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厲害的KOL怎麼帶,95%散戶必定虧錢」
其實我一開始經營Threads的時候,沒有考慮推交易所。
單純分享我的想法跟操作,順便做個紀錄而已。
大概5月中左右才開始打算推,
我的打法追求的都是保守跟穩定,
適合的時機開低倍槓桿,多數時間現貨躺平。
用一部分倉位玩迷因幣,賺了就買比特幣。
隨著時間拉長,我只會越來越安全,越來越穩。
站在交易所的角度,我可能無法帶來什麼利益。
但實際推才終於懂交易所為什麼總是有絕對的自信。
我用派網分享小編帳號的每一個操作觀察到,
投資最終還是一場跟自我人性的鬥爭,與他人無關。
舉例:
我上個月底非常看漲比特幣,在底部的時候Call全倉買入。
小編帳號才從100萬回調到98萬,就有人撤掉割肉,
等真的漲上去後再IG密我,能不能槓桿拉滿追多。
前幾天漲到12萬,即使我說再等等,也有人直接衝進去。
這幾天的上下拉扯,因為網格一直刷的關係,小編帳號也從167萬拉到172萬。
我完全沒動,光是躺著就贏了多數人。
但即使是我的群內,
還是很多兄弟因為昨天FOMC會議插針爆倉。
幣圈散戶最終還是逃不掉大數據下的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