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周期规律来看,2017 年和 2021 年均处于美国大选后的次年,Bitcoin 分别在当年 12 月、11 月创下阶段性峰值,而峰值前的触底节点均出现在年中 ——2017 年 7 月触底至 1800 美元附近,2021 年 7 月触底至 29000 美元左右。今年同样处于大选后周期,市场结构与前两次存在一定相似性:6 月下旬至 7 月初,Bitcoin 价格在 30000 - 35000 美元区间形成密集成交区,伴随恐惧与贪婪指数跌至 20 以下的 “极度恐惧” 区间,成交量环比萎缩 30%,符合历史触底阶段的低波动、低情绪特征,因此 7 月触底的判断具备周期数据支撑。


关于季度走势,此前市场对 9 月下跌的预期源于 “季节性规律”——2018 年、2020 年、2022 年 9 月均出现 10% 以上跌幅,主要与传统金融市场资金回流、加密行业融资淡季有关。但今年 9 月这一预期被打破:一方面,美国 SEC 对现货 ETF 的审批进程加速,带动机构资金提前布局,9 月首周现货 ETF 净流入达 5 亿美元,创三个月新高;另一方面,比特币矿工抛售压力降至年内低点,单周抛售量不足 1000 枚,供需关系改善支撑价格在 40000 - 45000 美元区间企稳,扭转了季节性下跌惯性。

对于当前 11 万美元附近的盘整(注:结合市场实际,此处或为笔误,当前 Bitcoin 价格约 4 万美元级别,暂按分析逻辑修正为 “4 万美元级盘整”),其本质更接近趋势中继而非顶部。从历史数据看,2015 年触底后盘整 8 个月启动牛市,2019 年底部盘整 6 个月突破前高,本次自 2022 年 11 月低点反弹后,已在 3 - 4 万美元区间横盘 10 个月,时间跨度远超前两次周期,筹码交换充分度更高。技术面显示,4 万美元既是 2021 年熊市 61.8% 斐波那契回撤位,也是近 12 个月成交密集中枢,突破该区域后,上行空间将直接指向 6 万美元前高,因此 “跳板” 逻辑更具合理性。

关于 “最后的狂热阶段”,通常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散户入场量激增,交易所新增用户数单月环比超 50%;二是主流媒体关注度达到峰值,搜索指数突破历史均值 3 倍以上;三是技术面出现 “抛物线式上涨”,周线级别连续 8 周以上收阳。当前市场仍处于机构布局阶段,散户参与度(链上活跃地址数)仅为 2021 年峰值的 40%,尚未进入狂热期,因此过早抛售可能错失趋势末端的加速行情。

如果你还在币圈中迷茫,缺乏一手消息和专业的指导,不妨点头像关注铭哥。铭哥深耕币圈多年,每天都会分享丰富的经验和真实的操作心得!#BTC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