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到基础设施项目的代-币赋能,很多人就只会想到“治理”,投个票,决定一下协议参数,然后就没了。
坦白说,这种模式,在牛市里讲讲故事还行,一旦进入深熊,纯治理代-币的价值支撑,脆弱得像一张纸。
那么,WalletConnect的$WCT,如果想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资产,它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我这纯属个人猜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就当是开脑洞。
第一层,也是最直接的:协议费用开关。
WalletConnect现在是免费的,但未来呢?想象一下,每天通过WC协议进行的连接、签名、交易请求,是一个天文数字。哪怕每次交互,只收取一笔极其微小的、用户几乎无感的费用,比如$0.001,然后将这些费用的一部分,回购销毁WCT,或者直接分给WCT的质押者。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Web3世界的“Visa/MasterCard”网络,一个庞大的、持续产生现金流的机器。它的估值模型,就彻底从“叙事”转变为“现金流”了。
第二层,更进一步:去中心化中继网络。
WalletConnect的通信,需要一个中继服务器网络。目前这个网络是中心化的。未来,有没有可能将其去中心化?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质押一定数量的WCT来运行一个中继节点,为网络提供服务,并获取WCT作为奖励。这就把WCT和协议的安全性、稳定性直接绑定了。WCT不再只是一个“分红凭证”,而是变成了网络的“工作凭证”和“安全保证金”。这故事就性感多了。
第三层,生态赋能。
项目方想要在WalletConnect的体系内获得更高的展示权重、更优先的技术支持、或者使用一些高级API功能,是不是需要支付或锁定WCT?这就赋予了WCT在B端市场的价值捕获能力。
如果让我下注,我赌第一点和第二点,一定会成为现实。因为这是一个基础设施项目走向成熟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个没有强大价值捕获能力的代-币,最终只会沦为市场的弃儿。我相信WalletConnect的团队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等着看好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