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比特幣(BTC)跌至93,500美元,從七週高點95,500美元回落,原因是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和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給價格走勢帶來壓力。儘管機構資金流入穩健,美國企業盈利強勁,但比特幣在95,000美元的關鍵水平仍面臨阻力。

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引發比特幣拋售

比特幣的突然下跌與美國國債收益率盤中下跌走勢高度吻合。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超過30個基點,這通常預示着對債券等更安全資產的需求上升。這種相關性表明投資者風險偏好發生了轉變,BTC 的反應是風險偏好資產而非對衝資產。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引發市場情緒逆轉

上週末,隨着中國取消了對部分美國科技零部件(包括半導體和電路板)的關稅,樂觀情緒高漲。然而,這種積極的說法很快被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CNBC的言論所抵消,貝森特將貿易解決方案的責任歸咎於中國。這些混雜的信號加劇了市場普遍的猶豫,影響了比特幣的走勢。

Strategy 的 BTC 購買行爲受到審查

比特幣之所以能守住 9 萬美元上方,原因之一是 Strategy 的積極增持。據報道,該公司自 3 月中旬以來已購入價值 42.8 億美元的比特幣。然而,由於該公司 97% 的普通股已售罄,分析師質疑這種需求能否持續,以及是否會人爲擡高比特幣的支撐位。

比特幣與股票的相關性保持不變

儘管被定位爲數字黃金,比特幣目前的交易行爲仍然與股市密切相關。儘管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羅素 2000 指數受益於好於預期的第一季度業績(根據 FactSet 的數據,73% 的公司業績超出分析師預期),但比特幣卻難以與其脫鉤並獨立上漲。

宏觀經濟逆風加劇

潛在的經濟數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壓力。美國3月份成屋銷售下降5.9%,爲兩年多來最大降幅;與此同時,在全球需求疲軟的背景下,中國出臺了穩定就業和生產的措施。這些信號描繪出一幅喜憂參半的宏觀圖景,對比特幣(BTC)向10萬美元攀升構成挑戰。

什麼將推動下一階段達到 10 萬美元?

要想在 95,000 美元以上做出決定,需要:

與傳統股票市場脫鉤。

各國央行加大流動性注入力度。

減少對 Strategy 等個人買家的依賴。

持續的 ETF 資金流入以及更廣泛的零售和機構採用。

在此之前,比特幣可能會在波動範圍內交易,對宏觀經濟發展和市場情緒變化做出反應。

比特幣仍處於關鍵的持倉模式,交易員們正在關注通脹、利率政策和風險情緒方面的更清晰信號。據Cointelegraph稱,持續支撐在9萬美元上方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能否達到10萬美元則取決於流動性和投資者行爲的結構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