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妖币满天飞,山寨季都变味了,想不踩坑还得靠工具。Bubblemaps就是干这个的——多链的供应审计+关系可视化工具,用气泡加连线把大额持仓、资金走动画得明明白白。V2版本更厉害,有俩撒手锏:Magic Nodes能自动揪出藏着的关联群组,Time Travel能回放历史分布,数据更新最快6小时一次,方便盯着复盘。
一套能落地的查岗流程(四步走):
1)先搜代币或地址,看前排持仓是不是太集中,有没有扎堆的“小团体”(V2首页和教程都强调“先看结构”);
2)用Magic Nodes自动找出那些肉眼看不出来的关联组,再点开地址明细一条条查转账记录;
3)拉Time Travel看历史,确认持仓集中或分散是自然演变,还是“拉盘前偷偷建仓”“事后故意归集”;
4)跨链比对形态,别只看单链长得“好看”就上车(V2新增多链覆盖,实时性也加强了)。
团队协作靠Intel Desk的“资源分配”机制:
把社区调查做成每周轮换的“案例池”,用户存BMT给案例“投票”,平台按票数分配调查资源和时间。为了防薅羊毛,提现费一开始20%,48小时减半,10天就降到1%以下,公式和例子写得清清楚楚,选题、分工都有章法,过程也能追着看。
想对外展示证据?直接嵌进去就行:
支持Iframe嵌入,能把互动气泡图嵌到自己的网站或仪表盘里,不管是给投资者看的更新、上市前披露,还是合规材料,都能用。而且V2说“核心功能对所有人免费”,高阶功能才给持币用户开,入门门槛不高。
覆盖的链也多,不止以太坊:
V2能查以太坊、Solana、BNB Chain、Base、Tron、ApeChain这些主流链,还特意适配了Solana的Pump.fun、DEX Screener这些工具,查新上项目时能放进一套流程里。BNB Chain今年5月也官宣加入V2覆盖了。
这5个信号得盯着(高效筛项目,少走弯路):
• 刷新时间戳:每张图都标着“最近算好的时间”,正常不超过6小时,新币可能慢点;
• 前排集中度“跳变”:Time Travel里看事件前后是不是突然变集中;
• 群组间频繁互转:不合空投、团队归集逻辑的密集连线,得深挖;
• 跨链一致性:多链项目是不是每条链都长得健康;
• 社区协作结论:Intel Desk的投票和周报,能不能被链上证据对上。
当然也有边界:
Bubblemaps只给清晰的线索和证据汇总,不给现成结论。大群组不一定是坏事,连线多也未必是同伙,还得结合合约权限、解锁计划、公告和审计报告一起看。把它当“第一关筛查+复盘工具”,效率才高。
选个代币或地址,按“发现→定位→回放→跨链查”四步走一遍;需要大家一起查就丢进Intel Desk,要对外说清楚就嵌进去。V2把实时性、多链覆盖、自动识别做得更扎实,不管是研究、风控还是合规团队,做标准化的链上查账和监控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