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的棋盘上,美联储的每一步决策都举足轻重。2025年7月14日,有消息传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处于一个极为棘手的局面,通胀与就业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如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
先看通胀方面,若8月1日不再有TCO出现,企业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为了维持运营,企业极有可能陆续提高售价,这无疑会形成延迟性通胀风险。一旦通胀之火复燃,民众的生活成本将大幅上升,社会经济的稳定也会受到冲击。从过往的经济数据来看,每一次通胀失控,都伴随着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民众的购买力急剧下降,整个经济体系陷入混乱。
而就业市场的疲软态势也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呈现降温迹象,职位空缺减少、小企业报告销售放缓以及招聘意愿下降,这些现象表明就业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就业是民生之本,大量民众失业或找不到工作,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抉择变得异常艰难。前联准会官员指出,若过早降息,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就业,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招聘,但同时也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失控。一旦民众和企业形成通胀预期,就会提前抢购商品、要求加薪,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形成恶性循环。而若继续升息,虽然可以抑制通胀,却又恐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股市可能大幅下跌,债券利率飙升,许多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提高,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金融恐慌,进而冲击实体经济。
美联储肩负着促进充分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而此刻这两项使命发生了激烈冲突,让美联储陷入两难。回顾历史,美联储上一次面临类似提高关税的情况还是在上世纪30年代,当时《斯姆特 - 霍利法案》通过,不过那时经济仍在从大萧条中复苏,通胀压力并不显著,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着本质区别。
鲍威尔和他所带领的美联储,正站在经济决策的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未来,美联储究竟会如何抉择,鲍威尔又将如何化解这一史诗级难题,全球经济市场都在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