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DA Labs

DA Labs 為 DA Capital Ltd. 旗下的子公司,旨在為區塊鏈業界提供深度的技術與市場分析。團隊成員由海內外政府研究機構與高等教育組織的研究員及頂尖畢業生組成,不僅追蹤當今市場最熱門議題,也提供市場的深度見解。 商業合作:[email protected]
0 关注
3.7K+ 粉丝
1.1K+ 点赞
356 分享
全部内容
--
川普家族平台 WLFI 九月上線!逃得過開盤即高點嗎?前言 年初早已熱度十足的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於八月宣布即將在九月初發幣並以盤前交易的方式進行預熱,依早期投資人的認購成本對照目前的盤前交易價格看來,年初認購的投資人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本文除了分析背靠川普家族的 DeFi 平台:WLFI 功能及開盤可能的拋壓外,文末再告訴你如何利用開盤熱度最高時尋找獲利機會。 WLFI:背靠川普家族的 DeFi 平台 川普家族為打造無國界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因此誕生了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該平台不僅吸引無數投資者的目光,更在募集資金時吸引數億美元參與,若你是首批認購$WLFI 代幣成本價落在 0.015 美元的用戶,依目前盤前價推斷漲幅約為 20 倍,十分驚人。 WLFI 平台介紹 WLFI 官網顯示,未來 WLFI 將會提供全世界的使用者不分國界地使用交易、借款、存款等功能,且持有平台幣$WLFI 的用戶還可以參與平台治理,共同投票決定平台的下一步該如何運作。 過往川普還有多次發行 NFT 及發行迷因幣$TRUMP 的紀錄,因此不排除若未來川普想要再次發行與區塊鏈有關的任何產品,皆有可能透過 WLFI 平台進行預熱、發售。 WLFI 發行穩定幣:USD1 近一年來許多鏈上平台開始接入的美元穩定幣 USD1 同樣也是 WLFI 平台所發行,作為背靠川普家族的穩定幣,自發行以來市值已達 25 億美元,成長相當迅速,且近期所推出的代幣認購平台 Buidlpad、Four.meme 皆允許使用 USD1 作為投入代幣,取代 USDT、USDC。 WLFI 推出該穩定幣的野心不只侷限於加密貨幣領域,更期望將其在日常生活上進行使用,無論是跨境支付、跨境轉帳還是跨國投資,皆期望將 USD1 作為更方便、成本更低的貨幣工具。 目前許多交易所皆推出 USD1 相關積分活動,僅需在交易所內交易、持有 USD1 或使用 USD1 作為基準貨幣進行加密貨幣間的交易即可累積 WLFI 積分,未來有望將積分換取 $WLFI 代幣空投。 WLFI 代幣經濟學 $WLFI 主要作為 WLFI 平台的治理代幣使用,目前已知的功能僅有參與投票決定未來方向,至於是否能夠像其餘 DeFi 協議那樣瓜分平台收入、提升質押收益仍未可知。 $WLFI 代幣總量為 1000 億枚,發行在以太坊 ERC-20 上,代幣分配如下: 公售:35%(350 億枚)社區發展和用戶激勵:32.5%(325 億枚)初始支持者:30%(300 億枚)團隊、顧問獎勵:2.5%(25 億枚) WLFI 團隊為避免初期大量代幣砸盤,開放交易時僅允許早期投資用戶解鎖 20% 代幣,其餘 80% 則需要等待社區共同投票決定,不過上線時 WLFI 團隊將優先分配流通量的 3% 用於 CEX、DEX 作為流動性。 初始流通代幣市值預估 目前已知 WLFI 將解鎖公售輪 0.015 及 0.05 美元兩輪次的 20%,約為 50 億枚$WLFI 代幣,若以 0.33 美元的價格進行預估,上線時的市值約為 16.5 億美元,若拿$WLFI 對比頂級 DeFi 協議 Aave、Ethena,市值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Lockbox 數量 據 Etherscan 智能合約監測顯示,目前公售 0.015、0.05 美元的 250 億枚$WLFI 中僅有約 168 億枚代幣至 WLFI 官網進行解鎖代幣的簽署,比例約為 67%,意即初期賣壓可能比預期的公售輪 20% 還低。 WLFI 有哪些圈內巨頭、機構投資? WLFI 在年初川普家族宣布相關消息時即引來不少知名的投資人、機構公開投資,總募資金額約為 5 至 6 億美元,且皆是以代幣銷售的方式進行募資。 最大獨立投資人:孫宇晨 波場 Tron 創辦人孫宇晨於年初大力支持 WLFI 提案進行,總計投入 7,500 萬美元進行投資,且投資時間較第一輪公售更早,因此網上推估該次投資成本可能比 0.015 美元更低,這次的投資行為也替孫哥賺進數億美元的收入。 Web3 風投基金:Aqua1 Foundation Aqua1 Foundation 於 6 月宣布投資 WLFI 一億美元,該輪雖並未宣布購買成本及購買數量,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Aqua1 Foundation 將成為 WLFI 主要投資人。 USD1 造市商:DWF Labs DWF Labs 宣布投資 2,500 萬美元於 WLFI 項目,推估融資成本為 0.1 美元,除此之外該間機構也是 USD1 的造市商,因此 WLFI 有可能也是由 DWF Labs 進行造市。 代幣上線後可能的操作機會? $WLFI 於 9 月 1 日上線後勢必將吸引大量投資目光,屆時可能會有不錯的交易機會,且不只是幣種本身,WLFI 作為 DeFi 平台可能也會推出初期激勵活動。 1.直接交易賺取價差 $WLFI 初期鎖定大部分代幣,且目前解質押率僅不到七成,因此若市場能夠承受早期投資者的賣壓,後續將有拉升的可能。 2.交易所間價差/資費套利 $WLFI 近乎同時上線幣安、OKX、Hyperliquid 等頂尖交易所,代幣上線時若交易所不開放充提將有可能導致$WLFI 存在價差、資費差,屆時將可利用不同交易所進行套利。 3.WLFI 平台活動 雖然 WLFI 目前並未推出任何 DeFi 功能,不過若相關功能配合代幣上線時開放,或許會祭出存款、流動性池激勵等活動,讓用戶在存錢的同時還能賺取$WLFI 代幣獎勵。 WLFI 潛藏的投資風險 對於未參與 WLFI 公售而想購買$WLFI 代幣的投資者而言,目前購買的成本較首輪公售高了十倍以上,而投資後還需要承擔熱度衰退、DeFi 平台未有實質應用等風險。 其中熱度衰退的風險最為嚴重,回顧過往川普曾發行 NFT、川普迷因幣$TRUMP 等相關產品,雖然在產品引發熱潮的期間最多能夠賺取數十倍的收入,但當熱潮褪去後價值皆不復存在,以川普幣舉例,即使曾創出近 80 美元的高點,至今卻只剩 8.7 美元的價值,跌幅近九成。 結語 WLFI 勢必將成為 9 月份加密貨幣市場的矚目新星,不管是川普家族對於平台上線的行銷布局、USD1 的持有積分及打新需求還是早期投資者的套現賣壓,無一不是市場正在關注的事項。 而對於未參與公售的投資者而言,建議先觀察 WLFI 的賣壓情況及平台運作情形再評估是否投資,否則將可能成為公售參與者的接盤者。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川普家族平台 WLFI 九月上線!逃得過開盤即高點嗎?

前言
年初早已熱度十足的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於八月宣布即將在九月初發幣並以盤前交易的方式進行預熱,依早期投資人的認購成本對照目前的盤前交易價格看來,年初認購的投資人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本文除了分析背靠川普家族的 DeFi 平台:WLFI 功能及開盤可能的拋壓外,文末再告訴你如何利用開盤熱度最高時尋找獲利機會。
WLFI:背靠川普家族的 DeFi 平台
川普家族為打造無國界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因此誕生了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該平台不僅吸引無數投資者的目光,更在募集資金時吸引數億美元參與,若你是首批認購$WLFI 代幣成本價落在 0.015 美元的用戶,依目前盤前價推斷漲幅約為 20 倍,十分驚人。
WLFI 平台介紹
WLFI 官網顯示,未來 WLFI 將會提供全世界的使用者不分國界地使用交易、借款、存款等功能,且持有平台幣$WLFI 的用戶還可以參與平台治理,共同投票決定平台的下一步該如何運作。
過往川普還有多次發行 NFT 及發行迷因幣$TRUMP 的紀錄,因此不排除若未來川普想要再次發行與區塊鏈有關的任何產品,皆有可能透過 WLFI 平台進行預熱、發售。

WLFI 發行穩定幣:USD1
近一年來許多鏈上平台開始接入的美元穩定幣 USD1 同樣也是 WLFI 平台所發行,作為背靠川普家族的穩定幣,自發行以來市值已達 25 億美元,成長相當迅速,且近期所推出的代幣認購平台 Buidlpad、Four.meme 皆允許使用 USD1 作為投入代幣,取代 USDT、USDC。
WLFI 推出該穩定幣的野心不只侷限於加密貨幣領域,更期望將其在日常生活上進行使用,無論是跨境支付、跨境轉帳還是跨國投資,皆期望將 USD1 作為更方便、成本更低的貨幣工具。
目前許多交易所皆推出 USD1 相關積分活動,僅需在交易所內交易、持有 USD1 或使用 USD1 作為基準貨幣進行加密貨幣間的交易即可累積 WLFI 積分,未來有望將積分換取 $WLFI 代幣空投。

WLFI 代幣經濟學
$WLFI 主要作為 WLFI 平台的治理代幣使用,目前已知的功能僅有參與投票決定未來方向,至於是否能夠像其餘 DeFi 協議那樣瓜分平台收入、提升質押收益仍未可知。
$WLFI 代幣總量為 1000 億枚,發行在以太坊 ERC-20 上,代幣分配如下:
公售:35%(350 億枚)社區發展和用戶激勵:32.5%(325 億枚)初始支持者:30%(300 億枚)團隊、顧問獎勵:2.5%(25 億枚)
WLFI 團隊為避免初期大量代幣砸盤,開放交易時僅允許早期投資用戶解鎖 20% 代幣,其餘 80% 則需要等待社區共同投票決定,不過上線時 WLFI 團隊將優先分配流通量的 3% 用於 CEX、DEX 作為流動性。

初始流通代幣市值預估
目前已知 WLFI 將解鎖公售輪 0.015 及 0.05 美元兩輪次的 20%,約為 50 億枚$WLFI 代幣,若以 0.33 美元的價格進行預估,上線時的市值約為 16.5 億美元,若拿$WLFI 對比頂級 DeFi 協議 Aave、Ethena,市值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Lockbox 數量
據 Etherscan 智能合約監測顯示,目前公售 0.015、0.05 美元的 250 億枚$WLFI 中僅有約 168 億枚代幣至 WLFI 官網進行解鎖代幣的簽署,比例約為 67%,意即初期賣壓可能比預期的公售輪 20% 還低。

WLFI 有哪些圈內巨頭、機構投資?
WLFI 在年初川普家族宣布相關消息時即引來不少知名的投資人、機構公開投資,總募資金額約為 5 至 6 億美元,且皆是以代幣銷售的方式進行募資。
最大獨立投資人:孫宇晨
波場 Tron 創辦人孫宇晨於年初大力支持 WLFI 提案進行,總計投入 7,500 萬美元進行投資,且投資時間較第一輪公售更早,因此網上推估該次投資成本可能比 0.015 美元更低,這次的投資行為也替孫哥賺進數億美元的收入。
Web3 風投基金:Aqua1 Foundation
Aqua1 Foundation 於 6 月宣布投資 WLFI 一億美元,該輪雖並未宣布購買成本及購買數量,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Aqua1 Foundation 將成為 WLFI 主要投資人。
USD1 造市商:DWF Labs
DWF Labs 宣布投資 2,500 萬美元於 WLFI 項目,推估融資成本為 0.1 美元,除此之外該間機構也是 USD1 的造市商,因此 WLFI 有可能也是由 DWF Labs 進行造市。
代幣上線後可能的操作機會?
$WLFI 於 9 月 1 日上線後勢必將吸引大量投資目光,屆時可能會有不錯的交易機會,且不只是幣種本身,WLFI 作為 DeFi 平台可能也會推出初期激勵活動。
1.直接交易賺取價差
$WLFI 初期鎖定大部分代幣,且目前解質押率僅不到七成,因此若市場能夠承受早期投資者的賣壓,後續將有拉升的可能。

2.交易所間價差/資費套利
$WLFI 近乎同時上線幣安、OKX、Hyperliquid 等頂尖交易所,代幣上線時若交易所不開放充提將有可能導致$WLFI 存在價差、資費差,屆時將可利用不同交易所進行套利。
3.WLFI 平台活動
雖然 WLFI 目前並未推出任何 DeFi 功能,不過若相關功能配合代幣上線時開放,或許會祭出存款、流動性池激勵等活動,讓用戶在存錢的同時還能賺取$WLFI 代幣獎勵。
WLFI 潛藏的投資風險
對於未參與 WLFI 公售而想購買$WLFI 代幣的投資者而言,目前購買的成本較首輪公售高了十倍以上,而投資後還需要承擔熱度衰退、DeFi 平台未有實質應用等風險。
其中熱度衰退的風險最為嚴重,回顧過往川普曾發行 NFT、川普迷因幣$TRUMP 等相關產品,雖然在產品引發熱潮的期間最多能夠賺取數十倍的收入,但當熱潮褪去後價值皆不復存在,以川普幣舉例,即使曾創出近 80 美元的高點,至今卻只剩 8.7 美元的價值,跌幅近九成。

結語
WLFI 勢必將成為 9 月份加密貨幣市場的矚目新星,不管是川普家族對於平台上線的行銷布局、USD1 的持有積分及打新需求還是早期投資者的套現賣壓,無一不是市場正在關注的事項。
而對於未參與公售的投資者而言,建議先觀察 WLFI 的賣壓情況及平台運作情形再評估是否投資,否則將可能成為公售參與者的接盤者。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Lombard 比特幣質押管道:如何透過 Buidlpad 搭上即將發幣的順風車?前言 比特幣作為首個誕生的加密貨幣,不僅佔據整體幣圈 60% 左右的市值,更有著數位黃金的美稱。但對應幣圈界的二哥以太坊來說,比特幣卻僅有價值儲備功能,在 DeFi 領域用途少之又少。 Lombard Finance 正想解決這項痛點,推出自家流動性質押比特幣 LBTC,在提供質押獎勵的同時更獲取積分收益,待未來能夠換取平台代幣$BARD。本文將帶你了解 Lombard 項目並善用 Buidlpad 平台搭上發幣前的末班車。 Lombard Finance 介紹 Lombard Finance 是打造比特幣鏈上金融(BTC Finance 簡稱 BTCFi)的創新平台,於 2024 年創立,其核心產品 LBTC 更是破紀錄地在短短 92 天內突破十億美元 TVL,至今則高達十四億美元,在新型 DeFi 中成長幅度驚人。 生態上 Lombard Finance 與 Aave、Spark、EigenLayer 及 Etherlink 等協議合作,因此對於質押 LBTC 的用戶而言不僅可以賺取 Lombard 空投積分,還有機會同時埋伏多項協議。 項目融資和團隊成員 Lombard 獲得 Polychain、Yzi Labs、OKX Ventures 等多家機構的 1,700 萬美元融資,而團隊中不乏有曾待過 Polychain、Coinbase、Ripple 等知名項目的成員共同參與開發。 LBTC 質押與相關應用 Lombard 允許用戶將包括 ETH、Base、BSC 在內十一個區塊鏈的比特幣以質押的方式獲取 LBTC 並賺取 1.16% 年化 APY 的報酬,而 LBTC 可供用戶進行交易、移轉及再質押等操作,意味著 LBTC 能夠再存放至其他平台,賺取更高額的年化報酬及空投積分。 LBTC 質押步驟 透過 Lombard 質押比特幣的步驟相當簡單,流程如下: 進入 Lombard Finance 質押介面。輸入欲質押的比特幣數量。確認質押數量及支付 Gas Fee。完成質押。 LBTC 相關應用 Lombard 推出 DeFi Marketplace 及 Vaults 兩種介面協助用戶找尋合適的 LBTC 存放協議,其中 DeFi Marketplace 顯示 LBTC 所有可存放的協議及空投積分乘數、 TVL 等資訊,而 Vaults 則僅顯示 Lombard 較推薦同時 TVL 較高的存放協議。 DeFi Marketplace 在 Marketplace 介面中,Lombard 將優先顯示空投積分乘數較高的存放協議,不過該介面尚未直接顯示存放 LBTC 所能獲得的年化收益,因此用戶仍需個別點進 DeFi 網站中查看。 Vaults 而 Lombard 精選的金庫 Vaults 則是官方主動優化、再調整以賺取更高收益的策略,該處除了顯示 LBTC 存放的區塊鏈、支援的比特幣種類外,還會顯示當下的浮動年化利率及存款能獲得的空投積分倍數。 例如下圖中 Lombard 與 Veda 合作的 DeFi Vault,不僅可以將 LBTC 質押為 LBTCv 再賺取一層收益,還可以賺取 4x Lombard 空投積分及 3x Veda 積分。追求更高額複利的用戶則可以往下選取 Sentora DeFi Vault,不僅目標年化更高,空投積分收益也不盡相同。 風險提示 即使 Lombard 提供 DeFi Marketplace 及 Vaults 功能供用戶快速地將 LBTC 存放於各協議賺取收益,但用戶在選擇將資金投入前務必優先檢查協議安全性,以免遭惡意協議 Rug。 Buidlpad 平台介紹 Buidlpad 是 2025 年相當火紅的代幣認購平台,用戶僅需在特定期間內完成身分認證 KYC、綁定信箱及綁定 Web3 錢包即可參與認購代幣,此舉不僅幫助用戶以一定的成本提前獲取代幣,還能有效避免項目代幣被單一機構掌握。 此外 Buidlpad 近期也加入熱門的「嘴嚕」參與方式,鼓勵內容創作者透過自身影響力宣傳認購項目及代幣,如此一來項目方獲得大量曝光、Buidlpad 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內容創作者擁有更高的認購份額,可謂達到三贏的局面。 第一期活動:Solayer 代幣認購 Solayer 是 Buidlpad 於 2025 年 1 月推出的首個認購項目,當時欲以完全稀釋估值(FDV) 3.5 億美元(350M)的價格出售 3% 總量的$LAYER 代幣,約為 10,500,000 美元。最終共募得近六千萬美元的資金,經超額認購調整後每一帳號最多約獲得 350 美元代幣分配。 據 Buidlpad 數據顯示,參與該期認購的用戶若持有$LAYER 並於最高點售出約可賺取 970% 回報,Buidlpad 也正因此名聲大噪,成為用戶們不可錯過認購機會的平台。 第二期活動:Sahara AI 代幣認購 有了 Solayer 的前車之鑑,第二期認購活動 Sahara AI 更是吸引了大量用戶參與,即使是以 FDV 高達 6 億美元(600M)的價格認購,仍募得 7,400 萬美元的參與,若以單一帳號 3,000 美元的硬頂推算,則大約有近 25,000 組帳號投滿認購額度,參與程度十分驚人。 雖然此期活動的投資報酬率較 Solayer 而言低了不少,僅有 179%,但若以 FDV 600M 的成本來看,此次仍是值得用戶參與的活動。 $BARD 代幣認購活動 Lombard Finance 代幣$BARD 即將在 9 月初開放用戶透過 Buidlpad 平台認購,種種跡象表明$BARD 即將 TGE 並上市交易所,究竟值不值得參與?不彷看完以下資訊再做決定。 認購前準備 認購期間(9/1~9/2)前,想參與此次 Buidlpad 認購活動的用戶需要優先完成以下事項: 註冊 Buidlpad 帳號。綁定電子信箱及 Web3 錢包。完成身分驗證 KYC。 認購成本及總額度 Lombard Finance 共拿出代幣總量的 1.5% 進行此次的 Buidlpad 認購活動,用戶購買成本為 FDV=4.5 億美元(450M),不過目前尚未得知總發行量的確切數字,因此無法推估每枚代幣的成本價格。 每位用戶的認購上限為 5,000 美元,下限則是 50 美元,用戶可以選擇使用 WLFI 發行的 USD1 或是等值的 BNB、LBTC 進行認購。 $BARD 可能上線的交易所? 就投資機構而言筆者認為上線多家主流交易所不是問題,原因在於 Yzi Labs(前身為 Binance Labs)、OKX Ventures、HTX Ventures 皆有參與投資,不過更需要觀察的是$BARD 能否仿照前兩期活動 Solayer、Sahara AI 上線韓國交易所 Upbit 並引起一波上漲。 FDV 450M 究竟是否太高? 以同樣作為比特幣質押的頂級協議 Babylon 而言,即使發幣至今幣價已然腰斬,但其 FDV 仍保留在五億美元(500M)。 而近期市場較熱且認購到的$BARD 將會在 TGE 時全數解鎖,外加 Buidlpad 平台目前仍無虧損認購紀錄,因此筆者仍會參與此次認購活動,若信心不足的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忽略此次活動或是投入較少金額參與。 結語 Lombard Finance 憑藉 LBTC 的穩定收益及再質押特性已吸引超過十億美元的比特幣質押,讓比特幣保持價值儲藏特性的同時還能賺取額外 BTC 本位的利息收入,且隨著 Buidlpad 認購活動到來,暗示著 Lombard 平台幣$BARD 即將正式 TGE,因此無論你是看好 Lombard 未來的價值還是 Buidlpad 過去從未虧損的聲譽,皆可以考慮透過此次認購活動進行$BARD 的提前布局。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Lombard 比特幣質押管道:如何透過 Buidlpad 搭上即將發幣的順風車?

前言
比特幣作為首個誕生的加密貨幣,不僅佔據整體幣圈 60% 左右的市值,更有著數位黃金的美稱。但對應幣圈界的二哥以太坊來說,比特幣卻僅有價值儲備功能,在 DeFi 領域用途少之又少。
Lombard Finance 正想解決這項痛點,推出自家流動性質押比特幣 LBTC,在提供質押獎勵的同時更獲取積分收益,待未來能夠換取平台代幣$BARD。本文將帶你了解 Lombard 項目並善用 Buidlpad 平台搭上發幣前的末班車。
Lombard Finance 介紹
Lombard Finance 是打造比特幣鏈上金融(BTC Finance 簡稱 BTCFi)的創新平台,於 2024 年創立,其核心產品 LBTC 更是破紀錄地在短短 92 天內突破十億美元 TVL,至今則高達十四億美元,在新型 DeFi 中成長幅度驚人。
生態上 Lombard Finance 與 Aave、Spark、EigenLayer 及 Etherlink 等協議合作,因此對於質押 LBTC 的用戶而言不僅可以賺取 Lombard 空投積分,還有機會同時埋伏多項協議。
項目融資和團隊成員
Lombard 獲得 Polychain、Yzi Labs、OKX Ventures 等多家機構的 1,700 萬美元融資,而團隊中不乏有曾待過 Polychain、Coinbase、Ripple 等知名項目的成員共同參與開發。

LBTC 質押與相關應用
Lombard 允許用戶將包括 ETH、Base、BSC 在內十一個區塊鏈的比特幣以質押的方式獲取 LBTC 並賺取 1.16% 年化 APY 的報酬,而 LBTC 可供用戶進行交易、移轉及再質押等操作,意味著 LBTC 能夠再存放至其他平台,賺取更高額的年化報酬及空投積分。
LBTC 質押步驟
透過 Lombard 質押比特幣的步驟相當簡單,流程如下:
進入 Lombard Finance 質押介面。輸入欲質押的比特幣數量。確認質押數量及支付 Gas Fee。完成質押。

LBTC 相關應用
Lombard 推出 DeFi Marketplace 及 Vaults 兩種介面協助用戶找尋合適的 LBTC 存放協議,其中 DeFi Marketplace 顯示 LBTC 所有可存放的協議及空投積分乘數、 TVL 等資訊,而 Vaults 則僅顯示 Lombard 較推薦同時 TVL 較高的存放協議。
DeFi Marketplace
在 Marketplace 介面中,Lombard 將優先顯示空投積分乘數較高的存放協議,不過該介面尚未直接顯示存放 LBTC 所能獲得的年化收益,因此用戶仍需個別點進 DeFi 網站中查看。

Vaults
而 Lombard 精選的金庫 Vaults 則是官方主動優化、再調整以賺取更高收益的策略,該處除了顯示 LBTC 存放的區塊鏈、支援的比特幣種類外,還會顯示當下的浮動年化利率及存款能獲得的空投積分倍數。
例如下圖中 Lombard 與 Veda 合作的 DeFi Vault,不僅可以將 LBTC 質押為 LBTCv 再賺取一層收益,還可以賺取 4x Lombard 空投積分及 3x Veda 積分。追求更高額複利的用戶則可以往下選取 Sentora DeFi Vault,不僅目標年化更高,空投積分收益也不盡相同。

風險提示
即使 Lombard 提供 DeFi Marketplace 及 Vaults 功能供用戶快速地將 LBTC 存放於各協議賺取收益,但用戶在選擇將資金投入前務必優先檢查協議安全性,以免遭惡意協議 Rug。
Buidlpad 平台介紹
Buidlpad 是 2025 年相當火紅的代幣認購平台,用戶僅需在特定期間內完成身分認證 KYC、綁定信箱及綁定 Web3 錢包即可參與認購代幣,此舉不僅幫助用戶以一定的成本提前獲取代幣,還能有效避免項目代幣被單一機構掌握。
此外 Buidlpad 近期也加入熱門的「嘴嚕」參與方式,鼓勵內容創作者透過自身影響力宣傳認購項目及代幣,如此一來項目方獲得大量曝光、Buidlpad 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內容創作者擁有更高的認購份額,可謂達到三贏的局面。
第一期活動:Solayer 代幣認購
Solayer 是 Buidlpad 於 2025 年 1 月推出的首個認購項目,當時欲以完全稀釋估值(FDV) 3.5 億美元(350M)的價格出售 3% 總量的$LAYER 代幣,約為 10,500,000 美元。最終共募得近六千萬美元的資金,經超額認購調整後每一帳號最多約獲得 350 美元代幣分配。
據 Buidlpad 數據顯示,參與該期認購的用戶若持有$LAYER 並於最高點售出約可賺取 970% 回報,Buidlpad 也正因此名聲大噪,成為用戶們不可錯過認購機會的平台。

第二期活動:Sahara AI 代幣認購
有了 Solayer 的前車之鑑,第二期認購活動 Sahara AI 更是吸引了大量用戶參與,即使是以 FDV 高達 6 億美元(600M)的價格認購,仍募得 7,400 萬美元的參與,若以單一帳號 3,000 美元的硬頂推算,則大約有近 25,000 組帳號投滿認購額度,參與程度十分驚人。
雖然此期活動的投資報酬率較 Solayer 而言低了不少,僅有 179%,但若以 FDV 600M 的成本來看,此次仍是值得用戶參與的活動。

$BARD 代幣認購活動
Lombard Finance 代幣$BARD 即將在 9 月初開放用戶透過 Buidlpad 平台認購,種種跡象表明$BARD 即將 TGE 並上市交易所,究竟值不值得參與?不彷看完以下資訊再做決定。
認購前準備
認購期間(9/1~9/2)前,想參與此次 Buidlpad 認購活動的用戶需要優先完成以下事項:
註冊 Buidlpad 帳號。綁定電子信箱及 Web3 錢包。完成身分驗證 KYC。

認購成本及總額度
Lombard Finance 共拿出代幣總量的 1.5% 進行此次的 Buidlpad 認購活動,用戶購買成本為 FDV=4.5 億美元(450M),不過目前尚未得知總發行量的確切數字,因此無法推估每枚代幣的成本價格。
每位用戶的認購上限為 5,000 美元,下限則是 50 美元,用戶可以選擇使用 WLFI 發行的 USD1 或是等值的 BNB、LBTC 進行認購。

$BARD 可能上線的交易所?
就投資機構而言筆者認為上線多家主流交易所不是問題,原因在於 Yzi Labs(前身為 Binance Labs)、OKX Ventures、HTX Ventures 皆有參與投資,不過更需要觀察的是$BARD 能否仿照前兩期活動 Solayer、Sahara AI 上線韓國交易所 Upbit 並引起一波上漲。
FDV 450M 究竟是否太高?
以同樣作為比特幣質押的頂級協議 Babylon 而言,即使發幣至今幣價已然腰斬,但其 FDV 仍保留在五億美元(500M)。
而近期市場較熱且認購到的$BARD 將會在 TGE 時全數解鎖,外加 Buidlpad 平台目前仍無虧損認購紀錄,因此筆者仍會參與此次認購活動,若信心不足的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忽略此次活動或是投入較少金額參與。
結語
Lombard Finance 憑藉 LBTC 的穩定收益及再質押特性已吸引超過十億美元的比特幣質押,讓比特幣保持價值儲藏特性的同時還能賺取額外 BTC 本位的利息收入,且隨著 Buidlpad 認購活動到來,暗示著 Lombard 平台幣$BARD 即將正式 TGE,因此無論你是看好 Lombard 未來的價值還是 Buidlpad 過去從未虧損的聲譽,皆可以考慮透過此次認購活動進行$BARD 的提前布局。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新手必看】MACD 三大核心一次搞懂!MACD 是什麼?三個核心組成介紹 MACD 全名為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中文為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它主要是透過快線 DIF、慢線 DEA、能量柱 Histogram三個成分組成,用以幫助投資者捕捉股價或資產價格的趨勢變化、動能強弱以及潛在的買賣訊號。 MACD 指標主要由三個核心構成,每個核心皆有各自的涵義,讓投資者對於市場動態清楚明瞭: 快線 DIF(DIFferential Line)-差離值 DIF 是 MACD 的核心快線,是 MACD 中主要用來判斷市場長短期趨勢差異的工具,DIF 波動較快的特性也使得投資者可以透過其捕捉更敏銳的短期變化,當 DIF 上漲時表示短期動能增強,反之則減弱。 慢線 DEA(DIFference Exponential Average)-訊號線 慢線 DEA 又稱為 Signal 訊號線,曲線通常較為平滑,能夠用以輔佐投資者過濾 DIF 的雜訊,提供更穩定的趨勢確認訊號。當 DIF 穿越 DEA 向上時,常被視作買入訊號(黃金交叉),反之則為賣出訊號(死亡交叉)。 能量柱(Histogram) Histogram 是 MACD 的柱狀圖部分,由快線 DIF 減去慢線 DEA 得來,柱狀圖的高度反映快線與慢線的差距,當正柱狀圖(零軸之上)愈來愈高時表示多頭動能增強,負柱狀圖(零軸之下)愈來愈低時表示空頭動能增強,而柱狀圖逐漸收斂時則可能表示趨勢即將反轉。 MACD公式計算詳細解析 要深入理解 MACD 指標首先必須先掌握其數值的算法並得知運算結果,MACD 的計算主要基於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並通過一系列簡單的數學公式計算得出 DIF、DEA 和柱狀圖。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介紹 EMA 中文為指數移動平均線,與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不同的是,EMA 對近期價格數據給予更高的權重,使得它對價格變化的反應更為靈敏。 EMA 的運算公式為:【今日收盤價 × α】 + 【昨日 EMA × (1 − α)】 其中,α(平滑因子)= 2/(N + 1),N 為選定的周期數。例如,12 期 EMA 的 α = 2/(12 + 1) ≈ 0.1538。初次計算 EMA 時,若無前一日的 EMA,可使用該周期的簡單移動平均(SMA)作為起點。EMA 的靈敏性使 MACD 更能快速反映市場動態。 快線 DIF 計算方式 DIF 作為 MACD 核心之一,計算方式為:EMA(12)-EMA(26)。 EMA 12 代表短期價格趨勢(較快反應),而 EMA 26 代表長期趨勢(較平滑)。當短期 EMA 高於長期 EMA 時,DIF 為正值,表示短期動能強於長期動能,暗示看漲;反之,DIF 為負值則暗示看跌。這之間的差值能幫助投資者快速判斷趨勢的強弱與方向。 慢線 DEA 計算方式 DEA 計算方式為:EMA(DIF,9) 這樣的計算方式將 DIF 的曲線進一步平滑,減少短期價格噪音的干擾,提供更穩定的趨勢指標。DEA 線的作用在於與 DIF 形成交叉訊號,例如 DIF 上穿 DEA 線(黃金交叉)通常被視為買入訊號,而下穿(死亡交叉)則為賣出訊號。 柱狀圖 Histogram 計算方式 Histogram 作為 MACD 指標唯一的圖形,計算方式為:DIF − DEA 柱狀圖直觀顯示快線與慢線的差距,當 DIF 大於 DEA 時,柱狀圖為正時,表示多頭動能增強,反之柱狀圖為負時,表示空頭力量占優。 MACD 公式實盤範例解析 為了更直觀的理解 MACD 在實盤上的計算過程,我們以幣安的 ETHUSDT 圖表進行 MACD 試算。 第一步驟:新增 EMA 指標 由於 MACD 中的快線、慢線計算過程中皆會使用到 EMA 指標,因此我們可以直接新增 EMA 指標並進行參數調整即可計算 MACD 相關參數。 第二步驟:計算 MACD 中的快線 DIF 快線 DIF 的計算方式為 EMA(12)-EMA(26),因此我們只要將兩條 EMA 指標分別設定為 12、26 並進行相減即可,例如下圖中 EMA 12 為 4271.55,EMA 26 為 3941.88,相減即得 329.67,這一數字與 MACD 中顯示的快線 DIF 相同。 第三步驟:計算 MACD 中的慢線 DEA 慢線的公式為:EMA(DIF,9),其中 9 代表周期數,EMA 的計算使用平滑因子 α = 2 ÷ (9 + 1) = 0.2,因此 MACD 中的慢線 DEA 計算公式為:【今日 DIF*0.2】+【昨日 DEA*0.8】。 今日 DIF 為 329.67,而昨日 DEA 為 250.86,套入計算公式 329.67*0.2+250.86*0.8=266.62,這一數字同樣與 MACD 中顯示的慢線 DEA 相同。 第四步驟:計算 MACD 中的柱狀圖 Histogram 只要解出快線及慢線,要求出 MACD 中的柱狀圖就十分容易,僅需將快線減去慢線即可。上述計算出快線 DIF 數值為 329.67,而慢線 DEA 數值為 266.62,相減即可得出柱狀圖為 63.05,如此一來就得出 MACD 指標所需的所有數據。 MACD黃金/死亡交叉案例 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是 MACD 指標中最為人所知的交易訊號,許多交易者會藉由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判斷行情趨勢。 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到 ETHUSDT 在 4 月 13 號時快線 DIF 上穿慢線 DEA 形成有效金叉後,接下來不斷上漲,甚至直接開啟以太坊牛市。 而再將時間往回推,可以看到在 2024 年 12 月 9 號時 MACD 快線下穿慢線形成死叉,並在接下來回撤超過 60%,當時若觀察到 MACD 為死叉的投資者即可避免該次下跌甚至進行空單布局。 常見問題 為什麼有的版本能量柱( Histogram) 會*2? 有些版本的 MACD 會將柱狀圖放大一倍,目的是為了讓視覺效果更明顯,投資者即可更直接的觀察快線與慢線之間的差距變化。 金叉、死叉一定會上漲、下跌嗎? 不一定,金融市場中並沒有哪一個指標可以保證上漲、下跌,MACD 也不例外。且包括 MACD 在內的所有指標皆具有一定的延遲性,其中可能包含雜訊,因此建議搭配技術分析或其他指標一同使用。 MACD 的參數可以修改嗎? MACD 的參數是可以隨個人喜好修改的,例如(5, 13, 5)適用於短期交易,(50, 200, 20) 則適合長期趨勢分析,不過修改 MACD 參數會影響指標的靈敏度,建議回測歷史數據以找到最適合的設定。 小結 本篇文章解析了 MACD 的核心,從 MACD 的計算基礎 EMA 平均線到快線、慢線和柱狀圖三大核心,以及結合 ETHUSDT 圖表展示了 EMA 推導 MACD 數值的計算過程,但指標真正的價值在於如何靈活應用並提升勝率。因此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如果對於 MACD 有濃厚興趣的話,趕快打開 MACD 指標並進行深入的覆盤研究吧!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新手必看】MACD 三大核心一次搞懂!

MACD 是什麼?三個核心組成介紹
MACD 全名為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中文為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它主要是透過快線 DIF、慢線 DEA、能量柱 Histogram三個成分組成,用以幫助投資者捕捉股價或資產價格的趨勢變化、動能強弱以及潛在的買賣訊號。

MACD 指標主要由三個核心構成,每個核心皆有各自的涵義,讓投資者對於市場動態清楚明瞭:
快線 DIF(DIFferential Line)-差離值
DIF 是 MACD 的核心快線,是 MACD 中主要用來判斷市場長短期趨勢差異的工具,DIF 波動較快的特性也使得投資者可以透過其捕捉更敏銳的短期變化,當 DIF 上漲時表示短期動能增強,反之則減弱。

慢線 DEA(DIFference Exponential Average)-訊號線
慢線 DEA 又稱為 Signal 訊號線,曲線通常較為平滑,能夠用以輔佐投資者過濾 DIF 的雜訊,提供更穩定的趨勢確認訊號。當 DIF 穿越 DEA 向上時,常被視作買入訊號(黃金交叉),反之則為賣出訊號(死亡交叉)。

能量柱(Histogram)
Histogram 是 MACD 的柱狀圖部分,由快線 DIF 減去慢線 DEA 得來,柱狀圖的高度反映快線與慢線的差距,當正柱狀圖(零軸之上)愈來愈高時表示多頭動能增強,負柱狀圖(零軸之下)愈來愈低時表示空頭動能增強,而柱狀圖逐漸收斂時則可能表示趨勢即將反轉。

MACD公式計算詳細解析
要深入理解 MACD 指標首先必須先掌握其數值的算法並得知運算結果,MACD 的計算主要基於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並通過一系列簡單的數學公式計算得出 DIF、DEA 和柱狀圖。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介紹
EMA 中文為指數移動平均線,與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不同的是,EMA 對近期價格數據給予更高的權重,使得它對價格變化的反應更為靈敏。
EMA 的運算公式為:【今日收盤價 × α】 + 【昨日 EMA × (1 − α)】
其中,α(平滑因子)= 2/(N + 1),N 為選定的周期數。例如,12 期 EMA 的 α = 2/(12 + 1) ≈ 0.1538。初次計算 EMA 時,若無前一日的 EMA,可使用該周期的簡單移動平均(SMA)作為起點。EMA 的靈敏性使 MACD 更能快速反映市場動態。

快線 DIF 計算方式
DIF 作為 MACD 核心之一,計算方式為:EMA(12)-EMA(26)。
EMA 12 代表短期價格趨勢(較快反應),而 EMA 26 代表長期趨勢(較平滑)。當短期 EMA 高於長期 EMA 時,DIF 為正值,表示短期動能強於長期動能,暗示看漲;反之,DIF 為負值則暗示看跌。這之間的差值能幫助投資者快速判斷趨勢的強弱與方向。
慢線 DEA 計算方式
DEA 計算方式為:EMA(DIF,9)
這樣的計算方式將 DIF 的曲線進一步平滑,減少短期價格噪音的干擾,提供更穩定的趨勢指標。DEA 線的作用在於與 DIF 形成交叉訊號,例如 DIF 上穿 DEA 線(黃金交叉)通常被視為買入訊號,而下穿(死亡交叉)則為賣出訊號。
柱狀圖 Histogram 計算方式
Histogram 作為 MACD 指標唯一的圖形,計算方式為:DIF − DEA
柱狀圖直觀顯示快線與慢線的差距,當 DIF 大於 DEA 時,柱狀圖為正時,表示多頭動能增強,反之柱狀圖為負時,表示空頭力量占優。
MACD 公式實盤範例解析
為了更直觀的理解 MACD 在實盤上的計算過程,我們以幣安的 ETHUSDT 圖表進行 MACD 試算。
第一步驟:新增 EMA 指標
由於 MACD 中的快線、慢線計算過程中皆會使用到 EMA 指標,因此我們可以直接新增 EMA 指標並進行參數調整即可計算 MACD 相關參數。
第二步驟:計算 MACD 中的快線 DIF
快線 DIF 的計算方式為 EMA(12)-EMA(26),因此我們只要將兩條 EMA 指標分別設定為 12、26 並進行相減即可,例如下圖中 EMA 12 為 4271.55,EMA 26 為 3941.88,相減即得 329.67,這一數字與 MACD 中顯示的快線 DIF 相同。
第三步驟:計算 MACD 中的慢線 DEA
慢線的公式為:EMA(DIF,9),其中 9 代表周期數,EMA 的計算使用平滑因子 α = 2 ÷ (9 + 1) = 0.2,因此 MACD 中的慢線 DEA 計算公式為:【今日 DIF*0.2】+【昨日 DEA*0.8】。
今日 DIF 為 329.67,而昨日 DEA 為 250.86,套入計算公式 329.67*0.2+250.86*0.8=266.62,這一數字同樣與 MACD 中顯示的慢線 DEA 相同。
第四步驟:計算 MACD 中的柱狀圖 Histogram
只要解出快線及慢線,要求出 MACD 中的柱狀圖就十分容易,僅需將快線減去慢線即可。上述計算出快線 DIF 數值為 329.67,而慢線 DEA 數值為 266.62,相減即可得出柱狀圖為 63.05,如此一來就得出 MACD 指標所需的所有數據。

MACD黃金/死亡交叉案例
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是 MACD 指標中最為人所知的交易訊號,許多交易者會藉由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判斷行情趨勢。
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到 ETHUSDT 在 4 月 13 號時快線 DIF 上穿慢線 DEA 形成有效金叉後,接下來不斷上漲,甚至直接開啟以太坊牛市。

而再將時間往回推,可以看到在 2024 年 12 月 9 號時 MACD 快線下穿慢線形成死叉,並在接下來回撤超過 60%,當時若觀察到 MACD 為死叉的投資者即可避免該次下跌甚至進行空單布局。

常見問題
為什麼有的版本能量柱( Histogram) 會*2?
有些版本的 MACD 會將柱狀圖放大一倍,目的是為了讓視覺效果更明顯,投資者即可更直接的觀察快線與慢線之間的差距變化。
金叉、死叉一定會上漲、下跌嗎?
不一定,金融市場中並沒有哪一個指標可以保證上漲、下跌,MACD 也不例外。且包括 MACD 在內的所有指標皆具有一定的延遲性,其中可能包含雜訊,因此建議搭配技術分析或其他指標一同使用。
MACD 的參數可以修改嗎?
MACD 的參數是可以隨個人喜好修改的,例如(5, 13, 5)適用於短期交易,(50, 200, 20) 則適合長期趨勢分析,不過修改 MACD 參數會影響指標的靈敏度,建議回測歷史數據以找到最適合的設定。
小結
本篇文章解析了 MACD 的核心,從 MACD 的計算基礎 EMA 平均線到快線、慢線和柱狀圖三大核心,以及結合 ETHUSDT 圖表展示了 EMA 推導 MACD 數值的計算過程,但指標真正的價值在於如何靈活應用並提升勝率。因此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如果對於 MACD 有濃厚興趣的話,趕快打開 MACD 指標並進行深入的覆盤研究吧!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BNB 在 2025 有什麼創新應用?購買&持倉策略分析幣安幣 BNB 近期表現 $BNB 誕生於 2017 年,最初以 $0.11 美元 ICO 發行。隨著幣安的快速崛起,BNB 逐漸從單純的「手續費折扣代幣」演化為一個完整生態的核心資產,用於支付交易手續費、智能合約運行,以及驅動數千個 DeFi、GameFi 和 NFT 專案。 在 2025 年的加密市場,BNB 依舊穩居前五大加密貨幣,市值突破千億美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平台幣」。不同於其他交易所代幣,BNB 已經跳脫單純的交易工具,市場逐漸把它視為「鏈上生態資產」,甚至有人將其比擬為 $ETH 的角色。 [幣安交易所註冊連結](https://www.binance.com/zh-CN/join?ref=O1Q3HS4W) 更受矚目的是,BNB 近期突破歷史新高,一度觸及 $880–$900 區間,顯示市場對 BNB 的信心十足,伴隨著機構資金加碼,以及幣安本身的推動,凸顯 BNB 在這輪牛市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BNB 的三大核心應用 一.折抵交易手續費 若選取使用 BNB折抵手續費,將會有以下三種選項供用戶選擇 使用 BNB 抵銷 25% 現貨交易手續費使用 BNB 支付 5% 保證金利息使用 BNB 支付 10% U 本位合約手續費 用戶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開啟/關閉使用 BNB 折抵交易手續費 二.參與幣安新幣活動 持有 BNB(幣安幣)的用戶將可參與多項幣安新幣空投活動如: Launchpool:質押 BNB 於活期、定期理財以獲得新幣獎勵HODLer 空投:針對持有BNB的用戶進行新幣空投,持有時間越長權重越高Megadrop 空投:使用 BNB 申購定期產品並於幣安 Web3 錢包完成指定任務 三.幣安智能鏈上應用 BNB(幣安幣)作為幣安智能鏈上治理代幣,在該鏈上參與 DeFi、日常交互時皆需要支付 BNB 作為燃料費(Gas Fee)。 BNB 的購買與持有策略 對於已經使用幣安的投資人來說,購買 BNB 並不是難事,難點在於「購買時機、持倉策略」。 選擇 DCA 是一個不錯的策略,無論行情漲跌都能累積倉位,長期享受幣安生態帶來的成長紅利。並且可以將 BNB 作為「生態參與券」,持幣能降低交易手續費,還能拿去參加 Launchpool、Megadrop、質押理財等活動,讓資產在持有過程中自帶收益。 近期的上漲並非一時炒作,而是來自「飛輪效應」的推動:通縮燃燒機制收緊供給,DeFi 與 GameFi 等應用場景持續拉高需求,再加上機構資金進場,形成正向循環。這代表著,BNB 的價值並不是單靠短期資金堆疊,而是靠結構性的力量驅動。 詳細分析可以參考: [BNB 飛輪啟動?資金與需求的共振](https://app.binance.com/uni-qr/cart/28835271758785?l=zh-TC&r=1120245081&uc=web_square_share_link&uco=VQi9I5N4LLoAXDbdnm6JpA&us=copylink) 系統性風險與安全提醒 雖然 $BNB 近期突破 ATH,市場情緒高漲,但仍不能忽視潛在風險。首先是市場波動:BNB 與幣安交易所長期綁定,當市場熱度下降或受到監管面消息影響時,BNB 可能出現大幅回調。 再來是資金配置,即便看好 BNB 的長期價值,也不建議 All in,合理倉位一般建議佔整體投資組合的 10–20%,避免因單一資產波動影響整體財務。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BNB 在 2025 有什麼創新應用?購買&持倉策略分析

幣安幣 BNB 近期表現
$BNB 誕生於 2017 年,最初以 $0.11 美元 ICO 發行。隨著幣安的快速崛起,BNB 逐漸從單純的「手續費折扣代幣」演化為一個完整生態的核心資產,用於支付交易手續費、智能合約運行,以及驅動數千個 DeFi、GameFi 和 NFT 專案。
在 2025 年的加密市場,BNB 依舊穩居前五大加密貨幣,市值突破千億美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平台幣」。不同於其他交易所代幣,BNB 已經跳脫單純的交易工具,市場逐漸把它視為「鏈上生態資產」,甚至有人將其比擬為 $ETH 的角色。
幣安交易所註冊連結

更受矚目的是,BNB 近期突破歷史新高,一度觸及 $880–$900 區間,顯示市場對 BNB 的信心十足,伴隨著機構資金加碼,以及幣安本身的推動,凸顯 BNB 在這輪牛市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BNB 的三大核心應用
一.折抵交易手續費

若選取使用 BNB折抵手續費,將會有以下三種選項供用戶選擇
使用 BNB 抵銷 25% 現貨交易手續費使用 BNB 支付 5% 保證金利息使用 BNB 支付 10% U 本位合約手續費
用戶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開啟/關閉使用 BNB 折抵交易手續費

二.參與幣安新幣活動
持有 BNB(幣安幣)的用戶將可參與多項幣安新幣空投活動如:
Launchpool:質押 BNB 於活期、定期理財以獲得新幣獎勵HODLer 空投:針對持有BNB的用戶進行新幣空投,持有時間越長權重越高Megadrop 空投:使用 BNB 申購定期產品並於幣安 Web3 錢包完成指定任務

三.幣安智能鏈上應用
BNB(幣安幣)作為幣安智能鏈上治理代幣,在該鏈上參與 DeFi、日常交互時皆需要支付 BNB 作為燃料費(Gas Fee)。

BNB 的購買與持有策略
對於已經使用幣安的投資人來說,購買 BNB 並不是難事,難點在於「購買時機、持倉策略」。
選擇 DCA 是一個不錯的策略,無論行情漲跌都能累積倉位,長期享受幣安生態帶來的成長紅利。並且可以將 BNB 作為「生態參與券」,持幣能降低交易手續費,還能拿去參加 Launchpool、Megadrop、質押理財等活動,讓資產在持有過程中自帶收益。
近期的上漲並非一時炒作,而是來自「飛輪效應」的推動:通縮燃燒機制收緊供給,DeFi 與 GameFi 等應用場景持續拉高需求,再加上機構資金進場,形成正向循環。這代表著,BNB 的價值並不是單靠短期資金堆疊,而是靠結構性的力量驅動。
詳細分析可以參考: BNB 飛輪啟動?資金與需求的共振
系統性風險與安全提醒
雖然 $BNB 近期突破 ATH,市場情緒高漲,但仍不能忽視潛在風險。首先是市場波動:BNB 與幣安交易所長期綁定,當市場熱度下降或受到監管面消息影響時,BNB 可能出現大幅回調。
再來是資金配置,即便看好 BNB 的長期價值,也不建議 All in,合理倉位一般建議佔整體投資組合的 10–20%,避免因單一資產波動影響整體財務。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BNB 飛輪啟動?資金與需求的共振前言 近幾週 BNB 的價格不動聲色地走高,悄悄創下 ATH。與以往社群主導、敘事快速轉換的幣種不同,BNB 並沒有因為一個新技術、空投或 meme 文化而引發炒作。 相反地,這輪上漲的核心推手,是一連串潛移默化、但卻極具穿透力的結構性因素累積:從供應面的控制、鏈上需求的支撐,到資本市場的制度化接納,BNB 正在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長期飛輪。 供應端與需求端 BNB 長期的通縮機制奠定了其資產價值支撐的基礎。根據幣安規劃,BNB 每季將依照交易手續費收入進行系統性銷毀,這不僅抑制了潛在的通膨壓力,也強化了持有者對價值穩定成長的預期。 此外,BNB 的實際用途橫跨幣安平台內外: 作為交易手續費折抵工具質押資產以參與 Launchpool、Launchpad 活動作為 BNB Chain 上的 Gas token,涵蓋 DeFi、GameFi、RWA 等應用場景 這使得 BNB 的需求不再僅由炒作推動,而是與其所屬區塊鏈生態緊密耦合,進一步提升其內在價值。 BNB Chain 生態規模化 BNB 的飛輪之所以啟動,並非單靠稀缺性,而是其背後的應用面開始規模化發展。BNB Chain 近年不僅穩定維持活躍用戶數與 TVL,還吸引多項與現實資產(RWA)掛鉤的創新應用,這些讓 BNB 不只是代表幣安,也逐漸代表一個區塊鏈上的繁榮經濟體。 此外,BNB Chain 與幣安交易所的資源互補,例如 Launchpool 經常選擇 BNB 作為參與幣種,進一步強化其流動性與需求。這類平台-公鏈-代幣三者共振的策略配置,構成了 BNB 的應用飛輪核心。 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制度資金入場的橋樑 BNB 近期最值得關注的轉變,是它作為資產開始進入企業財庫配置與主權儲備視野。這個現象背後的金融基礎設施,正是所謂的 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 DAT 是一種金融工程結構,將數位資產如 BTC、ETH、BNB 包裝為股票市場可交易的金融商品,讓基金經理與傳統投資人得以在既有法規與基建下獲得加密資產曝險。 對於 BNB 而言,這代表著以下三項結構性利好: 資產層級的再定位:原本只被視為交易平台工具的 BNB,開始獲得類似 BTC、ETH 的資產定位。流動性來源轉變:由 CEX 用戶與鏈上用戶構成的流動性,擴展到機構級資金與股票型資金的流動池。政策與制度容忍度提升:BNB 作為非匿名性強的資產,與幣安強大合規能力相結合,逐漸打開與政府與企業財報接軌的可能性。 DAT 的成熟,不只意味著價格支撐多了一道防線,更意味著資本市場正在發出訊號:BNB 與 BTC、ETH 並列,成為制度配置的潛在標的之一。 結構性力量如何形塑價格長期走勢? BNB 的價值不再只是「幣安撐腰」,而是一整套自洽的系統組成: 供給端持續減少(Token Burn)應用端規模化成長(BNB Chain 生態)資本市場融通管道擴展(DAT) 這三者構成的「供需-應用-制度」飛輪,意味著 BNB 可能逐步從高波動高情緒的加密交易品,轉向被機構投資人接納的中長期配置資產。 進階思考:進場價格不再全憑情緒 BNB 的飛輪啟動,也暗示著整體加密市場的結構變遷: 情緒主導的投機時代逐漸被制度性資金壓制,極端波動機會減少資產評價方式將從短線炒作轉向中長期現金流、應用價值與制度接納度散戶必須理解:未來能留在市場中的幣種,是有能力撐住基本面與合規壓力的資產 短線而言,BNB 生態內仍有 Launchpool、新鏈應用等敘事推升的炒作空間;但長線而言,真正能改變幣價結構的,將是它作為資產的金融性質被制度接納的過程。 BNB 不是變得更熱,而是變得更穩。未來的幣價上漲,將不再是激情推動,而是制度與應用需求長期共振的產物。這才是加密資產成為資本市場正式資產類別的真正路徑。

BNB 飛輪啟動?資金與需求的共振

前言
近幾週 BNB 的價格不動聲色地走高,悄悄創下 ATH。與以往社群主導、敘事快速轉換的幣種不同,BNB 並沒有因為一個新技術、空投或 meme 文化而引發炒作。
相反地,這輪上漲的核心推手,是一連串潛移默化、但卻極具穿透力的結構性因素累積:從供應面的控制、鏈上需求的支撐,到資本市場的制度化接納,BNB 正在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長期飛輪。

供應端與需求端
BNB 長期的通縮機制奠定了其資產價值支撐的基礎。根據幣安規劃,BNB 每季將依照交易手續費收入進行系統性銷毀,這不僅抑制了潛在的通膨壓力,也強化了持有者對價值穩定成長的預期。

此外,BNB 的實際用途橫跨幣安平台內外:
作為交易手續費折抵工具質押資產以參與 Launchpool、Launchpad 活動作為 BNB Chain 上的 Gas token,涵蓋 DeFi、GameFi、RWA 等應用場景
這使得 BNB 的需求不再僅由炒作推動,而是與其所屬區塊鏈生態緊密耦合,進一步提升其內在價值。
BNB Chain 生態規模化
BNB 的飛輪之所以啟動,並非單靠稀缺性,而是其背後的應用面開始規模化發展。BNB Chain 近年不僅穩定維持活躍用戶數與 TVL,還吸引多項與現實資產(RWA)掛鉤的創新應用,這些讓 BNB 不只是代表幣安,也逐漸代表一個區塊鏈上的繁榮經濟體。
此外,BNB Chain 與幣安交易所的資源互補,例如 Launchpool 經常選擇 BNB 作為參與幣種,進一步強化其流動性與需求。這類平台-公鏈-代幣三者共振的策略配置,構成了 BNB 的應用飛輪核心。

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制度資金入場的橋樑
BNB 近期最值得關注的轉變,是它作為資產開始進入企業財庫配置與主權儲備視野。這個現象背後的金融基礎設施,正是所謂的 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
DAT 是一種金融工程結構,將數位資產如 BTC、ETH、BNB 包裝為股票市場可交易的金融商品,讓基金經理與傳統投資人得以在既有法規與基建下獲得加密資產曝險。
對於 BNB 而言,這代表著以下三項結構性利好:
資產層級的再定位:原本只被視為交易平台工具的 BNB,開始獲得類似 BTC、ETH 的資產定位。流動性來源轉變:由 CEX 用戶與鏈上用戶構成的流動性,擴展到機構級資金與股票型資金的流動池。政策與制度容忍度提升:BNB 作為非匿名性強的資產,與幣安強大合規能力相結合,逐漸打開與政府與企業財報接軌的可能性。

DAT 的成熟,不只意味著價格支撐多了一道防線,更意味著資本市場正在發出訊號:BNB 與 BTC、ETH 並列,成為制度配置的潛在標的之一。
結構性力量如何形塑價格長期走勢?
BNB 的價值不再只是「幣安撐腰」,而是一整套自洽的系統組成:
供給端持續減少(Token Burn)應用端規模化成長(BNB Chain 生態)資本市場融通管道擴展(DAT)
這三者構成的「供需-應用-制度」飛輪,意味著 BNB 可能逐步從高波動高情緒的加密交易品,轉向被機構投資人接納的中長期配置資產。

進階思考:進場價格不再全憑情緒
BNB 的飛輪啟動,也暗示著整體加密市場的結構變遷:
情緒主導的投機時代逐漸被制度性資金壓制,極端波動機會減少資產評價方式將從短線炒作轉向中長期現金流、應用價值與制度接納度散戶必須理解:未來能留在市場中的幣種,是有能力撐住基本面與合規壓力的資產
短線而言,BNB 生態內仍有 Launchpool、新鏈應用等敘事推升的炒作空間;但長線而言,真正能改變幣價結構的,將是它作為資產的金融性質被制度接納的過程。
BNB 不是變得更熱,而是變得更穩。未來的幣價上漲,將不再是激情推動,而是制度與應用需求長期共振的產物。這才是加密資產成為資本市場正式資產類別的真正路徑。
Pendle Boros:資金費率竟成交易代幣?一文告訴你如何善用工具及規避風險前言 Pendle Finance 於 2025 年 8 月推出了革命性的子平台,專為交易資金費率而生的 Boros,透過將資金費率轉換為 Yield Units 憑證供投資人進行交易、對沖風險、套利等一系列操作。 不僅如此,Boros 更替 Pendle Finance 注入新血,在打通收益渠道的同時,更吸引全球多數投資人目光,在 Boros 推出數日內 Pendle TVL 上漲至破紀錄的 85 億美元,平台代幣$PENDLE 更是在一週內上漲 50%,同期漲幅相較其他 DeFi 代幣而言十分驚人。 Boros 母平台 Pendle 是什麼? Pendle Finance 是一個專注於將本金、收益個別代幣化的 DeFi 平台,讓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更靈活地管理資產,本金代幣 Principal Token(PT)代表資產部分,用戶通常可以用折扣價購買;收益代幣 Yield Token(YT)代表收益部分,持有者可以領取該代幣排放獎勵及空投積分。 舉例來說,若用戶想參與近期代幣表現十分強勢的 Ethena 空投活動,可以透過 Pendle Finance 購買 YT-USDe 代幣獲得 60x 積分空投,又或者單純想賺取代幣價差,即可用 1:1.017 的匯率將 USDe 轉換為 PT-USDe。 對 Pendle Finance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Pendle Finance:PT、YT 與流動性池的空投積分解析!》 Boros 平台介紹 Boros 是 Pendle 協議旗下的交易子平台,與 Pendle Finance 將本金、收益個別代幣化不同,Boros 專注於將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永續合約資金費率轉化為可交易的資產,這一創新不僅擴展了 Pendle 的代幣化生態,更為投資人提供多項操作選擇。 Boros 運行於 Arbitrum 區塊鏈,這也有益於降低投資人在使用該平台時所需支付的 Gas Fee,在區塊鏈正常運行的情況下,Boros 平台預估約每 50 筆交易僅需支付等值 1 美元的 ETH 作為燃料費。 Boros 必懂名詞介紹 在使用 Boros 之前,筆者認為務必優先認識 YU、Implied APR、Underlying APR 這三種名詞。 Yield Units(YU) Boros 的核心資產,每一枚 YU 即代表著交易所中一單位的資金費率收取權益。例如在 Boros 平台中購買 BTCUSDT Binance 的一枚 YU 即代表每八小時能夠在幣安交易所收取 1BTC 的資金費率。 YU 與 Pendle Finance 的 YT 代幣類似,同樣允許用戶領取權益至到期日,因此 YU 價格將隨著每一期資金費率的結算而逐漸降低,到期日來臨時則表示 YU 未來無法參與任何資金費率的結算,其價值將歸零。 Implied APR 以百分比表示的 YU 價格,亦可將其視為市場上對於資金費率的共識價格。如果市場中大量交易者認為未來比特幣市場將迎來情緒上漲因而大量買入 YU,則此時 Implied APR 將因大量買盤而上漲,反之亦然。 Underlying APR 由實際資金費率排放產生的真實數據,即代表著持有 YU 能夠賺取的收益,它基於交易者購買的 YU 來源而定,假設上述投資者購買來自幣安的 YU-BTC,Boros 就會依照幣安真實的資金費率排放資費給持有 YU 的用戶。 而在非極端的市場中,大多幣種約會維持在每八小時收取 0.01% 資金費率,因此 Underlying APR 則會維持在 0.01%*3*365 =10.95%,這也是最常見的資金費率排放年化。 Boros 利率結算規則 Boros 將同步標的市場資金費率的結算時間,同樣以 BTCUSDT Binance 的 YU 舉例,幣安將每八小時結算一次 BTC 交易兌的資金費率,因此 Boros 將與幣安同步以八小時為週期結算,若未來 Boros 引入 Hyperliquid 合約市場,將配合 Hyperliquid 以每小時為週期結算。 多空倉位如何賺取收益? 在了解 Boros 平台的基礎後,接著就要懂得做多/做空 YU 的邏輯,以下將詳細說明做多 YU 及做空 YU 的底層邏輯。 做多 YU:支付 Implied APR,接收 Underlying APR,看漲資金費率 當你預期資金費率將上升時,可以藉由做多 YU 賺取收益。做多 YU 需要支付 Implied APR 並接收 Underlying APR 作為收益,因此只要 Underlying APR>Implied APR 即為獲利。 舉例來說,假設目前 Boros 市場中的 BTCUSDT Binance 共識價格(Implied APR)為 8%,而幣安的資金費率為 0.01%(Underlying APR=10.95%),那麼此時只要做多 YU 並持續領取資金費率即可賺取正收益。 圖片來源:Boros GitBook 做空 YU:支付 Underlying APR,接收 Implied APR,看空資金費率 相反,當預期資金費率將下跌時,可以透過做空 YU 賺取收益。做空 YU 需要支付 Underlying APR 並接收 Implied APR 作為收益,因此做空的收益原則為 Implied APR>Underlying APR。 同樣以上述 Implied APR 8%,Underlying APR 10.95% 的例子來看,做空 YU 的投資人需支付 10.95% 的 APR 費用,但只接收到 8% 資費收益,因此做空的投資人在此情況下將產生虧損。 圖片來源:Boros GitBook Boros 會收取哪些費用? Boros 共會收取三種費用並留存部分資金作為金庫激勵,平台收取的費用如下: Swap Fee:Boros 會在每筆交易的 Implied APR 基礎上收取固定的 Swap Fee。Open Interest Fee:資金費率結算時,Boros 會針對 YU 收取 0.2% 的未平倉費用,因此接收方收到的資費需要扣除 0.2%,支付方則需要加上 0.2%。Operation Fee:Boros 會在第一筆及之後約每 50 筆收取一次營運費用,在 Gas Fee 正常的情況下約為 1 美金。 Boros 金庫介紹 Boros 金庫實質上就是我們所謂的「流動性池」,主要用途是作為投資人交易 YU 的對手方,與 Pendle Finance LP 不同的地方在於,Boros 參與流動性池時是存入多頭 YU 以及質押品,因此若 Implied APR 持續下降將可能導致額外的損失。 用戶提供金庫資金將可享有以下福利: $PENDLE 激勵措施:Boros 將發放$PENDLE 代幣作為用戶提供流動性的獎勵。Swap Fee:若大量用戶使用 Boros 並支付 Swap Fee,參與金庫的用戶將因此受惠。Implied APR 上漲紅利:用戶參與金庫即代表持有多頭 YU,因此若 Implied APR 上漲,用戶存取的帳面資金也將隨之上升。 目前 BTC、ETH 兩種代幣的金庫年化獎勵約為 180%,用戶可依自身判斷決定是否參與存放。 Boros 有哪些玩法? 看懂 Boros 的機制也清楚可能產生的虧損及費用後,不彷回頭審視,究竟自己什麼時候會用到 Boros 交易資金費率?筆者在這邊提供三種玩法介紹,可以針對需求進行利用。 直接交易賺取收益 首先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交易 YU 並賺取資費差額收益,不過這個方法較受個人判斷能力影響,一旦判斷失誤可能導致嚴重虧損。 不過直接交易 YU 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夠收益極大化,一旦資金費率方向判斷正確,即可用 1 BTC 的價格購買到等值 100 BTC 的資金費率收取權益,若再碰上 YU 大漲/大跌則可能創造數倍收益。 對沖資金費率風險 在極端情緒的市場中(例如牛市),資金費率通常非常高,使得利用永續合約進行多單交易的投資人需要支付大量資金費率,此時即可利用 YU 進行對沖,並收取 Underlying APR 作為抵銷,不過需注意的是在極端市場中 Implied APR 也會隨之上升,因此務必注意市場情形再進行對沖操作。 套利機會 跨平台之間容易出現資金費率不同的情況,過去我們需要在 A、B 兩間不同的交易所同時開倉多、空倉位才可以進行套利,在這過程中將磨損高額手續費,不過 Boros 的出現使得我們可以直接利用 YU 的特性從中進行套利。 結語 Boros 開啟了市場上第一個資金費率交易平台,它將 Implied APR、Underlying APR 結合至 YU 代幣上,這不僅使市場投資人有更多操作選擇,更拓展了 Pendle Finance 的鏈上版圖。 不過目前 Boros 的價值尚未完全體現,未來它將可能融入更多交易所及貨幣兌,甚至涵蓋各類代幣化的 TradFi 資產,因此無論你是擅長交易的投資人還是資費套利的專家,相信 Boros 皆能夠有效地提供獲利機會。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Pendle Boros:資金費率竟成交易代幣?一文告訴你如何善用工具及規避風險

前言
Pendle Finance 於 2025 年 8 月推出了革命性的子平台,專為交易資金費率而生的 Boros,透過將資金費率轉換為 Yield Units 憑證供投資人進行交易、對沖風險、套利等一系列操作。
不僅如此,Boros 更替 Pendle Finance 注入新血,在打通收益渠道的同時,更吸引全球多數投資人目光,在 Boros 推出數日內 Pendle TVL 上漲至破紀錄的 85 億美元,平台代幣$PENDLE 更是在一週內上漲 50%,同期漲幅相較其他 DeFi 代幣而言十分驚人。
Boros 母平台 Pendle 是什麼?
Pendle Finance 是一個專注於將本金、收益個別代幣化的 DeFi 平台,讓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更靈活地管理資產,本金代幣 Principal Token(PT)代表資產部分,用戶通常可以用折扣價購買;收益代幣 Yield Token(YT)代表收益部分,持有者可以領取該代幣排放獎勵及空投積分。
舉例來說,若用戶想參與近期代幣表現十分強勢的 Ethena 空投活動,可以透過 Pendle Finance 購買 YT-USDe 代幣獲得 60x 積分空投,又或者單純想賺取代幣價差,即可用 1:1.017 的匯率將 USDe 轉換為 PT-USDe。
對 Pendle Finance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Pendle Finance:PT、YT 與流動性池的空投積分解析!》

Boros 平台介紹
Boros 是 Pendle 協議旗下的交易子平台,與 Pendle Finance 將本金、收益個別代幣化不同,Boros 專注於將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永續合約資金費率轉化為可交易的資產,這一創新不僅擴展了 Pendle 的代幣化生態,更為投資人提供多項操作選擇。
Boros 運行於 Arbitrum 區塊鏈,這也有益於降低投資人在使用該平台時所需支付的 Gas Fee,在區塊鏈正常運行的情況下,Boros 平台預估約每 50 筆交易僅需支付等值 1 美元的 ETH 作為燃料費。
Boros 必懂名詞介紹
在使用 Boros 之前,筆者認為務必優先認識 YU、Implied APR、Underlying APR 這三種名詞。
Yield Units(YU)
Boros 的核心資產,每一枚 YU 即代表著交易所中一單位的資金費率收取權益。例如在 Boros 平台中購買 BTCUSDT Binance 的一枚 YU 即代表每八小時能夠在幣安交易所收取 1BTC 的資金費率。
YU 與 Pendle Finance 的 YT 代幣類似,同樣允許用戶領取權益至到期日,因此 YU 價格將隨著每一期資金費率的結算而逐漸降低,到期日來臨時則表示 YU 未來無法參與任何資金費率的結算,其價值將歸零。
Implied APR
以百分比表示的 YU 價格,亦可將其視為市場上對於資金費率的共識價格。如果市場中大量交易者認為未來比特幣市場將迎來情緒上漲因而大量買入 YU,則此時 Implied APR 將因大量買盤而上漲,反之亦然。
Underlying APR
由實際資金費率排放產生的真實數據,即代表著持有 YU 能夠賺取的收益,它基於交易者購買的 YU 來源而定,假設上述投資者購買來自幣安的 YU-BTC,Boros 就會依照幣安真實的資金費率排放資費給持有 YU 的用戶。
而在非極端的市場中,大多幣種約會維持在每八小時收取 0.01% 資金費率,因此 Underlying APR 則會維持在 0.01%*3*365 =10.95%,這也是最常見的資金費率排放年化。

Boros 利率結算規則
Boros 將同步標的市場資金費率的結算時間,同樣以 BTCUSDT Binance 的 YU 舉例,幣安將每八小時結算一次 BTC 交易兌的資金費率,因此 Boros 將與幣安同步以八小時為週期結算,若未來 Boros 引入 Hyperliquid 合約市場,將配合 Hyperliquid 以每小時為週期結算。
多空倉位如何賺取收益?
在了解 Boros 平台的基礎後,接著就要懂得做多/做空 YU 的邏輯,以下將詳細說明做多 YU 及做空 YU 的底層邏輯。
做多 YU:支付 Implied APR,接收 Underlying APR,看漲資金費率
當你預期資金費率將上升時,可以藉由做多 YU 賺取收益。做多 YU 需要支付 Implied APR 並接收 Underlying APR 作為收益,因此只要 Underlying APR>Implied APR 即為獲利。
舉例來說,假設目前 Boros 市場中的 BTCUSDT Binance 共識價格(Implied APR)為 8%,而幣安的資金費率為 0.01%(Underlying APR=10.95%),那麼此時只要做多 YU 並持續領取資金費率即可賺取正收益。

圖片來源:Boros GitBook
做空 YU:支付 Underlying APR,接收 Implied APR,看空資金費率
相反,當預期資金費率將下跌時,可以透過做空 YU 賺取收益。做空 YU 需要支付 Underlying APR 並接收 Implied APR 作為收益,因此做空的收益原則為 Implied APR>Underlying APR。
同樣以上述 Implied APR 8%,Underlying APR 10.95% 的例子來看,做空 YU 的投資人需支付 10.95% 的 APR 費用,但只接收到 8% 資費收益,因此做空的投資人在此情況下將產生虧損。

圖片來源:Boros GitBook
Boros 會收取哪些費用?
Boros 共會收取三種費用並留存部分資金作為金庫激勵,平台收取的費用如下:
Swap Fee:Boros 會在每筆交易的 Implied APR 基礎上收取固定的 Swap Fee。Open Interest Fee:資金費率結算時,Boros 會針對 YU 收取 0.2% 的未平倉費用,因此接收方收到的資費需要扣除 0.2%,支付方則需要加上 0.2%。Operation Fee:Boros 會在第一筆及之後約每 50 筆收取一次營運費用,在 Gas Fee 正常的情況下約為 1 美金。

Boros 金庫介紹
Boros 金庫實質上就是我們所謂的「流動性池」,主要用途是作為投資人交易 YU 的對手方,與 Pendle Finance LP 不同的地方在於,Boros 參與流動性池時是存入多頭 YU 以及質押品,因此若 Implied APR 持續下降將可能導致額外的損失。
用戶提供金庫資金將可享有以下福利:
$PENDLE 激勵措施:Boros 將發放$PENDLE 代幣作為用戶提供流動性的獎勵。Swap Fee:若大量用戶使用 Boros 並支付 Swap Fee,參與金庫的用戶將因此受惠。Implied APR 上漲紅利:用戶參與金庫即代表持有多頭 YU,因此若 Implied APR 上漲,用戶存取的帳面資金也將隨之上升。
目前 BTC、ETH 兩種代幣的金庫年化獎勵約為 180%,用戶可依自身判斷決定是否參與存放。

Boros 有哪些玩法?
看懂 Boros 的機制也清楚可能產生的虧損及費用後,不彷回頭審視,究竟自己什麼時候會用到 Boros 交易資金費率?筆者在這邊提供三種玩法介紹,可以針對需求進行利用。
直接交易賺取收益
首先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交易 YU 並賺取資費差額收益,不過這個方法較受個人判斷能力影響,一旦判斷失誤可能導致嚴重虧損。
不過直接交易 YU 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夠收益極大化,一旦資金費率方向判斷正確,即可用 1 BTC 的價格購買到等值 100 BTC 的資金費率收取權益,若再碰上 YU 大漲/大跌則可能創造數倍收益。
對沖資金費率風險
在極端情緒的市場中(例如牛市),資金費率通常非常高,使得利用永續合約進行多單交易的投資人需要支付大量資金費率,此時即可利用 YU 進行對沖,並收取 Underlying APR 作為抵銷,不過需注意的是在極端市場中 Implied APR 也會隨之上升,因此務必注意市場情形再進行對沖操作。
套利機會
跨平台之間容易出現資金費率不同的情況,過去我們需要在 A、B 兩間不同的交易所同時開倉多、空倉位才可以進行套利,在這過程中將磨損高額手續費,不過 Boros 的出現使得我們可以直接利用 YU 的特性從中進行套利。
結語
Boros 開啟了市場上第一個資金費率交易平台,它將 Implied APR、Underlying APR 結合至 YU 代幣上,這不僅使市場投資人有更多操作選擇,更拓展了 Pendle Finance 的鏈上版圖。
不過目前 Boros 的價值尚未完全體現,未來它將可能融入更多交易所及貨幣兌,甚至涵蓋各類代幣化的 TradFi 資產,因此無論你是擅長交易的投資人還是資費套利的專家,相信 Boros 皆能夠有效地提供獲利機會。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穩定幣的全球進化穩定幣從利基工具到制度矛盾的核心角色 穩定幣(Stablecoin)這一原本設計為鏈上支付便捷工具的加密資產類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 2024 年起,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針對穩定幣祭出立法、監管與沙盒制度,反映其已從單一金融科技產品,轉變為撼動貨幣主權、金融秩序與監管治理的多維制度現象。本文將從制度演化、技術運作、地緣戰略、資產整合到治理模式等多個層面,解析穩定幣如何從一個鏈上工具,演變為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裂縫與戰略前哨。 全球監管佈局 各國對穩定幣的監管態度從過去的觀望轉向積極干預,形成「政策沙盒」與「法律定軌」雙軌並進的全球競逐局面。 美國以《GENIUS Act》建立明確合規框架,要求 100% 儲備與資訊揭露,並劃清「支付工具」與「投資工具」的界線。 香港則以沙盒機制與區域支付基礎建設為雙引擎,打造港元與人民幣穩定幣試驗場;歐盟、新加坡與韓國則從金融風險、數位主權與跨境金融的視角推進法案。 政策脈絡的背後,顯示穩定幣早已不只是技術議題,而是主權貨幣、數位治理與監管能力的投射工具。尤其是中國以香港作為境外試點,美國則將穩定幣視為延伸美元霸權的「非 CBDC 解法」,都反映出全球貨幣治理邊界的重新劃分。 技術設計與市場分類 穩定幣表面上依賴區塊鏈技術運作,實則在操作與信任結構上高度中心化。中心化儲備型(如 USDT、USDC)雖能穩定價格,卻依賴特定機構的資產管理與資訊揭露,形構出與區塊鏈精神相違的「虛構去中心化」現象。去中心化型(如 DAI)雖強調程式治理與超額抵押,但最終也逐漸導入 RWA 等傳統資產,走向半中心化結構。 從技術與制度的矛盾視角看,穩定幣實際是一種「鏈上制度混種體」:技術依賴去中心化,信任卻回歸中心化結構。而這種混種設計,也為監管與治理帶來前所未見的難題。 穩定幣的經濟模式 Tether 與 Circle 的財務表現,證明穩定幣發行商已成為新型態的高利潤金融機構。USDT 年利潤超過 130 億美元、員工人數僅約百人,展現驚人的資金效率與盈利密度;Circle 的 USDC 雖規模較小,但因合規優勢與與 Coinbase 的深度綁定,成為《GENIUS Act》通過後的最大潛在贏家。 這些發行商的獲利來源並非來自服務費,而是來自龐大的「無息資金池」所創造的利差收益,宛如一種「類主權基金」,甚至開始投資能源、AI、新創科技與基礎建設。穩定幣由此不僅是支付媒介,更是全球資本配置的新節點。 應用驅動:從黑市支付到鏈上國債 穩定幣的應用從黑市交易到企業結算、再到鏈上資產管理,形成全新的金融網路: 在高通膨與資本管制國家(如阿根廷、奈及利亞),穩定幣成為民間美元替代品;在跨境貿易中,越來越多出口商改用穩定幣結算以降低成本;在區塊鏈生態中,穩定幣成為 DeFi 的底層資產,與 BUIDL、ONDO 等 MMF 型資產結合後,更具收益與可組合性。 穩定幣由此跳脫單純「價格穩定工具」角色,進入「資產鏈上化」的制度融合階段,為 DeFi 與實體經濟之間建立起金融橋梁。 三大陣營的權力鬥爭 穩定幣市場逐漸形成三大勢力集團: Tether 聯盟:操作空間最大,服務灰色市場與受制裁國,背後連結美債代購商與中東資金。Circle – Coinbase 聯盟:標準化與合規的代表,在美國政策支持下有望主導「制度化穩定幣」未來。Trump USD1 聯盟:以 Trump為首,拉攏幣安與中東勢力,結合政治、區塊鏈與平台資源,尋求打造「美國式 CBDC 替代品」。 這些陣營不僅是商業競爭,更隱含制度治理、國家主權與跨境資本控制的博弈,形成穩定幣世界的權力三角。 RWA、BUIDL 的角色 穩定幣進一步結合 RWA(實體資產代幣化),推動鏈上複製傳統金融商品: BUIDL 作為鏈上 MMF,不僅提供固定收益,還能作為抵押品、國庫資產、跨鏈清算媒介;貝萊德將 RWA 視為整條資產供應鏈的再設計,而非單一商品,強化透明、即時、組合等鏈上優勢;傳統 MMF 的 T+3 資金回轉,被鏈上即時贖回邏輯所取代,資金效率實現跳躍式提升。 鏈上金融藉由穩定幣與 RWA 的融合,已進入功能對等甚至超越的階段,將資產管理、貨幣政策與用戶識別等傳統金融功能轉化為鏈上模組。 政治制度與數位身份的邊界重塑:以台灣為例 台灣近期積極佈局本地穩定幣與虛擬資產託管業務,意在解決鏈下摩擦與企業資產停泊問題。透過台幣穩定幣、eID 數位身份、政府背書錢包的組合,有望打造一套「數位主權 + 鏈上金融」的三位一體系統。 此舉不僅回應產業需求(如鴻海、緯創的鏈上美元結算),亦是對美元穩定幣全球化之下本地金融主體性的防衛機制。對於鏈上資產能否被傳統信用系統承認、如何與 Web2 身份結合、如何設計鏈上 KYC 等問題,也將是下一階段制度設計的關鍵。 未來趨勢:穩定幣將成為數位金融秩序的底層協議 綜觀穩定幣的制度演化與市場現象,可歸納出未來三大演進方向: 制度內化與功能模塊化:穩定幣不再是單一工具,而是包含儲備、支付、監管、治理等多重模組的制度協議。國家策略與貨幣擴張的工具:如美國透過穩定幣延伸美元霸權,中國則藉穩定幣場景推動數位人民幣。新一代金融秩序建構平台:RWA、鏈上 MMF、可攜性資產等功能組合,將建立一種與傳統金融並存、甚至取代的去中心化金融秩序。 當各國政府、科技公司與資產管理機構紛紛加入這場制度混戰,穩定幣已不僅是「穩定的幣」,而是一套深刻影響貨幣主權、資產治理與社會信任的制度新體。

穩定幣的全球進化

穩定幣從利基工具到制度矛盾的核心角色
穩定幣(Stablecoin)這一原本設計為鏈上支付便捷工具的加密資產類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
2024 年起,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針對穩定幣祭出立法、監管與沙盒制度,反映其已從單一金融科技產品,轉變為撼動貨幣主權、金融秩序與監管治理的多維制度現象。本文將從制度演化、技術運作、地緣戰略、資產整合到治理模式等多個層面,解析穩定幣如何從一個鏈上工具,演變為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裂縫與戰略前哨。
全球監管佈局
各國對穩定幣的監管態度從過去的觀望轉向積極干預,形成「政策沙盒」與「法律定軌」雙軌並進的全球競逐局面。
美國以《GENIUS Act》建立明確合規框架,要求 100% 儲備與資訊揭露,並劃清「支付工具」與「投資工具」的界線。

香港則以沙盒機制與區域支付基礎建設為雙引擎,打造港元與人民幣穩定幣試驗場;歐盟、新加坡與韓國則從金融風險、數位主權與跨境金融的視角推進法案。

政策脈絡的背後,顯示穩定幣早已不只是技術議題,而是主權貨幣、數位治理與監管能力的投射工具。尤其是中國以香港作為境外試點,美國則將穩定幣視為延伸美元霸權的「非 CBDC 解法」,都反映出全球貨幣治理邊界的重新劃分。
技術設計與市場分類
穩定幣表面上依賴區塊鏈技術運作,實則在操作與信任結構上高度中心化。中心化儲備型(如 USDT、USDC)雖能穩定價格,卻依賴特定機構的資產管理與資訊揭露,形構出與區塊鏈精神相違的「虛構去中心化」現象。去中心化型(如 DAI)雖強調程式治理與超額抵押,但最終也逐漸導入 RWA 等傳統資產,走向半中心化結構。
從技術與制度的矛盾視角看,穩定幣實際是一種「鏈上制度混種體」:技術依賴去中心化,信任卻回歸中心化結構。而這種混種設計,也為監管與治理帶來前所未見的難題。
穩定幣的經濟模式
Tether 與 Circle 的財務表現,證明穩定幣發行商已成為新型態的高利潤金融機構。USDT 年利潤超過 130 億美元、員工人數僅約百人,展現驚人的資金效率與盈利密度;Circle 的 USDC 雖規模較小,但因合規優勢與與 Coinbase 的深度綁定,成為《GENIUS Act》通過後的最大潛在贏家。

這些發行商的獲利來源並非來自服務費,而是來自龐大的「無息資金池」所創造的利差收益,宛如一種「類主權基金」,甚至開始投資能源、AI、新創科技與基礎建設。穩定幣由此不僅是支付媒介,更是全球資本配置的新節點。
應用驅動:從黑市支付到鏈上國債
穩定幣的應用從黑市交易到企業結算、再到鏈上資產管理,形成全新的金融網路:
在高通膨與資本管制國家(如阿根廷、奈及利亞),穩定幣成為民間美元替代品;在跨境貿易中,越來越多出口商改用穩定幣結算以降低成本;在區塊鏈生態中,穩定幣成為 DeFi 的底層資產,與 BUIDL、ONDO 等 MMF 型資產結合後,更具收益與可組合性。
穩定幣由此跳脫單純「價格穩定工具」角色,進入「資產鏈上化」的制度融合階段,為 DeFi 與實體經濟之間建立起金融橋梁。
三大陣營的權力鬥爭
穩定幣市場逐漸形成三大勢力集團:
Tether 聯盟:操作空間最大,服務灰色市場與受制裁國,背後連結美債代購商與中東資金。Circle – Coinbase 聯盟:標準化與合規的代表,在美國政策支持下有望主導「制度化穩定幣」未來。Trump USD1 聯盟:以 Trump為首,拉攏幣安與中東勢力,結合政治、區塊鏈與平台資源,尋求打造「美國式 CBDC 替代品」。
這些陣營不僅是商業競爭,更隱含制度治理、國家主權與跨境資本控制的博弈,形成穩定幣世界的權力三角。
RWA、BUIDL 的角色
穩定幣進一步結合 RWA(實體資產代幣化),推動鏈上複製傳統金融商品:
BUIDL 作為鏈上 MMF,不僅提供固定收益,還能作為抵押品、國庫資產、跨鏈清算媒介;貝萊德將 RWA 視為整條資產供應鏈的再設計,而非單一商品,強化透明、即時、組合等鏈上優勢;傳統 MMF 的 T+3 資金回轉,被鏈上即時贖回邏輯所取代,資金效率實現跳躍式提升。
鏈上金融藉由穩定幣與 RWA 的融合,已進入功能對等甚至超越的階段,將資產管理、貨幣政策與用戶識別等傳統金融功能轉化為鏈上模組。

政治制度與數位身份的邊界重塑:以台灣為例
台灣近期積極佈局本地穩定幣與虛擬資產託管業務,意在解決鏈下摩擦與企業資產停泊問題。透過台幣穩定幣、eID 數位身份、政府背書錢包的組合,有望打造一套「數位主權 + 鏈上金融」的三位一體系統。
此舉不僅回應產業需求(如鴻海、緯創的鏈上美元結算),亦是對美元穩定幣全球化之下本地金融主體性的防衛機制。對於鏈上資產能否被傳統信用系統承認、如何與 Web2 身份結合、如何設計鏈上 KYC 等問題,也將是下一階段制度設計的關鍵。
未來趨勢:穩定幣將成為數位金融秩序的底層協議
綜觀穩定幣的制度演化與市場現象,可歸納出未來三大演進方向:
制度內化與功能模塊化:穩定幣不再是單一工具,而是包含儲備、支付、監管、治理等多重模組的制度協議。國家策略與貨幣擴張的工具:如美國透過穩定幣延伸美元霸權,中國則藉穩定幣場景推動數位人民幣。新一代金融秩序建構平台:RWA、鏈上 MMF、可攜性資產等功能組合,將建立一種與傳統金融並存、甚至取代的去中心化金融秩序。
當各國政府、科技公司與資產管理機構紛紛加入這場制度混戰,穩定幣已不僅是「穩定的幣」,而是一套深刻影響貨幣主權、資產治理與社會信任的制度新體。
查看原文
GOAT TGE 将至!One piece S3 活动零成本噜分前言 最近市场大好,随著比特币一再突破ATH,乙太坊也带领许多山寨们凶猛上涨,而空投圈也因应牛市到来许多项目开始空投,纷纷抢在市场大好之时发币兑现。在今年初笔者介绍过的 BTC L2 项目 GOAT 最近也迎来积分活动的最终季。 本篇笔者将从 Goat 项目特色、融资团队背景开始详细介绍,说明 Goat One Piece 积分任务的参与方式,再详细带读者一览目前积分任务 S3 最终季的参与机会,用最具性价比的方式切入 GOAT 空投列车的最后补票机会。

GOAT TGE 将至!One piece S3 活动零成本噜分

前言
最近市场大好,随著比特币一再突破ATH,乙太坊也带领许多山寨们凶猛上涨,而空投圈也因应牛市到来许多项目开始空投,纷纷抢在市场大好之时发币兑现。在今年初笔者介绍过的 BTC L2 项目 GOAT 最近也迎来积分活动的最终季。
本篇笔者将从 Goat 项目特色、融资团队背景开始详细介绍,说明 Goat One Piece 积分任务的参与方式,再详细带读者一览目前积分任务 S3 最终季的参与机会,用最具性价比的方式切入 GOAT 空投列车的最后补票机会。
Web3 版 AWS 數據存儲 IRYS 即將 TGE!最後交互機會埋伏前言 數據存儲市場廣大,各大平台都將數據視為珍貴的資產,以往在鏈上項目中的數據存儲板塊都帶來了不錯的收益,特別是近年 AI 發展百家爭鳴,這些數據都是 AI 機器學習成長的燃料,如 Walrus、Story、Filecoin 和 Arweave 都有著不錯的空投收益。 IRYS 作為一站式的數據存儲平台,因其靈活性和強大計算能力被譽為「鏈上版 AWS」,可編程的數據網路為存儲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IRYS 即將宣布新的融資和主網上線,本篇筆者將帶讀者全面了解 IRYS 的競爭優勢和潛力所在,並介紹當前推薦的交互策略,快來看看還有哪些交互參與機會,埋伏下一個存儲設施的潛在空投大毛! IRYS 是什麼?IRYS 發展歷程 & 收益模型 IRYS 是一個可編程的數據存儲平台,融合了低成本存儲、高性能計算和 AI 協同的 L1 區塊鏈網路,最初是以 Bundlr Network 的身份在 2021 年建立於 Arweave 生態中,幫助用戶更高效的上傳數據、提高網路吞吐量,解決了原本 Arweave 交易速度慢、成本高和對動態數據支持不足的問題,截至目前已處理超過 10 億筆交易,佔據了生態 95% 以上的交易量。 Bundlr Network 在 2023 年正式改名為 IRYS,轉型成為可編程的 L1 數據鏈,升級成全面性的數據基礎設施,核心功能是為用戶提供數據存儲,開發者能直接在鏈上執行指令,使數據有效參與經濟活動、即時調用、無縫分享,解決傳統數據膨脹的問題,IRYS 通過其高效的存儲架構和可編程特性,逐步成為更具成本效益和競爭力的存儲解決方案。 IRYS 收益來源多樣化,作為 To B 項目從企業端收取存儲和計算費用,如 SCAI、Wharton Protocol 和 Plena Finance 都和 IRYS 建立合作,預計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IRYS 代幣在未來發行後將用於存儲費用、執行 Gasfee 和生態獎勵,引入越來越多 AI 和 Web3 應用嵌入,可以帶來許多穩定的現金流,讓 IRYS 將數據存儲的成本轉為生產資料,能在數據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IRYS 項目特色:鏈上版 AWS 存儲網路 IRYS 將計算、存儲數據庫和訪問管理捆綁為一站式的服務,開發者不用透過底層管理設施就可以專注在平台建構 Dapps,為 Web3 帶來如 AWS 這般高性能計算和可擴展的存儲服務,因而被譽為「鏈上版 AWS」。 IRYS 支持永久存儲和臨時存儲方案,價格穩定不受 Gas 影響,也比傳統的存儲方案便宜許多,永久存儲權限僅需 2.5 美元。 IRYS 目標市場瞄準開發者社區,提供便捷工具和教程文檔讓新人能快速上手,NFT、AI 建構、DePIN 和 RWA 等各種正熱的領域,對數據存儲和計算的需求日益增多,為 IRYS 未來發展帶來無限商機。 IRYS 競品分析 在 Web3 存儲賽道中 IRYS 面臨多個競爭對手,但因其可編程性和一站式設計而獨樹一幟,以下表格陳列了 IRYS 和競品的差異比較: 項目架構與定位存儲模式成本應用場景與優勢劣勢與限制IRYSLayer-1 可編程數據鏈,整合存儲、計算和 AI 協調永久或臨時(一次性支付)低成本 (~2.5 USD/GB 永久)AI 數據處理、DeFi 實時風控、NFT 動態計算尚未 TGE,市值未知Filecoin基於 IPFS去中心化存儲網絡臨時 (最多 540 天,可續費)中等成本(依賴 FIL 代幣挖礦和存儲費)大規模文件存儲、挖礦收益檢索慢,續費風險,無可編程Arweave 永久存儲協議永久 (一次性支付)中等 (~5 USD/GB)NFT 元數據、文化遺產保存不適合動態數據,缺乏計算層Story Protocol知識產權存儲協議永久 (元數據 + 外部內容)中等(聚焦版權)IP 存儲、授權管理非通用存儲,依賴外部內容WalrusSui 生態模塊化存儲層臨時 (最多 ~2 年,可續費)高成本 (租賃模式)Sui dApp 存儲續費風險,依賴 Sui 共識 由上表可見 IRYS 不僅在可編程和成本效益上領先,免續費避免了數據丟失的風險,IRYS 還是完整的 L1 區塊鏈更適合 AI 協調,支持無限存儲和靈活授權,提供可擴展、持久的鏈上數據層,在數據經濟中具備獨特的競爭力! IRYS 團隊融資背景 IRYS 團隊在 2021 年由 Josh Benaron 等人創立,起初以 Bundlr Network 名稱發跡,在 Arweave 生態累積了深厚的技術實力,團隊成員皆來自頂級機構如 Framework Ventures 和 Hypersphere,其中涵蓋工程、市場營運的專業人士,願景是透過 IRYS 將靜態數據轉成可編程的資產。 IRYS 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共 890 萬美元,由 Framework、Primitive Ventures 和 Hypersphere 等知名 VC 領投,這些資金幫助 IRYS 早期測試網開發擴張。近期官方又傳出即將有新一輪融資公布,對標 Walrus 20 億美元、Story 50 億美元的估值 ,IRYS 潛在估值非常可觀。 IRYS 測試網交互策略 IRYS 在今年 3 月上線了測試網、水龍頭,並提供各類型的遊戲可供交互,後續逐漸開放了官方任務平台、NFT 鑄造等活動,目前測試網還有許多補作業的機會,以下將一一說明現有的交互管道。 1.測試代幣領取 首先在 IRYS 水龍頭連結 EVM 錢包,可以添加 IRYS 網路、每天領取 $IRYS 測試代幣供交互。 2.官方任務平台 IRYS Portal 的 QuestLand 有非常多任務,包含玩遊戲交互、社交任務等等,完成後可以獲得大量 EXP 積分,積分在未來會是空投依據之一。 3.NFT 防身 IRYS 在 Omnihub 發行了官方 NFT,可以使用測試 Gasfee 鑄造並增加交互紀錄,用戶也可以自行創作 NFT 發行,多做不同的交互防身增加空投機會。 NFT 鑄造 NFT 創作 4.遊戲交互 IRYS 官方遊戲平台推出了貪食蛇遊戲,每天可以花費 0.001 $IRYS 參與遊戲,根據積分不同可以獲得更多測試代幣,遊戲也是 IRYS 測試網的重點交互步驟。 5.Lofty 數據上傳 Lofty 是 IRYS 官方的數據採用平台,用戶可以在此上傳文件到平台,和他人共享體驗 IRYS 存儲的功能,對於實際有參與數據提供的用戶,未來也會大大提高空投的機會。 IRYS 嘴嚕交互 IRYS 也上線了當今最熱門的嘴嚕平台 Kaito 和 Galxe Starboard,用戶可以透過在社交媒體發文對 IRYS 創作、社交互動來參與嘴嚕,系統會自動偵測高品質推文和貢獻,兩大平台都對前 1000 名的創作者提供明牌空投獎勵,零成本低門檻的交互管道也別錯過。 結語:IRYS 存儲優勢大 TGE 前最後補課機會 IRYS 在 Web3 的資料存儲賽道展現巨大優勢,提供永久低成本的方案不會有臨時存儲和續費風險,lrysVM 可編程層更適合 AI 動態應用,且還有獨立完整的 L1 區塊鏈可以填補市場空白,在 AI 和數據經濟中有偌大的潛力,被市場認為將有比肩 Walrus 鉅額空投! IRYS 利用數據吸引服務,服務又能為其帶來更多數據,這種飛輪效應將孕育出新的存儲龍頭,推薦讀者們參與本篇的測試網交互和嘴嚕機會,埋伏 IRYS 把握在 TGE 前嚕到空投大毛。

Web3 版 AWS 數據存儲 IRYS 即將 TGE!最後交互機會埋伏

前言
數據存儲市場廣大,各大平台都將數據視為珍貴的資產,以往在鏈上項目中的數據存儲板塊都帶來了不錯的收益,特別是近年 AI 發展百家爭鳴,這些數據都是 AI 機器學習成長的燃料,如 Walrus、Story、Filecoin 和 Arweave 都有著不錯的空投收益。
IRYS 作為一站式的數據存儲平台,因其靈活性和強大計算能力被譽為「鏈上版 AWS」,可編程的數據網路為存儲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IRYS 即將宣布新的融資和主網上線,本篇筆者將帶讀者全面了解 IRYS 的競爭優勢和潛力所在,並介紹當前推薦的交互策略,快來看看還有哪些交互參與機會,埋伏下一個存儲設施的潛在空投大毛!
IRYS 是什麼?IRYS 發展歷程 & 收益模型
IRYS 是一個可編程的數據存儲平台,融合了低成本存儲、高性能計算和 AI 協同的 L1 區塊鏈網路,最初是以 Bundlr Network 的身份在 2021 年建立於 Arweave 生態中,幫助用戶更高效的上傳數據、提高網路吞吐量,解決了原本 Arweave 交易速度慢、成本高和對動態數據支持不足的問題,截至目前已處理超過 10 億筆交易,佔據了生態 95% 以上的交易量。
Bundlr Network 在 2023 年正式改名為 IRYS,轉型成為可編程的 L1 數據鏈,升級成全面性的數據基礎設施,核心功能是為用戶提供數據存儲,開發者能直接在鏈上執行指令,使數據有效參與經濟活動、即時調用、無縫分享,解決傳統數據膨脹的問題,IRYS 通過其高效的存儲架構和可編程特性,逐步成為更具成本效益和競爭力的存儲解決方案。
IRYS 收益來源多樣化,作為 To B 項目從企業端收取存儲和計算費用,如 SCAI、Wharton Protocol 和 Plena Finance 都和 IRYS 建立合作,預計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IRYS 代幣在未來發行後將用於存儲費用、執行 Gasfee 和生態獎勵,引入越來越多 AI 和 Web3 應用嵌入,可以帶來許多穩定的現金流,讓 IRYS 將數據存儲的成本轉為生產資料,能在數據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IRYS 項目特色:鏈上版 AWS 存儲網路
IRYS 將計算、存儲數據庫和訪問管理捆綁為一站式的服務,開發者不用透過底層管理設施就可以專注在平台建構 Dapps,為 Web3 帶來如 AWS 這般高性能計算和可擴展的存儲服務,因而被譽為「鏈上版 AWS」。
IRYS 支持永久存儲和臨時存儲方案,價格穩定不受 Gas 影響,也比傳統的存儲方案便宜許多,永久存儲權限僅需 2.5 美元。
IRYS 目標市場瞄準開發者社區,提供便捷工具和教程文檔讓新人能快速上手,NFT、AI 建構、DePIN 和 RWA 等各種正熱的領域,對數據存儲和計算的需求日益增多,為 IRYS 未來發展帶來無限商機。
IRYS 競品分析
在 Web3 存儲賽道中 IRYS 面臨多個競爭對手,但因其可編程性和一站式設計而獨樹一幟,以下表格陳列了 IRYS 和競品的差異比較:
項目架構與定位存儲模式成本應用場景與優勢劣勢與限制IRYSLayer-1 可編程數據鏈,整合存儲、計算和 AI 協調永久或臨時(一次性支付)低成本 (~2.5 USD/GB 永久)AI 數據處理、DeFi 實時風控、NFT 動態計算尚未 TGE,市值未知Filecoin基於 IPFS去中心化存儲網絡臨時 (最多 540 天,可續費)中等成本(依賴 FIL 代幣挖礦和存儲費)大規模文件存儲、挖礦收益檢索慢,續費風險,無可編程Arweave
永久存儲協議永久 (一次性支付)中等 (~5 USD/GB)NFT 元數據、文化遺產保存不適合動態數據,缺乏計算層Story Protocol知識產權存儲協議永久 (元數據 + 外部內容)中等(聚焦版權)IP 存儲、授權管理非通用存儲,依賴外部內容WalrusSui 生態模塊化存儲層臨時 (最多 ~2 年,可續費)高成本
(租賃模式)Sui dApp 存儲續費風險,依賴 Sui 共識
由上表可見 IRYS 不僅在可編程和成本效益上領先,免續費避免了數據丟失的風險,IRYS 還是完整的 L1 區塊鏈更適合 AI 協調,支持無限存儲和靈活授權,提供可擴展、持久的鏈上數據層,在數據經濟中具備獨特的競爭力!
IRYS 團隊融資背景
IRYS 團隊在 2021 年由 Josh Benaron 等人創立,起初以 Bundlr Network 名稱發跡,在 Arweave 生態累積了深厚的技術實力,團隊成員皆來自頂級機構如 Framework Ventures 和 Hypersphere,其中涵蓋工程、市場營運的專業人士,願景是透過 IRYS 將靜態數據轉成可編程的資產。
IRYS 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共 890 萬美元,由 Framework、Primitive Ventures 和 Hypersphere 等知名 VC 領投,這些資金幫助 IRYS 早期測試網開發擴張。近期官方又傳出即將有新一輪融資公布,對標 Walrus 20 億美元、Story 50 億美元的估值 ,IRYS 潛在估值非常可觀。

IRYS 測試網交互策略
IRYS 在今年 3 月上線了測試網、水龍頭,並提供各類型的遊戲可供交互,後續逐漸開放了官方任務平台、NFT 鑄造等活動,目前測試網還有許多補作業的機會,以下將一一說明現有的交互管道。
1.測試代幣領取
首先在 IRYS 水龍頭連結 EVM 錢包,可以添加 IRYS 網路、每天領取 $IRYS 測試代幣供交互。

2.官方任務平台
IRYS Portal 的 QuestLand 有非常多任務,包含玩遊戲交互、社交任務等等,完成後可以獲得大量 EXP 積分,積分在未來會是空投依據之一。

3.NFT 防身
IRYS 在 Omnihub 發行了官方 NFT,可以使用測試 Gasfee 鑄造並增加交互紀錄,用戶也可以自行創作 NFT 發行,多做不同的交互防身增加空投機會。
NFT 鑄造
NFT 創作
4.遊戲交互
IRYS 官方遊戲平台推出了貪食蛇遊戲,每天可以花費 0.001 $IRYS 參與遊戲,根據積分不同可以獲得更多測試代幣,遊戲也是 IRYS 測試網的重點交互步驟。

5.Lofty 數據上傳
Lofty 是 IRYS 官方的數據採用平台,用戶可以在此上傳文件到平台,和他人共享體驗 IRYS 存儲的功能,對於實際有參與數據提供的用戶,未來也會大大提高空投的機會。

IRYS 嘴嚕交互
IRYS 也上線了當今最熱門的嘴嚕平台 Kaito 和 Galxe Starboard,用戶可以透過在社交媒體發文對 IRYS 創作、社交互動來參與嘴嚕,系統會自動偵測高品質推文和貢獻,兩大平台都對前 1000 名的創作者提供明牌空投獎勵,零成本低門檻的交互管道也別錯過。
結語:IRYS 存儲優勢大 TGE 前最後補課機會
IRYS 在 Web3 的資料存儲賽道展現巨大優勢,提供永久低成本的方案不會有臨時存儲和續費風險,lrysVM 可編程層更適合 AI 動態應用,且還有獨立完整的 L1 區塊鏈可以填補市場空白,在 AI 和數據經濟中有偌大的潛力,被市場認為將有比肩 Walrus 鉅額空投!
IRYS 利用數據吸引服務,服務又能為其帶來更多數據,這種飛輪效應將孕育出新的存儲龍頭,推薦讀者們參與本篇的測試網交互和嘴嚕機會,埋伏 IRYS 把握在 TGE 前嚕到空投大毛。
Binance 也能嘴嚕賺錢?幣安廣場明牌創作者空投前言 在 Kaito、Cookie 等平台帶起社交創作嚕毛的風潮後,嘴嚕文化已逐漸被空投圈習慣,現在新的項目十之八九都會給予社交創作者、Kaito 榜單獨立的空投分配。因應此況中心化交易所龍頭幣安也推出了明牌嘴嚕空投「創作者任務臺」,用戶可以透過在幣安廣場、X 平台發佈項目介紹創作、完成指定任務來瓜分獎池,每個項目都提供數萬美元的巨額獎勵,是當前嘴嚕創作能一魚多吃的新玩法。 本篇筆者將從幣安廣場詳細介紹,說明當前幣安廣場提供的收益管道有哪些?接續說明本篇主旨的創作者任務嘴嚕平台,分門別類講解各類型任務的交互方式、各板塊的功能,將筆者自身參與的技巧和創作要點分享給讀者們,帶領讀者在幣安廣場深耕創作,賺取自己的第一筆嘴嚕空投獎勵! 什麼是幣安廣場? 幣安廣場是幣安在 2023 年將 Binance Feed 重新品牌化的社交平台,專注於成為一站式的社交中心,在幣安 App 首頁下方即可找到,使用者可以在幣安廣場發佈文章、分享對市場的見解,使用平台中的標籤來蹭強曝光,幣安廣場為用戶提供新聞、市場即時更新,幣安也會不定時的在幣安廣場舉辦 AMA 活動邀請業內專家分享,讓幣安用戶們深入了解 NFT、Defi 和 AI 領域等各種議題。 幣安廣場和其他社交平台類似,使用者可以在留言區直接和 KOL、項目方互動,創作者也能在平台中直接分享自己的交易操作、資產持倉,甚至幣安還推出了跟單功能,讓交易者能夠更直接的跟隨操作收益。 幣安廣場為了提升創作意願,提供了多種分層獎勵計畫,包含徵文活動、直播交易打賞和全新的創作者任務臺,用戶在幣安廣場創作高品質內容和邀請朋友加入,都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勵,無論是加密新手和資深玩家都可以在幣安廣場獲益良多。 幣安廣場收益機會 幣安廣場為用戶提供了多種賺取收益的機會來激勵創作者, 主要的收益方式分為以下三種: 1.徵文活動 & 內容挖礦 幣安廣場最早期的收益方式就是透過內容挖礦和交易徵文,幣安廣場的官方帳號會發文徵求創作者以指定的主題進行創作,創作後利用 # 標籤功能即會自動被系統偵測,獲選的文章就可以得到幣安廣場提供的代幣空投獎勵。 除了徵文創作之外,創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發布與交易市場相關的內容,讀者使用創作者快捷通道進行交易就可以抽取最高 30% 的交易佣金,記得創作者需先在個人檔案中設置好公開倉位。 2.交易直播 幣安廣場的直播是近期上新的功能,驗證過的交易員可以在幣安廣場進行直播交易,不僅支持多語言翻譯實現無國界,觀眾透過直播進行交易還可以抽取最高 50% 交易佣金,未來還會開放雙向的直播紅包/打賞功能,推薦平時會在幣安廣場分享交易訊息且粉絲大於 1000 的創作者踴躍嘗試。 3.創作者任務臺 幣安創作者任務臺是幣安最新推出的功能,是一個專門為了創作者設立的獎勵中心,取代傳統的有獎徵文方式,幣安會在創作者任務台發布指定項目的交易、創作要求,創作者完成任務並驗證後就可以瓜分數萬美元的獎池,本篇接下來也會依此進行重點介紹,帶讀者體驗中心化發文嘴嚕新玩法。 中心化版 Kaito: 創作者任務臺 幣安廣場的創作者任務臺於今年 6 月推出,是專門為創作者設立的獎勵中心,是類似於 Kaito 中心化版本的平台,創作者可以通過完成任務賺取獎勵,在支持加密創作者的同時幫助項目擴展社區,以下是創作者任務臺的三大分類: 1.創作者影響力榜 類似於 Kaito 的 Yapper Mindshare 排行榜,創作者影響力榜會根據創造力、專業性和相關性對創作者進行排名,榜單有 7 天、30 天和全週期版本,幣安強調此排行榜是根據創作內容的品質和互動數,而非單純依照粉絲量做排行。 2.獎勵中心 獎勵中心會列出進行中、預熱中和已結束的任務合集,不同的項目會明確列出創作者該完成的交互和創作要求,且少數項目會需要 10,000 以上的粉絲門檻。 如下圖可以看到各項目都列出了數萬美元的獎勵,任務參與時長多為 2~3 個月,參與人數都在 3 萬人內,目前剛開始還有 8 各項目可供參與,筆者會在接續的篇幅說明創作的技巧、篩選方式,讓讀者可以更好的獲取空投獎勵。 3.項目影響力榜 項目影響力榜有別於創作者影響力榜為項目專榜,和 Kaito 一樣可以看到自身和其他創作者在單一項目上的 Mindshare、對單一項目的影響力為何,創作者可以根據專榜挑選自己擅長的項目進行創作。 提升創作品質更勝於大量創作,且幣安優化了推特需要使用標記、標籤的功能,系統會自動偵測創作者的內容,在廣場中的任務可以更簡潔完成,無須繁瑣步驟。 創作者任務交互要點 創作者任務臺的任務頁面如下,現在因為創作者獎勵中心剛上線,筆者推薦在創作時著重以下技巧,可以更容易的上手幣安廣場寫作。 1.關注幣安廣場官方帳號 因應創作者任務剛上線,幣安時常會發布獎勵活動和創作規則,方便第一時間更新策略,包含新的徵文活動和內容挖礦。 2.善用熱門話題 可以觀察其他創作者的創作內容,幣安廣場右側欄位會顯示當前的熱門話題,在創作時圍繞該議題可以更好的捕獲流量。 3.創作型任務 如下 Huma finance 的任務為低門檻的創作型任務,無需要求創作者的粉絲數量,也不用進行交易任務,只要在幣安廣場和 X 平台發布文章即可,是完全零成本的必做零嚕。 4.交互型任務 和上述的創作型任務相比,除了原本的相關文章創作之外,如下 Wallet Connect 的任務就需要創作者去進行 $WCT 代幣的交易,這類型的任務通常參與人數較少,記得完成全部任務以獲取資格。 結語:幣安廣場長期耕耘 嘴嚕共創熱點價值 在當前 InfoFi 熱潮中,幣安廣場不僅是個流量平台,更是加密行業的信息樞紐和社區共識平台。通過徵文活動、交易直播和創作者任務臺,創作者能多渠道賺取獎勵,讓新手也能參與瓜分高達數萬美元的獎勵池。 用戶在參與創作者任務的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對各種加密項目的理解,同時為社區做出貢獻,創作者能夠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喜好的項目社交參與。 幣安廣場具有多重管道的收益的潛力,鼓勵讀者多參與平台中各種活動,在學習的途中共同創造熱點價值。通過在幣安廣場持續創作高質量內容,用戶可以建立個人品牌和聲譽,還能一魚多吃項目本身和 Kaito 的嘴嚕空投!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Binance 也能嘴嚕賺錢?幣安廣場明牌創作者空投

前言
在 Kaito、Cookie 等平台帶起社交創作嚕毛的風潮後,嘴嚕文化已逐漸被空投圈習慣,現在新的項目十之八九都會給予社交創作者、Kaito 榜單獨立的空投分配。因應此況中心化交易所龍頭幣安也推出了明牌嘴嚕空投「創作者任務臺」,用戶可以透過在幣安廣場、X 平台發佈項目介紹創作、完成指定任務來瓜分獎池,每個項目都提供數萬美元的巨額獎勵,是當前嘴嚕創作能一魚多吃的新玩法。
本篇筆者將從幣安廣場詳細介紹,說明當前幣安廣場提供的收益管道有哪些?接續說明本篇主旨的創作者任務嘴嚕平台,分門別類講解各類型任務的交互方式、各板塊的功能,將筆者自身參與的技巧和創作要點分享給讀者們,帶領讀者在幣安廣場深耕創作,賺取自己的第一筆嘴嚕空投獎勵!
什麼是幣安廣場?
幣安廣場是幣安在 2023 年將 Binance Feed 重新品牌化的社交平台,專注於成為一站式的社交中心,在幣安 App 首頁下方即可找到,使用者可以在幣安廣場發佈文章、分享對市場的見解,使用平台中的標籤來蹭強曝光,幣安廣場為用戶提供新聞、市場即時更新,幣安也會不定時的在幣安廣場舉辦 AMA 活動邀請業內專家分享,讓幣安用戶們深入了解 NFT、Defi 和 AI 領域等各種議題。
幣安廣場和其他社交平台類似,使用者可以在留言區直接和 KOL、項目方互動,創作者也能在平台中直接分享自己的交易操作、資產持倉,甚至幣安還推出了跟單功能,讓交易者能夠更直接的跟隨操作收益。
幣安廣場為了提升創作意願,提供了多種分層獎勵計畫,包含徵文活動、直播交易打賞和全新的創作者任務臺,用戶在幣安廣場創作高品質內容和邀請朋友加入,都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勵,無論是加密新手和資深玩家都可以在幣安廣場獲益良多。

幣安廣場收益機會
幣安廣場為用戶提供了多種賺取收益的機會來激勵創作者,
主要的收益方式分為以下三種:
1.徵文活動 & 內容挖礦
幣安廣場最早期的收益方式就是透過內容挖礦和交易徵文,幣安廣場的官方帳號會發文徵求創作者以指定的主題進行創作,創作後利用 # 標籤功能即會自動被系統偵測,獲選的文章就可以得到幣安廣場提供的代幣空投獎勵。
除了徵文創作之外,創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發布與交易市場相關的內容,讀者使用創作者快捷通道進行交易就可以抽取最高 30% 的交易佣金,記得創作者需先在個人檔案中設置好公開倉位。

2.交易直播
幣安廣場的直播是近期上新的功能,驗證過的交易員可以在幣安廣場進行直播交易,不僅支持多語言翻譯實現無國界,觀眾透過直播進行交易還可以抽取最高 50% 交易佣金,未來還會開放雙向的直播紅包/打賞功能,推薦平時會在幣安廣場分享交易訊息且粉絲大於 1000 的創作者踴躍嘗試。

3.創作者任務臺
幣安創作者任務臺是幣安最新推出的功能,是一個專門為了創作者設立的獎勵中心,取代傳統的有獎徵文方式,幣安會在創作者任務台發布指定項目的交易、創作要求,創作者完成任務並驗證後就可以瓜分數萬美元的獎池,本篇接下來也會依此進行重點介紹,帶讀者體驗中心化發文嘴嚕新玩法。
中心化版 Kaito: 創作者任務臺
幣安廣場的創作者任務臺於今年 6 月推出,是專門為創作者設立的獎勵中心,是類似於 Kaito 中心化版本的平台,創作者可以通過完成任務賺取獎勵,在支持加密創作者的同時幫助項目擴展社區,以下是創作者任務臺的三大分類:
1.創作者影響力榜
類似於 Kaito 的 Yapper Mindshare 排行榜,創作者影響力榜會根據創造力、專業性和相關性對創作者進行排名,榜單有 7 天、30 天和全週期版本,幣安強調此排行榜是根據創作內容的品質和互動數,而非單純依照粉絲量做排行。

2.獎勵中心
獎勵中心會列出進行中、預熱中和已結束的任務合集,不同的項目會明確列出創作者該完成的交互和創作要求,且少數項目會需要 10,000 以上的粉絲門檻。
如下圖可以看到各項目都列出了數萬美元的獎勵,任務參與時長多為 2~3 個月,參與人數都在 3 萬人內,目前剛開始還有 8 各項目可供參與,筆者會在接續的篇幅說明創作的技巧、篩選方式,讓讀者可以更好的獲取空投獎勵。

3.項目影響力榜
項目影響力榜有別於創作者影響力榜為項目專榜,和 Kaito 一樣可以看到自身和其他創作者在單一項目上的 Mindshare、對單一項目的影響力為何,創作者可以根據專榜挑選自己擅長的項目進行創作。
提升創作品質更勝於大量創作,且幣安優化了推特需要使用標記、標籤的功能,系統會自動偵測創作者的內容,在廣場中的任務可以更簡潔完成,無須繁瑣步驟。

創作者任務交互要點
創作者任務臺的任務頁面如下,現在因為創作者獎勵中心剛上線,筆者推薦在創作時著重以下技巧,可以更容易的上手幣安廣場寫作。
1.關注幣安廣場官方帳號
因應創作者任務剛上線,幣安時常會發布獎勵活動和創作規則,方便第一時間更新策略,包含新的徵文活動和內容挖礦。
2.善用熱門話題
可以觀察其他創作者的創作內容,幣安廣場右側欄位會顯示當前的熱門話題,在創作時圍繞該議題可以更好的捕獲流量。
3.創作型任務
如下 Huma finance 的任務為低門檻的創作型任務,無需要求創作者的粉絲數量,也不用進行交易任務,只要在幣安廣場和 X 平台發布文章即可,是完全零成本的必做零嚕。

4.交互型任務
和上述的創作型任務相比,除了原本的相關文章創作之外,如下 Wallet Connect 的任務就需要創作者去進行 $WCT 代幣的交易,這類型的任務通常參與人數較少,記得完成全部任務以獲取資格。

結語:幣安廣場長期耕耘 嘴嚕共創熱點價值
在當前 InfoFi 熱潮中,幣安廣場不僅是個流量平台,更是加密行業的信息樞紐和社區共識平台。通過徵文活動、交易直播和創作者任務臺,創作者能多渠道賺取獎勵,讓新手也能參與瓜分高達數萬美元的獎勵池。
用戶在參與創作者任務的過程,不僅可以加深對各種加密項目的理解,同時為社區做出貢獻,創作者能夠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喜好的項目社交參與。
幣安廣場具有多重管道的收益的潛力,鼓勵讀者多參與平台中各種活動,在學習的途中共同創造熱點價值。通過在幣安廣場持續創作高質量內容,用戶可以建立個人品牌和聲譽,還能一魚多吃項目本身和 Kaito 的嘴嚕空投!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ETH 即將創新高!幣安理財&質押策略,安全把握牛市機會以太坊 ETH 近期表現 屬於以太坊的狂暴牛市來臨!ETH 自今年四月初至近期高點已從 1,400 上漲至鄰進歷史高點,漲幅超 200%,不僅超過比特幣自年初以來的投資報酬,更穩坐加密貨幣市值第二的寶座,甚至以 5,000 億美元的市值超過 Samsung、Toyota 等知名公司,位居全球資產市值 28 的位子。 何況在本輪的 ETH 牛市中買盤不僅來源於場內交易者,更大部分是由美國上市公司 SharpLink、Bitmine 購買並儲備。若你認同機構購買的角度,那就不該踏空 ETH!但作為幣圈人的我們不僅要會買,更要會利用手邊功能進行複利,本文將帶你利用幣安相關生態增長手中的 ETH! 如何在幣安利用 ETH 獲得穩定年化 APR? [幣安交易所傳送門 現貨、合約手續費 9 折](https://www.binance.com/join?ref=undefined) 在目前的 ETH 牛市中,以太坊持有者不僅可以透過幣價上漲獲取利潤,還可以透過各式幣安理財產品賺取穩定 APR,賺取投資收益的同時兼顧被動利息收入。 對於行情判斷更有把握的投資者甚至可以利用幣安提供的雙幣理財功能,不僅可以用更低價買入、更高價賣出,還可以享有高額 APR,不過需提醒高額收益的背後往往潛藏著高風險。 限時 USDC 年化 12% 獎勵活動 近期幣安推出為期一個月的 [USDC 活存獎勵活動](https://www.binance.com/zh-CN/support/announcement/detail/963c2b297f0c4733b0b42342801e2f56?utm_source=new_share&ref=CPA_00OWQ1RGL7),用戶質押 USDC 至活期理財即可享受固定收益 12% APR 的獎勵,每個幣安帳戶限額 100,000 USDC。 這也衍伸出一項玩法:拿現貨抵押並借出 USDC(活動期間借款利率固定為 4%),只要借款利率小於 12%,即代表穩賺利息收益。 不過抵押借幣仍有清算問題,因此若 ETH 代幣大幅波動將可能引發借款清算,欲使用該功能之用戶仍需自行留意強平風險。 借貸步驟如下: 將持有的 ETH 存放至幣安活期理財。至幣安金融業務中選擇「質押借幣」。抵押貸幣選擇 ETH,借出代幣選擇 USDC 如下圖。成功借出 USDC 後至活期理財將其存入。額外分級 APR 將從隔日 08:00 開始計息。 低風險穩定賺取 APR:活期理財 幣安的活期理財是新手最方便的選擇,無需理解任何複雜的規則,僅需將 ETH 存入即可獲得浮動利率(當前約 1.65% APR),無質押時間限制,隨時想要解除質押都可以贖回 ETH,另外即時 APR 也將以分鐘計算利息,因此活期理財特別適合偏好低風險、高流動性的 ETH 投資者。 若你是長期持有 ETH 的用戶也可以勾選自動申購模式,幣安將會於每日 00:00、10:00 兩個時段自動將現貨錢包中的 ETH 用於申購活期理財,方便用戶賺取複利。 幣安簡易質押管道:WBETH Wrapped Beacon ETH 是一種封裝 ETH,用戶可以在質押 ETH 的同時獲取定量 WBETH,並將其用於幣安質押借幣、參與鏈上 DeFi 協議等功能,進一步提升 APR。 WBETH 將隨著質押獎勵不斷升值,與 ETH 之間的兌換比例將逐漸擴大,目前的 WBETH 質押 APR 約為 2.35%,兌換比例為 1 WBETH:1.0768 ETH。 鏈上收益功能 幣安針對持有 WBETH 的用戶推出鏈上收益功能,用戶可以透過該介面將 WBETH 存入 EigenLayer 協議當中,並隨著定存期間 15/30/60 天分別賺取額外 0.1%/0.2%/0.3% 的穩定年化 APR。 高風險高收益策略:ETH 雙幣理財 什麼是雙幣理財? 相較前兩項理財產品而言,雙幣理財屬於較進階的玩法,它允許用戶使用 ETH 投資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兩種資產(如 ETH/USDT),並根據市場價格在到期日結算為其中一種資產,在結算日到來前則可依據到期日長短、認購價格獲得不等的 APR。 對於想購買 ETH 的投資者而言:低買 ETH 同時賺取利息 對於希望在牛市中低價買入 ETH 的投資者而言,可以透過「最低價買入」選擇合適的購買方案並在到期日前賺取 APR。若到期日時 ETH 價格高於目標價,你將收到 USDT 本金加認購期間的 APR 獎勵;若 ETH 價格低於目標價則是以認購價購買 ETH,附帶的利息將同樣以 ETH 的方式發放。 對於已持有 ETH 的投資者而言:高價賣出 ETH 同時賺取利息 相反若已持有 ETH 且想要在本輪牛市中以較高價格出售 ETH 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高價出售」。若到期日時 ETH 高於目標價,你將成功以認購價賣出 ETH 並回收 USDT 及認購期間 APR;若 ETH 價格低於目標價則是領回認購的 ETH 外加利息。 雙幣理財風險 雖然無論到期日時價格高於/低於目標價用戶皆可以賺取額外利息作為理財獎勵,不過當價格大幅上漲/下跌時則可能使用戶反而以高價購買 ETH、低價售出 ETH。 舉例來說,假設目前 ETH 價格為 4,500,用戶申購 1ETH 期望於到期日時以 4,600 出售,但到期日結算當下 ETH 卻上漲至 4,700,用戶將以認購價 4,600 的價格出售,進而損失中間的 100 美元利潤。 其餘的風險包括: 鎖定期:一旦將資金用於認購雙幣理財後,用戶將無法提前贖回資產,需等待到期日結算才可贖回。平台風險:由於資金無法提前贖回的特性,因此若平台於到期日前出現經營危機將無法優先將資產轉出規避風險,不過幣安發生此類風險的機率較低。 如何在幣安 Web3 錢包參與以太坊鏈上協議? 幣安 Web3 錢包是內建於幣安 App 的去中心化錢包,用戶除了將 ETH 存放於幣安交易所外,還可以選擇藉由 Web3 錢包存放於鏈上 DeFi 協議,以賺取更高額的年化 APR。 以太坊作為鏈上生態龍頭,生態中不乏有著許多總鎖倉價值(TVL)破百億的協議,雖然 TVL 高不代表百分百安全,但至少這些協議皆經過層層智能合約審計及時間考驗。 Lido Finance Lido Finance 是以太坊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TVL 高達 400 億美元,允許用戶質押 ETH 並領取 stETH 作為質押憑證賺取 2.8% 穩定 APR,同時 stETH 還能保留資產流動性再去進行第二層質押。 質押流程 在進行質押前,需要先將 ETH 轉入幣安 Web3 錢包內並留存一定數量作為 Gas Fee,存放於幣安交易所的 ETH 將無法直接顯示於 Web3 錢包中。 開啟 Lido ETH 質押網站。輸入質押的 ETH 數量。確認質押數量及 Gas Fee 費用。成功質押 ETH 並獲取 stETH。 幣安 Web3 錢包合作活動 幣安 Web3 錢包時常會與鏈上協議進行合作活動,若用戶持有特定資產即可賺取協議本身的 APR 外加瓜分額外獎池。例如下圖即為幣安錢包與 Etherfi 的合作活動,用戶僅需質押 liquidETH 即可賺取 6.88% 基礎 APR+6.9% 獎勵 APR。 常見問題 如何安全地存儲 ETH? 幣安本身即是相對安全且能產生利息的存放平台,但若想自行保管資產且不受駭客攻擊等因素影響,不彷可以自行購買冷錢包存放 ETH。 如何從幣安交易所轉移 ETH 到 Web3 錢包? 在幣安交易所內的錢包介面選擇提領,接著選擇轉出 ETH 並挑選 Ethereum 網路,接著輸入 Web3 錢包的 ETH 接收地址即可成功將 ETH 轉出。 理財 APR 會浮動嗎? 會,上述提及任何理財方法的年化 APR 皆會隨著當下市場情形浮動,因此建議在存放 ETH 之前優先挑選 APR、安全性較高的平台。 結語 在 2025 年 ETH 牛市持續發酵的當下,不僅有許多圈內知名交易者看好 ETH,更有機構大舉買入,或許對於持有 ETH 的投資者而言,該思考的不再只是何時該賣出,而是如何將手中的 ETH 以幣本位的方式進行成長。 相信看完這篇的你,已經學會有關購買、存儲以及理財的方式,如果你手中的 ETH 仍處於閒置狀態,不彷趕快將其存入上述的理財管道,讓 ETH 幫你錢滾錢吧!

ETH 即將創新高!幣安理財&質押策略,安全把握牛市機會

以太坊 ETH 近期表現
屬於以太坊的狂暴牛市來臨!ETH 自今年四月初至近期高點已從 1,400 上漲至鄰進歷史高點,漲幅超 200%,不僅超過比特幣自年初以來的投資報酬,更穩坐加密貨幣市值第二的寶座,甚至以 5,000 億美元的市值超過 Samsung、Toyota 等知名公司,位居全球資產市值 28 的位子。
何況在本輪的 ETH 牛市中買盤不僅來源於場內交易者,更大部分是由美國上市公司 SharpLink、Bitmine 購買並儲備。若你認同機構購買的角度,那就不該踏空 ETH!但作為幣圈人的我們不僅要會買,更要會利用手邊功能進行複利,本文將帶你利用幣安相關生態增長手中的 ETH!

如何在幣安利用 ETH 獲得穩定年化 APR?
幣安交易所傳送門 現貨、合約手續費 9 折
在目前的 ETH 牛市中,以太坊持有者不僅可以透過幣價上漲獲取利潤,還可以透過各式幣安理財產品賺取穩定 APR,賺取投資收益的同時兼顧被動利息收入。
對於行情判斷更有把握的投資者甚至可以利用幣安提供的雙幣理財功能,不僅可以用更低價買入、更高價賣出,還可以享有高額 APR,不過需提醒高額收益的背後往往潛藏著高風險。
限時 USDC 年化 12% 獎勵活動
近期幣安推出為期一個月的 USDC 活存獎勵活動,用戶質押 USDC 至活期理財即可享受固定收益 12% APR 的獎勵,每個幣安帳戶限額 100,000 USDC。
這也衍伸出一項玩法:拿現貨抵押並借出 USDC(活動期間借款利率固定為 4%),只要借款利率小於 12%,即代表穩賺利息收益。
不過抵押借幣仍有清算問題,因此若 ETH 代幣大幅波動將可能引發借款清算,欲使用該功能之用戶仍需自行留意強平風險。

借貸步驟如下:
將持有的 ETH 存放至幣安活期理財。至幣安金融業務中選擇「質押借幣」。抵押貸幣選擇 ETH,借出代幣選擇 USDC 如下圖。成功借出 USDC 後至活期理財將其存入。額外分級 APR 將從隔日 08:00 開始計息。

低風險穩定賺取 APR:活期理財
幣安的活期理財是新手最方便的選擇,無需理解任何複雜的規則,僅需將 ETH 存入即可獲得浮動利率(當前約 1.65% APR),無質押時間限制,隨時想要解除質押都可以贖回 ETH,另外即時 APR 也將以分鐘計算利息,因此活期理財特別適合偏好低風險、高流動性的 ETH 投資者。
若你是長期持有 ETH 的用戶也可以勾選自動申購模式,幣安將會於每日 00:00、10:00 兩個時段自動將現貨錢包中的 ETH 用於申購活期理財,方便用戶賺取複利。

幣安簡易質押管道:WBETH
Wrapped Beacon ETH 是一種封裝 ETH,用戶可以在質押 ETH 的同時獲取定量 WBETH,並將其用於幣安質押借幣、參與鏈上 DeFi 協議等功能,進一步提升 APR。
WBETH 將隨著質押獎勵不斷升值,與 ETH 之間的兌換比例將逐漸擴大,目前的 WBETH 質押 APR 約為 2.35%,兌換比例為 1 WBETH:1.0768 ETH。

鏈上收益功能
幣安針對持有 WBETH 的用戶推出鏈上收益功能,用戶可以透過該介面將 WBETH 存入 EigenLayer 協議當中,並隨著定存期間 15/30/60 天分別賺取額外 0.1%/0.2%/0.3% 的穩定年化 APR。

高風險高收益策略:ETH 雙幣理財
什麼是雙幣理財?
相較前兩項理財產品而言,雙幣理財屬於較進階的玩法,它允許用戶使用 ETH 投資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兩種資產(如 ETH/USDT),並根據市場價格在到期日結算為其中一種資產,在結算日到來前則可依據到期日長短、認購價格獲得不等的 APR。

對於想購買 ETH 的投資者而言:低買 ETH 同時賺取利息
對於希望在牛市中低價買入 ETH 的投資者而言,可以透過「最低價買入」選擇合適的購買方案並在到期日前賺取 APR。若到期日時 ETH 價格高於目標價,你將收到 USDT 本金加認購期間的 APR 獎勵;若 ETH 價格低於目標價則是以認購價購買 ETH,附帶的利息將同樣以 ETH 的方式發放。

對於已持有 ETH 的投資者而言:高價賣出 ETH 同時賺取利息
相反若已持有 ETH 且想要在本輪牛市中以較高價格出售 ETH 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高價出售」。若到期日時 ETH 高於目標價,你將成功以認購價賣出 ETH 並回收 USDT 及認購期間 APR;若 ETH 價格低於目標價則是領回認購的 ETH 外加利息。

雙幣理財風險
雖然無論到期日時價格高於/低於目標價用戶皆可以賺取額外利息作為理財獎勵,不過當價格大幅上漲/下跌時則可能使用戶反而以高價購買 ETH、低價售出 ETH。
舉例來說,假設目前 ETH 價格為 4,500,用戶申購 1ETH 期望於到期日時以 4,600 出售,但到期日結算當下 ETH 卻上漲至 4,700,用戶將以認購價 4,600 的價格出售,進而損失中間的 100 美元利潤。
其餘的風險包括:
鎖定期:一旦將資金用於認購雙幣理財後,用戶將無法提前贖回資產,需等待到期日結算才可贖回。平台風險:由於資金無法提前贖回的特性,因此若平台於到期日前出現經營危機將無法優先將資產轉出規避風險,不過幣安發生此類風險的機率較低。

如何在幣安 Web3 錢包參與以太坊鏈上協議?
幣安 Web3 錢包是內建於幣安 App 的去中心化錢包,用戶除了將 ETH 存放於幣安交易所外,還可以選擇藉由 Web3 錢包存放於鏈上 DeFi 協議,以賺取更高額的年化 APR。
以太坊作為鏈上生態龍頭,生態中不乏有著許多總鎖倉價值(TVL)破百億的協議,雖然 TVL 高不代表百分百安全,但至少這些協議皆經過層層智能合約審計及時間考驗。
Lido Finance
Lido Finance 是以太坊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TVL 高達 400 億美元,允許用戶質押 ETH 並領取 stETH 作為質押憑證賺取 2.8% 穩定 APR,同時 stETH 還能保留資產流動性再去進行第二層質押。
質押流程
在進行質押前,需要先將 ETH 轉入幣安 Web3 錢包內並留存一定數量作為 Gas Fee,存放於幣安交易所的 ETH 將無法直接顯示於 Web3 錢包中。
開啟 Lido ETH 質押網站。輸入質押的 ETH 數量。確認質押數量及 Gas Fee 費用。成功質押 ETH 並獲取 stETH。

幣安 Web3 錢包合作活動
幣安 Web3 錢包時常會與鏈上協議進行合作活動,若用戶持有特定資產即可賺取協議本身的 APR 外加瓜分額外獎池。例如下圖即為幣安錢包與 Etherfi 的合作活動,用戶僅需質押 liquidETH 即可賺取 6.88% 基礎 APR+6.9% 獎勵 APR。

常見問題
如何安全地存儲 ETH?
幣安本身即是相對安全且能產生利息的存放平台,但若想自行保管資產且不受駭客攻擊等因素影響,不彷可以自行購買冷錢包存放 ETH。
如何從幣安交易所轉移 ETH 到 Web3 錢包?
在幣安交易所內的錢包介面選擇提領,接著選擇轉出 ETH 並挑選 Ethereum 網路,接著輸入 Web3 錢包的 ETH 接收地址即可成功將 ETH 轉出。
理財 APR 會浮動嗎?
會,上述提及任何理財方法的年化 APR 皆會隨著當下市場情形浮動,因此建議在存放 ETH 之前優先挑選 APR、安全性較高的平台。
結語
在 2025 年 ETH 牛市持續發酵的當下,不僅有許多圈內知名交易者看好 ETH,更有機構大舉買入,或許對於持有 ETH 的投資者而言,該思考的不再只是何時該賣出,而是如何將手中的 ETH 以幣本位的方式進行成長。

相信看完這篇的你,已經學會有關購買、存儲以及理財的方式,如果你手中的 ETH 仍處於閒置狀態,不彷趕快將其存入上述的理財管道,讓 ETH 幫你錢滾錢吧!
XRP 市值千億卻成應用荒野,新興 DEX – DeXRP 是否有望一錘定音?前言 XRP 以超過 1900 億美元的市值力壓 BNB、Solana 等頂級公鏈成為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然而看似強勢的生態卻無法孕育出優良的 DeFi 應用。 單論 DEX 而言,以太坊擁有聞名幣圈的 Uniswap,而 BSC 則有幣安 Alpha 加持的 Pancakeswap,反觀 XRPL 生態卻僅有$XRP 代幣知名度較高,因此本文將探討 XRPL 生態的現況並分析新興 DEX 能否打破現有僵局。 XRPL 介紹 XRP Ledger(XRPL)是 2012 年推出的開源式區塊鏈,憑藉其獨特的 XRP Ledger 共識協議打破當時由 PoW 為主流的共識機制,該共識以節點投票機制運行,透過節點(通常為金融機構)共同確認交易。 XRP Ledger 可以保持每秒 1,500 筆交易的吞吐量並確保每筆交易的成本低於 0.001 美元,且 XRP 在 2023 年受美國法院裁定為非證券代幣,代表其已初步通過監管限制,但以上種種優勢卻未能替生態帶來 DeFi 的蓬勃發展。 現有龍頭 Sologenic Sologenic 是目前 XRPL 生態上的 DEX 龍頭,致力於提供完善的交易體驗,目前已可在該平台交易 100+ 生態相關代幣及 NFT,並可利用平台進行跨鏈、組建流動性池等一系列操作。 Sologenic 平台支援自家錢包 Solo DEX 以及支援 XRP 區塊鏈的相關錢包如:Ledger Device、Xaman App,由此可見 XRP 並不支援 MetaMask、OKX Wallet 等常見的 Web3 錢包,這也間接為 XRP 生態的能見度打了折扣。 Sologenic 平台表現 平台創立至今擁有 400,000+ 用戶,每個月均會創下超過 2 億美元的成交量,2 億美元看似龐大,不過在翻閱 CoinMarketCap 的 DEX 排行榜 後發現排行榜前十皆擁有日均 4 億的成交量,差距甚大。 平台幣$Solo 表現及應用 平台代幣$Solo 在過去一個月內表現得十分強勁,單月上漲 120%,不過根據 Sologenic 平台內的功能及文檔描述,目前平台幣僅能用於支付平台內相關費用及提升流動性池的收益,因此筆者推斷這波上漲應該與$XRP 的強勢較為相關。 Sologenic 平台缺點 儘管 Sologenic 暫居生態 DEX 榜首,但相較他鏈頂尖 DEX 而言仍有以下缺點: 介面不易上手:切換交易兌需要先以新增的方式增添選項再進行切換,而非直接更改交易兌,使用上較不直觀。流動性不佳:以 XRP 代幣舉例,若欲透過 Trade 功能交易 XRP/USDC 交易兌會發現訂單簿掛單量偏少,即使透過 Swap 功能仍需負擔部分滑價及手續費。幣種知名度低:Sologenic 雖然有提供大量 XRP 生態的加密貨幣供投資人交易,但礙於較少投資人關注相關生態,使得大量幣種皆屬於無人問津、交易量低下的狀態。流動性池難估算收益:平台僅會顯示交易費用、交易量及總參與資金,並無估算當前年化收益,因此難以評斷未來將獲得多少手續費作為存放獎勵。 後起之秀 DeXRP DeXRP 作為 XRPL 近期討論度相當高的 DEX,期望以創新、方便的功能吸引投資者使用。該平台結合自動做市商與訂單簿機制,將想要立即完成交易的用戶與期望精準控制買賣價格的用戶區分開來,並透過 XRPL 的高效率提供絲滑的交易體驗。 DeXRP 功能概述 DeXRP 除了利用上述提及的自動做市商結合訂單簿的機制控制交易成本外,更針對用戶提供多項方便的功能: 流動性池的更新:不再只是單純將資金組建流動性池,被動的收取手續費收入,平台將許多設定歸還給資金提供者,使其能根據需求存放流動性池。市場儀表板:平台整合鏈上數據並彙整成指標提供給用戶參考,用戶將可以根據交易量指標、流動性池健康度指標決定當下的操作策略並避免可能的風險。動態費用: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提升市場競爭力,DeXRP 允許用戶投票決定平台費用,投票活動將由$DXP 持有者、流動性提供者及社區成員共同參與。 DeXRP 流動性池的創新 DeXRP 的流動性池與其他平台依資金比例瓜分收入不同,該平台引入鎖倉機制,鎖倉越久的用戶將可獲得更多的收益瓜分權利,這不僅友善堅定持幣者,還能有效遏止惡意抽池的行為。 這般改動對於手上持有生態優質代幣的持幣者而言,若堅信長期上漲的理念則可以透過流動性池獲取更多的收益,不過仍要提醒生態中較新穎、市值較小的代幣若鎖倉過久則可能發生價格崩跌的情況。 DeXRP 建立在 XRPL 的優劣勢 XRP 自 2024 年 11 月起從 0.5 美元漲至目前約為 3.15 美元,漲幅高達 500%,如此強勢的表現無疑為代幣吸引市場諸多關注度,不過其最大的優點同時也是最大的缺點,即 XRPL 生態的匱乏。 以目前 DeXRP 的募資情況來看,要成為 XRPL 的重點協議並非難事,不過能否將熱潮延續至其他區塊鏈仍需觀察,對此 DeXRP 也聚合 XRPL 三點優勢: 極低交易費用:利用 XRPL 原先低成本優勢搭配 DeXRP 設置的動態費用,有望達成每萬筆交易磨損 1 美元的極低成本,使得散戶、專業投資人皆可忽略成本進行交易。原生 DEX:XRPL 與市場主流兼容 EVM 的協議不同,無法直接將智能合約遷至該區塊鏈使用,正因此 DeXRP 將採獨立開發,降低智能合約漏洞風險。法規監管:XRP 經歷多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訴訟且多數獲得勝訴,使得 XRP 在法規監管上較有優勢,若在此基礎上開發 DApp 將有望享受同等福利。 不過目前 DeXRP 尚未正式展示平台介面或是提供測試版本供用戶使用,資訊來源皆為官方白皮書及文檔,究竟最終能否如預期便宜、高效仍待觀察。 平台幣$DXP $DXP 為 DeXRP 的平台幣,主要功能為以下四項: 折抵交易費用:在平台上交易可享有手續費減免,類似$BNB 在幣安的功能。流動性池激勵:增加流動性池的收益,類似$PENDLE 在 Pendle Finance 的功能。預售優先認購:未來若平台進行 Launchpad 則可優先認購。費用決策權:持幣者共同決定平台費用,確保平台未來走向。 $DXP 總量為 20 億枚,代幣分配如下: 分配百分比分配顆數TGE 解鎖百分比公售25%500,000,0002.5%流動性池獎勵15%300,000,0007.5%質押獎勵10%200,000,000❌生態和合作夥伴10%200,000,000❌團隊、行銷和國庫31%620,000,000❌空投活動3%60,000,000❌研發基金6%120,000,000❌ $DXP 預售活動 目前平台幣正在進行 IDO,DeXRP 採用 Staged Presale 的方式進行發售,目前的預購價格為 0.03921 USDT(第 85 階段),相較初期認購價格約 0.008 美元已上漲近五倍,而官方公告的代幣上市價格則為 0.35 美元。 目前平台已募集近 300 萬美元,且根據官方收款的地址來看,已有超過十萬個地址參投,再搭配近期於社交媒體 X 上的宣傳,筆者認為認購金額有可能將會持續推升。 $DXP 市值估算 雖然官網顯示$DXP 最終上市價格為 0.35 美元,將近目前認購成本的九倍,但究竟有沒有辦法持續維持在這個價格?筆者將 TGE 當下的流通市值及總稀釋市值來推算可能性。 TGE 當下市值:總供給量的 10%*0.35 美元=7,000 萬美元總稀釋市值:總供給量*0.35 美元=7 億美元 若對比幣圈頂尖 DEX 而言,無論是 TGE 當下的市值亦或是總稀釋市值皆不算高估,但畢竟 DeXRP 目前正處於發展階段,仍需要觀察 XRP 是否能發展出優良的 DeFi 平台才能下定論。 結語 XRP 單一代幣即坐擁 1900 億市值,卻始終沒能在 XRPL 生態誕生優良 DeFi 平台,即使目前擁有 Sologenic DEX 供用戶交易,但在功能及易用程度上仍遠遠未能使新手輕易的加入。 DeXRP 的興起,無非將衝擊 XRPL 生態,若未來 XRPL 生態雄起,DeXRP 將有望成為一匹黑馬,但在那之前,仍需謹慎看待平台推出的預售活動,以免將資金投入未能如期推出的平台。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XRP 市值千億卻成應用荒野,新興 DEX – DeXRP 是否有望一錘定音?

前言
XRP 以超過 1900 億美元的市值力壓 BNB、Solana 等頂級公鏈成為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然而看似強勢的生態卻無法孕育出優良的 DeFi 應用。
單論 DEX 而言,以太坊擁有聞名幣圈的 Uniswap,而 BSC 則有幣安 Alpha 加持的 Pancakeswap,反觀 XRPL 生態卻僅有$XRP 代幣知名度較高,因此本文將探討 XRPL 生態的現況並分析新興 DEX 能否打破現有僵局。
XRPL 介紹
XRP Ledger(XRPL)是 2012 年推出的開源式區塊鏈,憑藉其獨特的 XRP Ledger 共識協議打破當時由 PoW 為主流的共識機制,該共識以節點投票機制運行,透過節點(通常為金融機構)共同確認交易。
XRP Ledger 可以保持每秒 1,500 筆交易的吞吐量並確保每筆交易的成本低於 0.001 美元,且 XRP 在 2023 年受美國法院裁定為非證券代幣,代表其已初步通過監管限制,但以上種種優勢卻未能替生態帶來 DeFi 的蓬勃發展。
現有龍頭 Sologenic
Sologenic 是目前 XRPL 生態上的 DEX 龍頭,致力於提供完善的交易體驗,目前已可在該平台交易 100+ 生態相關代幣及 NFT,並可利用平台進行跨鏈、組建流動性池等一系列操作。
Sologenic 平台支援自家錢包 Solo DEX 以及支援 XRP 區塊鏈的相關錢包如:Ledger Device、Xaman App,由此可見 XRP 並不支援 MetaMask、OKX Wallet 等常見的 Web3 錢包,這也間接為 XRP 生態的能見度打了折扣。
Sologenic 平台表現
平台創立至今擁有 400,000+ 用戶,每個月均會創下超過 2 億美元的成交量,2 億美元看似龐大,不過在翻閱 CoinMarketCap 的 DEX 排行榜 後發現排行榜前十皆擁有日均 4 億的成交量,差距甚大。

平台幣$Solo 表現及應用
平台代幣$Solo 在過去一個月內表現得十分強勁,單月上漲 120%,不過根據 Sologenic 平台內的功能及文檔描述,目前平台幣僅能用於支付平台內相關費用及提升流動性池的收益,因此筆者推斷這波上漲應該與$XRP 的強勢較為相關。

Sologenic 平台缺點
儘管 Sologenic 暫居生態 DEX 榜首,但相較他鏈頂尖 DEX 而言仍有以下缺點:
介面不易上手:切換交易兌需要先以新增的方式增添選項再進行切換,而非直接更改交易兌,使用上較不直觀。流動性不佳:以 XRP 代幣舉例,若欲透過 Trade 功能交易 XRP/USDC 交易兌會發現訂單簿掛單量偏少,即使透過 Swap 功能仍需負擔部分滑價及手續費。幣種知名度低:Sologenic 雖然有提供大量 XRP 生態的加密貨幣供投資人交易,但礙於較少投資人關注相關生態,使得大量幣種皆屬於無人問津、交易量低下的狀態。流動性池難估算收益:平台僅會顯示交易費用、交易量及總參與資金,並無估算當前年化收益,因此難以評斷未來將獲得多少手續費作為存放獎勵。

後起之秀 DeXRP
DeXRP 作為 XRPL 近期討論度相當高的 DEX,期望以創新、方便的功能吸引投資者使用。該平台結合自動做市商與訂單簿機制,將想要立即完成交易的用戶與期望精準控制買賣價格的用戶區分開來,並透過 XRPL 的高效率提供絲滑的交易體驗。
DeXRP 功能概述
DeXRP 除了利用上述提及的自動做市商結合訂單簿的機制控制交易成本外,更針對用戶提供多項方便的功能:
流動性池的更新:不再只是單純將資金組建流動性池,被動的收取手續費收入,平台將許多設定歸還給資金提供者,使其能根據需求存放流動性池。市場儀表板:平台整合鏈上數據並彙整成指標提供給用戶參考,用戶將可以根據交易量指標、流動性池健康度指標決定當下的操作策略並避免可能的風險。動態費用: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提升市場競爭力,DeXRP 允許用戶投票決定平台費用,投票活動將由$DXP 持有者、流動性提供者及社區成員共同參與。

DeXRP 流動性池的創新
DeXRP 的流動性池與其他平台依資金比例瓜分收入不同,該平台引入鎖倉機制,鎖倉越久的用戶將可獲得更多的收益瓜分權利,這不僅友善堅定持幣者,還能有效遏止惡意抽池的行為。
這般改動對於手上持有生態優質代幣的持幣者而言,若堅信長期上漲的理念則可以透過流動性池獲取更多的收益,不過仍要提醒生態中較新穎、市值較小的代幣若鎖倉過久則可能發生價格崩跌的情況。
DeXRP 建立在 XRPL 的優劣勢
XRP 自 2024 年 11 月起從 0.5 美元漲至目前約為 3.15 美元,漲幅高達 500%,如此強勢的表現無疑為代幣吸引市場諸多關注度,不過其最大的優點同時也是最大的缺點,即 XRPL 生態的匱乏。
以目前 DeXRP 的募資情況來看,要成為 XRPL 的重點協議並非難事,不過能否將熱潮延續至其他區塊鏈仍需觀察,對此 DeXRP 也聚合 XRPL 三點優勢:
極低交易費用:利用 XRPL 原先低成本優勢搭配 DeXRP 設置的動態費用,有望達成每萬筆交易磨損 1 美元的極低成本,使得散戶、專業投資人皆可忽略成本進行交易。原生 DEX:XRPL 與市場主流兼容 EVM 的協議不同,無法直接將智能合約遷至該區塊鏈使用,正因此 DeXRP 將採獨立開發,降低智能合約漏洞風險。法規監管:XRP 經歷多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訴訟且多數獲得勝訴,使得 XRP 在法規監管上較有優勢,若在此基礎上開發 DApp 將有望享受同等福利。
不過目前 DeXRP 尚未正式展示平台介面或是提供測試版本供用戶使用,資訊來源皆為官方白皮書及文檔,究竟最終能否如預期便宜、高效仍待觀察。

平台幣$DXP
$DXP 為 DeXRP 的平台幣,主要功能為以下四項:
折抵交易費用:在平台上交易可享有手續費減免,類似$BNB 在幣安的功能。流動性池激勵:增加流動性池的收益,類似$PENDLE 在 Pendle Finance 的功能。預售優先認購:未來若平台進行 Launchpad 則可優先認購。費用決策權:持幣者共同決定平台費用,確保平台未來走向。
$DXP 總量為 20 億枚,代幣分配如下:
分配百分比分配顆數TGE 解鎖百分比公售25%500,000,0002.5%流動性池獎勵15%300,000,0007.5%質押獎勵10%200,000,000❌生態和合作夥伴10%200,000,000❌團隊、行銷和國庫31%620,000,000❌空投活動3%60,000,000❌研發基金6%120,000,000❌

$DXP 預售活動
目前平台幣正在進行 IDO,DeXRP 採用 Staged Presale 的方式進行發售,目前的預購價格為 0.03921 USDT(第 85 階段),相較初期認購價格約 0.008 美元已上漲近五倍,而官方公告的代幣上市價格則為 0.35 美元。
目前平台已募集近 300 萬美元,且根據官方收款的地址來看,已有超過十萬個地址參投,再搭配近期於社交媒體 X 上的宣傳,筆者認為認購金額有可能將會持續推升。

$DXP 市值估算
雖然官網顯示$DXP 最終上市價格為 0.35 美元,將近目前認購成本的九倍,但究竟有沒有辦法持續維持在這個價格?筆者將 TGE 當下的流通市值及總稀釋市值來推算可能性。
TGE 當下市值:總供給量的 10%*0.35 美元=7,000 萬美元總稀釋市值:總供給量*0.35 美元=7 億美元
若對比幣圈頂尖 DEX 而言,無論是 TGE 當下的市值亦或是總稀釋市值皆不算高估,但畢竟 DeXRP 目前正處於發展階段,仍需要觀察 XRP 是否能發展出優良的 DeFi 平台才能下定論。
結語
XRP 單一代幣即坐擁 1900 億市值,卻始終沒能在 XRPL 生態誕生優良 DeFi 平台,即使目前擁有 Sologenic DEX 供用戶交易,但在功能及易用程度上仍遠遠未能使新手輕易的加入。
DeXRP 的興起,無非將衝擊 XRPL 生態,若未來 XRPL 生態雄起,DeXRP 將有望成為一匹黑馬,但在那之前,仍需謹慎看待平台推出的預售活動,以免將資金投入未能如期推出的平台。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幣安也可以買美債? RWUSD是什麼?收益解析&申購教學!前言 對一般投資者而言,購買美債雖然是安全、可靠的理財方法之一,但購買流程卻相當繁瑣,不僅需要經過複雜的開戶流程,還涉及部分專業知識及資金門檻。 幣安新推出的 RWUSD 保本理財正是想解決這個痛點, 幣安將目光鎖定在近期殖利率高漲的美債,期望將美債的利潤釋放給持有 RWUSD 的用戶。透過持有 RWUSD,用戶將可無需直接持有美債,同樣享受美債帶來的穩定回報。 RWUSD 是什麼?在幣安直接買美債? RWUSD 是幣安於 2025 年 7 月推出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與代幣化的 RWA 真實世界資產掛鉤(如代幣化的美債),上線初期預計提供 4.2% 年化利率,每日發放利息且支援複投。 不過 RWUSD 並非直接購買美債的管道,它既不是經由代幣化的債券,更不代表任何真實世界資產,RWUSD 僅代表幣安推出的帳面收益憑證,用於紀錄用戶認購的資產額度及進行收益分配,且最終只能依據規則以 1:1 的匯率贖回美元穩定幣 USDC。 [幣安交易所傳送門](https://www.binance.com/zh-CN/join?ref=O1Q3HS4W) 現貨、合約手續費 9 折 RWUSD 背後的市場趨勢:RWA 與加密貨幣的融合 對於較不熟悉 RWA 領域的投資者而言可能較不理解結合加密貨幣的趨勢,因此本文整理出以下數據,不彷可以透過數據觀察 RWA 領域的熱潮。 根據 RWA.xyz 數據顯示,目前 RWA 資產整體資金規模達到 250 億美元,較 2025 年初新增 100 億美元,且持有者更是以單月成長 30% 的趨勢穩定向上,顯示出越來越多投資人偏好利用代幣化的真實世界資產進行更為穩健的投資。 圖片來源:RWA.xyz RWA 的核心:代幣化美債 RWA 市場中,以美債為核心的代幣就佔據了其中的 67 億美元市值,相較一年前僅有的 19 億,年增率高達 250%,其中又以貝萊德推出的美債流動性基金為首,提供給投資人約 4.11% 的穩定年化報酬。 幣安正是看準代幣化美債的勢頭,趁勢推出以美債收益為基礎的 RWUSD,如此一來投資人無需學習 Web3 錢包、鏈上 Gas Fee 等多樣的鏈上知識,僅需要註冊幣安帳號即可輕鬆投資代幣化美債。 RWA 另類避險管道:代幣化黃金 除了代幣化美債之外,黃金作為另一項重要的 RWA 資產,在近年金價上漲時同樣備受矚目,尤其是 Paxos 推出的 PAXG 及 Tether 推出的 XAUT 兩檔以國際黃金價格為基礎的 RWA 資產。 由上述美債及黃金代幣化的案例不難看出,過往以高風險高報酬的加密貨幣圈逐漸興起穩定、穩健獲利的投資熱潮,不僅可以使用穩定幣投資號稱「數位黃金」的比特幣,還能購買安全可靠的美債及避險特性的黃金。 RWUSD 的收益從哪裡來?穩定嗎? RWUSD 的收益來源為幣安投資於 RWA 真實世界資產所創造的收入,包括但不限於代幣化美債,這類資產除了具備穩定的收益特性外更擁有世界公認的 AAA 信用評級,能夠在提供穩定收益的同時降低暴雷風險。 然而 RWUSD 收益率仍可能因美債市場殖利率的漲跌而輕微變動,但美債這類穩定的理財產品即使有短期波動也不會過度偏離 4.2%,再加上複利所帶來的長期效益,仍能替投資者創造穩定的被動收入。 怎麼申購與贖回 RWUSD?流程教學&費用說明 申購與贖回的過程皆相當簡單,可以透過幣安的 RWUSD 理財功能進行,以下將詳細解說 RWUSD 的申購、贖回流程並告知你購買這項保本理財產品可能需要支付的費用。 申購 RWUSD 流程 首先我們可以直接幣安交易所搜尋 RWUSD 或是從「理財」功能中找尋保本型理財 RWUSD 找到申購介面,接下來即可使用 USDT 1:1 申購 RWUSD,申購流程如下: 點選申購按鍵並輸入申購額度。預覽接收額度及預估獎勵。確認申購條款。申購完成。 申購完成的 RWUSD 將於隔日 08:00(UTC+8)起開始計息,並於計息初始日後的每日 18:00 發放 RWUSD 至現貨帳戶作為利息收入。 申購 RWUSD 費用 申購 RWUSD 的過程將由幣安自動將 USDT 轉換為 RWUSD,無需承擔任何費用及滑點。 贖回 RWUSD 流程 贖回過程同樣透過 RWUSD 介面進行,首先需了解到兩種不同的贖回模式: 標準贖回:需等待 T+3 天才可贖回資金,平台將收取 0.05% 贖回手續費。快速贖回:立即贖回資金,平台將收取 0.1% 贖回手續費。 目前幣安提供每人每日快速贖回 5,000 美元的額度,因此若利用 RWUSD 進行小額理財的用戶可以無需擔心贖回費用,詳細贖回步驟如下: 點選贖回按鍵。選擇贖回方案並輸入贖回金額預覽接收額度及贖回時間。確認贖回條款。贖回完成。 贖回 RWUSD 費用 贖回 RWUSD 時除了標準贖回及快速贖回分別收取的 0.05%、0.1% 手續費外,還需要額外注意 USDT 與 USDC 之間存在的匯差,由於申購需使用 USDT 認購,而贖回僅可收取 USDC,若兩穩定幣間存在匯差則將有可能造成潛在的匯損。 RWUSD 適用地區 RWUSD 理財並不向美國用戶提供服務,而台灣雖然可以參與 RWUSD 理財,但並不像部份歐洲地區可以使用 USDC 進行認購。 RWUSD VIP 借貸抵押機制介紹 RWUSD 不僅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還可以用來參與幣安 VIP 借貸服務,且在參與借貸的過程中 RWUSD 仍能持續替投資者賺取穩定利息,絲毫不影響利息收益。 這種設計允許用戶一邊利用借貸功能靈活調配資金,一邊維持 RWUSD 的穩定收益,VIP 用戶僅需將 RWUSD 存放於現貨帳戶,即可至抵押借幣服務申請借出其餘幣種進行使用。 RWUSD 與其他穩定幣理財有什麼不同? 相較於市場上提供的保本理財產品,RWUSD 對於資金龐大的用戶而言更具有優勢,原因在於穩定幣理財(如:USDT、USDC)通常設有分級利率限制,撰文當下幣安對於 USDT、USDC 兩種穩定幣的提供的分層利率為: USDT:200 USDT 以下享有 11.28% APR,其餘在過去一年內雖有短暫達到 20% 利率,但大多時候仍只有 1~3% 的年化利率。USDC:100 USDC 以下享有 12.23% APR,其餘則與 USDT 情況相同,僅有短暫利率上漲,大部分時間仍只有 2% 左右的年化利率。 而 RWUSD 則沒有設立分層利率,始終提供約 4.2% 年化收益,且可以享受高達 500 萬美元的個人理財額度,確保大額資金可以享有穩定、高額回報。另外 RWUSD 屬於保本型理財產品,因此 RWUSD 始終能以 1:1 USDC 的匯率贖回。 各大交易所 RWA 美債理財對比 RWA 代幣化正成為加密貨幣行業的熱門趨勢,正因此各家交易所陸續推出相關理財產品,不僅是將美債作為穩定理財的選項之一,更將熱門美股以 xStocks 的方式推出方便投資人跨越時區進行交易。 交易所產品名稱成分組成預期收益產品優勢幣安 BinanceRWUSD由市場上各種代幣化短期美債組成,風險較低4.2%背靠幣安交易所美債風險較低,始終保本上限額度 500 萬美元,滿足大額投資需求BybitUSDtbEthena Labs 發行,儲備資產為貝萊德的 BUIDL浮動利率,目前為 3.8%美債風險較低贖回無需費用,仍需負擔礦工費BitgetBGUSDBitget 平台發行,由多個代幣化美債組成浮動利率,推廣期 5%推廣期較高浮動利率Gate代幣化美股xStocks 發行,由真實美股 1:1 儲備依股票漲跌而定股票波動較大,潛在收益/虧損更高 資料來源:幣安、Bybit、Bitget、Gate  常見問題 RWUSD 是穩定幣嗎? RWUSD 不是穩定幣而是一種帳面收益憑證,僅用於紀錄用戶認購額度及進行收益分配。它與 RWA 真實世界資產掛鉤,但不具備穩定幣的交易、轉帳功能,也無法在幣安以外的平台獲取收益。 美債殖利率變動會影響 RWUSD 嗎? RWUSD 的收益來源於幣安投資於現實世界資產的營運利潤,其中就包含美債收益,因此若美國未來降息數碼,將可能連帶美債殖利率下跌,進而影響 RWUSD 的收益情形。 不過即使 RWUSD 年化收益下降,仍可以視需求將 RWUSD 1:1 贖回成 USDC,因此針對想在幣圈投資美債殖利率的投資人而言,RWUSD 仍是一項保本且具有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 使用 RWUSD 會有虧損風險嗎? RWUSD 是一款保本型理財產品,幣安將確保用戶的初始認購資金能夠 1:1 贖回,唯二需要注意的即為贖回費用及 USDT、USDC 之間的匯差,但若存放的時間夠長,4.2% 的年化收益將可以覆蓋上述費用。 RWUSD 可以鏈上交易或轉出嗎? 目前根據幣安的 RWUSD 公告介紹,RWUSD 不可交易,包括提領至他人帳戶、提領至鏈上錢包(包含幣安錢包)等行為皆被禁止。 為什麼 RWUSD 報酬率比鏈上 RWA 資產低? RWUSD 的收益來自幣安的各項業務,包括借貸服務和投資 RWA 相關收益,且幣安為了確保用戶立即贖回的靈活性,將預留部分資金用於支付即時贖回的資產。 結語 RWUSD 作為幣安最新推出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有望憑藉多項優勢成為幣圈美債首選。 首先,RWUSD 背靠幣圈最大的幣安交易所,不僅有著長久的營運歷史,更憑藉幣安理財功能服務超過 1,100 萬名用戶。其次 RWUSD 與美債高度掛鉤的特性使得用戶無需額外開戶即可直接投資美債。 最後,RWUSD 500 萬美元的申購上限能夠滿足大額資金理財需求,且該產品無利率限制,確保資金能夠完整享有 4.2% 的利息回報,上述多種優勢,無疑使得 RWUSD 成為幣圈投資美債殖利率的優先選擇。 本文為合作推廣內容,僅為平台功能與特點介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金融建議。加密資產市場波動大、風險高,請務必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於操作前尋求合格專業意見。使用本文所提供連結或資訊所產生的任何行為與後果,皆由使用者自行負責。

幣安也可以買美債? RWUSD是什麼?收益解析&申購教學!

前言
對一般投資者而言,購買美債雖然是安全、可靠的理財方法之一,但購買流程卻相當繁瑣,不僅需要經過複雜的開戶流程,還涉及部分專業知識及資金門檻。
幣安新推出的 RWUSD 保本理財正是想解決這個痛點, 幣安將目光鎖定在近期殖利率高漲的美債,期望將美債的利潤釋放給持有 RWUSD 的用戶。透過持有 RWUSD,用戶將可無需直接持有美債,同樣享受美債帶來的穩定回報。
RWUSD 是什麼?在幣安直接買美債?
RWUSD 是幣安於 2025 年 7 月推出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與代幣化的 RWA 真實世界資產掛鉤(如代幣化的美債),上線初期預計提供 4.2% 年化利率,每日發放利息且支援複投。
不過 RWUSD 並非直接購買美債的管道,它既不是經由代幣化的債券,更不代表任何真實世界資產,RWUSD 僅代表幣安推出的帳面收益憑證,用於紀錄用戶認購的資產額度及進行收益分配,且最終只能依據規則以 1:1 的匯率贖回美元穩定幣 USDC。

幣安交易所傳送門
現貨、合約手續費 9 折
RWUSD 背後的市場趨勢:RWA 與加密貨幣的融合
對於較不熟悉 RWA 領域的投資者而言可能較不理解結合加密貨幣的趨勢,因此本文整理出以下數據,不彷可以透過數據觀察 RWA 領域的熱潮。
根據 RWA.xyz 數據顯示,目前 RWA 資產整體資金規模達到 250 億美元,較 2025 年初新增 100 億美元,且持有者更是以單月成長 30% 的趨勢穩定向上,顯示出越來越多投資人偏好利用代幣化的真實世界資產進行更為穩健的投資。

圖片來源:RWA.xyz
RWA 的核心:代幣化美債
RWA 市場中,以美債為核心的代幣就佔據了其中的 67 億美元市值,相較一年前僅有的 19 億,年增率高達 250%,其中又以貝萊德推出的美債流動性基金為首,提供給投資人約 4.11% 的穩定年化報酬。
幣安正是看準代幣化美債的勢頭,趁勢推出以美債收益為基礎的 RWUSD,如此一來投資人無需學習 Web3 錢包、鏈上 Gas Fee 等多樣的鏈上知識,僅需要註冊幣安帳號即可輕鬆投資代幣化美債。
RWA 另類避險管道:代幣化黃金
除了代幣化美債之外,黃金作為另一項重要的 RWA 資產,在近年金價上漲時同樣備受矚目,尤其是 Paxos 推出的 PAXG 及 Tether 推出的 XAUT 兩檔以國際黃金價格為基礎的 RWA 資產。
由上述美債及黃金代幣化的案例不難看出,過往以高風險高報酬的加密貨幣圈逐漸興起穩定、穩健獲利的投資熱潮,不僅可以使用穩定幣投資號稱「數位黃金」的比特幣,還能購買安全可靠的美債及避險特性的黃金。
RWUSD 的收益從哪裡來?穩定嗎?
RWUSD 的收益來源為幣安投資於 RWA 真實世界資產所創造的收入,包括但不限於代幣化美債,這類資產除了具備穩定的收益特性外更擁有世界公認的 AAA 信用評級,能夠在提供穩定收益的同時降低暴雷風險。
然而 RWUSD 收益率仍可能因美債市場殖利率的漲跌而輕微變動,但美債這類穩定的理財產品即使有短期波動也不會過度偏離 4.2%,再加上複利所帶來的長期效益,仍能替投資者創造穩定的被動收入。
怎麼申購與贖回 RWUSD?流程教學&費用說明
申購與贖回的過程皆相當簡單,可以透過幣安的 RWUSD 理財功能進行,以下將詳細解說 RWUSD 的申購、贖回流程並告知你購買這項保本理財產品可能需要支付的費用。
申購 RWUSD 流程
首先我們可以直接幣安交易所搜尋 RWUSD 或是從「理財」功能中找尋保本型理財 RWUSD 找到申購介面,接下來即可使用 USDT 1:1 申購 RWUSD,申購流程如下:
點選申購按鍵並輸入申購額度。預覽接收額度及預估獎勵。確認申購條款。申購完成。
申購完成的 RWUSD 將於隔日 08:00(UTC+8)起開始計息,並於計息初始日後的每日 18:00 發放 RWUSD 至現貨帳戶作為利息收入。
申購 RWUSD 費用
申購 RWUSD 的過程將由幣安自動將 USDT 轉換為 RWUSD,無需承擔任何費用及滑點。

贖回 RWUSD 流程
贖回過程同樣透過 RWUSD 介面進行,首先需了解到兩種不同的贖回模式:
標準贖回:需等待 T+3 天才可贖回資金,平台將收取 0.05% 贖回手續費。快速贖回:立即贖回資金,平台將收取 0.1% 贖回手續費。
目前幣安提供每人每日快速贖回 5,000 美元的額度,因此若利用 RWUSD 進行小額理財的用戶可以無需擔心贖回費用,詳細贖回步驟如下:
點選贖回按鍵。選擇贖回方案並輸入贖回金額預覽接收額度及贖回時間。確認贖回條款。贖回完成。

贖回 RWUSD 費用
贖回 RWUSD 時除了標準贖回及快速贖回分別收取的 0.05%、0.1% 手續費外,還需要額外注意 USDT 與 USDC 之間存在的匯差,由於申購需使用 USDT 認購,而贖回僅可收取 USDC,若兩穩定幣間存在匯差則將有可能造成潛在的匯損。
RWUSD 適用地區
RWUSD 理財並不向美國用戶提供服務,而台灣雖然可以參與 RWUSD 理財,但並不像部份歐洲地區可以使用 USDC 進行認購。
RWUSD VIP 借貸抵押機制介紹
RWUSD 不僅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還可以用來參與幣安 VIP 借貸服務,且在參與借貸的過程中 RWUSD 仍能持續替投資者賺取穩定利息,絲毫不影響利息收益。
這種設計允許用戶一邊利用借貸功能靈活調配資金,一邊維持 RWUSD 的穩定收益,VIP 用戶僅需將 RWUSD 存放於現貨帳戶,即可至抵押借幣服務申請借出其餘幣種進行使用。
RWUSD 與其他穩定幣理財有什麼不同?
相較於市場上提供的保本理財產品,RWUSD 對於資金龐大的用戶而言更具有優勢,原因在於穩定幣理財(如:USDT、USDC)通常設有分級利率限制,撰文當下幣安對於 USDT、USDC 兩種穩定幣的提供的分層利率為:
USDT:200 USDT 以下享有 11.28% APR,其餘在過去一年內雖有短暫達到 20% 利率,但大多時候仍只有 1~3% 的年化利率。USDC:100 USDC 以下享有 12.23% APR,其餘則與 USDT 情況相同,僅有短暫利率上漲,大部分時間仍只有 2% 左右的年化利率。

而 RWUSD 則沒有設立分層利率,始終提供約 4.2% 年化收益,且可以享受高達 500 萬美元的個人理財額度,確保大額資金可以享有穩定、高額回報。另外 RWUSD 屬於保本型理財產品,因此 RWUSD 始終能以 1:1 USDC 的匯率贖回。
各大交易所 RWA 美債理財對比
RWA 代幣化正成為加密貨幣行業的熱門趨勢,正因此各家交易所陸續推出相關理財產品,不僅是將美債作為穩定理財的選項之一,更將熱門美股以 xStocks 的方式推出方便投資人跨越時區進行交易。
交易所產品名稱成分組成預期收益產品優勢幣安 BinanceRWUSD由市場上各種代幣化短期美債組成,風險較低4.2%背靠幣安交易所美債風險較低,始終保本上限額度 500 萬美元,滿足大額投資需求BybitUSDtbEthena Labs 發行,儲備資產為貝萊德的 BUIDL浮動利率,目前為 3.8%美債風險較低贖回無需費用,仍需負擔礦工費BitgetBGUSDBitget 平台發行,由多個代幣化美債組成浮動利率,推廣期 5%推廣期較高浮動利率Gate代幣化美股xStocks 發行,由真實美股 1:1 儲備依股票漲跌而定股票波動較大,潛在收益/虧損更高
資料來源:幣安、Bybit、Bitget、Gate 
常見問題
RWUSD 是穩定幣嗎?
RWUSD 不是穩定幣而是一種帳面收益憑證,僅用於紀錄用戶認購額度及進行收益分配。它與 RWA 真實世界資產掛鉤,但不具備穩定幣的交易、轉帳功能,也無法在幣安以外的平台獲取收益。
美債殖利率變動會影響 RWUSD 嗎?
RWUSD 的收益來源於幣安投資於現實世界資產的營運利潤,其中就包含美債收益,因此若美國未來降息數碼,將可能連帶美債殖利率下跌,進而影響 RWUSD 的收益情形。
不過即使 RWUSD 年化收益下降,仍可以視需求將 RWUSD 1:1 贖回成 USDC,因此針對想在幣圈投資美債殖利率的投資人而言,RWUSD 仍是一項保本且具有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
使用 RWUSD 會有虧損風險嗎?
RWUSD 是一款保本型理財產品,幣安將確保用戶的初始認購資金能夠 1:1 贖回,唯二需要注意的即為贖回費用及 USDT、USDC 之間的匯差,但若存放的時間夠長,4.2% 的年化收益將可以覆蓋上述費用。
RWUSD 可以鏈上交易或轉出嗎?
目前根據幣安的 RWUSD 公告介紹,RWUSD 不可交易,包括提領至他人帳戶、提領至鏈上錢包(包含幣安錢包)等行為皆被禁止。
為什麼 RWUSD 報酬率比鏈上 RWA 資產低?
RWUSD 的收益來自幣安的各項業務,包括借貸服務和投資 RWA 相關收益,且幣安為了確保用戶立即贖回的靈活性,將預留部分資金用於支付即時贖回的資產。
結語
RWUSD 作為幣安最新推出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有望憑藉多項優勢成為幣圈美債首選。
首先,RWUSD 背靠幣圈最大的幣安交易所,不僅有著長久的營運歷史,更憑藉幣安理財功能服務超過 1,100 萬名用戶。其次 RWUSD 與美債高度掛鉤的特性使得用戶無需額外開戶即可直接投資美債。
最後,RWUSD 500 萬美元的申購上限能夠滿足大額資金理財需求,且該產品無利率限制,確保資金能夠完整享有 4.2% 的利息回報,上述多種優勢,無疑使得 RWUSD 成為幣圈投資美債殖利率的優先選擇。
本文為合作推廣內容,僅為平台功能與特點介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金融建議。加密資產市場波動大、風險高,請務必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於操作前尋求合格專業意見。使用本文所提供連結或資訊所產生的任何行為與後果,皆由使用者自行負責。
本週空投與融資彙整 – 2025/7/28~8/03大牌項目必做:Bless Bless 是一個新興的 DePIN 項目,被認為是全球第一個共享計算機網路,核心目標是透過利用用戶日常設備的閒置計算資源,讓用戶透過 Bless 瀏覽器掛件來貢獻多餘的 CPU、GPU 資源,將這些計算資源整合至分布式網路中,用於支持 Dapp 和服務的計算需求,廣泛應用到 AI 機器學習、GameFi 各種領域。 Bless 採用了 WebAssembly 作為運行的環境確保計算時安全性,還開發了專有的節點評級系統來優化資源分配,Bless 希望建構一個民主化計算資源,強調用戶貢獻閒置計算能力來賺取被動收入,和先前成功的項目 Grass 類似,目前可以透過安裝 Bless 掛件來賺取積分,積分未來掛勾空投收益! Bless 目前獲得了 800 萬美元的融資,分別是 2022 年 300 萬美元的預種子輪和 2024 年 500 萬美元的種子輪,由 NGC Ventures 和 M31 Capital 領投,相比 Grass 450 萬美元融資顯示出其在 DePIN 領域的強大潛力,吸引眾多用戶加入。 Bless 合作 Monad Bless 在本週宣布和 Monad 合作,Monad 作為今年最大的 L1 項目,和 DePIN 龍頭合作讓用戶可以使用平台發送鏈上資料和交易,也意味著 Bless 離 TGE 更進一步! Bless 交互流程 Bless 目前除了可以透過瀏覽器掛件參與測試網積分活動,也已經正式上線了 Kaito 排行榜,一樣可以透過嘴嚕去參與 Yapping 空投,以下是詳細的交互流程。 1.註冊 Bless 到 Bless 官網使用 Google 帳號註冊,填寫邀請碼可獲得 10% 積分加成。 2.下載 Bless 插件 安裝 Bless 瀏覽器插件,連結註冊的帳號。 3.任務加成 完成成就頁面的任務,連結 X、Discord 帳號並答題即可獲得額外 20% 積分加成,以上都完成後定期檢查節點是否正常運行,如下圖顯示 Online 即可,積分將作為未來兌換空投的主要依據。 4.Kaito 嘴嚕 Kaito Yapper 分配總量 5% 的 TIME 積分,在 TGE 後可以兌換為 $BLESS 代幣,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分發給前 500 名的 Yapper 和 Kaito 重要貢獻者。 精選項目交互:Terminal Terminal 是一個新興的 Defi 平台,主打為機構提供收益交易服務,成為傳統金融機構和 Defi 之間的橋樑,特別強調監管合規性。Terminal 背後由 Securitize 和 Ethena 背書,Securitize 為美國註冊的 RWA 合規頭部平台;Ethena 為 Defi 穩定幣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項目,開發了 $USDe 收益穩定幣,兩者為 Terminal 提供了吸引機構資本的潛力,在上市短短幾週 TVL 就超過 155 M! Terminal 運營在 Converge 鏈上,Converge 為 Securitize 和 Ethena 聯合開發專為機構 RWA 收益交易設計的區塊鏈,不僅可以解決傳統 Defi 流動性差、高滑點、資金效率過低和不可避免損失的問題,在合規與 RWA 接入的方面也成為 Terminal 領先的關鍵。 Terminal 作為 Converge 鏈上的原生 Dex,未來上市的 $TML 將是 Converge 鏈上的首個原生代幣,且所有後續上市的項目都要在 Terminal 上尋找市場流動性,頭礦的潛力可想而知。 目前 Terminal 已於官網開放預存款,可以直接存入 $USDe、$WETH 和 $WBTC 等累積 Roots 積分,Roots 積分將作為未來 $TML 空投的主要依據。 Terminal 官網預存款 Terminal Pendle 交互攻略 Terminal 上述介紹的預存款活動是基於 Pendle 平台,參與者可以透過在 Pendle 上持有 $tUSDe、$tETH 和 $tBTC 來賺取比預存款更多的積分和收益,獎勵和各類型細則如下所示: $tUSDe 池 YT: 60x Roots 積分 + 50x Sats 積分 + 浮動年化收益。LP: PT 固定收益 + 平台手續費收入 + Pendle 激勵 + 額外 Roots 積分。PT: 13.98% 固定收益,無積分。 $tETH 池 YT: 30x Roots 積分 + 3x EtherFi 積分 + 浮動年化收益。LP: PT 固定收益 + 平台手續費收入 + Pendle 激勵 + 額外 Roots 積分。PT: 4.95% 固定收益,無積分。 $tBTC 池 YT: 15x Roots 積分 + 浮動年化收益。LP: PT 固定收益 + 平台手續費收入 + Pendle 激勵 + 額外 Roots 積分。PT: 2.25% 固定收益,無積分。 推薦穩定的用戶存取 USDe 的池子無須對沖,且可以享有早期限定的最高 60 倍積分,筆者使用 YT + 部分 LP 策略參與。 Pendle 存款頁面 新興項目埋伏:Hylo Hylo 為一個基於 Solana 的 Defi 協議,旨在解決穩定幣不可能三角的問題,打造同時實現價格穩定、去中心化又有資本效率的穩定幣 $hyUSD,提供 Solana 鏈上用戶創新的流動性解決方案。 Hylo 通過 $hyUSD、$xSOL 設計出完全去中心化的抵押風險管理機制,每顆 $hyUSD 背後都有超過 1 美元的 LST 擔保,用戶可以隨時將 $hyUSD 贖回,還能享有近 20% 的年化收益和積分。$xSOL 是一種 SOL 槓桿代幣,無須傳統的借貸和清算機制,Hylo 協議動態調整槓桿比率,以類似永續合約的方式實時更新用戶收益。 Hylo 不僅通過了 OtterSec 安全審計、Solana Foundation 的資金支持,還在 Colosseum 的黑客松比賽獲得第二名,入選作為第二期加速孵化器的主要項目之一,雖然沒有具體的融資金額,但上述已經為 Hylo 提供重要的資源和背書,成為穩定幣和槓桿借貸的潛力項目! Hylo 積分攻略 Hylo 在 7 月才剛開啟積分計畫 Season 0 Beta,參與 $hyUSD、$xSOL 不僅可以獲得高額收益,還有早期超高積分加成,目前僅有 7000 多人參與屬於相當早期,以下將詳細說明 Hylo 目前可參與的 Defi 玩法。 1.加入 Hylo Beta 目前加入 Hylo 需要使用邀請碼,可以使用 FBX2XU 加入! 2.獲取 $hyUSD 如下圖 Stablecoin 頁面,可以存入各種 $SOL 資產來鑄造等值的 $hyUSD,每 1 美元的 $hyUSD 可獲得 5 積分/天。 註:鑄造後隨時可以贖回,鑄造與贖回需收取 1% 手續費。 3.$hyUSD 理財 如下圖在 Earn 頁面可以將 $hyUSD 質押獲得 $sHYUSD,自動賺取約 18.8% 的年化收益之外,每 1 美元的 $sHYUSD 還可以獲得 1 積分/天,是兼顧收益與空投的好策略。 4.$xSOL 槓桿 也可以於 Leverage 槓桿頁面存入資產獲得 $xSOL,初始槓桿約為 2 倍,協議會自動隨著抵押物的漲跌調整槓桿,以盈虧顯示 $xSOL 收益,每 1 美元的 $xSOL 可以獲得 20 積分/天,是目前賺取積分最快的方式,但需注意 SOL 漲跌。 融資潛力項目:Boundless IDO 金牌任務 Boundless 是前兩週都有介紹過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協議,專注於使用零知識證明來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和隱私問題,讓區塊鏈可以更快、更便宜地處理交易,同時保護用戶隱私,並保持系統的去中心化和抗審查性。 Boundless 近期在 Base 區塊鏈上啟動了測試主網,鼓勵擁有強大電腦設備的人參與,通過生成和驗證證明來獲取獎勵,同時吸引了 Ethereum Foundation 等大機構的支持,其母公司 RISC Zero 為 Boundless 籌集了 5200 萬美元資金,由 Blockchain Capital 和 Galaxy Digital 領投,顯示市場對其前景的信心。 Boundless 主網奧德賽 Boundless 在上週推出了主網奧德賽任務,完成任務可以爭取代幣 IDO 資格和額外的代幣空投獎勵,主網奧德賽任務分為青銅、白銀、黃金和鑽石四個階段,分別開放時間、獎勵內容如下: 青銅:7/15,IDO 白名單+10 代幣加成。白銀:7/22,15% 代幣加成。黃金:7/29,30% 代幣加成。鑽石:8/5,50% 代幣加成。 在前兩週筆者於介紹過青銅和白銀任務,除了可以低成本的獲取 Boundless IDO 資格,完成上級任務還能多拿代幣加成,但隨著等級變高任務的難度也增加不少,上週白銀任務就需要實際操作節點來獲取高分,目前白銀尚餘兩個任務未開放,本週將接續說明黃金任務的交互流程。 青銅任務 白銀任務 驗證失敗申訴 上週的白銀任務中,有許多人在投票、社群任務和點火者(25讚)任務中無法進行驗證,可以在下方的 Google 表單中選擇驗證的問題進行申訴,提交任務連結的地址回報。 驗證申訴 Boundless 黃金任務 Boundless 本週也如期更新了黃金任務,並且 Kaito 一併宣布會空投 0.25% 總量的代幣空投給 Boundless Yapper!本週的黃金任務需先完成白銀任務至 10 分才能解鎖,具體任務交互攻略如下: 部署節點產生 25 次驗證,可以參考白銀任務節點教程,非常難建議 Pass +6分。和前兩週一樣的投票和證明,需 0.002 ETH 成本 +2分。發佈一篇 Boundless 相關推文獲得 75 讚並標記 @Boundless ,先前達標的推文可以直接驗證 +2分。連續三週投票給同一個區塊鏈 +2分。為前五名以外的鏈投票並讓他成為前三名,和任務四互斥 +4 分。Boundless Yapper 前 50 名 +6分。 其餘任務需等待 8/5 一起解鎖。 空投福報查詢 1.$ASP Aspecta 是一個創新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專注於解決資本市場上的資產驗證問題,早期資產在剛上線或是鎖定期缺乏透明定價,導致波動性較大和不信任等,Aspecta 透過 AI 技術,提供 Buildkey 用於將非流動性資產標準化為鏈上憑證,支援 Solana 和 BSC 鏈的資產驗證、發行和交易服務,為 Alpha 資產奠定基礎。 Aspecta 在 7/24 上線其原生代幣 $ASP,其中 7.6% 用於分配給符合條件的地址,包含使用 BuildKey 的活躍用戶、參與 Aspecta 任務的 Badge 持有者,基於對 Aspecta 的貢獻度分配代幣空投。 2.$S Sonic 是一個領先的 EVM Layer1 區塊鏈,專注於為了開發者提供快速、低成本的生態環境,特別適合 Defi、NFT 和遊戲應用等等,Sonic 在上線後進行了多次的空投計畫,總計欲發放 1.9 億枚 $S 代幣,用於激勵生態系統的參與者。 PaintSwap 是 Sonic 上的去中心化 NFT 市場,提供豐富的 NFT 相關功能如創作、交易和批量 Mint 等等,也是上述參與 Sonic 空投計畫的主要平台之一,目前 Sonic 正在進行第二季的空投計畫。本季以空投點數的方式來兌換 $S 代幣空投,用戶可以透過在 Sonic 上參與各種 Defi、NFT 和遊戲來賺取空投點數,空投點數最低需兌換 200 $S 才可領取,空投 TGE 時可以領取 25%,其餘 75% 以 Vested NFT 的形式來線性釋放獎勵。 3.$TREE Treehouse 是一個區塊鏈流動性治理和解決方案,旨在為 tAssest 如 $tETH、gtETH 增強資產參與和流動性, GoNuts 系統允許用戶透過參與各種交互來賺取 Nuts 點數,並獲得 $TREE 空投和流動性策略收益。 Treehouse 在上週發布其原生代幣 $TREE,快照根據用戶持有的 Nuts 點數分發 $TREE 空投,Nuts 點數來源包括持有 tAssest、參與 Treehouse 活動和 Season 1 任務等等,最低需持有 100 Nuts 以獲得空投分配,另外 TSC Tree NFT 持有者也可以獲得 500 $TREE 空投,一般空投在 TGE 時完全釋放,針對少數高餘額的用戶採用 12 個月的線性釋放。

本週空投與融資彙整 – 2025/7/28~8/03

大牌項目必做:Bless
Bless 是一個新興的 DePIN 項目,被認為是全球第一個共享計算機網路,核心目標是透過利用用戶日常設備的閒置計算資源,讓用戶透過 Bless 瀏覽器掛件來貢獻多餘的 CPU、GPU 資源,將這些計算資源整合至分布式網路中,用於支持 Dapp 和服務的計算需求,廣泛應用到 AI 機器學習、GameFi 各種領域。
Bless 採用了 WebAssembly 作為運行的環境確保計算時安全性,還開發了專有的節點評級系統來優化資源分配,Bless 希望建構一個民主化計算資源,強調用戶貢獻閒置計算能力來賺取被動收入,和先前成功的項目 Grass 類似,目前可以透過安裝 Bless 掛件來賺取積分,積分未來掛勾空投收益!
Bless 目前獲得了 800 萬美元的融資,分別是 2022 年 300 萬美元的預種子輪和 2024 年 500 萬美元的種子輪,由 NGC Ventures 和 M31 Capital 領投,相比 Grass 450 萬美元融資顯示出其在 DePIN 領域的強大潛力,吸引眾多用戶加入。

Bless 合作 Monad
Bless 在本週宣布和 Monad 合作,Monad 作為今年最大的 L1 項目,和 DePIN 龍頭合作讓用戶可以使用平台發送鏈上資料和交易,也意味著 Bless 離 TGE 更進一步!

Bless 交互流程
Bless 目前除了可以透過瀏覽器掛件參與測試網積分活動,也已經正式上線了 Kaito 排行榜,一樣可以透過嘴嚕去參與 Yapping 空投,以下是詳細的交互流程。
1.註冊 Bless
到 Bless 官網使用 Google 帳號註冊,填寫邀請碼可獲得 10% 積分加成。
2.下載 Bless 插件
安裝 Bless 瀏覽器插件,連結註冊的帳號。
3.任務加成
完成成就頁面的任務,連結 X、Discord 帳號並答題即可獲得額外 20% 積分加成,以上都完成後定期檢查節點是否正常運行,如下圖顯示 Online 即可,積分將作為未來兌換空投的主要依據。
4.Kaito 嘴嚕
Kaito Yapper 分配總量 5% 的 TIME 積分,在 TGE 後可以兌換為 $BLESS 代幣,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分發給前 500 名的 Yapper 和 Kaito 重要貢獻者。

精選項目交互:Terminal
Terminal 是一個新興的 Defi 平台,主打為機構提供收益交易服務,成為傳統金融機構和 Defi 之間的橋樑,特別強調監管合規性。Terminal 背後由 Securitize 和 Ethena 背書,Securitize 為美國註冊的 RWA 合規頭部平台;Ethena 為 Defi 穩定幣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項目,開發了 $USDe 收益穩定幣,兩者為 Terminal 提供了吸引機構資本的潛力,在上市短短幾週 TVL 就超過 155 M!
Terminal 運營在 Converge 鏈上,Converge 為 Securitize 和 Ethena 聯合開發專為機構 RWA 收益交易設計的區塊鏈,不僅可以解決傳統 Defi 流動性差、高滑點、資金效率過低和不可避免損失的問題,在合規與 RWA 接入的方面也成為 Terminal 領先的關鍵。
Terminal 作為 Converge 鏈上的原生 Dex,未來上市的 $TML 將是 Converge 鏈上的首個原生代幣,且所有後續上市的項目都要在 Terminal 上尋找市場流動性,頭礦的潛力可想而知。
目前 Terminal 已於官網開放預存款,可以直接存入 $USDe、$WETH 和 $WBTC 等累積 Roots 積分,Roots 積分將作為未來 $TML 空投的主要依據。
Terminal 官網預存款

Terminal Pendle 交互攻略
Terminal 上述介紹的預存款活動是基於 Pendle 平台,參與者可以透過在 Pendle 上持有 $tUSDe、$tETH 和 $tBTC 來賺取比預存款更多的積分和收益,獎勵和各類型細則如下所示:
$tUSDe 池
YT: 60x Roots 積分 + 50x Sats 積分 + 浮動年化收益。LP: PT 固定收益 + 平台手續費收入 + Pendle 激勵 + 額外 Roots 積分。PT: 13.98% 固定收益,無積分。
$tETH 池
YT: 30x Roots 積分 + 3x EtherFi 積分 + 浮動年化收益。LP: PT 固定收益 + 平台手續費收入 + Pendle 激勵 + 額外 Roots 積分。PT: 4.95% 固定收益,無積分。
$tBTC 池
YT: 15x Roots 積分 + 浮動年化收益。LP: PT 固定收益 + 平台手續費收入 + Pendle 激勵 + 額外 Roots 積分。PT: 2.25% 固定收益,無積分。
推薦穩定的用戶存取 USDe 的池子無須對沖,且可以享有早期限定的最高 60 倍積分,筆者使用 YT + 部分 LP 策略參與。
Pendle 存款頁面

新興項目埋伏:Hylo
Hylo 為一個基於 Solana 的 Defi 協議,旨在解決穩定幣不可能三角的問題,打造同時實現價格穩定、去中心化又有資本效率的穩定幣 $hyUSD,提供 Solana 鏈上用戶創新的流動性解決方案。
Hylo 通過 $hyUSD、$xSOL 設計出完全去中心化的抵押風險管理機制,每顆 $hyUSD 背後都有超過 1 美元的 LST 擔保,用戶可以隨時將 $hyUSD 贖回,還能享有近 20% 的年化收益和積分。$xSOL 是一種 SOL 槓桿代幣,無須傳統的借貸和清算機制,Hylo 協議動態調整槓桿比率,以類似永續合約的方式實時更新用戶收益。
Hylo 不僅通過了 OtterSec 安全審計、Solana Foundation 的資金支持,還在 Colosseum 的黑客松比賽獲得第二名,入選作為第二期加速孵化器的主要項目之一,雖然沒有具體的融資金額,但上述已經為 Hylo 提供重要的資源和背書,成為穩定幣和槓桿借貸的潛力項目!

Hylo 積分攻略
Hylo 在 7 月才剛開啟積分計畫 Season 0 Beta,參與 $hyUSD、$xSOL 不僅可以獲得高額收益,還有早期超高積分加成,目前僅有 7000 多人參與屬於相當早期,以下將詳細說明 Hylo 目前可參與的 Defi 玩法。
1.加入 Hylo Beta
目前加入 Hylo 需要使用邀請碼,可以使用 FBX2XU 加入!
2.獲取 $hyUSD
如下圖 Stablecoin 頁面,可以存入各種 $SOL 資產來鑄造等值的 $hyUSD,每 1 美元的 $hyUSD 可獲得 5 積分/天。
註:鑄造後隨時可以贖回,鑄造與贖回需收取 1% 手續費。

3.$hyUSD 理財
如下圖在 Earn 頁面可以將 $hyUSD 質押獲得 $sHYUSD,自動賺取約 18.8% 的年化收益之外,每 1 美元的 $sHYUSD 還可以獲得 1 積分/天,是兼顧收益與空投的好策略。

4.$xSOL 槓桿
也可以於 Leverage 槓桿頁面存入資產獲得 $xSOL,初始槓桿約為 2 倍,協議會自動隨著抵押物的漲跌調整槓桿,以盈虧顯示 $xSOL 收益,每 1 美元的 $xSOL 可以獲得 20 積分/天,是目前賺取積分最快的方式,但需注意 SOL 漲跌。

融資潛力項目:Boundless IDO 金牌任務
Boundless 是前兩週都有介紹過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協議,專注於使用零知識證明來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和隱私問題,讓區塊鏈可以更快、更便宜地處理交易,同時保護用戶隱私,並保持系統的去中心化和抗審查性。
Boundless 近期在 Base 區塊鏈上啟動了測試主網,鼓勵擁有強大電腦設備的人參與,通過生成和驗證證明來獲取獎勵,同時吸引了 Ethereum Foundation 等大機構的支持,其母公司 RISC Zero 為 Boundless 籌集了 5200 萬美元資金,由 Blockchain Capital 和 Galaxy Digital 領投,顯示市場對其前景的信心。
Boundless 主網奧德賽
Boundless 在上週推出了主網奧德賽任務,完成任務可以爭取代幣 IDO 資格和額外的代幣空投獎勵,主網奧德賽任務分為青銅、白銀、黃金和鑽石四個階段,分別開放時間、獎勵內容如下:
青銅:7/15,IDO 白名單+10 代幣加成。白銀:7/22,15% 代幣加成。黃金:7/29,30% 代幣加成。鑽石:8/5,50% 代幣加成。
在前兩週筆者於介紹過青銅和白銀任務,除了可以低成本的獲取 Boundless IDO 資格,完成上級任務還能多拿代幣加成,但隨著等級變高任務的難度也增加不少,上週白銀任務就需要實際操作節點來獲取高分,目前白銀尚餘兩個任務未開放,本週將接續說明黃金任務的交互流程。
青銅任務
白銀任務

驗證失敗申訴
上週的白銀任務中,有許多人在投票、社群任務和點火者(25讚)任務中無法進行驗證,可以在下方的 Google 表單中選擇驗證的問題進行申訴,提交任務連結的地址回報。
驗證申訴

Boundless 黃金任務
Boundless 本週也如期更新了黃金任務,並且 Kaito 一併宣布會空投 0.25% 總量的代幣空投給 Boundless Yapper!本週的黃金任務需先完成白銀任務至 10 分才能解鎖,具體任務交互攻略如下:
部署節點產生 25 次驗證,可以參考白銀任務節點教程,非常難建議 Pass +6分。和前兩週一樣的投票和證明,需 0.002 ETH 成本 +2分。發佈一篇 Boundless 相關推文獲得 75 讚並標記 @Boundless ,先前達標的推文可以直接驗證 +2分。連續三週投票給同一個區塊鏈 +2分。為前五名以外的鏈投票並讓他成為前三名,和任務四互斥 +4 分。Boundless Yapper 前 50 名 +6分。
其餘任務需等待 8/5 一起解鎖。

空投福報查詢
1.$ASP
Aspecta 是一個創新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專注於解決資本市場上的資產驗證問題,早期資產在剛上線或是鎖定期缺乏透明定價,導致波動性較大和不信任等,Aspecta 透過 AI 技術,提供 Buildkey 用於將非流動性資產標準化為鏈上憑證,支援 Solana 和 BSC 鏈的資產驗證、發行和交易服務,為 Alpha 資產奠定基礎。
Aspecta 在 7/24 上線其原生代幣 $ASP,其中 7.6% 用於分配給符合條件的地址,包含使用 BuildKey 的活躍用戶、參與 Aspecta 任務的 Badge 持有者,基於對 Aspecta 的貢獻度分配代幣空投。
2.$S
Sonic 是一個領先的 EVM Layer1 區塊鏈,專注於為了開發者提供快速、低成本的生態環境,特別適合 Defi、NFT 和遊戲應用等等,Sonic 在上線後進行了多次的空投計畫,總計欲發放 1.9 億枚 $S 代幣,用於激勵生態系統的參與者。
PaintSwap 是 Sonic 上的去中心化 NFT 市場,提供豐富的 NFT 相關功能如創作、交易和批量 Mint 等等,也是上述參與 Sonic 空投計畫的主要平台之一,目前 Sonic 正在進行第二季的空投計畫。本季以空投點數的方式來兌換 $S 代幣空投,用戶可以透過在 Sonic 上參與各種 Defi、NFT 和遊戲來賺取空投點數,空投點數最低需兌換 200 $S 才可領取,空投 TGE 時可以領取 25%,其餘 75% 以 Vested NFT 的形式來線性釋放獎勵。
3.$TREE
Treehouse 是一個區塊鏈流動性治理和解決方案,旨在為 tAssest 如 $tETH、gtETH 增強資產參與和流動性, GoNuts 系統允許用戶透過參與各種交互來賺取 Nuts 點數,並獲得 $TREE 空投和流動性策略收益。
Treehouse 在上週發布其原生代幣 $TREE,快照根據用戶持有的 Nuts 點數分發 $TREE 空投,Nuts 點數來源包括持有 tAssest、參與 Treehouse 活動和 Season 1 任務等等,最低需持有 100 Nuts 以獲得空投分配,另外 TSC Tree NFT 持有者也可以獲得 500 $TREE 空投,一般空投在 TGE 時完全釋放,針對少數高餘額的用戶採用 12 個月的線性釋放。
孫宇晨敲鐘納斯達克,TRX 正式入表上市公司前言 2025 年 7 月 24 日,波場 TRON 創辦人孫宇晨以戰略顧問身份,出席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TRON Inc(股票代碼:TRON) 的開市鐘敲鐘儀式。這場在 Nasdaq MarketSite 舉行的盛典,不僅象徵 TRON 生態邁入美國主流資本市場,更宣告 TRX 波場原生代幣躍升為上市公司財報核心的戰略儲備資產,正式開啟稱為「TRX 微策略」的金融創新篇章。 納斯達克敲鐘:從傳統榮耀到 Web3 新敘事 自 1792 年木槌宣布交易開始,一直到 1903 年演變為典雅銅鐘,敲鐘儀式早已成為上市公司進入主流資本市場的傳統象徵。孫宇晨此次以戰略顧問身份登上 Nasdaq 鈴聲台,不僅延續了這一歷史儀式,更是以區塊鏈創始者身份主導資本敘事的一次標誌性示範。 在鏡頭與媒體聚焦的數秒鐘內,TRX 的資本符號地位被正式確認。孫宇晨透過這場儀式宣示:TRON 不再只是技術實驗,而是一家具戰略資產球分析、具備上層治理架構、能與傳統金融並肩的上市公司。 TRX 微策略首秀:質押 3.65 億枚,年化收益約 10% 根據最新資料,TRON Inc 已將 365,096,845 枚 TRX 質押於 JustLend 平台,並採用類似「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庫存模式」,形成被稱為「TRX Microstrategy」的創新儲備策略。透過標準質押與能量租賃機制整合,這批 TRX 預期年化收益可達 約 10% 。 此外,該策略並非單純保值持有,而是搭配 2025 年夏季提交的 Form S‑3 融資申請(上限 10 億美元),透過混合類別證券(普通股、優先股、債券與認股權證)方式,為擴大 TRX 資產庫提供資金支持。這種結合傳統資本與加密生態資產的治理設計,讓上市公司治理與生態價值同步運作。 資本與市場迴響 TRON Inc 這一策略引發市場熱烈迴響。其股票在 7 月下旬出現連續兩日超過 10% 的漲幅,單日股價曾達根據投資者預期,股票總市值突破 2 億美元,每股約 11–12 美元水平。 TRX 本身在納斯達克敲鐘事件後,也因市場信心提振,市值一舉超越 Cardano ,躍升全球第九大加密貨幣,市值約為 29 億美元,並帶動 TRON 網絡整體生態進一步升溫。同時,TRON 生態內的 USDT 流通已超過以太坊,整體穩定幣供應逾 800 億美元,日交易量全球領先,進一步鞏固 TRX 在生態中的戰略地位與價值捕獲能力。 Source:CryptoQuant Source:CryptoQuant 通縮與質押 TRON 區塊鏈近期升級調整區塊投票與出塊獎勵機制,提升參與獎勵、加快代幣供應通縮速率,這與 TRON Inc 大規模質押 TRX 的操作正形成高度共振策略。 這種鎖倉與質押不但促進供需不平衡導致價格支撐,還使 TRX 成為生態參與與治理的樞紐。JustLend 質押不僅帶來收益,更聯結治理決策與網路安全,從應用價值鏈上提升 TRX 的功能效用與價值捕獲能力。 結語 孫宇晨此次出席納斯達克敲鐘儀式,為 TRON Inc 與 TRX 展開戰略級敘事:公鏈代幣成為企業資產、資本市場與抵押金融合而為一。TRX 微策略不僅是加密生態落地企業的開端,也它創造了一個新的金融故事範本。 若未來 TRON Inc 成功進一步擴張儲備並落實其他融資策略,它不僅可書寫傳統與 Web3 融合的企業篇章,也可能為其他上市公司探索加密資產配置提供可參考的藍圖。這是一場技術、資本、敘事與治理同步運作的大規模實驗,而 TRON 生態終將以更強韌的姿態,穩步進入主流金融的舞台。

孫宇晨敲鐘納斯達克,TRX 正式入表上市公司

前言
2025 年 7 月 24 日,波場 TRON 創辦人孫宇晨以戰略顧問身份,出席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TRON Inc(股票代碼:TRON) 的開市鐘敲鐘儀式。這場在 Nasdaq MarketSite 舉行的盛典,不僅象徵 TRON 生態邁入美國主流資本市場,更宣告 TRX 波場原生代幣躍升為上市公司財報核心的戰略儲備資產,正式開啟稱為「TRX 微策略」的金融創新篇章。
納斯達克敲鐘:從傳統榮耀到 Web3 新敘事
自 1792 年木槌宣布交易開始,一直到 1903 年演變為典雅銅鐘,敲鐘儀式早已成為上市公司進入主流資本市場的傳統象徵。孫宇晨此次以戰略顧問身份登上 Nasdaq 鈴聲台,不僅延續了這一歷史儀式,更是以區塊鏈創始者身份主導資本敘事的一次標誌性示範。
在鏡頭與媒體聚焦的數秒鐘內,TRX 的資本符號地位被正式確認。孫宇晨透過這場儀式宣示:TRON 不再只是技術實驗,而是一家具戰略資產球分析、具備上層治理架構、能與傳統金融並肩的上市公司。

TRX 微策略首秀:質押 3.65 億枚,年化收益約 10%
根據最新資料,TRON Inc 已將 365,096,845 枚 TRX 質押於 JustLend 平台,並採用類似「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庫存模式」,形成被稱為「TRX Microstrategy」的創新儲備策略。透過標準質押與能量租賃機制整合,這批 TRX 預期年化收益可達 約 10% 。

此外,該策略並非單純保值持有,而是搭配 2025 年夏季提交的 Form S‑3 融資申請(上限 10 億美元),透過混合類別證券(普通股、優先股、債券與認股權證)方式,為擴大 TRX 資產庫提供資金支持。這種結合傳統資本與加密生態資產的治理設計,讓上市公司治理與生態價值同步運作。

資本與市場迴響
TRON Inc 這一策略引發市場熱烈迴響。其股票在 7 月下旬出現連續兩日超過 10% 的漲幅,單日股價曾達根據投資者預期,股票總市值突破 2 億美元,每股約 11–12 美元水平。
TRX 本身在納斯達克敲鐘事件後,也因市場信心提振,市值一舉超越 Cardano ,躍升全球第九大加密貨幣,市值約為 29 億美元,並帶動 TRON 網絡整體生態進一步升溫。同時,TRON 生態內的 USDT 流通已超過以太坊,整體穩定幣供應逾 800 億美元,日交易量全球領先,進一步鞏固 TRX 在生態中的戰略地位與價值捕獲能力。

Source:CryptoQuant

Source:CryptoQuant
通縮與質押
TRON 區塊鏈近期升級調整區塊投票與出塊獎勵機制,提升參與獎勵、加快代幣供應通縮速率,這與 TRON Inc 大規模質押 TRX 的操作正形成高度共振策略。
這種鎖倉與質押不但促進供需不平衡導致價格支撐,還使 TRX 成為生態參與與治理的樞紐。JustLend 質押不僅帶來收益,更聯結治理決策與網路安全,從應用價值鏈上提升 TRX 的功能效用與價值捕獲能力。
結語
孫宇晨此次出席納斯達克敲鐘儀式,為 TRON Inc 與 TRX 展開戰略級敘事:公鏈代幣成為企業資產、資本市場與抵押金融合而為一。TRX 微策略不僅是加密生態落地企業的開端,也它創造了一個新的金融故事範本。
若未來 TRON Inc 成功進一步擴張儲備並落實其他融資策略,它不僅可書寫傳統與 Web3 融合的企業篇章,也可能為其他上市公司探索加密資產配置提供可參考的藍圖。這是一場技術、資本、敘事與治理同步運作的大規模實驗,而 TRON 生態終將以更強韌的姿態,穩步進入主流金融的舞台。
博弈公司會全押以太坊?SharpLink 將以太幣作為核心資產的企業實驗前言 有時候你看到一家公司做出「激進操作」,第一反應會是:這是不是又一場博弈?但如果它本來就是一家博弈導流公司呢?SharpLink 的轉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投機,畢竟他們不是從 Web3 起家,也不是什麼開源團隊。 但當你回頭看它做的每一個步驟,會發現這背後有一種極端一致的邏輯:如果 ETH 是未來的網路燃料,那麼握有越多,就是越接近核心。SharpLink 沒有試著參與社群、也沒有開發基礎設施,他們選擇的是一條最單純也最赤裸的路徑:直接持有、直接質押、直接用公司股本去換。 這種策略也許有風險,但更值得想的是:這會不會其實才是「最標準的企業財庫模型」,只不過我們過去沒見過罷了。 SharpLink 本來不是這樣的公司,也從沒被預期走這條路 SharpLink 原本是做博弈平台導流的老公司,1997 年就在 NASDAQ 上市,長期營收平穩但毫無亮點。2025 年 5 月前,沒有人會把它和加密貨幣連在一起。 轉折來得很快,自 Joseph Lubin 加入董事會,公司幾乎在一週內就宣布「全面進入以太坊財庫模式」,公開的募資聲明裡寫得很清楚:最高募集上限 10 億美元,全部用來買 ETH,不考慮 BTC,不做投機交易。 短短兩個月,他們已經持有 360,807 枚 ETH,大多數資產直接用於 staking,每週公布產出的收益,目前累積 567 枚 ETH。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設計了「ETH Concentration」指標,將持幣量對應每千股比例,從最初的 2.00 枚成長到 3.06 枚。 這種透明、可查、上鏈的財務治理結構,在傳統企業裡是完全看不到的。但在鏈上,它變得合理 Sharplink 在玩一場極限操作 當市場還在猶豫這是不是「企業版炒幣」,SharpLink 已經把財務槓桿開到極致。 5 月中,公司執行 1-for-12 的反向拆股,流通股數從數千萬壓縮到不到百萬。接著幾週內,透過 ATM 隨選增資發行超過 2,457 萬股,募得超過 4.13 億美元。 這些股票中,大多尚未註冊生效,實際可流通股份只有 200 萬上下。整體結構變成一個高壓瓶:超低 float、潛在高稀釋、但同時財報上每天新增鏈上資產與收益。 這種操作不是「穩健」,但它確實是跑得很快的模型。你可能不喜歡,但你必須承認,這樣的結構只要走得通,就比傳統財務報表更清楚地揭示資產對應能力。 SharpLink 提供的 ETH Concentration 數據其實就在做這件事:把未來的總股本攤出來,再計算現在持有的 ETH,讓投資人自己判斷這筆帳划不划算。 股價表現與估值不確定性 儘管 SharpLink 的 staking 數據與 ETH Concentration 指標持續上升,其股價自策略實施以來仍出現顯著修正。2025 年 7 月,雖受基金會購幣消息帶動短期上漲約 50%,但整體自 5 月高點已回落逾 50%。 此一現象反映出市場在評價此類鏈上資產型企業時,仍缺乏穩定共識。目前無論是傳統本益比、現金流貼現模型或是 NAV(Net Asset Value)計算,皆無法準確衡量 staking 資產的持續性與風險敞口。 也因此,SharpLink 雖有鏈上收益與高透明度,但其估值邏輯仍處於探索階段。 SharpLink ≠ Strategy 多人在 SharpLink 買進 ETH 的時候,第一個會想到的是 Strategy。確實,他們的操作軌跡有點像:都把幣放進財報,都拿現金與股本去換幣,都讓公司整體轉向「鏈上資產型」企業。 但其實有根本上的差異。 Strategy 買的是 BTC,邏輯是「抗通膨、儲備資產、金融避險」。它不是為了參與網路,而是看重供給上限與資產避風港的敘事。 SharpLink 買的是 ETH,邏輯是「參與治理、創造收益、進入協議」。他們不是買來放著等漲,而是立即把幾乎所有 ETH(目前約 99.7%)拿去質押,主動參與驗證節點的營運。  Strategy (MSTR)SharpLink (SBET)主資產BTCETH財庫目的通膨避險治理參與 + 收益模型收益性無Staking 年報酬 3.5%公司定位軟體轉資產避險型SaaS + 資產上鏈營運型 結語 SharpLink 的策略不具普適性,也未必能在財務上構成穩定模型。但其行動仍對現有企業資產管理與治理邏輯提出挑戰,當鏈上收益、透明指標、治理參與都能被量化與公開,是否有可能產生新的企業信任模型? 這場企業治理與資產重構的實驗仍在進行。最終能否成功,取決的不只是 ETH 的價格,也取決於市場是否準備好接受新的估值範式。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博弈公司會全押以太坊?SharpLink 將以太幣作為核心資產的企業實驗

前言
有時候你看到一家公司做出「激進操作」,第一反應會是:這是不是又一場博弈?但如果它本來就是一家博弈導流公司呢?SharpLink 的轉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投機,畢竟他們不是從 Web3 起家,也不是什麼開源團隊。
但當你回頭看它做的每一個步驟,會發現這背後有一種極端一致的邏輯:如果 ETH 是未來的網路燃料,那麼握有越多,就是越接近核心。SharpLink 沒有試著參與社群、也沒有開發基礎設施,他們選擇的是一條最單純也最赤裸的路徑:直接持有、直接質押、直接用公司股本去換。
這種策略也許有風險,但更值得想的是:這會不會其實才是「最標準的企業財庫模型」,只不過我們過去沒見過罷了。
SharpLink 本來不是這樣的公司,也從沒被預期走這條路
SharpLink 原本是做博弈平台導流的老公司,1997 年就在 NASDAQ 上市,長期營收平穩但毫無亮點。2025 年 5 月前,沒有人會把它和加密貨幣連在一起。
轉折來得很快,自 Joseph Lubin 加入董事會,公司幾乎在一週內就宣布「全面進入以太坊財庫模式」,公開的募資聲明裡寫得很清楚:最高募集上限 10 億美元,全部用來買 ETH,不考慮 BTC,不做投機交易。

短短兩個月,他們已經持有 360,807 枚 ETH,大多數資產直接用於 staking,每週公布產出的收益,目前累積 567 枚 ETH。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設計了「ETH Concentration」指標,將持幣量對應每千股比例,從最初的 2.00 枚成長到 3.06 枚。
這種透明、可查、上鏈的財務治理結構,在傳統企業裡是完全看不到的。但在鏈上,它變得合理
Sharplink 在玩一場極限操作
當市場還在猶豫這是不是「企業版炒幣」,SharpLink 已經把財務槓桿開到極致。
5 月中,公司執行 1-for-12 的反向拆股,流通股數從數千萬壓縮到不到百萬。接著幾週內,透過 ATM 隨選增資發行超過 2,457 萬股,募得超過 4.13 億美元。

這些股票中,大多尚未註冊生效,實際可流通股份只有 200 萬上下。整體結構變成一個高壓瓶:超低 float、潛在高稀釋、但同時財報上每天新增鏈上資產與收益。

這種操作不是「穩健」,但它確實是跑得很快的模型。你可能不喜歡,但你必須承認,這樣的結構只要走得通,就比傳統財務報表更清楚地揭示資產對應能力。
SharpLink 提供的 ETH Concentration 數據其實就在做這件事:把未來的總股本攤出來,再計算現在持有的 ETH,讓投資人自己判斷這筆帳划不划算。
股價表現與估值不確定性
儘管 SharpLink 的 staking 數據與 ETH Concentration 指標持續上升,其股價自策略實施以來仍出現顯著修正。2025 年 7 月,雖受基金會購幣消息帶動短期上漲約 50%,但整體自 5 月高點已回落逾 50%。
此一現象反映出市場在評價此類鏈上資產型企業時,仍缺乏穩定共識。目前無論是傳統本益比、現金流貼現模型或是 NAV(Net Asset Value)計算,皆無法準確衡量 staking 資產的持續性與風險敞口。
也因此,SharpLink 雖有鏈上收益與高透明度,但其估值邏輯仍處於探索階段。
SharpLink ≠ Strategy
多人在 SharpLink 買進 ETH 的時候,第一個會想到的是 Strategy。確實,他們的操作軌跡有點像:都把幣放進財報,都拿現金與股本去換幣,都讓公司整體轉向「鏈上資產型」企業。
但其實有根本上的差異。
Strategy 買的是 BTC,邏輯是「抗通膨、儲備資產、金融避險」。它不是為了參與網路,而是看重供給上限與資產避風港的敘事。
SharpLink 買的是 ETH,邏輯是「參與治理、創造收益、進入協議」。他們不是買來放著等漲,而是立即把幾乎所有 ETH(目前約 99.7%)拿去質押,主動參與驗證節點的營運。 
Strategy (MSTR)SharpLink (SBET)主資產BTCETH財庫目的通膨避險治理參與 + 收益模型收益性無Staking 年報酬 3.5%公司定位軟體轉資產避險型SaaS + 資產上鏈營運型
結語
SharpLink 的策略不具普適性,也未必能在財務上構成穩定模型。但其行動仍對現有企業資產管理與治理邏輯提出挑戰,當鏈上收益、透明指標、治理參與都能被量化與公開,是否有可能產生新的企業信任模型?
這場企業治理與資產重構的實驗仍在進行。最終能否成功,取決的不只是 ETH 的價格,也取決於市場是否準備好接受新的估值範式。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ENA 可以抄底嗎?解析 Ethena 的發展現況和未來佈局前言 目前 Ethena 已發行的 USDe 總量為 5.3B,是鏈上第四大穩定幣,但 $ENA 的價格自年初以來便不斷下跌,近期也在歷史低點附近動盪,和 USDe 的蓬勃發展形成明顯的對比。因此本文將從鏈上數據和代幣經濟的角度分析 USDe 增長和 $ENA 價格不成正比的原因,接著盤點 Ethena 未來的發展規劃,總結 $ENA 是否還值得埋伏。 USDe 的發展現況 眾所周知,USDe 和其他以實物資產作為儲備的穩定幣不同,是一種採取 Delta 中性策略的合成穩定幣。 什麼是「Delta 中性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持有的現貨儲備,在合約市場開設相對應的空頭倉位,以此對沖市場波動並維持 USDe 價格的穩定。 舉例而言,假設用戶存入 1 ETH 並鑄造 2000 USDe,Ethena 會將這 1 ETH 做為保證金在交易所開設一個 ETH 的空頭倉位。當 ETH 價格上漲時,合約倉位的 ETH 數量減少,總儲備資產價值不變,USDe 仍能夠錨定在 1 美元,反之亦然。 這個策略不僅可以穩定 USDe 的價格,還能賺取空頭倉位中的資費收益。尤其當市場處於牛市的單邊行情,做多的資金比例會顯著上升,大幅增加資費所帶來的收入。Ethena 會將這些收益分配給 USDe 的質押者,提供可觀的 APY 收益,也是 USDe 增長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 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sUSDe 的單日 APY 最高曾來到 113%,而過去三個月由於市場動盪較大,收益因此有所下降,大多於 3 ~ 9% 之間震盪。 圖 1,sUSDe 在過去三個月的 APY 變化,來源:Ethena 圖 2、USDe 和 sUSDe 的比例變化,來源:Dune 然而,即使 USDe 在近幾個月的表現相對不佳,但其收益仍高於許多鏈上收益,加上 AAVE 在 4 月宣布整合 PT-sUSDe 作為抵押資產,用戶可以透過循環借貸放大資金部位,同時還能提前鎖定 sUSDe 的收益,進一步推升了 USDe 的增長。 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sUSDe 在 Pendle 佔整體 TVL 的 45%(2.1B),PT-sUSDe 則佔了 AAVE V3 的 5.3%(1.3B),是除 weETH、wBTC、wstETH 和 USDT 之外的第五大抵押資產,可見 USDe 已經深度整合至現有的 DeFi 生態,重要性可見一斑。 ENA 的代幣經濟 在獎勵分配上,ENA 的持有者無法獲得 USDe 的底層收益,僅能夠累積 Ethena、Ethereal、Derive 、Echelon 和 Terminal 等協議的代幣空投積分,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因此相較於 USDe,ENA 的市場需求相對缺乏。 圖 3、sENA 持有者可累積的空投積分,來源:Ethena 此外,Ethereal 作為以 USDe 為中心打造的鏈上交易平台,是 Ethena 重點扶持的藍籌協議,早在去年底便官宣會在今年度 Q1 發放 15% 的空投給 sENA 的持有者,但直到目前都還沒正式上線,甚至直到 6 月 20 日才上線公共測試網,開發進度嚴重落後,也進一步影響 ENA 持有者的信心。 而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核心開發者、投資人和基金會的代幣份額會開始大額解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ENA 的拋壓,尤其在這輪週期中,大多數 VC 幣在上架後幣價便一瀉千里,又增加了 VC 賣幣套現的概率。 圖 4、ENA 解鎖時間表,來源:Ethena Docs 弱勢的代幣賦能和大量的代幣解鎖,可能是造成目前 ENA 表現不佳、與 USDe 增長成反比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大多數 Web3 的項目代幣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價值賦能,ENA 的低迷除了上述的兩個因素外,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 Ethena 目前並沒有出現 USDe 以外的新敘事,足以激起市場投資者的 FOMO 情緒。 因此,接下來筆者將向讀者介紹 Ethena 在未來的戰略規劃。 Converge Converge 是由 Ethena 和代幣化服務商 Securitize 聯手打造的 L1 公鏈,目標是提供機構級的基礎設施,將數十億美元的機構資本引入鏈上以實現 RWA 和 DeFi 的融合,建構能夠大規模採用的鏈上金融。 Converge 網路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兼容 EVM 的高性能環境,出塊時間少於 100 毫秒,並能達到數億級別的吞吐量。使用 USDe 和 USDtb 作為 Gas Fee。通過 ERC-7702 實現帳戶抽象化,優化使用者體驗。利用基於 sENA 的驗證者網路 (CVN) 提供機構級的安全保障。 圖 5、Converge 未來的生態架構,來源:Converge Blog 透過高效的運行速度和完整的基礎設施,Converge 能夠兼容無需許可和需要 KYC/KYB 的 DeFi 應用與產品。例如 AAVE、Pendle 和 Morpho 等加密原生協議就可以在 Coverge 上整合 Securitize 的代幣化資產,推出面向機構端的服務。 圖 6、前十大 RWA 資產發行商,來源:RWA.xyz 根據 RWA.xyz 的數據,目前鏈上 RWA 資產總規模約為 240 億,由 Securitize 發行的就超過 35 億美元,占整體市場的 27%,其中 BlackRock 所支持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BUIDL 就有 28 億美金。 因此,Ethena 建構 Converge 不單只是打造了一個專屬於機構的高性能公鏈,與 Securitize 的合作更代表 Ethena 已經打通連接傳統機構資本的渠道,大幅提升金融機構在 Converge 發行資產的可能性。 Converge 原定於今年第二季度推出主網,但目前除了宣布和 Arbitrum、Celestia、Pendle、Centrifuge 等項目的合作之外,只有生態項目 Ethereal 和 Terminal 的預存款活動可以參加,並未透露更具體的上線時間。 USDtb 圖 7、USDe 的儲備金比例和分佈,來源:Ethena 根據美國目前在推動的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合規穩定幣必須和儲備金 1:1 掛鉤,且儲備金的種類僅限於美元、短期國債、貨幣市場基金或代幣化資產等高流動性美元資產為主。然而,USDe 的儲備資產僅有 48% 是美元穩定幣,其他大多數都是 BTC 和 ETH,分別佔了 33% 和 15%,加上本身是一種合成穩定幣,各方面皆不符合《GENIUS Act》的規範。因此,Etheana 在去年底另外推出了合規版本的穩定幣 USDtb。 圖 8、USDtb 的儲備金組成,來源:USDtb USDtb 有 90% 儲備是由 BUIDL 組成,剩下 10% 主要是 USDC,USDT 僅佔少部分。鑄造和贖回 USDtb 皆需要通過 KYC 和 AML 的審查流程,且每個月都會公開發布儲備金的審查報告。 雖然僅發行半年的時間,但 USDtb 流通量已經接近 15 億美金,是鏈上第七大穩定幣,比 Paypal 發行的 PYUSD 總量多了 5 億美金,成長速度相當快。 儘管如此,USDtb 目前在鏈上實際的流通率並不高 ,有 90% 的 USDtb 仍掌控在 Etheana 的錢包中,總持有錢包數僅有 208 個。根據 Arkham 的 追蹤面板,持有 1 萬美元 USDtb 以上的地址甚至只有 43 個。 圖 9、USDtb 的鏈上數據,來源:RWA.xyz 這些數據顯示 Ethena 還沒有開始大力推廣 USDtb,導致幾乎沒有用戶在使用 USDtb,可能只有少數大戶或機構在進行測試而已。 但從交易量來看,USDtb 在六月份的交易量急遽上升,不排除與 AAVE 在五月底將 USDtb 納入 V3 Core 的抵押資產有關,因此市場對於 USDtb 的需求開始增加。 圖 10、USDtb 的交易量數據,來源:Dune 而交易量的增長可能是一個開端,隨著未來 USDtb 整合至更多的 DeFi 生態,Ethena 只要適時地推出一些激勵活動(如 USD1 在 BNB Chain 的流動性獎勵計畫),USDtb 的使用率可能就會急速上升,如此 Ethena 就坐擁 USDe 和 USDtb 兩大穩定幣,前者可以為 Ethena 帶來更大的收益,適合原生的加密玩家;後者則滿足合規要求,對拓展 Web2 市場更具優勢。 iUSDe 根據 Ethena 在今年 1 月發佈的 2025 路線圖,原本預計會在 2 月推出 iUSDe,一種 sUSDe 的包裝版本,增加了部分轉帳限制,並由受監管的隔離 SPV 管理,讓傳統金融實體可以方便持有和交易。 透過 iUSDe,傳統金融機構能夠接觸到 sUSDe 的底層收益,收穫加密原生協議的超額回報,且 APR 與傳統利率呈弱相關,為機構提供更多元的收入來源。 屆時,USDe、USDtb 和 iUSDe 將分別為不同需求的市場提供穩定幣服務,獲取更多穩定幣法案所帶來的紅利。 然而,自路線圖發布之後,iUSDe 至今並沒有更多的發展消息。 總結與延伸思考 整體來看,不論是現階段發展蓬勃的 USDe,或是仍在發展和規劃的 USDtb 跟 iUSDe,穩定幣業務的相關收益都不會流向 ENA 的持有者。 而 ENA 價值與應用場景,基本上是押注在 Ethena 未來的生態發展上,包括 Converge 公鏈(網路節點需質押 ENA)、去中心化交易所 Ethereal(sENA 累積空投積分)、選擇權平台 Derive(sENA 累積空投積分)和其他生態合作項目,其價值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後才能兌現,加上多個項目的開發進度嚴重落後,和官方的預定時間相距甚遠,因此讓 ENA 的持有者漸漸失去信心,無法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加上代幣解鎖迎來的拋壓,ENA 的價格因此相對弱勢。 但撇除價格的因素來看,Ethena 的戰略佈局相當明確,首先透過 USDe 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並以此推出面向 Web2 機構和用戶的合規穩定幣 USDtb 和 iUSDe,全面攻佔穩定幣市場後,再以 Coverge 為核心擴展 Ethena 生態,進一步擴大 Ethena 的品牌影響力。 總結而言,質押 USDe 相當於共享 Ethena 現階段的發展紅利,而押注 ENA 則是在投資 Ethena 的未來。前者具有穩定收益,後者則有潛在的爆擊機會,不論選擇何者都有其優劣,但重要的是要清楚不同標的的投資邏輯和脈絡,才能夠為自己的決策提供關鍵的支持。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ENA 可以抄底嗎?解析 Ethena 的發展現況和未來佈局

前言
目前 Ethena 已發行的 USDe 總量為 5.3B,是鏈上第四大穩定幣,但 $ENA 的價格自年初以來便不斷下跌,近期也在歷史低點附近動盪,和 USDe 的蓬勃發展形成明顯的對比。因此本文將從鏈上數據和代幣經濟的角度分析 USDe 增長和 $ENA 價格不成正比的原因,接著盤點 Ethena 未來的發展規劃,總結 $ENA 是否還值得埋伏。
USDe 的發展現況
眾所周知,USDe 和其他以實物資產作為儲備的穩定幣不同,是一種採取 Delta 中性策略的合成穩定幣。
什麼是「Delta 中性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持有的現貨儲備,在合約市場開設相對應的空頭倉位,以此對沖市場波動並維持 USDe 價格的穩定。
舉例而言,假設用戶存入 1 ETH 並鑄造 2000 USDe,Ethena 會將這 1 ETH 做為保證金在交易所開設一個 ETH 的空頭倉位。當 ETH 價格上漲時,合約倉位的 ETH 數量減少,總儲備資產價值不變,USDe 仍能夠錨定在 1 美元,反之亦然。
這個策略不僅可以穩定 USDe 的價格,還能賺取空頭倉位中的資費收益。尤其當市場處於牛市的單邊行情,做多的資金比例會顯著上升,大幅增加資費所帶來的收入。Ethena 會將這些收益分配給 USDe 的質押者,提供可觀的 APY 收益,也是 USDe 增長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
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sUSDe 的單日 APY 最高曾來到 113%,而過去三個月由於市場動盪較大,收益因此有所下降,大多於 3 ~ 9% 之間震盪。

圖 1,sUSDe 在過去三個月的 APY 變化,來源:Ethena

圖 2、USDe 和 sUSDe 的比例變化,來源:Dune
然而,即使 USDe 在近幾個月的表現相對不佳,但其收益仍高於許多鏈上收益,加上 AAVE 在 4 月宣布整合 PT-sUSDe 作為抵押資產,用戶可以透過循環借貸放大資金部位,同時還能提前鎖定 sUSDe 的收益,進一步推升了 USDe 的增長。
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sUSDe 在 Pendle 佔整體 TVL 的 45%(2.1B),PT-sUSDe 則佔了 AAVE V3 的 5.3%(1.3B),是除 weETH、wBTC、wstETH 和 USDT 之外的第五大抵押資產,可見 USDe 已經深度整合至現有的 DeFi 生態,重要性可見一斑。
ENA 的代幣經濟
在獎勵分配上,ENA 的持有者無法獲得 USDe 的底層收益,僅能夠累積 Ethena、Ethereal、Derive 、Echelon 和 Terminal 等協議的代幣空投積分,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因此相較於 USDe,ENA 的市場需求相對缺乏。

圖 3、sENA 持有者可累積的空投積分,來源:Ethena
此外,Ethereal 作為以 USDe 為中心打造的鏈上交易平台,是 Ethena 重點扶持的藍籌協議,早在去年底便官宣會在今年度 Q1 發放 15% 的空投給 sENA 的持有者,但直到目前都還沒正式上線,甚至直到 6 月 20 日才上線公共測試網,開發進度嚴重落後,也進一步影響 ENA 持有者的信心。
而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核心開發者、投資人和基金會的代幣份額會開始大額解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ENA 的拋壓,尤其在這輪週期中,大多數 VC 幣在上架後幣價便一瀉千里,又增加了 VC 賣幣套現的概率。

圖 4、ENA 解鎖時間表,來源:Ethena Docs
弱勢的代幣賦能和大量的代幣解鎖,可能是造成目前 ENA 表現不佳、與 USDe 增長成反比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大多數 Web3 的項目代幣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價值賦能,ENA 的低迷除了上述的兩個因素外,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 Ethena 目前並沒有出現 USDe 以外的新敘事,足以激起市場投資者的 FOMO 情緒。
因此,接下來筆者將向讀者介紹 Ethena 在未來的戰略規劃。
Converge

Converge 是由 Ethena 和代幣化服務商 Securitize 聯手打造的 L1 公鏈,目標是提供機構級的基礎設施,將數十億美元的機構資本引入鏈上以實現 RWA 和 DeFi 的融合,建構能夠大規模採用的鏈上金融。
Converge 網路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兼容 EVM 的高性能環境,出塊時間少於 100 毫秒,並能達到數億級別的吞吐量。使用 USDe 和 USDtb 作為 Gas Fee。通過 ERC-7702 實現帳戶抽象化,優化使用者體驗。利用基於 sENA 的驗證者網路 (CVN) 提供機構級的安全保障。

圖 5、Converge 未來的生態架構,來源:Converge Blog
透過高效的運行速度和完整的基礎設施,Converge 能夠兼容無需許可和需要 KYC/KYB 的 DeFi 應用與產品。例如 AAVE、Pendle 和 Morpho 等加密原生協議就可以在 Coverge 上整合 Securitize 的代幣化資產,推出面向機構端的服務。

圖 6、前十大 RWA 資產發行商,來源:RWA.xyz
根據 RWA.xyz 的數據,目前鏈上 RWA 資產總規模約為 240 億,由 Securitize 發行的就超過 35 億美元,占整體市場的 27%,其中 BlackRock 所支持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BUIDL 就有 28 億美金。
因此,Ethena 建構 Converge 不單只是打造了一個專屬於機構的高性能公鏈,與 Securitize 的合作更代表 Ethena 已經打通連接傳統機構資本的渠道,大幅提升金融機構在 Converge 發行資產的可能性。
Converge 原定於今年第二季度推出主網,但目前除了宣布和 Arbitrum、Celestia、Pendle、Centrifuge 等項目的合作之外,只有生態項目 Ethereal 和 Terminal 的預存款活動可以參加,並未透露更具體的上線時間。
USDtb

圖 7、USDe 的儲備金比例和分佈,來源:Ethena
根據美國目前在推動的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合規穩定幣必須和儲備金 1:1 掛鉤,且儲備金的種類僅限於美元、短期國債、貨幣市場基金或代幣化資產等高流動性美元資產為主。然而,USDe 的儲備資產僅有 48% 是美元穩定幣,其他大多數都是 BTC 和 ETH,分別佔了 33% 和 15%,加上本身是一種合成穩定幣,各方面皆不符合《GENIUS Act》的規範。因此,Etheana 在去年底另外推出了合規版本的穩定幣 USDtb。

圖 8、USDtb 的儲備金組成,來源:USDtb
USDtb 有 90% 儲備是由 BUIDL 組成,剩下 10% 主要是 USDC,USDT 僅佔少部分。鑄造和贖回 USDtb 皆需要通過 KYC 和 AML 的審查流程,且每個月都會公開發布儲備金的審查報告。
雖然僅發行半年的時間,但 USDtb 流通量已經接近 15 億美金,是鏈上第七大穩定幣,比 Paypal 發行的 PYUSD 總量多了 5 億美金,成長速度相當快。
儘管如此,USDtb 目前在鏈上實際的流通率並不高 ,有 90% 的 USDtb 仍掌控在 Etheana 的錢包中,總持有錢包數僅有 208 個。根據 Arkham 的 追蹤面板,持有 1 萬美元 USDtb 以上的地址甚至只有 43 個。

圖 9、USDtb 的鏈上數據,來源:RWA.xyz
這些數據顯示 Ethena 還沒有開始大力推廣 USDtb,導致幾乎沒有用戶在使用 USDtb,可能只有少數大戶或機構在進行測試而已。
但從交易量來看,USDtb 在六月份的交易量急遽上升,不排除與 AAVE 在五月底將 USDtb 納入 V3 Core 的抵押資產有關,因此市場對於 USDtb 的需求開始增加。

圖 10、USDtb 的交易量數據,來源:Dune
而交易量的增長可能是一個開端,隨著未來 USDtb 整合至更多的 DeFi 生態,Ethena 只要適時地推出一些激勵活動(如 USD1 在 BNB Chain 的流動性獎勵計畫),USDtb 的使用率可能就會急速上升,如此 Ethena 就坐擁 USDe 和 USDtb 兩大穩定幣,前者可以為 Ethena 帶來更大的收益,適合原生的加密玩家;後者則滿足合規要求,對拓展 Web2 市場更具優勢。
iUSDe
根據 Ethena 在今年 1 月發佈的 2025 路線圖,原本預計會在 2 月推出 iUSDe,一種 sUSDe 的包裝版本,增加了部分轉帳限制,並由受監管的隔離 SPV 管理,讓傳統金融實體可以方便持有和交易。
透過 iUSDe,傳統金融機構能夠接觸到 sUSDe 的底層收益,收穫加密原生協議的超額回報,且 APR 與傳統利率呈弱相關,為機構提供更多元的收入來源。
屆時,USDe、USDtb 和 iUSDe 將分別為不同需求的市場提供穩定幣服務,獲取更多穩定幣法案所帶來的紅利。
然而,自路線圖發布之後,iUSDe 至今並沒有更多的發展消息。
總結與延伸思考
整體來看,不論是現階段發展蓬勃的 USDe,或是仍在發展和規劃的 USDtb 跟 iUSDe,穩定幣業務的相關收益都不會流向 ENA 的持有者。
而 ENA 價值與應用場景,基本上是押注在 Ethena 未來的生態發展上,包括 Converge 公鏈(網路節點需質押 ENA)、去中心化交易所 Ethereal(sENA 累積空投積分)、選擇權平台 Derive(sENA 累積空投積分)和其他生態合作項目,其價值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澱後才能兌現,加上多個項目的開發進度嚴重落後,和官方的預定時間相距甚遠,因此讓 ENA 的持有者漸漸失去信心,無法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加上代幣解鎖迎來的拋壓,ENA 的價格因此相對弱勢。
但撇除價格的因素來看,Ethena 的戰略佈局相當明確,首先透過 USDe 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並以此推出面向 Web2 機構和用戶的合規穩定幣 USDtb 和 iUSDe,全面攻佔穩定幣市場後,再以 Coverge 為核心擴展 Ethena 生態,進一步擴大 Ethena 的品牌影響力。
總結而言,質押 USDe 相當於共享 Ethena 現階段的發展紅利,而押注 ENA 則是在投資 Ethena 的未來。前者具有穩定收益,後者則有潛在的爆擊機會,不論選擇何者都有其優劣,但重要的是要清楚不同標的的投資邏輯和脈絡,才能夠為自己的決策提供關鍵的支持。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FOMC維穩、SLR放寬,美債市場迎來喘息空間?前言 2025年6月FOMC會議如市場預期,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不變,這已是自1月以來連續第四次按兵不動。同時,聯準會也維持自4月以來放緩的縮表節奏,持續縮減美國國債與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 持倉,分別設定每月贖回上限為50億與350億美元。 本次會議最值得關注的變化之一,是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語調調整。聲明中將先前「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改為「不確定性已有所減緩,但仍處於高位」。主席鮑威爾進一步指出:「不確定性在4月達到高峰,近期已有所緩解,但目前仍處於觀望階段」,顯示聯準會對經濟前景採取謹慎樂觀的態度。 此外,聲明中刪除了先前對「失業率與通脹風險並存」的明確表述,轉而強調「關注其雙重使命兩方面的風險」。此舉反映近期失業率穩定在4.2%,通脹亦顯放緩,委員會對勞動市場與物價壓力的擔憂有所降溫。 6月FOMC 經濟預測摘要 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聯準會在本次會議中大幅下調2025年GDP成長預測,自3月的1.7%下修至1.4%,反映對近期加徵關稅可能抑制企業投資與消費的擔憂。儘管如此,Powell強調經濟仍展現出一定韌性,短期內維持1.5%至2%的溫和擴張步伐。通脹預測顯著上調:委員會顯著上調了通脹預測,將2025年PCE通脹率預測從3月的2.7%上調至3.0%,核心PCE通脹率預測從2.8%上調至3.1%。這一調整主要反映了關稅政策對價格水平的預期影響。Powell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關稅將推高價格並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他指出「關稅成本的一部分將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承擔」,這與川普反覆聲稱關稅將打擊其他國家的說法形成對比。 失業率預測微調:2025年失業率預測從3月的4.4%小幅上調至4.5%。這一調整雖然幅度不大,但反映了委員會對勞動市場可能轉弱的擔憂。2026年失業率預測從4.3%上調至4.5%,表明委員會預期勞動市場疲軟將持續更長時間。2027年的失業率預測也從4.3%小幅上調至4.4%。 點陣圖分析 於FOMC釋出最新版的點陣圖顯示,委員會對未來利率路徑的分歧明顯擴大。不預期2025年降息的官員人數由3月的4位增至7位,占比自21.1%升至36.8%,反映出部分委員對通膨黏著性與外部風險仍抱持警戒。儘管如此,中位數預測仍顯示全年預期降息兩次、合計50個基點,顯示延後但不取消的基調仍具共識。 進一步來看,2026年與2027年利率預測同步上修,分別由3.4%與3.1%調升至3.6%與3.4%,顯示委員會預期緊縮政策將需維持更久時間以壓抑潛在的結構性通膨壓力。長期中性利率則維持在3.0%不變,突顯當前政策設定仍偏緊。 此番預期調整也對市場定價產生影響。2025年12月Fed Funds期貨利率大致穩定於3.90%,但2026年合約出現更大分歧,反映市場對 Powell 任期結束後潛在接班人路線的高度不確定性。部分投資人押注若新任聯準會主席立場更鴿派,降息節奏可能提早,導致遠期利率定價出現波動。 FOMC會後記者會 在此次 FOMC 會後記者會上,美聯儲主席 Jerome Powell 深入闡述了美國政府近期對進口商品加徵新關稅對通膨與經濟活動的潛在衝擊,並強調未來數月的價格變化將成為貨幣政策評估的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政府對多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會帶來短期一次性價格上漲效應,因為關稅作為直接成本會立即反映在零售價格上;同時,若企業將關稅成本內化於長期定價策略中,則可能導致持久性的價格壓力,通膨持續性的關鍵取決於關稅最終的傳導程度、價格調整所需的時間,以及通膨預期能否保持穩定。 他明確指出「最終必須有人為關稅成本買單」,並援引企業調查結果稱多數廠商預期會部分或全部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意味著最終負擔將反映在家庭與個人實質支出上,進而可能壓抑消費動能。他更近一步強調關稅對物價的影響存在明顯的遞延特性:由於零售商當前販售的多為數月前進口的庫存商品,新關稅尚未完全反映於價格,因此相關壓力將以逐步累積、延後顯現的方式傳導至消費端。他舉例指出部分消費電子產品如個人電腦和音視頻設備價格已經開始上漲,並預期未來數月內將有更多商品面臨成本轉嫁效應。 在政策立場方面,Powell則重申了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具備韌性,就業市場保持強勁,但通膨水平仍高於目標,加上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美國財政赤字與貿易政策變數帶來的外部不確定性上升,促使聯準會傾向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他表示雖然2025年內降息仍為委員會的共識,但目前尚無迫切行動的必要,未來決策將以最新數據為依據,以在控制通膨與維持經濟穩定之間取得平衡。 綜合來看,Powell的發言展現出高度警覺的態度:他既關注關稅壓力對通膨與消費的後續影響,又強調政策制定須靈活應對,以在維持經濟擴張前提下,為下半年可能的延後降息鋪墊空間,並隨時因應外部政策風險。 宏觀數據追蹤:實體經濟降溫跡象同步浮現 5月零售銷售 (月增):公布值 -0.9%,低於前值 -0.1% 與預測 -0.5%5月核心零售銷售 (月增):公布值 -0.3%,低於前值 0.0% 與預測 0.2%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5月零售與餐飲銷售總額月減 0.9%,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 -0.5%,並創下2023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更值得關注的是,4月數據也從原先的 +0.1% 向下修正為 -0.1%,代表消費已連續兩個月出現實質萎縮。年增率方面也顯著放緩,從4月的 +5.0% 下滑至 +3.3%。 更具代表性的核心零售銷售(不含汽車)則月減 0.3%,遠不及市場預期的 +0.2%;若進一步排除汽車與燃油支出,數據亦微幅下滑 0.1%,顯示即使排除波動性項目,消費基礎仍出現實質轉弱。這意味著美國家庭在高利率與物價黏著性壓力下,正在調整支出行為,影響範圍不再侷限於耐久財,亦擴散至日常生活類消費。 雖然整體表現疲弱,但結構上仍有亮點:線上零售銷售年增 8.3%,餐飲服務年增 5.3%,反映出消費者逐步從實體購物轉向便利性與體驗導向的支出結構。但這種「結構性轉移」難以彌補總體零售的廣泛疲軟,整體內需疲弱態勢依然成形。 6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公布值 -4.0,同比前值 -4.0 與低於預測 -1.7% 2025年6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報告顯示,美東地區製造業活動持續疲弱,主指數維持在-4.0不變,連續第三個月落於收縮區間,且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1.7,顯示企業對當前經濟與需求前景依然謹慎。費城地區為美國東北部關鍵工業樞紐,涵蓋化工、製藥、機械及食品加工等重要產業,其製造業景氣具有領先指標性。 本期數據最令人關注的是就業指數大幅下降至-9.8,創下自2020年5月疫情爆發以來新低,突顯企業已開始調整人力編制,反映需求不足已轉化為實質的用工緊縮。儘管新訂單與出貨指數略有回升,整體景氣壓力未見根本改善;價格支付與收取指數自高位回落,顯示上游成本壓力稍有舒緩,但仍處於偏高區間。未來展望方面,預期指數小幅反彈,說明企業對下半年仍抱持一定希望,但預期回升幅度有限,態度仍屬審慎保守。 美國擬放寬SLR規範:重塑美債市場流動性,強化金融體系韌性 美國銀行監管機構近期擬議調整補充槓桿比率 (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 SLR) 與增強補充槓桿比率 (eSLR) 的要求,針對適用於大型銀行的資本門檻,計劃從目前的 5% (3%基本要求 + 2%附加要求) 下調至 3.5%至4.5% 的區間。儘管市場原本預期監管機構可能將美國國債從SLR計算中排除,但監管單位選擇改以整體調降門檻的方式進行改革。 為何需要調整SLR? SLR是巴塞爾協議下的非風險加權資本要求,針對銀行對其整體不論風險高低的資產皆需提列最低資本。此設計原意在於防範銀行利用低風險資產來過度擴張資產負債表、規避風險加權資本要求。然而在當前環境下,該制度反而對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與穩定性構成壓力。 在過往聯準會快速升息、銀行資產擴張、美債供給激增等多重背景交織下,SLR成為限制銀行持債能力的結構性掣肘。大型銀行如JPM、GS、Citi等G-SIBs被迫減少對美債與回購市場的參與,導致應具高度流動性的美債市場反而流動性不足,進一步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本次改革的核心在於釋放銀行資本空間、恢復市場中介功能。下調SLR與eSLR門檻,等同於降低銀行持有美債時所需準備的核心資本,使銀行能更積極承接國債與參與回購交易。 對於銀行而言,這將: 增強其債券做市商角色,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提高參與回購市場 (Repo) 的能力,強化整體資金調度效。降低資本壓力,同時維持資產多元化與信貸功能。 從宏觀層面與市場傳導邏輯來看,資本門檻下調 → 銀行購債意願上升 → 美債需求增強 → 債券價格上升 → 殖利率下行。此傳導過程可望穩定中長天期利率、舒緩金融條件收緊的壓力,為高赤字環境下的持續發債提供關鍵支持。 對美國經濟而言,這項改革有助於減少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擠出效應; 詳細來說,若銀行資本受限無法承接國債,可能導致私人部門融資成本上升。而SLR放寬則可在不犧牲銀行穩健性的前提下,讓金融機構在支持國債發行的同時仍能提供企業貸款、維持信貸循環,進一步促進經濟擴張。 總體來看,SLR改革雖屬監管工具調整,但其背後反映的核心邏輯是透過提升銀行對國債與流動性支持資產的承接能力,實現金融市場穩定與宏觀經濟支持的雙重目標。

FOMC維穩、SLR放寬,美債市場迎來喘息空間?

前言
2025年6月FOMC會議如市場預期,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不變,這已是自1月以來連續第四次按兵不動。同時,聯準會也維持自4月以來放緩的縮表節奏,持續縮減美國國債與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 持倉,分別設定每月贖回上限為50億與350億美元。
本次會議最值得關注的變化之一,是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語調調整。聲明中將先前「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改為「不確定性已有所減緩,但仍處於高位」。主席鮑威爾進一步指出:「不確定性在4月達到高峰,近期已有所緩解,但目前仍處於觀望階段」,顯示聯準會對經濟前景採取謹慎樂觀的態度。

此外,聲明中刪除了先前對「失業率與通脹風險並存」的明確表述,轉而強調「關注其雙重使命兩方面的風險」。此舉反映近期失業率穩定在4.2%,通脹亦顯放緩,委員會對勞動市場與物價壓力的擔憂有所降溫。
6月FOMC 經濟預測摘要

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聯準會在本次會議中大幅下調2025年GDP成長預測,自3月的1.7%下修至1.4%,反映對近期加徵關稅可能抑制企業投資與消費的擔憂。儘管如此,Powell強調經濟仍展現出一定韌性,短期內維持1.5%至2%的溫和擴張步伐。通脹預測顯著上調:委員會顯著上調了通脹預測,將2025年PCE通脹率預測從3月的2.7%上調至3.0%,核心PCE通脹率預測從2.8%上調至3.1%。這一調整主要反映了關稅政策對價格水平的預期影響。Powell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關稅將推高價格並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他指出「關稅成本的一部分將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承擔」,這與川普反覆聲稱關稅將打擊其他國家的說法形成對比。
失業率預測微調:2025年失業率預測從3月的4.4%小幅上調至4.5%。這一調整雖然幅度不大,但反映了委員會對勞動市場可能轉弱的擔憂。2026年失業率預測從4.3%上調至4.5%,表明委員會預期勞動市場疲軟將持續更長時間。2027年的失業率預測也從4.3%小幅上調至4.4%。
點陣圖分析
於FOMC釋出最新版的點陣圖顯示,委員會對未來利率路徑的分歧明顯擴大。不預期2025年降息的官員人數由3月的4位增至7位,占比自21.1%升至36.8%,反映出部分委員對通膨黏著性與外部風險仍抱持警戒。儘管如此,中位數預測仍顯示全年預期降息兩次、合計50個基點,顯示延後但不取消的基調仍具共識。
進一步來看,2026年與2027年利率預測同步上修,分別由3.4%與3.1%調升至3.6%與3.4%,顯示委員會預期緊縮政策將需維持更久時間以壓抑潛在的結構性通膨壓力。長期中性利率則維持在3.0%不變,突顯當前政策設定仍偏緊。
此番預期調整也對市場定價產生影響。2025年12月Fed Funds期貨利率大致穩定於3.90%,但2026年合約出現更大分歧,反映市場對 Powell 任期結束後潛在接班人路線的高度不確定性。部分投資人押注若新任聯準會主席立場更鴿派,降息節奏可能提早,導致遠期利率定價出現波動。

FOMC會後記者會
在此次 FOMC 會後記者會上,美聯儲主席 Jerome Powell 深入闡述了美國政府近期對進口商品加徵新關稅對通膨與經濟活動的潛在衝擊,並強調未來數月的價格變化將成為貨幣政策評估的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政府對多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會帶來短期一次性價格上漲效應,因為關稅作為直接成本會立即反映在零售價格上;同時,若企業將關稅成本內化於長期定價策略中,則可能導致持久性的價格壓力,通膨持續性的關鍵取決於關稅最終的傳導程度、價格調整所需的時間,以及通膨預期能否保持穩定。
他明確指出「最終必須有人為關稅成本買單」,並援引企業調查結果稱多數廠商預期會部分或全部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意味著最終負擔將反映在家庭與個人實質支出上,進而可能壓抑消費動能。他更近一步強調關稅對物價的影響存在明顯的遞延特性:由於零售商當前販售的多為數月前進口的庫存商品,新關稅尚未完全反映於價格,因此相關壓力將以逐步累積、延後顯現的方式傳導至消費端。他舉例指出部分消費電子產品如個人電腦和音視頻設備價格已經開始上漲,並預期未來數月內將有更多商品面臨成本轉嫁效應。
在政策立場方面,Powell則重申了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具備韌性,就業市場保持強勁,但通膨水平仍高於目標,加上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美國財政赤字與貿易政策變數帶來的外部不確定性上升,促使聯準會傾向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他表示雖然2025年內降息仍為委員會的共識,但目前尚無迫切行動的必要,未來決策將以最新數據為依據,以在控制通膨與維持經濟穩定之間取得平衡。
綜合來看,Powell的發言展現出高度警覺的態度:他既關注關稅壓力對通膨與消費的後續影響,又強調政策制定須靈活應對,以在維持經濟擴張前提下,為下半年可能的延後降息鋪墊空間,並隨時因應外部政策風險。
宏觀數據追蹤:實體經濟降溫跡象同步浮現
5月零售銷售 (月增):公布值 -0.9%,低於前值 -0.1% 與預測 -0.5%5月核心零售銷售 (月增):公布值 -0.3%,低於前值 0.0% 與預測 0.2%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5月零售與餐飲銷售總額月減 0.9%,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 -0.5%,並創下2023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更值得關注的是,4月數據也從原先的 +0.1% 向下修正為 -0.1%,代表消費已連續兩個月出現實質萎縮。年增率方面也顯著放緩,從4月的 +5.0% 下滑至 +3.3%。
更具代表性的核心零售銷售(不含汽車)則月減 0.3%,遠不及市場預期的 +0.2%;若進一步排除汽車與燃油支出,數據亦微幅下滑 0.1%,顯示即使排除波動性項目,消費基礎仍出現實質轉弱。這意味著美國家庭在高利率與物價黏著性壓力下,正在調整支出行為,影響範圍不再侷限於耐久財,亦擴散至日常生活類消費。
雖然整體表現疲弱,但結構上仍有亮點:線上零售銷售年增 8.3%,餐飲服務年增 5.3%,反映出消費者逐步從實體購物轉向便利性與體驗導向的支出結構。但這種「結構性轉移」難以彌補總體零售的廣泛疲軟,整體內需疲弱態勢依然成形。
6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公布值 -4.0,同比前值 -4.0 與低於預測 -1.7%
2025年6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報告顯示,美東地區製造業活動持續疲弱,主指數維持在-4.0不變,連續第三個月落於收縮區間,且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1.7,顯示企業對當前經濟與需求前景依然謹慎。費城地區為美國東北部關鍵工業樞紐,涵蓋化工、製藥、機械及食品加工等重要產業,其製造業景氣具有領先指標性。
本期數據最令人關注的是就業指數大幅下降至-9.8,創下自2020年5月疫情爆發以來新低,突顯企業已開始調整人力編制,反映需求不足已轉化為實質的用工緊縮。儘管新訂單與出貨指數略有回升,整體景氣壓力未見根本改善;價格支付與收取指數自高位回落,顯示上游成本壓力稍有舒緩,但仍處於偏高區間。未來展望方面,預期指數小幅反彈,說明企業對下半年仍抱持一定希望,但預期回升幅度有限,態度仍屬審慎保守。
美國擬放寬SLR規範:重塑美債市場流動性,強化金融體系韌性
美國銀行監管機構近期擬議調整補充槓桿比率 (Supplementary Leverage Ratio, SLR) 與增強補充槓桿比率 (eSLR) 的要求,針對適用於大型銀行的資本門檻,計劃從目前的 5% (3%基本要求 + 2%附加要求) 下調至 3.5%至4.5% 的區間。儘管市場原本預期監管機構可能將美國國債從SLR計算中排除,但監管單位選擇改以整體調降門檻的方式進行改革。
為何需要調整SLR?
SLR是巴塞爾協議下的非風險加權資本要求,針對銀行對其整體不論風險高低的資產皆需提列最低資本。此設計原意在於防範銀行利用低風險資產來過度擴張資產負債表、規避風險加權資本要求。然而在當前環境下,該制度反而對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與穩定性構成壓力。
在過往聯準會快速升息、銀行資產擴張、美債供給激增等多重背景交織下,SLR成為限制銀行持債能力的結構性掣肘。大型銀行如JPM、GS、Citi等G-SIBs被迫減少對美債與回購市場的參與,導致應具高度流動性的美債市場反而流動性不足,進一步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本次改革的核心在於釋放銀行資本空間、恢復市場中介功能。下調SLR與eSLR門檻,等同於降低銀行持有美債時所需準備的核心資本,使銀行能更積極承接國債與參與回購交易。
對於銀行而言,這將:
增強其債券做市商角色,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提高參與回購市場 (Repo) 的能力,強化整體資金調度效。降低資本壓力,同時維持資產多元化與信貸功能。
從宏觀層面與市場傳導邏輯來看,資本門檻下調 → 銀行購債意願上升 → 美債需求增強 → 債券價格上升 → 殖利率下行。此傳導過程可望穩定中長天期利率、舒緩金融條件收緊的壓力,為高赤字環境下的持續發債提供關鍵支持。
對美國經濟而言,這項改革有助於減少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擠出效應; 詳細來說,若銀行資本受限無法承接國債,可能導致私人部門融資成本上升。而SLR放寬則可在不犧牲銀行穩健性的前提下,讓金融機構在支持國債發行的同時仍能提供企業貸款、維持信貸循環,進一步促進經濟擴張。
總體來看,SLR改革雖屬監管工具調整,但其背後反映的核心邏輯是透過提升銀行對國債與流動性支持資產的承接能力,實現金融市場穩定與宏觀經濟支持的雙重目標。
$HYPE 再創新高!埋伏 Hyperliquid 生態的早期機會前言 近期 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幣 HYPE 表現相當強勢,自兩個月前的低點一路反彈,在截稿前創下 45 美元的新高。然而,市場容易忽略 Hyperliquid 並不只是一個鏈上的衍生品交易所,它同時還是一條高性能公鏈,尤其 HyperEVM 自 2 月推出以來,許多生態項目正蓬勃發展。而伴隨 HYPE 的這波上漲,一部分資金可能會開始轉而流入 HyperEVM 生態。因此,本文將先從鏈上數據的角度帶領讀者了解 HyperEVM 生態目前的發展概況,並介紹幾個有潛力的參與機會。 HyperEVM 生態概況 根據 Purrsec 的數據,截至 6 月 16 日,透過官方橋跨鏈至 Hyperliquid 的 USDC 數量目前為 36 億美元,但實際在 Hyperliquid L1(也就是 HyperEVM) 的 TVL 僅有 18 億。 圖 1、 Hyperliquid 官方橋的 USDC 存量,來源:Purrsec 圖 2、Hyperliquid L1 的 TVL,圖源:DefiLlama 兩者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爲大部分資金在 Hyperliquid 僅是用作進行交易,沒有鎖入鏈上的智能合約中,一方面則是因為 Hyperliquid 具有兩個虛擬機:HyperCore 和 HyperEVM。他們彼此的關係就像是主鏈和側鏈,一般交易者常用的 Hyperliquid 交易所是在前者運行,而其他生態項目則部署於後者。 因此,存入 Hyperliquid Bridge 的 USDC 會分成兩股流向,而 DefiLlama 所統計的僅是 HyperEVM 的資金,也意味著 Hyperliquid 上還有一半的資金尚未真正流入其生態中,隱含巨大的發展潛力。 除了持續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外,HyperEVM 的交易數量和每日活躍地址在過去一個內也有顯著的增長,表示隨著 HYPE 價格的上升,愈來愈多的使用者開始探索 HyperEVM 生態的更多機會。接下來,筆者將簡單介紹幾個有潛力的參與機會。 圖 3、HyperEVM 的鏈上交互數據,來源:Purrsec Felix Felix 是一個提供去中心化穩定幣 feUSD 和借貸服務為主的 DeFi 協議,用戶可以存入 HYPE 或 UBTC 作為抵押資產並借出 feUSD。目前 TVL 為 340M,抵押資產價值 292M,是 HyperEVM 規模第二大的 DeFi 項目。 圖 4、Felix 的 TVL,來源:DefiLlama 圖 5、feUSD 的發行量,來源:Purrsec 雖然近期的 TVL 增長主要來自於 HYPE 的上漲,但其抵押穩定幣 feUSD 在過去兩個月的成長相當快速,總發行量已達 74M,貸款利率為 12%,借款的 APY 則有 15% 左右(加上清算的報酬),顯示 Felix 的借貸業務非常活躍。 而除了自家的穩定幣 feUSD 之外,用戶亦可以在 Felix 上借出 USDe、USDT0 和 USDhl 三種穩定幣,雖然除了 USDhl 之外收益比較低,但對於 Hyperliquid 的原生用戶而言有更多選擇,可以根據需求借出相對應的穩定幣,靈活參與不同生態。 圖 6、Felix 上其他可以借貸的穩定幣,來源:Felix 值得注意的是,USDhl 是 Felix 在 6 月 12 日時才新推出的穩定幣,底層資產為 M0 發行的短期美國國債,自帶 4% 的年化回報,獲得的收益會全部用於回購 $HYPE 並分配給使用 USDhl 的用戶,每兩週分發一次獎勵,激發了 USDhl 的借貸需求,借款利率到 18%。獎勵的行為如下表所示: 圖 7,USDhl 獎勵計劃的用戶行為,來源:USDhl Docs 可以留意的是,單只是 HyperCore 的 USDhl/USDC 現貨市場交易就可以獲得 50% 的獎池分配,因此若想要最大化收益,可以參考以下幾個策略: 在 HyperCore 刷交易量,流動性提供方可以獲得三倍的權重加成,此種方式獲得的積分可以最大化。在指定的穩定幣池如 feUSD/USDhl 和 USDT0/USDhl 提供流動性,無常損失的風險較小。在其他非穩定幣池提供流動性,但無常損失的風險比較大。在 Felix 提供 USDhl 作為借款人,可以同時獲得積分和 18% 的借貸收益。 Hyperbeat Hyperbeat 是一個 HyperEVM 生態的一站式收益聚合協議,提供收益金庫、流動性質押、借貸和代幣兌換等多個服務,讓用戶可以在 Hyperbeat 完成所有 DeFi 操作,並利用不同策略最大化資金使用效率。 圖 8、在 Hyperbeat 質押 HYPE 獲得流動性質押代幣 stHYPE,來源:Hyperbeat 圖 9、Hyperbeat 的借貸池,來源:Hyperbeat 圖 10、Hyperbeat 的收益金庫,來源:Hyperbeat 目前 Hyperbeat 的 TVL 為 126M,主要來自流動性質押和收益金庫,其中後者就佔了 84%,也是 Hyperbeat 業務擴展最快速的地方,因此筆者將著重介紹兩個較為熱門的金庫:Hyperbeat USDT 和 Hyperbeat Ultra HYPE。 圖 11、Hyperbeat USDT 的數據面板,來源:Hyperbeat Hyperbeat 的金庫面板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基本資訊 包括金庫簡介、APY、TVL、個人持倉和可獲得的項目積分。以 Hyperbeat USDT 為例,可以看到該金庫的 APY 為 21.06%,TVL 為 29.07M,還可以額外累積 Hyperbeat、Hypurrfi、HyperSwap、Sats 和 Resolv 的積分。 收益策略 進一步描述更多金庫的細節,包括金庫的管理人、手續費、兌換比例以及收益策略的組成。從圖 8 來看,Hyperbeat USDT 的金庫管理人為 MEV Captal,平台收取 1% 手續費,管理人收取 20% 的績效費用,主要策略如下表所示: 參與協議操作分配比例Hyperliquid HYPE 的基差交易63%HyperliquidFARTCOIN 的基差交易28%Hypurrfi提供 USD0 並借出 HYPE4%IDLEUSDT0/USDe3%HyperSwapstHYPE/HYPE1%HyperSwapUSDT0/USDe1% 視覺化圖表 能夠看到該金庫完整的 TVL 和 APY 變化,但目前 APY 的數據似乎還沒整合,目前只能看到 TVL 的數據。 圖 12、Hyperbeat Ultra HYPE 的金庫面板,來源:Hyperbeat Hyperbeat Ultra HYPE 則是根據 WHYPE 建構的收益金庫,和 Hyperbeat USDT 不同的是,該金庫的策略可以全面地參與多個Hyperliquid 的生態項目並累積積分,適合長期看好 Hyperliquid 的空投玩家。該金庫的收益組成如下: 參與協議操作分配比例stHYPE質押 HYPE36.93%Hypurrfi為隔離的 WHYPE 池提供流動性23.11%HyperlendwstHYPE 的循環借貸11.63%HypurrfiwstHYPE 的循環借貸11.4%現金持有 HYPE 現貨8.77%Valantis提供流動性7.23%Hyperbeat在 Morphobeat 使用 wstHYPE 做循環借貸0.94% 需要留意的是,不論是哪一個金庫,目前的 APY 數值都是理想值,因此有可能會隨市場狀況而有所波動。尤其 Hyperbeat USDT 所提供的收益看起來很吸引人,但細看其策略就會發現該金庫的大部分報酬都來自 HYPE 和 FARTCOIN 的基差交易,風險會比較高。 此外,每個金庫所收取的手續費都有所不同。Hyperbeat USDT 的 21% APY 實際要再扣掉平台手續費的 1% 和績效表現的 20%,因此投資人可以實拿的 APY 大概就落在 16% 左右。用戶在參與前需要理解該金庫的所有資訊和相關風險,才可以避免預期收益和實際報酬的落差。 Looped HYPE Looped HYPE 是一個流動性的收益聚合協議,用戶將 HYPE 存入 Looped HYPE 並獲得 LST 代幣LHYPE。接著 Looped HYPE 會將存入的 HYPE 自動分配至 Hyperliquid 生態中的各個 DEX、借貸和流動性質押協議中,利用循環質押或借貸的方式放大部位的資金使用率,以此提高整體的 APY(目前為 3.5%)和各個項目的積分加成。其策略和分配比例如下: 圖 13、Looped HYPE 的收益策略,來源:Staking Rewards 嚴格來說,筆者認為 Looped HYPE 並不算是一個完整的項目,反而更像是 Hyperbeat 裡面其中一種簡單的收益金庫策略,適合想要有穩定收益、累積項目的空投積分又怕麻煩的投資人。 但筆者之所以介紹這個項目,是因為 Looped HYPE 有推出一個獎勵早期參與者的代幣獎勵計畫,當協議的 TVL 成長至某個階段,就會解鎖一定比例的原生代幣 LOOP 給 LHYPE 的持有者,其詳細的解鎖計畫如下表所示: 圖 14、Looped HYPE 的獎勵計畫,來源:Looping Collective 目前 Looped HYPE 的 TVL 為 58M,剛結束第二階段的獎勵分配,下一個階段目標是當協議的 TVL 達到 100M,就會解鎖 70M 的 LOOP 代幣作為獎勵,平均存 1 美元就可以拿到 0.7 個 LOOP。 用戶可以將拿到的 LOOP 做質押並獲得更多獎勵權重,在下個階段的獎勵解鎖時能夠拿到更多 LOOP 的空投。 圖 15、LOOP 的解鎖時程表,來源:Looping Collective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每次 TVL 達標會分配獎勵給用戶,但官方基金和合作夥伴的代幣份額也會有相對的大額解鎖,可能會影響到 LOOP 的價格表現(截稿前為 $0.024)。因此,這雖然是一個獎勵早期參與者的機會,但同時也是和項目方的博弈,在參與前需要謹慎評估。 延伸思考與總結 HyperEVM 生態中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藍籌項目,如 Hyperlend、Hypurrfi、HyperSwap 和 Kitten Finance 等等,他們都在 HyperEVM 生態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礙於篇幅問題,筆者只挑選幾個目前有較多套利機會的項目做介紹,讀者若對其他項目有興趣可以再自行多做探索。 有趣的是,由於 Hyperliquid 本身就是目前鏈上最大的永續合約交易所,同時又支持部分現貨的訂單簿交易,因此目前 HyperEVM 生態 TVL 前三高的都是借貸協議而不是 DEX,和其他生態有明顯的差異,也表示資金仍集中於 Hyperliquid 中做交易,進一步刺激了借貸需求,也顯示 HyperEVM 生態尚未被市場正視,現在參與生態還來得及埋伏未來的空投機會。 另外,筆者還觀察到目前的 HyperEVM 的生態項目資訊非常透明,基本上都會在官網或是白皮書中主動提供代幣和金庫的合約地址,不像很多 DeFi 項目都需要用戶去鏈上查找。 而區塊瀏覽器 Purrsec 也會顯示代幣的價格、持有者、價格變化、持倉比例和視覺化圖表,可以很清楚地瀏覽任何想要的資訊,在使用體驗上非常絲滑,也方便更多一般使用者可以利用鏈上數據來監控項目方的動向。 總結而言,筆者認為在市場動盪的時候,資金聚集的地方往往會有更多的機會。 Hyperliquuid 作為目前最大的鏈上合約交易所,每日交易量和手續費收入傲視群雄,HYPE 也在近期屢創新高,其生態在不久後也會迎來爆發,加上還有總量 38% 的 HYPE 尚未空投,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會是不錯的埋伏時機,值得持續關注 HyperEVM 的發展狀況。

$HYPE 再創新高!埋伏 Hyperliquid 生態的早期機會

前言
近期 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幣 HYPE 表現相當強勢,自兩個月前的低點一路反彈,在截稿前創下 45 美元的新高。然而,市場容易忽略 Hyperliquid 並不只是一個鏈上的衍生品交易所,它同時還是一條高性能公鏈,尤其 HyperEVM 自 2 月推出以來,許多生態項目正蓬勃發展。而伴隨 HYPE 的這波上漲,一部分資金可能會開始轉而流入 HyperEVM 生態。因此,本文將先從鏈上數據的角度帶領讀者了解 HyperEVM 生態目前的發展概況,並介紹幾個有潛力的參與機會。
HyperEVM 生態概況
根據 Purrsec 的數據,截至 6 月 16 日,透過官方橋跨鏈至 Hyperliquid 的 USDC 數量目前為 36 億美元,但實際在 Hyperliquid L1(也就是 HyperEVM) 的 TVL 僅有 18 億。

圖 1、 Hyperliquid 官方橋的 USDC 存量,來源:Purrsec

圖 2、Hyperliquid L1 的 TVL,圖源:DefiLlama
兩者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爲大部分資金在 Hyperliquid 僅是用作進行交易,沒有鎖入鏈上的智能合約中,一方面則是因為 Hyperliquid 具有兩個虛擬機:HyperCore 和 HyperEVM。他們彼此的關係就像是主鏈和側鏈,一般交易者常用的 Hyperliquid 交易所是在前者運行,而其他生態項目則部署於後者。
因此,存入 Hyperliquid Bridge 的 USDC 會分成兩股流向,而 DefiLlama 所統計的僅是 HyperEVM 的資金,也意味著 Hyperliquid 上還有一半的資金尚未真正流入其生態中,隱含巨大的發展潛力。
除了持續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外,HyperEVM 的交易數量和每日活躍地址在過去一個內也有顯著的增長,表示隨著 HYPE 價格的上升,愈來愈多的使用者開始探索 HyperEVM 生態的更多機會。接下來,筆者將簡單介紹幾個有潛力的參與機會。

圖 3、HyperEVM 的鏈上交互數據,來源:Purrsec
Felix
Felix 是一個提供去中心化穩定幣 feUSD 和借貸服務為主的 DeFi 協議,用戶可以存入 HYPE 或 UBTC 作為抵押資產並借出 feUSD。目前 TVL 為 340M,抵押資產價值 292M,是 HyperEVM 規模第二大的 DeFi 項目。

圖 4、Felix 的 TVL,來源:DefiLlama

圖 5、feUSD 的發行量,來源:Purrsec
雖然近期的 TVL 增長主要來自於 HYPE 的上漲,但其抵押穩定幣 feUSD 在過去兩個月的成長相當快速,總發行量已達 74M,貸款利率為 12%,借款的 APY 則有 15% 左右(加上清算的報酬),顯示 Felix 的借貸業務非常活躍。
而除了自家的穩定幣 feUSD 之外,用戶亦可以在 Felix 上借出 USDe、USDT0 和 USDhl 三種穩定幣,雖然除了 USDhl 之外收益比較低,但對於 Hyperliquid 的原生用戶而言有更多選擇,可以根據需求借出相對應的穩定幣,靈活參與不同生態。

圖 6、Felix 上其他可以借貸的穩定幣,來源:Felix
值得注意的是,USDhl 是 Felix 在 6 月 12 日時才新推出的穩定幣,底層資產為 M0 發行的短期美國國債,自帶 4% 的年化回報,獲得的收益會全部用於回購 $HYPE 並分配給使用 USDhl 的用戶,每兩週分發一次獎勵,激發了 USDhl 的借貸需求,借款利率到 18%。獎勵的行為如下表所示:

圖 7,USDhl 獎勵計劃的用戶行為,來源:USDhl Docs
可以留意的是,單只是 HyperCore 的 USDhl/USDC 現貨市場交易就可以獲得 50% 的獎池分配,因此若想要最大化收益,可以參考以下幾個策略:
在 HyperCore 刷交易量,流動性提供方可以獲得三倍的權重加成,此種方式獲得的積分可以最大化。在指定的穩定幣池如 feUSD/USDhl 和 USDT0/USDhl 提供流動性,無常損失的風險較小。在其他非穩定幣池提供流動性,但無常損失的風險比較大。在 Felix 提供 USDhl 作為借款人,可以同時獲得積分和 18% 的借貸收益。
Hyperbeat
Hyperbeat 是一個 HyperEVM 生態的一站式收益聚合協議,提供收益金庫、流動性質押、借貸和代幣兌換等多個服務,讓用戶可以在 Hyperbeat 完成所有 DeFi 操作,並利用不同策略最大化資金使用效率。

圖 8、在 Hyperbeat 質押 HYPE 獲得流動性質押代幣 stHYPE,來源:Hyperbeat

圖 9、Hyperbeat 的借貸池,來源:Hyperbeat

圖 10、Hyperbeat 的收益金庫,來源:Hyperbeat
目前 Hyperbeat 的 TVL 為 126M,主要來自流動性質押和收益金庫,其中後者就佔了 84%,也是 Hyperbeat 業務擴展最快速的地方,因此筆者將著重介紹兩個較為熱門的金庫:Hyperbeat USDT 和 Hyperbeat Ultra HYPE。

圖 11、Hyperbeat USDT 的數據面板,來源:Hyperbeat
Hyperbeat 的金庫面板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基本資訊
包括金庫簡介、APY、TVL、個人持倉和可獲得的項目積分。以 Hyperbeat USDT 為例,可以看到該金庫的 APY 為 21.06%,TVL 為 29.07M,還可以額外累積 Hyperbeat、Hypurrfi、HyperSwap、Sats 和 Resolv 的積分。
收益策略
進一步描述更多金庫的細節,包括金庫的管理人、手續費、兌換比例以及收益策略的組成。從圖 8 來看,Hyperbeat USDT 的金庫管理人為 MEV Captal,平台收取 1% 手續費,管理人收取 20% 的績效費用,主要策略如下表所示:
參與協議操作分配比例Hyperliquid HYPE 的基差交易63%HyperliquidFARTCOIN 的基差交易28%Hypurrfi提供 USD0 並借出 HYPE4%IDLEUSDT0/USDe3%HyperSwapstHYPE/HYPE1%HyperSwapUSDT0/USDe1%
視覺化圖表
能夠看到該金庫完整的 TVL 和 APY 變化,但目前 APY 的數據似乎還沒整合,目前只能看到 TVL 的數據。

圖 12、Hyperbeat Ultra HYPE 的金庫面板,來源:Hyperbeat
Hyperbeat Ultra HYPE 則是根據 WHYPE 建構的收益金庫,和 Hyperbeat USDT 不同的是,該金庫的策略可以全面地參與多個Hyperliquid 的生態項目並累積積分,適合長期看好 Hyperliquid 的空投玩家。該金庫的收益組成如下:
參與協議操作分配比例stHYPE質押 HYPE36.93%Hypurrfi為隔離的 WHYPE 池提供流動性23.11%HyperlendwstHYPE 的循環借貸11.63%HypurrfiwstHYPE 的循環借貸11.4%現金持有 HYPE 現貨8.77%Valantis提供流動性7.23%Hyperbeat在 Morphobeat 使用 wstHYPE 做循環借貸0.94%
需要留意的是,不論是哪一個金庫,目前的 APY 數值都是理想值,因此有可能會隨市場狀況而有所波動。尤其 Hyperbeat USDT 所提供的收益看起來很吸引人,但細看其策略就會發現該金庫的大部分報酬都來自 HYPE 和 FARTCOIN 的基差交易,風險會比較高。
此外,每個金庫所收取的手續費都有所不同。Hyperbeat USDT 的 21% APY 實際要再扣掉平台手續費的 1% 和績效表現的 20%,因此投資人可以實拿的 APY 大概就落在 16% 左右。用戶在參與前需要理解該金庫的所有資訊和相關風險,才可以避免預期收益和實際報酬的落差。
Looped HYPE
Looped HYPE 是一個流動性的收益聚合協議,用戶將 HYPE 存入 Looped HYPE 並獲得 LST 代幣LHYPE。接著 Looped HYPE 會將存入的 HYPE 自動分配至 Hyperliquid 生態中的各個 DEX、借貸和流動性質押協議中,利用循環質押或借貸的方式放大部位的資金使用率,以此提高整體的 APY(目前為 3.5%)和各個項目的積分加成。其策略和分配比例如下:

圖 13、Looped HYPE 的收益策略,來源:Staking Rewards
嚴格來說,筆者認為 Looped HYPE 並不算是一個完整的項目,反而更像是 Hyperbeat 裡面其中一種簡單的收益金庫策略,適合想要有穩定收益、累積項目的空投積分又怕麻煩的投資人。
但筆者之所以介紹這個項目,是因為 Looped HYPE 有推出一個獎勵早期參與者的代幣獎勵計畫,當協議的 TVL 成長至某個階段,就會解鎖一定比例的原生代幣 LOOP 給 LHYPE 的持有者,其詳細的解鎖計畫如下表所示:

圖 14、Looped HYPE 的獎勵計畫,來源:Looping Collective
目前 Looped HYPE 的 TVL 為 58M,剛結束第二階段的獎勵分配,下一個階段目標是當協議的 TVL 達到 100M,就會解鎖 70M 的 LOOP 代幣作為獎勵,平均存 1 美元就可以拿到 0.7 個 LOOP。
用戶可以將拿到的 LOOP 做質押並獲得更多獎勵權重,在下個階段的獎勵解鎖時能夠拿到更多 LOOP 的空投。

圖 15、LOOP 的解鎖時程表,來源:Looping Collective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每次 TVL 達標會分配獎勵給用戶,但官方基金和合作夥伴的代幣份額也會有相對的大額解鎖,可能會影響到 LOOP 的價格表現(截稿前為 $0.024)。因此,這雖然是一個獎勵早期參與者的機會,但同時也是和項目方的博弈,在參與前需要謹慎評估。
延伸思考與總結
HyperEVM 生態中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藍籌項目,如 Hyperlend、Hypurrfi、HyperSwap 和 Kitten Finance 等等,他們都在 HyperEVM 生態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礙於篇幅問題,筆者只挑選幾個目前有較多套利機會的項目做介紹,讀者若對其他項目有興趣可以再自行多做探索。
有趣的是,由於 Hyperliquid 本身就是目前鏈上最大的永續合約交易所,同時又支持部分現貨的訂單簿交易,因此目前 HyperEVM 生態 TVL 前三高的都是借貸協議而不是 DEX,和其他生態有明顯的差異,也表示資金仍集中於 Hyperliquid 中做交易,進一步刺激了借貸需求,也顯示 HyperEVM 生態尚未被市場正視,現在參與生態還來得及埋伏未來的空投機會。
另外,筆者還觀察到目前的 HyperEVM 的生態項目資訊非常透明,基本上都會在官網或是白皮書中主動提供代幣和金庫的合約地址,不像很多 DeFi 項目都需要用戶去鏈上查找。
而區塊瀏覽器 Purrsec 也會顯示代幣的價格、持有者、價格變化、持倉比例和視覺化圖表,可以很清楚地瀏覽任何想要的資訊,在使用體驗上非常絲滑,也方便更多一般使用者可以利用鏈上數據來監控項目方的動向。
總結而言,筆者認為在市場動盪的時候,資金聚集的地方往往會有更多的機會。 Hyperliquuid 作為目前最大的鏈上合約交易所,每日交易量和手續費收入傲視群雄,HYPE 也在近期屢創新高,其生態在不久後也會迎來爆發,加上還有總量 38% 的 HYPE 尚未空投,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會是不錯的埋伏時機,值得持續關注 HyperEVM 的發展狀況。
Pendle Finance:PT、YT 與流動性池的空投積分解析!前言 DeFi 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無數創新的金融工具和策略,其中 Pendle Finance 獨特的收益代幣化(Yield Tokenization)機制更是將代幣拆分為本金/收益兩部分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本文將帶你了解本金代幣(PT)與收益代幣(YT)的背後機制以及衍伸出流動性池的玩法,讓你在 DeFi 領域中不僅能夠創造收益,更能賺取潛藏空投。 Pendle Finance 介紹 Pendle Finance 是專注於拆分原生收益代幣的 DeFi 平台,該平台於 2021 年推出,平台創立初期並沒有太多亮眼表現,不過隨著 2024 年空投積分熱浪來臨,Pendle 迅速成為用戶們快速參與項目的管道之一。 Pendle 核心理念是將資產的「本金」與「收益」分離,讓用戶能靈活交易所需求之資產,假設偏好低風險欲保留本金,則可以用折扣價格購買本金代幣(PT),反之若偏好高風險高收益,則可以用低價購買收益代幣(YT)。 Pendle 市場表現 撰文當下 Pendle 總鎖倉價值(TVL)為 38 億美元,位居以太坊區塊鏈排名前列,時空切換到 2024 積分狂潮時 TVL 更是高達 66 億美元。Pendle 目前支援多條 EVM 區塊鏈更成為其一大優勢,使得用戶在使用的同時能夠更早知曉新興鏈種的空投積分資訊。 圖片來源:DeFiLlama Pendle 必懂名詞|PT、YT是什麼? 在使用 Pendle 之前,建議用戶優先理解以下五個名詞,以免在參與過程中混淆。 標準化收益代幣(SY, Standardized Yield) 當用戶將收益資產存放至 Pendle 平台時,平台允許用戶將其轉化為 SY 作為後續拆分為 PT、YT 的基礎,且由於 PT、YT 是由 SY 拆分得來,因此公式為 PT+YT=SY。 本金代幣(PT, Principal Token) PT 代表拆分後的本金部分,通常會以折扣價進行交易,使用折扣價購買的用戶可等待到期限結束時 1:1 兌換為底層資產。 由於 PT 可以保留本金因此拆分後仍保有一定價值,且憑藉其到期日時可 1:1 兌換的特性,因此理想的 PT 收益曲線如下圖。 收益代幣(YT, Yield Token) YT 代表拆分後的收益部分,包括質押利息、協議獎勵及空投積分皆是由持有 YT 的用戶領取。YT 的價格將隨預期收益、到期日而波動。 由於 YT 僅能領取收益,並不保有資產,因此在到期日當天 YT 價格將歸零,理想的 YT 收益曲線如下圖。 vePENDLE vePendle 為平台幣$Pendle 的質押版本,用戶質押$Pendle 將可獲得流動性池的交易費用抽成以及享有額外的流動性池激勵。撰文當下市場共質押了 38% 總流通量的$Pendle 在平台內。 空投積分(Points) 空投積分是許多 DeFi 項目用於獎勵早期參與者的獎勵機制,通常與項目空投代幣掛鉤,使用 Pendle 購買 YT 代幣亦或是創建流動性池即可獲取 Points 積分獎勵,例如 Pendle 提供 25x 的 Spark Points 給 YT 持有者及流動性提供者。 實際案例假設 為了搞懂 Pendle 複雜的機制,以下筆者先以現實世界中的資產進行假設,再延伸至加密貨幣領域。 案例假設-房子 假設一棟房子($House)價值 1,000 萬,且預期年租金為 50 萬,由此得知 1 SY House=0.95 PT House+0.05 YT House。 拆分完後可以做什麼?大致可依照預期收益上漲/下跌分為兩種情況: 預期該地區租金上漲:若預期未來一年租金>50 萬,則可以出售 PT,買入 YT,如此一來原本僅能收取一份租金的房子變為收取 20 份租金,實現「收益槓桿化」。預期該地區租金下跌:若預期未來一年租金<50 萬,則可以出售 YT,提前先獲取一份收益並保留 PT,待靠近到期日時 0.95 PT 則會逐步上漲為 1 PT,屆時可用 PT 換回房子。 案例假設-加密貨幣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同樣會進行 SY 拆分為 PT、YT 的動作,較特別的是加密貨幣世界中的 YT 除了領取底層收益外,還可以獲取 Points,待未來空投時可以獲取額外收入。 以 sUSDe 舉例,目前 YT 代幣的年化 APY 為 8.72%,過去七天持有 YT 代幣實際獲得的獎勵換算年化為 6.5%,代表用戶預期潛在收益及空投獎勵>2.2%。 Pendle 流動性池 Pendle 流動性池與大多數 DeFi 不同的地方在於,Pendle 的流動性池是由 SY/PT 代幣組合而成,意味著到期日將會歸還所有資產,相較一般流動性池而言,較無需承擔無常損失帶來的風險。 存放流動性池步驟 進入 Pendle 官網並連結 Web3 錢包。至「Pools」介面選擇流動性池。Pendle 允許使用「任意」資產購買流動性池憑證。選擇是否使用 Keep YT Mode 模式,啟用代表留有 YT 代幣,反之則出售。點選 Zap in 並支付 Gas Fee 將資產存入流動性池。開始累積流動性池收益 流動性池收益來源 交易費用(Swap Fee):獲取該流動性池的部分 PT、YT 交易手續費。潛在收益(Underlying Yield):項目方針對存款用戶所發放的基礎獎勵。PT 收益(PT Yield):自存款至到期日可獲取之 PT 代幣收益。$Pendle 獎勵:平台發放平台幣$Pendle 作為流動性提供者的額外獎勵。空投積分:部分流動性池可獲得空投積分,如 Sparks 和 Ethena 上的 Sats。 該如何善用 Pendle? Pendle 將本金及收益拆分的模式,使得該平台能同時滿足低風險偏好以及高風險偏好的用戶,筆者將其以低風險至高風險分為三類,分別為:購買 PT 賺取穩定收益、創建流動性池賺取$Pendle 及積分、購買 YT 賺取利率及積分。 三種策略比較表格 策略風險收益潛力策略缺點適用對象購買 PT低穩定 5~10% APY收益普通,無額外獎勵追求穩定回報流動性池中6~14% APY+少量空投積分到期日前可能產生無常損失想同時保住本金+埋伏空投購買YT高項目發放收益+大量空投積分需對項目瞭若指掌,否則可能面臨嚴重虧損看好空投積分能換取高價值空投 Pendle 錯誤觀念 看完上述介紹及比較後,看似 PT 及流動性池似乎穩賺不賠,但這是真的嗎?筆者認為這個觀念對一半,原因如下: 首先 PT、流動性池能保住本金,甚至獲利的前提是在「到期日」當下能夠無損換回底層資產,不過在到期日前 PT 仍有可能上漲及下跌,因此若提前出售 PT 或移除流動性,可能需要承擔部分虧損。 此外到期日收回的資產為「底層資產」,若使用 BTC、ETH 這類的底層資產進行質押,贖回期間遭遇幣價下跌,則帳面價值(美元本位)仍可能降低,不過若以幣本位而言仍是保本甚至獲利的。 關注流動性池列表 目前較關注的流動性池為 aUSDC 及 USDS,兩者皆預期在近期空投,缺點在於兩者皆屬於存款獲取積分的項目,因此對於小資金的用戶而言獲取的空投預期可能不高。 aUSDC aUSDC 為 Aave 平台發放的生息代幣,流動性池提供 24x Sonic 積分獎勵,Sonic 預期於 6 月份進行第一季空投活動,因此有望在短時間內將空投積分轉換為真金白銀。 aUSDC 流動性池提供最高 10.34% APY 獎勵,以 Pendle 上 TVL 較高的流動性池而言算是相當豐厚的獎勵。 USDS USDS 為 Sky Protocol(原為 MakerDAO)發放的去中心化穩定幣,流動性池提供 25x Spark 積分獎勵,Spark 第一季積分持續至 8 月,因此同樣有望在今年將積分轉換為代幣。 USDS 流動性池提供最高 5.37% APY 獎勵,看似年化報酬低於其餘流動性池,不過依近期觀察而言,Spark 的空投獎勵值得期待,因此筆者也有創建小金額的 USDS 流動性池參與。 結語 Pendle Finance 憑藉將本金及收益拆分的獨特模型,為 DeFi 玩家提供多樣化的參與策略,無論你是喜愛低風險穩定理財的用戶,還是針對項目進行深入研究,決定博取大量空投的玩家,Pendle 皆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對於鏈上早期項目有興趣,不彷立即探索 Pendle Finance,開始賺取空投積分吧!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Pendle Finance:PT、YT 與流動性池的空投積分解析!

前言
DeFi 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無數創新的金融工具和策略,其中 Pendle Finance 獨特的收益代幣化(Yield Tokenization)機制更是將代幣拆分為本金/收益兩部分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本文將帶你了解本金代幣(PT)與收益代幣(YT)的背後機制以及衍伸出流動性池的玩法,讓你在 DeFi 領域中不僅能夠創造收益,更能賺取潛藏空投。
Pendle Finance 介紹
Pendle Finance 是專注於拆分原生收益代幣的 DeFi 平台,該平台於 2021 年推出,平台創立初期並沒有太多亮眼表現,不過隨著 2024 年空投積分熱浪來臨,Pendle 迅速成為用戶們快速參與項目的管道之一。
Pendle 核心理念是將資產的「本金」與「收益」分離,讓用戶能靈活交易所需求之資產,假設偏好低風險欲保留本金,則可以用折扣價格購買本金代幣(PT),反之若偏好高風險高收益,則可以用低價購買收益代幣(YT)。
Pendle 市場表現
撰文當下 Pendle 總鎖倉價值(TVL)為 38 億美元,位居以太坊區塊鏈排名前列,時空切換到 2024 積分狂潮時 TVL 更是高達 66 億美元。Pendle 目前支援多條 EVM 區塊鏈更成為其一大優勢,使得用戶在使用的同時能夠更早知曉新興鏈種的空投積分資訊。

圖片來源:DeFiLlama
Pendle 必懂名詞|PT、YT是什麼?
在使用 Pendle 之前,建議用戶優先理解以下五個名詞,以免在參與過程中混淆。
標準化收益代幣(SY, Standardized Yield)
當用戶將收益資產存放至 Pendle 平台時,平台允許用戶將其轉化為 SY 作為後續拆分為 PT、YT 的基礎,且由於 PT、YT 是由 SY 拆分得來,因此公式為 PT+YT=SY。
本金代幣(PT, Principal Token)
PT 代表拆分後的本金部分,通常會以折扣價進行交易,使用折扣價購買的用戶可等待到期限結束時 1:1 兌換為底層資產。
由於 PT 可以保留本金因此拆分後仍保有一定價值,且憑藉其到期日時可 1:1 兌換的特性,因此理想的 PT 收益曲線如下圖。

收益代幣(YT, Yield Token)
YT 代表拆分後的收益部分,包括質押利息、協議獎勵及空投積分皆是由持有 YT 的用戶領取。YT 的價格將隨預期收益、到期日而波動。
由於 YT 僅能領取收益,並不保有資產,因此在到期日當天 YT 價格將歸零,理想的 YT 收益曲線如下圖。

vePENDLE
vePendle 為平台幣$Pendle 的質押版本,用戶質押$Pendle 將可獲得流動性池的交易費用抽成以及享有額外的流動性池激勵。撰文當下市場共質押了 38% 總流通量的$Pendle 在平台內。
空投積分(Points)
空投積分是許多 DeFi 項目用於獎勵早期參與者的獎勵機制,通常與項目空投代幣掛鉤,使用 Pendle 購買 YT 代幣亦或是創建流動性池即可獲取 Points 積分獎勵,例如 Pendle 提供 25x 的 Spark Points 給 YT 持有者及流動性提供者。
實際案例假設
為了搞懂 Pendle 複雜的機制,以下筆者先以現實世界中的資產進行假設,再延伸至加密貨幣領域。
案例假設-房子
假設一棟房子($House)價值 1,000 萬,且預期年租金為 50 萬,由此得知 1 SY House=0.95 PT House+0.05 YT House。
拆分完後可以做什麼?大致可依照預期收益上漲/下跌分為兩種情況:
預期該地區租金上漲:若預期未來一年租金>50 萬,則可以出售 PT,買入 YT,如此一來原本僅能收取一份租金的房子變為收取 20 份租金,實現「收益槓桿化」。預期該地區租金下跌:若預期未來一年租金<50 萬,則可以出售 YT,提前先獲取一份收益並保留 PT,待靠近到期日時 0.95 PT 則會逐步上漲為 1 PT,屆時可用 PT 換回房子。
案例假設-加密貨幣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同樣會進行 SY 拆分為 PT、YT 的動作,較特別的是加密貨幣世界中的 YT 除了領取底層收益外,還可以獲取 Points,待未來空投時可以獲取額外收入。
以 sUSDe 舉例,目前 YT 代幣的年化 APY 為 8.72%,過去七天持有 YT 代幣實際獲得的獎勵換算年化為 6.5%,代表用戶預期潛在收益及空投獎勵>2.2%。

Pendle 流動性池
Pendle 流動性池與大多數 DeFi 不同的地方在於,Pendle 的流動性池是由 SY/PT 代幣組合而成,意味著到期日將會歸還所有資產,相較一般流動性池而言,較無需承擔無常損失帶來的風險。
存放流動性池步驟
進入 Pendle 官網並連結 Web3 錢包。至「Pools」介面選擇流動性池。Pendle 允許使用「任意」資產購買流動性池憑證。選擇是否使用 Keep YT Mode 模式,啟用代表留有 YT 代幣,反之則出售。點選 Zap in 並支付 Gas Fee 將資產存入流動性池。開始累積流動性池收益
流動性池收益來源
交易費用(Swap Fee):獲取該流動性池的部分 PT、YT 交易手續費。潛在收益(Underlying Yield):項目方針對存款用戶所發放的基礎獎勵。PT 收益(PT Yield):自存款至到期日可獲取之 PT 代幣收益。$Pendle 獎勵:平台發放平台幣$Pendle 作為流動性提供者的額外獎勵。空投積分:部分流動性池可獲得空投積分,如 Sparks 和 Ethena 上的 Sats。

該如何善用 Pendle?
Pendle 將本金及收益拆分的模式,使得該平台能同時滿足低風險偏好以及高風險偏好的用戶,筆者將其以低風險至高風險分為三類,分別為:購買 PT 賺取穩定收益、創建流動性池賺取$Pendle 及積分、購買 YT 賺取利率及積分。
三種策略比較表格
策略風險收益潛力策略缺點適用對象購買 PT低穩定 5~10% APY收益普通,無額外獎勵追求穩定回報流動性池中6~14% APY+少量空投積分到期日前可能產生無常損失想同時保住本金+埋伏空投購買YT高項目發放收益+大量空投積分需對項目瞭若指掌,否則可能面臨嚴重虧損看好空投積分能換取高價值空投
Pendle 錯誤觀念
看完上述介紹及比較後,看似 PT 及流動性池似乎穩賺不賠,但這是真的嗎?筆者認為這個觀念對一半,原因如下:
首先 PT、流動性池能保住本金,甚至獲利的前提是在「到期日」當下能夠無損換回底層資產,不過在到期日前 PT 仍有可能上漲及下跌,因此若提前出售 PT 或移除流動性,可能需要承擔部分虧損。
此外到期日收回的資產為「底層資產」,若使用 BTC、ETH 這類的底層資產進行質押,贖回期間遭遇幣價下跌,則帳面價值(美元本位)仍可能降低,不過若以幣本位而言仍是保本甚至獲利的。
關注流動性池列表
目前較關注的流動性池為 aUSDC 及 USDS,兩者皆預期在近期空投,缺點在於兩者皆屬於存款獲取積分的項目,因此對於小資金的用戶而言獲取的空投預期可能不高。
aUSDC
aUSDC 為 Aave 平台發放的生息代幣,流動性池提供 24x Sonic 積分獎勵,Sonic 預期於 6 月份進行第一季空投活動,因此有望在短時間內將空投積分轉換為真金白銀。
aUSDC 流動性池提供最高 10.34% APY 獎勵,以 Pendle 上 TVL 較高的流動性池而言算是相當豐厚的獎勵。

USDS
USDS 為 Sky Protocol(原為 MakerDAO)發放的去中心化穩定幣,流動性池提供 25x Spark 積分獎勵,Spark 第一季積分持續至 8 月,因此同樣有望在今年將積分轉換為代幣。
USDS 流動性池提供最高 5.37% APY 獎勵,看似年化報酬低於其餘流動性池,不過依近期觀察而言,Spark 的空投獎勵值得期待,因此筆者也有創建小金額的 USDS 流動性池參與。

結語
Pendle Finance 憑藉將本金及收益拆分的獨特模型,為 DeFi 玩家提供多樣化的參與策略,無論你是喜愛低風險穩定理財的用戶,還是針對項目進行深入研究,決定博取大量空投的玩家,Pendle 皆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對於鏈上早期項目有興趣,不彷立即探索 Pendle Finance,開始賺取空投積分吧!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大丰资本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