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來源: Felix

作者:Coinbase & Glassnode

編譯:Felix, PANews

隨着進入 2025 年第二季度,加密市場正在經歷重大調整。在宏觀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投資者情緒轉爲防禦性,資金紛紛涌向比特幣等高市值資產。儘管山寨幣市場面臨壓力,但核心基礎設施持續增強,鏈上基本面依然堅挺,通過 ETF 渠道和平臺開發,機構興趣保持穩定。

本報告由 Coinbase 與 Glassnode 聯合制作,重點關注市場結構、倉位趨勢以及在複雜且快速發展的環境中的關鍵指標。以下爲報告精華:

加密市場回調凸顯防禦性定位

比特幣 2022 年及以後的週期與以往趨勢不同,在宏觀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復甦進程更爲緩慢

自 2025 年初以來,投資者情緒發生巨大變化。對美國潛在經濟衰退、財政緊縮和全球貿易摩擦的擔憂日益加劇,引發數字資產市場的避險情緒。剔除 BTC 後,加密貨幣總市值爲 9500 億美元,較 2024 年 12 月 1.6 萬億美元的高點大幅下跌 41%,較去年同期下跌 17%。風險投資流入則回落至 2017-2018 年的水平。比特幣和 COIN50 指數均跌破 200 日移動均線。這表明當前的回調可能延續至 2025 年中期。

比特幣在避險環境下重拾主導地位

隨着投資者轉向高信度資產,比特幣主導地位升至 63%,創 2021 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動盪時期,資本會轉向可感知的優質資產——比特幣從中受益。比特幣目前佔據加密總市值的 63%,爲 2021 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以太坊在加密貨幣總市值中的份額在過去六個月中有所縮減,而 Solana 的份額自 2024 年初以來一直保持穩定。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反映了投資者對機構可及性和宏觀相關性最高的資產的偏好。儘管價格下跌,但比特幣長期持有者仍在增持,流動性供應減少和虧損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大幅上升就證明了這一點,這表明戰略配置者重新燃起了信心。

現貨 ETF 對市場結構仍至關重要

儘管近期資金外流,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 仍保持着相當可觀的持倉量,表明機構投資者的興趣持續存在

ETF 資金流向仍是衡量機構投資者情緒的關鍵指標。第一季度,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雖然低迷,但依然持續,比特幣 ETF 總餘額接近 1250 億美元。儘管期貨市場的融資利率有所下降,表明投機意願有所減弱,但現貨 ETF 的活動反映了長期的倉位配置。

大型券商仍在限制客戶對比特幣ETF的投資。如果這些平臺設定 2% 的比特幣配置比例,則意味着 ETF 淨流入量將是 2024 年的 22 倍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券商的投資限制暗示,如果准入限制放寬,將出現一波潛在的需求浪潮。

Solana 收入超過其他所有 L1 和 L2 平臺

Solana 在第一季度超越其他所有區塊鏈,其收入超過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區塊鏈的總和。

儘管市場面臨宏觀環境衝擊,圍繞 memecoin 的負面討論也動盪不安,但 Solana 在第一季度的收入仍超過所有其他 L1 和 L2 網絡的總和。這一收入凸顯了生態用戶的持續粘性,並表明 Solana 生態的資本效率和開發者活動依然強勁。

穩定幣鞏固了其作爲加密金融支柱的地位

穩定幣的供應量和鏈上交易量創歷史新高,凸顯其在全球數字支付領域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爲加密金融體系的核心組成,穩定幣持續受到關注。經非活躍交易調整後,穩定幣交易量在上個季度創下歷史新高。隨着費用不斷降低以及用例不斷擴展(從匯款到企業支付),穩定幣有望在 2025 年吸引更多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尤其是在高通脹經濟體。

結語

報告認爲,加密市場可能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後期觸底,爲 2025 年第三季度的走勢奠定基礎。總體而言,市場短期內將呈現下跌趨勢,然後在下半年反彈並創下新高。但如果以下因素出現,上述觀點無效:

如果美聯儲結束量化緊縮政策,將增加全球流動性並支撐加密市場。同樣,如果歐盟或中國等主要經濟體推出更多全球財政刺激措施,可能會增加 M2 貨幣供應量,並推高市場可用資本。

更令人擔憂的是:貿易局勢的進一步不確定性可能會延長市場的負面情緒,而全球衝擊可能會進一步降低流動性。

相關閱讀: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貨幣行業報告:DeFi與NFT生態動向,CEX與DEX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