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揣着几千块“私房钱”冲进币圈时,我以为这是个“买对了就能躺赢”的地方。没想到,两轮牛熊走下来,才发现这里更像个“炼丹炉”——烧光了贪心,炼出了敬畏,最后剩下的那点东西,叫“活着”。

2017年:在泡沫里学会“放手”

第一次牛市的疯狂,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像场梦。那时候打开交易所,K线像装了火箭,随便买个山寨币都能涨,群里天天有人晒“从月薪三千到身家百万”的截图。我跟着加杠杆追过一个“区块链+游戏”的空气币,三天翻了五倍,飘到半夜睡不着,盘算着“再涨一波就收手买房”。

结果等来的是ICO禁令,币价断崖式下跌。看着账户从浮盈几十万到亏光本金,我像被抽走了魂,抱着“反弹就跑”的念头死扛,甚至借了网贷补仓。直到某天凌晨,爆仓短信弹出来,余额变成0的那一刻,反而突然清醒了——在市场面前,“我以为”三个字最不值钱。

那天删了所有喊单群,把剩下的几百块转出来,告诉自己:这钱不是亏了,是买了张“别太贪”的门票。

2021年:在震荡里学会“认怂”

第二轮牛熊,我开始做合约。有了上次的教训,不敢再重仓,学着看MACD、画趋势线,甚至把“止损”设成了交易的第一准则。2021年比特币冲上6万刀时,身边有人喊“十万刀指日可待”,我却盯着日线图里的背离信号,默默平掉了多单。

后来的熊市,比上一轮更“阴”——不是一路跌,而是涨三天跌五天,反复收割。见过太多人在“回调就是抄底”的幻想里爆仓,也见过有人因为“扛单能回本”从盈利变成负债。我给自己定了条死规矩:单子一旦亏到5%,不管多不甘心,立刻砍。

有次做以太坊合约,明明看好多头,结果突发利空,瞬间浮亏8%。手都在抖,但还是点了平仓。后来看着价格一路跌穿支撑位,才明白:合约里,“认错”比“猜对”更重要。有时候“怂”一点,反而能活得更久。

这些年,最想告诉新手的三句话:

1. 别信“稳赚不赔”,币圈的每一分利润,都带着风险的影子;

2. 杠杆是把刀,能帮你放大收益,也能在你贪心时,一刀割掉所有;

3. 牛熊转换很快,但你的成长可以慢一点——先学会活下来,再谈赚钱。

往后在广场,打算聊聊实盘里的“踩坑日记”,比如“怎么用小仓位试错不心疼”,“遇到黑天鹅该怎么应对”,甚至是“连续亏损时如何调整心态”。

毕竟,币圈不缺神话,缺的是能陪着你,一步步避开陷阱的同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