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关注稳定币市场的变化,因为它往往是整个加密行业最核心的“资金入口”。截至 2025 年 9 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接近 3000 亿美元,其中 USDT 占约 1690 亿美元,USDC 约 720 亿美元,两者合计超过八成。这些资金的存在,决定了整个链上金融的深度与流动性。

但我也看到一个问题:目前大多数稳定币资产都沉淀在不同协议中,比如抵押在借贷池里、锁定在流动性池中,或者参与流动性质押。虽然这些应用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和基础收益,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资金只能在单一场景中“静态存在”。这种 流动性碎片化,直接导致资本效率低下。
这也是我关注 Somnia 的一个重要原因。Somnia 提出的 miAssets 和 maAssets 机制,为稳定币的“二次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举个例子,如果我把 USDT 存入 Somnia 的某个借贷协议,不仅能获得基础利息,还可以通过 miAssets 的抽象化机制,把这笔资产继续带入其他应用场景,比如衍生品交易、跨链 AMM 等。换句话说,一份资金能够同时服务于多个协议,而不是在某一个池子里沉睡。
从技术指标来看,Somnia 的性能也为这种高频复用提供了底层保障。主网上线首周,Somnia 已经完成 超过 1000 万笔交易,峰值 TPS 超过 100 万,确认时间低于 1 秒。这些数据让我觉得,它不仅能承载单一应用的需求,更具备支撑大规模资本复用生态的能力。
结合宏观背景,美联储正逐步进入降息周期,传统资金成本下降。这意味着,风险资产的吸引力将会增强,而稳定币作为桥梁资产,会进一步扩张。在这种环境下,能够提升稳定币资本效率的公链,会自然成为资金流向的重点。Somnia 的定位,恰好是解决效率瓶颈,而不是再去简单比拼 TPS 或吞吐量。
我个人的判断是,未来谁能把稳定币的 存量资金转化为可编程流动性,谁就能在下一个周期中建立真正的竞争壁垒。如果 Somnia 能够兑现这一逻辑,它就不只是一个“高性能公链”,而是稳定币生态的放大器。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研究 Somnia 时,除了价格表现,更愿意跟踪它在稳定币应用上的进展。因为在我看来,稳定币市值扩张提供了增量资金,而 Somnia 的机制能决定这些资金的效率高低,两者结合才是真正的价值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