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an Catalini 有着多重深厚背景,他不仅是 Diem 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加密货币公司 Lightspark 的首席战略官,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密经济学实验室的创始人,在加密货币领域兼具扎实的学术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近期,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观点,指出金融世界正朝着 “货币即软件” 的方向发展,比特币网络可作为中立的结算管道,而 BTC 代币则相当于 “管道上的仪表”。同时,他提到在主权财富基金和知名品牌悄悄增持的背景下,比特币可能出现 “愚蠢的、垄断式” 上涨,若牛市情况完全实现,BTC 或能实现 “垄断” 利润。
近年来,已有不少主权财富基金和知名品牌在比特币领域有所动作。像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作为全球规模较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已开始少量配置比特币,将其视为多元化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在知名品牌中,特斯拉曾高调宣布购入大量比特币,虽然之后有过部分抛售,但这一行为也体现出其对加密货币的关注。这些实例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比特币正受到机构层面的青睐,为 Christian Catalini 观点提供了现实支撑。
Christian Catalini 认为,若比特币出现 “垄断式” 上涨,将产生多重效应,金融收费公路会出现类似垄断的高利润率,就像软件行业可能面临的情况一样,若出现更好的堆叠系统或中期游戏规则改变,网络效应就可能逆转,此时代币实际上相当于失去产品市场契合度的平台的股权。
对于企业界的 CEO 和 CFO,Christian Catalini 建议他们不必选边站,而应选择一种合适的分配方式。因为如果比特币成为货币的操作系统,持有的资产就会变得足够重要;即便不是,企业仍需保持偿付能力,这也是他们的工作职责所在。
这位业内资深人士还提出,若比特币网络的用途不局限于价值存储或宏观经济对冲,可能会陷入 “赢家通吃” 的局面,形成类似于万事达卡 / 维萨卡的双头垄断局面。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比特币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广泛的认可度,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其网络效应持续增强,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机构参与,形成 “赢家通吃” 或双头垄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可能会导致市场竞争减少,比特币在定价、规则制定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对于整个加密货币生态和金融市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可能会提高市场的集中度,不利于新兴加密货币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因为市场过度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加密货币,其价格波动等情况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的资产价值与网络紧密相连。比特币价值存储功能的任何挫折,都会迅速影响到其结算层的价值。例如,若市场对 Bitcoin 作为价值存储手段的信心下降,导致其价格大幅下跌,那么基于 Bitcoin 网络的结算业务也会受到冲击,用户可能会转向其他更稳定的网络。反之,随着比特币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用户数量持续增加,比特币可能会从一种单纯的价值存储手段逐渐演变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在货币史上,许多货币都经历了从价值存储到交换媒介的演变过程,比特币若能实现这一转变,将极大地提升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这正是加密货币的牛市前景:它不仅能提供中立的货币,摆脱传统货币发行和监管的束缚,还能为广泛的金融服务提供中立的基础设施,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虽然持有比特币并不像持有股权那样拥有对相关企业或组织的控制权,也不会获得股息收益,但投资者可以通过比特币原生代币的价格上涨来获取投资收益。
综上所述,在主权财富基金和知名品牌等机构增持的背景下,比特币确实存在出现 “垄断式” 上涨的可能性,其发展态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密切关注。
如果你还在币圈中迷茫,缺乏一手消息和专业的指导,不妨点头像关注铭哥。铭哥深耕币圈多年,每天都会分享丰富的经验和真实的操作心得!#比特币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