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
个人主页
热门文章
新闻
收藏与点赞
历史记录
创作者中心
设置
子敬
3
个内容
关注
子敬
关注
7
关注
29
粉丝
24
点赞
0
分享
全部内容
帖子
子敬
--
中文区NFT圈反思及展望读完 @lonelyhorseme 兄弟的 《 NFT 在不断发展,我们却在不断落后》 以下为见证近两年以来中文区 NFT 项目的兴衰有感而发💔 “中文 NFT 圈几乎一片死寂。当 PFP 作为财富效应的发动机逐渐熄火,NFT 在中文圈里也逐渐成了大家口中「狗都不玩」的存在。” ——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共识🥶 话说到底,根源还是在东方意识形态上,因为中国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将近 200 年的路径,从饥荒战乱,物质极度贫瘠再到现在绝大部分人温饱不愁甚至开始享受生活 从物质上来讲这当然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奇迹,但从心理层面上,短短三四代人根深蒂固的底层意识是无法在几十年内瞬间扭转的,包括对物质的执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匮乏。 之前在海外待的日子里,跟当地人交流中感触最深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觉得中国人(甚至是整个东亚文化里的人)不会享受生活,而是疲于奔命,好像钱赚不完一样,明明资产跟他们早就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是似乎没有节假日、永远都在工作、工作,好像只有不断地忙碌才能治好中国人的焦虑。在他们的世界里这可能是最愚蠢的行为了,他们的文化语境下或许永远也搞不懂为什么😆 常说的,中国人没有信仰,信仰的只有钱。这也就不难解释,中文区在NFT这个 Web3 细分赛道里的种种表现了,本来 Web3 已经就是小众,NFT 更是小众里的小众,在一个如此极端的样本里,自然会显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 NFT 的中文区逐利为先,重财富效应,之前所看到过的所有社区的繁荣、项目一时的盛行,无一不是建立在一定金融基础上的,如果项目的地板掉下来了,而项目方或者社区又没有能力让其在金融属性上,与社区当时火热的氛围进行匹配时,最终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社区的没落;反之,不管社区内再 fud,只要价格够坚挺,甚至拉升,就永远不愁有活跃的人常驻、唱多,持续建设 过去的一两年里,其实中文区曾经涌现过一些有潜力的项目,他们当中有的是擅长艺术、有的是擅长运营,但做好一个成功的 NFT 项目实在是太难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或许这些项目要是发在以前的牛市中会有更好的表现,取得不错的成绩,发行筹集的钱也足够后续的运营、交付,以支撑他们坚持到下一轮牛市,但天不遂人愿,这样的项目往往被市场环境、被套利者、被自己团队能力的局限性困住了,这时如果创始人的初心不够坚定,拿不出决心 All in(人性使然,我们无法要求别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做赔本买卖,毕竟很多创始团队是带着自己在 Web2 的机会成本来到 Web3 的,当最基本的收益都没有保障的时候,离开这个战场也就不足为奇了),最终的结果无非也就是曲终人散了 ◼在这里,对于曾经有过愿景的项目方来说,是市场、是套利的用户,伤了他们的心,即便自己用心作出了产品、交付给了 holder,但却没有得到心中期望的回报,holder 想的只是手里持有资产的升值,只要资产升值了,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是好的项目方,常见于一些项目曾经因一时兴起,地板高涨,holder 会自己给项目方加戏,给自己 pua,到处 cx(有点儿像一些影评中粉丝自己揣测导演编剧的意思,或对自己喜爱演员一个动作演技上的深度解读,只是自己臆想而已),但当人进来了,坏人总是会多起来的,有利可图之后可能原本健康的社区也会变得鱼龙混杂,人心也深不可测,这时候项目方曾经适合于原本社区的能力,就成了制约了他们的一把双刃剑,可能在能力上原本只能服务好自己社区的 holder,这时来了一大帮奔着挣钱来的套利者,自然是招架不住的,社区的氛围往往在一瞬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为以后埋下了伏笔 ◼对于愿意相信项目方的优质 holder 来说,更是惨不忍睹,随着大量的项目方软硬 rug,无情的被一波接着一波收割,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经历,变成了对人性的质疑,很多时候,强大的背景、优秀的运营团队、创始人慷慨激昂的宣言,在项目蒸发之后都如同一张白纸,仿佛什么都不曾存在过,留下的只有恍惚间还在被那个美好愿景充斥大脑的自己,徒增伤悲,自此之后,坚定的“纸手永赚”成了他们的座右铭,无心再陪伴项目成长,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下注赌博、像个机器人一样严格的止损套利 最终造成这种局面的因果,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到行业再发展一些时间,历史的复盘会给出答案的(我更倾向于是大量的无良项目方作恶为先,破坏了整个乌托邦的纯净) 我从不担心 NFT 行业的未来,更不担心中文区 NFT 的未来,因为真正对标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创作者,有愿景的消费人群,其实还大量留存在 Web2 的世界里(毕竟人口基数在那里),他们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还触碰不到 NFT 的边界,但总有一天,它会通过某种方式,将真正属于它的人,带到这里来💖 附《 NFT 在不断发展,我们却在不断落后》原文链接:https://twitter.com/lonelyhorseme/status/1717164404092141969 很高兴你看到这里,感谢你的时间❤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行业还在一片混沌,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都是孤独的前行者🤘 如果有任何想法,欢迎与我交流🙏
中文区NFT圈反思及展望
读完 @lonelyhorseme 兄弟的
《 NFT 在不断发展,我们却在不断落后》
以下为见证近两年以来中文区 NFT 项目的兴衰有感而发💔
“中文 NFT 圈几乎一片死寂。当 PFP 作为财富效应的发动机逐渐熄火,NFT 在中文圈里也逐渐成了大家口中「狗都不玩」的存在。”
——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共识🥶
话说到底,根源还是在东方意识形态上,因为中国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将近 200 年的路径,从饥荒战乱,物质极度贫瘠再到现在绝大部分人温饱不愁甚至开始享受生活
从物质上来讲这当然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奇迹,但从心理层面上,短短三四代人根深蒂固的底层意识是无法在几十年内瞬间扭转的,包括对物质的执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匮乏。
之前在海外待的日子里,跟当地人交流中感触最深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觉得中国人(甚至是整个东亚文化里的人)不会享受生活,而是疲于奔命,好像钱赚不完一样,明明资产跟他们早就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是似乎没有节假日、永远都在工作、工作,好像只有不断地忙碌才能治好中国人的焦虑。在他们的世界里这可能是最愚蠢的行为了,他们的文化语境下或许永远也搞不懂为什么😆
常说的,中国人没有信仰,信仰的只有钱。这也就不难解释,中文区在NFT这个 Web3 细分赛道里的种种表现了,本来 Web3 已经就是小众,NFT 更是小众里的小众,在一个如此极端的样本里,自然会显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 NFT 的中文区逐利为先,重财富效应,之前所看到过的所有社区的繁荣、项目一时的盛行,无一不是建立在一定金融基础上的,如果项目的地板掉下来了,而项目方或者社区又没有能力让其在金融属性上,与社区当时火热的氛围进行匹配时,最终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社区的没落;反之,不管社区内再 fud,只要价格够坚挺,甚至拉升,就永远不愁有活跃的人常驻、唱多,持续建设
过去的一两年里,其实中文区曾经涌现过一些有潜力的项目,他们当中有的是擅长艺术、有的是擅长运营,但做好一个成功的 NFT 项目实在是太难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或许这些项目要是发在以前的牛市中会有更好的表现,取得不错的成绩,发行筹集的钱也足够后续的运营、交付,以支撑他们坚持到下一轮牛市,但天不遂人愿,这样的项目往往被市场环境、被套利者、被自己团队能力的局限性困住了,这时如果创始人的初心不够坚定,拿不出决心 All in(人性使然,我们无法要求别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做赔本买卖,毕竟很多创始团队是带着自己在 Web2 的机会成本来到 Web3 的,当最基本的收益都没有保障的时候,离开这个战场也就不足为奇了),最终的结果无非也就是曲终人散了
◼在这里,对于曾经有过愿景的项目方来说,是市场、是套利的用户,伤了他们的心,即便自己用心作出了产品、交付给了 holder,但却没有得到心中期望的回报,holder 想的只是手里持有资产的升值,只要资产升值了,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是好的项目方,常见于一些项目曾经因一时兴起,地板高涨,holder 会自己给项目方加戏,给自己 pua,到处 cx(有点儿像一些影评中粉丝自己揣测导演编剧的意思,或对自己喜爱演员一个动作演技上的深度解读,只是自己臆想而已),但当人进来了,坏人总是会多起来的,有利可图之后可能原本健康的社区也会变得鱼龙混杂,人心也深不可测,这时候项目方曾经适合于原本社区的能力,就成了制约了他们的一把双刃剑,可能在能力上原本只能服务好自己社区的 holder,这时来了一大帮奔着挣钱来的套利者,自然是招架不住的,社区的氛围往往在一瞬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为以后埋下了伏笔
◼对于愿意相信项目方的优质 holder 来说,更是惨不忍睹,随着大量的项目方软硬 rug,无情的被一波接着一波收割,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经历,变成了对人性的质疑,很多时候,强大的背景、优秀的运营团队、创始人慷慨激昂的宣言,在项目蒸发之后都如同一张白纸,仿佛什么都不曾存在过,留下的只有恍惚间还在被那个美好愿景充斥大脑的自己,徒增伤悲,自此之后,坚定的“纸手永赚”成了他们的座右铭,无心再陪伴项目成长,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下注赌博、像个机器人一样严格的止损套利
最终造成这种局面的因果,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到行业再发展一些时间,历史的复盘会给出答案的(我更倾向于是大量的无良项目方作恶为先,破坏了整个乌托邦的纯净)
我从不担心 NFT 行业的未来,更不担心中文区 NFT 的未来,因为真正对标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创作者,有愿景的消费人群,其实还大量留存在 Web2 的世界里(毕竟人口基数在那里),他们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还触碰不到 NFT 的边界,但总有一天,它会通过某种方式,将真正属于它的人,带到这里来💖
附《 NFT 在不断发展,我们却在不断落后》原文链接:https://twitter.com/lonelyhorseme/status/1717164404092141969
很高兴你看到这里,感谢你的时间❤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行业还在一片混沌,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都是孤独的前行者🤘
如果有任何想法,欢迎与我交流🙏
子敬
--
Socialfi赛道心得分享🔥前情提要,近来由 Friend tech 带起来的 Socialfi 赛道风潮愈演愈烈,个人总结看来有两种形式的 socialfi 产品(非专业玩家,如有遗漏或者错误还请进行补充和纠正)🅰先说第一类主流的,市面上声量比较高的主要玩家有三位:@friendtech @starsarenacom @tomo_social目前这三款产品的处境不一:◼FT 处于产品没有新热点,且被其他竞品分流的增长瓶颈期中;◼SA 处于上次系统性风险后的危机恢复期,目前产品还在等待二次上线中,最新更新为产品已上线,交易功能还没有上线;◼Tomo 正处于第一波短暂火爆后的大幅回撤或者说沉寂期,其真正价值还需要靠项目方释放融资消息,以及对产品端的更新来验证(这点基本雷同早期 FT 的路径),尤其是对大家比较关心的资金安全方面,最快捷的方式是推出 H5 网页端作为备用方案( Metamask 的 ios 端下架给不少玩家敲响了警钟🤣现已恢复),随着小道消息的口口相传,这会儿已经开始第二轮的攀升了总结1️⃣这类产品的最大共性,都是 ponzi(这点上我们先不予置评,现在无法因为 ponzi 的模式定义其好坏,或决定玩家是否能从中赚到钱,这跟个人能力有极大关系,况且现阶段 web3 产品中但凡带点儿 fi 属性的,好像举不出几个不是 ponzi 的例子,毕竟金融属性才是目前 web3 热点轮动的重中之重)2️⃣着重要讲的是第二点,这类现存产品最终价值的交付,严重依赖于 room 主的运营能力,不管是早期 alpha 信息、人脉关系网络还是各种实物、虚拟资产抽奖、甚至是线下赋能,都要求想好好儿运营的良心 room 主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维护用户关系,给 holder 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以对得起 Key holder 对自己的支持 当然对于 holder 和 room 主来说还有一个预期收益在于后期的积分兑换空投,这也是个可看的要点,但终归不确定性极大,空投的分发机制,也是完全中心化的黑箱,最终机制要由项目方来决定,参与用户大都是来搏预期的,搏一个资本的推波助澜下滋生出短期的造富效应🔷目前这类产品的核心弊端在于两点(暂且不讨论每笔交易超高抽水带来的磨损)🔹一些爱惜自己羽毛的,只想勤勤恳恳输出内容,但并没有时间去运营 room 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不会加入这场 ponzi 运动中来,这就无形之中限制了整个产品端的上限,大家可以看到 tw 上很多中英文区真正有影响力的内容生产者并没有在ft上开通自己的 room ,用户也就无法购买 key(虽然 Tomo 倒是用 unclaimed value 这一概念巧妙的解决了 ft 的困境,但如此一来,对于这类 room 主的 key holder 来说,虽然短期确实有助于玩家去埋伏一些未入驻的 room 主,但就长期来看,如果最后该 room 主还是决定不入驻,此前埋伏的用户在产品端的体验就将彻底沦为一个为期 6 个月以上的金融游戏,可以说至少在获取内容上,对于这类用户将没有任何价值)🔹对于 Social 来说,我们传统思维应该是要以扩大社交影响力为目的,从而拓展对内容传播更为有利边际效应,之前曾发文讨论过 ft 类的产品逻辑, room 主 key 价格的指数级上升,天然不利于后续入场的玩家,将很多潜在的付费用户挡在门外,无法再做增长,限制了用户规模🔸还有不作为重点讨论的第三点,因房主的收益直接和平台抽水挂钩,每笔交易佣金分一半,就收入模型来说,会导致在不考虑 Key 价格的波动下,房主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是鼓励 Key holder 的高流动性,而不是做用户沉淀(这一点考虑大部分头部ft的 room 主比较格局,且目前市场增量资金太少,这种行为相对少见,属于 room 主牺牲了个人经济利益以换取社交价值的一种方式,但深究从机制上来看还是有问题的)🅱第二类是 socialfi 赛道的另一个分支,只需要通过在 tw 上日常互动中简单的tag #标签 以达到互动的项目,可以理解为 0 撸类项目,无需投入金钱成本就可以参与1️⃣此间代表为一个多月前热度很高的 @tipcoineth以现在复盘来看,虽然在当时可以说有着现象级的热度,但在短暂的 fomo 过后,由于产品机制的设计问题,前期大量 kol 互相刷分、海量 bot 下场撸毛,而项目方也并没有对这种情况做出合理限制和规避,导致筹码集中度极高,三轮空投代币过后导致大量砸盘,且没有看到后续玩法,自然也就逃不过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了 另外,即便是当时有着很高的热度和相应财富效应的预期,但由于 bot 乱冲,整个 tw 的大环境被搞得一团糟,很多用户及不少 kol 是不屑于参与其中的,甚至不乏有不少用户统一对每天刷分的账号进行了屏蔽,这点上也需要在产品端进行反思 twitter 虽然是一个 web2 产品,但目前作为 web3 最主流的社交阵地,其中用户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如何能尽可能的让更多用户看到 Socialfi 产品的应用价值,而在产品设计上又不至于招人反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紧急插播,在写文的同时, @tipcoineth 官方发布了新一期的视频预告,可以看出是用 APP 形式推出了产品,并出现了聊天对话框和价格,具体细节没有透露,留下了不少悬念,不知是早有准备还是借鉴了 Tomo 直切 APP 的经验,官方给出的时间是 10.23.23 ,又可以小小期待一下了2️⃣这两天火起来的 @Port3Network ,也是一个拿了大融资的项目,形式上采用了和 tip 当时一样的策略,tag 或打出 #Port3 的标签,这两天大量用户冲着财富效应也一窝蜂的卷过去了,目前看基本形态与 tipcoin 雷同,不知道有了之前 tipcoin 的经验之后,Port3 能不能有创新性的玩儿法或是产品端的变革,也要拭目以待了3️⃣下面今天的主角登场了,也是写这篇长文的原因 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比较特别的项目,一个基于 @wormhole_3 工具的纯社区项目—— @MfercDAO (中文名为莫比社区)简单介绍一下莫比社区:◼莫比是一个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实验性项目,发源于 Meme Fair Erc20 Dao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earn 平台。在莫比,"tweet to earn"、"like to earn",成为了现实◼在代币分配方面,莫比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或团队股份的存在,全部代币以智能合约铸造产生,并根据分配协议进行自动分发到社区贡献者手中,这一点上莫比回归了Bitcoin的本源,完全由协议控制资产的铸造及分发,规避了人为影响因素🔶社区代币 $mferc 部署在 Arbitrum 链,合约地址: 0xB4ee30dE6BF7e8F9eFBFcC9715021144DEFDe96F◼目前莫比社区给用户提供了两种激励模式1)社交挖矿:MfercDAO Social2)质押模块:MfercDAO Staking(社区国库和DAO组织运营方面也有被分配到部分激励)在最新的一版的激励提案中(成员社区提案并在 Snapshot上投票通过,再多签执行),通过了如下分配协议:Social(社交挖矿20%)+ Staking(质押挖矿70%)+ DAO(国库+DAO组织运营10%)$mferc 代币理论总量为 1000 亿枚,截止发文前,已经铸造的总数量为 92.8 亿枚。价格当前为 0.000011u,流通市值 10.7 万u。$mferc 代币赋能除了 staking 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质押以用于计算社区信用分数,更高的信用分数,可以提升社交挖矿效率。目前信用分数由代币 staking 情况(代币和组LP流动性池两种模式)、用户社交影响力以及社区 NFT 持有情况三个要素决定,权重占比分别为 75%、10%、15%◼莫比的激励机制设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在传统 Socialfi 产品中,一直以来为人诟病的大 Kol 拥有绝对压倒性优势的缺点,令整个生态相对平衡,让普通散户也能真正公平的参与到其中来,实现全民 Social◼社区独有的策展模式,决定了 mferc 项目不会像之前的 tip 和 port3 一样出现过多的发布粗制滥造内容进行撸毛刷分的情况,每人的每一次策展动作(Like、RT、Quote),都会消耗策展信用(VP),策展信用以天为单位恢复当用户有了策展行为上的限制,就会倾向于和更优质的内容进行交互,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社交挖矿具体产生的价值由推文浏览量和莫比社区中策展人的点赞量综合考量),只有这样,他们的交互行为才会产生利益最大化;而这种形式,就倒逼了内容生产者去创作更优质的内容,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对莫比内部,提高自己的内容质量获得社区内更多的认可;对外部,莫比的社交挖矿机制能够帮助初始的优质内容起量,大大提升了内容创作者生产内容的边际效应如此一来,内容创作者和参与社交挖矿的社区成员将形成双向奔赴的正反馈循环,产生飞轮效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比社区作为一个 Socialfi 项目,难得的照顾到了众多竞品都没有覆盖的 Twitter space,推出了 Space or Topic to earn 语音挖矿,在 Space 相关推文社交挖矿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参与 Space 的 Host、Co-host、Speaker 也都将获得不同程度的激励 ◼莫比在玩法上十分简单,连接钱包注册后,将 tw 账户绑定到 #wormhole3 平台,在使用 tw 发文时,提及 #mferc 标签,就可以把文章同步到 steem 链上 这时,如果用户在 steem 或 wormhole3 上给带有 #mferc 的文章点赞、RT 、Quote时,用户就能分享到该文章所产出的 $mferc 代币,实现社交挖矿的过程➡注册链接:https://alpha.wormhole3.io/square?referee=1482518033424084996◼莫比社区的一众 Builder 写过很多0撸教程,挑选一篇最干练的分享给大家,感谢 @web3_koala 兄弟🙏https://mirror.xyz/0x1F0eA29902BACff8187e3B7995D0E03b67538963/ZSQAszXR-458sY4L2M13n7uazP-1f9seG_M2JnAwBvg🔶风险提示:◼莫比这个项目有着看来近乎完美的经济模型,但弊端在于它是一个完全的社区发起项目,没有豪华的团队,没有强大的资本,完全的去中心化,甚至在现有的分配机制下,今后也可能不会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是逐利的,还要考虑将来的退出方式,而莫比全透明的智能合约自动分配天然跟资本不适配,所以从这点上来讲,不适合想短期内参与,并获得巨额财富回报的用户介入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也不建议用户投入成本,可以先从0成本开始参与到肉身挖矿的过程中,体验为先◼对于两类人群是极力推荐的,一是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前文提到,莫比社区的设计机制对好的内容是天然的放大器,在策展行为的限制下也不用怕打了 #mferc 的标签后,自己的潜在受众受到粗制滥造信息流的影响;二是广大的 Web3 普通用户,并愿意长期参与到 Web3 的 Social 中,在日常浏览信息流的同时,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酬劳,如果是有精力和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参与到 MfercDAO 的治理中来,体验作为 Web3 Builder 的辛酸与快乐,学到社区治理的经验莫比社区有着一群强大而优秀的建设者,将莫比社区从0开始,在熊市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拉扯到现在这个规模,不得不说也是十分难得了🔷Socialfi 产品的核心逻辑应在于打破传统 web2 大平台对社交工具的垄断独裁,至少在价值获取上应该是力求这样的(以我们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能做的还有限),让用户在 Social 中获得自己那份应得的价值:◼作为内容创作者理应获得输出内容的酬劳(这点在 web2 已经由广告商赞助来解决);◼而作为为内容创作者贡献注意力的用户来说,也应该获得付出自身时间成本相应的回报,虽然说很多时候优质内容的获取对用户已经算是报酬的一种形式,但毕竟不是更直观的经济利益◼传统 Web2 社交平台在用户沉淀后所获得的,是用户的海量数据和时长以及持久的注意力,这使得平台变现会相当容易,而 web2 的中心化模式,注定了平台推出的社交产品不会有一种合理的方式能够使普通用户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报酬,现下大多数的解决方案是由 kol(内容创作者),在自身有一定酬劳或赞助方提供的情况下,给长期关注支持自己的粉丝回馈诸如实物、虚拟类的奖品进行抽奖,普通用户这个时候用户还要面临个别 kol 假抽、以及大量抽奖bot的竞争的情况,可谓十分不友好莫比社区的出现让用户的两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双赢,当然将来可能还会有更优秀的产品出现,超越甚至替代莫比,但就现在而言,建立在 Twitter 这座巨大的 Web2 社交金矿上,莫比的出现给了广大用户能公平参与全民 Social 的契机社区的共识有时候是不可限量的,谁知道牛市来临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呢莫比能成长到什么程度无人知晓💥❤结尾想引用 Wormhole3 Founder @0xNought 在群组里的一段发言,感触颇深:Ft 让极少数超级KOL能把身份代币化了,而大多数能生产内容的KOL/KOC,没有那个影响力,在 Ft 上默默无闻,就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把 内容代币化,而更大量的人群,其价值在社区里,在社区社交中(像莫比社区举办歌唱大赛等),就需要社区将自己的行为代币化SocialFi 的探索可能也是沿着这个顺序的,故 Ft 到一定阶段,就会有别的产品把能输出内容的 KOL/KOC 进行代币化(资产化),这就是我们在做的,然而,要想真正激活 SocialFi ,还得占据绝大多数人群的社区成员加入,在这方面 Wormhole3 和 Mferc 做了一些尝试。所以,我想 Mferc 可以尝试一下如何支持社区里的 KOL/KOC ,待这个阶段的产品出现,社区成员、KOL/KOC 、 Mferc 就是共赢的 KOL/KOC代币化,是为了让其投资人、策展人、社区方做贡献后,获得对应凭证(或者 token ),而 KOL/KOC 则与他们一起,为项目方服务(生产优质内容,项目方付费,直接注入内容代币中),为粉丝/消费者服务(介绍新产品,生产未来趋势等内容,粉丝打赏或者内容带货,收益也是注入内容代币)社区和社区成员作为 KOL/KOC 孵化平台,会在支持 KOL/KOC 的过程中获得收益,注入到社区代币中,这个收益随着同频的KOL/KOC 越来越多聚集在社区,也会越来越多,足够支撑像 Mferc 这样社区的基础经济部分,KOL/KOC 的打赏者(投资者)会因为自己的眼光和氪金,获得 KOL/KOC未来增值后的收益,KOL/KOC 内容的策展人,则会因为传播其内容获得收益最后,项目方/消费者/粉丝支付费用,KOL/KOC 创造主要价值,社区作为孵化平台,打赏者作为 KOL/KOC 的投资者,策展人作为帮助传播的人。他们会共同在社区之中,形成一个协作团体。而Mferc莫比则可以作为第一个尝试搭建这样孵化平台或者说 kol 生态的社区现在,Mferc 莫比使用 Wormhole3 的工具搭建了基础部分,随着 SocialFi 的进一步火爆,越来越多工具会帮助偏内容 KOL/KOC(大多数人)代币化,而 Mferc 距离这样的孵化平台/KOL生态社区 也只有一步之遥了。区块链始终来说是一个协作的工具,你看比特币利用 $BTC 和一套系统,让一群什么也不是的 No Body 维护其系统安全有效运转达 14 年之久这样的 No Body 可以是四川川西某小水电站的一个小老板,也可以是美国金融大咖的一个比特币矿池工厂,还可以是南美洲雨林里的某一个小屋子里的职员,这套协作系统给了世界上每一个人机会(不会因为你的出生把人们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甚至是运气获得收益Bitcoin 矿机现在也昂贵,一步步在变成资本游戏。然而,Social 中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都可以围绕智能合约团结起来,我觉得 Mferc 过去 3 个多月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不过,这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也是迷茫的。但好在我们等待多时的 SocialFi 也已经随着 Ft 等产品的创新一步步露出了脸面,个人还是相信:Mferc莫比社区距离正向螺旋循环极有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了新产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群人持续往前面探索,谁知道SocialFi 的大爆发是哪里呢,回过头来,也许会发现现在Ft 的仿盘可能小浪花都算不上,Mferc 莫比现在遇到的抉择(我们可能差点就选错了),始终相信,最重要的是人和你想要达到哪里💗全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十分感谢你的时间⏳💞如果你喜欢,请帮忙点赞❤、转发、留言,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Socialfi赛道心得分享
🔥前情提要,近来由 Friend tech 带起来的 Socialfi 赛道风潮愈演愈烈,个人总结看来有两种形式的 socialfi 产品(非专业玩家,如有遗漏或者错误还请进行补充和纠正)🅰先说第一类主流的,市面上声量比较高的主要玩家有三位:@friendtech
@starsarenacom
@tomo_social目前这三款产品的处境不一:◼FT 处于产品没有新热点,且被其他竞品分流的增长瓶颈期中;◼SA 处于上次系统性风险后的危机恢复期,目前产品还在等待二次上线中,最新更新为产品已上线,交易功能还没有上线;◼Tomo 正处于第一波短暂火爆后的大幅回撤或者说沉寂期,其真正价值还需要靠项目方释放融资消息,以及对产品端的更新来验证(这点基本雷同早期 FT 的路径),尤其是对大家比较关心的资金安全方面,最快捷的方式是推出 H5 网页端作为备用方案( Metamask 的 ios 端下架给不少玩家敲响了警钟🤣现已恢复),随着小道消息的口口相传,这会儿已经开始第二轮的攀升了总结1️⃣这类产品的最大共性,都是 ponzi(这点上我们先不予置评,现在无法因为 ponzi 的模式定义其好坏,或决定玩家是否能从中赚到钱,这跟个人能力有极大关系,况且现阶段 web3 产品中但凡带点儿 fi 属性的,好像举不出几个不是 ponzi 的例子,毕竟金融属性才是目前 web3 热点轮动的重中之重)2️⃣着重要讲的是第二点,这类现存产品最终价值的交付,严重依赖于 room 主的运营能力,不管是早期 alpha 信息、人脉关系网络还是各种实物、虚拟资产抽奖、甚至是线下赋能,都要求想好好儿运营的良心 room 主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维护用户关系,给 holder 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以对得起 Key holder 对自己的支持 当然对于 holder 和 room 主来说还有一个预期收益在于后期的积分兑换空投,这也是个可看的要点,但终归不确定性极大,空投的分发机制,也是完全中心化的黑箱,最终机制要由项目方来决定,参与用户大都是来搏预期的,搏一个资本的推波助澜下滋生出短期的造富效应🔷目前这类产品的核心弊端在于两点(暂且不讨论每笔交易超高抽水带来的磨损)🔹一些爱惜自己羽毛的,只想勤勤恳恳输出内容,但并没有时间去运营 room 的优质内容创作者,不会加入这场 ponzi 运动中来,这就无形之中限制了整个产品端的上限,大家可以看到 tw 上很多中英文区真正有影响力的内容生产者并没有在ft上开通自己的 room ,用户也就无法购买 key(虽然 Tomo 倒是用 unclaimed value 这一概念巧妙的解决了 ft 的困境,但如此一来,对于这类 room 主的 key holder 来说,虽然短期确实有助于玩家去埋伏一些未入驻的 room 主,但就长期来看,如果最后该 room 主还是决定不入驻,此前埋伏的用户在产品端的体验就将彻底沦为一个为期 6 个月以上的金融游戏,可以说至少在获取内容上,对于这类用户将没有任何价值)🔹对于 Social 来说,我们传统思维应该是要以扩大社交影响力为目的,从而拓展对内容传播更为有利边际效应,之前曾发文讨论过 ft 类的产品逻辑, room 主 key 价格的指数级上升,天然不利于后续入场的玩家,将很多潜在的付费用户挡在门外,无法再做增长,限制了用户规模🔸还有不作为重点讨论的第三点,因房主的收益直接和平台抽水挂钩,每笔交易佣金分一半,就收入模型来说,会导致在不考虑 Key 价格的波动下,房主收益最大化的方式是鼓励 Key holder 的高流动性,而不是做用户沉淀(这一点考虑大部分头部ft的 room 主比较格局,且目前市场增量资金太少,这种行为相对少见,属于 room 主牺牲了个人经济利益以换取社交价值的一种方式,但深究从机制上来看还是有问题的)🅱第二类是 socialfi 赛道的另一个分支,只需要通过在 tw 上日常互动中简单的tag #标签 以达到互动的项目,可以理解为 0 撸类项目,无需投入金钱成本就可以参与1️⃣此间代表为一个多月前热度很高的 @tipcoineth以现在复盘来看,虽然在当时可以说有着现象级的热度,但在短暂的 fomo 过后,由于产品机制的设计问题,前期大量 kol 互相刷分、海量 bot 下场撸毛,而项目方也并没有对这种情况做出合理限制和规避,导致筹码集中度极高,三轮空投代币过后导致大量砸盘,且没有看到后续玩法,自然也就逃不过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了 另外,即便是当时有着很高的热度和相应财富效应的预期,但由于 bot 乱冲,整个 tw 的大环境被搞得一团糟,很多用户及不少 kol 是不屑于参与其中的,甚至不乏有不少用户统一对每天刷分的账号进行了屏蔽,这点上也需要在产品端进行反思
twitter 虽然是一个 web2 产品,但目前作为 web3 最主流的社交阵地,其中用户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如何能尽可能的让更多用户看到 Socialfi 产品的应用价值,而在产品设计上又不至于招人反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紧急插播,在写文的同时, @tipcoineth 官方发布了新一期的视频预告,可以看出是用 APP 形式推出了产品,并出现了聊天对话框和价格,具体细节没有透露,留下了不少悬念,不知是早有准备还是借鉴了 Tomo 直切 APP 的经验,官方给出的时间是 10.23.23 ,又可以小小期待一下了2️⃣这两天火起来的 @Port3Network ,也是一个拿了大融资的项目,形式上采用了和 tip 当时一样的策略,tag 或打出 #Port3 的标签,这两天大量用户冲着财富效应也一窝蜂的卷过去了,目前看基本形态与 tipcoin 雷同,不知道有了之前 tipcoin 的经验之后,Port3 能不能有创新性的玩儿法或是产品端的变革,也要拭目以待了3️⃣下面今天的主角登场了,也是写这篇长文的原因 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比较特别的项目,一个基于 @wormhole_3 工具的纯社区项目—— @MfercDAO (中文名为莫比社区)简单介绍一下莫比社区:◼莫比是一个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的实验性项目,发源于 Meme Fair Erc20 Dao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earn 平台。在莫比,"tweet to earn"、"like to earn",成为了现实◼在代币分配方面,莫比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或团队股份的存在,全部代币以智能合约铸造产生,并根据分配协议进行自动分发到社区贡献者手中,这一点上莫比回归了Bitcoin的本源,完全由协议控制资产的铸造及分发,规避了人为影响因素🔶社区代币 $mferc 部署在 Arbitrum 链,合约地址: 0xB4ee30dE6BF7e8F9eFBFcC9715021144DEFDe96F◼目前莫比社区给用户提供了两种激励模式1)社交挖矿:MfercDAO Social2)质押模块:MfercDAO Staking(社区国库和DAO组织运营方面也有被分配到部分激励)在最新的一版的激励提案中(成员社区提案并在 Snapshot上投票通过,再多签执行),通过了如下分配协议:Social(社交挖矿20%)+ Staking(质押挖矿70%)+ DAO(国库+DAO组织运营10%)$mferc 代币理论总量为 1000 亿枚,截止发文前,已经铸造的总数量为 92.8 亿枚。价格当前为 0.000011u,流通市值 10.7 万u。$mferc 代币赋能除了 staking 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质押以用于计算社区信用分数,更高的信用分数,可以提升社交挖矿效率。目前信用分数由代币 staking 情况(代币和组LP流动性池两种模式)、用户社交影响力以及社区 NFT 持有情况三个要素决定,权重占比分别为 75%、10%、15%◼莫比的激励机制设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在传统 Socialfi 产品中,一直以来为人诟病的大 Kol 拥有绝对压倒性优势的缺点,令整个生态相对平衡,让普通散户也能真正公平的参与到其中来,实现全民 Social◼社区独有的策展模式,决定了 mferc 项目不会像之前的 tip 和 port3 一样出现过多的发布粗制滥造内容进行撸毛刷分的情况,每人的每一次策展动作(Like、RT、Quote),都会消耗策展信用(VP),策展信用以天为单位恢复当用户有了策展行为上的限制,就会倾向于和更优质的内容进行交互,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社交挖矿具体产生的价值由推文浏览量和莫比社区中策展人的点赞量综合考量),只有这样,他们的交互行为才会产生利益最大化;而这种形式,就倒逼了内容生产者去创作更优质的内容,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对莫比内部,提高自己的内容质量获得社区内更多的认可;对外部,莫比的社交挖矿机制能够帮助初始的优质内容起量,大大提升了内容创作者生产内容的边际效应如此一来,内容创作者和参与社交挖矿的社区成员将形成双向奔赴的正反馈循环,产生飞轮效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比社区作为一个 Socialfi 项目,难得的照顾到了众多竞品都没有覆盖的 Twitter space,推出了 Space or Topic to earn 语音挖矿,在 Space 相关推文社交挖矿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参与 Space 的 Host、Co-host、Speaker 也都将获得不同程度的激励
◼莫比在玩法上十分简单,连接钱包注册后,将 tw 账户绑定到 #wormhole3 平台,在使用 tw 发文时,提及 #mferc 标签,就可以把文章同步到 steem 链上 这时,如果用户在 steem 或 wormhole3 上给带有 #mferc 的文章点赞、RT 、Quote时,用户就能分享到该文章所产出的 $mferc 代币,实现社交挖矿的过程➡注册链接:https://alpha.wormhole3.io/square?referee=1482518033424084996◼莫比社区的一众 Builder 写过很多0撸教程,挑选一篇最干练的分享给大家,感谢 @web3_koala 兄弟🙏https://mirror.xyz/0x1F0eA29902BACff8187e3B7995D0E03b67538963/ZSQAszXR-458sY4L2M13n7uazP-1f9seG_M2JnAwBvg🔶风险提示:◼莫比这个项目有着看来近乎完美的经济模型,但弊端在于它是一个完全的社区发起项目,没有豪华的团队,没有强大的资本,完全的去中心化,甚至在现有的分配机制下,今后也可能不会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是逐利的,还要考虑将来的退出方式,而莫比全透明的智能合约自动分配天然跟资本不适配,所以从这点上来讲,不适合想短期内参与,并获得巨额财富回报的用户介入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也不建议用户投入成本,可以先从0成本开始参与到肉身挖矿的过程中,体验为先◼对于两类人群是极力推荐的,一是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前文提到,莫比社区的设计机制对好的内容是天然的放大器,在策展行为的限制下也不用怕打了 #mferc 的标签后,自己的潜在受众受到粗制滥造信息流的影响;二是广大的 Web3 普通用户,并愿意长期参与到 Web3 的 Social 中,在日常浏览信息流的同时,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酬劳,如果是有精力和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参与到 MfercDAO 的治理中来,体验作为 Web3 Builder 的辛酸与快乐,学到社区治理的经验莫比社区有着一群强大而优秀的建设者,将莫比社区从0开始,在熊市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拉扯到现在这个规模,不得不说也是十分难得了🔷Socialfi 产品的核心逻辑应在于打破传统 web2 大平台对社交工具的垄断独裁,至少在价值获取上应该是力求这样的(以我们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能做的还有限),让用户在 Social 中获得自己那份应得的价值:◼作为内容创作者理应获得输出内容的酬劳(这点在 web2 已经由广告商赞助来解决);◼而作为为内容创作者贡献注意力的用户来说,也应该获得付出自身时间成本相应的回报,虽然说很多时候优质内容的获取对用户已经算是报酬的一种形式,但毕竟不是更直观的经济利益◼传统 Web2 社交平台在用户沉淀后所获得的,是用户的海量数据和时长以及持久的注意力,这使得平台变现会相当容易,而 web2 的中心化模式,注定了平台推出的社交产品不会有一种合理的方式能够使普通用户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报酬,现下大多数的解决方案是由 kol(内容创作者),在自身有一定酬劳或赞助方提供的情况下,给长期关注支持自己的粉丝回馈诸如实物、虚拟类的奖品进行抽奖,普通用户这个时候用户还要面临个别 kol 假抽、以及大量抽奖bot的竞争的情况,可谓十分不友好莫比社区的出现让用户的两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双赢,当然将来可能还会有更优秀的产品出现,超越甚至替代莫比,但就现在而言,建立在 Twitter 这座巨大的 Web2 社交金矿上,莫比的出现给了广大用户能公平参与全民 Social 的契机社区的共识有时候是不可限量的,谁知道牛市来临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呢莫比能成长到什么程度无人知晓💥❤结尾想引用 Wormhole3 Founder @0xNought 在群组里的一段发言,感触颇深:Ft 让极少数超级KOL能把身份代币化了,而大多数能生产内容的KOL/KOC,没有那个影响力,在 Ft 上默默无闻,就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把 内容代币化,而更大量的人群,其价值在社区里,在社区社交中(像莫比社区举办歌唱大赛等),就需要社区将自己的行为代币化SocialFi 的探索可能也是沿着这个顺序的,故 Ft 到一定阶段,就会有别的产品把能输出内容的 KOL/KOC 进行代币化(资产化),这就是我们在做的,然而,要想真正激活 SocialFi ,还得占据绝大多数人群的社区成员加入,在这方面 Wormhole3 和 Mferc 做了一些尝试。所以,我想 Mferc 可以尝试一下如何支持社区里的 KOL/KOC ,待这个阶段的产品出现,社区成员、KOL/KOC 、 Mferc 就是共赢的
KOL/KOC代币化,是为了让其投资人、策展人、社区方做贡献后,获得对应凭证(或者 token ),而 KOL/KOC 则与他们一起,为项目方服务(生产优质内容,项目方付费,直接注入内容代币中),为粉丝/消费者服务(介绍新产品,生产未来趋势等内容,粉丝打赏或者内容带货,收益也是注入内容代币)社区和社区成员作为 KOL/KOC 孵化平台,会在支持 KOL/KOC 的过程中获得收益,注入到社区代币中,这个收益随着同频的KOL/KOC 越来越多聚集在社区,也会越来越多,足够支撑像 Mferc 这样社区的基础经济部分,KOL/KOC 的打赏者(投资者)会因为自己的眼光和氪金,获得 KOL/KOC未来增值后的收益,KOL/KOC 内容的策展人,则会因为传播其内容获得收益最后,项目方/消费者/粉丝支付费用,KOL/KOC 创造主要价值,社区作为孵化平台,打赏者作为 KOL/KOC 的投资者,策展人作为帮助传播的人。他们会共同在社区之中,形成一个协作团体。而Mferc莫比则可以作为第一个尝试搭建这样孵化平台或者说 kol 生态的社区现在,Mferc 莫比使用 Wormhole3 的工具搭建了基础部分,随着 SocialFi 的进一步火爆,越来越多工具会帮助偏内容 KOL/KOC(大多数人)代币化,而 Mferc 距离这样的孵化平台/KOL生态社区 也只有一步之遥了。区块链始终来说是一个协作的工具,你看比特币利用
$BTC
和一套系统,让一群什么也不是的 No Body 维护其系统安全有效运转达 14 年之久这样的 No Body 可以是四川川西某小水电站的一个小老板,也可以是美国金融大咖的一个比特币矿池工厂,还可以是南美洲雨林里的某一个小屋子里的职员,这套协作系统给了世界上每一个人机会(不会因为你的出生把人们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甚至是运气获得收益Bitcoin 矿机现在也昂贵,一步步在变成资本游戏。然而,Social 中最重要的资本是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都可以围绕智能合约团结起来,我觉得 Mferc 过去 3 个多月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不过,这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也是迷茫的。但好在我们等待多时的 SocialFi 也已经随着 Ft 等产品的创新一步步露出了脸面,个人还是相信:Mferc莫比社区距离正向螺旋循环极有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了新产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群人持续往前面探索,谁知道SocialFi 的大爆发是哪里呢,回过头来,也许会发现现在Ft 的仿盘可能小浪花都算不上,Mferc 莫比现在遇到的抉择(我们可能差点就选错了),始终相信,最重要的是人和你想要达到哪里💗全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十分感谢你的时间⏳💞如果你喜欢,请帮忙点赞❤、转发、留言,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BTC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登录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注册
登录
热门话题
加密市场反弹
104.3M 次浏览
73,633 人讨论中
重磅新闻:美国刚刚批准期货加密货币交易,亚洲和欧洲也将很快效仿,这将释放数十亿加密货币的全新流动性,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看涨 + 5 个值得关注的低价代币: 每次大规模加密货币反弹都需要一个催化剂。 2024 年第一季度,比特币 ETF 获得批准。 2024 年第四季度,特朗普获胜并宣布 SBR。 现在,我们刚刚获得了推动另类投资反弹的下一个催化剂。 这一次,美国宣布将允许加密货币永续合约交易。 这为什么重要? ➢交易量增加 ➢更多散户交易者 ➢流动性增强 即使在 BTC 创下新高之后,这仍将推动加密货币价格进一步上涨。 此外,这与其他看涨催化剂完全一致: ➢全球量化宽松 ➢关税战降温 ➢支持加密货币的监管 ➢新 ETF 即将上市 而且还会有更多,既来自宏观,也来自加密货币本身。 1)$PURR Purr是Hyperliquid的官方模因币。 价格:0.21美元 市值:1.3亿美元 2)@animecoin| $ANIME Anime 是与 Azuki NFT 相关的 memecoin。 价格:0.03美元 市值:1.68亿美元 3)@io.net | $IO io允许用户与需要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公司共享未使用的GPU算力。 价格:1.1美元 市值:1.83亿美元 4)@Arkham | $ARKM Arkham 是一家区块链分析初创公司,提供揭示加密市场中现实世界实体的情报平台。 价格:0.7美元 市值:1.75亿美元 5)@cookiedotfun| $COOKIE Cookie3 是一个数据驱动的工具包,可以跟踪从 yaps 到交换的所有内容。 价格:0.3美元 市值:1.55亿美元 #加密市场反弹
Crypto Meng
0次点赞
1.1k 次浏览
巨鲸JamesWynn动态
1,549 次浏览
51 人讨论中
MichaelSaylor暗示增持BTC
7.6M 次浏览
7,639 人讨论中
查看更多
实时新闻
Inferno Drainer 利用 EIP-7702 造成单笔15万美元损失
--
摩根大通预测澳大利亚4月CPI同比增长2%
--
52000 枚 ETH 从未知钱包转移,价值约 1.33 亿美元
--
FlowX Finance 恢复服务并解决流动性损失问题
--
分析师:比特币突破11万美元后市场走势显疲态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今天本来计划刷8000就够了,家里来客人一直在叨叨叨,不知不觉刷了10500,一咬牙刷够16400算了。今天刷的是ZKJ
第二梦
🎭【凉兮 vs. James Wynn:币圈赌鬼与赌神的对决】
Sid Loo
Web3撸空投保姆级全流程教程❗小白必看
撸空投女教授
华尔街那帮老狐狸最近都在偷偷抛美元债!欧洲人嘴上喊着"坐下来谈谈",背地里谈判桌下藏着刀子,而美联储那边更狠——他们不要
币圈半边天
15 亿美元 AI 独角兽崩塌,全是印度程序员冒充!微软亚马逊惨遭忽悠
深潮 TechFlow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