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 法國國會推動為期5年的比特幣挖礦實驗計畫,善用核能與再生能源的多餘電力,不僅能創造最高1.5億美元年收入,也可降低核電成本,達成能源活化與經濟增長雙重目標。

  • 面對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與波動問題,議員提出以高耗電的比特幣挖礦吸收剩餘電力。挖礦餘熱亦可再利用於供暖與農業,兼具能源效率與永續價值。

  • 此法案因政治立場與環保疑慮引發爭議,但政府已表態願意審慎研究。若成功推動,法國將與多國同步布局,將加密挖礦納入能源轉型與產業創新策略。

利用多餘電力打造挖礦實驗基地

法國國會正積極推動一項案,期望透過比特幣挖礦來活化國內電力資源、創造就業機會,並增加財政收益。這項提案指出,若能善用法國可觀的剩餘電力,尤其是來自核能與再生能源的過剩產能,每年有機會為國家創造高達1.5億美元的收入,降低核電固定成本,是「化浪費為資產」的策略。

這項草案由法國極右派「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國會議員提出,於7月11日正式送交國民議會審查。此為一個5年實驗計畫,電力生產商可將平時難以儲存的多餘電力,用來進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挖礦作業。根據法國數位資產發展協會(ADAN)提供的數據,若僅配置1吉瓦的剩餘電力,每年便可為法國創造約1至1.5億美元的收入。

除了把閒置能源變成實際收益之外,也可支撐法國龐大的核能電廠營運成本,讓原本需以低價賣出的剩餘電力,轉變為獲利來源。草案也呼籲,比特幣挖礦中心應與核能發電設施共址部署,且只能在電網出現過剩時啟用,形成即時調節、不中斷民生用電的穩定系統。

不只獲利,還能供暖?

推動該法案的議員指出,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在法國整體電力來源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電力供應會變得不穩定,像太陽能只能在白天發電、風力則取決於風速,有時有電、有時沒電,不是全天候穩定供電。

某些時段如果電力過剩,又缺乏足夠的儲能設施,就會導致電力被迫低價拋售,造成能源與經濟雙重損失。

法案中強調:「我們電力組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日漸提升,卻也導致電網經常出現失衡與過度供電的情況,若無法妥善處理,這將是一種不可接受的浪費。」在這樣的脈絡下,比特幣挖礦因高耗電特性,反而被視為解方之一,能將再生能源「多出來的力量」變成為具體產值。

除了經濟效益外,法案也點出,比特幣挖礦所產生的熱能可望「餘熱再利用」。挖礦設備在高效運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能,這些熱能可導入區域供暖系統、農業溫室或工業生產等領域。芬蘭等國已有實例,成功將挖礦熱能應用在農業與永續基礎建設,法國議員希望借鏡這些經驗,打造低碳經濟。

此外,法案也強調該此實驗須在嚴格監管下執行,且預計由國務院主導,並要求參與的挖礦設施採用高效能硬體,落實碳足跡管理,符合法國環保標準。若試行6個月後效果良好,將評估是否擴大推行。

法案未來走向仍不明確

其實在上個月,法國已經有一項類似將比特幣挖礦納入能源政策的修正案,已經遭到國會否決。雖然這次以「實驗計畫」為名重新提案,但仍無法避免激烈辯論。

部分環保團體對此抱持保留態度,認為此舉恐助長整體電力消耗,加劇環境負擔。然而,法國政府目前則樂觀看待,表示將認真研究此提案,並視其為提升電網管理效率與培育新興產業的潛在工具。

此外,隨著美國德州、白俄羅斯、不丹、冰島等國或地區陸續將比特幣挖礦納入能源管理與經濟政策中,法國這項提案,可視為追隨全球趨勢,並嘗試在新一波能源與科技的結合中,搶占先機。

資料來源:CryptoSlate、Cryptopolitan

更多報導
不只買幣、挖礦!Tether深入比特幣生態,打造「從頭到腳」的全方位加密帝國?
交易所高層家屬遭綁架!加密產業富豪成犯罪集團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