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Yaya丫

✅【公众号:丫丫聊币】✅ 财富自由不是目的,时间自由才有意义
0 关注
131 粉丝
376 点赞
15 分享
全部内容
置顶
--
去年夏天小姐妹红着眼找我,说只剩 2300U 了,想翻本补房租。 我没讲均线、MACD 这些复杂的,只给了 3 条自己踩坑总结的 “保命规矩”。几个月后,她账户涨到 5 万 U,一次没爆仓 —— 币圈赚钱,守规矩常比懂技术实在。​ 第一条 “本金分三袋,不混着用” 我让她把 2300U 拆成三笔:700U 当 “短线仓”,每天只做 1 单,下午 3 点前关软件,多盯易贪; 800U 当 “趋势仓”,周线没出 5 日穿 20 日金叉、没放量破前高就空仓; 800U 当 “救命仓”,不到爆仓线 1% 绝不碰,行情插针也能留口气。 这是我当年全仓买山寨币,跌 20% 慌着补仓,差点交不起房租悟的 —— 爆仓亏一笔,本金没了就没机会了。 ​ 第二条 “只咬趋势一口,不贪全鱼”。 我早年在震荡里 10 次操作 9 次被割,后来只认死理:日线没走多头坚决不进场; 行情放量破前高且日线收稳,才用短线仓试; 盈利到 25% 就提 60% 利润存 USDC,剩下设 8% 移动止盈。 有次她看币涨 30% 想等更高,我让她按规矩提利润,后来回调没吐多少 —— 落袋的才是自己的。​ 第三条 “锁死情绪,机械执行”。 我让她进场前把止损、止盈写便利贴贴手机背:止损定 3%,到点自动平仓; 盈利 10% 就把止损拉到成本价;晚上 11 点卸交易 APP,隔天再装。 我以前半夜盯盘改止损爆仓,才懂盯盘越久情绪越乱,行情天天有,本金没了啥都没。​ 现在她还照这 3 条做,偶尔报喜。 圈没捷径,我从亏光积蓄到稳定盈利,她靠 2300U 翻身,靠的不是运气,是把简单规矩执行到底。 对女生来说,不用比操作快、懂指标多,守住节奏更重要。@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去年夏天小姐妹红着眼找我,说只剩 2300U 了,想翻本补房租。

我没讲均线、MACD 这些复杂的,只给了 3 条自己踩坑总结的

“保命规矩”。几个月后,她账户涨到 5 万 U,一次没爆仓

—— 币圈赚钱,守规矩常比懂技术实在。​

第一条 “本金分三袋,不混着用”

我让她把 2300U 拆成三笔:700U 当 “短线仓”,每天只做 1 单,下午 3 点前关软件,多盯易贪;
800U 当 “趋势仓”,周线没出 5 日穿 20 日金叉、没放量破前高就空仓;
800U 当 “救命仓”,不到爆仓线 1% 绝不碰,行情插针也能留口气。
这是我当年全仓买山寨币,跌 20% 慌着补仓,差点交不起房租悟的
—— 爆仓亏一笔,本金没了就没机会了。

第二条 “只咬趋势一口,不贪全鱼”。
我早年在震荡里 10 次操作 9 次被割,后来只认死理:日线没走多头坚决不进场;
行情放量破前高且日线收稳,才用短线仓试;
盈利到 25% 就提 60% 利润存 USDC,剩下设 8% 移动止盈。
有次她看币涨 30% 想等更高,我让她按规矩提利润,后来回调没吐多少
—— 落袋的才是自己的。​

第三条 “锁死情绪,机械执行”。

我让她进场前把止损、止盈写便利贴贴手机背:止损定 3%,到点自动平仓;
盈利 10% 就把止损拉到成本价;晚上 11 点卸交易 APP,隔天再装。
我以前半夜盯盘改止损爆仓,才懂盯盘越久情绪越乱,行情天天有,本金没了啥都没。​
现在她还照这 3 条做,偶尔报喜。

圈没捷径,我从亏光积蓄到稳定盈利,她靠 2300U 翻身,靠的不是运气,是把简单规矩执行到底。

对女生来说,不用比操作快、懂指标多,守住节奏更重要。@Yaya丫
置顶
新手选币总爱追 “10 倍山寨币” 我早年也踩过这坑,2019 年买了个流通市值 5000 万 U 的小币 结果项目方跑路,本金亏光。 后来 6 年里,我只选流通市值在 5-20 亿 U 的币种,再结合板块轮动,抓了 8 个翻倍币,比如 2023 年的 ARB、2024 年的 PYTH。 为什么是 5-20 亿 U 市值?市值太小(低于 5 亿 U)的币种控盘严重,主力拉涨后容易砸盘; 市值太大(超 20 亿 U)的币种比如 BTC、ETH,涨速慢,很难短期翻倍。而 5-20 亿 U 的币种,既有足够流动性防止被割,又有足够弹性冲涨幅。 比如 2023 年 Layer2 板块轮动时,我筛选出流通市值 8 亿 U 的 ARB,当时板块内已有 3 个币种破前高,说明板块热度起来,我建仓后 3 个月从 1.2 刀涨到 2.8 刀,翻了 1.3 倍。 还要看 “板块联动性”:如果一个币种所在板块,只有它自己涨,其他币种没动静,就是 “孤军奋战”,比如 2022 年某个元宇宙小币,自己涨到 3 刀,板块内其他币没动静,我没敢买,后来果然跌回 1 刀; 反之,板块内多币种同步上涨,才是真热度。 选币不用碰小市值 “妖币”,5-20 亿 U 市值是 “安全区间” 再结合板块内多币种联动确认热度,选对标的,翻倍其实没那么难。@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新手选币总爱追 “10 倍山寨币”

我早年也踩过这坑,2019 年买了个流通市值 5000 万 U 的小币

结果项目方跑路,本金亏光。

后来 6 年里,我只选流通市值在 5-20 亿 U 的币种,再结合板块轮动,抓了 8 个翻倍币,比如 2023 年的 ARB、2024 年的 PYTH。

为什么是 5-20 亿 U 市值?市值太小(低于 5 亿 U)的币种控盘严重,主力拉涨后容易砸盘;

市值太大(超 20 亿 U)的币种比如 BTC、ETH,涨速慢,很难短期翻倍。而 5-20 亿 U 的币种,既有足够流动性防止被割,又有足够弹性冲涨幅。

比如 2023 年 Layer2 板块轮动时,我筛选出流通市值 8 亿 U 的 ARB,当时板块内已有 3 个币种破前高,说明板块热度起来,我建仓后 3 个月从 1.2 刀涨到 2.8 刀,翻了 1.3 倍。

还要看 “板块联动性”:如果一个币种所在板块,只有它自己涨,其他币种没动静,就是 “孤军奋战”,比如 2022 年某个元宇宙小币,自己涨到 3 刀,板块内其他币没动静,我没敢买,后来果然跌回 1 刀;
反之,板块内多币种同步上涨,才是真热度。

选币不用碰小市值 “妖币”,5-20 亿 U 市值是 “安全区间”

再结合板块内多币种联动确认热度,选对标的,翻倍其实没那么难。@Yaya丫
很多新手买币后总犯愁:到底该在哪卖才不亏?跌到多少该补仓?​ ​ 币价的 “上下边界”,新手学会找,买卖就有了准头,再也不用慌着问 “要不要卖”​ 一、不用学复杂画图,记 2 个简单招:​ 看 “前高前低”: 之前涨到过的高点(比如比特币之前冲到 3.5 万 U 回落),就是 “压力位”(下次再到这,容易跌); 之前跌到过的低点(比如比特币跌到 2.8 万 U 反弹),就是 “支撑位”(下次再到这,容易涨);​ 看 “均线”:5 日线、10 日线也能当支撑压力位。比如以太坊一直沿着 5 日线涨,那 5 日线就是支撑位;如果跌破 5 日线,很可能要回调。​ 二、2 个实用用法,直接落地​ 买在 “支撑位”:如果某币跌到支撑位(比如之前的 2.8 万 U),且没放量下跌,这时候可以轻仓买 —— 相当于在 “安全区” 入手,风险更低;​ 卖在 “压力位”:如果币价涨到压力位(比如之前的 3.5 万 U),且成交量缩量,这时候可以卖一部分 —— 别贪心等 “再涨点”,很多时候到压力位就会回调。​ 三、新手别踩这 2 个坑​ 别死等 “精确点位”:比如支撑位是 2.8 万 U,没必要等到正好 2.8 万 U 才买,跌到 2.85 万 U 左右、没继续跌,就可以入手;​ 结合成交量看:如果币价跌破支撑位时放量,说明支撑失效,别抄底;涨到压力位时放量,可能突破压力位,可再等等。​ 支撑压力位就像行情的 “锚”,能帮你找到买卖的大致方向。新手不用追求 “精准操作”,先学会 “买在支撑、卖在压力”,就能避开很多不必要的亏损。@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很多新手买币后总犯愁:到底该在哪卖才不亏?跌到多少该补仓?​

币价的 “上下边界”,新手学会找,买卖就有了准头,再也不用慌着问 “要不要卖”​

一、不用学复杂画图,记 2 个简单招:​
看 “前高前低”:
之前涨到过的高点(比如比特币之前冲到 3.5 万 U 回落),就是 “压力位”(下次再到这,容易跌);
之前跌到过的低点(比如比特币跌到 2.8 万 U 反弹),就是 “支撑位”(下次再到这,容易涨);​
看 “均线”:5 日线、10 日线也能当支撑压力位。比如以太坊一直沿着 5 日线涨,那 5 日线就是支撑位;如果跌破 5 日线,很可能要回调。​

二、2 个实用用法,直接落地​
买在 “支撑位”:如果某币跌到支撑位(比如之前的 2.8 万 U),且没放量下跌,这时候可以轻仓买 —— 相当于在 “安全区” 入手,风险更低;​
卖在 “压力位”:如果币价涨到压力位(比如之前的 3.5 万 U),且成交量缩量,这时候可以卖一部分 —— 别贪心等 “再涨点”,很多时候到压力位就会回调。​

三、新手别踩这 2 个坑​
别死等 “精确点位”:比如支撑位是 2.8 万 U,没必要等到正好 2.8 万 U 才买,跌到 2.85 万 U 左右、没继续跌,就可以入手;​
结合成交量看:如果币价跌破支撑位时放量,说明支撑失效,别抄底;涨到压力位时放量,可能突破压力位,可再等等。​

支撑压力位就像行情的 “锚”,能帮你找到买卖的大致方向。新手不用追求 “精准操作”,先学会 “买在支撑、卖在压力”,就能避开很多不必要的亏损。@Yaya丫
靠 “链上数据” 避坑:我躲过 3 次大户砸盘新手也能学​ ​ 第一次听说 “链上数据” 时,我觉得特别专业​ ​ 以为只有大神才会看。直到 2022 年,我差点买一个涨得很​ ​ 猛的山寨币,朋友让我用 Nansen 查下持币地址,结果发现前 10 名持币者占了 60%,而且最近一直在悄悄减持 ​ ​ —— 这就是 “大户要砸盘” 的信号,我赶紧放弃,后来那币 3 天跌了 70%。​ 从那以后,我把 “查链上数据” 当成做单前的必选项,还总结了新手能看懂的 “两看技巧”:​ 一看持币地址分散度,比如前 100 名持币者占比超 50%,就像一群人拿着大部分蛋糕,随时可能分给别人,风险太高;​ ​ 二看大户动向,在 Nansen 上搜币种名称,看 “大额转账” 记录,如果最近有很多大户把币转到交易所,大概率是要卖,这时候千万别买。​ ​ 上次表妹问我某币能不能入,我教她查链上数据,她发现前 5 名持币者占比 70%,还在转币到交易所,果断放弃。​ ​ 其实链上数据没那么难,就像我们网购看 “买家秀” 一样,它能帮我们看到币种背后的真实情况,不被表面的涨幅骗了。​ ​ 别觉得专业工具离自己很远,只要愿意花 10 分钟学基础操作,就能多一层保护。​ ​ 我们不用成为大神,只要比别人多懂一点,就能少踩很多坑。@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靠 “链上数据” 避坑:我躲过 3 次大户砸盘新手也能学​

第一次听说 “链上数据” 时,我觉得特别专业​

以为只有大神才会看。直到 2022 年,我差点买一个涨得很​

猛的山寨币,朋友让我用 Nansen 查下持币地址,结果发现前 10 名持币者占了 60%,而且最近一直在悄悄减持 ​

—— 这就是 “大户要砸盘” 的信号,我赶紧放弃,后来那币 3 天跌了 70%。​
从那以后,我把 “查链上数据” 当成做单前的必选项,还总结了新手能看懂的 “两看技巧”:​
一看持币地址分散度,比如前 100 名持币者占比超 50%,就像一群人拿着大部分蛋糕,随时可能分给别人,风险太高;​

二看大户动向,在 Nansen 上搜币种名称,看 “大额转账” 记录,如果最近有很多大户把币转到交易所,大概率是要卖,这时候千万别买。​

上次表妹问我某币能不能入,我教她查链上数据,她发现前 5 名持币者占比 70%,还在转币到交易所,果断放弃。​

其实链上数据没那么难,就像我们网购看 “买家秀” 一样,它能帮我们看到币种背后的真实情况,不被表面的涨幅骗了。​

别觉得专业工具离自己很远,只要愿意花 10 分钟学基础操作,就能多一层保护。​

我们不用成为大神,只要比别人多懂一点,就能少踩很多坑。@Yaya丫
刚入币圈别慌!不用盯着复杂的 K 线图头疼​ 先学会 3 个 “新手友好型” 技术点,看懂趋势、避开瞎操作​ 一、先学 “均线 MA”:看趋势像看 “水流方向”​ 均线就是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线”,新手先盯 5 日线(MA5)和 10 日线(MA10)就行:​ 当 5 日线上穿 10 日线(像小溪追上大河),说明短期涨势要来了,比如比特币 5 日线从 10 日线下往上穿,这时候可以轻仓试入;​ 当 5 日线下穿 10 日线(小溪往下跑),说明短期可能要跌,赶紧减仓或观望。​ 注意:别单看 1 小时线,结合日线看更准 —— 比如小时线穿了,但日线还是 5 日线下压,大概率是短期波动,别乱追。​ 二、再懂 “MACD”:看涨跌 “动能” 够不够​ MACD 像 “开车的油门”,重点看红柱、绿柱和 “零轴”:​ 红柱变长:涨的力气在变大,比如 ETH 红柱从短变高,说明还能接着涨一阵;​ 绿柱变长:跌的力气在变大,这时候别抄底;​ 指标在零轴上方:整体是强势,零轴下方:整体弱势,尽量少碰。​ 新手不用学 “背离”,先记住:红柱多、零轴上,就谨慎乐观;绿柱多、零轴下,就乖乖空仓。​ 三、必练 “止损止盈”:技术再牛,先保本金​ 这不是指标,但比指标更重要!新手按 “百分比” 设:​ 止损:单次亏不超 3%,比如 2000U 买币,跌到 1940U 就卖,别等 “涨回来”;​ 止盈:赚够 6% 就卖一半(比如 2000U 买的,涨到 2120U,先卖 1000U 的),剩下的再看。​ 也可以按均线设:比如买了之后,跌破 5 日线就止损,涨到 10 日线压力位就止盈,简单好记。​ 其实新手学技术,不用贪多。先把这 3 个练熟,每天花 10 分钟看均线和 MACD,再严格止损止盈,比瞎听消息、乱追百倍币靠谱多了。币圈赚慢钱,反而能走得远~@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刚入币圈别慌!不用盯着复杂的 K 线图头疼​

先学会 3 个 “新手友好型” 技术点,看懂趋势、避开瞎操作​

一、先学 “均线 MA”:看趋势像看 “水流方向”​

均线就是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线”,新手先盯 5 日线(MA5)和 10 日线(MA10)就行:​
当 5 日线上穿 10 日线(像小溪追上大河),说明短期涨势要来了,比如比特币 5 日线从 10 日线下往上穿,这时候可以轻仓试入;​
当 5 日线下穿 10 日线(小溪往下跑),说明短期可能要跌,赶紧减仓或观望。​
注意:别单看 1 小时线,结合日线看更准 —— 比如小时线穿了,但日线还是 5 日线下压,大概率是短期波动,别乱追。​
二、再懂 “MACD”:看涨跌 “动能” 够不够​
MACD 像 “开车的油门”,重点看红柱、绿柱和 “零轴”:​
红柱变长:涨的力气在变大,比如 ETH 红柱从短变高,说明还能接着涨一阵;​
绿柱变长:跌的力气在变大,这时候别抄底;​
指标在零轴上方:整体是强势,零轴下方:整体弱势,尽量少碰。​
新手不用学 “背离”,先记住:红柱多、零轴上,就谨慎乐观;绿柱多、零轴下,就乖乖空仓。​
三、必练 “止损止盈”:技术再牛,先保本金​
这不是指标,但比指标更重要!新手按 “百分比” 设:​
止损:单次亏不超 3%,比如 2000U 买币,跌到 1940U 就卖,别等 “涨回来”;​
止盈:赚够 6% 就卖一半(比如 2000U 买的,涨到 2120U,先卖 1000U 的),剩下的再看。​
也可以按均线设:比如买了之后,跌破 5 日线就止损,涨到 10 日线压力位就止盈,简单好记。​
其实新手学技术,不用贪多。先把这 3 个练熟,每天花 10 分钟看均线和 MACD,再严格止损止盈,比瞎听消息、乱追百倍币靠谱多了。币圈赚慢钱,反而能走得远~@Yaya丫
第一次用杠杆时,我听别人说 “5 倍杠杆赚得快”​ ​ 就试着开了 5 倍买比特币,结果行情跌了 10%,​ ​ 直接爆仓,亏了 8000U。​ ​ 那是我攒了很久的钱,看着账户空空的,我哭了一晚上,才懂 “杠杆不是赚快钱的工具,是双刃剑”。​ ​ 后来我对杠杆定了 “铁规矩”:只开 2 倍杠杆,仓位不超 8%。比如账户有 1 万 U,每次用杠杆只投 800U,开 2 倍,就算行情跌了 10%,也只亏 160U,像丢了一件不贵的衣服,不会伤筋动骨。​ ​ 而且每次用杠杆前,我都会先算 “最坏情况”,要是亏了能接受,才下单,不接受就不用杠杆。​ ​ 有次以太坊涨得很猛,朋友劝我 “开 5 倍杠杆,赚一波大的”,我没动,还是用 2 倍杠杆,投了 800U,最后赚了 320U。虽然没赚那么多,但很踏实,不用怕爆仓。​ ​ 现在我只用 2 倍杠杆,偶尔甚至不用,账户反而稳定盈利了。​ ​ 对我们女生来说,杠杆不是 “赌一把” 的工具,是 “帮我们少赚一点,但更稳” 的助手。​ ​ 别追求高杠杆的快钱,用低杠杆、小仓位,慢慢赚,反而能在币圈走得更久。@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第一次用杠杆时,我听别人说 “5 倍杠杆赚得快”​

就试着开了 5 倍买比特币,结果行情跌了 10%,​

直接爆仓,亏了 8000U。​

那是我攒了很久的钱,看着账户空空的,我哭了一晚上,才懂 “杠杆不是赚快钱的工具,是双刃剑”。​

后来我对杠杆定了 “铁规矩”:只开 2 倍杠杆,仓位不超 8%。比如账户有 1 万 U,每次用杠杆只投 800U,开 2 倍,就算行情跌了 10%,也只亏 160U,像丢了一件不贵的衣服,不会伤筋动骨。​

而且每次用杠杆前,我都会先算 “最坏情况”,要是亏了能接受,才下单,不接受就不用杠杆。​

有次以太坊涨得很猛,朋友劝我 “开 5 倍杠杆,赚一波大的”,我没动,还是用 2 倍杠杆,投了 800U,最后赚了 320U。虽然没赚那么多,但很踏实,不用怕爆仓。​

现在我只用 2 倍杠杆,偶尔甚至不用,账户反而稳定盈利了。​

对我们女生来说,杠杆不是 “赌一把” 的工具,是 “帮我们少赚一点,但更稳” 的助手。​

别追求高杠杆的快钱,用低杠杆、小仓位,慢慢赚,反而能在币圈走得更久。@Yaya丫
昨天小敏发消息问我:姐,我一天交易十几次 账户总在亏,这算不算是种‘病’?​ ​ 我没直接答,反而问她:“你给女儿做过戚风蛋糕吗? 第一次是不是总塌腰?​ ​ 她秒回:“是啊!烤了五次都发不起来,差点把烤箱扔了。”​ ​ 我笑着说:“频繁交易就像做戚风,不是烤的次数多不好,是没在每次失败里磨会‘手艺’。​ ​ 以前我也犯过这错:刚玩合约时,看盘面波动就手痒,一天交易八次,追涨杀跌像在抢打折商品,不到一周亏了 500U。女儿指着我皱的眉头说:“妈妈做蛋糕失败会记笔记,炒币怎么不记呀?”​ ​ 这话点醒了我。我开始给交易立规矩:每天最多 3 单,每单仓位不超 15%,止损设 4%,哪怕赚 1% 也要写 50 字复盘 —— 比如 “这次买币是因为群里说涨,没看量价,下次要查链上数据”。​ ​ 有次行情波动大,我忍住只做了 2 单,赚了 120U。复盘时写:“看到别人赚快钱没冲动,守住了次数,比赚钱更重要。” 反观小敏,当时一天交易 12 次,亏了 800U,还跟我说 “怕错过机会”。​ ​ 后来我教她:每次想多交易时,就像做蛋糕前先备料 ​ —— 先列 “交易清单”:买什么币、理由是什么、止损多少,没清单就不做单。三周后她发来截图:每天只交易 2-3 次,账户开始盈利。​ ​ 其实币圈里,频繁交易不是 “病”,怕的是像没练会蛋白打发就乱烤蛋糕,只追次数不攒经验。对我们女生来说,不管是做蛋糕还是炒币,先守住 “不翻车” 的底线,再在每次操作里磨本事,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节奏。​ ​ 记住:能稳稳赚到钱的,从来不是靠 “抢机会”,是靠 “练会活下来的本事”。
昨天小敏发消息问我:姐,我一天交易十几次

账户总在亏,这算不算是种‘病’?​

我没直接答,反而问她:“你给女儿做过戚风蛋糕吗?

第一次是不是总塌腰?​

她秒回:“是啊!烤了五次都发不起来,差点把烤箱扔了。”​

我笑着说:“频繁交易就像做戚风,不是烤的次数多不好,是没在每次失败里磨会‘手艺’。​

以前我也犯过这错:刚玩合约时,看盘面波动就手痒,一天交易八次,追涨杀跌像在抢打折商品,不到一周亏了 500U。女儿指着我皱的眉头说:“妈妈做蛋糕失败会记笔记,炒币怎么不记呀?”​

这话点醒了我。我开始给交易立规矩:每天最多 3 单,每单仓位不超 15%,止损设 4%,哪怕赚 1% 也要写 50 字复盘 —— 比如 “这次买币是因为群里说涨,没看量价,下次要查链上数据”。​

有次行情波动大,我忍住只做了 2 单,赚了 120U。复盘时写:“看到别人赚快钱没冲动,守住了次数,比赚钱更重要。” 反观小敏,当时一天交易 12 次,亏了 800U,还跟我说 “怕错过机会”。​

后来我教她:每次想多交易时,就像做蛋糕前先备料 ​
—— 先列 “交易清单”:买什么币、理由是什么、止损多少,没清单就不做单。三周后她发来截图:每天只交易 2-3 次,账户开始盈利。​

其实币圈里,频繁交易不是 “病”,怕的是像没练会蛋白打发就乱烤蛋糕,只追次数不攒经验。对我们女生来说,不管是做蛋糕还是炒币,先守住 “不翻车” 的底线,再在每次操作里磨本事,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节奏。​

记住:能稳稳赚到钱的,从来不是靠 “抢机会”,是靠 “练会活下来的本事”。
新手妹妹问我 “怎么入门”,我教她三步法​ ​ 想入币圈 “怎么开始才不亏”。看着她的样子,我想起 6 年前的自己​ ​ 也是带着 “赚快钱” 的想法冲进来,结果亏了很多。​ ​ 我没让她急着买币,而是教了她 “新手三步入门法”。​ 第一步:先学 “基础术语”,像学新行业的 “行话” 一样。我给她列了个清单:什么是 U、什么是合约、止损止盈是什么意思,让她每天学 5 个,一周内搞懂。比如 “U” 就像 “币圈的钱”,“止损” 就是 “亏到一定程度就卖,不继续亏”,用她能懂的话解释,没让她看复杂的资料。​ ​ 第二步:用 “小资金练手”,拿 500U 试试水。我让她先买少量主流币,比如比特币、以太坊,每次只买 100U,感受行情波动,不碰杠杆和山寨币。就像学开车先在空旷的地方练,不直接上高速。​ ​ 第三步:写 “简单复盘”,每天花 10 分钟记笔记。不用写复杂的技术分析,只记 “买了什么、为什么买、赚了还是亏了、下次要注意什么”。比如 “今天买了 100U 比特币,因为看别人说涨,结果亏了 5U,下次要先看均线再买”。​ ​ 妹妹跟着做了 1 个月,不仅没亏,还赚了 80U,她说 “现在觉得币圈没那么可怕了”。​ ​ 其实新手入门不用急,对我们女生来说,一步一步学,用小资金练,慢慢就能找到感觉,比急着冲进去亏了好。@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新手妹妹问我 “怎么入门”,我教她三步法​

想入币圈 “怎么开始才不亏”。看着她的样子,我想起 6 年前的自己​

也是带着 “赚快钱” 的想法冲进来,结果亏了很多。​

我没让她急着买币,而是教了她 “新手三步入门法”。​
第一步:先学 “基础术语”,像学新行业的 “行话” 一样。我给她列了个清单:什么是 U、什么是合约、止损止盈是什么意思,让她每天学 5 个,一周内搞懂。比如 “U” 就像 “币圈的钱”,“止损” 就是 “亏到一定程度就卖,不继续亏”,用她能懂的话解释,没让她看复杂的资料。​

第二步:用 “小资金练手”,拿 500U 试试水。我让她先买少量主流币,比如比特币、以太坊,每次只买 100U,感受行情波动,不碰杠杆和山寨币。就像学开车先在空旷的地方练,不直接上高速。​

第三步:写 “简单复盘”,每天花 10 分钟记笔记。不用写复杂的技术分析,只记 “买了什么、为什么买、赚了还是亏了、下次要注意什么”。比如 “今天买了 100U 比特币,因为看别人说涨,结果亏了 5U,下次要先看均线再买”。​

妹妹跟着做了 1 个月,不仅没亏,还赚了 80U,她说 “现在觉得币圈没那么可怕了”。​

其实新手入门不用急,对我们女生来说,一步一步学,用小资金练,慢慢就能找到感觉,比急着冲进去亏了好。@Yaya丫
女生在币圈的小优势:我靠 “三查法则”,避开 80% 情绪单​ ​ 作为女生,我刚开始玩币时总觉得 “不如男生敢冲”​ ​ 直到有次跟男生朋友一起做单,才发现女生的细心是大优势。​ ​ 那次朋友看大 V 推币,没查仓位就满仓冲,结果爆仓了。我却在做单前查了三遍,最后避开了坑​ —— 这就是我总结的 “三查法则”。​ ​ 第一查仓位:每次做单前,先算账户总资金 ×15%,得出单币最大仓位,比如 1 万 U 账户,最多投 1500U,超了就减仓;​ ​ 第二查止损:不管行情多好,都要设止损点,我一般设 10%,没设好止损坚决不做单;​ ​ 第三查理由:买这个币是因为真的看好,还是别人说 “会涨”?比如上次有人推一个山寨币,我查了理由是 “朋友说能涨”,就没买,后来那币跌了 80%。​ ​ 我还会把 “三查” 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屏幕旁边。有次我想加杠杆买比特币,看到便利贴上 “仓位超了”,又想起妈妈说 “别冲动”,就忍住了。​ ​ 后来行情跌了 20%,我躲过一劫。反观男生朋友,经常因为 “觉得会涨” 就冲动梭哈,爆仓次数比我多了 5 次。​ ​ 其实女生在币圈不用跟男生比 “敢冲”,靠细心和耐心就能活得很好@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女生在币圈的小优势:我靠 “三查法则”,避开 80% 情绪单​

作为女生,我刚开始玩币时总觉得 “不如男生敢冲”​

直到有次跟男生朋友一起做单,才发现女生的细心是大优势。​

那次朋友看大 V 推币,没查仓位就满仓冲,结果爆仓了。我却在做单前查了三遍,最后避开了坑​
—— 这就是我总结的 “三查法则”。​

第一查仓位:每次做单前,先算账户总资金 ×15%,得出单币最大仓位,比如 1 万 U 账户,最多投 1500U,超了就减仓;​

第二查止损:不管行情多好,都要设止损点,我一般设 10%,没设好止损坚决不做单;​

第三查理由:买这个币是因为真的看好,还是别人说 “会涨”?比如上次有人推一个山寨币,我查了理由是 “朋友说能涨”,就没买,后来那币跌了 80%。​

我还会把 “三查” 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屏幕旁边。有次我想加杠杆买比特币,看到便利贴上 “仓位超了”,又想起妈妈说 “别冲动”,就忍住了。​

后来行情跌了 20%,我躲过一劫。反观男生朋友,经常因为 “觉得会涨” 就冲动梭哈,爆仓次数比我多了 5 次。​

其实女生在币圈不用跟男生比 “敢冲”,靠细心和耐心就能活得很好@Yaya丫
姐妹们总说,币圈一天,人间一年。 我握着鼠标算下来,已在这涨跌里走了六年。 哪能没摔过?我揣着开网店攒的 68万,满心想给妈换大房子 却因追百倍币、加五倍杠杆,不到两年三次爆仓,账户只剩两千 多。 深夜抱着母亲织的围巾失眠,连她问 “网店生意好不好” 都不敢接话,还把行情软件藏进手机文件夹,想过再也不碰。​ 真正醒过来,是收拾旧物时翻到账本 —— 每笔亏损旁都写着 “别人说会涨”“觉得能抄底”。我忽然懂了:靠消息、凭感觉,根本走不远。​ 我把规矩贴在梳妆台镜子旁,化妆时都能看见:亏超 4% 立刻砍仓,赚够 10% 提一半走;看币像选衣服看面料,只认温和放量破位,放量不涨直接拉黑。以前买币像囤零食,十多个堆在账户里,涨跌都慌。 后来只盯两个主流币,趋势向下就空仓,跌破关键位绝不犹豫。闺蜜劝我买热门新币,我盯着便利贴没动,那币半个月跌了 80%。 2022 年行情疯涨,我账户翻三倍,差点全仓冲。幸好记起 “赚超 50% 停单三天” 的规矩,帮母亲整理衣柜冷静下来,躲过后续暴跌。​ 去年在社区分享笔记,附上手写复盘表,就怕姐妹走我的老路。现在每天仍复盘,却不焦虑,赚的钱给妈换了新沙发,她笑说 “比开网店踏实”。​ 币圈哪有神话?女性的细心和稳,才是最靠谱的盈利密码 —— 把纪律刻进日常,比追一百个热点都管用。​@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姐妹们总说,币圈一天,人间一年。

我握着鼠标算下来,已在这涨跌里走了六年。

哪能没摔过?我揣着开网店攒的 68万,满心想给妈换大房子

却因追百倍币、加五倍杠杆,不到两年三次爆仓,账户只剩两千
多。

深夜抱着母亲织的围巾失眠,连她问 “网店生意好不好” 都不敢接话,还把行情软件藏进手机文件夹,想过再也不碰。​

真正醒过来,是收拾旧物时翻到账本 —— 每笔亏损旁都写着 “别人说会涨”“觉得能抄底”。我忽然懂了:靠消息、凭感觉,根本走不远。​

我把规矩贴在梳妆台镜子旁,化妆时都能看见:亏超 4% 立刻砍仓,赚够 10% 提一半走;看币像选衣服看面料,只认温和放量破位,放量不涨直接拉黑。以前买币像囤零食,十多个堆在账户里,涨跌都慌。

后来只盯两个主流币,趋势向下就空仓,跌破关键位绝不犹豫。闺蜜劝我买热门新币,我盯着便利贴没动,那币半个月跌了 80%。
2022 年行情疯涨,我账户翻三倍,差点全仓冲。幸好记起 “赚超 50% 停单三天” 的规矩,帮母亲整理衣柜冷静下来,躲过后续暴跌。​
去年在社区分享笔记,附上手写复盘表,就怕姐妹走我的老路。现在每天仍复盘,却不焦虑,赚的钱给妈换了新沙发,她笑说 “比开网店踏实”。​
币圈哪有神话?女性的细心和稳,才是最靠谱的盈利密码

—— 把纪律刻进日常,比追一百个热点都管用。​@Yaya丫
李姐把最后一台缝纫机扛去二手市场时,棉袄内袋里藏着张 2600U 的截图​ ​ —— 那是她开服装店亏光积蓄,又跟风炒币爆仓后,仅剩的本金。​ ​ 前一年冬天,她躲在 10 平米出租屋吃速冻饺子,母亲打来电话问 “过年回不回”​ ​ 她捏着没煮熟的饺子,愣是说 “店里忙,走不开”。收缝纫机的大爷看她红着眼,叹口气:“姑娘,别碰那些虚头巴脑的,踏实赚点好。”​ ​ 2021年开春,李姐给自己立了三条规矩:单币仓位绝不超 20%,像给资金加道 “防护栏”;只跟主流币趋势,不猜涨跌顶底;赚了钱只留 30% 滚仓,剩下 70% 立刻提为 USDT。​ ​ 第一次操作,她盯着 BTC 盘面三小时,趁小波动赚了 1800U。下楼买了盒母亲爱吃的桂花糕,咬一口甜到心里,热气熏得眼睛发潮。​ ​ 没想到这 2600U 慢慢滚起来,三个月到 5.2 万 U,半年突破 8 万 U。之前一起亏过钱的小吴找过来,说自己 900U 快爆仓了,还欠着房租。李姐把每日操作笔记拆成一条条发过去,教她看趋势、设止损。​ ​ 22 天后,小吴发来截图:2.3 万 U,还附了张房租缴费单。后来越来越多人来问,李姐每周分享复盘,从不荐币,只讲 “稳字诀”。有个粉丝之前爆仓三次,现在每月能稳赚 6000U,特地寄来家乡的绿茶。​ 如今李姐帮家里还了欠款,母亲总说 “你现在说话都踏实了”。有人问 “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她就发那张 2600U 的旧截图:“币圈不是赌场,再小的本金,守住规矩,就能慢慢站起来。”​ ​ 以前她总在夜里慌得睡不着,现在看着大家晒稳健收益,忽然明白:所谓翻身,不过是把 “急” 换成 “稳”,把 “赌” 换成 “守”。​ 以前一个人在黑夜里乱撞,现在灯在我手里。​ ​ 灯一直亮着,你跟不跟?@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李姐把最后一台缝纫机扛去二手市场时,棉袄内袋里藏着张 2600U 的截图​

—— 那是她开服装店亏光积蓄,又跟风炒币爆仓后,仅剩的本金。​

前一年冬天,她躲在 10 平米出租屋吃速冻饺子,母亲打来电话问 “过年回不回”​

她捏着没煮熟的饺子,愣是说 “店里忙,走不开”。收缝纫机的大爷看她红着眼,叹口气:“姑娘,别碰那些虚头巴脑的,踏实赚点好。”​

2021年开春,李姐给自己立了三条规矩:单币仓位绝不超 20%,像给资金加道 “防护栏”;只跟主流币趋势,不猜涨跌顶底;赚了钱只留 30% 滚仓,剩下 70% 立刻提为 USDT。​

第一次操作,她盯着 BTC 盘面三小时,趁小波动赚了 1800U。下楼买了盒母亲爱吃的桂花糕,咬一口甜到心里,热气熏得眼睛发潮。​

没想到这 2600U 慢慢滚起来,三个月到 5.2 万 U,半年突破 8 万 U。之前一起亏过钱的小吴找过来,说自己 900U 快爆仓了,还欠着房租。李姐把每日操作笔记拆成一条条发过去,教她看趋势、设止损。​

22 天后,小吴发来截图:2.3 万 U,还附了张房租缴费单。后来越来越多人来问,李姐每周分享复盘,从不荐币,只讲 “稳字诀”。有个粉丝之前爆仓三次,现在每月能稳赚 6000U,特地寄来家乡的绿茶。​
如今李姐帮家里还了欠款,母亲总说 “你现在说话都踏实了”。有人问 “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她就发那张 2600U 的旧截图:“币圈不是赌场,再小的本金,守住规矩,就能慢慢站起来。”​

以前她总在夜里慌得睡不着,现在看着大家晒稳健收益,忽然明白:所谓翻身,不过是把 “急” 换成 “稳”,把 “赌” 换成 “守”。​
以前一个人在黑夜里乱撞,现在灯在我手里。​

灯一直亮着,你跟不跟?@Yaya丫
熊市捡钱信号:2022 年,我靠这 2 点把比特币成本降 40%​ ​ 2022 年熊市时,身边人都在说 “币圈完了”:朋友割肉比特币,说 “再也不碰了”;​ ​ 圈里每天都是 “爆仓截图”;连之前天天聊币的同事,都开始晒炒股收益。​ ​ 但我却在那段时间加仓比特币,最后成本降了 40%,今年牛市直接翻倍。​ ​ 不是我运气好,是我等了两个 “捡钱信号”。第一个信号:主流币连续 3 周跌幅超 20%,且链上 “大户持仓不变”。​ ​ 我用 Glassnode 查比特币持仓数据,发现前 100 名持币地址没减持,反而有几个在悄悄加仓 ​ ​ —— 这说明机构还看好,不是真崩盘。第二个信号:身边没人聊币,甚至有人说 “币圈是骗局”。2022 年 11 月,我问了 10 个之前玩币的朋友,8 个说 “早卖了”,这时候我知道,快到抄底的时候了。​ ​ 我分三批加仓:第一次比特币跌 20% 时加 20% 仓位,第二次跌 30% 时加 30%,第三次稳住时加剩下的 50%。每次加仓前,我都会算好成本,确保就算再跌 10%,也不会影响生活。​ ​ 半年后牛市来,比特币从 1.6 万 U 涨到 3 万 U,我不仅赚回之前的亏损,还多赚了 5 万 U。​ ​ 熊市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割肉@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熊市捡钱信号:2022 年,我靠这 2 点把比特币成本降 40%​

2022 年熊市时,身边人都在说 “币圈完了”:朋友割肉比特币,说 “再也不碰了”;​

圈里每天都是 “爆仓截图”;连之前天天聊币的同事,都开始晒炒股收益。​

但我却在那段时间加仓比特币,最后成本降了 40%,今年牛市直接翻倍。​

不是我运气好,是我等了两个 “捡钱信号”。第一个信号:主流币连续 3 周跌幅超 20%,且链上 “大户持仓不变”。​

我用 Glassnode 查比特币持仓数据,发现前 100 名持币地址没减持,反而有几个在悄悄加仓 ​

—— 这说明机构还看好,不是真崩盘。第二个信号:身边没人聊币,甚至有人说 “币圈是骗局”。2022 年 11 月,我问了 10 个之前玩币的朋友,8 个说 “早卖了”,这时候我知道,快到抄底的时候了。​

我分三批加仓:第一次比特币跌 20% 时加 20% 仓位,第二次跌 30% 时加 30%,第三次稳住时加剩下的 50%。每次加仓前,我都会算好成本,确保就算再跌 10%,也不会影响生活。​

半年后牛市来,比特币从 1.6 万 U 涨到 3 万 U,我不仅赚回之前的亏损,还多赚了 5 万 U。​

熊市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割肉@Yaya丫
30 分钟复盘模板:写 4 年,我做单失误率从 60% 降到 15%​ ​ 刚做合约时,我做单全凭感觉:看到别人说 “涨” 就买,看到 “跌” 就卖,​ ​ 失误率高达 60%,半年亏了 1 万多 U。后来我听老玩家说 “复盘能少踩坑”​ ​ 就自己做了个复盘表,每天花 30 分钟填,没想到坚持 4 年后,失误率降到了 15%。​ ​ 我的复盘表很简单,就四列:日期、做单理由、情绪波动、改进点。比如 6 月 12 日买 ETH,我在 “做单理由” 里写 “有人说会涨,没查链上数据”;​ ​ “情绪波动” 写 “涨到 3000U 时想加仓,跌到 2900U 时想割肉”;“改进点” 写 “下次做单前查 Glassnode 成交量,设固定止盈止损,不看消息”。​ ​ 刚开始复盘时,我总忍不住写 “技术不行”“行情不好”,后来慢慢发现,多数失误不是因为技术,是情绪作祟。​ ​ 有次我想追涨一个山寨币,翻复盘表时看到上次 “跟风买币亏了 500U”,立马停手。后来那币跌了 30%,我躲过一劫。​ ​ 现在我每天开盘前都会翻复盘表,看看之前的错误,做单时就不会再犯。​ 其实复盘不是记流水账,是帮你记住 “哪里错了”,下次怎么改。 @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30 分钟复盘模板:写 4 年,我做单失误率从 60% 降到 15%​

刚做合约时,我做单全凭感觉:看到别人说 “涨” 就买,看到 “跌” 就卖,​

失误率高达 60%,半年亏了 1 万多 U。后来我听老玩家说 “复盘能少踩坑”​

就自己做了个复盘表,每天花 30 分钟填,没想到坚持 4 年后,失误率降到了 15%。​

我的复盘表很简单,就四列:日期、做单理由、情绪波动、改进点。比如 6 月 12 日买 ETH,我在 “做单理由” 里写 “有人说会涨,没查链上数据”;​

“情绪波动” 写 “涨到 3000U 时想加仓,跌到 2900U 时想割肉”;“改进点” 写 “下次做单前查 Glassnode 成交量,设固定止盈止损,不看消息”。​

刚开始复盘时,我总忍不住写 “技术不行”“行情不好”,后来慢慢发现,多数失误不是因为技术,是情绪作祟。​

有次我想追涨一个山寨币,翻复盘表时看到上次 “跟风买币亏了 500U”,立马停手。后来那币跌了 30%,我躲过一劫。​

现在我每天开盘前都会翻复盘表,看看之前的错误,做单时就不会再犯。​
其实复盘不是记流水账,是帮你记住 “哪里错了”,下次怎么改。
@Yaya丫
币圈 15% 仓位法:去年牛市,我靠这招跑赢满仓的人​ ​ 去年牛市时,朋友天天跟我晒收益:“满仓 ETH,一周赚了​ ​ 5 万 U!” 我却坚持用 “15% 仓位法”,每次买币都严格控制比例 ​ ​ —— 比如 1 万 U 账户,单币最多投 1500U,剩下的钱要么存着,要么分散投其他主流币。朋友笑我 “太保守,赚不到大钱”,我没辩解,只是继续按自己的节奏来。​ ​ 没想到两个月后,行情突然回调,ETH 一周跌了 35%。朋友满仓扛单,最后不仅把赚的吐回去,还亏了 2 万 U。​ ​ 我因为单币仓位轻,虽然也亏了,但其他币种没跌那么多,整体亏损不到 8%。更重要的是,我之前赚的钱提了一半到银行卡,就算账户亏了,也不影响生活。​ ​ 后来我仔细算过:用 15% 仓位法,虽然单币收益低,但能避免 “一亏全亏”。比如投 10 个币,哪怕 3 个亏损,只要 7 个盈利,总收益就不会差。而且仓位轻,心态更稳,不会因为行情波动慌着割肉或加仓。​ ​ 现在每次做单前,我都会先算仓位:账户总资金 ×15%,得出的数字就是单币最大投入。​ ​ 这招虽然简单,但能帮你在牛市保住收益,熊市减少亏损。@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币圈 15% 仓位法:去年牛市,我靠这招跑赢满仓的人​

去年牛市时,朋友天天跟我晒收益:“满仓 ETH,一周赚了​

5 万 U!” 我却坚持用 “15% 仓位法”,每次买币都严格控制比例 ​

—— 比如 1 万 U 账户,单币最多投 1500U,剩下的钱要么存着,要么分散投其他主流币。朋友笑我 “太保守,赚不到大钱”,我没辩解,只是继续按自己的节奏来。​

没想到两个月后,行情突然回调,ETH 一周跌了 35%。朋友满仓扛单,最后不仅把赚的吐回去,还亏了 2 万 U。​

我因为单币仓位轻,虽然也亏了,但其他币种没跌那么多,整体亏损不到 8%。更重要的是,我之前赚的钱提了一半到银行卡,就算账户亏了,也不影响生活。​

后来我仔细算过:用 15% 仓位法,虽然单币收益低,但能避免 “一亏全亏”。比如投 10 个币,哪怕 3 个亏损,只要 7 个盈利,总收益就不会差。而且仓位轻,心态更稳,不会因为行情波动慌着割肉或加仓。​

现在每次做单前,我都会先算仓位:账户总资金 ×15%,得出的数字就是单币最大投入。​

这招虽然简单,但能帮你在牛市保住收益,熊市减少亏损。@Yaya丫
币圈避坑:我靠这 3 点,6 年躲开 12 个空气山寨币 第 2 年玩币时,我栽过一次大跟头:当时一个 “元宇宙概念币” 在朋友圈里刷屏,上头吹 “月底翻 10 倍”,还晒出 “团队和某大厂 合作” 的截图。我没多想,把账户里 3000U 全投了进去,结果半个月后币价暴跌 90%,项目方推特注销,才知道是空气币。 那笔钱够我交三个月房租,我躲在出租屋哭了两天,才下决心搞懂 “怎么选币”。 后来我总结出 3 个选币标准,6 年里靠这招躲开 12 个空气币。 第一查团队背景:白皮书里的核心成员,必须能在 LinkedIn 找到真实履历,有过区块链项目经验才靠谱,匿名团队直接 pass; 第二看落地场景:不能只听 “概念”,要查项目有没有实际应用,比如能不能用于支付、存储,GitHub 上代码更新频率如何,至少近 3 个月每周都有提交才可信; 第三盯链上数据:用 Nansen 查持币地址,要是前 10 名持币者占比超 50%,大概率会被砸盘,再便宜也不碰。 上次朋友让我看一个新币,我查了下团队全是虚拟头像,代码近一个月没更新,直接劝他别碰。 没过一周,那币就暴跌 80%。选山寨币别信 “暴富神话”,先把这 3 点查清楚,比啥都强。 你们有没有买过空气币?@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币圈避坑:我靠这 3 点,6 年躲开 12 个空气山寨币

第 2 年玩币时,我栽过一次大跟头:当时一个 “元宇宙概念币”

在朋友圈里刷屏,上头吹 “月底翻 10 倍”,还晒出 “团队和某大厂

合作” 的截图。我没多想,把账户里 3000U 全投了进去,结果半个月后币价暴跌 90%,项目方推特注销,才知道是空气币。

那笔钱够我交三个月房租,我躲在出租屋哭了两天,才下决心搞懂 “怎么选币”。

后来我总结出 3 个选币标准,6 年里靠这招躲开 12 个空气币。

第一查团队背景:白皮书里的核心成员,必须能在 LinkedIn 找到真实履历,有过区块链项目经验才靠谱,匿名团队直接 pass;

第二看落地场景:不能只听 “概念”,要查项目有没有实际应用,比如能不能用于支付、存储,GitHub 上代码更新频率如何,至少近 3 个月每周都有提交才可信;

第三盯链上数据:用 Nansen 查持币地址,要是前 10 名持币者占比超 50%,大概率会被砸盘,再便宜也不碰。
上次朋友让我看一个新币,我查了下团队全是虚拟头像,代码近一个月没更新,直接劝他别碰。

没过一周,那币就暴跌 80%。选山寨币别信 “暴富神话”,先把这 3 点查清楚,比啥都强。
你们有没有买过空气币?@Yaya丫
2500U 到 8 万 U 的距离​ “姐,只剩 2500U,半年能翻到 9 万 U 吗?”​ ​ 我没直接答,反问:“你是想赌一把翻本,还是想稳着赚点实在的?​ ​ 她秒回:“孩子明年上学要交赞助费,我想稳着赚。” 这话让我动了心 ​ ​ —— 点开她的合约账户,2300U 余额旁,每条爆仓记录下都备注着 “别慌,为了孩子”,没有梭哈抄底的痕迹。​ ​ “能,但要守两条线:不凭情绪下单,不拿本金冒险。” 我给她定了规矩:只做小波段套利,每天最多 1 单,仓位绝不超过 15%,单日目标就 2%-4%。第一次做单前,我特意让她把 “孩子赞助费” 设成账户昵称。​ ​ 第一周小林赚了 320U,截图时带着哭腔说 “终于看到希望了”;第三周她突然问:“姐,能不能加仓位?这周行情好。”​ ​ 我没说重话,只截了她账户昵称的截图发过去,让她停单两天,每天写 500 字复盘 ​ ​ —— 不用聊 K 线,只写做单时有没有想过 “赌一把快赚”,看到别人赚得多时慌不慌。​ ​ 她的复盘里写:“看到别人一天赚 1000U,手痒想加仓,可一想到孩子的名字在账户上,又忍住了。” 这话让我放了心。​ ​ 三个月后,她的账户到了 4.2 万 U,我才教她中线布局和情绪拐点策略 —— 不是藏私,是怕她没稳住心性,学了策略反而乱了节奏。​ 半年后,小林发来对账单:87600U。隔天她送了个手工钥匙扣,上面刻着 “稳” 字。“姐,我没贪,到 8 万就提了一半存起来。”​ 我摸着钥匙扣上的纹路笑了 ​ ​ ——2500U 到 9 万 U 的距离,从来不是行情给的,是每次到点就撤的克制,是记得 “为了什么赚钱” 的清醒。​ 币圈里,能带着初心稳住的人,从来都不会走太远。​ @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2500U 到 8 万 U 的距离​

“姐,只剩 2500U,半年能翻到 9 万 U 吗?”​

我没直接答,反问:“你是想赌一把翻本,还是想稳着赚点实在的?​

她秒回:“孩子明年上学要交赞助费,我想稳着赚。” 这话让我动了心 ​

—— 点开她的合约账户,2300U 余额旁,每条爆仓记录下都备注着 “别慌,为了孩子”,没有梭哈抄底的痕迹。​

“能,但要守两条线:不凭情绪下单,不拿本金冒险。” 我给她定了规矩:只做小波段套利,每天最多 1 单,仓位绝不超过 15%,单日目标就 2%-4%。第一次做单前,我特意让她把 “孩子赞助费” 设成账户昵称。​

第一周小林赚了 320U,截图时带着哭腔说 “终于看到希望了”;第三周她突然问:“姐,能不能加仓位?这周行情好。”​

我没说重话,只截了她账户昵称的截图发过去,让她停单两天,每天写 500 字复盘 ​

—— 不用聊 K 线,只写做单时有没有想过 “赌一把快赚”,看到别人赚得多时慌不慌。​

她的复盘里写:“看到别人一天赚 1000U,手痒想加仓,可一想到孩子的名字在账户上,又忍住了。” 这话让我放了心。​

三个月后,她的账户到了 4.2 万 U,我才教她中线布局和情绪拐点策略 —— 不是藏私,是怕她没稳住心性,学了策略反而乱了节奏。​
半年后,小林发来对账单:87600U。隔天她送了个手工钥匙扣,上面刻着 “稳” 字。“姐,我没贪,到 8 万就提了一半存起来。”​
我摸着钥匙扣上的纹路笑了 ​

——2500U 到 9 万 U 的距离,从来不是行情给的,是每次到点就撤的克制,是记得 “为了什么赚钱” 的清醒。​
币圈里,能带着初心稳住的人,从来都不会走太远。​
@Yaya丫
抽屉里压着妈妈六年前织的羊绒围巾, 那时我刚入币圈她总叮嘱 “夜里盯盘别冻着”,却不知比 冬夜更冷的是人心与市场的无常。​ 三年前,闺蜜晓雯哭着找我,说老公炒股亏了,想靠币圈补窟窿。我把操作逻辑教她:盈利提半存妈妈养老账户,本金分三批建仓,不碰山寨币。起初她听话,半年间 2000U 账户涨到 6800U,连说 “幸好有你,家才没散”。​ 可没过多久,她偷偷转回流出来的钱,还加两倍杠杆买新山寨币,说 “要赚孩子学区房首付”。我连夜打电话让她减仓,她却笑我 “保守”:“你怕我超过你?”​ 一周后币种腰斩,晓雯爆仓。她没复盘,反倒发朋友圈:“有些人表面帮你,实则留一手”,配着空账户截图。我盯着屏幕良久,把她拉黑 —— 疼的不是钱,是掏心的信任被赌徒的侥幸撕碎。​ 从此我立了规矩:不主动提币圈,有人问就说 “不清楚”。表姐要 “抄作业”,我只发了区块链入门课链接。有人说我 “不近人情”,可他们没见我把盈利转给妈妈时,她欣慰的眼神。​ 上个月整理旧物,翻出晓雯送的咖啡杯,杯底 “闺蜜一辈子” 的字还清晰。我擦干净收进盒,再看行情软件,K 线起伏,我心却稳。六年了,我早把纪律刻进生活:盈利给妈妈买新衣,失误复盘到天亮。​ 现在妈妈还织围巾,不再叮嘱盯盘,只说 “钱够花就好”。她不懂区块链,却懂安稳比暴利重要。 我也终于明白,币圈能活下来的女人,靠的从不是狠劲,是守住本心的韧劲。​@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抽屉里压着妈妈六年前织的羊绒围巾,

那时我刚入币圈她总叮嘱 “夜里盯盘别冻着”,却不知比

冬夜更冷的是人心与市场的无常。​

三年前,闺蜜晓雯哭着找我,说老公炒股亏了,想靠币圈补窟窿。我把操作逻辑教她:盈利提半存妈妈养老账户,本金分三批建仓,不碰山寨币。起初她听话,半年间 2000U 账户涨到 6800U,连说 “幸好有你,家才没散”。​

可没过多久,她偷偷转回流出来的钱,还加两倍杠杆买新山寨币,说 “要赚孩子学区房首付”。我连夜打电话让她减仓,她却笑我 “保守”:“你怕我超过你?”​

一周后币种腰斩,晓雯爆仓。她没复盘,反倒发朋友圈:“有些人表面帮你,实则留一手”,配着空账户截图。我盯着屏幕良久,把她拉黑 —— 疼的不是钱,是掏心的信任被赌徒的侥幸撕碎。​

从此我立了规矩:不主动提币圈,有人问就说 “不清楚”。表姐要 “抄作业”,我只发了区块链入门课链接。有人说我 “不近人情”,可他们没见我把盈利转给妈妈时,她欣慰的眼神。​
上个月整理旧物,翻出晓雯送的咖啡杯,杯底 “闺蜜一辈子” 的字还清晰。我擦干净收进盒,再看行情软件,K 线起伏,我心却稳。六年了,我早把纪律刻进生活:盈利给妈妈买新衣,失误复盘到天亮。​
现在妈妈还织围巾,不再叮嘱盯盘,只说 “钱够花就好”。她不懂区块链,却懂安稳比暴利重要。

我也终于明白,币圈能活下来的女人,靠的从不是狠劲,是守住本心的韧劲。​@Yaya丫
一个普通人的在币圈的成长与蜕变 阿哲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还是个在电子厂打工的青年 2017 年牛市热潮席卷而来,同宿舍的工友靠买币赚了半年工资 这让他动了心。没做任何功课,他就把攒下的三万块钱全投了进去,幻想着能一夜暴富。​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短短一个月,他买的币种价格暴跌,账户余额缩水到只剩两千多。 看着屏幕上刺眼的数字,阿哲整夜整夜睡不着,甚至想过割肉离场。但他不甘心,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认输。​ 从那以后,阿哲开始疯狂学习。下班后别人刷视频、打游戏,他却抱着手机看区块链知识,泡在论坛里听老玩家分享经验。 他把每次亏损都记在本子上,分析自己的操作失误,慢慢摸透了币圈的涨跌规律。​ 2020 年,新一轮牛市悄然来临。这一次,阿哲不再像当初那样盲目跟风。他仔细研究项目白皮书,分散配置仓位,严格设置止盈止损。 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身边很多人慌了神,纷纷抛售,阿哲却凭借着对市场的判断,冷静持有。​ 年底复盘时,阿哲的账户收益翻了十倍。他没有沉迷于眼前的利润,而是拿出一部分钱报了编程班,打算深入学习区块链技术。 他知道,币圈的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在这个残酷的市场里走得更远。​ 如今,阿哲已经从一个懵懂的 “韭菜”,变成了身边人信赖的 “老玩家”。他常说:“币圈不是赌场,而是一所学校。 在这里,只有经历过牛熊的洗礼,才能真正成长。 只要肯学习、能坚持,普通人也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一个普通人的在币圈的成长与蜕变

阿哲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还是个在电子厂打工的青年

2017 年牛市热潮席卷而来,同宿舍的工友靠买币赚了半年工资

这让他动了心。没做任何功课,他就把攒下的三万块钱全投了进去,幻想着能一夜暴富。​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短短一个月,他买的币种价格暴跌,账户余额缩水到只剩两千多。

看着屏幕上刺眼的数字,阿哲整夜整夜睡不着,甚至想过割肉离场。但他不甘心,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认输。​

从那以后,阿哲开始疯狂学习。下班后别人刷视频、打游戏,他却抱着手机看区块链知识,泡在论坛里听老玩家分享经验。

他把每次亏损都记在本子上,分析自己的操作失误,慢慢摸透了币圈的涨跌规律。​

2020 年,新一轮牛市悄然来临。这一次,阿哲不再像当初那样盲目跟风。他仔细研究项目白皮书,分散配置仓位,严格设置止盈止损。
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身边很多人慌了神,纷纷抛售,阿哲却凭借着对市场的判断,冷静持有。​

年底复盘时,阿哲的账户收益翻了十倍。他没有沉迷于眼前的利润,而是拿出一部分钱报了编程班,打算深入学习区块链技术。

他知道,币圈的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在这个残酷的市场里走得更远。​

如今,阿哲已经从一个懵懂的 “韭菜”,变成了身边人信赖的 “老玩家”。他常说:“币圈不是赌场,而是一所学校。

在这里,只有经历过牛熊的洗礼,才能真正成长。

只要肯学习、能坚持,普通人也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Yaya丫
币圈六年,不爆仓,秘籍大公开 最早做合约时,我也栽过跟头 想起六年前刚入场时那 4500U 的窘迫。能走到今天 靠的从不是运气,而是一次次踩坑后磨出的 “保命规矩” 曾满仓 10 倍杠杆做多,眼看盈利要翻倍,却没注意资金费率连续两天超 0.12% 等 K 线突然跳水,账户快爆仓才慌忙平仓,后来才懂这费率是庄家的信号 —— 此时反手做空,往往能避开陷阱。还有次更惊险,10 倍杠杆下以为跌 10% 才爆仓,没算强平手续费,亏损刚到 9% 就被系统强平。 那之后,我每次下单都会主动把爆仓价再下调 1%,多留层安全垫。 我从不用 100 倍高杠杆,见过太多人被短期波动诱惑,持仓超 3 小时,手续费和资金费就吞掉所有利润。 现在我的交易很规律:短线合约只用 5 倍以内杠杆,盯着 30 分钟周期,单笔赚 3% 到 5% 就离场; 滚仓时更谨慎,每次只拿 40% 利润加仓,剩下 60% 直接提现,就算行情反转也不怕。止损也有讲究,从不在常见支撑、压力位设止损,而是选关键价 ±1.5% 的位置,偶尔还会用时间止损,避免被 “定点爆破”。 熊市时我会囤些 ETH 和 SOL,锁仓后两年不看盘;每天收盘还会写 “蠢事录”,把操作失误记下来,避免再犯。 六年下来越来越明白,合约不是抢凳子游戏,市场不奖励聪明人,只奖励能活下来的人。这份稳赢的底气,都是在控制风险里慢慢攒下的。@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币圈六年,不爆仓,秘籍大公开

最早做合约时,我也栽过跟头

想起六年前刚入场时那 4500U 的窘迫。能走到今天

靠的从不是运气,而是一次次踩坑后磨出的 “保命规矩”

曾满仓 10 倍杠杆做多,眼看盈利要翻倍,却没注意资金费率连续两天超 0.12%

等 K 线突然跳水,账户快爆仓才慌忙平仓,后来才懂这费率是庄家的信号

—— 此时反手做空,往往能避开陷阱。还有次更惊险,10 倍杠杆下以为跌 10% 才爆仓,没算强平手续费,亏损刚到 9% 就被系统强平。

那之后,我每次下单都会主动把爆仓价再下调 1%,多留层安全垫。
我从不用 100 倍高杠杆,见过太多人被短期波动诱惑,持仓超 3 小时,手续费和资金费就吞掉所有利润。

现在我的交易很规律:短线合约只用 5 倍以内杠杆,盯着 30 分钟周期,单笔赚 3% 到 5% 就离场;

滚仓时更谨慎,每次只拿 40% 利润加仓,剩下 60% 直接提现,就算行情反转也不怕。止损也有讲究,从不在常见支撑、压力位设止损,而是选关键价 ±1.5% 的位置,偶尔还会用时间止损,避免被 “定点爆破”。

熊市时我会囤些 ETH 和 SOL,锁仓后两年不看盘;每天收盘还会写 “蠢事录”,把操作失误记下来,避免再犯。

六年下来越来越明白,合约不是抢凳子游戏,市场不奖励聪明人,只奖励能活下来的人。这份稳赢的底气,都是在控制风险里慢慢攒下的。@Yaya丫
2021 年我靠 BTC 赚了 50 万,结果没及时锁定利润 后续回调全吐回去,只剩 8 万 —— 这让我总结出用了 6 年的 “利润拆分法”,现在每次盈利 后,再也没出现过 “过山车”。 具体做法很简单:当账户盈利达到本金的 50% 时,就把利润拆成三部分:30% 提现到银行卡(落袋为安),50% 转为 “安全垫资金”(只买 USDC 或 BTC 现货,不做高风险操作),20% 作为 “滚仓资金”(继续做趋势交易)。 比如 2023 年,我本金 20 万 U,盈利 10 万 U 时,3 万 U 提现,5 万 U 买了 BTC 现货,2 万 U 继续做 ETH 合约,后续 ETH 回调时,5 万 U 的 BTC 现货没亏,还靠 2 万 U 滚仓赚了 3 万 U,总盈利没缩水。 早年我总想着 “利润滚雪球”,2020 年赚了 8 万 U 后全仓加仓 SOL,结果 SOL 从 20 刀跌到 12 刀,利润全吐还亏了本金。 后来用 “利润拆分法”,哪怕滚仓资金亏了,还有提现的钱和安全垫,不会伤筋动骨。 比如 2024 年 4 月,滚仓资金做 ARB 合约亏了 1 万 U,但之前提现的 5 万 U 和安全垫的 8 万 U 没受影响,整体还是盈利的。 盈利不是看账户数字多高,是落袋的部分才真实。 利润拆分法的核心是 “不把所有利润再赌进去”,30% 提现保安全,50% 安全垫抗风险,20% 滚仓博收益,这样才能在市场波动中守住盈利。 @Square-Creator-46e153f1b8d70
2021 年我靠 BTC 赚了 50 万,结果没及时锁定利润

后续回调全吐回去,只剩 8 万

—— 这让我总结出用了 6 年的 “利润拆分法”,现在每次盈利

后,再也没出现过 “过山车”。

具体做法很简单:当账户盈利达到本金的 50% 时,就把利润拆成三部分:30% 提现到银行卡(落袋为安),50% 转为 “安全垫资金”(只买 USDC 或 BTC 现货,不做高风险操作),20% 作为 “滚仓资金”(继续做趋势交易)。

比如 2023 年,我本金 20 万 U,盈利 10 万 U 时,3 万 U 提现,5 万 U 买了 BTC 现货,2 万 U 继续做 ETH 合约,后续 ETH 回调时,5 万 U 的 BTC 现货没亏,还靠 2 万 U 滚仓赚了 3 万 U,总盈利没缩水。

早年我总想着 “利润滚雪球”,2020 年赚了 8 万 U 后全仓加仓 SOL,结果 SOL 从 20 刀跌到 12 刀,利润全吐还亏了本金。

后来用 “利润拆分法”,哪怕滚仓资金亏了,还有提现的钱和安全垫,不会伤筋动骨。

比如 2024 年 4 月,滚仓资金做 ARB 合约亏了 1 万 U,但之前提现的 5 万 U 和安全垫的 8 万 U 没受影响,整体还是盈利的。

盈利不是看账户数字多高,是落袋的部分才真实。

利润拆分法的核心是 “不把所有利润再赌进去”,30% 提现保安全,50% 安全垫抗风险,20% 滚仓博收益,这样才能在市场波动中守住盈利。
@Yaya丫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Roger波杰克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