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生活在注意力经济中,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每次你打开TikTok,浏览Instagram,或点击YouTube视频时,你都是一个复杂且隐形市场的参与者,在这个市场中,你的注意力是最有价值的商品。而这个市场是被操控的。整个系统由少数几家庞大的公司控制,他们充当注意力的守门人。他们的算法,难以理解的机器学习黑箱,决定了你看到什么,没看到什么,以及最终你会怎么想。
这个集中式模型的核心问题在于激励机制根本上是错位的。平台的目标并不是向你展示最佳内容;而是尽可能让你留在平台上。算法已经学会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供愤怒、恐惧、耸人听闻和上瘾、低投入的内容。它优化的是参与度,而不是质量,不是事实,当然也不是你的福祉。这创造了一个有毒的反馈循环,创作者被激励去生产越来越离谱的内容,以获得算法的青睐,而用户则被引导进入回音室,加深他们的偏见和分歧。
作为创作者,这个系统就像一场噩梦。你完全受制于这个黑箱。你可以倾注心血创作出一件杰出的内容,却可能因为你永远无法理解的原因被算法埋没。相反,一个无脑的15秒视频可能会迅速走红,让你一夜成名。你的影响力、你的收入,以及你的整个职业生涯可能都会因为一次在数千英里外的会议室里做出的单一、无法追责的算法改变而毁灭。你并不拥有你的观众;你只是向平台租赁它,而租金随时可能上涨。
早期尝试在区块链上构建社交媒体未能解决这个核心问题。虽然他们成功地去中心化了数据存储,但却无法去中心化注意力。在一个缓慢、拥堵的L1上,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是行不通的。用户体验糟糕。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应对“病毒时刻”。当一件内容开始走红时,网络会陷入瘫痪。使社交媒体令人兴奋的机制——指数增长的潜力——正是破坏基础设施的原因。目前的区块链架构与注意力经济的动态、高速度特性根本不兼容。我们试图建造一辆赛车,但却困在了一条堵塞的高速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