capital 是全球知名的投資機構,專注於早期和成長期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它以支持創新企業和跨國擴展的投資策略而聞名,是中國和全球最早一批進入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公司之一,1992 年,起初由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簡稱 IDG)在中國創立,後發展爲獨立運營的資本機構,IDG Capital 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 200 億美元,投資範圍覆蓋全球。

有人說這個機構看着也不出名啊,爲啥要說他呢?確實一看,他只投資了Kaia和LINE,但是我們仔細看這個機構的投資人Peter Thiel。
Peter Thiel是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以其在科技領域的深遠影響和非傳統投資理念聞名。他不僅是多家科技巨頭的創始人或早期投資者,還以獨到的洞察力和大膽的決策風格著稱,同時Thiel 也是比特幣的早期倡導者,他的言論和投資策略對區塊鏈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1998 年,Peter Thiel 與 Max Levchin 和 Elon Musk 一起創立了 PayPal(後續被eBay收購),Thiel 和團隊成員被稱爲“PayPal 黑幫”,因爲這羣人後來創立了許多科技領域的頂尖公司(如 YouTube、LinkedIn、SpaceX 等)。
2004 年,Thiel 成爲 Facebook 的首位外部投資人,以 50 萬美元換取公司 10.2% 的股份,此項投資成爲史上最成功的風險投資之一,他在 Facebook IPO 後的股權價值增長了數十倍。
2005 年,創立了Founders Fund, Founders Fund是硅谷知名的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組合包括 SpaceX、Airbnb、Stripe 等多家科技巨頭。
四、Kaia的由來

Kaia 是由韓國兩大科技巨頭 Kakao 和 LINE 分別開發的 Klaytn 和 Finschia 區塊鏈合併而成的新一代高性能區塊鏈平臺。Kaia 專注於極低的交易延遲、高效率的區塊確認以及流暢的用戶體驗,爲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開發和用戶交互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Klaytn在2019年由韓國科技巨頭 Kakao 的區塊鏈子公司 Ground X推出,當時主要專注於企業和消費者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曾推出多個成功的商業項目,如 KakaoTalk 的數字錢包服務。
Finschia則是在2020年由LINE 的區塊鏈子公司 LINE Blockchain Lab推出,主要提供去中心化的應用環境,並通過 LINE 應用實現大規模用戶覆蓋,爲 LINE 的社交和支付生態系統服務。
Kaia的技術特點
一秒區塊時間與即時最終性:Kaia 的區塊鏈網絡具有 1 秒的區塊生成時間,顯著低於多數 EVM L1 區塊鏈(如以太坊的 12 秒左右)。即時最終性:交易一旦被打包確認,即被視爲不可逆,消除了多次確認的延遲。
低交易延遲:通過高效的共識機制和區塊鏈架構實現了流暢的用戶體驗。
兼容性和跨鏈支持:支持以太坊虛擬機(EVM)的智能合約,便於開發者移植現有的 DApp 和合約代碼,提供了跨鏈通信功能,允許資產和數據在不同區塊鏈間流動,增強了生態系統的互操作性。
用例和應用場景
遊戲和娛樂:Kaia 的低延遲和即時最終性爲區塊鏈遊戲提供了無縫的遊戲體驗,例如遊戲內資產交易和獎勵分配,支持快速生成和交易 NFT,降低用戶等待時間。
支付:Kaia 可爲需要快速結算的支付場景提供技術支持,其高性能和兼容性有助於構建高效的去中心化金融協議。
社交:LINE 和 Kakao 生態整合,Kaia 可通過社交應用實現區塊鏈資產的無縫管理與轉賬,吸引數億用戶。
WEB3:Kaia 的性能優勢爲 Web3 項目的普及鋪平了道路,從身份管理到去中心化存儲,Kaia 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MASS ADOPTION
LINE將在2025年1月底正式在App中內置Dapp入口@dapp_portal,其作爲Web2用戶向Web3用戶轉化的流量入口,目前已經發布了首批20款潛力Dapp,其中基本都是遊戲類的Dapp,我們也可以從中去尋找具有下一個NOT等潛力的項目。
五、空投難度
因爲LINE和Telegram類似,我們下面就對兩者來進行比較吧。
1.用戶基礎和賬號管理

痛點分析
Kaia:手機號綁定限制較嚴,通過多號擼空投的成本較高,尤其對非亞洲用戶。
Telegram:創建多個賬號相對容易,但大量虛擬號逐漸被識別並封禁,限制了擼空投的效率。
2.防止濫用的機制

痛點分析
Kaia:高度依賴 LINE 和 Kakao 的生態數據,可能通過用戶行爲分析阻止濫用。對於擼空投者而言,Kaia 的 KYC 或行爲驗證可能帶來較高門檻。
Telegram:驗證機制更多依賴於具體的空投項目,用戶有一定自由度,但虛擬號使用增加了封號風險。
3.技術與操作難度

痛點分析
Kaia:工具支持不足,擼空投更依賴手動操作,效率低且耗時。
Telegram:工具和腳本豐富,但過度自動化可能觸發賬號封禁。
4.空投活動的特點與門檻

痛點分析
Kaia:可能因爲 KYC 要求、生態綁定導致門檻較高,但收益可能較優質。
Telegram:參與門檻低,但多號擼空投的收益可能被虛擬號或低質量項目稀釋。
5.項目方的反擼策略

六、怎麼佈局
其實真要說怎麼佈局,我覺得最好的就是投資Kaia的幣吧,目前這個幣也在幣安等交易所有。
那如果你是定位擼空投相關的人呢?
分享 Kaia 的教程、生態介紹或技術解讀,吸引更多關注,跟項目方多溝通交流,爭取成爲大使和管理員。
追蹤 Kaia 生態中即將上線的 DApp 和合作夥伴,特別是 NFT、DeFi 和遊戲類項目,優先參與官方的生態扶持計劃,例如測試網激勵、開發者計劃、早期項目的代幣預售等。
如果你是技術人員可以考慮參與部署節點和質押相關的事宜來獲得獎勵,同時跟項目方保持聯繫從而來掌握最新的動態。
如果你是想多號擼空投,暫時階段還沒有更好的方式來進行多號的空投,因爲目前相對來說LINE階段還是實體卡居多,成本來多來說較高,後續我這邊也會繼續觀察有什麼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