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过去的元宇宙像“静态网页”,Somnia 正在把它变成“动态应用层”。按时间线看:2024 年 Somnia 以 Betanet 验证 “SOM0” 互通协议并与 m²(MSquared)做早期集成,目标是把跨世界资产与体验打通。2025 年 6 月官方宣布与 Google Cloud 合作,引入 AI NPC 与安全基建;9 月 2 日主网上线并发行 $SOMI,用以支付手续费、验证者奖励与治理激励;9 月初又接入 BitGo 保障机构级托管与合规架构,显然在为“企业级内容与游戏工作室”铺路。

市场数据层面,截至 2025-09-14,$SOMI 报价约 $1.3–1.4,24h 成交量约 $8.6–10.1 亿美元,流通市值约 2.2 亿美元,流通量 1.602 亿枚,最大供应 10 亿枚;上市首周量价配合,量/市比一度超过 4。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仅 ~16.02% 处于流通状态,私募售出 15.15%,团队分配 11%,未来解锁节奏将直接影响边际抛压与估值区间。
生态与应用上,Somnia 的叙事不是“再造一张链”,而是把“可交互内容状态”完全上链:实时游戏、演出与社交体验由 EVM 兼容的高性能 L1 承载,目标百万 TPS、亚秒级最终性;Google Cloud 提供 AI 代理与安全能力,BitGo 负责机构托管,合作圈层从 Ankr、thirdweb 扩展到品牌类伙伴(如 Yuga Labs 与 Unstoppable Domains 等),使“内容—身份—资产”的闭环具备商业化接口。
风险与前景:短期看,核心变量是“高流速×低流通”的博弈——解锁不确定性与宏观风险(美元流动性、加密风险偏好)可能放大波动;中期看,主网初期的真实活跃度(MAU、合约调用次数、日活合约数)与“AI NPC 驱动的留存”将决定基本面。如果 Somnia 能把“内容状态上链”的成本降到传统服务器同量级,并通过机构托管与云侧 AI 把创作与分发拉直,那么其估值锚将从“公链类比”转向“实时内容分发网络”的现金流折现。
个人结论:Somnia 的独特性在于把“可编排的现场体验”做成链上原生对象,这比单纯的“链上资产”更具粘性。当前 2 亿美元级流通市值对应 10 亿枚上限下的中性 FDV 区间,给了基本面兑现的时间窗口。策略上,我更看重两条验证线:① 主网上线后三个月的开发者留存(新部署合约/周、生态基金拨付效率);② AI NPC 与品牌活动带来的真实付费转化。若二者成立,Somnia 有机会从“交易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再定价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