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Techub News

image
认证创作者
基於人工智能的信息聚合交互式社交資訊流媒體平台。官网:techub.news
1 关注
5.3K+ 粉丝
2.9K+ 点赞
936 分享
全部内容
--
稳定币驱动RWA上链浪潮 DHP开启价值增长新篇章随着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趋势持续加快,全球金融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链上实物资产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稳定币、RWA 与 DHP 三者构成了相互依赖、彼此协同的核心闭环:稳定币提供流通与支付的价值锚定,RWA承载现实资产的数字化表达,而 DHP 则作为连接应用场景与终端用户的关键引擎,推动资产上链真正走向产业落地。   首先,稳定币可视为RWA生态的“水电煤”。它不仅是链上资产定价的统一标准,也是跨境支付与链上交易的核心通道。没有稳定币,RWA虽然可以实现确权上链,但缺乏稳定、通用的结算机制,资产的全球流通能力将大打折扣。因此,稳定币构建了现实资产交易在链上的“价值语言系统”。   其次,RWA是链上经济的“资产内容层”。它将诸如国债、应收账款、设备收益权、充电桩收益等现实资产通过通证化形式搬上链,实现确权、拆分、转让与组合的能力。这种将现实价值映射到链上的方式,让Web3金融不再是“链上空转”,而是真正具备与实体经济连接的价值支撑。   在这样的基础上,DHP作为应用层的代表,顺势切入并承担起场景落地的角色。与传统RWA聚焦于金融资产不同,DHP聚焦于消费品和健康品等“可感知”的非标商品,尤其是中国传统茶产业。它并非一个抽象的协议层产品,而是一个围绕真实产业场景构建的RWA通证化平台。通过Web3技术的加持,DHP以通证为核心,贯穿茶叶产品从采摘、仓储、交易到治理的全生命周期,打造“可信、可消费、可参与、可确权”的链上生态闭环。   过去,高价值消费品如茶叶、健康品常因确权困难、流通效率低与参与门槛高而难以规模化拓展。DHP的出现,正是在稳定币与RWA技术成熟的背景下,为这类资产提供了通往链上的通道。它不仅推动茶叶等商品从“消费品”向“数字资产”转型,也通过通证激励机制激发了用户与产业之间的深度交互。   可以说,在“稳定币让资产能流通、RWA让价值能上链”的技术基础上,DHP进一步解决了“场景在哪、谁在用、用得值”的现实问题,为RWA生态注入了可触达、可消费的产业动力,成为非标资产大规模上链的应用先锋。   认购开启:DHP第三轮节点火热进行中 为了加速生态扩张,NewBit 正式启动第三轮 DHP 节点认购活动。本轮认购时间为 2024 年 8 月 3 日至 8 月 13 日,限量开放 1000 个节点名额,每个节点包含 2 套产品,总价为 304 USDT,折算单价为 0.10 USDT/DHP。   参与本轮认购的用户,每节点将获得 1216 枚 DHP 奖励(对应 121.6 PV)。此外,平台还引入锁仓生息机制:年化收益率高达 20%,锁仓周期为 180 天,解锁部分将在未来 24 个月内按月等额释放,助力用户实现长期稳健的被动收益。   据统计,本轮预计总销售额将达 30.4 万 USDT,产品总数为 8000 盒(2000 套 × 4),预计将发放 121.6 万枚 DHP 通证。此次认购不仅是获取稀缺节点权益的机会,更是优先参与产业链价值重构的关键通道。   稳定币赋能现实资产,DHP打开价值增量通道 稳定币的崛起推动了RWA迈入高成长通道,而DHP则作为这一趋势中的产业先锋,正在探索消费级非标资产上链的落地路径。随着链上经济与全球资本市场日益融合,DHP将持续释放茶产业和健康消费品的金融潜力,连接中小企业与全球流动性网络。   第三轮认购火热进行中,限额有限,抢占先机,共启DHP生态价值新纪元!

稳定币驱动RWA上链浪潮 DHP开启价值增长新篇章

随着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趋势持续加快,全球金融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链上实物资产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稳定币、RWA 与 DHP 三者构成了相互依赖、彼此协同的核心闭环:稳定币提供流通与支付的价值锚定,RWA承载现实资产的数字化表达,而 DHP 则作为连接应用场景与终端用户的关键引擎,推动资产上链真正走向产业落地。

 

首先,稳定币可视为RWA生态的“水电煤”。它不仅是链上资产定价的统一标准,也是跨境支付与链上交易的核心通道。没有稳定币,RWA虽然可以实现确权上链,但缺乏稳定、通用的结算机制,资产的全球流通能力将大打折扣。因此,稳定币构建了现实资产交易在链上的“价值语言系统”。

 

其次,RWA是链上经济的“资产内容层”。它将诸如国债、应收账款、设备收益权、充电桩收益等现实资产通过通证化形式搬上链,实现确权、拆分、转让与组合的能力。这种将现实价值映射到链上的方式,让Web3金融不再是“链上空转”,而是真正具备与实体经济连接的价值支撑。

 

在这样的基础上,DHP作为应用层的代表,顺势切入并承担起场景落地的角色。与传统RWA聚焦于金融资产不同,DHP聚焦于消费品和健康品等“可感知”的非标商品,尤其是中国传统茶产业。它并非一个抽象的协议层产品,而是一个围绕真实产业场景构建的RWA通证化平台。通过Web3技术的加持,DHP以通证为核心,贯穿茶叶产品从采摘、仓储、交易到治理的全生命周期,打造“可信、可消费、可参与、可确权”的链上生态闭环。

 

过去,高价值消费品如茶叶、健康品常因确权困难、流通效率低与参与门槛高而难以规模化拓展。DHP的出现,正是在稳定币与RWA技术成熟的背景下,为这类资产提供了通往链上的通道。它不仅推动茶叶等商品从“消费品”向“数字资产”转型,也通过通证激励机制激发了用户与产业之间的深度交互。

 

可以说,在“稳定币让资产能流通、RWA让价值能上链”的技术基础上,DHP进一步解决了“场景在哪、谁在用、用得值”的现实问题,为RWA生态注入了可触达、可消费的产业动力,成为非标资产大规模上链的应用先锋。

 

认购开启:DHP第三轮节点火热进行中

为了加速生态扩张,NewBit 正式启动第三轮 DHP 节点认购活动。本轮认购时间为 2024 年 8 月 3 日至 8 月 13 日,限量开放 1000 个节点名额,每个节点包含 2 套产品,总价为 304 USDT,折算单价为 0.10 USDT/DHP。

 

参与本轮认购的用户,每节点将获得 1216 枚 DHP 奖励(对应 121.6 PV)。此外,平台还引入锁仓生息机制:年化收益率高达 20%,锁仓周期为 180 天,解锁部分将在未来 24 个月内按月等额释放,助力用户实现长期稳健的被动收益。

 

据统计,本轮预计总销售额将达 30.4 万 USDT,产品总数为 8000 盒(2000 套 × 4),预计将发放 121.6 万枚 DHP 通证。此次认购不仅是获取稀缺节点权益的机会,更是优先参与产业链价值重构的关键通道。

 

稳定币赋能现实资产,DHP打开价值增量通道

稳定币的崛起推动了RWA迈入高成长通道,而DHP则作为这一趋势中的产业先锋,正在探索消费级非标资产上链的落地路径。随着链上经济与全球资本市场日益融合,DHP将持续释放茶产业和健康消费品的金融潜力,连接中小企业与全球流动性网络。

 

第三轮认购火热进行中,限额有限,抢占先机,共启DHP生态价值新纪元!
以太坊十年,Vitalik 思想进化史撰文:Vitalik 思想研究院     201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主网启动。   比特币像是神话般自发生长,去人格化、无人改写;以太坊,则像一本未完的剧本,作者始终未离开舞台。   Vitalik Buterin,这位年少成名的技术理想主义者,用十年的时间,将个人的哲学、价值观与挣扎不断注入代码。   从最初的「世界计算机」愿景,到 DAO 危机下的治理反思,从合并(Merge)到基金会的深度变革……以太坊的每一次进化,都刻下了 Vitalik 思想的痕迹。   以太坊十年,也是一部 Vitalik 的思想进化史。   天才的乌托邦   2008 年,一场金融危机带来前所未有的风暴。   银行倒闭、信任崩塌之际,比特币横空出世,吹响对旧世界的反叛号角。这个新兴技术不仅吸引了极客和密码学爱好者,也改变了一个少年的人生轨迹——Vitalik Buterin。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大多数人邂逅爱情的年纪,17 岁的 Vitalik 却遇到了比特币。   2011 年,他从父亲——一个计算机科学家那儿了解到比特币,在放弃《魔兽世界》后,比特币成为了 Vitalik 的新爱好。   他开始在网上搜索比特币论坛,直到找到了一个愿意用比特币支付他文章的人,那时的他每发一篇博文就能赚 5 个比特币。   Vitalik 的文章很快引起了罗马尼亚比特币爱好者 Mihai Alisie 的注意。两人开始通信,并于 2011 年底共同创办了《Bitcoin Magazine》。   2013 年,Vitalik 利用他文章赚取的比特币辗转世界各地,去到以色列、伦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拜访当地的比特币爱好者,当他返回多伦多后,无比确信所有人对区块链 2.0 的理解完全错误。   因为他们都试图在比特币上构建复杂的应用,但比特币脚本功能过于有限。   Vitalik 意识到,如果他编写一个拥有图灵完备编程语言的比特币版本,那么该网络就可以提供所有数字服务,在区块链上复制社交网络、重组股票市场、甚至建立完全数字化的公司,并不受任何政府实体的管辖。   同年 11 月,19 岁 Vitalik 将想法变成了白皮书,并赋予了它名字:以太坊。   这份白皮书迅速席卷整个加密圈,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区块链可以不只是货币,还能是一个全球化的去中心化平台。   Joseph Lubin、Gavin Wood 等联合创始人纷纷加入,Lubin 甚至称他为「带来去中心化礼物的天才外星人」。   那个时期的 Vitalik 是极其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接受采访时,他毫不避讳,称自己持有二元论的世界观,认为大多数社会弊病都归咎于中央集权。「我把一切涉及政府监管或企业控制的事情都看作纯粹的邪恶。」   然而,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一条鸿沟。   分歧首先爆发在了团队内部。部分联合创始人希望以太坊成为能够盈利的商业实体,而 Vitalik 更愿意坚持非营利、开放的社区模式,他甚至提议降低自己和其他创始人在以太坊中的分配比例,以避免未来权力集中。   2014 年 6 月,冲突达到了顶点。   Vitalik 要求 Charles Hoskinson 和 Amir Chetrit 离开团队,同年成立了以太坊基金会(EF),确立非营利治理方向。同一年,Gavin Wood 也因与 Vitalik 在开发优先级和非营利方向上产生分歧而离开,并在 2020 年创立了 Polkadot。   面对 TIME 采访时,Vitalik 承认以太坊的变革愿景有被贪婪压倒的风险:   「如果我们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能被建设的就只有那些能立即盈利的东西,而它们往往并不是世界真正需要的东西。」   2015 年 7 月 30 日,数十名年轻开发者在柏林一间小办公室见证了以太坊主网自动启动。没有豪华的庆典,没有大规模的媒体报道,只有一群理想主义者静静看着屏幕上跑动的区块。   「世界计算机」愿景从白皮书走向现实。   然而,在光环背后,年轻的 Vitalik 并没有为迎接更复杂、更残酷的现实世界做好准备。   理想的裂痕   以太坊诞生的最初几年,Vitalik 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乌托邦主义者。他坚信区块链的终极意义在于去中心化,强调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自由构建应用,无需中央权威的批准。   2015 年 Devcon 1 ,Vitalik 反复强调以太坊的开放(Open)、无需信任(Trustless)特性,描绘了一个由代码而非权力主导的理想世界。   但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一切自然趋于美好。Vitalik 既反对中心化,又不可避免地成了社区意见的最终仲裁者。这种微妙的权力悖论在接下来的 DAO 危机中被彻底放大。   2016 年,The DAO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投资基金在以太坊上运行,募集了超过 1200 万个以太坊,价值 1.5 亿美元 。然而 6 月,一名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发起攻击,窃取了约 360 万枚 ETH。   那年,Vitalik 只有 22 岁,刚刚习惯被称为「V 神」。危机爆发后,他每天几乎不眠不休地与社区沟通、制定方案、尝试补救。   保护投资者资产的迫切需求与去中心化的技术信条形成了巨大的冲突。最终,Vitalik 选择了一条折中而务实的路:倡导通过硬分叉恢复被盗资金,并让整个社区投票决定。   这一决定成功稳定了市场,也让曾经的以太坊分裂成了今天的 ETH 和 ETC。   在这场危机中,Vitalik 丢失的不仅是睡眠,还有他对智能合约「完美执行」的信心和那原本「完美」的领导人形象,也是因为这件事,那个 100% 信任技术的「圣徒」不见了,一个更加务实的 Vitalik 走在了路上。   DAO 危机结束后,Vitalik 在博客《Thinking About Smart Contract Security》中承认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提出需要引入更严格的安全审计和形式化验证,并开始在公开演讲中谈论治理问题,强调「社区协作」而不是技术绝对主义才是以太坊成功的关键。   危机带来了反思,但市场却迅速进入投机狂热期,带来沉重的网络负担。   2017 年,ICO(初始代币发行)成为现象级融资手段,EOS、Tezos、Bancor 等项目在以太坊上轻松筹集数亿美元。同年底,NFT 游戏 CryptoKitties 因用户暴增导致以太坊严重拥堵,Gas 费用一度突破 800 Gwei,Vitalik 意识到:如果扩展性问题得不到解决,以太坊将难以实现普惠愿景。     在采访中,他毫不掩饰对行业投机化的失望:   「很多项目看似去中心化,其实只是换了包装。我们必须证明,区块链的存在理由真的优于传统技术(比如 Excel 表格)。」   热潮很快退去,2018 年加密市场整体崩盘,ETH 从 1400 美元跌到 83 美元,ICO 项目大批消亡。   这段时间,Vitalik 不断思考如何把区块链重新拉回有意义的方向。   2018 年,他与哈佛学者 Zoë Hitzig、微软研究员 Glen Weyl 共同发表《自由激进主义:一种灵活的慈善配捐机制设计》,提出二次方投票机制,希望通过公共资助模式让真正有价值的公共物品获得资源支持,而非被短期投机主导。   针对扩展性不足导致网络拥堵等问题,Vitalik与社区开发者提出 EIP-1559,引入动态 Gas 费机制,推动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以降低能耗,提升交易吞吐量。   DAO 危机、投机泡沫和价格崩盘让 Vitalik 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转折。他从一个追求去中心化极致的「技术圣徒」,变成一个必须考虑安全、治理和社会价值的建设者。   以太坊依然是他的乌托邦,但它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乐园,而是一条崎岖的现实之路,需要妥协、权衡和更广阔的视野。   Vitalik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务实哲学。   代码之外的战场   如果说 2015–2019 年的 Vitalik,经历了从纯粹的技术理想主义到务实的转变,那么 2020–2022 年的他,则经历了思想的另一个关键转折:他开始直面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从单纯的术理想走向兼顾社会治理、公共责任与现实政治的多维思考。特别是俄乌战争,让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直面政治。   2020 年 8 月,他在博文《Trust Models》中提出,区块链永远无法完全做到「无信任」(trustless),现实中的社会契约和权力关系无法被彻底消解,这与他早年希望完全用代码取代人类共识的想法形成鲜明反差。   2021 年,Vitalik在博文《Moving Beyond Coin Voting Governance》中批判了单一的代币投票治理模式,认为资本权重不应成为唯一决策逻辑,呼吁建立多元共识和软治理机制,试图让区块链更符合人类社会的决策逻辑。   一个理想主义者,进一步融入现实。   2022 年是以太坊和 Vitalik 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合并(Merge)。   从 PoW 到 PoS,转变共识机制的过程并不顺利。大量原以太坊社区成员批评 PoS 实质上将权力进一步集中在大资金持有者手中,部分矿工、节点运营者则对多年辛苦维护的 PoW 挖矿模式被废弃表示不满。   Cardano 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更是将 Vitalik 描述为 Ethereum 的独裁者,他批评以太坊是一个「独裁政权」,Vitalik 掌握了过多的权力。   即便如此,Vitalik 和基金会仍坚定推进合并。9 月 15 日,以太坊正式完成 Merge,PoW退出历史舞台。   Vitalik 强调这一升级不仅是 PoW 能耗的剧烈降低(约减少 99.95% 能耗),更是为未来步骤如 Sharding 和 Rollup 扩容铺垫基础,使每秒吞吐能力突破数千以至数万交易成为可能。   对于「独裁者」之说,他回应称,以太坊治理依赖的是社区共识而非单人裁定,所有重大变更都经过 EIP、核心开发者会议和公开讨论。   同年 2 月,俄乌战争爆发。   身为俄罗斯裔且出生于莫斯科的 Vitalik 罕见打破「中立」,在推特上用俄语谴责普京,称这是「对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的犯罪」,并写下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以太坊是中立的,但我不是。」   仅数周后,Vitalik 通过加密捐赠向乌克兰伸出援手,向 Unchain Fund 和 Aid for Ukraine 两大渠道合计捐赠 1,500 ETH(约 500 万美元) 用于人道与军事支持。   同年 9 月,他亲赴基辅,出席 Kyiv Tech Summit 与 ETHKyiv 黑客松活动,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   「我想亲眼看看战火中仍在蓬勃发展的以太坊项目,了解背后的开发者。」他说,「乌克兰可能成为下一个 Web3 中心。」   「你好好建设以太坊就行了,掺合政治干嘛?」   Vitalik 再次迎来批评,但丝毫不在意,他在接受《Time》采访中坦言:「我在2022年做出的决定之一,就是尝试更加敢于冒险,不再保持中立。我宁愿以太坊冒犯某些人,也不愿它成为什么都不代表的空壳。」   这句话也预示着,Vitalik 「冒犯」的范围还在扩大,社会价值成为他关注的核心。即使是那年能够让以太坊受益的 NFT 热潮,也没能逃过 Vitalik 尖锐的批评。   「如果加密只是为了让人们买卖猴子图片并暴富,那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特别是在 Luna 崩溃、FTX 倒塌后, Vitalik 认为加密世界真正的问题已经不在底层协议的安全性和扩容能力,而是如何在应用层实现社会价值。   他向社区喊话,呼吁构建能够改善公共治理、资助公共物品、促进透明金融工具的去中心化应用。   同年博文《What in the Ethereum application ecosystem excites me》中,他列出了自己最期待的应用方向: 以 Layer 2 和 Rollup 为核心的扩容方案;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保护技术; 公共物品资助机制驱动的 DAO; 解决现实问题的预测市场和稳定币。   经历合并争议、战争冲击、投机狂潮与行业崩塌后,Vitalik 不再只是坐在代码背后的极客。他第一次主动走上前台,以行动者、思想家的角色参与公共议题。   他的理想国开始有了新的轮廓:不仅是技术架构,更是治理、自由与公共价值共存的多维实验场。   在黑夜中破晓   Merge 完成后,以太坊的技术路线进入稳定期。   此刻,NFT 狂潮退却、DeFi 热度消散,加密行业一度陷入「无新叙事」的焦虑,Vitalik 在这个阶段不断推进公共物品资助和信息金融理念: 通过 Gitcoin、二次方资助机制支持开源开发和社区治理; 探索预测市场和数据金融工具,让信息成为一种有价值、可激励的资产; 倡导更多去中心化应用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治理,而非纯粹的炒作工具。   与此同时,ChatGPT 带动 AI 浪潮席卷全球,硅谷科技派盛行「有效加速主义(e/acc)」,认为技术与创新应该越快越好,对于 AGI 持乐观且欢迎的态度。   Vitalik 却站在对立面,提出了另一种审慎路径——「防御性加速(d/acc)」,主张技术发展应优先考虑「防御」,保护民主与去中心化秩序,这与以太坊的初衷高度契合。他在博文《My techno‑optimism》中警告 AI 的集中化风险:「一个由 45 个人操控的政府,可能掌控数十亿人的命运」。   AI 带来的警醒与以太坊的发展在 Vitalik 的脑海中相互交织,在《Make Ethereum Cypherpunk Again》中,他呼吁以太坊重拾早期加密精神:隐私保护、开源协作、去中心化权力。   这点在采访中被他继续强调,以太坊不是机构工具,而是个体赋权的基础设施。它存在的意义是抵抗权力的集中化,而不是成为新的中心化秩序。   然而,理想与市场总是存在落差。   2024年,加密市场并未追随 Vitalik的指引,而是走向了那个被他批评的方向。他倡导的隐私、Layer2 等技术叙事被市场冷落,ETH 价格长时间萎靡,反而 MEME 站上了舞台中心,Solana 凭借高速性能和 MEME 生态爆发,被部分投资者誉为「新以太坊」。   市场开始盛行「以太坊已老化」「基金会失去创新力」的言论,中文社区更是炮火不断:基金会被指频繁出售 ETH、忽视开发者支持、研究人员与外部项目存在利益冲突、Vitalik 周围充斥太监奉承之声……   Vitalik 在 X 上并不掩饰自己的沮丧:加密推特和 VC 将「99% 用户亏损的 KOL 赌局」视为行业最佳产品;外界对基金会内情一无所知,却要求他在两周内完成彻底改革。这些声音一度让他想退出,但每次他想放弃时,总会有一些信号提醒他「值得继续战斗」:   「不要自我否定,要让自己无可撼动。」     批评声依旧,但改变在发生。   2025 年 1 月,Vitalik 在 X 上发布声明,对 Ethereum 基金会领导结构进行大改革;3 月,以太坊基金会宣布重大人事调整:   前执行董事 Aya Miyaguchi 转任基金会主席;   Hsiao‑Wei Wang 和 Tomasz Stańczak 晋升为新的联席执行董事;   核心研究者 Danny Ryan 创立新实验组织 Etherealize,加速技术落地。   否极泰来,随着 Circle 上市、稳定币与 RWA 概念崛起,作为核心基础设施,以太坊再度成为焦点。   Consensys 创始人 Joseph Lubin 借美股公司 SharpLink Gaming(SBET)启动「ETH 储备」,成为「以太坊版 MicroStrategy」。BitMine、Bit Digital、GameSquare 等公司跟进,ETH 储备竞赛拉开帷幕。   ETH 价格自 4 月翻倍上涨,7 月单月涨幅 40%,市场似乎忘记了几个月前对以太坊的质疑。   Vitalik 并没有明确赞同或否定「微策略」模式,但在 7 月初 EthCC 上, Vitalik Buterin 再次发表了他的行业预警:Web3 正站在十字路口,除非开发人员将他们的工作锚定在自由、去中心化和隐私上,否则该行业就有可能背叛其创始原则。   「以太坊正处于关键时刻,」他说道,「推动区块链革命的去中心化梦想如今正因企业参与、政治关注和用户便利性而逐渐消退。」   7 月 30 日,以太坊上线 10 周年。   Vitalik X 首页转发的是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Binji 的「以太坊十年感悟」:   「当银行倒闭、云服务熄火、服务器打补丁时,以太坊依然在运行。我们依然在前行。十年在线,永远向前。」     有意思的是,Vitalik 最近又转发了一次他喜欢的歌词抄录,来自 S.H.E 的歌曲《星光》:   黑夜如果不黑暗,美梦又何必向往 破晓会是坚持的人最后获得的奖赏     这似乎是对过去两年以太坊和 Vitalik 风雨历程的最好注脚:在黑夜中,他选择坚持,等待破晓。

以太坊十年,Vitalik 思想进化史

撰文:Vitalik 思想研究院

 

 

201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主网启动。

 

比特币像是神话般自发生长,去人格化、无人改写;以太坊,则像一本未完的剧本,作者始终未离开舞台。

 

Vitalik Buterin,这位年少成名的技术理想主义者,用十年的时间,将个人的哲学、价值观与挣扎不断注入代码。

 

从最初的「世界计算机」愿景,到 DAO 危机下的治理反思,从合并(Merge)到基金会的深度变革……以太坊的每一次进化,都刻下了 Vitalik 思想的痕迹。

 

以太坊十年,也是一部 Vitalik 的思想进化史。

 

天才的乌托邦

 

2008 年,一场金融危机带来前所未有的风暴。

 

银行倒闭、信任崩塌之际,比特币横空出世,吹响对旧世界的反叛号角。这个新兴技术不仅吸引了极客和密码学爱好者,也改变了一个少年的人生轨迹——Vitalik Buterin。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大多数人邂逅爱情的年纪,17 岁的 Vitalik 却遇到了比特币。

 

2011 年,他从父亲——一个计算机科学家那儿了解到比特币,在放弃《魔兽世界》后,比特币成为了 Vitalik 的新爱好。

 

他开始在网上搜索比特币论坛,直到找到了一个愿意用比特币支付他文章的人,那时的他每发一篇博文就能赚 5 个比特币。

 

Vitalik 的文章很快引起了罗马尼亚比特币爱好者 Mihai Alisie 的注意。两人开始通信,并于 2011 年底共同创办了《Bitcoin Magazine》。

 

2013 年,Vitalik 利用他文章赚取的比特币辗转世界各地,去到以色列、伦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拜访当地的比特币爱好者,当他返回多伦多后,无比确信所有人对区块链 2.0 的理解完全错误。

 

因为他们都试图在比特币上构建复杂的应用,但比特币脚本功能过于有限。

 

Vitalik 意识到,如果他编写一个拥有图灵完备编程语言的比特币版本,那么该网络就可以提供所有数字服务,在区块链上复制社交网络、重组股票市场、甚至建立完全数字化的公司,并不受任何政府实体的管辖。

 

同年 11 月,19 岁 Vitalik 将想法变成了白皮书,并赋予了它名字:以太坊。

 

这份白皮书迅速席卷整个加密圈,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区块链可以不只是货币,还能是一个全球化的去中心化平台。

 

Joseph Lubin、Gavin Wood 等联合创始人纷纷加入,Lubin 甚至称他为「带来去中心化礼物的天才外星人」。

 

那个时期的 Vitalik 是极其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接受采访时,他毫不避讳,称自己持有二元论的世界观,认为大多数社会弊病都归咎于中央集权。「我把一切涉及政府监管或企业控制的事情都看作纯粹的邪恶。」

 

然而,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一条鸿沟。

 

分歧首先爆发在了团队内部。部分联合创始人希望以太坊成为能够盈利的商业实体,而 Vitalik 更愿意坚持非营利、开放的社区模式,他甚至提议降低自己和其他创始人在以太坊中的分配比例,以避免未来权力集中。

 

2014 年 6 月,冲突达到了顶点。

 

Vitalik 要求 Charles Hoskinson 和 Amir Chetrit 离开团队,同年成立了以太坊基金会(EF),确立非营利治理方向。同一年,Gavin Wood 也因与 Vitalik 在开发优先级和非营利方向上产生分歧而离开,并在 2020 年创立了 Polkadot。

 

面对 TIME 采访时,Vitalik 承认以太坊的变革愿景有被贪婪压倒的风险:

 

「如果我们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能被建设的就只有那些能立即盈利的东西,而它们往往并不是世界真正需要的东西。」

 

2015 年 7 月 30 日,数十名年轻开发者在柏林一间小办公室见证了以太坊主网自动启动。没有豪华的庆典,没有大规模的媒体报道,只有一群理想主义者静静看着屏幕上跑动的区块。

 

「世界计算机」愿景从白皮书走向现实。

 

然而,在光环背后,年轻的 Vitalik 并没有为迎接更复杂、更残酷的现实世界做好准备。

 

理想的裂痕

 

以太坊诞生的最初几年,Vitalik 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乌托邦主义者。他坚信区块链的终极意义在于去中心化,强调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自由构建应用,无需中央权威的批准。

 

2015 年 Devcon 1 ,Vitalik 反复强调以太坊的开放(Open)、无需信任(Trustless)特性,描绘了一个由代码而非权力主导的理想世界。

 

但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一切自然趋于美好。Vitalik 既反对中心化,又不可避免地成了社区意见的最终仲裁者。这种微妙的权力悖论在接下来的 DAO 危机中被彻底放大。

 

2016 年,The DAO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投资基金在以太坊上运行,募集了超过 1200 万个以太坊,价值 1.5 亿美元 。然而 6 月,一名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发起攻击,窃取了约 360 万枚 ETH。

 

那年,Vitalik 只有 22 岁,刚刚习惯被称为「V 神」。危机爆发后,他每天几乎不眠不休地与社区沟通、制定方案、尝试补救。

 

保护投资者资产的迫切需求与去中心化的技术信条形成了巨大的冲突。最终,Vitalik 选择了一条折中而务实的路:倡导通过硬分叉恢复被盗资金,并让整个社区投票决定。

 

这一决定成功稳定了市场,也让曾经的以太坊分裂成了今天的 ETH 和 ETC。

 

在这场危机中,Vitalik 丢失的不仅是睡眠,还有他对智能合约「完美执行」的信心和那原本「完美」的领导人形象,也是因为这件事,那个 100% 信任技术的「圣徒」不见了,一个更加务实的 Vitalik 走在了路上。

 

DAO 危机结束后,Vitalik 在博客《Thinking About Smart Contract Security》中承认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提出需要引入更严格的安全审计和形式化验证,并开始在公开演讲中谈论治理问题,强调「社区协作」而不是技术绝对主义才是以太坊成功的关键。

 

危机带来了反思,但市场却迅速进入投机狂热期,带来沉重的网络负担。

 

2017 年,ICO(初始代币发行)成为现象级融资手段,EOS、Tezos、Bancor 等项目在以太坊上轻松筹集数亿美元。同年底,NFT 游戏 CryptoKitties 因用户暴增导致以太坊严重拥堵,Gas 费用一度突破 800 Gwei,Vitalik 意识到:如果扩展性问题得不到解决,以太坊将难以实现普惠愿景。

 

 

在采访中,他毫不掩饰对行业投机化的失望:

 

「很多项目看似去中心化,其实只是换了包装。我们必须证明,区块链的存在理由真的优于传统技术(比如 Excel 表格)。」

 

热潮很快退去,2018 年加密市场整体崩盘,ETH 从 1400 美元跌到 83 美元,ICO 项目大批消亡。

 

这段时间,Vitalik 不断思考如何把区块链重新拉回有意义的方向。

 

2018 年,他与哈佛学者 Zoë Hitzig、微软研究员 Glen Weyl 共同发表《自由激进主义:一种灵活的慈善配捐机制设计》,提出二次方投票机制,希望通过公共资助模式让真正有价值的公共物品获得资源支持,而非被短期投机主导。

 

针对扩展性不足导致网络拥堵等问题,Vitalik与社区开发者提出 EIP-1559,引入动态 Gas 费机制,推动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以降低能耗,提升交易吞吐量。

 

DAO 危机、投机泡沫和价格崩盘让 Vitalik 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转折。他从一个追求去中心化极致的「技术圣徒」,变成一个必须考虑安全、治理和社会价值的建设者。

 

以太坊依然是他的乌托邦,但它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乐园,而是一条崎岖的现实之路,需要妥协、权衡和更广阔的视野。

 

Vitalik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务实哲学。

 

代码之外的战场

 

如果说 2015–2019 年的 Vitalik,经历了从纯粹的技术理想主义到务实的转变,那么 2020–2022 年的他,则经历了思想的另一个关键转折:他开始直面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从单纯的术理想走向兼顾社会治理、公共责任与现实政治的多维思考。特别是俄乌战争,让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直面政治。

 

2020 年 8 月,他在博文《Trust Models》中提出,区块链永远无法完全做到「无信任」(trustless),现实中的社会契约和权力关系无法被彻底消解,这与他早年希望完全用代码取代人类共识的想法形成鲜明反差。

 

2021 年,Vitalik在博文《Moving Beyond Coin Voting Governance》中批判了单一的代币投票治理模式,认为资本权重不应成为唯一决策逻辑,呼吁建立多元共识和软治理机制,试图让区块链更符合人类社会的决策逻辑。

 

一个理想主义者,进一步融入现实。

 

2022 年是以太坊和 Vitalik 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合并(Merge)。

 

从 PoW 到 PoS,转变共识机制的过程并不顺利。大量原以太坊社区成员批评 PoS 实质上将权力进一步集中在大资金持有者手中,部分矿工、节点运营者则对多年辛苦维护的 PoW 挖矿模式被废弃表示不满。

 

Cardano 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更是将 Vitalik 描述为 Ethereum 的独裁者,他批评以太坊是一个「独裁政权」,Vitalik 掌握了过多的权力。

 

即便如此,Vitalik 和基金会仍坚定推进合并。9 月 15 日,以太坊正式完成 Merge,PoW退出历史舞台。

 

Vitalik 强调这一升级不仅是 PoW 能耗的剧烈降低(约减少 99.95% 能耗),更是为未来步骤如 Sharding 和 Rollup 扩容铺垫基础,使每秒吞吐能力突破数千以至数万交易成为可能。

 

对于「独裁者」之说,他回应称,以太坊治理依赖的是社区共识而非单人裁定,所有重大变更都经过 EIP、核心开发者会议和公开讨论。

 

同年 2 月,俄乌战争爆发。

 

身为俄罗斯裔且出生于莫斯科的 Vitalik 罕见打破「中立」,在推特上用俄语谴责普京,称这是「对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的犯罪」,并写下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以太坊是中立的,但我不是。」

 

仅数周后,Vitalik 通过加密捐赠向乌克兰伸出援手,向 Unchain Fund 和 Aid for Ukraine 两大渠道合计捐赠 1,500 ETH(约 500 万美元) 用于人道与军事支持。

 

同年 9 月,他亲赴基辅,出席 Kyiv Tech Summit 与 ETHKyiv 黑客松活动,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

 

「我想亲眼看看战火中仍在蓬勃发展的以太坊项目,了解背后的开发者。」他说,「乌克兰可能成为下一个 Web3 中心。」

 

「你好好建设以太坊就行了,掺合政治干嘛?」

 

Vitalik 再次迎来批评,但丝毫不在意,他在接受《Time》采访中坦言:「我在2022年做出的决定之一,就是尝试更加敢于冒险,不再保持中立。我宁愿以太坊冒犯某些人,也不愿它成为什么都不代表的空壳。」

 

这句话也预示着,Vitalik 「冒犯」的范围还在扩大,社会价值成为他关注的核心。即使是那年能够让以太坊受益的 NFT 热潮,也没能逃过 Vitalik 尖锐的批评。

 

「如果加密只是为了让人们买卖猴子图片并暴富,那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特别是在 Luna 崩溃、FTX 倒塌后, Vitalik 认为加密世界真正的问题已经不在底层协议的安全性和扩容能力,而是如何在应用层实现社会价值。

 

他向社区喊话,呼吁构建能够改善公共治理、资助公共物品、促进透明金融工具的去中心化应用。

 

同年博文《What in the Ethereum application ecosystem excites me》中,他列出了自己最期待的应用方向:

以 Layer 2 和 Rollup 为核心的扩容方案;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保护技术;

公共物品资助机制驱动的 DAO;

解决现实问题的预测市场和稳定币。

 

经历合并争议、战争冲击、投机狂潮与行业崩塌后,Vitalik 不再只是坐在代码背后的极客。他第一次主动走上前台,以行动者、思想家的角色参与公共议题。

 

他的理想国开始有了新的轮廓:不仅是技术架构,更是治理、自由与公共价值共存的多维实验场。

 

在黑夜中破晓

 

Merge 完成后,以太坊的技术路线进入稳定期。

 

此刻,NFT 狂潮退却、DeFi 热度消散,加密行业一度陷入「无新叙事」的焦虑,Vitalik 在这个阶段不断推进公共物品资助和信息金融理念:

通过 Gitcoin、二次方资助机制支持开源开发和社区治理;

探索预测市场和数据金融工具,让信息成为一种有价值、可激励的资产;

倡导更多去中心化应用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治理,而非纯粹的炒作工具。

 

与此同时,ChatGPT 带动 AI 浪潮席卷全球,硅谷科技派盛行「有效加速主义(e/acc)」,认为技术与创新应该越快越好,对于 AGI 持乐观且欢迎的态度。

 

Vitalik 却站在对立面,提出了另一种审慎路径——「防御性加速(d/acc)」,主张技术发展应优先考虑「防御」,保护民主与去中心化秩序,这与以太坊的初衷高度契合。他在博文《My techno‑optimism》中警告 AI 的集中化风险:「一个由 45 个人操控的政府,可能掌控数十亿人的命运」。

 

AI 带来的警醒与以太坊的发展在 Vitalik 的脑海中相互交织,在《Make Ethereum Cypherpunk Again》中,他呼吁以太坊重拾早期加密精神:隐私保护、开源协作、去中心化权力。

 

这点在采访中被他继续强调,以太坊不是机构工具,而是个体赋权的基础设施。它存在的意义是抵抗权力的集中化,而不是成为新的中心化秩序。

 

然而,理想与市场总是存在落差。

 

2024年,加密市场并未追随 Vitalik的指引,而是走向了那个被他批评的方向。他倡导的隐私、Layer2 等技术叙事被市场冷落,ETH 价格长时间萎靡,反而 MEME 站上了舞台中心,Solana 凭借高速性能和 MEME 生态爆发,被部分投资者誉为「新以太坊」。

 

市场开始盛行「以太坊已老化」「基金会失去创新力」的言论,中文社区更是炮火不断:基金会被指频繁出售 ETH、忽视开发者支持、研究人员与外部项目存在利益冲突、Vitalik 周围充斥太监奉承之声……

 

Vitalik 在 X 上并不掩饰自己的沮丧:加密推特和 VC 将「99% 用户亏损的 KOL 赌局」视为行业最佳产品;外界对基金会内情一无所知,却要求他在两周内完成彻底改革。这些声音一度让他想退出,但每次他想放弃时,总会有一些信号提醒他「值得继续战斗」:

 

「不要自我否定,要让自己无可撼动。」

 

 

批评声依旧,但改变在发生。

 

2025 年 1 月,Vitalik 在 X 上发布声明,对 Ethereum 基金会领导结构进行大改革;3 月,以太坊基金会宣布重大人事调整:

 

前执行董事 Aya Miyaguchi 转任基金会主席;

 

Hsiao‑Wei Wang 和 Tomasz Stańczak 晋升为新的联席执行董事;

 

核心研究者 Danny Ryan 创立新实验组织 Etherealize,加速技术落地。

 

否极泰来,随着 Circle 上市、稳定币与 RWA 概念崛起,作为核心基础设施,以太坊再度成为焦点。

 

Consensys 创始人 Joseph Lubin 借美股公司 SharpLink Gaming(SBET)启动「ETH 储备」,成为「以太坊版 MicroStrategy」。BitMine、Bit Digital、GameSquare 等公司跟进,ETH 储备竞赛拉开帷幕。

 

ETH 价格自 4 月翻倍上涨,7 月单月涨幅 40%,市场似乎忘记了几个月前对以太坊的质疑。

 

Vitalik 并没有明确赞同或否定「微策略」模式,但在 7 月初 EthCC 上, Vitalik Buterin 再次发表了他的行业预警:Web3 正站在十字路口,除非开发人员将他们的工作锚定在自由、去中心化和隐私上,否则该行业就有可能背叛其创始原则。

 

「以太坊正处于关键时刻,」他说道,「推动区块链革命的去中心化梦想如今正因企业参与、政治关注和用户便利性而逐渐消退。」

 

7 月 30 日,以太坊上线 10 周年。

 

Vitalik X 首页转发的是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Binji 的「以太坊十年感悟」:

 

「当银行倒闭、云服务熄火、服务器打补丁时,以太坊依然在运行。我们依然在前行。十年在线,永远向前。」

 

 

有意思的是,Vitalik 最近又转发了一次他喜欢的歌词抄录,来自 S.H.E 的歌曲《星光》:

 

黑夜如果不黑暗,美梦又何必向往

破晓会是坚持的人最后获得的奖赏

 

 

这似乎是对过去两年以太坊和 Vitalik 风雨历程的最好注脚:在黑夜中,他选择坚持,等待破晓。
Giants Protocol 完成早期融资,新加坡主权基金领投,构建 AI 驱动的 RWA 基础设施由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领投、2MR Labs 开发的资产代币化基础设施协议 Giants Protocol 今日宣布已完成早期战略融资,并正式披露其AI驱动的RWA(现实世界资产)基础设施框架。 该项目从创立之初即获得主权资本支持,并联合 a16z 孵化项目 BreederDAO、Plug and Play、Trinity Ventures 等顶级投资机构加持,标志着 AI+RWA 赛道正加速进入机构落地阶段。 AI + 合规 + 多链集成:构建下一代资产网络 Giants Protocol 由多智能体 AI 系统驱动,旨在为政府、资产管理人及 Web3 平台提供合规、高效、可编程的现实资产上链解决方案,其主要技术亮点包括: AI 风控执行引擎:实时监测资产表现、跨境合规风险、市场条件,确保资产部署智能可控; 自动化收益优化:AI系统动态调整抵押率、收益率和资金流,降低人为干预风险; 多链兼容架构:协议已支持 Sonic、Cosmos、Hyperliquid 等生态部署,具备全球拓展潜力; 合规模块内嵌:深度集成 zk 证明、稳定币结算、可编程法律合约,解决RWA代币化的“最后一公里”。 真实落地场景:赋能TAP等传统企业进入Web3 在合作层面,Giants 已与新加坡本地领先共居品牌 The Assembly Place(TAP) 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不动产资产的代币化探索。 Giants 协助 TAP 将旗下共居物业转化为链上可交易资产; 提供RWA代币模型、AI工具与Web3战略咨询; 搭建传统品牌与加密社群之间的桥梁,实现融资与社群共创。 该案例展示了 Giants 如何帮助“资产密集型但流动性不足”的传统企业进入Web3经济,打开新一代融资通道。 正式进军交易市场:上线在即   随着 RWA 市场预计于 2030 年突破 40 万亿美元规模,Giants Protocol 也即将登陆全球主流交易所,启动现货交易。 官方透露:90% $G 流通代币将通过智能合约锁仓,为长期生态建设与机构接入打下基础。 项目背景介绍 Giants Protocol 是由 2MR Labs 开发的 RWA 基础设施协议,集成 AI 驱动的投资引擎、跨链部署能力与合规工具链,致力于推动“消费级 RWA 革命”。其愿景是让实体资产——如房产、债券、IP资产——像比特币一样可分割、可流通、可组合。 投资方阵容包括(部分):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名称未披露) Plug and Play VC BreederDAO(a16z系) LucidBlue Ventures Eden Ventures PG Capital Trinity Ventures Brinc Digital Consensus Fund CSP DAO London Real Ventures  

Giants Protocol 完成早期融资,新加坡主权基金领投,构建 AI 驱动的 RWA 基础设施

由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领投、2MR Labs 开发的资产代币化基础设施协议 Giants Protocol 今日宣布已完成早期战略融资,并正式披露其AI驱动的RWA(现实世界资产)基础设施框架。

该项目从创立之初即获得主权资本支持,并联合 a16z 孵化项目 BreederDAO、Plug and Play、Trinity Ventures 等顶级投资机构加持,标志着 AI+RWA 赛道正加速进入机构落地阶段。

AI + 合规 + 多链集成:构建下一代资产网络

Giants Protocol 由多智能体 AI 系统驱动,旨在为政府、资产管理人及 Web3 平台提供合规、高效、可编程的现实资产上链解决方案,其主要技术亮点包括:

AI 风控执行引擎:实时监测资产表现、跨境合规风险、市场条件,确保资产部署智能可控;

自动化收益优化:AI系统动态调整抵押率、收益率和资金流,降低人为干预风险;

多链兼容架构:协议已支持 Sonic、Cosmos、Hyperliquid 等生态部署,具备全球拓展潜力;

合规模块内嵌:深度集成 zk 证明、稳定币结算、可编程法律合约,解决RWA代币化的“最后一公里”。

真实落地场景:赋能TAP等传统企业进入Web3

在合作层面,Giants 已与新加坡本地领先共居品牌 The Assembly Place(TAP) 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不动产资产的代币化探索。

Giants 协助 TAP 将旗下共居物业转化为链上可交易资产;

提供RWA代币模型、AI工具与Web3战略咨询;

搭建传统品牌与加密社群之间的桥梁,实现融资与社群共创。

该案例展示了 Giants 如何帮助“资产密集型但流动性不足”的传统企业进入Web3经济,打开新一代融资通道。

正式进军交易市场:上线在即

 

随着 RWA 市场预计于 2030 年突破 40 万亿美元规模,Giants Protocol 也即将登陆全球主流交易所,启动现货交易。

官方透露:90% $G 流通代币将通过智能合约锁仓,为长期生态建设与机构接入打下基础。

项目背景介绍

Giants Protocol 是由 2MR Labs 开发的 RWA 基础设施协议,集成 AI 驱动的投资引擎、跨链部署能力与合规工具链,致力于推动“消费级 RWA 革命”。其愿景是让实体资产——如房产、债券、IP资产——像比特币一样可分割、可流通、可组合。

投资方阵容包括(部分):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名称未披露)

Plug and Play VC

BreederDAO(a16z系)

LucidBlue Ventures

Eden Ventures

PG Capital

Trinity Ventures

Brinc

Digital Consensus Fund

CSP DAO

London Real Ventures

 
Techub News 晚报: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香港要求稳定币商「识别并阻止」 客户使用 VPN整理:Nona   恐贪指数:62(贪婪) 比特币价格:$118,673 BTC/ETH 现货 ETF 资金流动(7.30) BTC 净流入:$47.04 M ETH 净流入:$5.79 M   监管/宏观   人大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港元稳定币为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表示,香港《稳定币条例》是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从全球范围来看,该条例在稳定币政策制定上具有示范效应。在他看来,《稳定币条例》实行后,相关机构能够迅速将前期积累的试点经验转化为实际产品,加速推动中国香港地区稳定币生态的形成。此外,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和港元稳定币,可以逐步减少对美元清结算系统的依赖。     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方需「识别并阻止」客户使用 VPN   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条例》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其中要求持牌稳定币发行方「确保不会在禁止交易指明稳定币的司法管辖区发行或要约提供指明稳定币」,并且「持牌人应实施管控措施,以缓解远程客户身份认证程序中,以及在日常运营期间发生位置掩饰(例如使用虚拟专用网络,即 VPN)的风险」。   日本央行连续第四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 0.5% 不变,为连续第四次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对巴西征收 50% 关税并对韩国征收 15% 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巴西征收 50% 关税,7 日后生效。此外,美国将对韩国征收 15% 的关税。    白宫提议国会考虑立法,以强制纳税人申报海外数字资产账户 白宫在其数字资产报告中要求国会考虑立法,强制美国居民和公司在纳税时申报海外数字资产账户。特朗普政府表示,此举将有助于阻止美国人将加密资产转移到海外。政策提案中称,这一政策转变将推动数字资产在美国的发展与使用,并缓解外界对缺乏申报机制可能使美国或美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处于不利地位的担忧。   白宫发布数字资产报告,比特币储备计划无实质更新 白宫发布数字资产报告,其中制定了一项国家战略,旨在让美国在区块链、加密货币市场和代币化金融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该报告涵盖了广泛的数字资产政策领域,但并未就政府计划中的比特币储备提供实质性更新,只是重申了特朗普总统 1 月行政令中的表述,未列出后续步骤或实施时间表。此报告的出台源于特朗普总统 1 月签署的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成立了一个关于数字资产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跨部门工作组。这份长达 166 页的文件由白宫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事务负责人 David Sacks 和执行董事 Bo Hines 牵头编写,整合了财政部、商务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意见,其中列出了关于简化监管、支持创新和实现监管现代化的多项提议。   项目/公司动态   CoinDCX 攻击事件源于某员工电脑被黑客安装恶意软件 印度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oinDCX 攻击事件源于员工 Rahul Agarwal 的电脑被黑客以兼职工作为由安装恶意软件,随后导致约 4400 万美元加密货币被盗。公司副总裁 Hardeep Singh 于 7 月 22 日报案。公司内部调查显示 Rahul Agarwal 获 150 万卢比兼职收入,但否认涉案。警方根据 IT 法和 BNS 条款立案,目前 Rahul Agarwal 已被警方以涉嫌犯罪为由逮捕。   Cornerstone Research:今年上半年美国共有 6 起加密货币集体诉讼,接近去年全年总和 Cornerstone Research 发布报告表示,2025 年上半年,美国由投资者发起的与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的集体诉讼数量已接近 2024 年全年的总和。其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诉有 12 起,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投诉有 6 起(去年共发生 7 起与加密货币相关的集体诉讼)。在已提起的 6 起诉讼中,一半针对加密货币发行方,1 起针对加密货币矿工。此外,这些投诉大多由律师事务所 Burwick Law 提起,包括针对 LIBRA 和 Pump.fun 的索赔案。    5 个中本聪时代地址在休眠 15.3 年后将 250 枚比特币转至 2 个新地址 1A1z7、13giE、12EWR、1NuqA 及1497J 开头的 5 个中本聪时代地址(或隶属于同一实体)在休眠 15.3 年后,将 250 枚比特币转移到 bc1qn 及 bc1qn 开头的 2 个新钱包地址,价值约 2964 万美元。   安全公司 Check Point:警惕恶意程序 JSCEAL 通过假冒应用攻击加密货币用户 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警告,自 2024 年 3 月起活跃的名为「JSCEAL」的恶意程序已通过假冒币安、MetaMask、Kraken 等近 50 款常用加密货币应用,借广告诱导用户下载植入木马程序,全球影响人数或超千万。该木马采用 JavaScript 语言并具反检测机制,可窃取钱包信息、账户密码、Telegram 数据及浏览器 Cookie,主要通过 Facebook 等平台投放广告传播。   嘉楠科技:采用加密货币持有政策,将比特币指定为主要长期储备资产 嘉楠科技宣布采用加密货币持有政策,并将比特币指定为该公司的主要长期储备资产,除非出于流动性管理或风险规避的需要,通过日常业务活动(包括自主挖矿和出售挖矿设备)积累的比特币通常会被长期持有,该公司可能会在日常业务中不时收购其他加密货币,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该公司的比特币储备已达 1484 枚。           深度&前瞻   直击香港稳定币政策落地,你知道这些就够了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将会申请稳定币牌照。与此同时,更多本地银行、科技企业与 Web3 团队正在围绕清算系统、托管机制与支付接口等做进一步准备。   鲍威尔的「死局」:美联储独立性正被财政掏空? 「当债务利息支付上升,而财政盈余在政治上不可行时,」前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大卫·贝克沃斯(David Beckworth)写道,「就必须有所牺牲。这种牺牲就是更多的债务、更多的货币创造,或两者兼而有之。」   观点     再评美国稳定币「天才法案」:美国保卫金融霸权之道 稳定币全球支付效率高,传统跨境支付需要数日结算,而稳定币可实现秒级到账、成本降低 90%以上。在银行不发达的地区,Tether(USDT)进行深耕,扩大了美元稳定币的使用范围。   如何让美股再次伟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美股极少让美股股民失望过,不过全球仍有太多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者无法接触该类资产,与财富失之交臂。  

Techub News 晚报: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香港要求稳定币商「识别并阻止」 客户使用 VPN

整理:Nona

 

恐贪指数:62(贪婪)
比特币价格:$118,673
BTC/ETH 现货 ETF 资金流动(7.30)
BTC 净流入:$47.04 M
ETH 净流入:$5.79 M

 

监管/宏观

 

人大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港元稳定币为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表示,香港《稳定币条例》是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从全球范围来看,该条例在稳定币政策制定上具有示范效应。在他看来,《稳定币条例》实行后,相关机构能够迅速将前期积累的试点经验转化为实际产品,加速推动中国香港地区稳定币生态的形成。此外,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和港元稳定币,可以逐步减少对美元清结算系统的依赖。

 

 

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方需「识别并阻止」客户使用 VPN

 

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条例》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其中要求持牌稳定币发行方「确保不会在禁止交易指明稳定币的司法管辖区发行或要约提供指明稳定币」,并且「持牌人应实施管控措施,以缓解远程客户身份认证程序中,以及在日常运营期间发生位置掩饰(例如使用虚拟专用网络,即 VPN)的风险」。

 

日本央行连续第四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 0.5% 不变,为连续第四次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对巴西征收 50% 关税并对韩国征收 15% 的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巴西征收 50% 关税,7 日后生效。此外,美国将对韩国征收 15% 的关税。

  

白宫提议国会考虑立法,以强制纳税人申报海外数字资产账户

白宫在其数字资产报告中要求国会考虑立法,强制美国居民和公司在纳税时申报海外数字资产账户。特朗普政府表示,此举将有助于阻止美国人将加密资产转移到海外。政策提案中称,这一政策转变将推动数字资产在美国的发展与使用,并缓解外界对缺乏申报机制可能使美国或美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处于不利地位的担忧。

 

白宫发布数字资产报告,比特币储备计划无实质更新

白宫发布数字资产报告,其中制定了一项国家战略,旨在让美国在区块链、加密货币市场和代币化金融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该报告涵盖了广泛的数字资产政策领域,但并未就政府计划中的比特币储备提供实质性更新,只是重申了特朗普总统 1 月行政令中的表述,未列出后续步骤或实施时间表。此报告的出台源于特朗普总统 1 月签署的一项行政令,该行政令成立了一个关于数字资产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跨部门工作组。这份长达 166 页的文件由白宫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事务负责人 David Sacks 和执行董事 Bo Hines 牵头编写,整合了财政部、商务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意见,其中列出了关于简化监管、支持创新和实现监管现代化的多项提议。

 

项目/公司动态

 

CoinDCX 攻击事件源于某员工电脑被黑客安装恶意软件

印度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oinDCX 攻击事件源于员工 Rahul Agarwal 的电脑被黑客以兼职工作为由安装恶意软件,随后导致约 4400 万美元加密货币被盗。公司副总裁 Hardeep Singh 于 7 月 22 日报案。公司内部调查显示 Rahul Agarwal 获 150 万卢比兼职收入,但否认涉案。警方根据 IT 法和 BNS 条款立案,目前 Rahul Agarwal 已被警方以涉嫌犯罪为由逮捕。

 

Cornerstone Research:今年上半年美国共有 6 起加密货币集体诉讼,接近去年全年总和

Cornerstone Research 发布报告表示,2025 年上半年,美国由投资者发起的与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的集体诉讼数量已接近 2024 年全年的总和。其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诉有 12 起,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投诉有 6 起(去年共发生 7 起与加密货币相关的集体诉讼)。在已提起的 6 起诉讼中,一半针对加密货币发行方,1 起针对加密货币矿工。此外,这些投诉大多由律师事务所 Burwick Law 提起,包括针对 LIBRA 和 Pump.fun 的索赔案。

  

5 个中本聪时代地址在休眠 15.3 年后将 250 枚比特币转至 2 个新地址

1A1z7、13giE、12EWR、1NuqA 及1497J 开头的 5 个中本聪时代地址(或隶属于同一实体)在休眠 15.3 年后,将 250 枚比特币转移到 bc1qn 及 bc1qn 开头的 2 个新钱包地址,价值约 2964 万美元。

 

安全公司 Check Point:警惕恶意程序 JSCEAL 通过假冒应用攻击加密货币用户

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警告,自 2024 年 3 月起活跃的名为「JSCEAL」的恶意程序已通过假冒币安、MetaMask、Kraken 等近 50 款常用加密货币应用,借广告诱导用户下载植入木马程序,全球影响人数或超千万。该木马采用 JavaScript 语言并具反检测机制,可窃取钱包信息、账户密码、Telegram 数据及浏览器 Cookie,主要通过 Facebook 等平台投放广告传播。

 

嘉楠科技:采用加密货币持有政策,将比特币指定为主要长期储备资产

嘉楠科技宣布采用加密货币持有政策,并将比特币指定为该公司的主要长期储备资产,除非出于流动性管理或风险规避的需要,通过日常业务活动(包括自主挖矿和出售挖矿设备)积累的比特币通常会被长期持有,该公司可能会在日常业务中不时收购其他加密货币,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该公司的比特币储备已达 1484 枚。

 

 

 

 

 

深度&前瞻

 

直击香港稳定币政策落地,你知道这些就够了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家机构表示将会申请稳定币牌照。与此同时,更多本地银行、科技企业与 Web3 团队正在围绕清算系统、托管机制与支付接口等做进一步准备。

 

鲍威尔的「死局」:美联储独立性正被财政掏空?

「当债务利息支付上升,而财政盈余在政治上不可行时,」前美国财政部经济学家大卫·贝克沃斯(David Beckworth)写道,「就必须有所牺牲。这种牺牲就是更多的债务、更多的货币创造,或两者兼而有之。」

 

观点

 

 

再评美国稳定币「天才法案」:美国保卫金融霸权之道

稳定币全球支付效率高,传统跨境支付需要数日结算,而稳定币可实现秒级到账、成本降低 90%以上。在银行不发达的地区,Tether(USDT)进行深耕,扩大了美元稳定币的使用范围。

 

如何让美股再次伟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美股极少让美股股民失望过,不过全球仍有太多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者无法接触该类资产,与财富失之交臂。

 
Techub News 消息,Pudgy Penguins 首席执行官 Luca Netz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udgy Penguins 与 Abstract 团队已以政府顾问的身份参与美国加密货币立法并发表建议。过去三个月里,Luca 本人约 6 次前往华盛顿特区,就相关政策进行交流。此外,已提交 PENGU ETF 申请,ETF 中将不仅包含 PENGU 代币,还将包括 NFT。
Techub News 消息,Pudgy Penguins 首席执行官 Luca Netz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udgy Penguins 与 Abstract 团队已以政府顾问的身份参与美国加密货币立法并发表建议。过去三个月里,Luca 本人约 6 次前往华盛顿特区,就相关政策进行交流。此外,已提交 PENGU ETF 申请,ETF 中将不仅包含 PENGU 代币,还将包括 NFT。
OSL 集团推出三款新产品,包括 StableX、Tokenworks 及 OSL BizPayTechub News 消息,据《明报》报道,OSL 集团宣布推出三款涉及稳定币的新产品,包括 StableX、Tokenworks 及 OSL BizPay。其中 StableX 是专为金融机构打造的稳定币发行管理平台,提供合规发行、安全托管的解决方案,可利用 OSL VATP 全球交易所网络和 OSL Pay 全球跨境支付网络实现场景分发;Tokenworks 是为资产管理机构、券商、基金等提供一站式合规代币化服务;OSL BizPay 则是专为企业打造的全流程加密支付解决方案,涵盖加密收款、打款与链上通道支付,支持 USDT、USDC 等主流稳定币,兼容所有主流钱包。

OSL 集团推出三款新产品,包括 StableX、Tokenworks 及 OSL BizPay

Techub News 消息,据《明报》报道,OSL 集团宣布推出三款涉及稳定币的新产品,包括 StableX、Tokenworks 及 OSL BizPay。其中 StableX 是专为金融机构打造的稳定币发行管理平台,提供合规发行、安全托管的解决方案,可利用 OSL VATP 全球交易所网络和 OSL Pay 全球跨境支付网络实现场景分发;Tokenworks 是为资产管理机构、券商、基金等提供一站式合规代币化服务;OSL BizPay 则是专为企业打造的全流程加密支付解决方案,涵盖加密收款、打款与链上通道支付,支持 USDT、USDC 等主流稳定币,兼容所有主流钱包。
SER:截至周四,64 个实体的以太坊储备总价值超 100 亿美元Techub News 消息,据 The Block 报道,SER 数据显示,截至周四,64 个实体的战略性以太坊储备的总价值为 105.8 亿美元。这 64 个实体包括上市公司、加密货币交易所、DeFi 协议、非营利组织和联邦政府。   目前,以太坊的最大持有者是 Bitmine,该公司持有 62.5 万枚以太坊(价值约 24.2 亿美元),其董事长 Tom Lee 此前曾表示,该公司计划收购并质押以太坊代币供应量的 5%。排名第二位的是 SharpLink Gaming,其持有 438,200 枚以太坊,The Ether Machine 以 334,800 枚以太坊的持有量跃居第三位。

SER:截至周四,64 个实体的以太坊储备总价值超 100 亿美元

Techub News 消息,据 The Block 报道,SER 数据显示,截至周四,64 个实体的战略性以太坊储备的总价值为 105.8 亿美元。这 64 个实体包括上市公司、加密货币交易所、DeFi 协议、非营利组织和联邦政府。

 

目前,以太坊的最大持有者是 Bitmine,该公司持有 62.5 万枚以太坊(价值约 24.2 亿美元),其董事长 Tom Lee 此前曾表示,该公司计划收购并质押以太坊代币供应量的 5%。排名第二位的是 SharpLink Gaming,其持有 438,200 枚以太坊,The Ether Machine 以 334,800 枚以太坊的持有量跃居第三位。
微策略再度官司缠身:会计准则缘何造成大麻烦?撰文:FinTax   1. 事件概况   2025 年 7 月初,律师事务所 Pomerantz 代表所有在 2024 年 4 月 30 日至 2025 年 4 月 4 日期间购买或以其他方式取得 Strategy (原名为 MicroStrategy,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STR)证券的个人与实体,在美国弗吉尼亚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对 Strategy 提起集体诉讼。该诉讼,依据《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10(b)条和第 20(a)条及其实施条例 SEC Rule 10 b-5 的规定,要求 Strategy 公司及其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就涉嫌在比特币投资盈利数据和会计标准方面的证券欺诈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并追索由此造成的投资损失。在加密资产逐步成为企业战略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该诉讼或将成为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重新审视加密资产会计与信息披露标准的重要信号。   2. Strategy 的比特币战略   大名鼎鼎的 Strategy 最初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商业智能(BI)、基于云的服务和数据分析的软件公司,长期为大型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可视化、报告生成和决策支持工具。尽管其传统软件业务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增长趋于缓慢,营收和利润表现也较为平稳。   自 2020 年起,公司在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的主导下,正式确立以比特币为核心的资产配置战略,将其定位为替代现金的主要储备资产。这一转型标志着 Strategy 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入比特币市场,并通过多轮融资持续加仓。公司不仅动用自有资金购币,还通过发行可转债、优先票据和以比特币为抵押的贷款等方式获得低成本资金,从而放大其投资规模。此后,Strategy 转型为一家杠杆式比特币金融公司,而非一家简单的企业软件公司。   其比特币策略的核心在于长期持有,Strategy 明确表示不会主动出售所持资产,而是利用比特币的长期升值潜力提升公司总资产与市值。进入 2024 年以来,公司在比特币价格大幅回升期间持续买入,尤其在其突破 6 万美元后加快了购入节奏。仅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就增持了逾 12,000 枚比特币,至 2025 年初累计持仓已超过 200,000 枚,进一步强化了其「比特币本位」的企业形象,也令其股价高度与比特币走势挂钩,成为资本市场中备受关注的另类加密资产载体。     3. 被指控的核心方面   诉状核心指控在于,Strategy 及其高管发布了若干虚假和/或误导性陈述,或未能充分披露关键信息,主要包括:(1)对公司围绕比特币的投资策略与资金运作所能带来的预期盈利能力进行了夸大;(2)未充分揭示比特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相关风险,尤其是在采用会计准则更新(ASU 2023-08)后,公司可能因加密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的重大损失;因此,(3)公司在公开场合发表的相关声明在所有关键时间点上具有重大误导性。   分析来看,被指控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比特币投资策略盈利能力的虚假或误导性陈述,二是未能及时披露新会计准则带来的重大影响,并淡化相关风险。   一方面,诉讼认为该公司对其比特币投资策略的盈利能力作出了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违反了联邦证券法。作为一家公开上市公司,Strategy 有责任在其财报和公开声明中如实反映比特币投资对公司盈利的实际贡献。然而公司被指在多项对外沟通中夸大了比特币带来的财务正面效应,模糊了其真正依赖的是币价上涨带来的账面浮盈,而非核心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可能通过调整后的非 GAAP 指标或正向语言渲染盈利前景,掩盖了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真实财务压力。这类行为若构成对重大事项的虚假陈述,即可能违反《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10(b)条及其实施条例 SEC Rule 10 b-5 的规定。   另一方面,Strategy 还被指未能及时、充分按照披 ASU 2023-08 会计准则修订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披露。2023 年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密资产的新会计处理标准,规定企业从 2025 财年起(即 2024 年 12 月 15 日之后开始的财年),允许将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直接在利润表中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同时也允许企业提前采用该准则。   控方方认为,结合虚假陈述与披露不足两个方面,Strategy 被控在关键时间窗口未履行其作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定义务,从而误导了投资者并造成实际经济损失。   4. ASU 2023-08 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挑战   ASU 2023-08 由 FASB 于 2023 年 12 月发布,标志着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加密资产会计处理的重大变革。这一准则适用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可互换加密资产,要求企业在每个报告期按市场价格对其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价值变动计入当期净利润,同时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相关信息。新规自 2024 年 12 月 15 日之后开始的财年起生效,并允许提前采用。该准则引入了更为细致的披露要求,包括加密资产的种类、数量、公允价值、限制性信息及期间变动情况,提升了财报的透明度和一致性。简言之,ASU 2023-08 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合规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加密企业来说,采用 ASU 2023-08 作为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可能产生以下影响:提高财务报表透明度、简化会计处理流程、改变税收和资本结构与面临非 GAAP 指标的监管风险。以比特币投资为核心战略的 Strategy 在采用 ASU 2023-08 之前并未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而是采用成本减值会计模型对其比特币进行核算,即公司将其持有的大量比特币归类为无形资产。在该会计模型下,Strategy 仅在价格下跌时才需确认减值,除非资产被出售,否则不会因价格上涨而加价。直到 2025 年 4 月 7 日,该公司才在向 SEC 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其因采纳该准则而确认的 59.1 亿美元未实现损失,并在随后 5 月份的季度财报新闻稿和电话会议中说明损失来源于比特币价格下跌背景下的估值调整。正如控方所认为,这种延迟披露削弱了投资者在集体诉讼期内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和风险敞口的判断能力,构成了对重大信息的遗漏。   5. 结语   综合来看,Strategy 面临的这起集体诉讼凸显了在加密资产快速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与合规监管方面所面临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随着企业将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纳入财务结构,其盈利能力、资产波动性与融资模式均高度依赖市场行情,任何对外表述若未充分反映真实风险,易引发遗漏或误导性陈述的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 FASB 于 2023 年底通过的新会计准则逐步实施,企业必须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方式反映加密资产,并提前评估其对资产估值、利润波动与披露义务的系统性影响。若未能及时、准确地说明这一会计制度变更对财务状况的性质与范围,可能构成对投资者预期的实质误导。   因此,本案不仅关乎个案责任的追究,也可能是加密资产会计准则改革背景下,上市公司履行披露义务、平衡战略宣传与合规边界的案例。

微策略再度官司缠身:会计准则缘何造成大麻烦?

撰文:FinTax

 

1. 事件概况

 

2025 年 7 月初,律师事务所 Pomerantz 代表所有在 2024 年 4 月 30 日至 2025 年 4 月 4 日期间购买或以其他方式取得 Strategy (原名为 MicroStrategy,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STR)证券的个人与实体,在美国弗吉尼亚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对 Strategy 提起集体诉讼。该诉讼,依据《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10(b)条和第 20(a)条及其实施条例 SEC Rule 10 b-5 的规定,要求 Strategy 公司及其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就涉嫌在比特币投资盈利数据和会计标准方面的证券欺诈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并追索由此造成的投资损失。在加密资产逐步成为企业战略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该诉讼或将成为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重新审视加密资产会计与信息披露标准的重要信号。

 

2. Strategy 的比特币战略

 

大名鼎鼎的 Strategy 最初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商业智能(BI)、基于云的服务和数据分析的软件公司,长期为大型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可视化、报告生成和决策支持工具。尽管其传统软件业务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增长趋于缓慢,营收和利润表现也较为平稳。

 

自 2020 年起,公司在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的主导下,正式确立以比特币为核心的资产配置战略,将其定位为替代现金的主要储备资产。这一转型标志着 Strategy 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入比特币市场,并通过多轮融资持续加仓。公司不仅动用自有资金购币,还通过发行可转债、优先票据和以比特币为抵押的贷款等方式获得低成本资金,从而放大其投资规模。此后,Strategy 转型为一家杠杆式比特币金融公司,而非一家简单的企业软件公司。

 

其比特币策略的核心在于长期持有,Strategy 明确表示不会主动出售所持资产,而是利用比特币的长期升值潜力提升公司总资产与市值。进入 2024 年以来,公司在比特币价格大幅回升期间持续买入,尤其在其突破 6 万美元后加快了购入节奏。仅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就增持了逾 12,000 枚比特币,至 2025 年初累计持仓已超过 200,000 枚,进一步强化了其「比特币本位」的企业形象,也令其股价高度与比特币走势挂钩,成为资本市场中备受关注的另类加密资产载体。

 

 

3. 被指控的核心方面

 

诉状核心指控在于,Strategy 及其高管发布了若干虚假和/或误导性陈述,或未能充分披露关键信息,主要包括:(1)对公司围绕比特币的投资策略与资金运作所能带来的预期盈利能力进行了夸大;(2)未充分揭示比特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相关风险,尤其是在采用会计准则更新(ASU 2023-08)后,公司可能因加密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的重大损失;因此,(3)公司在公开场合发表的相关声明在所有关键时间点上具有重大误导性。

 

分析来看,被指控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比特币投资策略盈利能力的虚假或误导性陈述,二是未能及时披露新会计准则带来的重大影响,并淡化相关风险。

 

一方面,诉讼认为该公司对其比特币投资策略的盈利能力作出了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违反了联邦证券法。作为一家公开上市公司,Strategy 有责任在其财报和公开声明中如实反映比特币投资对公司盈利的实际贡献。然而公司被指在多项对外沟通中夸大了比特币带来的财务正面效应,模糊了其真正依赖的是币价上涨带来的账面浮盈,而非核心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可能通过调整后的非 GAAP 指标或正向语言渲染盈利前景,掩盖了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真实财务压力。这类行为若构成对重大事项的虚假陈述,即可能违反《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10(b)条及其实施条例 SEC Rule 10 b-5 的规定。

 

另一方面,Strategy 还被指未能及时、充分按照披 ASU 2023-08 会计准则修订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披露。2023 年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通过了关于加密资产的新会计处理标准,规定企业从 2025 财年起(即 2024 年 12 月 15 日之后开始的财年),允许将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直接在利润表中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同时也允许企业提前采用该准则。

 

控方方认为,结合虚假陈述与披露不足两个方面,Strategy 被控在关键时间窗口未履行其作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定义务,从而误导了投资者并造成实际经济损失。

 

4. ASU 2023-08 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挑战

 

ASU 2023-08 由 FASB 于 2023 年 12 月发布,标志着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加密资产会计处理的重大变革。这一准则适用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可互换加密资产,要求企业在每个报告期按市场价格对其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将价值变动计入当期净利润,同时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相关信息。新规自 2024 年 12 月 15 日之后开始的财年起生效,并允许提前采用。该准则引入了更为细致的披露要求,包括加密资产的种类、数量、公允价值、限制性信息及期间变动情况,提升了财报的透明度和一致性。简言之,ASU 2023-08 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合规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加密企业来说,采用 ASU 2023-08 作为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可能产生以下影响:提高财务报表透明度、简化会计处理流程、改变税收和资本结构与面临非 GAAP 指标的监管风险。以比特币投资为核心战略的 Strategy 在采用 ASU 2023-08 之前并未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方法,而是采用成本减值会计模型对其比特币进行核算,即公司将其持有的大量比特币归类为无形资产。在该会计模型下,Strategy 仅在价格下跌时才需确认减值,除非资产被出售,否则不会因价格上涨而加价。直到 2025 年 4 月 7 日,该公司才在向 SEC 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其因采纳该准则而确认的 59.1 亿美元未实现损失,并在随后 5 月份的季度财报新闻稿和电话会议中说明损失来源于比特币价格下跌背景下的估值调整。正如控方所认为,这种延迟披露削弱了投资者在集体诉讼期内对公司真实财务状况和风险敞口的判断能力,构成了对重大信息的遗漏。

 

5. 结语

 

综合来看,Strategy 面临的这起集体诉讼凸显了在加密资产快速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与合规监管方面所面临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随着企业将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纳入财务结构,其盈利能力、资产波动性与融资模式均高度依赖市场行情,任何对外表述若未充分反映真实风险,易引发遗漏或误导性陈述的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 FASB 于 2023 年底通过的新会计准则逐步实施,企业必须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方式反映加密资产,并提前评估其对资产估值、利润波动与披露义务的系统性影响。若未能及时、准确地说明这一会计制度变更对财务状况的性质与范围,可能构成对投资者预期的实质误导。

 

因此,本案不仅关乎个案责任的追究,也可能是加密资产会计准则改革背景下,上市公司履行披露义务、平衡战略宣传与合规边界的案例。
Techub News 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金融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今日与数字资产交易所协会(DAXA)以及 5 家加密交易所共同成立了工作小组,并召开了首次会议,旨在制定「虚拟资产借贷服务指南」。   工作小组将综合海外监管、股市监管及韩国市场特性,制定基本监管体系。指南预计涵盖杠杆、服务对象、可借贷资产范围、用户教育及风险告知等内容,还将讨论交易所内部控制标准。金融监管部门同时要求交易所重新审视高风险服务。当局计划下月出台指南,并将其反映到虚拟资产第二阶段立法中。
Techub News 消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金融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今日与数字资产交易所协会(DAXA)以及 5 家加密交易所共同成立了工作小组,并召开了首次会议,旨在制定「虚拟资产借贷服务指南」。

 

工作小组将综合海外监管、股市监管及韩国市场特性,制定基本监管体系。指南预计涵盖杠杆、服务对象、可借贷资产范围、用户教育及风险告知等内容,还将讨论交易所内部控制标准。金融监管部门同时要求交易所重新审视高风险服务。当局计划下月出台指南,并将其反映到虚拟资产第二阶段立法中。
Techub News 消息,日本上市服装公司 ANAP 宣布增持约 16.98 枚比特币,总持仓增至约 831.12 枚。
Techub News 消息,日本上市服装公司 ANAP 宣布增持约 16.98 枚比特币,总持仓增至约 831.12 枚。
Techub News 消息,据 FinanceFeeds 报道,德国证券交易所 Boerse Stuttgart Group 旗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SON 宣布新增六种加密货币交易支持,包括 LDO、BNB、AVAX、ONDO、PEPE 和 NEAR,计划于 7 月底上线。此次扩展使 BISON 能够提供超过 30 种加密货币,所有加密货币均无需交易费,并受到监管托管。
Techub News 消息,据 FinanceFeeds 报道,德国证券交易所 Boerse Stuttgart Group 旗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SON 宣布新增六种加密货币交易支持,包括 LDO、BNB、AVAX、ONDO、PEPE 和 NEAR,计划于 7 月底上线。此次扩展使 BISON 能够提供超过 30 种加密货币,所有加密货币均无需交易费,并受到监管托管。
Techub News 消息,据 Arkham 监测,0xdf0 开头的地址过去 8 小时从 Galaxy Digital OTC 地址收到 39652 枚以太坊,价值约 1.53 亿美元。
Techub News 消息,据 Arkham 监测,0xdf0 开头的地址过去 8 小时从 Galaxy Digital OTC 地址收到 39652 枚以太坊,价值约 1.53 亿美元。
Techub News 消息,Polygon 基金会发文称,目前所有 RPC 服务已完全恢复,面向用户的服务也已恢复正常。其已针对根本原因实施修复,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完整的事后分析报告即将发布。   Polygon 昨晚因 Heimdall 遭遇暂时中断,导致共识最终达成延迟,用户在访问各种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中断。
Techub News 消息,Polygon 基金会发文称,目前所有 RPC 服务已完全恢复,面向用户的服务也已恢复正常。其已针对根本原因实施修复,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完整的事后分析报告即将发布。

 

Polygon 昨晚因 Heimdall 遭遇暂时中断,导致共识最终达成延迟,用户在访问各种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中断。
Techub News 消息,据 X 用户 Ai 姨监测,0x306 开头的地址 6 小时前将 5000 枚以太坊存入币安,价值约 1921 万美元。同时,该地址向 Lido 发起了 6383.53 枚以太坊的赎回申请。
Techub News 消息,据 X 用户 Ai 姨监测,0x306 开头的地址 6 小时前将 5000 枚以太坊存入币安,价值约 1921 万美元。同时,该地址向 Lido 发起了 6383.53 枚以太坊的赎回申请。
Techub News 消息,比特币矿企 Phoenix Group 公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该集团本季度增 179 枚比特币,总持有量达 514 枚。同时,其还拥有超过 63 万枚 SOL 作为长期储备。财报显示,该集团第二季收入达 2900 万美元,挖矿产出 336 枚比特币,其中 214 枚来自自营挖矿。
Techub News 消息,比特币矿企 Phoenix Group 公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该集团本季度增 179 枚比特币,总持有量达 514 枚。同时,其还拥有超过 63 万枚 SOL 作为长期储备。财报显示,该集团第二季收入达 2900 万美元,挖矿产出 336 枚比特币,其中 214 枚来自自营挖矿。
Techub News 消息,CryptoSlam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7 月份 NFT 销售额已达 5.76 亿美元,较 6 月份的 3.889 亿美元增长了 47.6%,创下今年第二高的月度交易量。
Techub News 消息,CryptoSlam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7 月份 NFT 销售额已达 5.76 亿美元,较 6 月份的 3.889 亿美元增长了 47.6%,创下今年第二高的月度交易量。
RWA项目启示录:从贝莱德 BUIDL 基金看透被企业忽略的核心逻辑一、RWA 爆发期:贝莱德 BUIDL 基金成链上国债标杆 2025 年 7 月,RWA(实物资产代币化)总市值已达 245.2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114 亿美元暴涨 115.1%。细分领域中,私人信贷以 114 亿美元领跑,国债紧随其后以 75 亿美元位列第二。而在国债赛道,全球最大资管集团贝莱德推出的 BUIDL 基金尤为亮眼 ——28.21 亿美元的规模占据链上国债近 40% 份额。这个现象级项目的成功,藏着所有 RWA 项目突围的共性密码。   二、合规先行:RWA 项目的生存底线与信仰基石 贝莱德在 2025 年 3 月发布的年度致函中直言:“每一项资产都可以被代币化,这将带来投资革命。” 2024年 3 月诞生的 BUIDL 基金,正是这一理念的超前体现 ——100% 投资于现金、美国国债和回购协议组合,成为贝莱德在公链发行的首个代币化基金。 一个成功的 RWA 项目,首先要有对合规的绝对敬畏。BUIDL 基金依据 1933 年《证券法》Rule 506 (c) 和 1940 年《投资公司法》Section 3 (c) 发行,严格限定 “合格购买者” 参与:个人或家族办公室需拥有至少 500 万美元可投资资产,初始最低投资额达 500 万美元,且需通过 Securitize Markets 的 KYC/AML 审查并进入白名单。这种 “合规先行” 的设计,正是吸引机构客户的核心底气。 全球监管体系的完善,让更多参与者对合规有了坚定信念。美国《genius》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美国《CLARITY 法案》等政策,为 RWA 铺设了清晰的法律轨道。但对中小企业而言,要精准解读复杂法规、适配监管要求并非易事,往往因缺乏专业团队而在合规环节停滞不前,难以像巨头那样快速推进项目。 三、生态协同:技术与资源的深度绑定是破局关键 合规是底线,资源整合才是 RWA 项目的腾飞引擎。贝莱德与 Securitize 的合作展示了生态协同的有效模式 —— 并非简单的甲乙方关系,而是深度共生的生态伙伴。 Securitize 承担着代币化全流程核心角色:既是将基金份额数字化的技术平台,也是管理发行赎回的转让代理,还是负责投资者准入的合规网关,其子公司更直接担任配售代理。这种 “技术 + 服务 + 渠道” 的全链条支持,让 BUIDL 基金从诞生就站在资源高地。更关键的是,贝莱德对 Securitize 的战略投资及高管入驻董事会,彻底打通了双方的协作壁垒。 对接区块链技术平台、搭建 KYC 系统、打通资产映射通道等难题,单靠自身往往难以攻克。而 RWA 加速器能直接链接 Securitize 级别的技术服务商,甚至协助企业战略投资优质基础设施公司,复制贝莱德的生态构建路径,快速形成完整发行闭环。 四、模型设计:经济逻辑决定项目生命周期 技术落地后,经济代币模型成为 RWA 项目的生命线。BUIDL 基金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申购环节实现法币与链上代币的无缝衔接 —— 投资者电汇美元至纽约梅隆银行,贝莱德购入底层资产后,由 Securitize 按 1:1 比例铸造 BUIDL 代币至白名单地址,链上记录全程可查。 赎回机制更是突破性创新:除传统 T+1/T+2 的法币赎回外,与 Circle 合作的 USDC 即时赎回通道,让投资者能随时将 BUIDL 兑换为稳定币,完美解决了传统金融结算与 DeFi 即时性的矛盾。Etherscan 数据显示,“Circle: BUIDL Off-Ramp” 合约的高频调用,印证了这一设计的市场价值。 当然,白名单机制也带来 “合规性与开放性的平衡难题”——BUIDL 无法直接接入 Aave 等无许可协议,需通过 Ondo Finance 等中介实现封装集成。无论资产类型是国债、房地产还是矿产,都需设计适配自身属性的代币模型。中小企业往往因缺乏专业团队,难以独立完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模型设计,很容易陷入 “发行即死亡” 的困境。 五、长期视角:站在巨头肩膀上拓展 RWA 边界 从合规框架到生态协同,再到经济模型设计,BUIDL 基金的每一步实践都为 RWA 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意义远不止于一个成功项目,更在于为全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扩展资产类别:打破 “只有标准化资产才能代币化” 的局限,验证了房地产、光伏设施等非标资产的规模化潜力,让更多类型的资产看到了上链可能; 深化 DeFi 集成:探索出 “合规封装” 的创新模式,在守住监管底线的同时,让代币收益能更灵活地融入 DeFi 生态,释放资产流动性。 而 RWA 加速器的价值,正在于将贝莱德等巨头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工具 —— 从合规模板到技术接口,从资源网络到模型框架,让更多企业无需从零摸索,直接站在行业前沿把握 RWA 的下一波红利。  

RWA项目启示录:从贝莱德 BUIDL 基金看透被企业忽略的核心逻辑

一、RWA 爆发期:贝莱德 BUIDL 基金成链上国债标杆

2025 年 7 月,RWA(实物资产代币化)总市值已达 245.2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114 亿美元暴涨 115.1%。细分领域中,私人信贷以 114 亿美元领跑,国债紧随其后以 75 亿美元位列第二。而在国债赛道,全球最大资管集团贝莱德推出的 BUIDL 基金尤为亮眼 ——28.21 亿美元的规模占据链上国债近 40% 份额。这个现象级项目的成功,藏着所有 RWA 项目突围的共性密码。

 

二、合规先行:RWA 项目的生存底线与信仰基石

贝莱德在 2025 年 3 月发布的年度致函中直言:“每一项资产都可以被代币化,这将带来投资革命。” 2024年 3 月诞生的 BUIDL 基金,正是这一理念的超前体现 ——100% 投资于现金、美国国债和回购协议组合,成为贝莱德在公链发行的首个代币化基金。

一个成功的 RWA 项目,首先要有对合规的绝对敬畏。BUIDL 基金依据 1933 年《证券法》Rule 506 (c) 和 1940 年《投资公司法》Section 3 (c) 发行,严格限定 “合格购买者” 参与:个人或家族办公室需拥有至少 500 万美元可投资资产,初始最低投资额达 500 万美元,且需通过 Securitize Markets 的 KYC/AML 审查并进入白名单。这种 “合规先行” 的设计,正是吸引机构客户的核心底气。

全球监管体系的完善,让更多参与者对合规有了坚定信念。美国《genius》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美国《CLARITY 法案》等政策,为 RWA 铺设了清晰的法律轨道。但对中小企业而言,要精准解读复杂法规、适配监管要求并非易事,往往因缺乏专业团队而在合规环节停滞不前,难以像巨头那样快速推进项目。

三、生态协同:技术与资源的深度绑定是破局关键

合规是底线,资源整合才是 RWA 项目的腾飞引擎。贝莱德与 Securitize 的合作展示了生态协同的有效模式 —— 并非简单的甲乙方关系,而是深度共生的生态伙伴。

Securitize 承担着代币化全流程核心角色:既是将基金份额数字化的技术平台,也是管理发行赎回的转让代理,还是负责投资者准入的合规网关,其子公司更直接担任配售代理。这种 “技术 + 服务 + 渠道” 的全链条支持,让 BUIDL 基金从诞生就站在资源高地。更关键的是,贝莱德对 Securitize 的战略投资及高管入驻董事会,彻底打通了双方的协作壁垒。

对接区块链技术平台、搭建 KYC 系统、打通资产映射通道等难题,单靠自身往往难以攻克。而 RWA 加速器能直接链接 Securitize 级别的技术服务商,甚至协助企业战略投资优质基础设施公司,复制贝莱德的生态构建路径,快速形成完整发行闭环。

四、模型设计:经济逻辑决定项目生命周期

技术落地后,经济代币模型成为 RWA 项目的生命线。BUIDL 基金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申购环节实现法币与链上代币的无缝衔接 —— 投资者电汇美元至纽约梅隆银行,贝莱德购入底层资产后,由 Securitize 按 1:1 比例铸造 BUIDL 代币至白名单地址,链上记录全程可查。

赎回机制更是突破性创新:除传统 T+1/T+2 的法币赎回外,与 Circle 合作的 USDC 即时赎回通道,让投资者能随时将 BUIDL 兑换为稳定币,完美解决了传统金融结算与 DeFi 即时性的矛盾。Etherscan 数据显示,“Circle: BUIDL Off-Ramp” 合约的高频调用,印证了这一设计的市场价值。

当然,白名单机制也带来 “合规性与开放性的平衡难题”——BUIDL 无法直接接入 Aave 等无许可协议,需通过 Ondo Finance 等中介实现封装集成。无论资产类型是国债、房地产还是矿产,都需设计适配自身属性的代币模型。中小企业往往因缺乏专业团队,难以独立完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模型设计,很容易陷入 “发行即死亡” 的困境。

五、长期视角:站在巨头肩膀上拓展 RWA 边界

从合规框架到生态协同,再到经济模型设计,BUIDL 基金的每一步实践都为 RWA 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意义远不止于一个成功项目,更在于为全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扩展资产类别:打破 “只有标准化资产才能代币化” 的局限,验证了房地产、光伏设施等非标资产的规模化潜力,让更多类型的资产看到了上链可能;

深化 DeFi 集成:探索出 “合规封装” 的创新模式,在守住监管底线的同时,让代币收益能更灵活地融入 DeFi 生态,释放资产流动性。

而 RWA 加速器的价值,正在于将贝莱德等巨头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工具 —— 从合规模板到技术接口,从资源网络到模型框架,让更多企业无需从零摸索,直接站在行业前沿把握 RWA 的下一波红利。

 
币安 Alpha 将于今日 20 时上线 NAORIS 并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放 500 枚空投Techub News 消息,币安 Alpha 将于香港时间 7 月 31 日 20:00 上线并交易 Naoris Protocol 代币 NAORIS,并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放 500 枚 NAORIS 代币空投。空投将分两阶段发放,第一阶段(前 18 小时),持有至少 228 个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申领;第二阶段(后 6 小时),持有至少 200 个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参与,先到先得。若活动未结束,则分数门槛将每小时自动降低 15 分。申领空投将消耗 15 个币安 Alpha 积分。用户需在 Alpha 活动页面于 24 小时内确认申领,否则视为放弃领取空投。此外,币安将于今日 20:30 开放 NAORIS 合约交易。

币安 Alpha 将于今日 20 时上线 NAORIS 并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放 500 枚空投

Techub News 消息,币安 Alpha 将于香港时间 7 月 31 日 20:00 上线并交易 Naoris Protocol 代币 NAORIS,并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放 500 枚 NAORIS 代币空投。空投将分两阶段发放,第一阶段(前 18 小时),持有至少 228 个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申领;第二阶段(后 6 小时),持有至少 200 个 Alpha 积分的用户可参与,先到先得。若活动未结束,则分数门槛将每小时自动降低 15 分。申领空投将消耗 15 个币安 Alpha 积分。用户需在 Alpha 活动页面于 24 小时内确认申领,否则视为放弃领取空投。此外,币安将于今日 20:30 开放 NAORIS 合约交易。
Techub News 消息,据 X 用户 Ai 姨监测,0x41A 开头的地址 5 小时前将 6427 枚以太坊存入 Bybit,价值约 2470 万美元。该地址曾与 Mirana Ventures 有过交互,但暂时无法确认归属。
Techub News 消息,据 X 用户 Ai 姨监测,0x41A 开头的地址 5 小时前将 6427 枚以太坊存入 Bybit,价值约 2470 万美元。该地址曾与 Mirana Ventures 有过交互,但暂时无法确认归属。
Techub News 消息,据 X 用户余烬监测,被标记为 SharpLink Gaming 的地址 10 小时前把 4309 万枚 USDC 转到 Galaxy Digital,20 分钟前从 Galaxy Digital 收到 11,259 枚以太坊。
Techub News 消息,据 X 用户余烬监测,被标记为 SharpLink Gaming 的地址 10 小时前把 4309 万枚 USDC 转到 Galaxy Digital,20 分钟前从 Galaxy Digital 收到 11,259 枚以太坊。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神策说币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