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院週二以一票之差通過川普大而美法案,力拼本週過關眾議院,不過 CNBC 分析低收入族群受惠有限。 (前情提要:美國「小非農」ADP報告出爐!6月職位大減3.3萬,比特幣站上10.8萬美元) (背景補充:馬斯克宣布:腦機介面Neuralink「人腦植入晶片」手術成功!首例病患恢復良好)   自紐約的服務生莉莉原以為「小費免稅」能讓荷包快速豐滿,試算後卻發現節省的稅金連一杯手沖咖啡都不夠,她無奈感嘆:「原來說好的小確幸,其實只是看得到吃不到。」 這段自述雖然只是筆者虛構的,但確實暗示了川普喊減稅口號與實際效益之間的落差,此前我們大多討論川普大而美法案在高層次上的影響,本文我們就來粗略討論下對一般民生的影響。 法案規模與立法進度 目前「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已送交眾院等待表決,如果順利生效,2025 年至 2028 年將釋出超過 4 兆美元的淨減稅。法案延長 2017 年的減稅條款,同時新增車貸利息、小費、加班及高齡扣除等四大扣除額: 汽車貸款利息:家庭每年可從應稅收入中扣除最高 10,000 美元的新車貸款利息。 小費:傳統上可獲得小費的行業的僱員,包括服務業、餐飲業等每年可以從應稅收入中扣除最多 25,000 美元的小費。 加班費:員工每年最多可從應稅收入中扣除 12,500 美元的加班費。(夫妻雙方聯合報稅最多可扣除25,000美元。) 老年人「獎金」扣除額: 65 歲及以上的美國人可以從應稅收入中扣除高達 6,000 美元。 扣除額設計的三重門檻 乍看之下,車貸利息每年最高 1 萬美元、小費 2.5 萬美元、加班 1.25~2.5 萬美元的扣除相當誘人,但 CNBC 分析實際運作卻出現三道「隱形天花板」。 第一,多數低薪者的應稅所得早被標準扣除額抵掉,新增扣除額可用空間有限。 第二,節稅幅度與適用稅率綁定,屬於 10% 級距的工時族,每扣除 1 美元僅省下 0.1 美元稅金,高所得者則能以更高稅率放大效益。 第三,額度與門檻設計排除大量基層消費者,例如要享車貸利息全額扣除,得背 11.2 萬美元以上的新車貸款,而該族群只占市場 1%。 抵免才是低收入戶的關鍵 相較於扣除額需要先有稅基,「抵免」直接從稅款扣除,對低收入家庭更具實質幫助。OBBBA 雖把兒童稅額抵免提高到 2,200 美元,其中 1,700 美元可退稅,但美國稅務政策中心與國會預算辦公室指出,低收入者仍主要仰賴現行的低收入所得抵免(EITC)及保費稅務抵免等工具。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研究更顯示,整體分配呈「駝峰形」,中高收入族群才是最大贏家。 市場面影響與未來變數 若法案闖關成功,車貸與服務業減稅雖可望短線刺激汽車、零售及休閒股表現,同時增加部分消費者可支配所得。然而,4 兆美元減稅將推高財政赤字,可能帶動長端利率上行,並壓縮醫療補助(Medicaid)、糧食券等社福預算。 從「勞工福音」到「財富再平衡」,OBBBA 被寄望為選舉賽局的政策亮點,但對收入基層而言,扣除額帶來的實質利得仍有限。隨著本週眾院審議腳步逼近,這場減稅大戲如何收場?將左右華府政治溫度,也牽動未來數年的美國財政與市場走勢。 相關報導 馬斯克旗下Neuralink「腦機介面」再獲矽谷創投教父Peter Thiel領投4,300萬美元 馬斯克的 “大腦植入晶片” 實驗》要切頭蓋骨!仍有數千人報名 Neuralink 腦機植入 馬斯克旗下 Neuralink「植入大腦晶片」獲准人體實驗,腦機介面成現實?〈車貸、小費、加班費可扣稅,真幫到低薪族?拆解川普《大而美法案》的減稅真相〉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