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次看似平静的新闻发布会上,埋下了一枚“炸弹”。
市场很快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利率会议,而是一场针对特朗普的精妙反击。
这场博弈里,鲍威尔手握的武器,正是特朗普亲手递给他的,而且——完全合法。
利率?别想降
上周,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维持利率不变。
但在记者提问环节,鲍威尔丢下重磅信号:
“除非经济出现重大问题,否则不会降息。”
意思很清楚:9 月不会降,甚至今年都不一定会降。
为什么?鲍威尔已经找到一个完美理由——关税。

关税:天赐的挡箭牌
特朗普正在推动新一轮全面关税计划。
鲍威尔顺势将其作为通胀风险的理由:
“让我们先看看关税对经济的影响。”
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可以无限期重复。
几个月后,如果有人催降息,鲍威尔依旧可以说:“关税影响还没看清。”
表面上,他是在坚持独立性;实际上,他在用特朗普的政策拖延降息。
数据是最好的人质
鲍威尔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通胀数据。
美联储最关注的核心 PCE 数据:
4 月:2.6%
5 月:2.7%
6 月:2.8%
趋势是上升的。鲍威尔当然不会在通胀抬头时降息,这为他的拖延战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特朗普的尴尬
特朗普希望降息,有两个理由:
降低国债利息支出
刺激经济
听起来很合理,但问题是:
你不能一边吹嘘经济强劲,一边抱怨还债成本高。
这让鲍威尔更容易反击。
通胀的连锁反应
关税不仅会直接推高进口商品价格,还会引发“借机涨价”效应。
当年特朗普给洗衣机加税,烘干机的价格也跟着涨。
企业涨价,不是因为成本必须提高,而是因为有机会。鲍威尔深知这一点。
市场开始觉醒
鲍威尔发言后,美股迅速下跌——投资者原本期待听到一点鸽派口风,结果迎来的是“延迟+冷水”。
对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
高利率环境将持续更久
不利于房地产、可选消费、负债沉重的公司
但并非所有板块都受伤
投资策略:别盲目,也别退出
如果鲍威尔的目标不仅是 2% 的通胀,而是维护市场稳定和美联储自身的生存空间,那么长期看,资产价格依旧需要支撑。
我的建议:
避开对利率高度敏感的行业
配置现金流充足、盈利稳健的“复利型”公司
关注保险股(如 Chubb、WR Berkley)
保持对美股龙头(mega-caps)的核心持仓
这不是单纯的货币政策,而是一盘精心布局的政治棋。
鲍威尔和特朗普看似对立,但在一个关键目标上是一致的:维持资产价格的上涨。
对投资者来说,最糟糕的策略不是承受波动,而是被市场噪音吓跑。
记住——留在牌桌上的人才有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