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幣圈有點熱鬧,名人紛紛下場搞事情,可效果卻大不如前。這邊馬斯克爲了給新代幣$GORK引流,半夜在社交平臺上折騰頭像和名字;那邊特朗普的$TRUMP 幣價格一路下跌,曾經的 “名人效應” 好像突然不管用了。

图片

一、#馬斯克的 “頭像營銷” 遇冷

5 月 4 日凌晨,馬斯克的社交賬號突然開始 “變身”。先是頭像換成了$GORK幣的標誌,接着名字改成“GORK大帝”,最後還關注了$GORK 的官方賬號。

图片图片

這一套操作下來,明眼人都知道是在給這個新代幣拉流量。有趣的是,有個叫 Sandly 的用戶在 1 點 47 分剛在羣裏爆料 “馬斯克要換頭像”,1 分鐘後馬斯克就真的換了,時間卡得比鬧鐘還準,讓人忍不住懷疑是不是提前劇透。

图片图片

但市場反應卻很平淡,$GORK 幣只是稍微漲了一點,很快又跌回原樣。放在以前,馬斯克隨便發個表情符號都能讓狗狗幣暴漲,現在這麼大陣仗卻效果寥寥。

图片

有業內人士透露,馬斯克的社交賬號其實有專門團隊運營,這次換頭像可能是接了商單。

图片

不過從結果來看,這波營銷有點尷尬,不僅沒吸引多少新韭菜,反而讓不少跟着進場的投資者虧了錢,網友調侃:“馬斯克這次像個賣力表演卻沒人鼓掌的演員。”

二、特朗普的代幣 “翻車”

要說幣圈的名人營銷,特朗普也算 “資深玩家”。今年初他推出的$TRUMP幣一上線就被爆炒,價格最高漲了15000%,市值超過100億美元。可熱鬧過後就是冷清,現在$TRUMP 幣的價格已經跌破了最初公佈相關活動前的水平,相當於坐了一趟 “過山車” 又回到起點。

图片

加密圈有個叫楊歌的分析師早早就預言,$TRUMP 幣可能是最後一個靠 “名人嘴炮” 拉盤的代幣。

他說得挺實在:“當美國總統都出來發幣割韭菜,說明實在找不到更大的‘咖’來背書了,大家早晚會對這種名人喊單免疫。” 

图片

現在看來,他的話正在應驗。特朗普家族之前靠發幣賺了不少,但市場終究還是用腳投票,沒有實際價值的東西,熱度退了就只剩一地雞毛。

三、韭菜長大了,名人不好騙了

以前幣圈流行 “跟着名人買幣”,馬斯克喊一句 “狗狗幣是人民的貨幣”,價格就能翻倍;特朗普發個推,相關代幣就能暴漲。但現在情況變了,投資者開始冷靜了。

馬斯克最近其實挺忙,又是處理工作上的事,又是應對商場上的挑戰,可能想通過接商單賺點外快。

但投資者發現,每次名人喊單背後都是莊家在出貨。就像幾個月前馬斯克改名字拉盤,結果莊家趁機賣了不少貨,跟風的韭菜被割得很慘。這次 $GORK 幣的操作如出一轍,大家學聰明瞭,不再盲目跟風。

图片

還有數據顯示,現在新入場的投資者更關注項目本身的技術和落地情況,比如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以太坊的生態建設,而不是看哪個名人站臺。就連狗狗幣這種靠馬斯克 “奶” 起來的代幣,最近也得靠實際應用場景才能穩住價格,光靠嘴喊已經沒用了。

图片

四、幣圈迴歸理性:靠實力說話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 “失利”,其實是幣圈走向成熟的標誌。以前靠名人效應、炒作概念就能割韭菜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要想幣價漲,要麼項目有真材實料,比如解決了某個行業的痛點;要麼莊家真金白銀拉盤,而不是靠營銷手段忽悠人。

图片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這反而是好事。不用再盯着名人的一舉一動患得患失,也不用爲各種 “內幕消息” 提心吊膽。可以把精力放在研究項目的白皮書、團隊背景、落地進展上,用理性代替盲從。

畢竟在幣圈混,永遠記住一句話: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只有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才能經得起考驗。

結語

幣圈就像一個大課堂,投資者在一次次被割韭菜的過程中逐漸成長。馬斯克換頭像也好,特朗普發幣也罷,這些曾經的 “大招” 現在都不好使了。這不是壞事,反而說明市場在進步,從 “聽故事” 走向 “看實力”。

图片

未來的幣圈,可能少了些炒作的熱鬧,但多了份踏實的底氣 —— 畢竟,靠運氣賺的錢,最後都會靠實力虧回去,只有實實在在的價值,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