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base

Chainbase这项目,说白了就是想解决区块链数据和AI结合的老大难问题,我们来聊聊它的来龙去脉和以后的路。

一、怎么来的?全因数据太“乱”

2021年那会儿,区块链已经火了一阵子,各种链上数据堆得像山一样,但问题来了——这些数据散在不同的链上,乱七八糟的,开发者想用好它们,得花老鼻子力气整理。尤其是AI,对数据格式要求特高,这些“散装”数据根本用不了。

一群懂区块链和AI的高手看不过去了,在新加坡搞起了Chainbase。CEO Mogu和COO Chris Feng带头,就想做个能把这些乱数据理顺,还能让AI直接用的网络。

二、为什么现在需要它?时机到了

大家想想,Web3发展这么快,从比特币到DeFi、NFT,数据量涨得嗖嗖的。以前的那些数据服务,比如Alchemy,顶多让你能拿到数据;The Graph呢,能让你查着方便,但要把多链数据变成AI能看懂的“正经”数据,一直没搞定。

另一边,AI现在多缺好数据啊!区块链数据本来就公开透明,改不了,要是能好好用起来,AI能干的事就多了。所以Chainbase正好踩在这个点上,想把这俩凑到一块儿,解决数据“能用”又“靠谱”的问题。

三、技术上怎么弄的?搭了个“数据加工厂”

它的架构很像个流水线工厂:

- 最上层叫Manuscript,相当于给数据定规矩的,开发者能用它把链上链下的原始数据,变成AI认识的结构化数据,就像把一堆零件组装成机器。

- 中间的执行和验证层,一个负责按规矩处理数据(CVM),一个负责保证处理过程安全(Eigenlayer AVS),后者还借了以太坊的“再质押”机制,省了不少安全成本。

- 最核心的是那个叫Theia的“AI大脑”,能从处理好的数据里找规律,让静态数据变成能帮人做决策的智能信息。

四、现在成果如何?势头不错

这几年下来,Chainbase已经整合了200多条链,有15000多个开发者、8000多个项目在用,一天要处理5000多亿次数据请求。2025年7月还搞了个非营利基金,专门支持相关生态发展,不少项目都跟它合作了。2024年底还拿了腾讯和经纬创投1650万美元的投资,看来资本也挺看好。

五、未来发展怎样?空间不小

- 首先,AI应用肯定会变多。有了Chainbase整理好的数据,金融领域能更准地评估风险、预测投资;社交领域能更智能地推荐内容,分析人际关系。

- 其次,能搞出个开放的数据生态。它发的代币$C能激励大家贡献数据、参与开发,慢慢形成一个热闹的“数据圈”,代币还能用来做治理,让网络自己进化。

- 再者,可能会让Web2和Web3走得更近。腾讯这种Web2巨头投了钱,说不定以后能借着Web2的用户和技术,加上Web3的数据优势,搞出些新玩法。

总的来说,Chainbase就是想把区块链的“乱数据”变成AI能用的“好数据”,现在看路子是对的,以后说不定真能在数据和AI的结合上闯出一片天。@Chainbase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