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
个人主页
热门文章
新闻
收藏与点赞
历史记录
创作者中心
设置
AB Kuai Dong
634
个内容
关注
AB Kuai Dong
关注
认证创作者
实盘交易
ETH 持有者
中频交易者
6.2 年
2016 年入行从业,专栏作家,兴趣内容分享和研究,现居东京。
6
关注
16.2K+
粉丝
4.3K+
点赞
765
分享
全部内容
投资组合
全部
引用
视频
直播
AB Kuai Dong
--
8 年资深从业者告诉你:如何度过行业的垃圾时间最近市场又渐渐沉寂了,很多同行表示也有些看不清方向,或是在被迫做时间的朋友,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回顾过去,从我 2016 年入圈,似乎经历过四次大的垃圾周期,虽然我内心时长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正向周期还会回来的,流动性也会回来的,但真当处于垃圾时间的时候,人会多少有些抑郁或无奈。 中关村的冬天。 第一次垃圾时间是我入圈的时候,那时候行业刚从 2015 年寒冬,转向 2016 年的恢复期,位于中关村的 OKCoin 和火币网,也停止了裁员,市场正在逐渐恢复,交易所们也终于有了正向的收入。 由于当时是首次入圈,那种新奇感,伴随着我持续了两年,这也意味着无论行业,发生什么黑天鹅,我都保持着对行业充满期待。 很多那会的交易所员工,也在今天成为了行业大佬,他们很少有人会提起,自己曾在某所打工过,租住过 2000 多块的合租挂壁房里,现在他们更愿意用 xxx 创始人,或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来自称,领英资料也从无教育经历,变成了新国立或常春藤的 MBA。 当然,那时候圈子其实还好玩一些,大家的学历和背景水平参差不齐,基本每月在创业大街,都有区块链的相关路演和讲座,讲师可能是曾经卖牛肉买币的暴富大哥,也可能是技校毕业的交易所运营负责人,那个年代行业是真的下沉,参加这些会也确实真的很下头。 虽然那时候没有 Meme,但是有很多这些下头活动和 CX 盘,让行业很歌舞升平,那一年聚币、元宝、比特时代、比特儿也是天天有百倍神话,虽然流动性都很差,10 万人民币买个山寨币,5% 滑点出去了,但至少支持微信充值。 那年,我参与的第一个上所项目,是个圈内网红的 IP 币,我负责帮他们改白皮书和完成上所对接,当然后续代币也没有下文了,上所后资方和网红赚了一波钱,大家也都散伙了,资方继续回它们的文化领域,包装一个又一个网红,而那位网红本人,后来也摇身一变去了 OKCoin 当了一年的副总裁,然后淡圈。 所以,那波寒冬,行业还是很精彩的,因为传统和币圈的连接,无论是法币还是法律,都没有任何的阻碍,各种奇怪的项目每天都在上演。 ICO 后的落幕。 第二次垃圾时间,是 2018 下半年到 2019 年的时候,很多刷推的朋友们,应该有不少是在那波 ICO 后入圈的,当时行业的资产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和超买,于是泡沫刺破后,市场进入了长久的沉寂期。 还记得有个小插曲,就是当时泡沫正赶上,很多 16、17 年互联网创投 VC 们,投过的项目,普遍出现了烂尾,于是那一波凡是融不到 A 或 B 轮的,又或者是连清算都清不起的公司,全被拉来区块链领域,割了一波,那年也成功地让很多 VC 回了一波血,LP 那边也算是过得去了。 在那波行业泡沫结束后,其实行业内,还剩下的公司并不多,很多人发现发完币后,没有任何收入了,资方赚完钱也不管了,于是都想去开交易所,于是那两年,每次行业一搞线下活动,交易所 BD 比项目方和媒体都要多。 其实从 19 年之后,我觉得行业的 CEX 数量一直都没有那会多,19 年那会多到什么程度呢?我记得有个媒体搞了个线下大会,它们把报名分类成:项目方、媒体、交易所、开发者。结果,来自交易所的报名人数,是其它加起来的三倍。 所以,那一波垃圾时间也非常无聊,虽然 19 年中旬出现了像 VDS 这种共振盘、旋涡盘,但没卷 3 个月就崩了,刚起的一点火苗,也瞬间消失。 这也导致,那波寒冬,被迫 PVP 的交易所们,只能尝试去开发各种新的功能。于是那一年,期货合约爆火,基本人人手里都挂着个 BTC 的多单或空单,各路带单大师和软件,也是层出不穷。 最终,那一波的垃圾时间,我和大家也在人人开单的环境下度过,基本再去线下见人,没有人是不开着单的。 乐高组合的崩塌。 第三次垃圾时间,应该是绝大多数朋友都经历过的,也就是 22 年下半年和 23 年,这中途行业基本天天都是坏新闻,而我当时也正值在创业,应该是第二家公司了。 其实当我看到 LUNA 暴雷,FTX 倒闭,ETH 清算,我当时是无感的,其一是我持有的资产不多,因为创业,我高点卖掉了信仰的比特币(大概 6 万美金的位置);其二是我当时第二轮融资,已经 Close 了,大家也都字面和口头上答应了参与,其中包括一线的交易所投资部门。 但当,我真正感到行业进入寒冬的时候,是尝试让大家打融资款了,结果得到的普遍反馈都是:xxx 基金被困在 FTX 里了,xxx 投资负责人被裁了,xxx 表示 CFO 不给放款了,财务紧张,最终连续各催 2 个月无果后(虽然少数人履行承诺,确实给到了),我决定先继续走下去,尝试各种自救,比如做小游戏,做外包,做市场单子,但无论如何折腾,市场总是会给现实一击,最终,员工们受不了了,看到没有钱没有工资后,也就散了,我也被迫进入了垃圾时间。 「熊市的时候就该少折腾。」这是一位投资人在事后告诉我的话,我想确实是,如果当时在市场崩溃中,我把所有东西都暂停,并且保留最低限度的运营,或许在 23 年底那波 ETF 复苏,会存有子弹。 那一次,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创业失败,如何面对投资人,也有不少有经验的同行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大不了人先消失一段时间,但是可能我内心还是放不下这个包袱,所以我告诉了每一位投资人,我失败了,我还记得最有印象的是,我当时在 TG 上跟 Suji 讲完,他那天或许也不太开心,然后我就被持续输出了一番,也让我去卖房子补上(不过那时候,我既没有房子也没有比特币),创业直接将我干返贫了,所以今天我也建议,没事别创业,当然后续我和 Suji 关系还是很好,但那次我哭了。 但幸好,我遇到了我喜欢的女孩,然后我们一起去日本转了一圈,在那里,我被环境所治愈,我也面基了疫情 3 年没见到的网友们。同时,我也发现这几年创业,让我的身体变差了很多,各项体检指标都很糟糕,于是接下来的垃圾时间,我就在每天学习日语和条理身体中度过,偶尔也会跟以前的投资人开会,探讨市场恢复的可能。 但回过头看,或许这也是注定的,因为后续还在卷的朋友们,今天似乎面临了更大的问题,更高的估值,更高的融资额,更高的用户期待,更多的负债,更惨的市场,更紧逼的对赌期限。 流动性的低迷。 第四次的垃圾时间,也就是现在了。相信很多朋友们,此时正备受煎熬,除非你玩 Meme 玩的不亦乐乎,成功赶上了河马、招财猫和山羊,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赶上的。 因为我最近炒了 50 多个 Meme,只赶上了河马这一波。。 第四次垃圾时间让我看开了很多,其一是我没有在创业了(真正意义上的养团队),我觉得这种经营超出了我的能力,我身边还在创业的朋友们也都是,相比前两年,都大幅裁减了员工人数;其二是我在新的环境了,没错,我后续移居到了日本,成为了东京郊区的小居民,我发现这里类似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东西方从业者很好的连接点,能让我每周,都能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们,一起喝杯咖啡聊一聊。 但这波垃圾时间,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就是山寨市场,也就是真正的圈内,没有任何的真实新增用户和流动性。 你可能认为 TON 呢?Line 呢?但他们的效果,并不是很持久,其实从做市商和交易所多方面的信息反馈来看,这些转化用户并不多,依然无法阻止交易所们继续在裁员。 So… 停下来,是的,停下来,不折腾,继续做好自己和观望这个市场,没事学学日语和英语,然后锻炼健身,读读文章,然后等待 2025 年的到来,同时为新的叙事做好准备。 相信我,或许有一天无聊坐在电脑前的时候,牛市就悄咪咪地来临了,而这时,你会了更多的语言,学会了更多的工具,或者认识了更多的人,他们都可能会在无意中,帮助到你,你也会帮助到他。 一眨眼,一周又过去了,入秋的天气有了很多新的风景,总之,祝你也能度过这无聊的垃圾时间,提升自己。 AB Kuai Dong 10 月 25 日 写于东京郊区的家里。
置顶
8 年资深从业者告诉你:如何度过行业的垃圾时间
最近市场又渐渐沉寂了,很多同行表示也有些看不清方向,或是在被迫做时间的朋友,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回顾过去,从我 2016 年入圈,似乎经历过四次大的垃圾周期,虽然我内心时长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正向周期还会回来的,流动性也会回来的,但真当处于垃圾时间的时候,人会多少有些抑郁或无奈。
中关村的冬天。
第一次垃圾时间是我入圈的时候,那时候行业刚从 2015 年寒冬,转向 2016 年的恢复期,位于中关村的 OKCoin 和火币网,也停止了裁员,市场正在逐渐恢复,交易所们也终于有了正向的收入。
由于当时是首次入圈,那种新奇感,伴随着我持续了两年,这也意味着无论行业,发生什么黑天鹅,我都保持着对行业充满期待。
很多那会的交易所员工,也在今天成为了行业大佬,他们很少有人会提起,自己曾在某所打工过,租住过 2000 多块的合租挂壁房里,现在他们更愿意用 xxx 创始人,或是基金的管理合伙人来自称,领英资料也从无教育经历,变成了新国立或常春藤的 MBA。
当然,那时候圈子其实还好玩一些,大家的学历和背景水平参差不齐,基本每月在创业大街,都有区块链的相关路演和讲座,讲师可能是曾经卖牛肉买币的暴富大哥,也可能是技校毕业的交易所运营负责人,那个年代行业是真的下沉,参加这些会也确实真的很下头。
虽然那时候没有 Meme,但是有很多这些下头活动和 CX 盘,让行业很歌舞升平,那一年聚币、元宝、比特时代、比特儿也是天天有百倍神话,虽然流动性都很差,10 万人民币买个山寨币,5% 滑点出去了,但至少支持微信充值。
那年,我参与的第一个上所项目,是个圈内网红的 IP 币,我负责帮他们改白皮书和完成上所对接,当然后续代币也没有下文了,上所后资方和网红赚了一波钱,大家也都散伙了,资方继续回它们的文化领域,包装一个又一个网红,而那位网红本人,后来也摇身一变去了 OKCoin 当了一年的副总裁,然后淡圈。
所以,那波寒冬,行业还是很精彩的,因为传统和币圈的连接,无论是法币还是法律,都没有任何的阻碍,各种奇怪的项目每天都在上演。
ICO 后的落幕。
第二次垃圾时间,是 2018 下半年到 2019 年的时候,很多刷推的朋友们,应该有不少是在那波 ICO 后入圈的,当时行业的资产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和超买,于是泡沫刺破后,市场进入了长久的沉寂期。
还记得有个小插曲,就是当时泡沫正赶上,很多 16、17 年互联网创投 VC 们,投过的项目,普遍出现了烂尾,于是那一波凡是融不到 A 或 B 轮的,又或者是连清算都清不起的公司,全被拉来区块链领域,割了一波,那年也成功地让很多 VC 回了一波血,LP 那边也算是过得去了。
在那波行业泡沫结束后,其实行业内,还剩下的公司并不多,很多人发现发完币后,没有任何收入了,资方赚完钱也不管了,于是都想去开交易所,于是那两年,每次行业一搞线下活动,交易所 BD 比项目方和媒体都要多。
其实从 19 年之后,我觉得行业的 CEX 数量一直都没有那会多,19 年那会多到什么程度呢?我记得有个媒体搞了个线下大会,它们把报名分类成:项目方、媒体、交易所、开发者。结果,来自交易所的报名人数,是其它加起来的三倍。
所以,那一波垃圾时间也非常无聊,虽然 19 年中旬出现了像 VDS 这种共振盘、旋涡盘,但没卷 3 个月就崩了,刚起的一点火苗,也瞬间消失。
这也导致,那波寒冬,被迫 PVP 的交易所们,只能尝试去开发各种新的功能。于是那一年,期货合约爆火,基本人人手里都挂着个 BTC 的多单或空单,各路带单大师和软件,也是层出不穷。
最终,那一波的垃圾时间,我和大家也在人人开单的环境下度过,基本再去线下见人,没有人是不开着单的。
乐高组合的崩塌。
第三次垃圾时间,应该是绝大多数朋友都经历过的,也就是 22 年下半年和 23 年,这中途行业基本天天都是坏新闻,而我当时也正值在创业,应该是第二家公司了。
其实当我看到 LUNA 暴雷,FTX 倒闭,ETH 清算,我当时是无感的,其一是我持有的资产不多,因为创业,我高点卖掉了信仰的比特币(大概 6 万美金的位置);其二是我当时第二轮融资,已经 Close 了,大家也都字面和口头上答应了参与,其中包括一线的交易所投资部门。
但当,我真正感到行业进入寒冬的时候,是尝试让大家打融资款了,结果得到的普遍反馈都是:xxx 基金被困在 FTX 里了,xxx 投资负责人被裁了,xxx 表示 CFO 不给放款了,财务紧张,最终连续各催 2 个月无果后(虽然少数人履行承诺,确实给到了),我决定先继续走下去,尝试各种自救,比如做小游戏,做外包,做市场单子,但无论如何折腾,市场总是会给现实一击,最终,员工们受不了了,看到没有钱没有工资后,也就散了,我也被迫进入了垃圾时间。
「熊市的时候就该少折腾。」这是一位投资人在事后告诉我的话,我想确实是,如果当时在市场崩溃中,我把所有东西都暂停,并且保留最低限度的运营,或许在 23 年底那波 ETF 复苏,会存有子弹。
那一次,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创业失败,如何面对投资人,也有不少有经验的同行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大不了人先消失一段时间,但是可能我内心还是放不下这个包袱,所以我告诉了每一位投资人,我失败了,我还记得最有印象的是,我当时在 TG 上跟 Suji 讲完,他那天或许也不太开心,然后我就被持续输出了一番,也让我去卖房子补上(不过那时候,我既没有房子也没有比特币),创业直接将我干返贫了,所以今天我也建议,没事别创业,当然后续我和 Suji 关系还是很好,但那次我哭了。
但幸好,我遇到了我喜欢的女孩,然后我们一起去日本转了一圈,在那里,我被环境所治愈,我也面基了疫情 3 年没见到的网友们。同时,我也发现这几年创业,让我的身体变差了很多,各项体检指标都很糟糕,于是接下来的垃圾时间,我就在每天学习日语和条理身体中度过,偶尔也会跟以前的投资人开会,探讨市场恢复的可能。
但回过头看,或许这也是注定的,因为后续还在卷的朋友们,今天似乎面临了更大的问题,更高的估值,更高的融资额,更高的用户期待,更多的负债,更惨的市场,更紧逼的对赌期限。
流动性的低迷。
第四次的垃圾时间,也就是现在了。相信很多朋友们,此时正备受煎熬,除非你玩 Meme 玩的不亦乐乎,成功赶上了河马、招财猫和山羊,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赶上的。
因为我最近炒了 50 多个 Meme,只赶上了河马这一波。。
第四次垃圾时间让我看开了很多,其一是我没有在创业了(真正意义上的养团队),我觉得这种经营超出了我的能力,我身边还在创业的朋友们也都是,相比前两年,都大幅裁减了员工人数;其二是我在新的环境了,没错,我后续移居到了日本,成为了东京郊区的小居民,我发现这里类似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东西方从业者很好的连接点,能让我每周,都能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们,一起喝杯咖啡聊一聊。
但这波垃圾时间,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就是山寨市场,也就是真正的圈内,没有任何的真实新增用户和流动性。
你可能认为 TON 呢?Line 呢?但他们的效果,并不是很持久,其实从做市商和交易所多方面的信息反馈来看,这些转化用户并不多,依然无法阻止交易所们继续在裁员。
So… 停下来,是的,停下来,不折腾,继续做好自己和观望这个市场,没事学学日语和英语,然后锻炼健身,读读文章,然后等待 2025 年的到来,同时为新的叙事做好准备。
相信我,或许有一天无聊坐在电脑前的时候,牛市就悄咪咪地来临了,而这时,你会了更多的语言,学会了更多的工具,或者认识了更多的人,他们都可能会在无意中,帮助到你,你也会帮助到他。
一眨眼,一周又过去了,入秋的天气有了很多新的风景,总之,祝你也能度过这无聊的垃圾时间,提升自己。
AB Kuai Dong
10 月 25 日
写于东京郊区的家里。
AB Kuai Dong
--
以太坊历史上的 4 次争议9 年后的今天,以太坊似乎又面临了社区上的争议,双方阵营吵得不可开交。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很荣幸在以太坊诞生后的第二年初,进入了这个行业,也因此我曾亲身经历过,以太坊诞生以来当时最大的危机。 相信很多老人,都曾经历过那场危机,对比今天的社区氛围,那次危机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开发和持有者,也是连着几天都没有睡觉了。 星期五的结束。 那一天是 2016 年的 6 月 17 日,没记错的话是星期五,与大家一样,本该结束疲惫一周工作的我们,收到了工作群的消息推送,当看到交易所的 ETH 价格的时候,相信每个人真的是差点吓晕了过去。 后来,顺着讨论,我找到了 Vitalik 在 Reddit 上的帖子,内容简短直接,就是以太坊参与的 DAO 项目被攻击了,被盗了非常多的 ETH。然后各家中心化交易所,都收到了邮件和联络,要求停止 ETH 的交易和充提,于是所有人在那天,都在加班等待以太坊官方的下一步通知。 有趣的是,当时看了下 Reddit 那条帖子评论区,基本都是在调侃以太坊的,尤其是当时的比特币持有者,对以太坊的设计和缺陷,点评的头头是道。 那几天,除了以太坊的少数持有者,在继续相信以太坊以外,基本打开 QQ 群,全是很有攻击性的评论。 但万幸的是,由于一些先前的设计,黑客没法直接提现这些被盗资产,需要等待 20 多天之后才能提现,也因此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等待官方的下一步通知。 随后,Vitalik 就在以太坊博客上发布了一篇公告,大致意思是我们要分叉了,为了拯救以太坊,为了阻止黑客拿到这 14% 总量的 ETH。 但当时,其实无论持有者,还是作为交易所的我们,大家手里都或多或少有些 ETH,所以社区上绝大多数的持有者,都支持了这场分叉,交易所的每一个人也加入到了这场事件的关注和讨论,并配合最后分叉工作的进行。 那件事之后,也有不少社区意见领袖,向以太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个建议就是,以太坊基金会不应该过度去参与一个项目,而是应该保持中立,仅资助一些基础框架的开发。 或许那次事件之后,这也让基金会一直在处于一个偏中立的角色,而不是像其它公链那样,亲身下场去参与和喊单一些项目,然后让币价表现的更出色。 8 年的今天,我仍然认为,今天的以太坊基金会很多决策,包括 Vitalik 的决策,都深受那个事件的影响。 ICO 后的落幕。 第二次关于以太坊大的争议,是 17、18 年那波 ICO 热潮的落幕。在 ICO 热来临之前,ETH 的持有者还是很分散的,随着后续越来越多的项目,通过募资 ETH 来分发自己的代币,这也使很多本该活跃的 ETH,被集中到了不少项目方的手里。 而这其中,很多项目方都是对区块链没有任何信仰的,他们只是追随风口的过路人,或是被资方强拉到这个领域发币的。也因此,这些人在获得 ETH 后,就直接卖掉变现了,也有部分在下跌事后,发现 ETH 一直价格低迷,就不愿等待直接卖币离场了。 那时,社区也爆发了对以太坊的抨击,其中最大的观点就是:智能合约最大的用途就是发币,但行情不好就没有人发币了,以太坊也就没用了。 我还记得那时候,打开 Etherscan,烧 Gas 前 10 的合约应用,9 个都是跟链上博彩或骗局相关的,这些应用绝大多数的设计也很有趣,就是在网站上放一个以太坊地址,你打过去有概率会返还更多的 ETH 回来,然后一直等待网站跑路为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那个。 那一波,除了社区针对以太坊的 Fud,也有部分 ETH 的信仰者,卖掉了手里的代币,然后去买了 EOS 或 TRON,其中买 EOS 的人更多,因为除了来自创始人的画饼蓝图之外,当时 EOS 的节点投票,也是搞的非常传销,这也让很多无法忍受 ETH 价格低迷的持有者,离场了。 但事后来看,ETH 赢了。EOS 的创始人,也去开辟了新的项目。今天也有一些博主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果此时你卖掉了 ETH 去买 XXX,那就等同于当年卖掉 ETH 买 EOS。 对于这点,我不发表任何的评价。。因为现在社区双方,争吵的太激烈了。 DeFi 时代的结束。 第三次关于以太坊大的争议,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经历过,那就是 22 年 DeFi 那波的崩塌。当时,随着 ETH 价格出现剧烈下跌,在链上开着杠杆或对赌的人,都在排队等着被清算。 于是,社区又出现了很多声音,即随着清算越厉害,会不会 ETH 跌的就会更多,而 ETH 跌的更多,清算会不会更厉害。 但好在,ETH 挺到了 900 多美金的那个位置,这也是很多机构和低杠杆参与者的安全线。与 20 年 312 那波相比,这一次有不少人抄底到了便宜的 ETH,所以我觉得,行业参与者增多也是有好处的,潜在的抄底买家也会增多。 然后,紧接着各类 Layer2 就登场了,ETH 的质押又开启了,然后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 ReStaking、并行 EVM 等。 那一次,关于以太坊的 Fud 讨论其实并不大,我觉得原因有三:其一,除了以太坊以外的其它公链,也都很惨;其二,当时基金会和业内头部机构,有强烈的方向引导,这对 ETH 持有者在对币价信心上,有正向作用;其三,骂 FTX 的人,比骂以太坊的人要更多,那时候对 Solana 的抨击,可是要比现在对 ETH 猛多了。 所以,那次是关于以太坊争议时间窗口最短,也最和平的一次,很多开发者还是在继续 Build 自己的项目,生态也还是偏繁荣,持有者也愿意积极地质押自己的 ETH。 直到很多预期相继落地和 Meme 季的到来。。 币价的低迷。 这一次,是我亲身体会到的第四次,关于以太坊大的争议,以太坊本身出现问题了么?没有,一没有被盗,二币价还保持正常的波动,三基础设施还在保持运作。 但是,很多我们过于期待的预期落地后,市场没有反馈出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也导致了社区的不满。不少人参与了 Vitalik 或基金会成员站台的项目,结果落地后发现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的效果,一些创始人也被挖出来,到处旅行和参会的奢侈经历,与融资前的创业样子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而一些以太系的项目,也在不断推高估值这个过程中,被早期投资者先场外 OTC 获利离场。我相信不少中文区的社区和博主,都或多或少帮着分担,消化了这些高估值的项目转让份额。 那项目方知道么?他们或许知道,也或许不知道,但也没法去干涉,毕竟 100 万刀的 Seed 份额,拆成 100 份,机构加价卖给 KOL 和社区这事,谁也没法去跟项目方求证,但碍于机构的知名度,签署转让协议时,没人会质疑这事。 除此之外,曾经很多坚挺以太坊的早期投资者们,在这场争议中,也出现了缺席,当然,我能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事情,因为他们也要卖掉 ETH,去支持自己的事业建设,比如去开合规交易所,去新加坡投资移民,去做更大的投资。 所以,今天的以太坊,在社区阵营上,确实缺少了像以前那样的支持者,但回顾过去的 3 次社区争议,尤其是危机感最为激烈的那次,以太坊都顺利地走了过来。 其实,作为加密的参与者,我个人是支持社区出现强烈的讨论,因为历史上每次出现这种现象时,往往行业就要出现新的转机,而新的叙事也会随之而来。 最终,市场还是会变成价格决定立场。所以,让我们继续保持激烈的讨论,这没什么不好。
置顶
以太坊历史上的 4 次争议
9 年后的今天,以太坊似乎又面临了社区上的争议,双方阵营吵得不可开交。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很荣幸在以太坊诞生后的第二年初,进入了这个行业,也因此我曾亲身经历过,以太坊诞生以来当时最大的危机。
相信很多老人,都曾经历过那场危机,对比今天的社区氛围,那次危机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开发和持有者,也是连着几天都没有睡觉了。
星期五的结束。
那一天是 2016 年的 6 月 17 日,没记错的话是星期五,与大家一样,本该结束疲惫一周工作的我们,收到了工作群的消息推送,当看到交易所的 ETH 价格的时候,相信每个人真的是差点吓晕了过去。
后来,顺着讨论,我找到了 Vitalik 在 Reddit 上的帖子,内容简短直接,就是以太坊参与的 DAO 项目被攻击了,被盗了非常多的 ETH。然后各家中心化交易所,都收到了邮件和联络,要求停止 ETH 的交易和充提,于是所有人在那天,都在加班等待以太坊官方的下一步通知。
有趣的是,当时看了下 Reddit 那条帖子评论区,基本都是在调侃以太坊的,尤其是当时的比特币持有者,对以太坊的设计和缺陷,点评的头头是道。
那几天,除了以太坊的少数持有者,在继续相信以太坊以外,基本打开 QQ 群,全是很有攻击性的评论。
但万幸的是,由于一些先前的设计,黑客没法直接提现这些被盗资产,需要等待 20 多天之后才能提现,也因此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等待官方的下一步通知。
随后,Vitalik 就在以太坊博客上发布了一篇公告,大致意思是我们要分叉了,为了拯救以太坊,为了阻止黑客拿到这 14% 总量的 ETH。
但当时,其实无论持有者,还是作为交易所的我们,大家手里都或多或少有些 ETH,所以社区上绝大多数的持有者,都支持了这场分叉,交易所的每一个人也加入到了这场事件的关注和讨论,并配合最后分叉工作的进行。
那件事之后,也有不少社区意见领袖,向以太坊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个建议就是,以太坊基金会不应该过度去参与一个项目,而是应该保持中立,仅资助一些基础框架的开发。
或许那次事件之后,这也让基金会一直在处于一个偏中立的角色,而不是像其它公链那样,亲身下场去参与和喊单一些项目,然后让币价表现的更出色。
8 年的今天,我仍然认为,今天的以太坊基金会很多决策,包括 Vitalik 的决策,都深受那个事件的影响。
ICO 后的落幕。
第二次关于以太坊大的争议,是 17、18 年那波 ICO 热潮的落幕。在 ICO 热来临之前,ETH 的持有者还是很分散的,随着后续越来越多的项目,通过募资 ETH 来分发自己的代币,这也使很多本该活跃的 ETH,被集中到了不少项目方的手里。
而这其中,很多项目方都是对区块链没有任何信仰的,他们只是追随风口的过路人,或是被资方强拉到这个领域发币的。也因此,这些人在获得 ETH 后,就直接卖掉变现了,也有部分在下跌事后,发现 ETH 一直价格低迷,就不愿等待直接卖币离场了。
那时,社区也爆发了对以太坊的抨击,其中最大的观点就是:智能合约最大的用途就是发币,但行情不好就没有人发币了,以太坊也就没用了。
我还记得那时候,打开 Etherscan,烧 Gas 前 10 的合约应用,9 个都是跟链上博彩或骗局相关的,这些应用绝大多数的设计也很有趣,就是在网站上放一个以太坊地址,你打过去有概率会返还更多的 ETH 回来,然后一直等待网站跑路为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那个。
那一波,除了社区针对以太坊的 Fud,也有部分 ETH 的信仰者,卖掉了手里的代币,然后去买了 EOS 或 TRON,其中买 EOS 的人更多,因为除了来自创始人的画饼蓝图之外,当时 EOS 的节点投票,也是搞的非常传销,这也让很多无法忍受 ETH 价格低迷的持有者,离场了。
但事后来看,ETH 赢了。EOS 的创始人,也去开辟了新的项目。今天也有一些博主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果此时你卖掉了 ETH 去买 XXX,那就等同于当年卖掉 ETH 买 EOS。
对于这点,我不发表任何的评价。。因为现在社区双方,争吵的太激烈了。
DeFi 时代的结束。
第三次关于以太坊大的争议,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经历过,那就是 22 年 DeFi 那波的崩塌。当时,随着 ETH 价格出现剧烈下跌,在链上开着杠杆或对赌的人,都在排队等着被清算。
于是,社区又出现了很多声音,即随着清算越厉害,会不会 ETH 跌的就会更多,而 ETH 跌的更多,清算会不会更厉害。
但好在,ETH 挺到了 900 多美金的那个位置,这也是很多机构和低杠杆参与者的安全线。与 20 年 312 那波相比,这一次有不少人抄底到了便宜的 ETH,所以我觉得,行业参与者增多也是有好处的,潜在的抄底买家也会增多。
然后,紧接着各类 Layer2 就登场了,ETH 的质押又开启了,然后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 ReStaking、并行 EVM 等。
那一次,关于以太坊的 Fud 讨论其实并不大,我觉得原因有三:其一,除了以太坊以外的其它公链,也都很惨;其二,当时基金会和业内头部机构,有强烈的方向引导,这对 ETH 持有者在对币价信心上,有正向作用;其三,骂 FTX 的人,比骂以太坊的人要更多,那时候对 Solana 的抨击,可是要比现在对 ETH 猛多了。
所以,那次是关于以太坊争议时间窗口最短,也最和平的一次,很多开发者还是在继续 Build 自己的项目,生态也还是偏繁荣,持有者也愿意积极地质押自己的 ETH。
直到很多预期相继落地和 Meme 季的到来。。
币价的低迷。
这一次,是我亲身体会到的第四次,关于以太坊大的争议,以太坊本身出现问题了么?没有,一没有被盗,二币价还保持正常的波动,三基础设施还在保持运作。
但是,很多我们过于期待的预期落地后,市场没有反馈出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也导致了社区的不满。不少人参与了 Vitalik 或基金会成员站台的项目,结果落地后发现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的效果,一些创始人也被挖出来,到处旅行和参会的奢侈经历,与融资前的创业样子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而一些以太系的项目,也在不断推高估值这个过程中,被早期投资者先场外 OTC 获利离场。我相信不少中文区的社区和博主,都或多或少帮着分担,消化了这些高估值的项目转让份额。
那项目方知道么?他们或许知道,也或许不知道,但也没法去干涉,毕竟 100 万刀的 Seed 份额,拆成 100 份,机构加价卖给 KOL 和社区这事,谁也没法去跟项目方求证,但碍于机构的知名度,签署转让协议时,没人会质疑这事。
除此之外,曾经很多坚挺以太坊的早期投资者们,在这场争议中,也出现了缺席,当然,我能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事情,因为他们也要卖掉 ETH,去支持自己的事业建设,比如去开合规交易所,去新加坡投资移民,去做更大的投资。
所以,今天的以太坊,在社区阵营上,确实缺少了像以前那样的支持者,但回顾过去的 3 次社区争议,尤其是危机感最为激烈的那次,以太坊都顺利地走了过来。
其实,作为加密的参与者,我个人是支持社区出现强烈的讨论,因为历史上每次出现这种现象时,往往行业就要出现新的转机,而新的叙事也会随之而来。
最终,市场还是会变成价格决定立场。所以,让我们继续保持激烈的讨论,这没什么不好。
ETH
TRX
AB Kuai Dong
--
今年 3 月那会,犯了一个错误,以为那波 $BTC 从 10 万下跌到 7 万,行情结束了。 但不少微策略上市公司、华尔街机构,在那会大量买入了散户、早期持有者恐慌出逃的 BTC,从此市场完成了洗盘和大换手,最终比特币奔向了 12 万。 上周末这个剧情发生在了 $ETH 身上。 这一次,我不再恐慌。
今年 3 月那会,犯了一个错误,以为那波
$BTC
从 10 万下跌到 7 万,行情结束了。
但不少微策略上市公司、华尔街机构,在那会大量买入了散户、早期持有者恐慌出逃的 BTC,从此市场完成了洗盘和大换手,最终比特币奔向了 12 万。
上周末这个剧情发生在了
$ETH
身上。
这一次,我不再恐慌。
BTC
ETH
AB Kuai Dong
--
短短的 35 天! · BMNR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ETH 储备公司 · 持有 83.31 万枚 ETH,目标是收购流通的 5% · 前美盛资本董事长 Bill Miller 也成为了公司股东 · 全美第 42 大流动性股票,日成交额达 16 亿美元 · 木头姐的 ARK 也是重大股东之一 拿好 ETH,拥入买 E 的公司会越来越多。 不要卖给机构。
短短的 35 天!
· BMNR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ETH
储备公司
· 持有 83.31 万枚 ETH,目标是收购流通的 5%
· 前美盛资本董事长 Bill Miller 也成为了公司股东
· 全美第 42 大流动性股票,日成交额达 16 亿美元
· 木头姐的 ARK 也是重大股东之一
拿好 ETH,拥入买 E 的公司会越来越多。
不要卖给机构。
ETH
AB Kuai Dong
--
明天币安 Alpha 上 Succinct 主站 HODLer 上 Towns 两个都是大天王级项目,前者是 Paradigm 去年重仓投的生成网络,想把零知识证明做成去中心化云服务,任何链或项目都能从它家购买,获取可信的证明结果。 Towns 则是 a16z 陪跑两年的加密社交应用,Coinbase 后续也参与了投资。 两个项目加起来,融资金额差不多约 1 亿美金了,都是期望市值,在 5 亿美金以上的项目。 虽然这几天大币行情很好,但是 VC 新币们还是不好说能否一口气冲上去,前者 Succinct 有做韩国市场,或许能博弈一下 Upbit? 总之这两位,都集中在明天发了,热闹了。
明天币安 Alpha 上 Succinct
主站 HODLer 上 Towns
两个都是大天王级项目,前者是 Paradigm 去年重仓投的生成网络,想把零知识证明做成去中心化云服务,任何链或项目都能从它家购买,获取可信的证明结果。
Towns 则是 a16z 陪跑两年的加密社交应用,Coinbase 后续也参与了投资。
两个项目加起来,融资金额差不多约 1 亿美金了,都是期望市值,在 5 亿美金以上的项目。
虽然这几天大币行情很好,但是 VC 新币们还是不好说能否一口气冲上去,前者 Succinct 有做韩国市场,或许能博弈一下 Upbit?
总之这两位,都集中在明天发了,热闹了。
AB Kuai Dong
--
果然,一大波北大杰出校友,华人企业家孙宇晨,成功上太空的帖子,在各大社交渠道刷屏了。 而孙哥的推特,今天也改名(去过太空版。 这 2800 万刀,似乎没白花?$TRX
果然,一大波北大杰出校友,华人企业家孙宇晨,成功上太空的帖子,在各大社交渠道刷屏了。
而孙哥的推特,今天也改名(去过太空版。
这 2800 万刀,似乎没白花?
$TRX
TRX
AB Kuai Dong
--
无论是本届 Tom Lee,还是上届 SBF 每一波喊单狂人,电脑旁必有张床 四舍五入:想成功 = 电脑前放张床 $ETH $SOL
无论是本届 Tom Lee,还是上届 SBF
每一波喊单狂人,电脑旁必有张床
四舍五入:想成功 = 电脑前放张床
$ETH
$SOL
SOL
ETH
AB Kuai Dong
--
$LDO Lido 裁员了 15%,即使行情这么好。 除了支出压力,最大的问题是这波买 E 的 $ETH 微策略和机构们,都在走自己的质押方案。 比如 BMNR 走了 Anchorage Digita,SBET 披露部分走了 Coinbase 托管,而贝莱德等 ETF 则全部做离线质押。每一届行情话事人,都在扶持和使用自己认可的项目。 这就是我之前所担心的,未来 ETH 是 ETH,E 上面的山寨,只是个山寨。老一波没有被这届华尔街看上的 DeFi 们,也就成了时代的缩影,热闹与它无关。
$LDO
Lido 裁员了 15%,即使行情这么好。
除了支出压力,最大的问题是这波买 E 的
$ETH
微策略和机构们,都在走自己的质押方案。
比如 BMNR 走了 Anchorage Digita,SBET 披露部分走了 Coinbase 托管,而贝莱德等 ETF 则全部做离线质押。每一届行情话事人,都在扶持和使用自己认可的项目。
这就是我之前所担心的,未来 ETH 是 ETH,E 上面的山寨,只是个山寨。老一波没有被这届华尔街看上的 DeFi 们,也就成了时代的缩影,热闹与它无关。
LDO
ETH
AB Kuai Dong
--
可以确定,驱动这波 $ETH 的预期逻辑: SEC 和白宫公布 Project Crypto 政策,旨在把美国金融市场扩展到链上,使美国保持金融领先地位。 在多个华尔街银行,对各公链进行调研下,选中了最大智能合约,且不会宕机的以太坊链。 所以现在大家在做的: 搭自己的 E 链、各种资产代币化、收购更多的 ETH。 比特币当前有 12%,已经被各类上市公司、机构、ETF 相关发行者所持有,而以太坊 ETH 当前大概才 5.2%,远没有达到华尔街的预期。 所以这个夏天,继续洗盘, 继续震掉更多的散户,加速换手。 大家手里的 E 越来越少, 机构手里的 E 将越来越多。
可以确定,驱动这波
$ETH
的预期逻辑:
SEC 和白宫公布 Project Crypto 政策,旨在把美国金融市场扩展到链上,使美国保持金融领先地位。
在多个华尔街银行,对各公链进行调研下,选中了最大智能合约,且不会宕机的以太坊链。
所以现在大家在做的:
搭自己的 E 链、各种资产代币化、收购更多的 ETH。
比特币当前有 12%,已经被各类上市公司、机构、ETF 相关发行者所持有,而以太坊 ETH 当前大概才 5.2%,远没有达到华尔街的预期。
所以这个夏天,继续洗盘,
继续震掉更多的散户,加速换手。
大家手里的 E 越来越少,
机构手里的 E 将越来越多。
ETH
BTC
AB Kuai Dong
--
一个专门跟踪 Hyperliquid 的老哥,表示 Paradigm 正持有着大量 $HYPE 代币,平均建仓成本为 16.5 美元,目前已浮盈 4.5 亿。 它跟踪了这波建仓路径: · 早期通过 Wintermute 做市商帮忙扫货。 · 之后通过 FalconX 在交易所做场外买入。 在去年 12 月,Wintermute 向新钱包转移了 418 万枚 HYPE 代币,之后又发送到 10 个新钱包,单个持仓 15 – 84 万枚不等。 在今年 2 - 4 月,又有 156 万、1079 万、261 万枚 HYPE,依次从 Gate 提出,并分散到若干无历史新钱包。 他认为,当前公开声明持有 HYPE 代币的顶级机构里,只有 Paradigm 有这种链上巨额 + 洗白钱包的操作习惯,而另外一家支持 Hyperliquid 的微策略实体,也明确提到了 Paradigm 关联。 目前老哥这次追踪到了 1913 万枚 HYPE,占 HYPE 实际流通的约 6%。如果属实,Paradigm 这波就成了 HYPE 的最大投资人了。
一个专门跟踪 Hyperliquid 的老哥,表示 Paradigm 正持有着大量 $HYPE 代币,平均建仓成本为 16.5 美元,目前已浮盈 4.5 亿。
它跟踪了这波建仓路径:
· 早期通过 Wintermute 做市商帮忙扫货。
· 之后通过 FalconX 在交易所做场外买入。
在去年 12 月,Wintermute 向新钱包转移了 418 万枚 HYPE 代币,之后又发送到 10 个新钱包,单个持仓 15 – 84 万枚不等。
在今年 2 - 4 月,又有 156 万、1079 万、261 万枚 HYPE,依次从 Gate 提出,并分散到若干无历史新钱包。
他认为,当前公开声明持有 HYPE 代币的顶级机构里,只有 Paradigm 有这种链上巨额 + 洗白钱包的操作习惯,而另外一家支持 Hyperliquid 的微策略实体,也明确提到了 Paradigm 关联。
目前老哥这次追踪到了 1913 万枚 HYPE,占 HYPE 实际流通的约 6%。如果属实,Paradigm 这波就成了 HYPE 的最大投资人了。
HYPE
AB Kuai Dong
--
传奇交易员鸽子 Eugene,这周末抄底成功了。它当时在 $ETH 3500 附近部署的多单,差点 3400 被打止损。 目前它看好短期冲击到 3800 - 4000,继续挑战新高。主要 BTC 这次也成功撑住了,行情大概率继续。
传奇交易员鸽子 Eugene,这周末抄底成功了。它当时在
$ETH
3500 附近部署的多单,差点 3400 被打止损。
目前它看好短期冲击到 3800 - 4000,继续挑战新高。主要 BTC 这次也成功撑住了,行情大概率继续。
ETH
BTC
AB Kuai Dong
--
从起飞到落地不到 8 分钟,孙宇晨的上太空之旅就完结了,不愧是孙哥,就是快! 目前,孙哥已经安然无恙走出飞行器。 大家不用担心 TRX,被强制去中心化啦 $TRX
从起飞到落地不到 8 分钟,孙宇晨的上太空之旅就完结了,不愧是孙哥,就是快!
目前,孙哥已经安然无恙走出飞行器。
大家不用担心 TRX,被强制去中心化啦
$TRX
TRX
AB Kuai Dong
--
刚刚,孙宇晨已正式登上蓝色起源火箭, 20 分钟后,将前往太空。 目前火箭正处于发射准备阶段。$TRX
刚刚,孙宇晨已正式登上蓝色起源火箭,
20 分钟后,将前往太空。
目前火箭正处于发射准备阶段。
$TRX
TRX
AB Kuai Dong
--
上半年的叙事: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 总统和国会牵头,力推法案。 下半年的叙事:美国金融资产全部上链。 SEC 和白宫牵头,Project Crypto 政策。 此时的香港,链上转账稳定币要 KYC。
上半年的叙事: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
总统和国会牵头,力推法案。
下半年的叙事:美国金融资产全部上链。
SEC 和白宫牵头,Project Crypto 政策。
此时的香港,链上转账稳定币要 KYC。
BTC
AB Kuai Dong
--
周五晚间市场大跌恐慌时,木头姐的 ARK 方舟基金,大举抄底了 Coinbase,并加仓了 $ETH 微策略 BMNR 的股票,同时卖出了刚经历过新高的 Roblox。 目前木头姐在加密公司配置比例,仍然超过 17%。 似乎依然押注加密牛市继续。
周五晚间市场大跌恐慌时,木头姐的 ARK 方舟基金,大举抄底了 Coinbase,并加仓了
$ETH
微策略 BMNR 的股票,同时卖出了刚经历过新高的 Roblox。
目前木头姐在加密公司配置比例,仍然超过 17%。
似乎依然押注加密牛市继续。
ETH
AB Kuai Dong
--
很多人问孙宇晨这次上太空,能不能安全回来。 根据火箭公司披露的信息: 1. 孙哥这次搭载的任务火箭,已成功把 52 名乘客送上过太空、零人员伤亡。 2. 相比于 SpaceX 的环绕地球几圈,这次搭乘只是体验亚轨道,仅在太空 10 分钟左右。 3. 另外飞行器配备了 3 把降落伞 + 缓冲环,整船在飞行中出现异常,会自动启动逃生塔,确保孙哥能活着。 目前发射时间,确定为: 内地时间今天晚间的 20 点半 整个过程大概 1 小时左右, 届时也会开启网络直播。$TRX
很多人问孙宇晨这次上太空,能不能安全回来。
根据火箭公司披露的信息:
1. 孙哥这次搭载的任务火箭,已成功把 52 名乘客送上过太空、零人员伤亡。
2. 相比于 SpaceX 的环绕地球几圈,这次搭乘只是体验亚轨道,仅在太空 10 分钟左右。
3. 另外飞行器配备了 3 把降落伞 + 缓冲环,整船在飞行中出现异常,会自动启动逃生塔,确保孙哥能活着。
目前发射时间,确定为:
内地时间今天晚间的 20 点半
整个过程大概 1 小时左右,
届时也会开启网络直播。
$TRX
AB Kuai Dong
--
孙宇晨将于内地时间 8 月 3 日,也就是明天,登上火箭前往太空。
目前在发射基地的休息训练仓
悬挂的是:中国国旗。。
TRX
AB Kuai Dong
--
这波 $ETH 著名嘴吹 Tom Lee 表示: 有些人就是有自己的喜好,它们做空了 ETH 但他认为 4000 是初始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最终的目标是 ETH 价格 1.5 万美金 另外 Solana 和 Sui 确实有新东西在发生 但华尔街作为银行,更看重宕不宕机(嘲讽拉满了
这波
$ETH
著名嘴吹 Tom Lee 表示:
有些人就是有自己的喜好,它们做空了 ETH
但他认为 4000 是初始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最终的目标是 ETH 价格 1.5 万美金
另外 Solana 和 Sui 确实有新东西在发生
但华尔街作为银行,更看重宕不宕机(嘲讽拉满了
ETH
AB Kuai Dong
--
这波 $ETH 的大推手 Tom Lee,发表了新的长篇看法,它认为: 1. SEC 和白宫新公布的 Project Crypto 政策,目的是将美国金融市场扩展到链上,而当前最大的智能合约公链是以太坊。 2. 华尔街选择 ETH 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ETH 从未经历过宕机,同时摩根大通、Robinhood 也在使用。 3. 在通过相关数据推测后,他旗下的数字资产团队,认为 ETH 的公允价值,在未来 12 个月内,可能达到 1 - 2 万美金。 4. 这波稳定币潮流,对于以太坊来说,如同 AI 届的 ChatGPT 一样,这也使得华尔街加速奔向以太坊。(感觉暗示 ETH 是 NVIDIA 5. 长期来看,随着华尔街将现实世界资产,上链代币化,华尔街资金将会积极地参与 ETH 的质押。 6. 这对于华尔街来说,当旗下众多金融资产,转移到链上,并拥有自己的协议层时,ETH 将有可能会达到 6 万美金或更高价格。(再次暗示 总之,这套 ETH 看涨理论,木头姐很相信,被游说的其它华尔街机构们也很相信,这波回调也是在买买买,Lee 也成功成为了这波华尔街,以太坊嘴吹第一人。大家不看小 v,只看 Lee 了
这波
$ETH
的大推手 Tom Lee,发表了新的长篇看法,它认为:
1. SEC 和白宫新公布的 Project Crypto 政策,目的是将美国金融市场扩展到链上,而当前最大的智能合约公链是以太坊。
2. 华尔街选择 ETH 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ETH 从未经历过宕机,同时摩根大通、Robinhood 也在使用。
3. 在通过相关数据推测后,他旗下的数字资产团队,认为 ETH 的公允价值,在未来 12 个月内,可能达到 1 - 2 万美金。
4. 这波稳定币潮流,对于以太坊来说,如同 AI 届的 ChatGPT 一样,这也使得华尔街加速奔向以太坊。(感觉暗示 ETH 是 NVIDIA
5. 长期来看,随着华尔街将现实世界资产,上链代币化,华尔街资金将会积极地参与 ETH 的质押。
6. 这对于华尔街来说,当旗下众多金融资产,转移到链上,并拥有自己的协议层时,ETH 将有可能会达到 6 万美金或更高价格。(再次暗示
总之,这套 ETH 看涨理论,木头姐很相信,被游说的其它华尔街机构们也很相信,这波回调也是在买买买,Lee 也成功成为了这波华尔街,以太坊嘴吹第一人。大家不看小 v,只看 Lee 了
ETH
AB Kuai Dong
--
越跌越买!$ETH 微策略 SBET,过去一天内,分两次共计花费了 1.08 亿美金,通过 Galaxy Digital 场外平台,增持了 ETH。 最新的一笔交易,是上午出资 5556 万美金,又场外购入了 ETH。 目前两家头部 ETH 微策略风格: BMNR 能买尽买,SBET 逢低就买。
越跌越买!
$ETH
微策略 SBET,过去一天内,分两次共计花费了 1.08 亿美金,通过 Galaxy Digital 场外平台,增持了 ETH。
最新的一笔交易,是上午出资 5556 万美金,又场外购入了 ETH。
目前两家头部 ETH 微策略风格:
BMNR 能买尽买,SBET 逢低就买。
ETH
AB Kuai Dong
--
麻吉大哥回归后的首战,玩合约从 600 万浮亏,几周已扩大到浮亏 1677 万美金,虽然老哥后续不断调整了 ETH、HYPE、PUMP 仓位,但由于昨晚到今早的行情向下俯冲,目前已经亏出新高。 $ETH 清算价 3089 $HYPE 清算价 24.53 $PUMP 清算价 0.0016 不知道这波能不能扛住。
麻吉大哥回归后的首战,玩合约从 600 万浮亏,几周已扩大到浮亏 1677 万美金,虽然老哥后续不断调整了 ETH、HYPE、PUMP 仓位,但由于昨晚到今早的行情向下俯冲,目前已经亏出新高。
$ETH
清算价 3089
$HYPE 清算价 24.53
$PUMP 清算价 0.0016
不知道这波能不能扛住。
ETH
HYPE
PUMP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登录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注册
登录
热门话题
币安HODLer空投TOWNS
181,359 次浏览
620 人讨论中
Solana期货交易量创新高
340,842 次浏览
1,167 人讨论中
币安Alpha上新
106.1M 次浏览
78,394 人讨论中
查看更多
实时新闻
ETH 突破 3,700 USDT,24 小时涨幅6.28%
--
过去1小时内5699.81万USDT转入主流交易所
--
Pendle Finance TVL 超过 15 亿美元到期后仍创新高
--
香港金管局允许稳定币货币错配需满足条件
--
加密市场24小时爆仓1.82亿美元,BTC和ETH分别占3766万和5446万美元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TREE空投规则详解 Binance Alpha空投分发机制: 空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求用户至少持有233个
preface2025
如何安全出金?
苏帕supapa
我跟你讲个炒币的笨办法,真的是稳赚不赔!我 就是靠这个赚了两千多万!
分析师阿旭
明天币安 Alpha 上 Succinct 主站 HODLer 上 Towns 两个都是大天王级项目,前者是 Para
AB Kuai Dong
$ETH 今晚要么暴涨封神,要么暴跌关灯! 3575这个点不破,3600稳了;破了,3500都撑不住! 多空已经杀到
小李说币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