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数据2.2,美国到底会不会经济衰退???
美国最新的就业数据引起市场关注。就业增长大幅下滑,让人开始猜测美联储是不是该降息 50 个基点,而不只是 25 个。但失业率却依旧稳定,看起来并没有恶化迹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点,得先弄清楚非农里的两个核心指标:就业增长和失业率。
就业增长的数据来源是企业调查:政府向公司和机构收集信息,看他们上个月多了多少岗位,这个相对直观,能较准确地反映新增就业情况。失业率的数据则是家庭调查:政府打电话问家庭成员的就业状况,这个口径就复杂得多。
问题就在于,美国对“失业”的定义非常狭窄。失业率=失业人口 ÷ 劳动力总数,而劳动力不仅是上班的人,正在找工作的人也算。但如果一个人彻底放弃找工作了,就不算劳动力,也不会被统计为失业。
表面上是失业率下降,但实际上是更多人彻底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就业市场。这个数字的“美化”效果很明显。再加上调查方法的差异,比如:1 万成年人里,7000 有工作,500 失业,失业率 6.7%。如果其中 300 人放弃求职,失业率就会降到 2.9%。
再加上调查口径的差异,比如一个人打两份工会在企业调查里算两个岗位,但在家庭调查里只算一个人,因此单看失业率的参考价值有限。更合理的做法,是同时结合劳动力参与率(LFPR)来看。另外再多嘴一句,AI的发展,本来就会取代很多劳动力,所以失业率低并不代表经济衰退。
所以对交易来说,非农数据不能孤立解读,最好是多个指标交叉验证,分析出一个大概率方向。宏观数据永远没有绝对答案,它只是帮助你判断。
过度紧缩或过度宽松都不是健康状态,而市场的机会往往就出现在这些“不健康”的拐点上。数据不是万能的,但懂得怎么看,至少能帮你少踩很多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