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12年比特幣巨鯨甦醒,轉移翻830倍的BTC

在比特幣重新回到 11 萬美元之際,一個長達 12 年未曾活動的比特幣錢包,於本週一(9/29)突然甦醒,並轉移所有他持有的 400 顆比特幣($BTC),目前約值 4,4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4 億元)。

據《The Block》報導,Arkham 平台的數據顯示,該錢包是在 2013 年首次收到比特幣,在長達 12 年的休眠期間,比特幣價格從當時的約 135 美元,飆升至轉帳時的 111,800 美元,報酬率高達 830 倍。

神秘巨鯨身份與轉移比特幣動機未知

雖然這個巨鯨錢包的轉帳細節,被完整記錄在區塊鏈上,但神秘巨鯨的真實身份與其轉移資金的動機仍然未知。

鏈上分析師 Lookonchain 進一步追溯發現,這些資金可能源於 15 年前的挖礦獎勵,代表錢包主人很可能是比特幣網路最早期的參與者之一。

沉睡12年比特幣巨鯨甦醒,轉移翻830倍的BTC圖源:Arkham 沉睡12年比特幣巨鯨甦醒,轉移翻830倍的BTC

巨鯨或為中本聰時代參與者

《Decrypt》的分析指出,這些持有大量比特幣的古老地址,很可能屬於比特幣誕生初期的礦工。

在那個被稱為「中本聰時代」的洪荒年代,大家只要使用桌上型電腦就能夠挖出新的比特幣。

但現今的挖礦環境已今非昔比,演變成一個高度工業化的領域,需要由大型企業投入裝滿專業設備的倉庫級機房,才能在激烈的算力競爭中脫穎而出。

因此,早期參與者所持有的比特幣,不僅是數位資產,更像是區塊鏈歷史的「活化石」,他們的任何舉動都因此備受矚目。

 比特幣小型礦工運作圖源:Investopedia 比特幣小型礦工運作

巨鯨頻繁甦醒,似乎尋求獲利了結

隨著今年比特幣價格屢創歷史新高,許多中本聰時代的古老巨鯨錢包,紛紛從長達十多年的休眠中甦醒。分析師認為,部分比特幣元老級玩家(OG)似乎正在尋求獲利了結。

《加密城市》幫大家整理近期多起類似案例:

  • 2025 年 9 月 17 日, 一個休眠超過 11 年的錢包轉移了 1,000 顆比特幣。

  • 2025 年 7 月, 機構加密貨幣公司 Galaxy 為一位早期投資者的遺產規劃需求,出售了超過 80,000 顆比特幣。

  • 另一位巨鯨, 則被觀察到將價值 50 億美元的比特幣換倉為以太幣($ETH)。

比特幣拋售隱憂,與牛市預期並存

歷史上,巨鯨錢包的甦醒通常會驚動市場,交易員普遍解讀為準備在市場高點拋售庫存的訊號,進而可能引發賣壓,導致價格回調。

不過,區塊鏈預測市場 Myriad 的數據顯示,近 58% 的用戶預測比特幣價格將上漲至 12.5 萬美元,而非跌至 10.5 萬美元。

雖然拋售的隱憂依然存在,但市場似乎並未因此過度恐慌。這位沉睡 12 年的巨鯨究竟是單純整理資產,還是準備獲利了結,其下一步動向將持續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

延伸閱讀:
卸貨90億鎂!老巨鯨賣掉8萬顆比特幣,是早期人士沒信仰了嗎?

這次不賣了!以太坊遠古巨鯨甦醒,一口氣把15萬顆ETH存進質押

遠古巨鯨又大規模出貨!之前賣比特幣、砸40億鎂買以太幣大換倉

本篇內容由加密 Agent 匯總各方資訊生成、《加密城市》審稿與編輯,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請勿視為投資建議。

『比特幣反彈之際!古老巨鯨甦醒轉移400顆BTC,手握830倍利潤會賣嗎』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