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農村大學生大多數混的比較差?

主要原因,是他們不會去玩,喫喝玩樂或者說喫喝嫖賭其實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我自己就是很窮的農村出來的,太瞭解農村人了,就是農村裏面那些家庭情況不好,但是本人腦子比較好,能考上大學甚至名牌大學的學霸,

這種人大部分比較早熟,早早的就確定了要走出來農村,但是又不想通過打工這種方式走出來,所以大多數都是通過勤奮讀書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他們的特點就是特別的聰明勤奮,然後 質樸,內向、自律、克己、自負和自卑參半,唯獨就是沒有自信。

很多我高中時代的這種同學們勤奮到哪種地步呢?就是他們會認爲休息是一種罪過,我上高中時,班上那些女生連下課時間跟我們男生說話,都覺得是一種罪,連留長頭髮,都覺得是一種罪,因爲長頭髮需要常洗,洗頭髮浪費做題的時間。

非常警惕自己會玩物喪志,所以能利用的時間就全部花在了學習上面,自己的時間絕對不會浪費在任何沒有分數產出的地方。

在唯分數是先的學生時代,在高考面前,這當然是一種極其行之有效的策略。他們大多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考上一個相對還不錯的一個學校,

但是專業一般選的都不行,因爲他們會在自己高中畢業啥都不懂的時候,多半會被屁都不懂但很自信的長輩比如父母老師帶着去報一些奇奇怪怪天坑專業。

選錯專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也錯過了怎麼學着去 玩。

他們從小從內心也不覺得玩不重要,甚至內心還鄙視了一些很會玩的人,覺得玩是在浪費學習的時間,

我大概是上了大學之後才明白,會玩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

對於很多人而言,一起因爲 失戀喝醉過,一起玩遊戲通宵,一起踢足球,一起打過架,一起嫖過娼……這些人才會是真正的好朋友。

通過玩是一種與別人建立連接,建立溝通渠道的一個重要的載體。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缺少玩這一環,就很難建立起高情商的基礎。一個人如果說是一直沉浸在學習書本知識,不玩任何讓人放鬆的東西,那麼他這個人就會給別人一種感覺,沒有那麼有趣味。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爲 跟他也沒有什麼好談的,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當然了,學霸肯定或許有自己的一個小圈子,但是生活中99%以上的都是普通人,是不會喜歡學生時代那種知識交流模式的,

學生時代的知識交流模式,只對 學習知識,技能有用。

但是呢,現在這個時代,一個人不跟別人建立有效的連接,不去撬動人力槓桿,很難做成比較大的事兒,

這個社會很多時候 大家是需要情緒價值的,入了職場 不會出去玩,不會喫飯喝酒,請客送禮,商K摸奶,會所嫖娼…… 很多東西真的是很難辦成的,因爲大部分人都是俗人,因爲俗人就是需要這些東西的。

我自己身上就有這個問題,壓根不會玩,對喫喝嫖賭一概不興趣,也不知道一個城市哪裏可以喫喝嫖賭,非常不擅長爲人處事,

跟誰說話都像是討論問題,一張嘴就是像是教育人,去商K 別人都是又扣又摸,我在講大道理都在勸人上安。

我認識一些農村出來的學霸,之所以無法發展的更好,很多都是卡在了這一關,難以與別人建立更深入的關係,不僅影響職業發展,可能連談個戀愛都夠嗆。

如果說是腦子比較活的,剛進入社會 他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會發現學起來很難,難的是在心理上面的一個U型轉變,人在成年後性格就定型了,很難再有大的轉變。

有些人會說是因爲錢的問題啊,這個真不是,這些人他即便是有了錢,他們也會從最理性的角度出發,把錢花在刀刃上面,還是跟學生時代一樣的思路,無論是錢還是精力,有限的資源必須要做正確的配置,精力就應該用在學習上面,錢就應該去投資,去買房。

即便手裏面有了幾百上千萬甚至更多錢,也不會想着用這些錢去消費,去玩,取悅自己,拿這些錢去交朋友,跟朋友喫喝嫖賭,

在投資市場幾十萬幾百萬的虧,甚至都不捨得花幾千給自己買套貴的衣服。

歸根結底就是青少年時代形成的思維方式會影響人的一生,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轉變纔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