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现在流行“CTO”。

缺乏明确做市准备和充分筹码控制的CTO,基本等于见光死。

我依然觉得 Eggflation 和 Robotheism 的叙事是 tier1,它们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叙事是用来解释涨跌的,而背后的资金让K线呈现出一种顺应人内心需求的形态。

当我们仅仅模仿表象,而不充分准备其本质,戏剧就无法继续上演。“社区驱动”的项目之所以失败绝非因为私利与背叛,因为人性注定在损益面前精于计算,举例如兴起又衰落的“汉萨同盟”。

当资金变得愈发集中,松散的同盟就会被更中心化的操控多替代。被推在台前的代言人成为大众的偶像崇拜,以实现背后的战略目的。

顺应这一变化,加入其中,成为故事的制片人,或洞若观火的观众。

而绝大多数人,注定是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