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一定會一直存在,但很多老股東發現,比特幣會一直存在。本文源自金融時報記者 Nikou Asgari 所著《Why struggling companies are loading up on bitcoin》,由Block Unicorn編譯、重新整理。 (前情提要:礦企 BTCS 買入 Pudgy Penguins 當企業儲備,除了 ETH 還有 NFT ) (背景補充:黃仁勳兩名子女任職輝達高層,外傳矽谷或出現「家族傳承制」企業首例 ) 三個月前,喬治・卡拉姆從未考慮過他的半導體公司會開始購買比特幣。 他的紐約上市公司股價長期低迷,卡拉姆在讀到一家醫療保健公司購買數位貨幣後股價飆升的新聞後,開始對比特幣產生興趣。他說,在一筆失敗的交易嚇退了投資者後,「我在尋找解鎖公司價值的方法。」 卡拉姆與董事會和一些投資者商議後,決定啟動比特幣策略。Sequans Communications 從債務和股權市場籌集了 3.84 億美元,用於購買全球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其股價在訊息公佈後飆升了 160%。 卡拉姆說:「去年我還不會這麼說,但今天我完全相信…… 我 100% 確信比特幣會一直存在。」 這位加密貨幣新手很大程度上要感謝比特幣佈道者邁克爾・塞勒的轉變。自 2020 年以來,這位美國加密貨幣大亨幾乎每週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比特幣,並舉辦會議鼓勵其他人效仿。塞勒的軟體公司轉為比特幣囤積者的 Strategy 現估值約為 1150 億美元,幾乎是其持有比特幣價值的兩倍,因為投資者蜂擁而入。上週,Strategy 購買了 25 億美元的比特幣,這是其第三大購買記錄。其股價在五年內飆升了超過 3000%。 這一成功,加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對數位資產行業的全力支援,激勵了全球範圍內所謂的「加密貨幣金庫公司」數量激增。 生物技術公司、礦業公司、酒店業者、電動車公司和電子煙製造商等紛紛搶購加密貨幣,得到那些希望在不直接接觸數位資產的情況下分享加密貨幣市場紅利的投資者的支援。 根據加密貨幣諮詢公司 Architect Partners 的資料,截至 8 月 5 日的一年中,約 154 家上市公司已經籌集或承諾籌集總計 984 億美元用於購買加密貨幣。而在此之前,僅有 10 家公司籌集了 336 億美元。 一些公司效仿 Strategy,將網站顏色改為比特幣的橙色調,並提供資料顯示其持有多少加密貨幣、其價值以及其他對投資者重要的指標。 甚至川普本人也加入了行動 —— 他的家族媒體公司在 7 月籌集了 20 億美元用於購買比特幣及相關資產。 在比特幣和基準股指屢創新高的這一年,傳統投資機構正在努力尋找參與數位資產新世界的最佳方式,囤積加密貨幣的熱潮因此興起。 但許多人懷疑這一趨勢能否持久。快速增長已讓一些投資者擔憂市場過熱。Off The Chain Capital 的執行長布賴恩・埃斯特斯投資了多家比特幣金庫公司,他表示:「這與 1998 年的網際網路泡沫類似」,當時公司爭相將自己重新定位為網路優先企業以吸引關注。 新公司激增也引發了人們對加密貨幣價格下跌及其連鎖效應的擔憂。那些通過舉債數十億美元購買加密貨幣的公司可能很快發現自己無法償還債權人。 Natixis CIB 的投資銀行技術與資料專家埃裡克・貝諾伊斯特表示:「風險在於比特幣崩盤。」在這種情況下,股價也會下跌,如果公司無法支付債券持有人,投資者將蒙受損失,「這可能對比特幣生態系統造成系統性影響」,他補充道。「每次市場出現小規模恐慌,整個市場都會下跌。」 加密貨幣做市商 Keyrock 的執行長凱文・德・帕圖爾表示,投資者應對此保持現實態度。「你將大量風險注入一個系統,而這個系統最終幾乎沒有任何支撐,除了資產的持續升值。」 對於陷入困境的公司來說,購買加密貨幣似乎是吸引投資者關注並提升股價的萬全之策 —— 至少是暫時的。 倫敦上市的 Bluebird Mining Ventures 創辦人艾丹・畢曉普表示:「如果我們沒有走上這條路,我們將難以籌集未來資金;我們就像一家奄奄一息的公司。」該公司在 6 月籌集了 200 萬英鎊用於購買比特幣。在此之前,「為了籌集資金,我得去敲門求人」,他補充道。 加密貨幣佈道者邁克爾・塞勒自 2020 年以來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比特幣並舉辦會議鼓勵他人效仿。其公司 Strategy 的股價在五年內飆升超過 3000%。來源:Travis P Ball/Sipa/ 路透社 大多數新進入者是普通企業,此前沒有加密貨幣經驗,但其持有的數位資產價值遠超公司實際收入。 例如,美國熱能公司 KULR Technology 的市值約為 2.11 億美元,儘管今年前三個月運營虧損 940 萬美元。但它持有價值約 1.18 億美元的比特幣。 在英國,網站設計公司 The Smarter Web Company 在截至 4 月的六個月內僅實現淨利潤 9.3 萬英鎊,但由於其持有價值 2.38 億英鎊的比特幣,其市值約為 5.6 億英鎊。 投資者願意支付的溢價凸顯了他們對這些持有加密貨幣的公司的價值認可。 那些證明自己致力於繼續籌集資金購買加密貨幣的公司會得到投資者的獎勵,投資者對其股票的估值高於公司持有的比特幣價值。為了實際購買這些代幣,公司通常通過發行債務或股權籌集資金,然後通過 Coinbase 等交易所將資金投入購買加密貨幣。 速度至關重要。埃斯特斯表示:「歸根結底是速度問題。目標是增加每股比特幣數量,那些能最快做到這一點的公司會獲得高溢價。」 對投資者而言,「每股比特幣」—— 即公司每股持有的比特幣數量 —— 是成功的衡量標準。如果公司快速購買更多代幣,股權投資者因此間接持有的每股加密貨幣數量增加 —— 這也是投資者早期願意支付溢價的原因,他們希望未來能持有更多每股比特幣。 大多數購買比特幣的公司同時也在運營其他業務,但新一波交易涉及空殼公司,這些公司正在大量購買或承諾購買加密貨幣。這些公司作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運作,籌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