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險些落入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事後回想仍心有餘悸。
在一個飯局上,剛認識不久的男士A得知我玩加密貨幣後,主動提起他認識的一位女性朋友B。B有業務需求,需將法幣場外交易(OTC)兌換成USDT。由於交易限額等原因,B願意以市場價溢價6%收購USDT。
疑點一:高溢價的背後
聽到“溢價6%”,我立刻警覺:這麼高的溢價,資金來源是否乾淨?
男A解釋,他和B曾一起“打過撲克”,瞭解B的背景——她家經營美容院、水果批發等實體產業,資金絕對安全。
我暫且相信,繼續追問細節。B在另一個城市,交易需異地進行。男A說B信任他,同意先小額付款再轉USDT,建議先試一筆3000 USDT。
疑點二:爲何非要用中間錢包?
交易前,B已手把手指導男A(一個圈外人)下載安裝了 #TrustWallet t ,還貼心地轉了ETH作爲Gas費和10 USDT(ERC-20),讓他試着轉賬給B以熟悉流程。B表示,只要我將USDT轉到男A的錢包,她就會先付款。
這讓我生疑:交易所明明支持直接提幣,爲何非要通過男A的錢包?
我讓男A將我的交易所截圖發給B,表明可直接提幣。B卻回覆,交易所不安全,錢包隱私性更高。
爲確保安全,我懷疑男A的錢包(通過B提供的鏈接下載)可能被黑客操控。於是,我用自己的設備新建了一個#TrustWallet ,生成全新地址,將ETH和3000+ USDT轉入,並讓男A告訴B:他之前的設備沒電,換了新設備,資金已準備好,可以先付款。
B卻一口拒絕,堅稱必須轉入男A原先的錢包。
真相揭開:精心設計的陷阱
這一刻,我徹底看清了騙局。檢查男A的錢包交易記錄,我發現一筆“合約授權”操作。
騙局的真相是:B的錢包、ETH和USDT都是真的,App Store下載的Trust Wallet也是正版。但在“教你熟悉流程”的幌子下,B誘導男A掃描二維碼進行“0 USDT轉賬”,實際是簽署了合約授權。一旦我將USDT轉入男A的錢包,B就能通過授權直接轉移資金。
警示:防不勝防的套路
1. 管住衝動:別被高利潤衝昏頭腦,尤其涉及金錢時。
2. 多問爲什麼:任何不合常理的操作,都要刨根問底。
3. 保持戒心:即使面對熟人或“可信”背景,也要謹慎對待陌生交易。
幸好我多留了個心眼,纔沒落入圈套。希望我的經歷能提醒大家:加密世界裏,安全永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