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兄弟問,貨幣政策目的是什麼?
國家機器又是如何調控經濟的?
調控過程中,對我們投資又有什麼影響?
其實貨幣政策目的主要是:
經濟增長、通脹、就業、國際收支平衡。
01,比如美聯儲。
主要就是盯通脹,但是其實就業也盯的,一方面,自然失業率影響潛在的自然通脹率,另一方面,如果失業率過高,則有通縮壓力,這個時候放鬆貨幣,對通縮、帶動就業、刺激經濟增長其實都有一定作用。而在危機的時候,美聯儲肯定是要予以應對的。最後,美國並不需要在意國際收支平衡,人家開動印鈔機就可以應對了,而且通過金融市場可以實現資本賬戶的美元迴流。反而是特里芬難題一直是達摩克里斯之劍。
02,歐元區
建立了歐元區,就等於是各國放棄了國際收支平衡了。歐央行最初是盯通脹的,繼承了德國央行的傳統,德國央行則是由於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惡性通脹的前車之鑑。但是08全球金融危機加上後來的歐債危機,就業率仍高、經濟起不來、通脹也起不來,都是一體的。
03,至於中國
第一還是穩增長,第二是通脹,第三不是就業,也不能算是國際收支,應該是匯率。至於就業,一是靠穩增長,二是靠財政政策。
04,金本位制度下
國際收支平衡可能比較重要,但現在其實可能還不如匯率重要了,而匯率的目的可能也不只是爲了國際收支平衡,還很重要的其實是維持貿易競爭力。
05,此外,通脹僅僅是關注物價,在現在宏觀審慎的貨幣政策框架(MPA)下,資產價格也很重要。
BIS及各國央行、包括人行,都關注到了金融週期和資產價格對宏觀指標的影響作用。不過不同的經濟體,要關注的資產價格是不同的。
比如中國傾向於防範泡沫,特別是房地產,而美聯儲,則更多是要維護股市的穩定,避免暴跌,目標和任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