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
个人主页
热门文章
新闻
收藏与点赞
历史记录
创作者中心
设置
SignalPlus華語
1.1k
个内容
关注
SignalPlus華語
举报
屏蔽用户
关注
提供每日最专业的宏观&加密货币资讯及分析报道
0
关注
71.7K+
粉丝
9.4K+
点赞
695
分享
全部内容
全部
视频
SignalPlus華語
--
25岁10年交易经验:天才交易员PATH的进化之路导言 15 岁还在完成初中学业的时候,Path 就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股灾。 大多数人花费十年,也未必能掌握交易的本质。但这位刚毕业的25岁年轻人,却用十年时间把自己修炼成——将“活下来”奉为第一信条的交易精算师。 去年布局比特币“黑天鹅彩票”,让他净赚几十万美金。这份成功背后,是一套极其精密的交易策略。而这套策略背后,则是一种名为“遍历性”(Ergodicity)的交易哲学。 他的眼里,交易早不再是九死一生的冒险之旅,而是一场每日推进的成本管理游戏。目标明确且清晰:通过持续不断地“刷成本”,让持仓成本不断趋向于零甚至是负数,最终做到无论市场发生任何意外,都能享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馈赠。 本期《SignalPlus 大户对谈录》,Path首次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跨市场套利的核心逻辑、如何利用期权策略创造“免费的彩票”,从而构建一个低成本的“反脆弱”系统。 如果你愿意放下一夜暴富的幻想,就请和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回顾十年交易路的漫漫征程。 15 岁入市,熔断股灾是第一课 SignalPlus:请PATH同学先做一个自我介绍,介绍一下您的经历。 Path: 我目前大概有十年的投资经验。股票、债券,还有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我都接触过,也都有实际交易经验。 SignalPlus:能问一下您今年多大了吗?我记得您好像刚毕业不久,是怎么开始接触投资的? Path: 我是99年生人,今年25岁。大概在十年前,也就是A股熔断股灾的前一年,我入市的。我第一个交易的市场是A股,因为支付宝刚刚推出模拟炒股功能,我玩了几次,觉得这个能赚钱,就用家里人的账户,问他们借了一万块钱开始入市。结果第二年年初就满仓迎接了熔断股灾,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这就是我最开始的交易经历。 活下来才能暴富:超越黑天鹅的遍历性思维 SignalPlus:十年的经验,您应该经历了很多个周期,有没有形成自己比较核心的理念或者偏好的操作手法? Path: 我现在体会最深的一点其实很简单:活下来。 只要保证自己活着(不爆仓),未来才有赚钱的可能。 换句话说,我认为交易中有两个关键:一是存活,二是遍历性(Ergodicity)。 什么是遍历性呢?简单说就是时间拉得足够长,好事情和坏事情迟早都会发生在你身上。坏的遍历性指的是总有一天会遇到极端风险导致爆仓;好的遍历性指的是也许某天踩中大机会一夜暴富。 不管好事还是坏事,这些极端情况在市场里都是存在的,因为市场具有肥尾特征,黑天鹅事件不可预测。举个例子,前些天不是有个持有8万个比特币的老钱包突然被激活了吗?这其实也算一种“遍历性”导致的暴富案例吧。 当然,在十多年前他绝不可能预测到十几年后比特币价格会涨到11万美元一个,否则当初就不会只买区区8万个。这个例子说明,好的遍历性(好运)是存在的。同样,谁用激进方式重仓搏杀,早晚可能碰上坏的遍历性(厄运)而爆仓离场。 怎样才能尽量避开坏的遍历性、增加好运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呢?核心就是活着——保证自己存活在市场里。只要活得足够久,时间足够长,“遍历性”的作用必然会显现,总有机会轮到你。 这是我目前感悟最深的一点。 SignalPlus:遍历性在数学上一般指在足够长时间内会经历所有可能场景的概率。您能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一下,您所理解的交易中的“遍历性”吗? Path: 只要有可能发生的,那么它在不远的未来内,就一定会发生,并且在金融市场中这个未来往往会比预估的早非常多。 一个例子就是在去杠杆(de-leveraging)暴跌行情下,由于市场的自我实现性,高杠杆交易者被强平后带动价格继续下跌,使得稍低杠杆的交易者也落入强平射程内,依此循环,其中可能还伴随熔断这种流动性真空情况、叠加熔断的磁吸效应,让很多交易者自认为“很安全”的杠杆率,成为他们爆仓的推手。 可能某些回测数据会表示,在某个杠杆率下投资组合触发强平的概率不足 1%,但市场是肥尾分布的、而且具有自我实现的特性。 类似的案例还有 LTCM 因为俄罗斯国债违约事件破产的案例,LTCM 的模型认为俄罗斯国债违约是 7 或 8 个标准差之外的事件,按模型推算,类似事件也许百万年都不会遇到一次。但后来的故事咱们都知道了。 SignalPlus:为了应对遍历性,我们要尽可能考虑各种极端场景,是这样吗? Path:应对遍历性,应该是让遍历性对我们有利。 市场的肥尾分布和自我实现特性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利用这样的事实来构建投资组合。当市场遍历到尾部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这就需要用到期权这类的非线性工具了。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也无需预测,始终保持遍历性有益于我的姿态,在时间的积累下,就能有不错的结果。 第一次赚大钱的经历 SignalPlus:您还记得第一次赚到大资金是什么时候吗? Path: 我赚得最多的一次交易是在BTC上完成的,就是去年的那一波行情。 SignalPlus:可以说一下量级吗? Path: 嗯,大概几十万美元吧。 SignalPlus:投入的本金大概是多少呢? Path: 本金大概十万美元左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SignalPlus:通过什么操作方式赚到这笔钱的? Path: 主要分两部分吧。一方面,持有现货,在币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确保自己不轻易卖出(不“丢币”)。那段时间我期权仓位其实很少。另一方面,后来币价高位震荡时,我开始做一些期权策略。其中让我赚得最多的一段,就是去年8月份那波剧烈去杠杆引发的下跌行情。 SignalPlus: 您当时买了虚值的OTM Put? Path: 对,在那段时间之前就已经把期权的仓位给拉上来了,买了很多OTM Put,然后近端的话不断地用短期期权,把那个Long Put的支出给回本。 SignalPlus: 在您这种持仓或者刷成本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特别煎熬的时刻? Path: 在BTC上面还真没有,在其他品种上有。比如上证50,去年年初它跌得非常狠,春节后有一波小行情终于让我回本赚钱了。在A股这种标的上面,它总是在阴跌,极少数情况下暴涨,你去刷成本的话,你的仓位就会越打越高。当时甚至还用了一些融资,这其实是有悖于我说的那个遍历性原则的,它如果真的再继续往下跌,那我就爆仓了。 套利机会永远藏在规则里 SignalPlus:刚刚您谈到A股、Crypto,包括现在用IBKR做美股,您是怎么构建起这么全面的投资体系的呢? Path: 首先就是出于好奇心吧。我对各种金融市场确实都很感兴趣。一开始我炒A股现货,当时完全是小白一个——财报不会看,技术指标也看不懂。那时听别人讨论什么MACD、KDJ,我看书查资料也是一头雾水,越学越糊涂。后来我干脆放弃了直接炒股,从场外基金开始学起。 通过买基金,我慢慢学习了指数是怎么构成的、成分股和权重怎么影响基金走势、指数的编制规则、市值加权算法等等。把这些基础规则弄明白后,我又转去研究场内ETF:ETF的报价撮合是怎么进行的、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的机制是什么等等。 我一直有个理念:当你把这些最基础的交易规则都搞懂了,其实就已经胜过90%以上的投资者了。 这个体会是我跟很多投资者交流、并从网上论坛收集信息之后形成的。 现实中有很多人,连最基础的交易规则都不清楚。而恰恰有不少交易机会就蕴藏在这些基础规则里。 比如几年前保时捷和大众的收购案,当时证监会的规则没有把期权的持仓涵盖在持股量里面,其中一方就用这些衍生品达成了收购。 这就是最基础的交易规则,你如果能把这些规则摸透了,那其实你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了。从此以后,我就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去学。 东方财富上面有很多品种,除了股票,我交易比较多的就是A股的可转债。可转债的套利,也非常要求你对于规则的研究要比较细,有很多套利机会在里面。另外还有期货市场,最近也有一个套利机会——某豆粕ETF的收盘价和豆粕期货收盘价之间存在套利空间。当时套利的年化收益率非常可观,虽然持续时间不长。这就是利用最基础的收盘价和净值情况进行套利。如果你能看懂最基础的交易规则,这钱就是你的。 到了境外市场之后,我发现还可以玩美股、港股。它们也有很多套利机会,从品种上面最直观的,比如我们交易的Crypto衍生品是币本位的,而美股的IBIT它是美元本位的,它们两个都有期权链,那它们之间的这个差价就可以套利,也是利用最基本的交割结算规则。 SignalPlus:可见只要定价机制存在“收敛”,套利机会就永远存在。 Path: 对,就是这样。 透明市场:美股与Crypto为何更适合交易者? SignalPlus:您觉得美股市场和加密市场各自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Path: 最吸引我的点就是透明和公开。 Crypto我了解得很晚,直到去年才开始认真研究。在我进入Crypto市场之前,我是认认真真地把白皮书看了,再把代码复现了一下,大概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它给我的第一个震撼就是公开透明。区块链上每一笔转账、每个地址的持仓都清清楚楚,完全公开可查。这个属性让我非常震撼。 在传统金融世界里,你肯定是不知道你交易对手方名下的资产情况的,但是在区块链的世界里面,你是能知道的。 美股市场当然也有很成熟的公开机制。比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每次发布会跟市场的博弈,其实是公开进行的。虽然我们老说他是太极大师,但你看他还给你们点阵图、美联储利率观察器这些工具。它这个市场非常之成熟,你只要能明确知道你想要交易什么风险,那市场一定会有对应的工具给你。比如你想交易三个月后美联储是否降息的风险敞口,CME会给你利率期货来交易。美股有完善的衍生品工具,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说起这个,前段时间美国大选期间,预测市场上有赌特朗普和哈里斯谁能竞选成功。IBKR也有事件预测工具,你也可以赌,两个市场中间还有差价,甚至还可以套利。我当时算了一下,如果做的话年化收益10%以上。 我觉得美股和加密市场都是高度市场化、公开博弈的市场。它们的价格都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SignalPlus:公开透明的市场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Path: 对,没错,就是竞争力。 博弈之道:A股经验在海外市场的降维打击 SignalPlus:您在A股做可转债套利和在美股做波动率策略的这些经历,对您后面做Crypto有什么影响或启发吗? Path: 可能有点暴论了,就是我觉得在A股,你无论做什么策略,你都会涉及到博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中性的,不是贬义的。如果你对于博弈非常熟练了,在美股市场上其实是有优势的。 比如说GME的行情里面,你如果是一个常年交易过A股的人,对于你的博弈能力是有优势的。 如果你在A股市场习惯了这种博弈论的思维,并且运用得很熟练,那么当你去美股市场,实际上是有优势的。比如说GME的逼空行情,如果你是长期混迹A股的人,对那种多空博弈局面的理解会更深,也更敢于参与。 刚才提到的可转债套利其实也是一个博弈的结果。当时我的策略是提前买入正股,并持有到股权登记日,那么我就有权获得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当时A股可转债的发行价和市场价之间往往存在非常大的价差(普遍溢价30%以上),我可以利用这个差价作为持有股票的“安全垫”。当然,我最终目的不是长期持有股票,而是拿到可转债后卖出套利。那如何选择买入时机、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它的转债合约的设计是怎么样的?这又是一个博弈的点了。这对于理解美股和币圈的博弈是有帮助的。 SignalPlus:主要是博弈思维,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择时能力,对吧? Path: 对,择时。 SignalPlus:之前在传统市场养成的不轻易搏命、注重博弈的理念,以及用很多套利对冲的手段,在Crypto市场仍然适用吗? Path: 那肯定能更好应用。Crypto市场的衍生品要更加自由,保证金设计甚至比美股还要好用很多。 因为它始终在一个交易所里面,自身风险没有多少。美股有不同交易所,你可能会考虑跨交易所的保证金设计。涉及到对冲的话,Crypto的工具更好用。 构建终极防御策略:万物皆可“刷成本” SignalPlus:我们接下来聊聊您的具体策略。您在美股市场一般使用什么策略? Path: 现在看到的这个表格,就是我做TLT(美国国债20+年ETF)相关的持仓。 我有个主观看法:美股是一个降息周期,长期债券在降息周期中升值空间比较大。我主观预期它是一个牛市,那如何去匹配我这个预期?我选择的策略就是成本策略,具体就是使用期权进行备兑、反备兑来降低成本。另外,美股市场可用的工具很多,债券方面有零息债券,ETF方面有杠杆ETF、反向ETF等,都可以对策略有一些帮助。 整体思路是:先建立底仓(相当于压舱石)。我先持有一定数量的TLT现货头寸,而不是一开始就完全的卖出 Put 来接货。 你看上面这个成本表,P代表put,有到期日、行权价、合约数量,如果是负数就是卖出。接货之后,就反手卖出Call,中间会用一些杠杆ETF(LETF)来增强收益。 LETF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交易品种,它有个特点就是在震荡行情中是偏损耗的。债券通常是一个震荡行情占大头的品种,所以债券的LETF在趋势超额和震荡损耗中,更偏向于震荡损耗。既然是损耗,那我就想办法当它的空头。 比如TMF是三倍做多TLT的ETF,TMV是三倍做空TLT的。那我既然想做空损耗,同时又想做多债券,我就会选择做空TMV。具体操作就是卖TMV的Call,买TMV的Put,并把它配平成一个成本为负的组合。这样即使到期后标的价格不动,我也有权利金的正收入,所以这个交易还不错。成本为负,收益上限还挺高。 SignalPlus:我看到您表格中数量为负五,在券商软件中代表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您对这个格式非常熟悉。 Path:是的。有了交易记录之后,你就能得出一个权利金加股息的总和、佣金总和、现货数量和总成本,最后算出平均成本。说起这个,为什么我会选TLT来做这个策略?TLT是一系列债券的集合,我们可以把它等价成一张大的债券。适用于债券的定价方式,对于TLT同样适用。债券有一个非常好的性质:一个价格一定对应一个收益率。 我们看美剧商战剧里交易员报债券产品价格时,往往不是报成交价,而是收益率。比如“我要以5%的价格(这里把5%的收益率简称为5%的价格)买入多少万、多少年久期的债券”。为什么?因为价格和收益率可以一一对应。TLT作为一张大债券,同样有这个性质。 假如我想以85的价格接货TLT,85对我来说是抽象概念,但如果说我想以5.09%的收益率接货,这个概念一下子就直观了。TLT的久期大概是26年,我愿不愿意以5.09%的收益率锁定26年?我觉得划算,我就Take。如果它涨到92美元,对应收益率4.59%,我觉得不太划算了,就可以卖出一些货。这样做下来,你的持仓成本也是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同样对应一个收益率。我保守估计我目前的持仓成本对应的收益率应该是8%以上。 你的成本做低,意味着你的收益率在做高。以8%以上的成本去持有25年期以上的债券,我觉得合适,那我就继续保持这个成本价。 这个成本其实是有含义的,股票也一样。我另一个账户主要做西方石油(OXY),它的一个指标是PE(市盈率),也就是你的回本周期。当你的成本变低的时候,你的回本周期就变快了。 除此之外,我还在IBIT(贝莱德比特币现货ETF)上做了一些成本管理。IBIT的价格和比特币的币价之间有对应关系,50美元的IBIT价格对应87912美元的比特币。很多时候交易行权价,数字很抽象,但做了这个对应关系后,就变得直观了。同样,持有的股数和对应的币量之间也有换算关系。我还会把相关标的的策略并表,比如我用两倍杠杆ETF做增强策略赚的钱,会把它并入IBIT的成本表,让IBIT的成本越来越低。基本上每个标的都是这样操作。 SignalPlus:按您这种做法,交易好像变成了“低买高卖,只要成本足够低就一定赚钱”这么简单的事了。 Path: 无论什么标的,包括一些“衍生品的衍生品”,如果你能不断降低它的持仓成本,就拥有了一个低成本的“反脆弱”头寸。 大家都明白,持有一些“黑天鹅保险”(反脆弱头寸)是好事,但正因为人人都想要,它的价格通常很昂贵。如果你高价买入这些保险,一旦市场真的暴跌,它开始发挥作用时,你的收益还要减去当初付出的高成本,算下来净利润未必多高。 所以,关键是以低成本持有反脆弱头寸。 通过不停地“刷成本”把持有成本降下来,这个头寸将来才能真正大赚。就拿UVIX(2×做多VIX波动率期货的ETF)举例,如果你能把持有UVIX的成本刷到很低,将来当市场大跌时它暴涨,你的收益减掉极低的成本,净收益才会非常可观。 低成本“反脆弱”策略在加密市场的应用 SignalPlus:您在股票市场用的这种“低成本反脆弱+现金流”策略,在加密市场也同样适用吗? Path: Crypto在波动率衍生品方面其实不多,除了DVOL期货,基本上没有其他了。但你可以自己手动构造。比如我之前用的方法,就是去Long(做多)远期的OTM(虚值期权)。Deribit最远只能交易到一年的期权,其实也不算太远,但凸性(期权价值对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非线性加速特性,即Gamma效应)也是足够的。然后你不断地买入远期的OTM,再用近端的备兑、反备兑刷出来的现金流去支付远期的支出。这个账一定是算得平的,因为短期的Theta(时间价值)流逝速度会比远期的快非常多。你用短期的Theta流逝速度差,去填补远期的支出,不断这样做,到某个时间点,你的OTM头寸就免费了。一个免费的OTM Put,就是一张免费的彩票,非常有意义。 具体来说,当你的“彩票”真中了(也就是远期看跌期权变成实值,大跌发生)之后,我现在最新的策略是会Roll(滚动操作)一下。比如前段时间BTC涨上来,我把已经ITM(实值)的看涨期权卖掉,再开一个行权价更高的。比如把40的持仓卖了,开成43的。这样你的成交价更便宜了,意味着你在止盈。但止盈的同时,你依然保持了对应底层标的的凸性,相当于部分止盈,然后继续把它Roll上去。这样,你凸性的成本也会变得很低。 SignalPlus:听起来很像一种日历价差策略。比如卖近月、买远月,利用近远端Theta差异获利。 Path: 它就是你自己构造出来的一个日历结构。远端时间在流逝,对你不利;近端时间也在流逝,但对你有利(因为你在卖)。近端的时间流速非常快,所以你就可以不断用近端时间流速去填补远期时间流速。 SignalPlus:您之前提到去年8月份通过黑天鹅头寸在Crypto市场挣了一大笔。能否再详细讲讲,当时您是怎么设计这个黑天鹅头寸的? Path: 那个时候(7月份开始)我其实已经开始做一些备兑、反备兑了,不是单纯拿着币。 当时BTC价格大概7万美元左右,已经跌过一次了。 再涨上来的时候,我就开始买OTM Put,边涨边买。那个时候买的还蛮多的,但我确信短端的现金流一定能够填补长端的支出。我确信我一定能回本,它是能够刷回来的。 给新手的忠告:魔鬼藏在细节里 SignalPlus:您从去年正式加入Crypto市场,也开始使用SignalPlus。可以聊聊哪些功能对您的帮助比较大吗? Path: 风险矩阵是我最常用的一个工具,近段时间我也有做一些BTC策略,这基本上是我每次打开都会用的功能。我会看自己的损益图,在什么情况下不同希腊字母给我的盈亏影响怎样。最重要的还是保证金压力测试,可以给我一个大概估计,对于未来行情的预期比较有帮助。 SignalPlus:对于那些原来做美股现货或美股期权,现在转战到Crypto期权市场的新手投资者,您有什么想提醒的,或者觉得哪些东西容易踩坑? Path: 一定要了解清楚你交易品种的交易规则。 衍生品有结算交割规则,到底是几点结算?价格怎么算出来的?数据来源在哪?这些你至少得了解。我最近看到有案例,因为不了解强制平仓规则,赚钱了反而被平仓。这些东西都已经提前告诉你了,你不应该在出了事之后才知道。 像币圈的一些衍生品,它可能会绕一些。比如币本位合约,它的英文叫Inverse Contract(反向合约), 它的算法是反的。比如我平常在美股,买100股英伟达,市值是成交价乘以100股,单位是美元。但是反向合约,它的单位是美元,它的市值才是币。我最近甚至为此写了一个计算器,可以直观地展示这种反向合约和我们常见的线性合约在盈亏曲线上的区别(对于做空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利)。 甚至底层一点,我也推荐去了解一下,BTC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我知道有很多人对BTC的定义非常粗暴,就是拿来洗钱的庞氏骗局。那他到底有没有去看一看BTC的白皮书,看一看它的源代码怎么写的,自己去复现一下,去感受一下?至少去区块链浏览器上看一看每个区块包含的交易,每个地址之间的转账,Input/Output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 你交易标的的底层也应该了解,包括BTC、ETH,还有美股的一些东西。股票的话就是底层财务数据(财报)了。现在GPT这些工具很发达,我现在看财报都是先扔给它们,让它们给我分析我想要的点——业务有哪些板块,每个板块占比多少,每年净利润多少,不同地区收入占比等。现在我一天就可以搞完一个股票的研究,以前可能一个月都不行。 SignalPlus:总结一下,还是要从规则和底层细节入手,充分了解你交易的市场和资产。 Path: 有句话说得蛮贴切:魔鬼藏在细节里。真的有很多东西,特别是要命的一些东西,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里面,你一定得注意。 包括SignalPlus平台上的很多工具,也可以研究它们的数据来源和原理。你们平台的Delta有币本位Delta和美元本位Delta,可以自己去切换感受一下不同计量单位下曲线的效果。 最终建议:不要神话工具,要提高容错率 SignalPlus:最后,您还有什么想对新入场的听众朋友说的?可以畅所欲言。 Path: 还是开头那句话:一定要活下去。 你至少要在这个市场上活下来,才有可能等到暴富的机会。我见过很多人跟我说,他们资金量小,只能搏一把,上高杠杆去赌。但不是这样的,这只是你的理由。100万的持仓和1000万的持仓、一个亿的持仓,你都应该一样细水长流、稳扎稳打地做。 资本的积累有个过程,你不踏踏实实熬时间,100万怎么可能变1000万?所以千万不要急。首先要保证自己在市场中活着,然后财富的“遍历性”才可能降临到你身上。 不能等到哪一天,你看对的那个预期确实发生了,但那时你已经不在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你至少得活到你看对的那一天。 期权这些工具,只能说是给你的容错率更大一些,让你的交易曲线更平滑一些。它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是学了期权就能平步青云、加速暴富。它只是一个工具,不要神话工具,要利用好工具,把自己的容错率提高。 别人都死了,你还活着。 就像成本一样,我拿债券来比喻,我现在的成本对应收益率是8%,市场报价是5%。那等到市场跌到对应8%收益率的时候,一定是高成本的人比我先死。股票也是一样,估值更高、资产质量更差、杠杆更高的公司一定更先破产。 如何把你的成本价做低?拿比特币而言,如果你可以把持币成本压低到比矿工的电费成本还低,当他们都要关机了你还活着,那你就牛逼了。 如果成本是负数,那就更好了。 这也是一种思路:利用期权这些衍生品,不断降低持仓成本。 期权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就是你可以交易现价之外的风险。假如现在比特币是十万,你可以交易九万甚至八万的风险敞口,线性产品是不行的。你就可以利用这种性质去把你的成本不断地磨低。甚至别人说比特币没有现金流,你可以用期权去创造出它的现金流,手动实现它的现金流。 Path的十年,是一部关于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如何系统性幸存的史诗。我们相信,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潜藏着同样精彩的篇章。 《SignalPlus 对谈录:在市场里活下来的方法》 正在寻找像您一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如果您是一位管理投资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资深玩家,我们诚邀您参与我们的一对一深度访谈。我们渴望了解您独特的投资风格与制胜之道,并愿意投入专业资源,将您的宝贵经验整理成深度文章,分享给整个社区。 您的成功值得被看见。期待您的联系!
置顶
25岁10年交易经验:天才交易员PATH的进化之路
导言
15 岁还在完成初中学业的时候,Path 就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股灾。
大多数人花费十年,也未必能掌握交易的本质。但这位刚毕业的25岁年轻人,却用十年时间把自己修炼成——将“活下来”奉为第一信条的交易精算师。
去年布局比特币“黑天鹅彩票”,让他净赚几十万美金。这份成功背后,是一套极其精密的交易策略。而这套策略背后,则是一种名为“遍历性”(Ergodicity)的交易哲学。
他的眼里,交易早不再是九死一生的冒险之旅,而是一场每日推进的成本管理游戏。目标明确且清晰:通过持续不断地“刷成本”,让持仓成本不断趋向于零甚至是负数,最终做到无论市场发生任何意外,都能享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馈赠。
本期《SignalPlus 大户对谈录》,Path首次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跨市场套利的核心逻辑、如何利用期权策略创造“免费的彩票”,从而构建一个低成本的“反脆弱”系统。
如果你愿意放下一夜暴富的幻想,就请和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回顾十年交易路的漫漫征程。
15 岁入市,熔断股灾是第一课
SignalPlus:请PATH同学先做一个自我介绍,介绍一下您的经历。
Path: 我目前大概有十年的投资经验。股票、债券,还有期权、期货等衍生品我都接触过,也都有实际交易经验。
SignalPlus:能问一下您今年多大了吗?我记得您好像刚毕业不久,是怎么开始接触投资的?
Path: 我是99年生人,今年25岁。大概在十年前,也就是A股熔断股灾的前一年,我入市的。我第一个交易的市场是A股,因为支付宝刚刚推出模拟炒股功能,我玩了几次,觉得这个能赚钱,就用家里人的账户,问他们借了一万块钱开始入市。结果第二年年初就满仓迎接了熔断股灾,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这就是我最开始的交易经历。
活下来才能暴富:超越黑天鹅的遍历性思维
SignalPlus:十年的经验,您应该经历了很多个周期,有没有形成自己比较核心的理念或者偏好的操作手法?
Path: 我现在体会最深的一点其实很简单:活下来。
只要保证自己活着(不爆仓),未来才有赚钱的可能。 换句话说,我认为交易中有两个关键:一是存活,二是遍历性(Ergodicity)。
什么是遍历性呢?简单说就是时间拉得足够长,好事情和坏事情迟早都会发生在你身上。坏的遍历性指的是总有一天会遇到极端风险导致爆仓;好的遍历性指的是也许某天踩中大机会一夜暴富。
不管好事还是坏事,这些极端情况在市场里都是存在的,因为市场具有肥尾特征,黑天鹅事件不可预测。举个例子,前些天不是有个持有8万个比特币的老钱包突然被激活了吗?这其实也算一种“遍历性”导致的暴富案例吧。
当然,在十多年前他绝不可能预测到十几年后比特币价格会涨到11万美元一个,否则当初就不会只买区区8万个。这个例子说明,好的遍历性(好运)是存在的。同样,谁用激进方式重仓搏杀,早晚可能碰上坏的遍历性(厄运)而爆仓离场。
怎样才能尽量避开坏的遍历性、增加好运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呢?核心就是活着——保证自己存活在市场里。只要活得足够久,时间足够长,“遍历性”的作用必然会显现,总有机会轮到你。 这是我目前感悟最深的一点。
SignalPlus:遍历性在数学上一般指在足够长时间内会经历所有可能场景的概率。您能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一下,您所理解的交易中的“遍历性”吗?
Path: 只要有可能发生的,那么它在不远的未来内,就一定会发生,并且在金融市场中这个未来往往会比预估的早非常多。
一个例子就是在去杠杆(de-leveraging)暴跌行情下,由于市场的自我实现性,高杠杆交易者被强平后带动价格继续下跌,使得稍低杠杆的交易者也落入强平射程内,依此循环,其中可能还伴随熔断这种流动性真空情况、叠加熔断的磁吸效应,让很多交易者自认为“很安全”的杠杆率,成为他们爆仓的推手。
可能某些回测数据会表示,在某个杠杆率下投资组合触发强平的概率不足 1%,但市场是肥尾分布的、而且具有自我实现的特性。
类似的案例还有 LTCM 因为俄罗斯国债违约事件破产的案例,LTCM 的模型认为俄罗斯国债违约是 7 或 8 个标准差之外的事件,按模型推算,类似事件也许百万年都不会遇到一次。但后来的故事咱们都知道了。
SignalPlus:为了应对遍历性,我们要尽可能考虑各种极端场景,是这样吗?
Path:应对遍历性,应该是让遍历性对我们有利。
市场的肥尾分布和自我实现特性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利用这样的事实来构建投资组合。当市场遍历到尾部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这就需要用到期权这类的非线性工具了。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也无需预测,始终保持遍历性有益于我的姿态,在时间的积累下,就能有不错的结果。
第一次赚大钱的经历
SignalPlus:您还记得第一次赚到大资金是什么时候吗?
Path: 我赚得最多的一次交易是在BTC上完成的,就是去年的那一波行情。
SignalPlus:可以说一下量级吗?
Path: 嗯,大概几十万美元吧。
SignalPlus:投入的本金大概是多少呢?
Path: 本金大概十万美元左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SignalPlus:通过什么操作方式赚到这笔钱的?
Path: 主要分两部分吧。一方面,持有现货,在币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确保自己不轻易卖出(不“丢币”)。那段时间我期权仓位其实很少。另一方面,后来币价高位震荡时,我开始做一些期权策略。其中让我赚得最多的一段,就是去年8月份那波剧烈去杠杆引发的下跌行情。
SignalPlus: 您当时买了虚值的OTM Put?
Path: 对,在那段时间之前就已经把期权的仓位给拉上来了,买了很多OTM Put,然后近端的话不断地用短期期权,把那个Long Put的支出给回本。
SignalPlus: 在您这种持仓或者刷成本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特别煎熬的时刻?
Path: 在BTC上面还真没有,在其他品种上有。比如上证50,去年年初它跌得非常狠,春节后有一波小行情终于让我回本赚钱了。在A股这种标的上面,它总是在阴跌,极少数情况下暴涨,你去刷成本的话,你的仓位就会越打越高。当时甚至还用了一些融资,这其实是有悖于我说的那个遍历性原则的,它如果真的再继续往下跌,那我就爆仓了。
套利机会永远藏在规则里
SignalPlus:刚刚您谈到A股、Crypto,包括现在用IBKR做美股,您是怎么构建起这么全面的投资体系的呢?
Path: 首先就是出于好奇心吧。我对各种金融市场确实都很感兴趣。一开始我炒A股现货,当时完全是小白一个——财报不会看,技术指标也看不懂。那时听别人讨论什么MACD、KDJ,我看书查资料也是一头雾水,越学越糊涂。后来我干脆放弃了直接炒股,从场外基金开始学起。
通过买基金,我慢慢学习了指数是怎么构成的、成分股和权重怎么影响基金走势、指数的编制规则、市值加权算法等等。把这些基础规则弄明白后,我又转去研究场内ETF:ETF的报价撮合是怎么进行的、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的机制是什么等等。
我一直有个理念:当你把这些最基础的交易规则都搞懂了,其实就已经胜过90%以上的投资者了。 这个体会是我跟很多投资者交流、并从网上论坛收集信息之后形成的。
现实中有很多人,连最基础的交易规则都不清楚。而恰恰有不少交易机会就蕴藏在这些基础规则里。 比如几年前保时捷和大众的收购案,当时证监会的规则没有把期权的持仓涵盖在持股量里面,其中一方就用这些衍生品达成了收购。
这就是最基础的交易规则,你如果能把这些规则摸透了,那其实你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了。从此以后,我就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去学。
东方财富上面有很多品种,除了股票,我交易比较多的就是A股的可转债。可转债的套利,也非常要求你对于规则的研究要比较细,有很多套利机会在里面。另外还有期货市场,最近也有一个套利机会——某豆粕ETF的收盘价和豆粕期货收盘价之间存在套利空间。当时套利的年化收益率非常可观,虽然持续时间不长。这就是利用最基础的收盘价和净值情况进行套利。如果你能看懂最基础的交易规则,这钱就是你的。
到了境外市场之后,我发现还可以玩美股、港股。它们也有很多套利机会,从品种上面最直观的,比如我们交易的Crypto衍生品是币本位的,而美股的IBIT它是美元本位的,它们两个都有期权链,那它们之间的这个差价就可以套利,也是利用最基本的交割结算规则。
SignalPlus:可见只要定价机制存在“收敛”,套利机会就永远存在。
Path: 对,就是这样。
透明市场:美股与Crypto为何更适合交易者?
SignalPlus:您觉得美股市场和加密市场各自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Path: 最吸引我的点就是透明和公开。 Crypto我了解得很晚,直到去年才开始认真研究。在我进入Crypto市场之前,我是认认真真地把白皮书看了,再把代码复现了一下,大概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它给我的第一个震撼就是公开透明。区块链上每一笔转账、每个地址的持仓都清清楚楚,完全公开可查。这个属性让我非常震撼。 在传统金融世界里,你肯定是不知道你交易对手方名下的资产情况的,但是在区块链的世界里面,你是能知道的。
美股市场当然也有很成熟的公开机制。比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每次发布会跟市场的博弈,其实是公开进行的。虽然我们老说他是太极大师,但你看他还给你们点阵图、美联储利率观察器这些工具。它这个市场非常之成熟,你只要能明确知道你想要交易什么风险,那市场一定会有对应的工具给你。比如你想交易三个月后美联储是否降息的风险敞口,CME会给你利率期货来交易。美股有完善的衍生品工具,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说起这个,前段时间美国大选期间,预测市场上有赌特朗普和哈里斯谁能竞选成功。IBKR也有事件预测工具,你也可以赌,两个市场中间还有差价,甚至还可以套利。我当时算了一下,如果做的话年化收益10%以上。
我觉得美股和加密市场都是高度市场化、公开博弈的市场。它们的价格都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SignalPlus:公开透明的市场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Path: 对,没错,就是竞争力。
博弈之道:A股经验在海外市场的降维打击
SignalPlus:您在A股做可转债套利和在美股做波动率策略的这些经历,对您后面做Crypto有什么影响或启发吗?
Path: 可能有点暴论了,就是我觉得在A股,你无论做什么策略,你都会涉及到博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中性的,不是贬义的。如果你对于博弈非常熟练了,在美股市场上其实是有优势的。 比如说GME的行情里面,你如果是一个常年交易过A股的人,对于你的博弈能力是有优势的。
如果你在A股市场习惯了这种博弈论的思维,并且运用得很熟练,那么当你去美股市场,实际上是有优势的。比如说GME的逼空行情,如果你是长期混迹A股的人,对那种多空博弈局面的理解会更深,也更敢于参与。
刚才提到的可转债套利其实也是一个博弈的结果。当时我的策略是提前买入正股,并持有到股权登记日,那么我就有权获得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当时A股可转债的发行价和市场价之间往往存在非常大的价差(普遍溢价30%以上),我可以利用这个差价作为持有股票的“安全垫”。当然,我最终目的不是长期持有股票,而是拿到可转债后卖出套利。那如何选择买入时机、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它的转债合约的设计是怎么样的?这又是一个博弈的点了。这对于理解美股和币圈的博弈是有帮助的。
SignalPlus:主要是博弈思维,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择时能力,对吧?
Path: 对,择时。
SignalPlus:之前在传统市场养成的不轻易搏命、注重博弈的理念,以及用很多套利对冲的手段,在Crypto市场仍然适用吗?
Path: 那肯定能更好应用。Crypto市场的衍生品要更加自由,保证金设计甚至比美股还要好用很多。 因为它始终在一个交易所里面,自身风险没有多少。美股有不同交易所,你可能会考虑跨交易所的保证金设计。涉及到对冲的话,Crypto的工具更好用。
构建终极防御策略:万物皆可“刷成本”
SignalPlus:我们接下来聊聊您的具体策略。您在美股市场一般使用什么策略?
Path: 现在看到的这个表格,就是我做TLT(美国国债20+年ETF)相关的持仓。
我有个主观看法:美股是一个降息周期,长期债券在降息周期中升值空间比较大。我主观预期它是一个牛市,那如何去匹配我这个预期?我选择的策略就是成本策略,具体就是使用期权进行备兑、反备兑来降低成本。另外,美股市场可用的工具很多,债券方面有零息债券,ETF方面有杠杆ETF、反向ETF等,都可以对策略有一些帮助。
整体思路是:先建立底仓(相当于压舱石)。我先持有一定数量的TLT现货头寸,而不是一开始就完全的卖出 Put 来接货。
你看上面这个成本表,P代表put,有到期日、行权价、合约数量,如果是负数就是卖出。接货之后,就反手卖出Call,中间会用一些杠杆ETF(LETF)来增强收益。
LETF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交易品种,它有个特点就是在震荡行情中是偏损耗的。债券通常是一个震荡行情占大头的品种,所以债券的LETF在趋势超额和震荡损耗中,更偏向于震荡损耗。既然是损耗,那我就想办法当它的空头。
比如TMF是三倍做多TLT的ETF,TMV是三倍做空TLT的。那我既然想做空损耗,同时又想做多债券,我就会选择做空TMV。具体操作就是卖TMV的Call,买TMV的Put,并把它配平成一个成本为负的组合。这样即使到期后标的价格不动,我也有权利金的正收入,所以这个交易还不错。成本为负,收益上限还挺高。
SignalPlus:我看到您表格中数量为负五,在券商软件中代表卖出方,也就是义务方。您对这个格式非常熟悉。
Path:是的。有了交易记录之后,你就能得出一个权利金加股息的总和、佣金总和、现货数量和总成本,最后算出平均成本。说起这个,为什么我会选TLT来做这个策略?TLT是一系列债券的集合,我们可以把它等价成一张大的债券。适用于债券的定价方式,对于TLT同样适用。债券有一个非常好的性质:一个价格一定对应一个收益率。
我们看美剧商战剧里交易员报债券产品价格时,往往不是报成交价,而是收益率。比如“我要以5%的价格(这里把5%的收益率简称为5%的价格)买入多少万、多少年久期的债券”。为什么?因为价格和收益率可以一一对应。TLT作为一张大债券,同样有这个性质。
假如我想以85的价格接货TLT,85对我来说是抽象概念,但如果说我想以5.09%的收益率接货,这个概念一下子就直观了。TLT的久期大概是26年,我愿不愿意以5.09%的收益率锁定26年?我觉得划算,我就Take。如果它涨到92美元,对应收益率4.59%,我觉得不太划算了,就可以卖出一些货。这样做下来,你的持仓成本也是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同样对应一个收益率。我保守估计我目前的持仓成本对应的收益率应该是8%以上。
你的成本做低,意味着你的收益率在做高。以8%以上的成本去持有25年期以上的债券,我觉得合适,那我就继续保持这个成本价。
这个成本其实是有含义的,股票也一样。我另一个账户主要做西方石油(OXY),它的一个指标是PE(市盈率),也就是你的回本周期。当你的成本变低的时候,你的回本周期就变快了。
除此之外,我还在IBIT(贝莱德比特币现货ETF)上做了一些成本管理。IBIT的价格和比特币的币价之间有对应关系,50美元的IBIT价格对应87912美元的比特币。很多时候交易行权价,数字很抽象,但做了这个对应关系后,就变得直观了。同样,持有的股数和对应的币量之间也有换算关系。我还会把相关标的的策略并表,比如我用两倍杠杆ETF做增强策略赚的钱,会把它并入IBIT的成本表,让IBIT的成本越来越低。基本上每个标的都是这样操作。
SignalPlus:按您这种做法,交易好像变成了“低买高卖,只要成本足够低就一定赚钱”这么简单的事了。
Path: 无论什么标的,包括一些“衍生品的衍生品”,如果你能不断降低它的持仓成本,就拥有了一个低成本的“反脆弱”头寸。
大家都明白,持有一些“黑天鹅保险”(反脆弱头寸)是好事,但正因为人人都想要,它的价格通常很昂贵。如果你高价买入这些保险,一旦市场真的暴跌,它开始发挥作用时,你的收益还要减去当初付出的高成本,算下来净利润未必多高。
所以,关键是以低成本持有反脆弱头寸。 通过不停地“刷成本”把持有成本降下来,这个头寸将来才能真正大赚。就拿UVIX(2×做多VIX波动率期货的ETF)举例,如果你能把持有UVIX的成本刷到很低,将来当市场大跌时它暴涨,你的收益减掉极低的成本,净收益才会非常可观。
低成本“反脆弱”策略在加密市场的应用
SignalPlus:您在股票市场用的这种“低成本反脆弱+现金流”策略,在加密市场也同样适用吗?
Path: Crypto在波动率衍生品方面其实不多,除了DVOL期货,基本上没有其他了。但你可以自己手动构造。比如我之前用的方法,就是去Long(做多)远期的OTM(虚值期权)。Deribit最远只能交易到一年的期权,其实也不算太远,但凸性(期权价值对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非线性加速特性,即Gamma效应)也是足够的。然后你不断地买入远期的OTM,再用近端的备兑、反备兑刷出来的现金流去支付远期的支出。这个账一定是算得平的,因为短期的Theta(时间价值)流逝速度会比远期的快非常多。你用短期的Theta流逝速度差,去填补远期的支出,不断这样做,到某个时间点,你的OTM头寸就免费了。一个免费的OTM Put,就是一张免费的彩票,非常有意义。
具体来说,当你的“彩票”真中了(也就是远期看跌期权变成实值,大跌发生)之后,我现在最新的策略是会Roll(滚动操作)一下。比如前段时间BTC涨上来,我把已经ITM(实值)的看涨期权卖掉,再开一个行权价更高的。比如把40的持仓卖了,开成43的。这样你的成交价更便宜了,意味着你在止盈。但止盈的同时,你依然保持了对应底层标的的凸性,相当于部分止盈,然后继续把它Roll上去。这样,你凸性的成本也会变得很低。
SignalPlus:听起来很像一种日历价差策略。比如卖近月、买远月,利用近远端Theta差异获利。
Path: 它就是你自己构造出来的一个日历结构。远端时间在流逝,对你不利;近端时间也在流逝,但对你有利(因为你在卖)。近端的时间流速非常快,所以你就可以不断用近端时间流速去填补远期时间流速。
SignalPlus:您之前提到去年8月份通过黑天鹅头寸在Crypto市场挣了一大笔。能否再详细讲讲,当时您是怎么设计这个黑天鹅头寸的?
Path: 那个时候(7月份开始)我其实已经开始做一些备兑、反备兑了,不是单纯拿着币。
当时BTC价格大概7万美元左右,已经跌过一次了。 再涨上来的时候,我就开始买OTM Put,边涨边买。那个时候买的还蛮多的,但我确信短端的现金流一定能够填补长端的支出。我确信我一定能回本,它是能够刷回来的。
给新手的忠告:魔鬼藏在细节里
SignalPlus:您从去年正式加入Crypto市场,也开始使用SignalPlus。可以聊聊哪些功能对您的帮助比较大吗?
Path: 风险矩阵是我最常用的一个工具,近段时间我也有做一些BTC策略,这基本上是我每次打开都会用的功能。我会看自己的损益图,在什么情况下不同希腊字母给我的盈亏影响怎样。最重要的还是保证金压力测试,可以给我一个大概估计,对于未来行情的预期比较有帮助。
SignalPlus:对于那些原来做美股现货或美股期权,现在转战到Crypto期权市场的新手投资者,您有什么想提醒的,或者觉得哪些东西容易踩坑?
Path: 一定要了解清楚你交易品种的交易规则。 衍生品有结算交割规则,到底是几点结算?价格怎么算出来的?数据来源在哪?这些你至少得了解。我最近看到有案例,因为不了解强制平仓规则,赚钱了反而被平仓。这些东西都已经提前告诉你了,你不应该在出了事之后才知道。
像币圈的一些衍生品,它可能会绕一些。比如币本位合约,它的英文叫Inverse Contract(反向合约), 它的算法是反的。比如我平常在美股,买100股英伟达,市值是成交价乘以100股,单位是美元。但是反向合约,它的单位是美元,它的市值才是币。我最近甚至为此写了一个计算器,可以直观地展示这种反向合约和我们常见的线性合约在盈亏曲线上的区别(对于做空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利)。
甚至底层一点,我也推荐去了解一下,BTC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我知道有很多人对BTC的定义非常粗暴,就是拿来洗钱的庞氏骗局。那他到底有没有去看一看BTC的白皮书,看一看它的源代码怎么写的,自己去复现一下,去感受一下?至少去区块链浏览器上看一看每个区块包含的交易,每个地址之间的转账,Input/Output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东西。
你交易标的的底层也应该了解,包括BTC、ETH,还有美股的一些东西。股票的话就是底层财务数据(财报)了。现在GPT这些工具很发达,我现在看财报都是先扔给它们,让它们给我分析我想要的点——业务有哪些板块,每个板块占比多少,每年净利润多少,不同地区收入占比等。现在我一天就可以搞完一个股票的研究,以前可能一个月都不行。
SignalPlus:总结一下,还是要从规则和底层细节入手,充分了解你交易的市场和资产。
Path: 有句话说得蛮贴切:魔鬼藏在细节里。真的有很多东西,特别是要命的一些东西,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里面,你一定得注意。
包括SignalPlus平台上的很多工具,也可以研究它们的数据来源和原理。你们平台的Delta有币本位Delta和美元本位Delta,可以自己去切换感受一下不同计量单位下曲线的效果。
最终建议:不要神话工具,要提高容错率
SignalPlus:最后,您还有什么想对新入场的听众朋友说的?可以畅所欲言。
Path: 还是开头那句话:一定要活下去。 你至少要在这个市场上活下来,才有可能等到暴富的机会。我见过很多人跟我说,他们资金量小,只能搏一把,上高杠杆去赌。但不是这样的,这只是你的理由。100万的持仓和1000万的持仓、一个亿的持仓,你都应该一样细水长流、稳扎稳打地做。
资本的积累有个过程,你不踏踏实实熬时间,100万怎么可能变1000万?所以千万不要急。首先要保证自己在市场中活着,然后财富的“遍历性”才可能降临到你身上。 不能等到哪一天,你看对的那个预期确实发生了,但那时你已经不在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你至少得活到你看对的那一天。
期权这些工具,只能说是给你的容错率更大一些,让你的交易曲线更平滑一些。它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是学了期权就能平步青云、加速暴富。它只是一个工具,不要神话工具,要利用好工具,把自己的容错率提高。 别人都死了,你还活着。
就像成本一样,我拿债券来比喻,我现在的成本对应收益率是8%,市场报价是5%。那等到市场跌到对应8%收益率的时候,一定是高成本的人比我先死。股票也是一样,估值更高、资产质量更差、杠杆更高的公司一定更先破产。
如何把你的成本价做低?拿比特币而言,如果你可以把持币成本压低到比矿工的电费成本还低,当他们都要关机了你还活着,那你就牛逼了。 如果成本是负数,那就更好了。
这也是一种思路:利用期权这些衍生品,不断降低持仓成本。 期权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就是你可以交易现价之外的风险。假如现在比特币是十万,你可以交易九万甚至八万的风险敞口,线性产品是不行的。你就可以利用这种性质去把你的成本不断地磨低。甚至别人说比特币没有现金流,你可以用期权去创造出它的现金流,手动实现它的现金流。
Path的十年,是一部关于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如何系统性幸存的史诗。我们相信,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潜藏着同样精彩的篇章。
《SignalPlus 对谈录:在市场里活下来的方法》 正在寻找像您一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如果您是一位管理投资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资深玩家,我们诚邀您参与我们的一对一深度访谈。我们渴望了解您独特的投资风格与制胜之道,并愿意投入专业资源,将您的宝贵经验整理成深度文章,分享给整个社区。
您的成功值得被看见。期待您的联系!
SignalPlus華語
--
黄金在宏观波动与降息预期下,未来走势何去何从? 今晚 22:00(UTC+8),SignalPlus × PureDelta 联合直播,邀请嘉宾 洗尼玛 深度解析: 黄金的价值逻辑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 腾讯·会议:907-8538-6248 一场关于黄金的硬核分享,等你来! #GOLD
黄金在宏观波动与降息预期下,未来走势何去何从?
今晚 22:00(UTC+8),SignalPlus × PureDelta 联合直播,邀请嘉宾 洗尼玛 深度解析:
黄金的价值逻辑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 腾讯·会议:907-8538-6248
一场关于黄金的硬核分享,等你来!
#GOLD
SignalPlus華語
--
BTC 波动率周报(九月1日-九月8日)核心指标(香港时间9月1日16:00至9月8日16:00) BTC/USD上涨1.6%(109,600→111,300美元),ETH/USD下跌4.0%(4,470→4,290美元) 过去两个月BTC现货市场走势不甚明朗:8月虽触及长期目标区间(12.5–13.5万美元)下沿,但形态欠佳,需谨慎评估后续价格行为。当前技术结构呈现双重顶形态,两次触及关键位12.5万美元后遭到反弹,预示市场可能进入横盘调整模式。若再次上探前高失败,或将引发更深度回调短期阻力位依次为11.2万、11.7万及12.5–12.6万美元;下行支撑/突破位于10.9万美元和10–10.1万美元。依照该币价走势,预计未来两个月实际波动率将持续走高。 市场主题 暑期结束后首周市场陷入多空博弈:宏观面风险资产仍获支撑(本周美国经济数据放缓印证9月17日FOMC会议降息25基点的合理性,推动ETF持续流入);但加密原生群体抛压强劲,零售买盘乏力(交易所存款较峰值锐减)。多空力量异步对冲导致BTC暂陷10.9–11.4万美元区间,但在区间内波动剧烈。若一方占据主导突破区间,可能引发波动率跃升 — — 若抛压减缓或遭强势买盘吸收,市场有望延续涨势(从BTC的偏度可以看出当前局部看涨仓位不足);若宏观环境转差或ETF流入衰退(甚至转为流出),抛压可能快速压制现货价格下探10万美元 BTC 隐含波动率 近两周实际波动率维持在35–38vol区间,尤其在小时级波动中尤为明显。技术面的混沌,叠加宏观利好(ETF流入)和原生抛压互相压制,导致市场难以形成均衡期权需求持续疲软,唯一显著买盘来自非农数据前后的短期看跌对冲(事件后平仓)。由于缺乏波动率买盘,市场不愿抬高远期波动率的定价,9月末及10月合约隐含波动率已逼近近期实际波动水平(35–36vol) BTC美元偏度/峰度 偏度持续偏向下方:非农数据利好背景下价格走势仍疲软,且11.3万至11万美元的快速回撤令市场担忧深度回调。结构性看涨参与度低迷,只有数据驱动的战术性看涨价差;但同时市场对远期行权价小于10万美元的波动率兴趣匮乏,导致长期偏度接近平价峰度价格普遍走低:市场持续压低峰度减弱对极端尾部风险的定价。尽管波动率的波动性近几周总体平稳,但历史经验表明BTC的生态可能快速转换 — — 任何大幅波动都可能导致现货与期权流动性瞬时蒸发,因此在当前的市场中持有多头峰度是不错的选择 祝新一周交易顺利!
BTC 波动率周报(九月1日-九月8日)
核心指标(香港时间9月1日16:00至9月8日16:00)
BTC/USD上涨1.6%(109,600→111,300美元),ETH/USD下跌4.0%(4,470→4,290美元)
过去两个月BTC现货市场走势不甚明朗:8月虽触及长期目标区间(12.5–13.5万美元)下沿,但形态欠佳,需谨慎评估后续价格行为。当前技术结构呈现双重顶形态,两次触及关键位12.5万美元后遭到反弹,预示市场可能进入横盘调整模式。若再次上探前高失败,或将引发更深度回调短期阻力位依次为11.2万、11.7万及12.5–12.6万美元;下行支撑/突破位于10.9万美元和10–10.1万美元。依照该币价走势,预计未来两个月实际波动率将持续走高。
市场主题
暑期结束后首周市场陷入多空博弈:宏观面风险资产仍获支撑(本周美国经济数据放缓印证9月17日FOMC会议降息25基点的合理性,推动ETF持续流入);但加密原生群体抛压强劲,零售买盘乏力(交易所存款较峰值锐减)。多空力量异步对冲导致BTC暂陷10.9–11.4万美元区间,但在区间内波动剧烈。若一方占据主导突破区间,可能引发波动率跃升 — — 若抛压减缓或遭强势买盘吸收,市场有望延续涨势(从BTC的偏度可以看出当前局部看涨仓位不足);若宏观环境转差或ETF流入衰退(甚至转为流出),抛压可能快速压制现货价格下探10万美元
BTC 隐含波动率
近两周实际波动率维持在35–38vol区间,尤其在小时级波动中尤为明显。技术面的混沌,叠加宏观利好(ETF流入)和原生抛压互相压制,导致市场难以形成均衡期权需求持续疲软,唯一显著买盘来自非农数据前后的短期看跌对冲(事件后平仓)。由于缺乏波动率买盘,市场不愿抬高远期波动率的定价,9月末及10月合约隐含波动率已逼近近期实际波动水平(35–36vol)
BTC美元偏度/峰度
偏度持续偏向下方:非农数据利好背景下价格走势仍疲软,且11.3万至11万美元的快速回撤令市场担忧深度回调。结构性看涨参与度低迷,只有数据驱动的战术性看涨价差;但同时市场对远期行权价小于10万美元的波动率兴趣匮乏,导致长期偏度接近平价峰度价格普遍走低:市场持续压低峰度减弱对极端尾部风险的定价。尽管波动率的波动性近几周总体平稳,但历史经验表明BTC的生态可能快速转换 — — 任何大幅波动都可能导致现货与期权流动性瞬时蒸发,因此在当前的市场中持有多头峰度是不错的选择
祝新一周交易顺利!
BTC
ETH
SignalPlus華語
--
【9月8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 $Coinbase Global(COIN)$ 看涨成交额居首,且买盘显著占优。叠加比特币企稳与 Coinbase 衍生品业务扩张预期,市场情绪偏多。 策略:布局 9–10 月 10–15%价外的牛市看涨价差,或卖出 Δ≈20 的现金担保认沽以承接回调。 📌 $露露柠檬(LULU)$ 认沽成交井喷,且以卖方主导,源于全年业绩指引下修后的“恐慌波动抛售”。 策略:保守者可建立熊市认沽价差对冲;激进者则可小仓位卖出远虚值的认沽信用价差,严格控制风险。 📌 $Palantir(PLTR)$ 看涨期权占比超 90%,但主动方向中性。股价高位震荡,消息面暂无新增催化。 策略:优先考虑短宽铁鹰博区间;若看多,可用看涨日历价差替代直买,以控制波动率风险。 📌 $特斯拉(TSLA)$ 认沽成交活跃,但净买力度不强。焦点仍在“万亿薪酬方案”引发的分歧。 策略:中性偏多可采用铁鹰/铁蝶收敛波动;若看上沿突破,可用牛市看涨价差替代裸多。 📌 $Meta(META)$ 看涨成交净买入,基本面受 VR 与青少年安全风波扰动,短线消息噪音与长期增长逻辑并存。 策略:持仓者可用保护性领口降低风险;看反弹者可尝试牛市看涨价差。#OptionsFlow
【9月8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 $Coinbase Global(COIN)$ 看涨成交额居首,且买盘显著占优。叠加比特币企稳与 Coinbase 衍生品业务扩张预期,市场情绪偏多。
策略:布局 9–10 月 10–15%价外的牛市看涨价差,或卖出 Δ≈20 的现金担保认沽以承接回调。
📌 $露露柠檬(LULU)$ 认沽成交井喷,且以卖方主导,源于全年业绩指引下修后的“恐慌波动抛售”。
策略:保守者可建立熊市认沽价差对冲;激进者则可小仓位卖出远虚值的认沽信用价差,严格控制风险。
📌 $Palantir(PLTR)$ 看涨期权占比超 90%,但主动方向中性。股价高位震荡,消息面暂无新增催化。
策略:优先考虑短宽铁鹰博区间;若看多,可用看涨日历价差替代直买,以控制波动率风险。
📌 $特斯拉(TSLA)$ 认沽成交活跃,但净买力度不强。焦点仍在“万亿薪酬方案”引发的分歧。
策略:中性偏多可采用铁鹰/铁蝶收敛波动;若看上沿突破,可用牛市看涨价差替代裸多。
📌 $Meta(META)$ 看涨成交净买入,基本面受 VR 与青少年安全风波扰动,短线消息噪音与长期增长逻辑并存。
策略:持仓者可用保护性领口降低风险;看反弹者可尝试牛市看涨价差。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SignalPlus 宏观分析特别版: 九月惊魂?正如预期所示,我们已进入季节性波动剧烈的九月周期:非农就业资料略逊于预期,三个月平均增速放缓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准。 报告核心资料同样疲软,八成行业八月份就业呈现负增长,这强化了本月降息的预期,使美联储终端利率预期降至2.9%,成为当前周期的最低点。较今夏初3.4%的利率水准大幅下调50个基点。 非农资料公布后,利率交易员预计本月降息50基点概率极低(约5%),但到年底累计降息三次的概率达92%。1年期远期九月联储期货(2026年9月)周五下跌15基点,市场定价显示到2026年底将累计降息近三次。 通胀预期受控:随著投资者重新评估经济放缓预期,通胀互换和长期债券盈亏平衡通胀率均走低,市场预测本周CPI数据为2.92%。交易员将重点关注潜在通胀放缓的确认信号,以佐证杰克逊霍尔会议后美联储激进的鸽派转向。未来数月资料将揭示是否会出现关税相关价格压力的初步迹象 — — 在当前时点,任何偏鹰派的高位通胀资料都对风险资产不利。 盈亏平衡通胀率周五小幅下降,对长期债券构成利好(此前因持续财政担忧,美债收益率一度逼近5%)。30年期美债本周初测试5%临界点后反弹,10年期收益率大幅下跌后已接近测试4%关口。 股市上周整体持平:英伟达的疲软被其他龙头股和防御性板块抵消,标普500指数重回夏末交易区间中轨。如上周所述,鉴于季节性趋势挑战叠加摩根大通报告显示对冲基金净杠杆率处于高位,预计未来两个月波动性将加剧。 加密货币过去一周整体横盘整理,但比特币明显跑输同类资产、股票及现货黄金。净买入动能减弱:数字资产代币买入量大幅萎缩,中心化交易所报告显示新资金入场意愿低迷,投资者更倾向持股观望。短期前景更具挑战性,建议采取防御性策略以应对风险资产的季节性波动。此外需警惕数字资产代币相关风险:随著净值溢价持续收窄,下行过程中负凸性担忧可能加剧。 祝交易顺利!
SignalPlus 宏观分析特别版: 九月惊魂?
正如预期所示,我们已进入季节性波动剧烈的九月周期:非农就业资料略逊于预期,三个月平均增速放缓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准。
报告核心资料同样疲软,八成行业八月份就业呈现负增长,这强化了本月降息的预期,使美联储终端利率预期降至2.9%,成为当前周期的最低点。较今夏初3.4%的利率水准大幅下调50个基点。
非农资料公布后,利率交易员预计本月降息50基点概率极低(约5%),但到年底累计降息三次的概率达92%。1年期远期九月联储期货(2026年9月)周五下跌15基点,市场定价显示到2026年底将累计降息近三次。
通胀预期受控:随著投资者重新评估经济放缓预期,通胀互换和长期债券盈亏平衡通胀率均走低,市场预测本周CPI数据为2.92%。交易员将重点关注潜在通胀放缓的确认信号,以佐证杰克逊霍尔会议后美联储激进的鸽派转向。未来数月资料将揭示是否会出现关税相关价格压力的初步迹象 — — 在当前时点,任何偏鹰派的高位通胀资料都对风险资产不利。
盈亏平衡通胀率周五小幅下降,对长期债券构成利好(此前因持续财政担忧,美债收益率一度逼近5%)。30年期美债本周初测试5%临界点后反弹,10年期收益率大幅下跌后已接近测试4%关口。
股市上周整体持平:英伟达的疲软被其他龙头股和防御性板块抵消,标普500指数重回夏末交易区间中轨。如上周所述,鉴于季节性趋势挑战叠加摩根大通报告显示对冲基金净杠杆率处于高位,预计未来两个月波动性将加剧。
加密货币过去一周整体横盘整理,但比特币明显跑输同类资产、股票及现货黄金。净买入动能减弱:数字资产代币买入量大幅萎缩,中心化交易所报告显示新资金入场意愿低迷,投资者更倾向持股观望。短期前景更具挑战性,建议采取防御性策略以应对风险资产的季节性波动。此外需警惕数字资产代币相关风险:随著净值溢价持续收窄,下行过程中负凸性担忧可能加剧。
祝交易顺利!
BTC
SignalPlus華語
--
【9月5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露露柠檬(LULU)$ 业绩/指引再下修引发股价重挫,榜单显示大额Put为主且以主动卖出占优,典型“恐慌中卖波动/承接权利金”。策略:高波下保守用Put保护或熊市Put价差;进取者小仓位卖现金担保Put(挑选更远OTM,控制保证金)。   $特斯拉(TSLA)$ 董事会抛出“最高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事件驱动提升预期分歧;当日两端成交均活跃但净卖为主,偏向中性偏多的“写波动”。策略:持仓做领口(卖Call+买Put)或窄宽度铁鹰博区间。 $英伟达(NVDA)$ 消息面偏平,指数权重受宏观拖累小幅回撤;盘面显示Call与Put均有参与、Put净买更多,偏对冲。策略:看回落用熊市Put价差;若IV走高可铁鹰收租。 #OptionsFlow
【9月5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露露柠檬(LULU)$ 业绩/指引再下修引发股价重挫,榜单显示大额Put为主且以主动卖出占优,典型“恐慌中卖波动/承接权利金”。策略:高波下保守用Put保护或熊市Put价差;进取者小仓位卖现金担保Put(挑选更远OTM,控制保证金)。  
$特斯拉(TSLA)$ 董事会抛出“最高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事件驱动提升预期分歧;当日两端成交均活跃但净卖为主,偏向中性偏多的“写波动”。策略:持仓做领口(卖Call+买Put)或窄宽度铁鹰博区间。
$英伟达(NVDA)$ 消息面偏平,指数权重受宏观拖累小幅回撤;盘面显示Call与Put均有参与、Put净买更多,偏对冲。策略:看回落用熊市Put价差;若IV走高可铁鹰收租。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直播回顾:从Coding到Trading,聊聊交易大牛是如何炼成的9月4日,我们邀请到一位网名叫 void* 的交易员参与对谈。 他曾是头部大厂的程序员,在2019年全职投身加密货币交易。在经历过数次高杠杆合约交易带来的“腰斩”阵痛后,他逐渐放弃了对短期暴利的追求,转而构建了一套以“长期生存”为核心的交易体系。 而期权是这套体系的基石。通过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既帮助他在市场中“活下去”,也让他能“拿得住”看好的核心资产,从而捕获完整的周期利润。 以下为本期直播的文字整理: 程序员如何踏入交易江湖 昆卡:请 void*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比如教育和成长经历。 void*:我是全日制本科毕业。年纪可能相对这一轮的新同学稍微大一些。本科毕业后在BAT三家大厂之一工作,2016年接触加密圈,2017年开始正式在加密圈做投资,从2019年开始就全职做币圈和美股的交易了。 昆卡:16年开始接触加密,17年大力投入,19年全职all in,可以聊一下你第一次是怎么接触到加密行业的吗? void*:其实更早了解到的时候是2013年,我的OKX账户注册时间就是13年。当时比特币在人民币价格几百块钱的时候有一波小行情,我就注册账户用几百块钱买了一点点比特币,然后放在那里没怎么管它。 一直到 2016、17 年那一波牛市,比特币价格涨起来上了新闻,我才重新开始关注。正好我是写代码的,就去仔细看了看比特币的代码,又了解了一些记账特性和代币经济学设计。 我本人一直对投资感兴趣,而加密正好是计算机技术和二级市场交易的交叉领域,所以就比较感兴趣。2017年开始做一些加密货币的投资,那时候主要做大饼。 ICO 疯狂年代的一瞥 昆卡:我印象中您入圈的 2016、17 年算是币圈的“古早时代”了,当时除了现货交易,您有没有关注或参与别的赛道,例如那时候非常火的 ICO 众筹? void*:ICO 就是“充钱买币”。我也参与过 EOS 的众筹,当时大家都往里冲,结果大家也都亏了钱。记得 EOS 价格第三波涨到多少来着?我都忘了,总之最后我亏了不少。 EOS 正好是 2017 年那波牛市的尾声阶段出的项目。以太坊那时候也涨了一阵,EOS 出来后在整个中文圈被炒得特别火。我记得当时还有个人叫帝师,到处在鼓吹 EOS。 昆卡:现在回头看,当时那个 ICO 疯狂年代真是各种人和故事都有,挺魔幻的。你当时在2016-17年那波,有见过什么光怪陆离的现象吗? void*:割得最惨的一次,就是 EOS。我这个人风险偏好还是偏保守的,一般的故事忽悠不了我,但EOS忽悠得比较厉害。 之前牛市涨上天的时候我没赶上,感觉错过了很多机会,又要等三四年,心有不甘。这个东西在市场尾声阶段出来,炒得那么热,技术吹得那么好,说要干掉以太坊,就很容易让人冲进去。 杠杆交易的疯狂岁月 昆卡:除了 EOS 这么大的项目以外,你有没有在其他项目上亏过很多钱的经历? void*:二级也有。因为我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不可能一进圈子就玩期权那么高阶的东西。最开始还是从现货做起,后来逐渐过渡到做合约(期货)。 2017 年行情好的时候我基本只碰现货;到了 2019 年那轮小牛市,我开始更多地交易合约。2019 到 2021 年大牛市高潮那段时间,我几乎全天候在做合约交易,而且偏好中短线操作,持仓几天或者日内进出这样。杠杆比例开得也比较高——不过相比很多动辄 10 倍以上杠杆的激进玩家,我用的四五倍杠杆算是克制的了。 当时我用的是 CTA 策略。因为我会编程,就利用技术手段做了几年的历史数据回测,测出策略的大致胜率和盈亏比。然后就像机器一样按照模型去交易。这种模型策略在特定阶段(几个月内)跑得确实很好,收益曲线很漂亮。但是当市场结构和节奏改变时,比如从单边上行的主升浪行情转为周线级别的横盘震荡——就像目前这样——原来那套纯粹追涨杀跌的策略就会变钝,逐渐失效,开始亏钱。 比较大的回撤我也经历过,像两天之内账户净值腰斩50%这种事儿我干过不止一回。我印象中有三四次,两天亏掉一半,然后又拼命赚回来;再腰斩,再拉上去……如此循环折腾,最后搞得我也扛不住了。我当时心想:“太累了,命要紧。”于是先从账户里提了一部分资金出来保命。 昆卡:你当时那些合约交易主要是用程序全自动跑,没有手动操作对吧? void*:不完全是。我每次下单前最后还是会人工确认一下。我比较谨慎,没敢完全让机器自动下单。毕竟我写的交易程序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完全放手的地步,所以我都会人工介入检查一下。 昆卡:那时候你会不会整晚熬夜盯盘? void*:线性产品肯定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因为用了杠杆肯定要设止损,对吧?不可能啥都不管直接睡觉——万一不设止损线,一觉醒来仓位可能就没了。所以挂了止损以后,半夜价格打到止损线,手机报警一响,人就得爬起来看看。因为你往往不甘心就此退出,还想再进场。 举个例子吧:假设趋势真的很强,从 5000 美元一路涨到 2 万美元,而我却在中途六七千被止损洗出去,那我肯定不甘心呀。所以止损被触发后,我常常会盯着盘面看:价格在止损位附近不走、来回盘整,这时候我就在想要不要把仓位接回来。于是工作就来了:不停地盯盘。 2020 年“312”暴跌之前的那一月份、二月份,我就曾经连续几晚通宵守在电脑前。每次价格跌破止损把我洗出去,我就死盯着它看;看到价格又涨回我认为可能突破的点位,我又杀回去。结果半小时后行情又崩了……反反复复,往复循环。 熬夜盯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止损出局后心有不甘,总想着再搏一把;或者止盈离场后又想再多赚一点,就一直守着找机会重新进场。对我来说,盯盘基本就是源于这种心理。 昆卡:在那样高强度的连续通宵盯盘下,你当时身体状况还好吗? void*:年轻嘛,短期熬夜还能撑住,只要不是长年累月这么干就还好。不过说实话,那段时间每天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整个人有点躁狂的感觉。因为交易做对的时候特别爽,一下子赚了很多;做错的时候又被打脸,心情落差很大。 等冷静下来,我也会反思:如果那时候别这么疯,理智一点,或者把那段时间拿去踢踢球、跑跑步,我的状态是不是会更好? 期权:更高容错率的交易武器 昆卡:经历过几次两三天内净值腰斩 50%的极端波动,这些经历对你现在形成的交易风格有什么影响吗? void*:并不是要“一棒子打死”短线高杠杆策略,确实有些选手合约做得很厉害。但是就我而言,如果长期只做这种线性杠杆交易,又想赚很大的收益,那大回撤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用四五倍乃至更高杠杆做波段,拉长周期看迟早会遇到踩空踩雷的时候。 正因为如此,在大概 2019 年那会儿上一轮熊市末期,我开始转向期权交易。期权可以用来对冲风险,相当于给自己减负,现在我通过期权来把交易的整体风风险水平降下来。 昆卡:从最开始的现货交易,到后来加杠杆做合约,再到熊市时开始用期权,这三种交易工具主要有什么区别? void*:我理解的区别是这样的:现货就是直接持有标的资产,价格上下波动不会把你踢出场;杠杆合约是把盈亏按比例放大,但如果碰到极端波动,你可能中途会因为保证金不足被迫平仓退出——只要用了杠杆,这一点是注定的;期权则是一种非线性工具,它可以提供更多角度、更多时间维度来表达你对行情的观点。在容错率方面,期权能给你更大的空间,让你交易起来更从容一些。 当然,需要盯盘的时候还是要盯,但不需要像高杠杆合约那样每五分钟紧张地盯着盘面了。 昆卡:目前看来,期权是您一直专注交易的领域。您能分享一下为什么期权值得您长期深耕吗? void*:期权本身并没有让我赚更多的钱,但它让我能够更坚定地持有自己看好的标的。通过期权策略,我每一天都有现金流进账,这让我可以很舒服地拿着现货。日常累积的这些现金流,又可以用来上一些低成本的杠杆,让杠杆的止损成本打折扣,从而在周线级别的大趋势中获得大利润。 要说用期权短期投机涨跌,那肯定不如直接上合约来得刺激。但拉长周期来看,期权帮助我更平稳地持仓,控制好心态,做好风控,从而顺利躲过漫长的低迷行情——比如现在这种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盘整期。 昆卡:在牛市、熊市、震荡市中,你觉得期权各自能发挥什么作用吗? void*:牛市初段,我更倾向于用熊市积累的现金流直接买远期的call,如果call价格太贵就直接上合约,然后买put来兜底。 横盘震荡时开始做备兑/反备兑刷成本,适当做一些抛货,价格下来再接货。 熊市的话,我个人不太喜欢做空。你做这个标的是要在这个圈子里面,就像我们不要什么做空自己的祖国一样,不要做空自己的行业。无论做多做空,一个很长的趋势,必须要有一个很长的持股信念。做多比较容易实现,但在各种利空消息下也很难拿得住,做空就更是了。做空行情来得快,反弹也快,止盈非常难。做空难度比做多要更高一些。 交易之道: 最重要的是选对标的 昆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交易员,您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交易体系。您的交易体系是如何搭建的? void*:聊交易体系之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对交易标的。哪怕再好的体系,选错了对象也白搭。所以第一步是挑选你充分研究过并且发自内心相信的资产,尤其要看它最糟糕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信心持有。举个例子,比如比特币在 2020 年“312”暴跌时一度跌到 3000 多美元,在那种至暗时刻你还能不能拿得住?如果你的信仰标的不具备这样的基本面,那后面的一切就无从谈起了。这是建立交易体系的前提。 至于我的交易体系本身,我大致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行情分析(技术分析为主,辅以宏观和基本面分析);第二是资金管理和风控;第三是交易心态;第四是交易工具的选择。 行情分析: 市场上的技术分析流派五花八门,什么K线形态、波浪理论、均线系统等等。看起来各种各样,但其实本质上描述的都是市场走势的共性,只是表象不同罢了。说到底,技术分析就是个“后视镜”,不可能让你每次都准确抄底逃顶。但找到一种自己用着顺手的方法,能够大致判断出趋势方向和阶段高低点,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我的做法是将基本面作为技术分析结论的一个验证和补充。因为大众都知道的基本面信息往往滞后,而且市场里永远有人比你更早知道消息。他们根据提前掌握的信息交易,已经把变化反映在盘面技术走势中了。所以我通常是技术面先行判断,然后用后来的基本面变化来验证我的技术判断是否正确。举个例子:2022 年 10~11 月那会儿,比特币在连续下跌后开始筑底回升。当时美联储还在加息,但注意到 11 月加息幅度从之前的 50 个基点缩小到了 25 个基点。我当时通过技术面判断那里可能是阶段性底部,随后看到这个基本面信号和我的判断相符,于是更加坚定地抓住了那波上涨。大概我的理念就是“技术先发现苗头,基本面再来印证”。 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这一块要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我个人的风险偏好并不高,我很清楚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不可能每次都对。承认这一点的表现就是:在我觉得接近底部或顶部的时候,我会主动控制仓位。比如假设我把仓位分成 10 份,在我判断某个阶段性高点到了,我会逐步卖出几份仓位锁定收益;反过来,在我认为接近阶段性底部时,也会分批逐步接回仓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满仓梭哈进出。满仓押注对的时候确实很爽,但一旦看错损失也极其惨烈,人会很疲惫,而且整天心神不宁,影响生活。如今我更注重分散仓位、降低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另外风控方面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止损位设置、仓位杠杆比例等等,就不一一展开了。 心态管理: 这一点因人而异。圈里有些交易者我很熟,他们总是坚信自己判断是对的,恨不得逢人就宣传“这波一定涨”,然后事后还喜欢晒战绩,享受那种“被证明正确”的满足感。但对我来说,我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无法预测行情。行情判断对了,里面有运气成分,可能也有一点技术上的作用,但我更关注如果判断错了我能不能承受。所以我现在心态尽量平和,看对看错都很正常。下单之前我一定问自己:“如果方向错了,这笔亏损我能接受吗?” 而不是幻想“如果赌对了我能赚多少钱”。不要一开仓就先想着赚够买房买车,而是要先想想错了怎么办。另外,不要刻意跟市场唱反调。比如全市场都认定某件事会发生,你非要逆向押注它不会发生,这种跟趋势作对的操作大概率会很痛苦。 工具选择: 不是每种交易工具在任何行情下都适用。单边上涨的主升浪行情里,其实大多数人用什么方法都能赚钱:均线也好,布林带也好,只要方向对了谁都赚。但在长期横盘的行情中,用期货这类线性工具就比较难受——开仓之后行情不上不下来回磨,你不断被止损止盈来回扫,之前趋势行情里赚的利润可能在漫长的震荡中被一点点吞噬掉。大家也知道,暴涨暴跌的剧烈行情只占总时间很小一部分,大多数时间市场是在横盘。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应对长时间的横盘局面,获取一些收益弥补等待。比如卖出期权收权利金,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横盘时期没有趋势收益的缺憾。当然,如果横盘时间过长,波动率持续走低,卖方收益也会越来越有限。这种情况下不如干脆选择观望,等待下一次大的趋势来临就好了。 昆卡:你刚说交易中分仓很重要,是怎么分仓的? void*:单一品种要分批建仓,比如分5份,或者买5个不同行权价、不同行权日的期权,不要一次买完。把建仓价和建仓日都打散,给自己增加容错。底部很少是V型的,给自己容错空间。如果做周线级别的底部,分到几个小时或一两天慢慢来,不要一次全进去。现货、合约、期权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我喜欢放一块,对总体账户有把控。账户保证金占用率(MM)控制在 ≤5%。 昆卡:可以聊聊你平常用的期权策略是哪几种吗?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策略? void*:我的策略是跟随自己的观点。比如我认为这是一个周线级别的底部,我就会开始分批卖出虚值的看跌期权(Put)。当行情进入日线级别或4小时级别的调整时,再根据情况做进一步操作,比如接货、平仓,或者用其他方法去对冲。 昆卡:如果碰到像312那种极端的场景,你会有额外的应对方式吗?比如场外充值? void*:312那种情况,如果你仓位不重的话也就还好,顶多是接到了一些比较贵的筹码。我觉得防范极端风险的手段,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就做好。平常就把自己的底线留出来,做好风控。尽量不要把自己逼到墙角。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你除了充值,能做的就很少了,非常考验临场经验和心理状态。 昆卡:你从2016年入圈,对加密行业各个赛道,比如 DeFi、GameFi、RWA 等有什么看法? void*:我个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一个行业要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流量,一定要制造热点,热点带来财富效应,就能拉新人入场。对于各种赛道,我的一个观察是,上一轮行情中已经爆火过的同类型的东西,在下一轮行情中可能很难再去复制它暴涨的财富神话。可以关注的是每个周期里一些比较新的东西,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热度又比较大,讨论的人也比较多。最好是很多小白或者影响力没那么大的人在讨论,而不是那种粉丝量特别大的KOL都在说这个事。 昆卡:你从一个开发者接触了比特币白皮书和以太坊,这么多年观察下来,你对这两个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的价值和看法有没有什么改变? void*:我对 BTC 一直很坚信,它能承载一部分去中心化金融或者说个人金融绝对所有权的需求。BTC 目前基本成为了一种类似宗教性质的东西,它不需要去做各种迭代,大家对它有充分的共识。但以太坊不太像,它更像一个科技新兴公司,它需要不断做出一些亮眼的、有前瞻性的技术进步,让大家看到未来,这样它的预期才能支撑价格更好地往上走。这是我觉得它和 BTC 一个不同的点。 昆卡:所以你对比特币有坚决持有的信仰? void*:如果我不去做技术分析,不去管宏观的话,我是有的。但既然我觉得自己能看一个大概的周期,我还是会做一些择时的判断。 给新手和中阶交易员的建议 昆卡:如果想入门期权,你觉得从哪里开始比较好?对新人来说有哪些容易掉进去的坑? void*:要想学习期权,我觉得搜搜SignalPlus 在 B 站的视频就挺好的。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能挣到比较大的钱,不是因为期权放大了你的盈利,而是因为你选的标的物本身足够好,你自己又比较幸运地站在了对的周期上,选对了周期的方向,然后坚定地持有,再加上用期权做好了风控或者上了合适的杠杆,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这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另外,我觉得可能别的老师没有提过的一点是,首先要有自己对行情的观点。如果你对行情没有观点,那期权很难用好。除非你资金量很大,去做波动率套利。对于中小资金来说,一定是基于你自己的一套行情观点,而不是今天看A的分析,明天看B的,后天看C的,被别人影响自己的操作。一定要有自己对价格贵贱的感觉。 昆卡:如果你想给长期做期权交易的新人一些建议,你会说什么? void*:拿一笔自己可以承受损失的小资金,先下水试一试。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想学,但他们就一直看书,可能看了三四个月,账户还没开。 昆卡:那对于一个已经在市场里扑腾了一段时间的中阶交易员,你有什么建议? void*:这个因人而异,每个交易员都有自己的风格。我就谈谈我的体会吧:如果一个人在市场沉浸了几年而仍然活跃着(也就是没被淘汰),那么首先要反复检验和打磨自己的交易观,弄清楚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简单说,要知道一年里哪些阶段的行情自己是有把握赚到钱的。相反,也要明白在什么样的行情下自己是十有八九赚不到钱、甚至容易亏钱的。如果经过几年你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你擅长的行情阶段,就可以大胆加码提高盈利;而在你不擅长的行情区间,就果断休息或者降低仓位。 很多老手其实都会如此——行情不好做的时候,他们就收手,或者只用小仓位跑跑策略,确保不犯大错。我个人会选择在那些“没有胜算”的空窗期,用一些量化程序或者卖期权等稳健方式给自己跑一点现金流。因为当你在市场存活了很多年,你大概对价格区间的范围和市场节奏有模糊的判断,就可以利用这些判断去做一些低风险的卖方策略,保证自己在难赚的钱的阶段还能有口饭吃、有汤喝。这样一来,就算行情暂时没有趋势机会,我也不至于心态失衡或坐吃山空;等到出现适合我的大趋势行情时,我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充足的子弹再上场。 总之,中阶交易者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击,什么时候该收手。通过小赚维持状态,等待属于自己的胜负手机会。
直播回顾:从Coding到Trading,聊聊交易大牛是如何炼成的
9月4日,我们邀请到一位网名叫 void* 的交易员参与对谈。
他曾是头部大厂的程序员,在2019年全职投身加密货币交易。在经历过数次高杠杆合约交易带来的“腰斩”阵痛后,他逐渐放弃了对短期暴利的追求,转而构建了一套以“长期生存”为核心的交易体系。
而期权是这套体系的基石。通过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既帮助他在市场中“活下去”,也让他能“拿得住”看好的核心资产,从而捕获完整的周期利润。
以下为本期直播的文字整理:
程序员如何踏入交易江湖
昆卡:请 void*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比如教育和成长经历。
void*:我是全日制本科毕业。年纪可能相对这一轮的新同学稍微大一些。本科毕业后在BAT三家大厂之一工作,2016年接触加密圈,2017年开始正式在加密圈做投资,从2019年开始就全职做币圈和美股的交易了。
昆卡:16年开始接触加密,17年大力投入,19年全职all in,可以聊一下你第一次是怎么接触到加密行业的吗?
void*:其实更早了解到的时候是2013年,我的OKX账户注册时间就是13年。当时比特币在人民币价格几百块钱的时候有一波小行情,我就注册账户用几百块钱买了一点点比特币,然后放在那里没怎么管它。
一直到 2016、17 年那一波牛市,比特币价格涨起来上了新闻,我才重新开始关注。正好我是写代码的,就去仔细看了看比特币的代码,又了解了一些记账特性和代币经济学设计。
我本人一直对投资感兴趣,而加密正好是计算机技术和二级市场交易的交叉领域,所以就比较感兴趣。2017年开始做一些加密货币的投资,那时候主要做大饼。
ICO 疯狂年代的一瞥
昆卡:我印象中您入圈的 2016、17 年算是币圈的“古早时代”了,当时除了现货交易,您有没有关注或参与别的赛道,例如那时候非常火的 ICO 众筹?
void*:ICO 就是“充钱买币”。我也参与过 EOS 的众筹,当时大家都往里冲,结果大家也都亏了钱。记得 EOS 价格第三波涨到多少来着?我都忘了,总之最后我亏了不少。
EOS 正好是 2017 年那波牛市的尾声阶段出的项目。以太坊那时候也涨了一阵,EOS 出来后在整个中文圈被炒得特别火。我记得当时还有个人叫帝师,到处在鼓吹 EOS。
昆卡:现在回头看,当时那个 ICO 疯狂年代真是各种人和故事都有,挺魔幻的。你当时在2016-17年那波,有见过什么光怪陆离的现象吗?
void*:割得最惨的一次,就是 EOS。我这个人风险偏好还是偏保守的,一般的故事忽悠不了我,但EOS忽悠得比较厉害。
之前牛市涨上天的时候我没赶上,感觉错过了很多机会,又要等三四年,心有不甘。这个东西在市场尾声阶段出来,炒得那么热,技术吹得那么好,说要干掉以太坊,就很容易让人冲进去。
杠杆交易的疯狂岁月
昆卡:除了 EOS 这么大的项目以外,你有没有在其他项目上亏过很多钱的经历?
void*:二级也有。因为我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不可能一进圈子就玩期权那么高阶的东西。最开始还是从现货做起,后来逐渐过渡到做合约(期货)。
2017 年行情好的时候我基本只碰现货;到了 2019 年那轮小牛市,我开始更多地交易合约。2019 到 2021 年大牛市高潮那段时间,我几乎全天候在做合约交易,而且偏好中短线操作,持仓几天或者日内进出这样。杠杆比例开得也比较高——不过相比很多动辄 10 倍以上杠杆的激进玩家,我用的四五倍杠杆算是克制的了。
当时我用的是 CTA 策略。因为我会编程,就利用技术手段做了几年的历史数据回测,测出策略的大致胜率和盈亏比。然后就像机器一样按照模型去交易。这种模型策略在特定阶段(几个月内)跑得确实很好,收益曲线很漂亮。但是当市场结构和节奏改变时,比如从单边上行的主升浪行情转为周线级别的横盘震荡——就像目前这样——原来那套纯粹追涨杀跌的策略就会变钝,逐渐失效,开始亏钱。
比较大的回撤我也经历过,像两天之内账户净值腰斩50%这种事儿我干过不止一回。我印象中有三四次,两天亏掉一半,然后又拼命赚回来;再腰斩,再拉上去……如此循环折腾,最后搞得我也扛不住了。我当时心想:“太累了,命要紧。”于是先从账户里提了一部分资金出来保命。
昆卡:你当时那些合约交易主要是用程序全自动跑,没有手动操作对吧?
void*:不完全是。我每次下单前最后还是会人工确认一下。我比较谨慎,没敢完全让机器自动下单。毕竟我写的交易程序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完全放手的地步,所以我都会人工介入检查一下。
昆卡:那时候你会不会整晚熬夜盯盘?
void*:线性产品肯定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因为用了杠杆肯定要设止损,对吧?不可能啥都不管直接睡觉——万一不设止损线,一觉醒来仓位可能就没了。所以挂了止损以后,半夜价格打到止损线,手机报警一响,人就得爬起来看看。因为你往往不甘心就此退出,还想再进场。
举个例子吧:假设趋势真的很强,从 5000 美元一路涨到 2 万美元,而我却在中途六七千被止损洗出去,那我肯定不甘心呀。所以止损被触发后,我常常会盯着盘面看:价格在止损位附近不走、来回盘整,这时候我就在想要不要把仓位接回来。于是工作就来了:不停地盯盘。
2020 年“312”暴跌之前的那一月份、二月份,我就曾经连续几晚通宵守在电脑前。每次价格跌破止损把我洗出去,我就死盯着它看;看到价格又涨回我认为可能突破的点位,我又杀回去。结果半小时后行情又崩了……反反复复,往复循环。
熬夜盯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止损出局后心有不甘,总想着再搏一把;或者止盈离场后又想再多赚一点,就一直守着找机会重新进场。对我来说,盯盘基本就是源于这种心理。
昆卡:在那样高强度的连续通宵盯盘下,你当时身体状况还好吗?
void*:年轻嘛,短期熬夜还能撑住,只要不是长年累月这么干就还好。不过说实话,那段时间每天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整个人有点躁狂的感觉。因为交易做对的时候特别爽,一下子赚了很多;做错的时候又被打脸,心情落差很大。
等冷静下来,我也会反思:如果那时候别这么疯,理智一点,或者把那段时间拿去踢踢球、跑跑步,我的状态是不是会更好?
期权:更高容错率的交易武器
昆卡:经历过几次两三天内净值腰斩 50%的极端波动,这些经历对你现在形成的交易风格有什么影响吗?
void*:并不是要“一棒子打死”短线高杠杆策略,确实有些选手合约做得很厉害。但是就我而言,如果长期只做这种线性杠杆交易,又想赚很大的收益,那大回撤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用四五倍乃至更高杠杆做波段,拉长周期看迟早会遇到踩空踩雷的时候。
正因为如此,在大概 2019 年那会儿上一轮熊市末期,我开始转向期权交易。期权可以用来对冲风险,相当于给自己减负,现在我通过期权来把交易的整体风风险水平降下来。
昆卡:从最开始的现货交易,到后来加杠杆做合约,再到熊市时开始用期权,这三种交易工具主要有什么区别?
void*:我理解的区别是这样的:现货就是直接持有标的资产,价格上下波动不会把你踢出场;杠杆合约是把盈亏按比例放大,但如果碰到极端波动,你可能中途会因为保证金不足被迫平仓退出——只要用了杠杆,这一点是注定的;期权则是一种非线性工具,它可以提供更多角度、更多时间维度来表达你对行情的观点。在容错率方面,期权能给你更大的空间,让你交易起来更从容一些。
当然,需要盯盘的时候还是要盯,但不需要像高杠杆合约那样每五分钟紧张地盯着盘面了。
昆卡:目前看来,期权是您一直专注交易的领域。您能分享一下为什么期权值得您长期深耕吗?
void*:期权本身并没有让我赚更多的钱,但它让我能够更坚定地持有自己看好的标的。通过期权策略,我每一天都有现金流进账,这让我可以很舒服地拿着现货。日常累积的这些现金流,又可以用来上一些低成本的杠杆,让杠杆的止损成本打折扣,从而在周线级别的大趋势中获得大利润。
要说用期权短期投机涨跌,那肯定不如直接上合约来得刺激。但拉长周期来看,期权帮助我更平稳地持仓,控制好心态,做好风控,从而顺利躲过漫长的低迷行情——比如现在这种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盘整期。
昆卡:在牛市、熊市、震荡市中,你觉得期权各自能发挥什么作用吗?
void*:牛市初段,我更倾向于用熊市积累的现金流直接买远期的call,如果call价格太贵就直接上合约,然后买put来兜底。
横盘震荡时开始做备兑/反备兑刷成本,适当做一些抛货,价格下来再接货。
熊市的话,我个人不太喜欢做空。你做这个标的是要在这个圈子里面,就像我们不要什么做空自己的祖国一样,不要做空自己的行业。无论做多做空,一个很长的趋势,必须要有一个很长的持股信念。做多比较容易实现,但在各种利空消息下也很难拿得住,做空就更是了。做空行情来得快,反弹也快,止盈非常难。做空难度比做多要更高一些。
交易之道: 最重要的是选对标的
昆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交易员,您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交易体系。您的交易体系是如何搭建的?
void*:聊交易体系之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对交易标的。哪怕再好的体系,选错了对象也白搭。所以第一步是挑选你充分研究过并且发自内心相信的资产,尤其要看它最糟糕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信心持有。举个例子,比如比特币在 2020 年“312”暴跌时一度跌到 3000 多美元,在那种至暗时刻你还能不能拿得住?如果你的信仰标的不具备这样的基本面,那后面的一切就无从谈起了。这是建立交易体系的前提。
至于我的交易体系本身,我大致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行情分析(技术分析为主,辅以宏观和基本面分析);第二是资金管理和风控;第三是交易心态;第四是交易工具的选择。
行情分析: 市场上的技术分析流派五花八门,什么K线形态、波浪理论、均线系统等等。看起来各种各样,但其实本质上描述的都是市场走势的共性,只是表象不同罢了。说到底,技术分析就是个“后视镜”,不可能让你每次都准确抄底逃顶。但找到一种自己用着顺手的方法,能够大致判断出趋势方向和阶段高低点,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我的做法是将基本面作为技术分析结论的一个验证和补充。因为大众都知道的基本面信息往往滞后,而且市场里永远有人比你更早知道消息。他们根据提前掌握的信息交易,已经把变化反映在盘面技术走势中了。所以我通常是技术面先行判断,然后用后来的基本面变化来验证我的技术判断是否正确。举个例子:2022 年 10~11 月那会儿,比特币在连续下跌后开始筑底回升。当时美联储还在加息,但注意到 11 月加息幅度从之前的 50 个基点缩小到了 25 个基点。我当时通过技术面判断那里可能是阶段性底部,随后看到这个基本面信号和我的判断相符,于是更加坚定地抓住了那波上涨。大概我的理念就是“技术先发现苗头,基本面再来印证”。
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这一块要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我个人的风险偏好并不高,我很清楚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不可能每次都对。承认这一点的表现就是:在我觉得接近底部或顶部的时候,我会主动控制仓位。比如假设我把仓位分成 10 份,在我判断某个阶段性高点到了,我会逐步卖出几份仓位锁定收益;反过来,在我认为接近阶段性底部时,也会分批逐步接回仓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满仓梭哈进出。满仓押注对的时候确实很爽,但一旦看错损失也极其惨烈,人会很疲惫,而且整天心神不宁,影响生活。如今我更注重分散仓位、降低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另外风控方面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止损位设置、仓位杠杆比例等等,就不一一展开了。
心态管理: 这一点因人而异。圈里有些交易者我很熟,他们总是坚信自己判断是对的,恨不得逢人就宣传“这波一定涨”,然后事后还喜欢晒战绩,享受那种“被证明正确”的满足感。但对我来说,我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无法预测行情。行情判断对了,里面有运气成分,可能也有一点技术上的作用,但我更关注如果判断错了我能不能承受。所以我现在心态尽量平和,看对看错都很正常。下单之前我一定问自己:“如果方向错了,这笔亏损我能接受吗?” 而不是幻想“如果赌对了我能赚多少钱”。不要一开仓就先想着赚够买房买车,而是要先想想错了怎么办。另外,不要刻意跟市场唱反调。比如全市场都认定某件事会发生,你非要逆向押注它不会发生,这种跟趋势作对的操作大概率会很痛苦。
工具选择: 不是每种交易工具在任何行情下都适用。单边上涨的主升浪行情里,其实大多数人用什么方法都能赚钱:均线也好,布林带也好,只要方向对了谁都赚。但在长期横盘的行情中,用期货这类线性工具就比较难受——开仓之后行情不上不下来回磨,你不断被止损止盈来回扫,之前趋势行情里赚的利润可能在漫长的震荡中被一点点吞噬掉。大家也知道,暴涨暴跌的剧烈行情只占总时间很小一部分,大多数时间市场是在横盘。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应对长时间的横盘局面,获取一些收益弥补等待。比如卖出期权收权利金,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横盘时期没有趋势收益的缺憾。当然,如果横盘时间过长,波动率持续走低,卖方收益也会越来越有限。这种情况下不如干脆选择观望,等待下一次大的趋势来临就好了。
昆卡:你刚说交易中分仓很重要,是怎么分仓的?
void*:单一品种要分批建仓,比如分5份,或者买5个不同行权价、不同行权日的期权,不要一次买完。把建仓价和建仓日都打散,给自己增加容错。底部很少是V型的,给自己容错空间。如果做周线级别的底部,分到几个小时或一两天慢慢来,不要一次全进去。现货、合约、期权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我喜欢放一块,对总体账户有把控。账户保证金占用率(MM)控制在 ≤5%。
昆卡:可以聊聊你平常用的期权策略是哪几种吗?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策略?
void*:我的策略是跟随自己的观点。比如我认为这是一个周线级别的底部,我就会开始分批卖出虚值的看跌期权(Put)。当行情进入日线级别或4小时级别的调整时,再根据情况做进一步操作,比如接货、平仓,或者用其他方法去对冲。
昆卡:如果碰到像312那种极端的场景,你会有额外的应对方式吗?比如场外充值?
void*:312那种情况,如果你仓位不重的话也就还好,顶多是接到了一些比较贵的筹码。我觉得防范极端风险的手段,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就做好。平常就把自己的底线留出来,做好风控。尽量不要把自己逼到墙角。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你除了充值,能做的就很少了,非常考验临场经验和心理状态。
昆卡:你从2016年入圈,对加密行业各个赛道,比如 DeFi、GameFi、RWA 等有什么看法?
void*:我个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一个行业要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流量,一定要制造热点,热点带来财富效应,就能拉新人入场。对于各种赛道,我的一个观察是,上一轮行情中已经爆火过的同类型的东西,在下一轮行情中可能很难再去复制它暴涨的财富神话。可以关注的是每个周期里一些比较新的东西,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热度又比较大,讨论的人也比较多。最好是很多小白或者影响力没那么大的人在讨论,而不是那种粉丝量特别大的KOL都在说这个事。
昆卡:你从一个开发者接触了比特币白皮书和以太坊,这么多年观察下来,你对这两个加密世界的基础设施的价值和看法有没有什么改变?
void*:我对 BTC 一直很坚信,它能承载一部分去中心化金融或者说个人金融绝对所有权的需求。BTC 目前基本成为了一种类似宗教性质的东西,它不需要去做各种迭代,大家对它有充分的共识。但以太坊不太像,它更像一个科技新兴公司,它需要不断做出一些亮眼的、有前瞻性的技术进步,让大家看到未来,这样它的预期才能支撑价格更好地往上走。这是我觉得它和 BTC 一个不同的点。
昆卡:所以你对比特币有坚决持有的信仰?
void*:如果我不去做技术分析,不去管宏观的话,我是有的。但既然我觉得自己能看一个大概的周期,我还是会做一些择时的判断。
给新手和中阶交易员的建议
昆卡:如果想入门期权,你觉得从哪里开始比较好?对新人来说有哪些容易掉进去的坑?
void*:要想学习期权,我觉得搜搜SignalPlus 在 B 站的视频就挺好的。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能挣到比较大的钱,不是因为期权放大了你的盈利,而是因为你选的标的物本身足够好,你自己又比较幸运地站在了对的周期上,选对了周期的方向,然后坚定地持有,再加上用期权做好了风控或者上了合适的杠杆,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这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另外,我觉得可能别的老师没有提过的一点是,首先要有自己对行情的观点。如果你对行情没有观点,那期权很难用好。除非你资金量很大,去做波动率套利。对于中小资金来说,一定是基于你自己的一套行情观点,而不是今天看A的分析,明天看B的,后天看C的,被别人影响自己的操作。一定要有自己对价格贵贱的感觉。
昆卡:如果你想给长期做期权交易的新人一些建议,你会说什么?
void*:拿一笔自己可以承受损失的小资金,先下水试一试。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想学,但他们就一直看书,可能看了三四个月,账户还没开。
昆卡:那对于一个已经在市场里扑腾了一段时间的中阶交易员,你有什么建议?
void*:这个因人而异,每个交易员都有自己的风格。我就谈谈我的体会吧:如果一个人在市场沉浸了几年而仍然活跃着(也就是没被淘汰),那么首先要反复检验和打磨自己的交易观,弄清楚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简单说,要知道一年里哪些阶段的行情自己是有把握赚到钱的。相反,也要明白在什么样的行情下自己是十有八九赚不到钱、甚至容易亏钱的。如果经过几年你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在你擅长的行情阶段,就可以大胆加码提高盈利;而在你不擅长的行情区间,就果断休息或者降低仓位。
很多老手其实都会如此——行情不好做的时候,他们就收手,或者只用小仓位跑跑策略,确保不犯大错。我个人会选择在那些“没有胜算”的空窗期,用一些量化程序或者卖期权等稳健方式给自己跑一点现金流。因为当你在市场存活了很多年,你大概对价格区间的范围和市场节奏有模糊的判断,就可以利用这些判断去做一些低风险的卖方策略,保证自己在难赚的钱的阶段还能有口饭吃、有汤喝。这样一来,就算行情暂时没有趋势机会,我也不至于心态失衡或坐吃山空;等到出现适合我的大趋势行情时,我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充足的子弹再上场。
总之,中阶交易者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击,什么时候该收手。通过小赚维持状态,等待属于自己的胜负手机会。
BTC
ETH
SignalPlus華語
--
【9月4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亚马逊(AMZN)$ 看涨成交占比接近满格,主动买盘明显,趋势资金持续加仓。 👉 策略:激进可做 10–15% OTM 牛市看涨价差,博弈延续;稳健者考虑远月持有、近月卖Call收息。 $Strategy(MSTR)$ 股价回落至330附近,比特币代理逻辑+纳指权重预期,波动依旧。期权端却现大额看涨净卖出,典型高位overwriting。 👉 策略:持股者适合保护性领口;看回撤的可用熊市看跌价差替代裸Put。 $特斯拉(TSLA)$ 股价在330–340区间震荡,Robotaxi利好抵消欧洲销量压力。龙虎榜上看跌净买入居前,25年9月远期Put大单显现对冲。 👉 策略:短中期熊市看跌价差防守,若判断上方受压,也可在上轨尝试Bear Call Spread。#OptionsFlow
【9月4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亚马逊(AMZN)$ 看涨成交占比接近满格,主动买盘明显,趋势资金持续加仓。
👉 策略:激进可做 10–15% OTM 牛市看涨价差,博弈延续;稳健者考虑远月持有、近月卖Call收息。
$Strategy(MSTR)$ 股价回落至330附近,比特币代理逻辑+纳指权重预期,波动依旧。期权端却现大额看涨净卖出,典型高位overwriting。
👉 策略:持股者适合保护性领口;看回撤的可用熊市看跌价差替代裸Put。
$特斯拉(TSLA)$ 股价在330–340区间震荡,Robotaxi利好抵消欧洲销量压力。龙虎榜上看跌净买入居前,25年9月远期Put大单显现对冲。
👉 策略:短中期熊市看跌价差防守,若判断上方受压,也可在上轨尝试Bear Call Spread。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9月3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谷歌A(GOOGL)$ 因美法官裁定谷歌无需出售 Chrome、仅需限制部分独家协议,尾部风险大幅缓释,股价创历史新高。期权端虽有大量看涨成交,但以净卖出为主,说明资金趁利好落地高位兑现。策略上适合顺势但控风险,可做 11月 230/260 Call 价差,或卖 10月 220/200 Bull Put Spread 收权利金。 $特斯拉(TSLA)$ 龙虎榜显示 Call 成交额大,但净卖出,Put 侧净买入,资金倾向“高位对冲”。股价震荡格局明显,适合做领口保护(买 320P 卖 360C)。 $家得宝(HD)$ Q2 小超预期但利润略 miss,全年指引维持不变,管理层仍谨慎。龙虎榜显示 Call 净卖,市场情绪中性。策略上可卖 390/370 Put Spread 收权利金,或做对角价差博缓步上行。#OptionsFlow
【9月3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谷歌A(GOOGL)$ 因美法官裁定谷歌无需出售 Chrome、仅需限制部分独家协议,尾部风险大幅缓释,股价创历史新高。期权端虽有大量看涨成交,但以净卖出为主,说明资金趁利好落地高位兑现。策略上适合顺势但控风险,可做 11月 230/260 Call 价差,或卖 10月 220/200 Bull Put Spread 收权利金。
$特斯拉(TSLA)$ 龙虎榜显示 Call 成交额大,但净卖出,Put 侧净买入,资金倾向“高位对冲”。股价震荡格局明显,适合做领口保护(买 320P 卖 360C)。
$家得宝(HD)$ Q2 小超预期但利润略 miss,全年指引维持不变,管理层仍谨慎。龙虎榜显示 Call 净卖,市场情绪中性。策略上可卖 390/370 Put Spread 收权利金,或做对角价差博缓步上行。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9月2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Strategy(MSTR)$ Call 成交额高达 $1.54 亿,但净卖出为主。一笔 25年11月345C 的巨单卖出($1.27 亿),明显是资金在高位做 overwriting,释放压制信号。结合股价近月回撤,思路更偏“收权利金、等波动收缩”。 $特斯拉(TSLA)$ 空头氛围浓厚:Put 成交 $1.42 亿,净买入约 $1429 万,主要集中在 9月 375–435 区间。近期股价自高位回落,在 330 美元附近震荡,期权定价与现货走势都透露出防守意味。 $英伟达(NVDA)$ 则是双向活跃:Call 侧小幅净买,Put 侧净卖,显示卖方仍在承压。AI 板块财报后持续消化涨幅,NVDA 回调中未见极端恐慌,更多是结构化的多空博弈。 #OptionsFlow
【9月2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Strategy(MSTR)$ Call 成交额高达 $1.54 亿,但净卖出为主。一笔 25年11月345C 的巨单卖出($1.27 亿),明显是资金在高位做 overwriting,释放压制信号。结合股价近月回撤,思路更偏“收权利金、等波动收缩”。
$特斯拉(TSLA)$ 空头氛围浓厚:Put 成交 $1.42 亿,净买入约 $1429 万,主要集中在 9月 375–435 区间。近期股价自高位回落,在 330 美元附近震荡,期权定价与现货走势都透露出防守意味。
$英伟达(NVDA)$ 则是双向活跃:Call 侧小幅净买,Put 侧净卖,显示卖方仍在承压。AI 板块财报后持续消化涨幅,NVDA 回调中未见极端恐慌,更多是结构化的多空博弈。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SignalPlus 宏观分析特别版: Seasonal Caution过去一周整体行情平淡,美国市场几乎忽略了两件最受期待的事件 — — 英伟达财报和周五的PCE数据。尽管美股本周初在低波动中小幅上涨,但由于科技股疲软(英伟达和戴尔财报不及预期),价格最终在长周末前回档。 资料方面,7月核心PCE通胀环比上涨0.27%,同比上涨2.9%,符合预期,但“超级核心”服务通胀意外强劲,达到0.39%。市场愿意忽略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次性增长,使得国债收益率维持在近期低点附近。 本周焦点将是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NFP),市场预计总体就业人数将增加约4.5万(私营部门增加6万),失业率为4.3%。鉴于招聘需求疲软,就业增长放缓的趋势预计将持续,每月约5万的新增就业人数反映了经济放缓和移民减少的现实。 美联储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后全面转向鸽派,贵金属大幅上涨,黄金逼近4000美元,白银自2011年以来首次突破40美元/盎司。此外,由于持续的地缘政治压力和粘性通胀,外国央行持有的黄金规模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且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 在加密货币领域,尽管黄金表现强劲,但加密货币价格上周下跌,市场泡沫似乎略有消退,DAT溢价整体回落至长期低点附近。新资金流入似乎见顶,资金轮动现象出现,Solana成为本周唯一上涨的加密货币,SOL成为DAT热潮的最新目的地,链上总锁定价值(TVL)也出现显著反弹。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9月将是风险资产整体波动加剧的一个月。过去十年中,9月季节性表现对股票(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和比特币(下跌)均不友好。与此同时,波动率溢价处于周期低位,而风险杠杆正在积累。鉴于美联储已提前“预支”宽松意图,如果风险资产在9月出现下跌,还有什么牌可打? 目前判断为时过早,但随著季节性棘手的9–11月来临,我们建议保持谨慎。祝朋友们交易顺利,好运!
SignalPlus 宏观分析特别版: Seasonal Caution
过去一周整体行情平淡,美国市场几乎忽略了两件最受期待的事件 — — 英伟达财报和周五的PCE数据。尽管美股本周初在低波动中小幅上涨,但由于科技股疲软(英伟达和戴尔财报不及预期),价格最终在长周末前回档。
资料方面,7月核心PCE通胀环比上涨0.27%,同比上涨2.9%,符合预期,但“超级核心”服务通胀意外强劲,达到0.39%。市场愿意忽略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次性增长,使得国债收益率维持在近期低点附近。
本周焦点将是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NFP),市场预计总体就业人数将增加约4.5万(私营部门增加6万),失业率为4.3%。鉴于招聘需求疲软,就业增长放缓的趋势预计将持续,每月约5万的新增就业人数反映了经济放缓和移民减少的现实。
美联储在杰克逊霍尔会议后全面转向鸽派,贵金属大幅上涨,黄金逼近4000美元,白银自2011年以来首次突破40美元/盎司。此外,由于持续的地缘政治压力和粘性通胀,外国央行持有的黄金规模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且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
在加密货币领域,尽管黄金表现强劲,但加密货币价格上周下跌,市场泡沫似乎略有消退,DAT溢价整体回落至长期低点附近。新资金流入似乎见顶,资金轮动现象出现,Solana成为本周唯一上涨的加密货币,SOL成为DAT热潮的最新目的地,链上总锁定价值(TVL)也出现显著反弹。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9月将是风险资产整体波动加剧的一个月。过去十年中,9月季节性表现对股票(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和比特币(下跌)均不友好。与此同时,波动率溢价处于周期低位,而风险杠杆正在积累。鉴于美联储已提前“预支”宽松意图,如果风险资产在9月出现下跌,还有什么牌可打?
目前判断为时过早,但随著季节性棘手的9–11月来临,我们建议保持谨慎。祝朋友们交易顺利,好运!
SOL
BTC
XRP
SignalPlus華語
--
【8月29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台积电(TSM)$ Call 成交额第一,买盘占优,且见 11月 220C 大额 BUY。思路:顺势做牛市看涨价差(10月 200/220C 或 11月 220/240C 跟随大单)。 $英伟达(NVDA)$ 双边活跃,Call 端买盘明显、另见 11月 180C 大额 BUY。思路:轻多用牛市看涨价差(9月 180/190C 或 10月 185/200C)。 $特斯拉(TSLA)$ Put 侧金额居首但 B:S≈0.9(偏卖 Put),整体中性偏多。思路:做牛市看跌价差(信用)(9月中 卖 320P / 买 300P)收权利金。 #OptionsFlow
【8月29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台积电(TSM)$ Call 成交额第一,买盘占优,且见 11月 220C 大额 BUY。思路:顺势做牛市看涨价差(10月 200/220C 或 11月 220/240C 跟随大单)。
$英伟达(NVDA)$ 双边活跃,Call 端买盘明显、另见 11月 180C 大额 BUY。思路:轻多用牛市看涨价差(9月 180/190C 或 10月 185/200C)。
$特斯拉(TSLA)$ Put 侧金额居首但 B:S≈0.9(偏卖 Put),整体中性偏多。思路:做牛市看跌价差(信用)(9月中 卖 320P / 买 300P)收权利金。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8月28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高盛(GS)$ 看涨成交额居首,但净卖 Call 为主,像是覆盖或上沿套保。思路:做 Call 信用价差 780/820C 收权利金;持股者也可直接卖 780C 做覆盖,降低持仓成本。 $特斯拉(TSLA)$ Put 金额居首,但 B:S≈0.9,说明更多是卖 Put,情绪中性偏多。思路:做 牛市看跌价差 320/300P 收权利金;如果想更稳,可以做 熊市看涨价差 370/390C 控制风险。 $Palantir(PLTR)$ 排在看跌侧第2,Put 占比高、买盘占优,更像机构在加对冲,并非纯做空。思路:持股者可上 领口(卖 170C / 买 150P) 防回撤;看下行的,可以做 熊市看跌价差 155/145P,小成本博回调。 #OptionsFlow
【8月28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高盛(GS)$ 看涨成交额居首,但净卖 Call 为主,像是覆盖或上沿套保。思路:做 Call 信用价差 780/820C 收权利金;持股者也可直接卖 780C 做覆盖,降低持仓成本。
$特斯拉(TSLA)$ Put 金额居首,但 B:S≈0.9,说明更多是卖 Put,情绪中性偏多。思路:做 牛市看跌价差 320/300P 收权利金;如果想更稳,可以做 熊市看涨价差 370/390C 控制风险。
$Palantir(PLTR)$ 排在看跌侧第2,Put 占比高、买盘占优,更像机构在加对冲,并非纯做空。思路:持股者可上 领口(卖 170C / 买 150P) 防回撤;看下行的,可以做 熊市看跌价差 155/145P,小成本博回调。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8月27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英伟达(NVDA)$ Call 金额 $1.73 亿、买盘强(B:S≈8.9:1);Put 侧亦有小幅净买。大单见本月 100/110C,更多像股替/滚动,不纯看多。思路:轻多用牛市看涨价差(9月 180/190C);想降成本可做风险逆转(卖 170P / 买 185C),但要接受被指派风险。 $特斯拉(TSLA)$ Call 占比 74%,双边都有人买,方向偏多但不极端;大单多为深度价内 260C(更像股替)。思路:中性偏多→牛市看跌价差(信用)(9月中 320/300P);更保守可做熊市看涨价差(370/390C)。 $Roblox(RBLX)$ Call-only,但主动略净卖,情绪偏中性。思路:做熊市看涨价差(135/150C)或覆盖式卖 Call降成本。 #OptionsFlow
【8月27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英伟达(NVDA)$ Call 金额 $1.73 亿、买盘强(B:S≈8.9:1);Put 侧亦有小幅净买。大单见本月 100/110C,更多像股替/滚动,不纯看多。思路:轻多用牛市看涨价差(9月 180/190C);想降成本可做风险逆转(卖 170P / 买 185C),但要接受被指派风险。
$特斯拉(TSLA)$ Call 占比 74%,双边都有人买,方向偏多但不极端;大单多为深度价内 260C(更像股替)。思路:中性偏多→牛市看跌价差(信用)(9月中 320/300P);更保守可做熊市看涨价差(370/390C)。
$Roblox(RBLX)$ Call-only,但主动略净卖,情绪偏中性。思路:做熊市看涨价差(135/150C)或覆盖式卖 Call降成本。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周三八点半-吐槽大会】 📌 主讲人Daren: 前国内头部期货机构风控高管(20亿美金资产管理) 德瑞大学创始人 腾讯·会议:743-7364-0397 #交易训练
【周三八点半-吐槽大会】
📌 主讲人Daren:
前国内头部期货机构风控高管(20亿美金资产管理)
德瑞大学创始人
腾讯·会议:743-7364-0397
#交易训练
SignalPlus華語
--
【8月26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IBIT)$ Call 成交 $1.31 亿,35C 大单多为滚动/股替。思路:偏中性偏多,可做 牛市看跌价差 60/55P(9月) 收权利金;或铁鹰在 55–70 区间,博横盘。 $英伟达(NVDA)$ Call 占比 72% 且净买,Put 端净卖——更像资金在做 卖 Put + 买 Call 的风险逆转,博财报前冲高。思路:想省成本,可做 170P/185C 风险逆转(9月);要锁定风险,就做 牛市看涨价差 180/190C。 $亚马逊(AMZN)$ Call 占比高达 95%,且小幅净买。思路:牛市看跌价差 220/210P(9月),守住区间还能收权利金;持股者顺手卖 240C 覆盖,降成本。 #OptionsFlow
【8月26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IBIT)$ Call 成交 $1.31 亿,35C 大单多为滚动/股替。思路:偏中性偏多,可做 牛市看跌价差 60/55P(9月) 收权利金;或铁鹰在 55–70 区间,博横盘。
$英伟达(NVDA)$ Call 占比 72% 且净买,Put 端净卖——更像资金在做 卖 Put + 买 Call 的风险逆转,博财报前冲高。思路:想省成本,可做 170P/185C 风险逆转(9月);要锁定风险,就做 牛市看涨价差 180/190C。
$亚马逊(AMZN)$ Call 占比高达 95%,且小幅净买。思路:牛市看跌价差 220/210P(9月),守住区间还能收权利金;持股者顺手卖 240C 覆盖,降成本。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8月25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英伟达(NVDA)$ Call 金额第一,买盘占优,Put 也有跟进,财报前双向加保险。现价 $179.8。思路:牛市看涨价差 9月 180/190C;或宽铁鹰 160–200 区间收权利金。 $特斯拉(TSLA)$ Put 端净卖、Call 小幅净买,中性偏多。现价 $346.6。思路:牛市看跌价差 9月 320/300P;更谨慎可做熊市看涨价差 370/390C。 $永利度假村(WYNN)$ 12月 95C 巨额卖单,偏覆盖或套保。现价 $118.4。思路:覆盖式卖 125C,或做 Call 信用价差 125/135C。 #OptionsFlow
【8月25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英伟达(NVDA)$ Call 金额第一,买盘占优,Put 也有跟进,财报前双向加保险。现价 $179.8。思路:牛市看涨价差 9月 180/190C;或宽铁鹰 160–200 区间收权利金。
$特斯拉(TSLA)$ Put 端净卖、Call 小幅净买,中性偏多。现价 $346.6。思路:牛市看跌价差 9月 320/300P;更谨慎可做熊市看涨价差 370/390C。
$永利度假村(WYNN)$ 12月 95C 巨额卖单,偏覆盖或套保。现价 $118.4。思路:覆盖式卖 125C,或做 Call 信用价差 125/135C。
#OptionsFlow
SignalPlus華語
--
SignalPlus 宏观分析特别版: J-Pow经过一整周的期待,鲍威尔主席发表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他出人意料地发表了鸽派言论,强调就业的下行风险,并愿意暂时忽略关税相关的通胀压力。 “如果这些风险成为现实,它们可能以裁员急剧增加和失业率上升的形式迅速出现,” “对货币政策而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价格上涨是否可能显著增加出现持续性通胀问题的风险,”他表示。“一个合理的基本假设是,其影响将是相对短暂的 — — 只是价格水准的一次性转变。当然,‘一次性’并不意味著‘一次性全部完成’。” — — 鲍威尔 其他关键的鸽派表述包括: “鉴于政策处于限制性区域,基线展望和风险平衡的变化可能保证我们需要调整政策立场。” 面对这种有增无减的鸽派转向,鲍威尔试图通过货币政策框架评估的结果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美联储的独立性/信誉,该评估取消了平均通胀目标制,转而采用更正统的2%通胀目标,委员会强调需要将通胀预期“锚定”在更高的中性美联储利率水准上。这本来是一个更偏鹰派的权衡取舍,但显然被主导各处宏观资产类别的压倒性鸽派声音所淹没。 风险资产全面上涨,股指结束了连续5天的下跌。美国国债牛市走陡,美元暴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自5月份以来最佳单日表现,并距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周五小盘股领涨,表明市场对美国经济软著陆情景的信心增强。非必需消费品、工业和房地产等经典利率敏感板块表现优异,大型科技股则因对迫在眉睫的AI泡沫以及中国因出口相关管制导致晶片需求减弱的担忧而落后。 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之外,过去一周的初步采购经理人指数意外强劲,全行业产出指标徘徊在过去几年的高位附近,表明第三季度GDP资料可能不错,尽管存在关税带来的顽固通胀压力,但美联储现在表示他们乐于暂时忽略这一点。 本周的经济日程也将更加繁忙,耐用品订单、PCE物价指数、新屋销售、贸易库存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都列在日程表上。 加密货币价格本周表现不一,比特币小幅下跌,而乙太坊则因DATs的持续关注而继续飙升。在过去一个月中,ETH DATs的公开市值相对于BTC显著上升,BTC/ETH比率在最近的反弹中回升至技术上值得关注的水准。 然而,集体资产净值(NAV)溢价已经缩小(约1200亿美元市值对应约950亿美元的持有资产),这可能导致像MSTR这样的公司未来进行股份稀释,这是中期内需要监测的一个可能风险因素。 本周ETF资金流入大多较低,BTC ETF连续6天出现资金外流,而ETH ETF在同样表现平淡的一周后于周五出现大幅单日反弹。 有趣的是,在此次反弹期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ETH期货显示出创纪录的空头头寸,这可能是DAT驱动的对冲或资金基差套利行为所致,以榨取任何存在的收益率溢价。此外,鲍威尔讲话后,BTC隐含波动率暴跌至新低,有点出乎意料,导致其与(仍在上升的)ETH IV出现显著分化。 根据市场预估,市场定价暗示BTC在本月内重新达到历史最高点的可能性仅为约15%,相当于7倍的赔付率,这在鸽派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之后是一个有点令人意外的发展。 展望未来,下周的主要焦点将是周三的英伟达(Nvidia)财报和周五的美国PCE资料。科技股在过去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表现落后,Sam Altman不祥地暗示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AI泡沫”之中,同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晶片的业务最近也被暂停。由于新的限制措施,该公司第二季度对华销售额受到80亿美元的冲击,分析师将密切关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的后续影响。 最后,对空头来说可能不幸的是,周五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反弹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动量信号,市场广泛参与推动其逼近历史高点。先前的信号显然都指向指数在中长期内将持续上涨,尽管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这可能难以理解。 与往常一样,这不是投资建议,请做好自己的研究(DYOR),祝我们的读者暑假最后一周好运!
SignalPlus 宏观分析特别版: J-Pow
经过一整周的期待,鲍威尔主席发表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他出人意料地发表了鸽派言论,强调就业的下行风险,并愿意暂时忽略关税相关的通胀压力。
“如果这些风险成为现实,它们可能以裁员急剧增加和失业率上升的形式迅速出现,”
“对货币政策而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价格上涨是否可能显著增加出现持续性通胀问题的风险,”他表示。“一个合理的基本假设是,其影响将是相对短暂的 — — 只是价格水准的一次性转变。当然,‘一次性’并不意味著‘一次性全部完成’。” — — 鲍威尔
其他关键的鸽派表述包括:
“鉴于政策处于限制性区域,基线展望和风险平衡的变化可能保证我们需要调整政策立场。”
面对这种有增无减的鸽派转向,鲍威尔试图通过货币政策框架评估的结果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美联储的独立性/信誉,该评估取消了平均通胀目标制,转而采用更正统的2%通胀目标,委员会强调需要将通胀预期“锚定”在更高的中性美联储利率水准上。这本来是一个更偏鹰派的权衡取舍,但显然被主导各处宏观资产类别的压倒性鸽派声音所淹没。
风险资产全面上涨,股指结束了连续5天的下跌。美国国债牛市走陡,美元暴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自5月份以来最佳单日表现,并距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周五小盘股领涨,表明市场对美国经济软著陆情景的信心增强。非必需消费品、工业和房地产等经典利率敏感板块表现优异,大型科技股则因对迫在眉睫的AI泡沫以及中国因出口相关管制导致晶片需求减弱的担忧而落后。
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之外,过去一周的初步采购经理人指数意外强劲,全行业产出指标徘徊在过去几年的高位附近,表明第三季度GDP资料可能不错,尽管存在关税带来的顽固通胀压力,但美联储现在表示他们乐于暂时忽略这一点。
本周的经济日程也将更加繁忙,耐用品订单、PCE物价指数、新屋销售、贸易库存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都列在日程表上。
加密货币价格本周表现不一,比特币小幅下跌,而乙太坊则因DATs的持续关注而继续飙升。在过去一个月中,ETH DATs的公开市值相对于BTC显著上升,BTC/ETH比率在最近的反弹中回升至技术上值得关注的水准。
然而,集体资产净值(NAV)溢价已经缩小(约1200亿美元市值对应约950亿美元的持有资产),这可能导致像MSTR这样的公司未来进行股份稀释,这是中期内需要监测的一个可能风险因素。
本周ETF资金流入大多较低,BTC ETF连续6天出现资金外流,而ETH ETF在同样表现平淡的一周后于周五出现大幅单日反弹。
有趣的是,在此次反弹期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ETH期货显示出创纪录的空头头寸,这可能是DAT驱动的对冲或资金基差套利行为所致,以榨取任何存在的收益率溢价。此外,鲍威尔讲话后,BTC隐含波动率暴跌至新低,有点出乎意料,导致其与(仍在上升的)ETH IV出现显著分化。
根据市场预估,市场定价暗示BTC在本月内重新达到历史最高点的可能性仅为约15%,相当于7倍的赔付率,这在鸽派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之后是一个有点令人意外的发展。
展望未来,下周的主要焦点将是周三的英伟达(Nvidia)财报和周五的美国PCE资料。科技股在过去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表现落后,Sam Altman不祥地暗示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AI泡沫”之中,同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晶片的业务最近也被暂停。由于新的限制措施,该公司第二季度对华销售额受到80亿美元的冲击,分析师将密切关注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的后续影响。
最后,对空头来说可能不幸的是,周五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反弹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动量信号,市场广泛参与推动其逼近历史高点。先前的信号显然都指向指数在中长期内将持续上涨,尽管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这可能难以理解。
与往常一样,这不是投资建议,请做好自己的研究(DYOR),祝我们的读者暑假最后一周好运!
SignalPlus華語
--
一个“套利者”的自白: 机会在消亡,学习永不眠帮人代练《英雄联盟》,换来20多个比特币。这是 Simon 在 Crypto 赚到的第一桶金。 然而,好运不会长久伴随一个人。冲入市场的 Simon 发现,凭运气赚来的钱,可以轻松凭实力亏掉。在这个信息高速流动的行业,机会以秒速消亡。持续赚钱的前置条件既非运气也非经验,而是学习的速度。 当 OG 们对古老的比特币网络不屑一顾时,作为一无所有的新人,他一头扎进了铭文这片无人区。或许正因为是白纸,他发现反而能比别人学得更快。通过对底层机制的钻研,他能将别人100美元的交易成本压缩到2-4美元。这是他“小白的反击”,一次教科书式的认知套利。 如今,他的策略分裂成两个极端。一面是“快跑”:像猎人一样搜寻交易所的规则漏洞和新兴赛道的早期红利,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榨干价值;另一面是“慢囤”:奉行极简主义的周期哲学,仓位永远只有0或100——要么100%持有稳定币,要么100%持有比特币。 本期《SignalPlus 大户访谈录》,Simon用他的经历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在这个信息快速定价的市场中,你唯一能建立的护城河就是学习速度。“币圈这个游戏,就是比谁跑得快,而跑得快的前提是学得快。” 开端:从天降横财到凭实力亏损 SignalPlus:请和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Simon:我不算大户,也不是潜水爱好者,只是偶尔会跟朋友去潜水。我初中到大学都在英国读的,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在“四大”,之后就全职投身币圈了。 SignalPlus:您当时是怎么对币圈感兴趣的? Simon:我其实是两次进入币圈。 第一次应该是2015年或更早,当时在大学打工代练英雄联盟,有个客户付不起钱,给了我大概20多个比特币。当时我完全不当回事,直到后来回国工作,在CCTV看到比特币新闻。那时候已经2万多一枚了,我就全部卖掉了。 卖完后觉得这地方能赚钱,就跟朋友冲进来做搬砖,但亏了不少钱,第一桶金亏了一半多。后来是朋友拉我玩GameFi,我才重新进入币圈。 SignalPlus:所以您两次入圈经历中间有个空档期,当时为什么没有一直关注下去呢? Simon:我不算OG,这是老天送我的第一桶金。当时我完全不懂,只是做个人情帮他代练,他才给了我这些比特币。中间的空档期是因为大学刚毕业要找工作,后面在四大工作又很忙,对币圈了解很少。 凭运气赚来的钱,结果凭实力亏了一半出去。当时跟朋友搬砖,水平不行纯小白,没有能力跟专业团队竞争。 SignalPlus:您提到您后来是通过玩 GameFi 重新进入币圈的,可以具体谈谈吗? Simon:当时和朋友一起玩 Axie Infinity,后来还有 StepN。起初只是为了打游戏,没想过赚钱,因为当时还有工作。但在游戏过程中,需要用到U(稳定币),就开始变相接触市场,后来甚至自己去打金、卖 NFT,兴趣就慢慢起来了。 SignalPlus:您对当时 Axie 和 StepN 引领的 GameFi 热潮有什么看法? Simon:Axie 算是黄金期,StepN 更像是末期里的一个超级爆款,显得市场很繁荣。我当时唯一的感受就是自己水平太低,认知也不够,不然应该批量起号去做。 这和我后来的主要策略——“撸羊毛”有些类似,我更倾向于称之为无风险套利。比如 OKX 交易所的打新活动,我们会建150个号去做。如果当时有这个认知,在 Axie 上批量起号应该能赚不少钱。 SignalPlus:您的打法听起来很像专业的“撸毛工作室”。 Simon:我们和真正的工作室比不了。他们做 OKX 打新动辄就是200到500个号,做一些小项目甚至上千个号。我们只是自己做着玩,几十个号的规模。 铭文启示录:到“无人区”去掘金 SignalPlus:虽然您很谦虚,但我们知道您的资产规模已经到了50万美元以上。管理这么大的资金,除了这些活动,还考虑过其他交易策略吗? Simon:我入圈时间不算长,各个赛道都浅尝辄止。从撸交易所羊毛、撸空投到做交易,我感觉还是要建立自己擅长的事情。 我擅长的是寻找交易所给用户的福利,以及发现一些新兴领域。例如铭文那一波,我算是接触得非常早的。当时 OKX 这些平台还没上线相关功能,我们已经在OTC市场进行买卖了。 我们研究后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新事物,就当买彩票一样投了点钱。当市场热度起来,感觉彩票快要中奖时,我们就坚信它会成为未来,并开始批量化地在铭文和符文上进行操作。 SignalPlus:铭文和符文在初期其实备受质疑,被认为是无用的炒作。您当时为什么会认为它是个好东西,并且愿意投入资源批量操作? Simon:首先,从现在的市场表现来看,它确实没什么实际价值。我们当时之所以会选择它,是因为作为小白,我们一无所有,愿意去尝试各种新东西。这就像买了很多彩票,正好刮中了其中一张。 当 OKX 这样的平台开始建设铭文交易市场时,我们从OTC价格上已经看到百倍的涨幅,就知道这注定是张大彩票了。那时,我们已经深入研究了比特币的区块机制,包括Gas费的优化、交易加速、替换和“狙击”(抢先交易)。 当大多数人刚开始接触时,我们已经领先了一小步。那些已经成功的OG们看不上这个“古老”的比特币网络,等他们想了解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UTXO模型等底层逻辑。 SignalPlus:作为行业小白,面对新技术新热点时,反而比成功的OG更容易抓住机会? Simon:对,这是一种运气。我们愿意从零开始学习,而无论是学以太坊、Solana还是BTC,对我们来说都是学习。这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举个例子,别人打一个铭文可能需要100美元的Gas费,而我们通过技术优化只需要2到4美元。这意味着我们一出手就已经赚了十几二十倍的成本优势。 再比如,当时还没人懂怎么“狙击”,我们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在比特币网络上,交易确认很慢,如果有人用100美元买了一个当时市价已经涨到200美元的铭文,只要他的交易还没被确认,我们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这笔交易“狙击”掉。 这些操作都是纯粹的无风险红利。当然,这种红利期很短暂,一阵风就过去了。 SignalPlus:交易中常说“会卖的才是师傅”。铭文后来也迅速崩盘,你们有提前预感到并清仓吗? Simon:没有完全预感到。我们当时已经赚得很满意了,甚至在那个赛道里有了一些认知后,还去投资和孵化了一些我们认可的新协议。当崩盘来临时,这些投资也一起归零了。 但幸运的是,由于我们的成本极低,是别人的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所以即使在雪崩式的下跌中,我们依然可以安全退出。当然,看到曾经有几十上百倍利润的资产归零,还是会很心疼,觉得自己像个傻瓜。 SignalPlus:当时会觉得它能涨到1000倍甚至1万倍吗? Simon:当时对钱已经没概念了。比如符文石,我们的成本是别人的五分之一,当别人都赚了100倍时,你可以想象我们是多少倍。脑子已经无法正常思考了。 但后面也踩了很多坑,比如把大量的符文石和音乐盒质押给了 Merlin Chain,错过了很多高点。这就像前几年的IDO打新平台,早期参与者能赚大钱,中期不亏不赚,晚期进场的基本都会亏损。 SignalPlus:这听起来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您会觉得它和教科书里学的金融知识相悖吗? Simon:它不算骗局,游戏规则就是如此,大家炒作的是当下的风口。就像诺基亚曾经股价很高,但iPhone出来后它就没落了。你不能说诺基亚是击鼓传花。 学校里学的东西其实非常有用,只是我以前没认真学。后来自己做交易,无论是做铭文需要自己学Python跑脚本,还是做期权需要理解各种希腊字母,都是在“还债”。 币圈这个游戏,我感觉就是比谁跑得快,而跑得快的前提是学得快。当一个事物被所有人都认知并合理定价后,红利就消失了。 SignalPlus:铭文那波是让您赚最多的吗?还是哪次套利最成功? Simon:我的策略都很胆小,我是个很怂的人,没什么耀眼的套利成功。现在主要做DeFi和撸毛,感觉就是补贴家用。真正赚钱的除了新事物,就是囤币。 印象深刻的是,当时铭文交易后会变成废UTXO,我们用Sparrow把废UTXO合并,光这些加起来都有2万多美金,有上万个甚至六位数的铭文。 SignalPlus:现在您主要关注交易所的用户福利活动,比如前段时间的币安Alpha? Simon:这个赛道已经萎缩了。 举个例子,大概两年前,在Gate.io上,我们利用它打新规则的一个时间差漏洞,可以用一笔钱在多个账户之间轮流验证资格,实现“一鱼多吃”。在LUNA崩盘、大盘从4万8跌到1万8的那一年,我仅靠Gate打新,用七位数美金的仓位做到了270%多的年化收益,而且是完全零风险的。 当时币安的Launchpad也有类似的操作空间。但现在,这些规则漏洞几乎全被修复了。OKX的打新曾经三天平均年化能做到300%-700%,现在也没了。 SignalPlus:这种套利看来需要不断地和规则制定者赛跑? Simon:是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你自身也在成长,会学到更多的技术和链上知识。不过,对我来说,这些只是消磨时间的方式。 真正实现财富积累,我认为还是得靠囤币,或者抓住像铭文这样能让资产重新洗牌的新机会。 农夫的哲学:我的仓位只有0和100 SignalPlus:您能分享一下您的囤币策略吗? Simon:我的策略和别人不太一样,我不是固定比例配置,而是动态选择:要么100%持有U(稳定币),要么100%持有币(主要是BTC)。这个决策取决于我对市场周期的判断。 比如LUNA崩盘后,我认为市场会长期低迷,就把所有币换成了U。当市场跌到2万多美元时,我又把U全部换回了币。涨到6万时,我认为到顶了,又换回了U。结果它继续涨到9万,我又追了回去,变成了币本位,然后市场又开始暴跌。 但只要把周期拉长,最终还是赚的。对我而言,持U还是持币,只有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是基于我对市场大方向的判断。 SignalPlus:在您持币或持U的过程中,会使用期权工具吗? Simon:我很少做复杂的Delta对冲。我的期权策略很简单:只做卖方,不当买方。要么卖Covered Call,要么卖Covered Put,或者双卖。我坚信一句话:“买入期权是通往救济院的最快道路。”所以,我从来不做买方。 SignalPlus:如果仓位被击穿了怎么办? Simon:如果被击穿,我的选择是立即平仓止损,我自认为决断力比较好。但我首先会确保自己不加杠杆、不超卖。 在币本位下,卖Call被击穿,你只是踏空了(少赚了),总资产还是增加的。在U本位下,卖Put被击穿,你以一个更低的价格拿到了筹码。 只要不超卖,本质上并没有真正的“割肉”,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SignalPlus:在做期权卖方的过程中,SignalPlus平台哪些功能对您特别有帮助? 嘉宾 Simon:我比较在意的是隐含波动率(IV)。IV 对买方来说代表赔率合不合算,对我来说则代表安全垫厚不厚、权利金丰不丰厚。所以我会观察近期和远期各个期限的 IV 变化。 我也会参考“最大痛点”(Max Pain)这个数据。虽然最大痛点本身并不一定准,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大众的预期。 SignalPlus:您在什么市场环境下更愿意开仓? Simon:这取决于我当下是U本位还是币本位。如果你是币本位玩家,内心信仰你的比特币今年会涨到15万美元,那么在任何时候、任何IV(引申波幅)水平下开仓卖Call,长期看都是对的。 现在这个市场,我就是币本位,因为我认为机构还没有完全进场,今年到15万甚至20万美元是很有可能的。在这种信念下,就尽情开单。 SignalPlus:能否分享一下您对当前市场的整体看法?很多人担心市场过热。 Simon:我对市场的了解不深,判断也未必正确。 这一轮牛市很不一样,明显是BTC一个人在玩,这说明外界的“老钱”和机构可能只认可BTC。但只要BTC上涨,其他币也会跟着涨。 关于宏观,降息是迟早的事,无论鲍威尔跟特朗普怎么吵。把时间拉长,就算真的发生世界大战,只要你还玩这个游戏,总会找到抄底的机会。你敢抄底,就说明你对它有信仰。 投机和价值投资没什么区别,A股说是价值投资,怎么这么多年还是这个点位?币圈说是投机,为什么涨了这么多?我选择相信它会破新高,所以选择B本位。选择U本位时,不是不相信,是觉得这段时间可以做投机主义者,抄到更多筹码。 SignalPlus:总结一下,您喜欢把时间拉长,站在更长视角,且对未来更乐观? Simon:对,因为我做什么事都没有囤币赚得多,做得更辛苦都没囤币赚得多。 当然囤币我只会囤比特币。 终局:唯一的护城河是“学习速度” SignalPlus:如果一个新人想进入加密领域,您认为他最需要培养什么核心能力? Simon:我觉得没什么特定的核心能力,我自己也是一路亏钱过来的。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以前读书没好好上的课,自己都会去补回来。以前不好好学代码,后面都得买代码书自己敲。以前不好好学经济学,后面都得重新理解。做期权要懂希腊字母,不懂做什么期权?正常人如果不进金融、不做币圈,谁会懂这个? 币圈的游戏规则是比谁跑得快,但跑得快之前要先学得快。时间窗口可能只有几个月,减掉学习时间又只剩几个月。在几个月里,还要成为比较前面的那批人,才能跑得比别人更快。 SignalPlus:新人要避免的最大陷阱是什么? Simon:合约,合约,合约。当然很多天才交易员做赌狗成为亿万富翁,我们膜拜就好。 SignalPlus:现在AI快速发展,很多人让AI帮他们写代码。AI对您的交易有帮助吗? Simon:我的第一份代码确实是ChatGPT给的。但我的体会是,如果你自己没有基础,看不懂AI写的代码,甚至无法清晰地向它描述你的需求,那么就无法有效配合。你自己必须先能考60分,AI才能帮你补全剩下的40分。 而且完全依赖AI有风险,之前就有人在论坛上发布带有后门的代码投毒,ChatGPT抓取后提供给用户,导致用户私钥被盗。所以,人还是需要不断学习。 SignalPlus:展望一下未来,您个人最想突破的投资技能或生活目标是什么? Simon: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目标。现在我的钱大部分放在DeFi里,拿一小部分出来做期权,补贴家用。我就是囤币,希望它上涨。 我最希望能再次发现像铭文那样的新事物,能让我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和探索,因为那个过程本身是非常开心和幸福的。 Simon 的成功证明了交易者在市场上最有效的武器不是经验,而是清除经验、从零开始学习的能力。 我们深信,每一位能够穿越牛熊的交易者,都必然有一套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纪律与策略。《SignalPlus 对谈录:在市场里活下来的方法》 正在寻找像您一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如果您是一位管理投资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资深玩家,我们诚邀您参与我们的一对一深度访谈。我们渴望了解您独特的投资风格与制胜之道,并愿意投入专业资源,将您的宝贵经验整理成深度文章,分享给整个社区。 您的成功值得被看见。期待您的联系! #BTC
一个“套利者”的自白: 机会在消亡,学习永不眠
帮人代练《英雄联盟》,换来20多个比特币。这是 Simon 在 Crypto 赚到的第一桶金。
然而,好运不会长久伴随一个人。冲入市场的 Simon 发现,凭运气赚来的钱,可以轻松凭实力亏掉。在这个信息高速流动的行业,机会以秒速消亡。持续赚钱的前置条件既非运气也非经验,而是学习的速度。
当 OG 们对古老的比特币网络不屑一顾时,作为一无所有的新人,他一头扎进了铭文这片无人区。或许正因为是白纸,他发现反而能比别人学得更快。通过对底层机制的钻研,他能将别人100美元的交易成本压缩到2-4美元。这是他“小白的反击”,一次教科书式的认知套利。
如今,他的策略分裂成两个极端。一面是“快跑”:像猎人一样搜寻交易所的规则漏洞和新兴赛道的早期红利,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榨干价值;另一面是“慢囤”:奉行极简主义的周期哲学,仓位永远只有0或100——要么100%持有稳定币,要么100%持有比特币。
本期《SignalPlus 大户访谈录》,Simon用他的经历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在这个信息快速定价的市场中,你唯一能建立的护城河就是学习速度。“币圈这个游戏,就是比谁跑得快,而跑得快的前提是学得快。”
开端:从天降横财到凭实力亏损
SignalPlus:请和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Simon:我不算大户,也不是潜水爱好者,只是偶尔会跟朋友去潜水。我初中到大学都在英国读的,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在“四大”,之后就全职投身币圈了。
SignalPlus:您当时是怎么对币圈感兴趣的?
Simon:我其实是两次进入币圈。
第一次应该是2015年或更早,当时在大学打工代练英雄联盟,有个客户付不起钱,给了我大概20多个比特币。当时我完全不当回事,直到后来回国工作,在CCTV看到比特币新闻。那时候已经2万多一枚了,我就全部卖掉了。
卖完后觉得这地方能赚钱,就跟朋友冲进来做搬砖,但亏了不少钱,第一桶金亏了一半多。后来是朋友拉我玩GameFi,我才重新进入币圈。
SignalPlus:所以您两次入圈经历中间有个空档期,当时为什么没有一直关注下去呢?
Simon:我不算OG,这是老天送我的第一桶金。当时我完全不懂,只是做个人情帮他代练,他才给了我这些比特币。中间的空档期是因为大学刚毕业要找工作,后面在四大工作又很忙,对币圈了解很少。
凭运气赚来的钱,结果凭实力亏了一半出去。当时跟朋友搬砖,水平不行纯小白,没有能力跟专业团队竞争。
SignalPlus:您提到您后来是通过玩 GameFi 重新进入币圈的,可以具体谈谈吗?
Simon:当时和朋友一起玩 Axie Infinity,后来还有 StepN。起初只是为了打游戏,没想过赚钱,因为当时还有工作。但在游戏过程中,需要用到U(稳定币),就开始变相接触市场,后来甚至自己去打金、卖 NFT,兴趣就慢慢起来了。
SignalPlus:您对当时 Axie 和 StepN 引领的 GameFi 热潮有什么看法?
Simon:Axie 算是黄金期,StepN 更像是末期里的一个超级爆款,显得市场很繁荣。我当时唯一的感受就是自己水平太低,认知也不够,不然应该批量起号去做。
这和我后来的主要策略——“撸羊毛”有些类似,我更倾向于称之为无风险套利。比如 OKX 交易所的打新活动,我们会建150个号去做。如果当时有这个认知,在 Axie 上批量起号应该能赚不少钱。
SignalPlus:您的打法听起来很像专业的“撸毛工作室”。
Simon:我们和真正的工作室比不了。他们做 OKX 打新动辄就是200到500个号,做一些小项目甚至上千个号。我们只是自己做着玩,几十个号的规模。
铭文启示录:到“无人区”去掘金
SignalPlus:虽然您很谦虚,但我们知道您的资产规模已经到了50万美元以上。管理这么大的资金,除了这些活动,还考虑过其他交易策略吗?
Simon:我入圈时间不算长,各个赛道都浅尝辄止。从撸交易所羊毛、撸空投到做交易,我感觉还是要建立自己擅长的事情。
我擅长的是寻找交易所给用户的福利,以及发现一些新兴领域。例如铭文那一波,我算是接触得非常早的。当时 OKX 这些平台还没上线相关功能,我们已经在OTC市场进行买卖了。
我们研究后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新事物,就当买彩票一样投了点钱。当市场热度起来,感觉彩票快要中奖时,我们就坚信它会成为未来,并开始批量化地在铭文和符文上进行操作。
SignalPlus:铭文和符文在初期其实备受质疑,被认为是无用的炒作。您当时为什么会认为它是个好东西,并且愿意投入资源批量操作?
Simon:首先,从现在的市场表现来看,它确实没什么实际价值。我们当时之所以会选择它,是因为作为小白,我们一无所有,愿意去尝试各种新东西。这就像买了很多彩票,正好刮中了其中一张。
当 OKX 这样的平台开始建设铭文交易市场时,我们从OTC价格上已经看到百倍的涨幅,就知道这注定是张大彩票了。那时,我们已经深入研究了比特币的区块机制,包括Gas费的优化、交易加速、替换和“狙击”(抢先交易)。
当大多数人刚开始接触时,我们已经领先了一小步。那些已经成功的OG们看不上这个“古老”的比特币网络,等他们想了解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UTXO模型等底层逻辑。
SignalPlus:作为行业小白,面对新技术新热点时,反而比成功的OG更容易抓住机会?
Simon:对,这是一种运气。我们愿意从零开始学习,而无论是学以太坊、Solana还是BTC,对我们来说都是学习。这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举个例子,别人打一个铭文可能需要100美元的Gas费,而我们通过技术优化只需要2到4美元。这意味着我们一出手就已经赚了十几二十倍的成本优势。
再比如,当时还没人懂怎么“狙击”,我们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在比特币网络上,交易确认很慢,如果有人用100美元买了一个当时市价已经涨到200美元的铭文,只要他的交易还没被确认,我们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这笔交易“狙击”掉。
这些操作都是纯粹的无风险红利。当然,这种红利期很短暂,一阵风就过去了。
SignalPlus:交易中常说“会卖的才是师傅”。铭文后来也迅速崩盘,你们有提前预感到并清仓吗?
Simon:没有完全预感到。我们当时已经赚得很满意了,甚至在那个赛道里有了一些认知后,还去投资和孵化了一些我们认可的新协议。当崩盘来临时,这些投资也一起归零了。
但幸运的是,由于我们的成本极低,是别人的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所以即使在雪崩式的下跌中,我们依然可以安全退出。当然,看到曾经有几十上百倍利润的资产归零,还是会很心疼,觉得自己像个傻瓜。
SignalPlus:当时会觉得它能涨到1000倍甚至1万倍吗?
Simon:当时对钱已经没概念了。比如符文石,我们的成本是别人的五分之一,当别人都赚了100倍时,你可以想象我们是多少倍。脑子已经无法正常思考了。
但后面也踩了很多坑,比如把大量的符文石和音乐盒质押给了 Merlin Chain,错过了很多高点。这就像前几年的IDO打新平台,早期参与者能赚大钱,中期不亏不赚,晚期进场的基本都会亏损。
SignalPlus:这听起来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您会觉得它和教科书里学的金融知识相悖吗?
Simon:它不算骗局,游戏规则就是如此,大家炒作的是当下的风口。就像诺基亚曾经股价很高,但iPhone出来后它就没落了。你不能说诺基亚是击鼓传花。
学校里学的东西其实非常有用,只是我以前没认真学。后来自己做交易,无论是做铭文需要自己学Python跑脚本,还是做期权需要理解各种希腊字母,都是在“还债”。
币圈这个游戏,我感觉就是比谁跑得快,而跑得快的前提是学得快。当一个事物被所有人都认知并合理定价后,红利就消失了。
SignalPlus:铭文那波是让您赚最多的吗?还是哪次套利最成功?
Simon:我的策略都很胆小,我是个很怂的人,没什么耀眼的套利成功。现在主要做DeFi和撸毛,感觉就是补贴家用。真正赚钱的除了新事物,就是囤币。
印象深刻的是,当时铭文交易后会变成废UTXO,我们用Sparrow把废UTXO合并,光这些加起来都有2万多美金,有上万个甚至六位数的铭文。
SignalPlus:现在您主要关注交易所的用户福利活动,比如前段时间的币安Alpha?
Simon:这个赛道已经萎缩了。
举个例子,大概两年前,在Gate.io上,我们利用它打新规则的一个时间差漏洞,可以用一笔钱在多个账户之间轮流验证资格,实现“一鱼多吃”。在LUNA崩盘、大盘从4万8跌到1万8的那一年,我仅靠Gate打新,用七位数美金的仓位做到了270%多的年化收益,而且是完全零风险的。
当时币安的Launchpad也有类似的操作空间。但现在,这些规则漏洞几乎全被修复了。OKX的打新曾经三天平均年化能做到300%-700%,现在也没了。
SignalPlus:这种套利看来需要不断地和规则制定者赛跑?
Simon:是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你自身也在成长,会学到更多的技术和链上知识。不过,对我来说,这些只是消磨时间的方式。
真正实现财富积累,我认为还是得靠囤币,或者抓住像铭文这样能让资产重新洗牌的新机会。
农夫的哲学:我的仓位只有0和100
SignalPlus:您能分享一下您的囤币策略吗?
Simon:我的策略和别人不太一样,我不是固定比例配置,而是动态选择:要么100%持有U(稳定币),要么100%持有币(主要是BTC)。这个决策取决于我对市场周期的判断。
比如LUNA崩盘后,我认为市场会长期低迷,就把所有币换成了U。当市场跌到2万多美元时,我又把U全部换回了币。涨到6万时,我认为到顶了,又换回了U。结果它继续涨到9万,我又追了回去,变成了币本位,然后市场又开始暴跌。
但只要把周期拉长,最终还是赚的。对我而言,持U还是持币,只有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是基于我对市场大方向的判断。
SignalPlus:在您持币或持U的过程中,会使用期权工具吗?
Simon:我很少做复杂的Delta对冲。我的期权策略很简单:只做卖方,不当买方。要么卖Covered Call,要么卖Covered Put,或者双卖。我坚信一句话:“买入期权是通往救济院的最快道路。”所以,我从来不做买方。
SignalPlus:如果仓位被击穿了怎么办?
Simon:如果被击穿,我的选择是立即平仓止损,我自认为决断力比较好。但我首先会确保自己不加杠杆、不超卖。
在币本位下,卖Call被击穿,你只是踏空了(少赚了),总资产还是增加的。在U本位下,卖Put被击穿,你以一个更低的价格拿到了筹码。
只要不超卖,本质上并没有真正的“割肉”,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SignalPlus:在做期权卖方的过程中,SignalPlus平台哪些功能对您特别有帮助?
嘉宾 Simon:我比较在意的是隐含波动率(IV)。IV 对买方来说代表赔率合不合算,对我来说则代表安全垫厚不厚、权利金丰不丰厚。所以我会观察近期和远期各个期限的 IV 变化。
我也会参考“最大痛点”(Max Pain)这个数据。虽然最大痛点本身并不一定准,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大众的预期。
SignalPlus:您在什么市场环境下更愿意开仓?
Simon:这取决于我当下是U本位还是币本位。如果你是币本位玩家,内心信仰你的比特币今年会涨到15万美元,那么在任何时候、任何IV(引申波幅)水平下开仓卖Call,长期看都是对的。
现在这个市场,我就是币本位,因为我认为机构还没有完全进场,今年到15万甚至20万美元是很有可能的。在这种信念下,就尽情开单。
SignalPlus:能否分享一下您对当前市场的整体看法?很多人担心市场过热。
Simon:我对市场的了解不深,判断也未必正确。
这一轮牛市很不一样,明显是BTC一个人在玩,这说明外界的“老钱”和机构可能只认可BTC。但只要BTC上涨,其他币也会跟着涨。
关于宏观,降息是迟早的事,无论鲍威尔跟特朗普怎么吵。把时间拉长,就算真的发生世界大战,只要你还玩这个游戏,总会找到抄底的机会。你敢抄底,就说明你对它有信仰。
投机和价值投资没什么区别,A股说是价值投资,怎么这么多年还是这个点位?币圈说是投机,为什么涨了这么多?我选择相信它会破新高,所以选择B本位。选择U本位时,不是不相信,是觉得这段时间可以做投机主义者,抄到更多筹码。
SignalPlus:总结一下,您喜欢把时间拉长,站在更长视角,且对未来更乐观?
Simon:对,因为我做什么事都没有囤币赚得多,做得更辛苦都没囤币赚得多。
当然囤币我只会囤比特币。
终局:唯一的护城河是“学习速度”
SignalPlus:如果一个新人想进入加密领域,您认为他最需要培养什么核心能力?
Simon:我觉得没什么特定的核心能力,我自己也是一路亏钱过来的。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以前读书没好好上的课,自己都会去补回来。以前不好好学代码,后面都得买代码书自己敲。以前不好好学经济学,后面都得重新理解。做期权要懂希腊字母,不懂做什么期权?正常人如果不进金融、不做币圈,谁会懂这个?
币圈的游戏规则是比谁跑得快,但跑得快之前要先学得快。时间窗口可能只有几个月,减掉学习时间又只剩几个月。在几个月里,还要成为比较前面的那批人,才能跑得比别人更快。
SignalPlus:新人要避免的最大陷阱是什么?
Simon:合约,合约,合约。当然很多天才交易员做赌狗成为亿万富翁,我们膜拜就好。
SignalPlus:现在AI快速发展,很多人让AI帮他们写代码。AI对您的交易有帮助吗?
Simon:我的第一份代码确实是ChatGPT给的。但我的体会是,如果你自己没有基础,看不懂AI写的代码,甚至无法清晰地向它描述你的需求,那么就无法有效配合。你自己必须先能考60分,AI才能帮你补全剩下的40分。
而且完全依赖AI有风险,之前就有人在论坛上发布带有后门的代码投毒,ChatGPT抓取后提供给用户,导致用户私钥被盗。所以,人还是需要不断学习。
SignalPlus:展望一下未来,您个人最想突破的投资技能或生活目标是什么?
Simon: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目标。现在我的钱大部分放在DeFi里,拿一小部分出来做期权,补贴家用。我就是囤币,希望它上涨。
我最希望能再次发现像铭文那样的新事物,能让我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和探索,因为那个过程本身是非常开心和幸福的。
Simon 的成功证明了交易者在市场上最有效的武器不是经验,而是清除经验、从零开始学习的能力。
我们深信,每一位能够穿越牛熊的交易者,都必然有一套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纪律与策略。《SignalPlus 对谈录:在市场里活下来的方法》 正在寻找像您一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如果您是一位管理投资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资深玩家,我们诚邀您参与我们的一对一深度访谈。我们渴望了解您独特的投资风格与制胜之道,并愿意投入专业资源,将您的宝贵经验整理成深度文章,分享给整个社区。
您的成功值得被看见。期待您的联系!
#BTC
BTC
ETH
SOL
SignalPlus華語
--
【8月22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英伟达(NVDA)$ 看涨成交额居首($2.29 亿),但主动净卖 Call显著;大单显示 9 月 160C / 172.5C 以 SELL 为主,更像覆盖式卖 Call 或滚动对冲,偏“高位降杠杆”。 $特斯拉(TSLA)$ Call 侧排第二但同样净卖出;Put 侧金额居前三、且净卖为主,整体呈“两端收权利金”的中性偏多格局。 $礼来(LLY)$ Put 成交额居首,且净买 Put明显;同时出现 9 月 960P 大额 BUY,更像机构型风控配对冲。#OptionsFlow
【8月22日 美股期权龙虎榜】
$英伟达(NVDA)$ 看涨成交额居首($2.29 亿),但主动净卖 Call显著;大单显示 9 月 160C / 172.5C 以 SELL 为主,更像覆盖式卖 Call 或滚动对冲,偏“高位降杠杆”。
$特斯拉(TSLA)$ Call 侧排第二但同样净卖出;Put 侧金额居前三、且净卖为主,整体呈“两端收权利金”的中性偏多格局。
$礼来(LLY)$ Put 成交额居首,且净买 Put明显;同时出现 9 月 960P 大额 BUY,更像机构型风控配对冲。
#OptionsFlow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登录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注册
登录
热门话题
AI板块表现突出
794,248 次浏览
1,672 人讨论中
WLD暴涨90%真相:是AI革命还是虹膜骗局?
杠杆胜手
5次点赞
9.6k 次浏览
币安HODLer空投LINEA
530,852 次浏览
1,148 人讨论中
迷因币ETF
92,596 次浏览
191 人讨论中
查看更多
实时新闻
美元指数上涨0.34%,收于97.789
--
Grayscale 向 SEC 提交 Hedera ETF、Litecoin ETF 和 Bitcoin Cash Trust 注册文件
--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道琼斯指数涨196.64点
--
MetaPlanet 计划发行新股以购入比特币
--
BNP Paribas 和 HSBC 加入 Canton Network 推动区块链资产代币化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币圈出大事了!以太坊要变天了!
汪萱
【Booster 活动-Holoworld AI第一阶段】教程
Alpha之家
美国截至3月的一年非农就业总人数下修91.1万人,市场预估为下修70万。 这不是降不降息的问题,是降息25bp还是直接
Crypto狮子座
SOL今夜迎战非农数据!218刀成多空生死线,最佳布局策略已出炉
加密鑫姐
孙宇晨遭冻结,35亿蒸发!究竟动了谁的蛋糕?
川哥论趋势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