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贝叶斯主义的核心框架

信念 = 先验概率 × 新证据
人类认知如同概率引擎:

  • 先验信念(Prior):基于历史经验的初始假设

  • 似然函数(Likelihood):新证据对假设的支持强度

  • 后验信念(Posterior):证据迭代后的修正认知
    比特币的崛起,正是这一公式的史诗级实践场。

Ⅱ. 比特币的先验信念:密码朋克的叛逆假设

初始先验概率(2009年):

P(比特币成功)≈0.001

假设根基:

  • math

  • \small  

    \text{去中心化货币} = f(\text{密码学} + \text{博弈论} + \text{反威权主义})  

  • 先验脆弱性
    绝大多数人视其为“极客玩具”,先验概率趋近于零——直到第一笔现实交易(1万BTC换两个披萨🍕)提供初始似然证据。

  • Ⅲ. 证据洪流:市场作为似然函数生成器

    比特币的生存依赖连续证据冲击,不断修正人类集体信念:

  • 贝叶斯危机点

    • 门头沟事件(85万BTC被盗):似然证据强烈否定“安全性假设”,后验概率断崖下跌

    • 每次减半:新发行量↓的确定性证据,持续提升稀缺性似然值


    Ⅳ. 市场价格的贝叶斯本质

    比特币价格曲线本质是全球参与者后验信念的概率积分

    math

    \small  

    \text{BTC价格} = K \times \prod_{t=2009}^{now} \frac{P(\text{存活}|E_t)}{P(\text{死亡}|E_t)}  

    • KEt:t时刻的新证据(监管/黑客/技术突破)

    • K:网络效应乘数(梅特卡夫定律)


    典型案例
    当美联储加息(法币收益率↑证据),参与者下调BTC抗通胀似然估计 → 后验价值概率↓ → 价格下跌


    市场在贝叶斯更新速度差中产生套利:

    • 链上数据提供“聪明钱”的先验调整信号(如巨鲸增持)

    • 散户后验更新滞后 → 波动加剧


    Ⅵ. 终极贝叶斯困境:2100万上限的信仰考验

    比特币最革命的先验设定——绝对稀缺性(2100万枚上限)——本质是未被证伪的假设:

    • 支持证据:12年无超发记录 → 似然函数强化可信度

    • 证伪风险:若遭遇51%攻击修改规则,后验概率将崩溃

    哈耶克式隐喻
    比特币是人类首次将货币理论转化为可证伪的数学协议,每个区块都是对中本聪先验的贝叶斯检验


    结论:概率棱镜下的加密启示

    • 对投资者
      比特币收益源于承担“先验认知风险溢价”,需持续计算 P(生存∣新证据)P(生存∣新证据)

    • 对哲学家
      它暴露人类认知的脆弱性——我们曾以 P≈1P≈1 相信雷曼债券评级

    • 终极预言
      当 P(比特币成为储备资产)>0.5P(比特币成为储备资产)>0.5 的临界点降临,贝叶斯更新将引爆非线性跃迁。

    • “市场价格只是集体后验信念的暂时共识,
      而代码,是人类献给概率之神最虔诚的似然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