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正快速躍升為企業財務策略核心資產,光是在 2025 年上半年,全球上市公司就合計購買了 245,510 枚比特幣,比 ETF 同期吸納的 118,424 枚比特幣多出逾兩倍。

根據最新統計,企業上半年買進的比特幣數量,較 2024 年同期暴增 375%,當時上市公司買幣量僅達 5.17 萬枚;反觀比特幣現貨 ETF 則因首次亮相、聲勢浩大,去年上半年就吸收高達 267,878 枚比特幣,今年同期則腰斬過半,降至 11.84 萬枚。

比特幣現貨 ETF 的申購量通常反映散戶、避險基金與理財投資顧問的需求熱度;而企業買盤則代表公司董事會對資產配置的策略決策。如今上市公司的買幣量遠高於 ETF,足以彰顯企業界對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認知深化,信心之充沛甚至可與散戶、機構投資者相媲美。

在這波企業買幣狂潮中,Strategy(前身為 MicroStrategy)繼續扮演領頭羊角色,僅上半年就買入 13.56 萬枚比特幣,占整體企業買盤的 55% 。儘管 Strategy 依舊是單一買盤的絕對主力,但與去年同期在企業買盤中占比高達 72% 相比,顯示今年參與比特幣配置的上市公司範圍已大幅擴張,熱潮正向更多企業延燒。

換言之,自今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企業平均買入一枚比特幣的同時,ETF 僅吸納 0.48 枚比特幣,兩者比例約為「2.1:1」。

若以市場供給作為參考基準,企業對比特幣的需求占比,從 2024 年初僅為 ETF 吸收量的 19%,如今已成長至 207% 。

然而,在企業積極進場之際,市場分析師也發出警訊:多數企業的買幣資金來自可轉債等槓桿工具,潛藏財務風險。

做空機構 Citron Research 早在去年 11 月就警告,Strategy 發行的鉅額可轉債,使公司股價與比特幣基本面出現「脫鉤」,若幣價大幅回調,恐對該公司造成衝擊。

〈企業瘋買比特幣!上市公司半年狂掃 24 萬枚、比 ETF 多兩倍〉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