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示警:加密货币储备策略有系统性风险

知名投资机构富兰克林坦伯顿(Franklin Templeton)数位资产部门警告,最近加密货币储备策略公司蔚为潮流,虽然短期可带来可观收益,但也面临「负面回馈循环」的风险。

据(The Block)报导,富兰克林坦伯顿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目前加密货币储备策略公司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其成功取决于多项关键因素。

受到 Michael Saylor 的微策略公司(现名:Strategy)的启发,有越来越多加密货币储备策略公司出现。 Bitcoin Treasuries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 135 家上市公司采用这套策略持有比特币。

自 2024 年初,这种投机性策略以来获得巨大动能,企业透过股票、可转换债券、优先股等工具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比特币、以太坊、Solana 等加密货币资产。

延伸阅读:
微策略被告了!投资人控诉「误导陈述」:夸大比特币投资效益

美国加州投资人也集体起诉微策略:过度夸大比特币策略收益,官方怎么回应?

富兰克林点出加密货币储备策略的双面刃

富兰克林坦伯顿分析师指出,加密货币储备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能够以高于净资产价值的溢价筹集资本,让企业能以高于其持有加密资产价值的价格发行股票。

当加密货币价格上涨时,企业市场价值提升,形成吸引更多投资人进场的「正向循环」。对于持有权益证明(PoS)资产如以太币($ETH)与 Solana($SOL)的企业而言,质押还能提供额外收益来源。

但富兰克林坦伯顿警告,当市场价值与净资产价值比例跌破 1 时,新股发行将对现有股东造成稀释效应,企业可能难以在不损害现有股东利益的情况下筹集额外资本。

更糟糕的是,加密货币下跌可能引发负面回馈循环,迫使企业出售资产以捍卫股价,进一步压低加密货币价值与投资人信心,形成自我强化的下降螺旋。

加密货币储备策略有风险,会重演 LUNA 崩盘吗?

另一间投资研究机构 Presto Research 也曾表示,加密货币储备公司确实面临清算或倒闭的真实风险,但比起过去的 Terra($LUNA)、三箭资本(3AC)等崩盘惨案来说,实际的情况更为复杂细致。

Coinbase 机构研究主管 David Duong 也曾警告,上市公司执行杠杆化的加密货币储备购买行为,最终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尽管短期内压力似乎有限。

知名对冲基金天桥资本(SkyBridge)创办人 Anthony Scaramucci,之前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预测,加密货币储备策略热潮最终将消失,因为投资人终将质疑,原本就可直接持有的资产(如比特币),却要透过中介机构支付溢价的合理性。

富兰克林坦伯顿分析师指出,加密货币储备策略公司模式代表机构采用加密货币的新阶段,但风险不容忽视。

是否能继续维持溢价、持续进行增值交易,以及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将是这些公司长期成功的关键。

『富兰克林:加密货币储备公司恐迎负面循环! LUNA死亡螺旋会重演吗』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