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大王的大

BTC 持有者
BTC 持有者
中频交易者
8.3 年
陈年老韭菜 / 野生交易员 / 加密常识普及 / 推特@AIBTCAI / 手续费8折邀请码:10181727
12 关注
3.6K+ 粉丝
2.7K+ 点赞
427 分享
全部内容
--
BTC是否会跌破8万刀,卜上一卦:上平, 曰:诸事亨通,上下和合,前途有望,但不易过于急进。 地泽临卦是一个吉利、亨通的卦象,特别利于下对上的亲近、上对下的视察、管理和教化。它代表着阳气初生、势力渐强的上升期。所以,8万刀开始抄底做多!
BTC是否会跌破8万刀,卜上一卦:上平, 曰:诸事亨通,上下和合,前途有望,但不易过于急进。

地泽临卦是一个吉利、亨通的卦象,特别利于下对上的亲近、上对下的视察、管理和教化。它代表着阳气初生、势力渐强的上升期。所以,8万刀开始抄底做多!
更多证据表明加密货币领域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自 10 月 10 日加密货币市场崩盘导致 192 亿美元损失以来,黄金和比特币的价格走势截然相反。 一个月内,黄金的表现比比特币高出 25 个百分点。 此前数月,加密货币和黄金之间一直保持着高度正相关关系,大量资金流入加密货币和黄金市场。 10 月 10 日的清算事件之后,市场发生了变化,此后一直未能恢复。 一切都与杠杆和清算有关。
更多证据表明加密货币领域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自 10 月 10 日加密货币市场崩盘导致 192 亿美元损失以来,黄金和比特币的价格走势截然相反。

一个月内,黄金的表现比比特币高出 25 个百分点。

此前数月,加密货币和黄金之间一直保持着高度正相关关系,大量资金流入加密货币和黄金市场。

10 月 10 日的清算事件之后,市场发生了变化,此后一直未能恢复。

一切都与杠杆和清算有关。
可怕的来了😨 甲骨文的5 年期 CDS(信用违约掉期)大幅走高 很多韭菜不懂这个 就是给甲骨文买违约保险,现在要付 1% 的保费了。 这意味着市场比以前更担心它的债务风险。 一旦这些AI高估值美股债务违约 就会产生连环爆,因为现在美股核心的AI圈企业,都是上下游企业,互相都有交叉持股或业务关联 如果他们连环爆了,那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将远超2008 #鲍威尔发言
可怕的来了😨

甲骨文的5 年期 CDS(信用违约掉期)大幅走高

很多韭菜不懂这个

就是给甲骨文买违约保险,现在要付 1% 的保费了。
这意味着市场比以前更担心它的债务风险。

一旦这些AI高估值美股债务违约
就会产生连环爆,因为现在美股核心的AI圈企业,都是上下游企业,互相都有交叉持股或业务关联

如果他们连环爆了,那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将远超2008 #鲍威尔发言
这像是触发了某家机构或鲸鱼的量化策略,一旦破10就阶梯卖出
这像是触发了某家机构或鲸鱼的量化策略,一旦破10就阶梯卖出
这是前两次政府关门后比特币的变化,700%+爆拉,现在是政府重新开门的第一天,可以再等几天看看。
这是前两次政府关门后比特币的变化,700%+爆拉,现在是政府重新开门的第一天,可以再等几天看看。
周四愉快
周四愉快
今天 0.21 BTC 🟧 现在,0.21 BTC ≈价值 22,000 美元。这笔钱可以买一辆二手车、支付一个学期的大学学费,或者实现一次梦寐以求的假期。 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它今天能买到什么?它代表着:对一种固定、稀缺资产的所有权,这种资产既不能印制也不能稀释。 10 年后,其价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 2100 万枚比特币仍将存在,在法定货币贬值时保护购买力。 趁价格还实惠赶紧囤货。
今天 0.21 BTC 🟧

现在,0.21 BTC ≈价值 22,000 美元。这笔钱可以买一辆二手车、支付一个学期的大学学费,或者实现一次梦寐以求的假期。

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它今天能买到什么?它代表着:对一种固定、稀缺资产的所有权,这种资产既不能印制也不能稀释。

10 年后,其价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 2100 万枚比特币仍将存在,在法定货币贬值时保护购买力。

趁价格还实惠赶紧囤货。
当你发现只符合一条时,应该怎么办?
当你发现只符合一条时,应该怎么办?
人生发财靠康波,什么是康波周期? 康波周期指的是经济中由技术与制度创新驱动的超长波动,大致跨度四到六十年。它不是机械的时间钟表,而是一种由“创新—投资—扩张—过剩—出清—再创新”构成的历史性节奏。当一种通用技术出现时,最初往往只是零散的突破与创业潮,生产率的提升还不显著,但叙事与风险资本开始集聚;随后配套基础设施、人才与制度逐步跟上,应用扩散导致投资与信用同步扩张,资产价格与乐观情绪相互强化;接着过度投资与同质化竞争带来产能过剩与收益下滑,泡沫破裂或漫长去杠杆让经济进入艰难调整;最终,制度和产业结构完成再配置,幸存者占据更高效率的位置,为下一轮技术簇奠定基础。 上可以看到几次相对清晰的长波:蒸汽机和机械化、铁路与钢铁、电气化与化工、石油与汽车、再到信息与互联网。每一波都不是单点创新,而是一串互相促进的“创新簇”,需要时间来建设基础设施、形成标准与培养技能,因此周期会拉得很长。 2026年是一个小高潮,应该会触底反弹!#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人生发财靠康波,什么是康波周期?

康波周期指的是经济中由技术与制度创新驱动的超长波动,大致跨度四到六十年。它不是机械的时间钟表,而是一种由“创新—投资—扩张—过剩—出清—再创新”构成的历史性节奏。当一种通用技术出现时,最初往往只是零散的突破与创业潮,生产率的提升还不显著,但叙事与风险资本开始集聚;随后配套基础设施、人才与制度逐步跟上,应用扩散导致投资与信用同步扩张,资产价格与乐观情绪相互强化;接着过度投资与同质化竞争带来产能过剩与收益下滑,泡沫破裂或漫长去杠杆让经济进入艰难调整;最终,制度和产业结构完成再配置,幸存者占据更高效率的位置,为下一轮技术簇奠定基础。

上可以看到几次相对清晰的长波:蒸汽机和机械化、铁路与钢铁、电气化与化工、石油与汽车、再到信息与互联网。每一波都不是单点创新,而是一串互相促进的“创新簇”,需要时间来建设基础设施、形成标准与培养技能,因此周期会拉得很长。

2026年是一个小高潮,应该会触底反弹!#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看到这篇帖子吵得很厉害,再补充一下,有很多关于中本聪的阴谋论,实际上从系统角度看,中本聪必须要消失,因为不消失,比特币就活不久。 其实比特币厉害的不只是代码,更是“故事”。 中本聪不说话,就像给系统装了道心理防火墙,隔绝人性的干扰。 沉默,不是人没了,而是把影响力“封起来”。 比特币是第一种不需要任何人点头的“钱”。 这既神,又危险。 如果创始人哪天冒个泡,人类对“我来掌控”的冲动就会回潮,社区立刻撕裂。所以他消失,不是装圣人,是为了让系统活下去——这个点子太强,容不下个人的自我。 还有个关键:那大概一百万枚没动过的币,就像新世界中心的一把空王座。只要它们不动,比特币的“道德平衡”就稳;哪怕动一聪,立刻变成政治、怀疑、阴谋论满天飞。 于是我们活在一个“量子状态”的神话里:大家相信中本聪不会回来,这种“缺席的共识”反而让网络更稳。 说白了,中本聪已经不再是某个人。无论他在不在,那个身份都被系统“消化”成了协议的一部分。 比特币像个能自我复制的生命体,活得比创始人还久。那批没动的币,既是旧世界的墓碑,也是新世界的种子——它们标出一个坐标:人类的贪婪,被工程学按住了。 所以与其说中本聪创造了比特币,不如说:比特币借用了中本聪,把自己造出来,然后把“作者署名”删了。#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看到这篇帖子吵得很厉害,再补充一下,有很多关于中本聪的阴谋论,实际上从系统角度看,中本聪必须要消失,因为不消失,比特币就活不久。

其实比特币厉害的不只是代码,更是“故事”。
中本聪不说话,就像给系统装了道心理防火墙,隔绝人性的干扰。
沉默,不是人没了,而是把影响力“封起来”。
比特币是第一种不需要任何人点头的“钱”。
这既神,又危险。
如果创始人哪天冒个泡,人类对“我来掌控”的冲动就会回潮,社区立刻撕裂。所以他消失,不是装圣人,是为了让系统活下去——这个点子太强,容不下个人的自我。
还有个关键:那大概一百万枚没动过的币,就像新世界中心的一把空王座。只要它们不动,比特币的“道德平衡”就稳;哪怕动一聪,立刻变成政治、怀疑、阴谋论满天飞。
于是我们活在一个“量子状态”的神话里:大家相信中本聪不会回来,这种“缺席的共识”反而让网络更稳。
说白了,中本聪已经不再是某个人。无论他在不在,那个身份都被系统“消化”成了协议的一部分。
比特币像个能自我复制的生命体,活得比创始人还久。那批没动的币,既是旧世界的墓碑,也是新世界的种子——它们标出一个坐标:人类的贪婪,被工程学按住了。
所以与其说中本聪创造了比特币,不如说:比特币借用了中本聪,把自己造出来,然后把“作者署名”删了。#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大王的大
--
这是中本聪目前持有的比特币的价值,很大很大一笔财富我。
很多不明白比特币的小白,总觉得要把币放在一个平台里才安全,中本聪放在钱包里的币,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完好,很多小白不知道,实际上任何平台都不如你自托管的钱包安全,这么说吧,比特币助记词的组合数量简直多得惊人。BIP39 中有 2048 个单词,24 个单词,即 2048^24 这个数字非常庞大。
想想: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你按正确顺序“猜出”这些词的概率是 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几乎为零
比特币模式再现?冲击新高在即? 每一轮周期,比特币都在做类似的动作: 50EMA日均线会被击穿三次 然后第三次破位后 巨大的泵就来了 我们现在又走到了同样的位置 还有最后一跌9.5万-9.8万左右 然后 就是享受的时刻! 一起期待 #内容挖矿升级
比特币模式再现?冲击新高在即?

每一轮周期,比特币都在做类似的动作:

50EMA日均线会被击穿三次

然后第三次破位后

巨大的泵就来了

我们现在又走到了同样的位置

还有最后一跌9.5万-9.8万左右

然后 就是享受的时刻!

一起期待 #内容挖矿升级
这是中本聪目前持有的比特币的价值,很大很大一笔财富我。 很多不明白比特币的小白,总觉得要把币放在一个平台里才安全,中本聪放在钱包里的币,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完好,很多小白不知道,实际上任何平台都不如你自托管的钱包安全,这么说吧,比特币助记词的组合数量简直多得惊人。BIP39 中有 2048 个单词,24 个单词,即 2048^24 这个数字非常庞大。 想想: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你按正确顺序“猜出”这些词的概率是 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几乎为零
这是中本聪目前持有的比特币的价值,很大很大一笔财富我。
很多不明白比特币的小白,总觉得要把币放在一个平台里才安全,中本聪放在钱包里的币,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完好,很多小白不知道,实际上任何平台都不如你自托管的钱包安全,这么说吧,比特币助记词的组合数量简直多得惊人。BIP39 中有 2048 个单词,24 个单词,即 2048^24 这个数字非常庞大。
想想: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你按正确顺序“猜出”这些词的概率是 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几乎为零
特朗普:美国政府要向每位美国公民发放2000美元的股息支票,将花费约7000亿美元。 这相当于超过660万枚比特币。 上一次FED一口气印了6T的美元,就是阿川第一个任期里,开启的直升机撒钱,现在中期选举压力山大,2028年MAGA要是保不住执政,那下场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现在又想开直升机撒钱了,只要他敢搞,比特币立刻原地起飞!#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特朗普:美国政府要向每位美国公民发放2000美元的股息支票,将花费约7000亿美元。

这相当于超过660万枚比特币。

上一次FED一口气印了6T的美元,就是阿川第一个任期里,开启的直升机撒钱,现在中期选举压力山大,2028年MAGA要是保不住执政,那下场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现在又想开直升机撒钱了,只要他敢搞,比特币立刻原地起飞!#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巴菲特最后一封股东信:一个时代的谢幕与永恒的投资智慧 巴菲特发布了他的最后一封致股东的信。 刚读完这封信,心情有些复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看到这位投资界的灯塔人物正式宣布"淡出",确实有种时代落幕的感觉。95岁的巴菲特宣布不再撰写年度报告,年底由Greg Abel接任CEO,未来只通过感恩节寄语保持联系。这不是突然的决定,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有条不紊的传承。 整封信最触动我的,是巴菲特对"运气"的反复强调。他说自己"1930年出生、健康、智力尚可、白人、男性,并且在美国",然后加了一句"哇!谢谢你,幸运女神。"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对市场、对历史、对趋势的深刻敬畏。他生在1930年,经历了美国崛起的整个黄金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买的不是股票,是美国的国运。这才是最大的趋势交易——押注国家和文明的长期繁荣。 这让我想到价值投资的本质。很多人以为价值投资就是找便宜股票,但巴菲特用一生证明的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是找到好的趋势,然后长期持有。他说"伯克希尔的业务前景略优于平均水平",注意这个措辞——"略优于平均"。他没有说伯克希尔会永远最好,反而坦承"一二十年后,将会有许多公司比伯克希尔做得更好;我们的规模带来了负担。"这是何等的清醒!在自己的告别信中,依然保持着理性的自我认知。 真正让我震撼的是他对时间尺度的规划。他说伯克希尔"未来一个世纪只需要5-6位CEO"。一个世纪!这不是说说而已,这是真正的百年视角。从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到2025年,整整60年的复利,造就了今天的伯克希尔帝国。他对Greg的评价是"学习速度非常快",但依然强调需要时间来建立信任。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印证了一个简单却常被忽视的真理:复利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不犯大错。真正的财富是时间的朋友,不是时间的敌人。 然后是那句最核心的投资哲学:"股价会反复无常地波动,偶尔会下跌50%左右。不要绝望;美国会复苏,伯克希尔的股票也会。"读到这里我停顿了很久。50%的回撤,在巴菲特眼里不是灾难,是常态。这才是长期持有者应有的心态。不是因为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基本面的深刻信心。他说"伯克希尔发生毁灭性灾难的可能性比我所知的任何企业都要小",这种自信来自于64年的长期建设,来自于对护城河的深刻理解。 信中有一段关于CEO薪酬的讨论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改革者试图通过披露薪酬对比来约束CEO,但"良好的意图并未奏效;反而适得其反。新规则产生的是嫉妒,而非节制。"这揭示了人性和制度设计的深刻矛盾。他强调伯克希尔的管理层"应该会变得相当富有,但他们没有追求世家或个人炫富的欲望。"这才是选择投资标的时最应该看重的——文化和价值观比制度更重要,贪婪和嫉妒是投资的敌人。 巴菲特在信中明确表示要加速向三个孩子的基金会进行生前赠予,因为"孩子们现在正处于经验和智慧的黄金时期,但尚未进入老年。这个'蜜月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他说"来自坟墓的指令历来效果不佳",这个观点太对了。即使是对自己财富的处置,他也保持着理性和务实。他对孩子们说"不需要创造奇迹,也不必害怕失败或失望",只需要"比政府活动和/或私人慈善通常所达到的效果稍好一些就行。"这种对预期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智慧。 读完整封信,我最大的感受是:巴菲特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64年时间,从纺织厂改造成保险+投资的复合体,再到今天的多元化帝国。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每一步都着眼长远。他是真正的理性主义者,95岁了依然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承认运气的作用,承认规模的局限,承认自己早年的"宏大慈善计划并不可行"。这种理性,在成功人士中极为罕见。 他和查理·芒格64年的合作,"有过分歧,但从未争吵过"。对Greg的信任达到了"我无法想出任何一个人能让我觉得比格雷格更值得托付你我的积蓄"的程度。他培养的不是继承人,而是同样具有长期主义精神的传承者。他说"伯克希尔将始终以使其存在成为美国一项资产的方式来管理",这不是投资策略,这是使命。他把价值投资上升到了社会责任的高度。 巴菲特生于1930年,经历了大萧条、二战、冷战、互联网泡沫、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是买入的机会。他的成功不是因为预测了这些危机,而是因为相信美国的长期繁荣,持续买入优质资产,永远不下车。这才是真正的趋势交易——不是追涨杀跌,而是押注文明的进步。 这封信是一个95岁老人的告别,但更是一堂关于投资、关于人生、关于传承的大师课。他用一生证明了价值投资是有效的,长期持有是必要的,理性和耐心是稀缺的。在加密货币、AI、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重读这些朴素的道理,反而更有价值。 致敬巴菲特,致敬这个时代。市场永远会有波动,但真正的价值会穿越时间。这是他用95年人生、64年投资生涯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课。当一个时代的灯塔开始熄灭,他留下的光芒却会照亮更远的未来。

巴菲特最后一封股东信:一个时代的谢幕与永恒的投资智慧


巴菲特发布了他的最后一封致股东的信。
刚读完这封信,心情有些复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看到这位投资界的灯塔人物正式宣布"淡出",确实有种时代落幕的感觉。95岁的巴菲特宣布不再撰写年度报告,年底由Greg Abel接任CEO,未来只通过感恩节寄语保持联系。这不是突然的决定,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有条不紊的传承。
整封信最触动我的,是巴菲特对"运气"的反复强调。他说自己"1930年出生、健康、智力尚可、白人、男性,并且在美国",然后加了一句"哇!谢谢你,幸运女神。"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对市场、对历史、对趋势的深刻敬畏。他生在1930年,经历了美国崛起的整个黄金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买的不是股票,是美国的国运。这才是最大的趋势交易——押注国家和文明的长期繁荣。
这让我想到价值投资的本质。很多人以为价值投资就是找便宜股票,但巴菲特用一生证明的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是找到好的趋势,然后长期持有。他说"伯克希尔的业务前景略优于平均水平",注意这个措辞——"略优于平均"。他没有说伯克希尔会永远最好,反而坦承"一二十年后,将会有许多公司比伯克希尔做得更好;我们的规模带来了负担。"这是何等的清醒!在自己的告别信中,依然保持着理性的自我认知。
真正让我震撼的是他对时间尺度的规划。他说伯克希尔"未来一个世纪只需要5-6位CEO"。一个世纪!这不是说说而已,这是真正的百年视角。从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到2025年,整整60年的复利,造就了今天的伯克希尔帝国。他对Greg的评价是"学习速度非常快",但依然强调需要时间来建立信任。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印证了一个简单却常被忽视的真理:复利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不犯大错。真正的财富是时间的朋友,不是时间的敌人。
然后是那句最核心的投资哲学:"股价会反复无常地波动,偶尔会下跌50%左右。不要绝望;美国会复苏,伯克希尔的股票也会。"读到这里我停顿了很久。50%的回撤,在巴菲特眼里不是灾难,是常态。这才是长期持有者应有的心态。不是因为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基本面的深刻信心。他说"伯克希尔发生毁灭性灾难的可能性比我所知的任何企业都要小",这种自信来自于64年的长期建设,来自于对护城河的深刻理解。
信中有一段关于CEO薪酬的讨论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改革者试图通过披露薪酬对比来约束CEO,但"良好的意图并未奏效;反而适得其反。新规则产生的是嫉妒,而非节制。"这揭示了人性和制度设计的深刻矛盾。他强调伯克希尔的管理层"应该会变得相当富有,但他们没有追求世家或个人炫富的欲望。"这才是选择投资标的时最应该看重的——文化和价值观比制度更重要,贪婪和嫉妒是投资的敌人。
巴菲特在信中明确表示要加速向三个孩子的基金会进行生前赠予,因为"孩子们现在正处于经验和智慧的黄金时期,但尚未进入老年。这个'蜜月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他说"来自坟墓的指令历来效果不佳",这个观点太对了。即使是对自己财富的处置,他也保持着理性和务实。他对孩子们说"不需要创造奇迹,也不必害怕失败或失望",只需要"比政府活动和/或私人慈善通常所达到的效果稍好一些就行。"这种对预期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智慧。
读完整封信,我最大的感受是:巴菲特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64年时间,从纺织厂改造成保险+投资的复合体,再到今天的多元化帝国。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每一步都着眼长远。他是真正的理性主义者,95岁了依然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承认运气的作用,承认规模的局限,承认自己早年的"宏大慈善计划并不可行"。这种理性,在成功人士中极为罕见。
他和查理·芒格64年的合作,"有过分歧,但从未争吵过"。对Greg的信任达到了"我无法想出任何一个人能让我觉得比格雷格更值得托付你我的积蓄"的程度。他培养的不是继承人,而是同样具有长期主义精神的传承者。他说"伯克希尔将始终以使其存在成为美国一项资产的方式来管理",这不是投资策略,这是使命。他把价值投资上升到了社会责任的高度。
巴菲特生于1930年,经历了大萧条、二战、冷战、互联网泡沫、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是买入的机会。他的成功不是因为预测了这些危机,而是因为相信美国的长期繁荣,持续买入优质资产,永远不下车。这才是真正的趋势交易——不是追涨杀跌,而是押注文明的进步。
这封信是一个95岁老人的告别,但更是一堂关于投资、关于人生、关于传承的大师课。他用一生证明了价值投资是有效的,长期持有是必要的,理性和耐心是稀缺的。在加密货币、AI、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重读这些朴素的道理,反而更有价值。
致敬巴菲特,致敬这个时代。市场永远会有波动,但真正的价值会穿越时间。这是他用95年人生、64年投资生涯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课。当一个时代的灯塔开始熄灭,他留下的光芒却会照亮更远的未来。
纽约联储主席预计量化宽松政策即将启动,一旦鲍威尔对量化宽松(QE)有任何的暗示,流动性将像决堤之水一样涌向市场,那时将是你大幅配置山寨币的时刻(实事上现在主流的山寨已经在ptice in了,刚看了下FIL都涨了78%了)#加密市场回调
纽约联储主席预计量化宽松政策即将启动,一旦鲍威尔对量化宽松(QE)有任何的暗示,流动性将像决堤之水一样涌向市场,那时将是你大幅配置山寨币的时刻(实事上现在主流的山寨已经在ptice in了,刚看了下FIL都涨了78%了)#加密市场回调
🚨🚨🚨 比特币持有量飙升到历史新高! 根据CruptoQuant的数据,持续买入比特币的地址在两个月内增加了一倍多,从13万个钱包地址,增加到26.2万个,所以他们预感到了什么?#加密市场回调
🚨🚨🚨 比特币持有量飙升到历史新高!

根据CruptoQuant的数据,持续买入比特币的地址在两个月内增加了一倍多,从13万个钱包地址,增加到26.2万个,所以他们预感到了什么?#加密市场回调
哥们儿,你有没有想过,人类史上最大的一笔“盗窃”——整整10万亿美元——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发生在你眼皮子底下?2025年11月,稳定币市值刚冲破3110亿刀,今年交易量直接把Visa甩在身后,你却还在朋友圈刷比特币10.1万的梗。Tether和Circle这两兄弟,表面老实,背地里已经成了美联储的超级打工仔:手里攥着2000多亿美国国债,每年光利息就能躺赚150亿,顺便还把传统银行摸不到的10万亿交易量给消化了,简直是“闷声发大财”的教科书。 你以为《GENIUS法案》是来管加密货币的?错!它是给美元偷偷加了个外挂。每发一枚稳定币,就等于给美国国债又买了一张;每笔交易,都在给美元霸权续命。拉美九成加密买卖直接用美元稳定币,中东危机时拿它当救命稻草,企业跨境转账成本直降七成,美联储呢?把CBDC研发外包给私企,自己在幕后当大导演。这不就是升级版的欧洲美元吗?更快、更透明,还盖了国会大印。 到2027年,美国国债还得再吃1.5万亿需求,想省钱?得先吐500亿。结算?不到1秒,比特币还在那儿排队10分钟。过去10个月,稳定币狂飙55%,比特币价格原地踏步。更离谱的是,不用银行账户、不用审批,就能把美元塞到地球最偏的角落。 比特币负责上热搜,稳定币负责拆房子——Swift每年2万亿结算额,眨眼就没了。笼子?早关上了!现在可编程美元像微信红包一样飞,三家公司管发行,美国财政部当保镖,交易所、钱包、协议全被它渗透。 2028稳定币总量从6000亿窜到2万亿,全球汇款四分之一靠它,代币化资产几万亿起步。监管叔叔笑眯眯,银行大佬还在睡午觉,整个金融体系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换了壳。 美元霸权越是靠稳定币把触手伸到全球每个角落,比特币的稀缺性就越像夜空里那颗最亮的星——没人能印、没人能管、没人能关。所以,long bitcoin,兄弟
哥们儿,你有没有想过,人类史上最大的一笔“盗窃”——整整10万亿美元——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发生在你眼皮子底下?2025年11月,稳定币市值刚冲破3110亿刀,今年交易量直接把Visa甩在身后,你却还在朋友圈刷比特币10.1万的梗。Tether和Circle这两兄弟,表面老实,背地里已经成了美联储的超级打工仔:手里攥着2000多亿美国国债,每年光利息就能躺赚150亿,顺便还把传统银行摸不到的10万亿交易量给消化了,简直是“闷声发大财”的教科书。
你以为《GENIUS法案》是来管加密货币的?错!它是给美元偷偷加了个外挂。每发一枚稳定币,就等于给美国国债又买了一张;每笔交易,都在给美元霸权续命。拉美九成加密买卖直接用美元稳定币,中东危机时拿它当救命稻草,企业跨境转账成本直降七成,美联储呢?把CBDC研发外包给私企,自己在幕后当大导演。这不就是升级版的欧洲美元吗?更快、更透明,还盖了国会大印。
到2027年,美国国债还得再吃1.5万亿需求,想省钱?得先吐500亿。结算?不到1秒,比特币还在那儿排队10分钟。过去10个月,稳定币狂飙55%,比特币价格原地踏步。更离谱的是,不用银行账户、不用审批,就能把美元塞到地球最偏的角落。
比特币负责上热搜,稳定币负责拆房子——Swift每年2万亿结算额,眨眼就没了。笼子?早关上了!现在可编程美元像微信红包一样飞,三家公司管发行,美国财政部当保镖,交易所、钱包、协议全被它渗透。
2028稳定币总量从6000亿窜到2万亿,全球汇款四分之一靠它,代币化资产几万亿起步。监管叔叔笑眯眯,银行大佬还在睡午觉,整个金融体系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换了壳。
美元霸权越是靠稳定币把触手伸到全球每个角落,比特币的稀缺性就越像夜空里那颗最亮的星——没人能印、没人能管、没人能关。所以,long bitcoin,兄弟
美联储印钞狂飙!达里奥惊爆:AI泡沫+比特币要爆20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股市在高位狂飙时,美联储却选择“印钞”刺激?这会不会是下一个大泡沫的导火索?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在最新X帖子中发出警告:美联储停止量化紧缩(QT)并重启量化宽松(QE),表面上是技术调整,实则可能点燃债务周期的下一场危机。让我们一探究竟,这或许是投资者必须警惕的信号! 达里奥将此举置于“大债务周期”(Big Debt Cycle)的框架下,这是他新书《国家如何破产:大周期》(How Countries Go Broke: The Big Cycle)中的核心概念。他指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逐步增加储备以匹配银行体系和经济增长。但在达里奥看来,这相当于宽松政策,尤其当利率下调、财政赤字庞大时,美联储与财政部互动可能演变为债务货币化。如果私人信贷和资本市场强劲,股市创高、信用利差低迷、失业率低至4.3%、通胀超标(超过3%),再加上AI股泡沫(根据他的泡沫指标),这就成了“刺激泡沫”的经典场景。 他质疑,这是否超出技术层面?政治环境下,政府倾向于减少管制,推动资本主义“大增长”模式,而巨额赤字、债务和债券供需失衡正逼近。达里奥提醒,当美国国债供给过剩、央行“印钞”买债、财政部缩短债券期限以填补长期债需求缺口时,这就是债务周期晚期的标志性动态。他强调,他的目标是“教人钓鱼”:分享市场机制思考,而非直接投资建议。 那么,QE的机制如何运作?达里奥解释,QE注入流动性,压低实际利率(如帖子附图所示)。流动性去向决定一切:若流入金融资产,会推高价格、扩大估值倍数、压缩风险溢价、金价上涨,导致“金融资产通胀”,并加剧财富差距。若渗透到商品、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则引发通胀。但本次因自动化取代劳动力,通胀传导可能较弱。若通胀过高,名义利率上升可能抵消实际利率下降,伤害债券和股票。 一切由相对吸引力驱动:投资者基于资金成本和回报选择借贷或投资。举例,金价(0%收益率) vs. 10年期国债(约4%收益率):若金价预期涨幅超4%,金更吸引人。通胀越高,金越优于债券,因为货币供给增加贬值,而金供给稳定。QE预计压低实际收益率、压缩风险溢价、推高P/E倍数,尤其利好长久期资产如科技、AI和增长股,以及通胀对冲如金和通胀挂钩债券。实体资产公司(如矿业、基础设施)可能在通胀苏醒时优于纯科技股。滞后效应下,通胀或高于基线;若实际收益率降而通胀预期升,名义估值扩但实际回报侵蚀。 达里奥强调“本次不同”:以往QE用于衰退期——资产低估、经济疲弱、通胀低、信贷紧缩,是“刺激萧条”。如今相反:资产高估(S&P 500收益率为4.4%,股权风险溢价仅0.3%)、经济强劲(GDP增长2%)、通胀温和但上行压力大(全球化退潮、关税)、信贷充裕。这是“刺激泡沫”,类似1999年末或2010-2011“流动性融涨”,最终需紧缩遏通胀、戳破泡沫。最佳卖出时机:融涨期,紧缩前。 财政政策高度刺激(巨债、赤字、短期债发行),QE将货币化政府债,而非仅重振私人体系,更危险、更通胀。这像对增长尤其是AI的“大赌注”,通过宽松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达里奥呼吁密切监测,以善加导航。 结合达里奥的分析框架,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在这一周期中可能表现出色。其有限供给(2100万枚)类似于黄金,抗货币贬值和通胀。在QE注入流动性、压低实际利率的环境下,比特币有望受益于金融资产通胀,吸引资金流入,推动价格上涨。截至2025年11月7日,比特币价格约103,878美元,较一年前69,335美元上涨近50%,已创下新高(近期峰值超107,000美元)。若通胀预期升温、债券吸引力下降,比特币相对优势增强,尤其在“刺激泡沫”阶段,可能迎来“流动性融涨”。然而,风险并存:泡沫破裂时,美联储紧缩或监管收紧(如潜在的加密政策变化)可能引发剧烈回调。投资者需警惕其高波动性,并在熔涨后期评估卖出时机。

美联储印钞狂飙!达里奥惊爆:AI泡沫+比特币要爆20万?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股市在高位狂飙时,美联储却选择“印钞”刺激?这会不会是下一个大泡沫的导火索?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在最新X帖子中发出警告:美联储停止量化紧缩(QT)并重启量化宽松(QE),表面上是技术调整,实则可能点燃债务周期的下一场危机。让我们一探究竟,这或许是投资者必须警惕的信号!


达里奥将此举置于“大债务周期”(Big Debt Cycle)的框架下,这是他新书《国家如何破产:大周期》(How Countries Go Broke: The Big Cycle)中的核心概念。他指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将逐步增加储备以匹配银行体系和经济增长。但在达里奥看来,这相当于宽松政策,尤其当利率下调、财政赤字庞大时,美联储与财政部互动可能演变为债务货币化。如果私人信贷和资本市场强劲,股市创高、信用利差低迷、失业率低至4.3%、通胀超标(超过3%),再加上AI股泡沫(根据他的泡沫指标),这就成了“刺激泡沫”的经典场景。


他质疑,这是否超出技术层面?政治环境下,政府倾向于减少管制,推动资本主义“大增长”模式,而巨额赤字、债务和债券供需失衡正逼近。达里奥提醒,当美国国债供给过剩、央行“印钞”买债、财政部缩短债券期限以填补长期债需求缺口时,这就是债务周期晚期的标志性动态。他强调,他的目标是“教人钓鱼”:分享市场机制思考,而非直接投资建议。


那么,QE的机制如何运作?达里奥解释,QE注入流动性,压低实际利率(如帖子附图所示)。流动性去向决定一切:若流入金融资产,会推高价格、扩大估值倍数、压缩风险溢价、金价上涨,导致“金融资产通胀”,并加剧财富差距。若渗透到商品、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则引发通胀。但本次因自动化取代劳动力,通胀传导可能较弱。若通胀过高,名义利率上升可能抵消实际利率下降,伤害债券和股票。


一切由相对吸引力驱动:投资者基于资金成本和回报选择借贷或投资。举例,金价(0%收益率) vs. 10年期国债(约4%收益率):若金价预期涨幅超4%,金更吸引人。通胀越高,金越优于债券,因为货币供给增加贬值,而金供给稳定。QE预计压低实际收益率、压缩风险溢价、推高P/E倍数,尤其利好长久期资产如科技、AI和增长股,以及通胀对冲如金和通胀挂钩债券。实体资产公司(如矿业、基础设施)可能在通胀苏醒时优于纯科技股。滞后效应下,通胀或高于基线;若实际收益率降而通胀预期升,名义估值扩但实际回报侵蚀。


达里奥强调“本次不同”:以往QE用于衰退期——资产低估、经济疲弱、通胀低、信贷紧缩,是“刺激萧条”。如今相反:资产高估(S&P 500收益率为4.4%,股权风险溢价仅0.3%)、经济强劲(GDP增长2%)、通胀温和但上行压力大(全球化退潮、关税)、信贷充裕。这是“刺激泡沫”,类似1999年末或2010-2011“流动性融涨”,最终需紧缩遏通胀、戳破泡沫。最佳卖出时机:融涨期,紧缩前。


财政政策高度刺激(巨债、赤字、短期债发行),QE将货币化政府债,而非仅重振私人体系,更危险、更通胀。这像对增长尤其是AI的“大赌注”,通过宽松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达里奥呼吁密切监测,以善加导航。


结合达里奥的分析框架,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在这一周期中可能表现出色。其有限供给(2100万枚)类似于黄金,抗货币贬值和通胀。在QE注入流动性、压低实际利率的环境下,比特币有望受益于金融资产通胀,吸引资金流入,推动价格上涨。截至2025年11月7日,比特币价格约103,878美元,较一年前69,335美元上涨近50%,已创下新高(近期峰值超107,000美元)。若通胀预期升温、债券吸引力下降,比特币相对优势增强,尤其在“刺激泡沫”阶段,可能迎来“流动性融涨”。然而,风险并存:泡沫破裂时,美联储紧缩或监管收紧(如潜在的加密政策变化)可能引发剧烈回调。投资者需警惕其高波动性,并在熔涨后期评估卖出时机。
加密市场现在处于流动性衰弱阶段 👀👀 而随着川普关税官司败诉率飙升到70%+ 以及民主党拿下三个州的选举 市场风险暂时趋于缓和 而流动性指标已经开始抬头(图中虚线) 一般而言该指标会先于价格两周左右 跟我之前的判断一样 12月会是一个好季节! #加密市场回调
加密市场现在处于流动性衰弱阶段 👀👀
而随着川普关税官司败诉率飙升到70%+
以及民主党拿下三个州的选举
市场风险暂时趋于缓和
而流动性指标已经开始抬头(图中虚线)
一般而言该指标会先于价格两周左右
跟我之前的判断一样
12月会是一个好季节!
#加密市场回调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三叔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